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故鄉的美文欣賞:種在盆裏的故鄉

本站:盆裏種着家鄉的特產,這是關於故鄉的思念,是對於故土的留念,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種在盆裏的故鄉》。

思念故鄉的美文欣賞:種在盆裏的故鄉

賈平凹説過,故鄉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感覺這話也對也不對,或許,他説這話時,是以他的個人經歷來説的。而我為什麼要這麼説呢?因為,前不久,我的七十歲的母親和八十歲的二姨才回了一趟老家。而且,姥姥和姥爺已經不在好多年了。可這姐倆還是每年都要回去看一看。

這次回來 ,她倆又給我們説起了老家的人和事。一會説誰家閨女都長那麼高了,一會又説哪兩家又蓋新房子了,一會又説誰家小夥娶新媳婦了。還有,舅舅家養那麼多雞鴨為什麼不圈起來,到處跑,踩得滿腳都是雞屎……對於老家裏的那些人和事,我是搞不太明白的。

只記得上七年級時,我們全家都回去了。姥爺看起來很慈祥,目光透着柔和,留着幾寸長的白鬍子,飯做的特別好。最喜吃他炸的素丸子,他做的丸子不幹不膩,咬一口又軟又有彈性,還特別筋道。想吃時,姥爺總會從黑色陶罐裏取出些許,盛到小碗。我邊吃邊看書,惹得妗子不停用眼睛翻我。我知道她傻,從不理她。可還是不敢隨性的吃,就怕她打我。姥姥總是讓我別去惹她。其實,心裏很是不服氣,舅舅也是,哪裏找不到媳婦,偏偏要找個這樣的, 腦袋不夠用,還打人。姥姥告訴我,蘭考是個很窮的地方,這裏不僅風沙大,還是個鹽鹼之地,在焦裕祿書記的治理下,栽了泡桐 ,治住了風沙,又請專家研究了土壤 ,因地制宜的種上了花生、小麥,套種些南瓜、蔬菜等農作物,肚皮才勉強可以填飽。可是,和別的地方比起來,貧困的根子還是沒有去掉,還是一個窮。現在好一點的姑娘,都嫁到外地去了。家裏這些靠地、又沒文化的,就很難找到媳婦了。有些精細伶俐的,房子都蓋的好好的,幾十歲光棍一條的 ,多的是。

舅舅的第一個媳婦就是轉親換來的。轉親這個名詞,還是第一次聽到。母親接過姥姥話茬説,轉親就是一些沒錢的人家, 把自家女兒嫁到男方,然後再把男方的女兒給自家娶回來做兒媳婦。雙方有一方一旦婚姻解體,另一方也就過不下去了。也有好的,但是很少很少。這樣愚昧的陋習,使我簡直無語。可它確確實實存在着。舅舅和媳婦過不下去了,四姨也就和那家散夥了,況且,她本來就不喜歡那個男的。其實,説到底還是因為那時窮啊。如今,這種陋習早已經不存在了。

以前回老家,姐倆總是大包小包的往老家帶。其中,很多都是我們不穿的舊衣服。隨着老家日子越來越好,漸漸的, 包裹也是越來越小、越來越輕了。

至於從陝西到河南,回了多少趟,怕是數也數不清了。她們一趟趟往返於其間,從黑髮走到了白髮,從年輕走到了年老,直到把歲月走老,把時光走舊。

二姨説,看着老家比我們這裏還好,也就放心了。這一次回去後, 就再也不去了。母親把帶回來的花生、鹹鴨蛋,給各家分了分。

又過了一些時日,再去探望父母。陽台上的一個大塑料盆裏,有一些類似於草的東西,長的鬱鬱葱葱。好奇地問母親盆裏種的是什麼,母親望着這些草告訴我,那是老家的花生。她説這話的時候,目光是那麼平靜柔和。細看之下,草的根部果真有花生殼。我驚訝極了,分給我們的花生早已經吃完了,可她卻把花生種在了盆裏。她望的哪裏是花生苗啊,分明就是她心中時時刻刻、念念不忘的故鄉。

趴在窗台,望着夜空明月,不由想起一句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也許,正好映襯出了所有思鄉人的心情。月光下,母親種的花生苗,開滿了山坡,結滿了思鄉人的心房。

公眾號:天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