音樂教師教學週記:一節非主流的音樂課

本站:週記是由一週的日記彙總,並提練而成的。作為一名音樂老師,寫週記有利於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閲讀《一節非主流的音樂課》這篇教學週記吧!

音樂教師教學週記:一節非主流的音樂課

4月20日,朋友圈被一個消息刷屏了——瑞典電音大神艾維奇(Avicii)在阿曼去世。全世界的電音迷們為之悲慟不已,紛紛發文懷念這位28歲的年輕音樂人。然而,在友人紛紛討論此事之時,身為一名音樂專業畢業生的我,卻不認識這位傑出的電子音樂人。説出來不怕被笑話,我此前連電子音樂究竟是什麼都搞不清楚。一直以為電子音樂就是DJ,而且我心中也一直對電子音樂存在疑問:為什麼這些又不是歌手又不是演員的DJ會這麼火?為什麼不能用播放音樂來代替DJ的存在?電子音樂和一般的流行音樂有什麼不同呢?

説來慚愧,雖然我是音樂老師,但是對這方面的瞭解真還不如學生多。很多學生天天都把煙鬼、A神、黃老闆掛在嘴邊。而我作為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學了這麼多年的音樂,除了一些學院派的知識,其它相關音樂類別知識的儲備卻少得可憐,導致有學生想跟我討論相關話題的時候我都接不上話。

這一週是放假前一週,補課加上調課讓每個班的進度都不太一致。有一半的班比另外一半快一節課。這一週如果上新課吧,那這些班就始終比其他班多一節課,如果不上新課吧,那麼複習課也不知道要講什麼。這時候,一個想法閃過腦海——何不上一堂電音普及課?雖然許多學生或多或少地接觸電音,但是他們對這個音樂流派的瞭解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給他們簡單普及一下電子音樂。而且我也有個小私心——趁這個機會研究一下這種新的音樂類型。

但是這樣的問題也來了,首先在我的印象中,電音通常都和夜店、喝酒抽煙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關,把這樣的音樂介紹給學生會不會不太好呢?

抱着這樣的疑問,我開始搜索跟電音有關的資料。隨着備課的深入,我心中的疑問也逐漸解開。首先,電子音樂ElectricalDance Music是起源於迪士科的一種舞曲,而由於這種音樂播放場所的社會功能,決定着其音樂要素通常有速度快、節奏感強的特點。然而隨着電子音樂的發展,直至今天,電子音樂已經不再受限於在舞廳播放,而是與其它音樂風格相互融合,尤其是被廣泛運用到了流行音樂製作中。人們通常意義上所説的DJ也並不是一個音樂種類,而是一個職業,也就是通常我們會看到的打碟的人。並且很多DJ同時也是音樂製作人,也就是説他們不僅負責編曲、還負責作詞作曲,有些還是歌手本身。也就是,電子音樂人其實更像是個綜合型的角色,涉及到音樂製作過程的方方面面。

理清這些基本概念之後,對於這堂課就開始有了頭緒。在這個基礎上,我又找了一些資料,發現中國最早出現的電音是西遊記片頭曲《雲宮迅音》,以及央視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而天氣預報的音樂還是由1984年時任上海樂團獨奏家用電子琴改編《漁舟唱晚》remix出來的,可以説是最早的中西音樂融合了。

有了以上素材之後,我做了一門叫《電子音樂的前世今生》的課。説實話,這門課備課的時間並不長,也並不需要經歷像平時備課一樣,費力想課堂活動與亮點時候的焦慮,備課的過程也相對輕鬆。比起教,我用的更是一種學習的心態來準備這一堂課。然而這週上課的效果卻異常好。其中一個班級在我亮出課程內容後,班裏的男生甚至情不自禁地歡呼了起來。整堂課下來,雖然沒有加任何活動,但是課堂氣氛卻非常活躍。

這一週的備課和上課,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打破了自己原來認為的“DJ只是一個播放音樂的人”這樣的刻板印象。DJ這個職業最大的意義,是讓音樂製作人這個原本處於幕後的角色,走到了台前。讓這些充滿才華的,但卻既不唱歌,也不跳舞的音樂人,成為舞台的領導者。打破了以歌手為主導中心的音樂市場,形成了以音樂製作人為中心的音樂產業鏈。從這個角度看,電子音樂的存在是非常正面而且積極的。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停止前進就是退步。我要感謝我的學生,是他們督促我的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寓教於學,讓自己與學生們一起成長。

黃心瑜

公眾號:音為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