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故鄉的美文閲讀:我的第二故鄉呼市毫沁營村

本站:《我的第二故鄉呼市毫沁營村》是一篇有關故鄉的散文,作者寫了婆家故鄉的風土人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閲讀這篇文章吧!

寫故鄉的美文閲讀:我的第二故鄉呼市毫沁營村

在我還懵懵懂懂的年紀,二十歲剛露頭,媽媽就已經為我的婚姻打算上了,因為在山村,人家不多,村子不大,那時的人又傻傻的,也不大懂得啥是情呀愛呀,像井底之蛙,也沒見過個世面,並且村裏人大都沾親帶故的,我們村四五十年代出生的,遠嫁的女子很多,每當她們回到家鄉時,媽媽總會囑咐説:給我家閨女物色一家好人家。於是家裏就免不了吃上一頓招待客人的上等飯——烙油餅,炒雞蛋。

我小時候也傍着那些遠嫁回鄉探親的親戚打了不少牙祭,自然時間一久也就盼着能有村裏遠嫁的女孩們回村眊眊,沾光吃頓好飯,如果不是有這樣的“貴客”,就只能等到過節的時候才能改善一下伙食,人們也因此調侃説,大年下吃一頓餃子,緊接住八月十五才能又吃一頓……

她們帶着稍微的異鄉口音回來,村裏人像迎接貴賓,圍成一圈,噓寒問暖,問東問西,今天來我家,明天去她家,開始預約吃飯了,那個親熱勁,真是應了那句話:遠女近地家中寶。

我也最終成了一位遠嫁女,嫁在了呼市城郊。離家五百餘里。嫁這裏也是有條件的,第一父母不要彩禮的,家裏弟弟少的女子才是首選。當時這地方也不富裕,地少點,離城近點,打工方便點,其它我也沒看見有啥優勢。這地方那時候的後生大多數娶的是外地的媳婦,而且差不多都是東面的,也就是烏蘭察布盟居多。外地的媳婦便宜,三百元彩禮足矣,當時這裏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娶東面的媳婦等於去東面捉個豬娃。因為廉價,有個別媳婦被婆婆看不起,張口閉口你們東面長東面短的,唉!説來説去還不是因為咱們烏盟太窮。這裏大多數的女兒找的也是外地的女婿,除了極少數好人家,好後生娶了本地方的好閨女,其次都是找的外地的,外地人勤勞、勤快、勤儉,個個吃苦耐勞,勤勤懇懇,因為他們嘗過苦的滋味。

這裏的人淳樸、善良,大多數人待人真誠,和外地人和平共處,由於外地的媳婦、女婿較多,漸漸地三親六友向這裏湧來,點連線,線成片,外來人口超過了本地人。

記得我剛來相親,一個破敗不堪的舊院,看得出曾經是個四合院,拆的拆,搬的搬,殘垣斷壁,已無住人的痕跡,只看見年久失修的土坯正房裏住着我丈夫一家人,他的父母和他哥哥、嫂子。只有後門那個陳舊的門樓子,記載着過去的輝煌,那門樓子的舊椽上雕花的圖案惟妙惟肖,訴説着歲月的滄桑,時代的變遷。

我的公公以文化人自詡,確實很愛看書,博古論今,滔滔不絕,尤其是説起他們村毫沁營,更是有板有眼。

説此村盧、鄭兩大户,從口裏出口外(從山西到內蒙)立足於毫沁營村,過去的商人進村必須先拜盧永鋒(字之錦,就是他的先人),説的句句引以為傲,説想當年他們家是有名的好人家,四合院,上下房住得滿滿的,後來因為耕地多,劃分成地主,倍受折磨,家道中落,我父親聽得入神,小聲到:"好人家!海船爛了還有三千釘子呢!‘’就這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個豬娃的價錢我就被嫁了過來。

我嫁來的時候,這裏的人就地取材,傍山吃山,傍水吃水,這裏出沙子,大多數以篩沙為業,沙分大、中、小,粗沙、細沙,沙子不同,價格也各不相同,那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城市發展離不開沙子,建高樓起大廈離不開沙子,養車賣沙是多數當地人發家的開始,儘管早期人們家養的都還是馬馬車。

我信奉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信條,節衣縮食勤儉持家過着日子,盤算着:‘’啥時候我們也能住上敞亮的新房子,過着吃飽穿暖的日子就知足了?"丈夫説:"五年爭取,十年保證住上。‘’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吃苦受累,省吃儉用,努力,再努力!終於在婚後的第九個年頭,一九xx年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這回總算解決了人生當中衣、食、住、行中的最大難題。磚混結構,打大梁,壓鋼筋那可是下了血本,蓋房子百年大計,代代相傳,不容輕視。本以為在住房問題上可以高枕無憂了,那曾想計劃趕不上變化,幾年前就嚷嚷着要拆遷,總覺得遙遙無期,20xx年,住來了拆遷辦,本地村民大部分搬進了安置房。十年的血汗,二十年的陪伴、守護,三十年的點點滴滴都傾注在這唯一的平房裏,如今,別了!我的平房。我半生的心血,我安身立命的住所……

拆遷的房,案板上的肉,任由拆遷辦的割刀刀,有的深,有的淺,裝修費,他們算,給你高你就高,給你低你就低,全不管裏面裝修還是沒裝修。回遷房,多的多,少的少,不管後拆的有沒有,今天無,明天又有,想要的沒有了,你簽字了,又有了,去問了,説報上去就不能更改了,等錢哇,又沒影了。簽完字半年餘,錢沒見,房沒有,你的肉,他分羹,這裏的內幕我也説不清。拆遷款,夠幹啥,買一套樓房沒有了,房沒了,地沒了,孩子們後來咋活呀!土生土長的孩兒,啥也沒得到,愁的大人白了頭,娃娃們,別長了,長大了娶妻生子住那呀?原想平房夠住了,沒想到如今拆遷了,一套房夠誰住?你們住了爹媽就去睡馬路。二三期,遙遙無期,等的哇,別長大,説給你們不聽話,眼瞅着就三十出頭了,唉,愁死你的爹媽呀!……

如果説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心牽夢迴的故鄉,那麼這裏才是我開枝散葉,開花結果,立地生根的家。我的情在這裏,愛在這裏,我的魂也將終歸這裏!

作者:高煥清

公眾號:老事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