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過往的美文欣賞:母親河在這裏拐了個彎

本站: 我思念小時候滿灘的野花,清清的河水,自由自在的游魚,懷念那段苦澀而又歡樂的童年。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母親河在這裏拐了個彎》。

思念過往的美文欣賞:母親河在這裏拐了個彎

河北省的最南邊有個臨漳縣,其南部有條漳河橫貫西東,那是我的母親河。南岸的大堤外,就有我的家鄉——油房村。

一九四三年九月,上游的特大暴雨,形成不可抗拒的滔滔洪水,順流而下。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房倒屋塌,田園被毀,餓殍遍野。造成了特大的災難。也同樣任性地把油房村三分之一的村莊沖刷到河水裏。因此,漳河南大堤就在村的西頭拐了一個大L灣。

漳河上游發源于山西長治地區,由清漳和濁漳兩股支流在河北涉縣的合漳村匯合而形成。流經磁縣,臨漳,魏縣,館陶與渭河交匯,流入海河。漳河干流一百七十九公里。

歷史上漳河水氾濫成災,沿岸人民深受其害。流傳着“漳河寬,漳河長,滔滔洪水似虎狼。年年淹沒萬頃田,妻離子散棄家鄉”的民謠。先人治理漳河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西門豹任鄴令時期,就在鄴地修渠十二條。減少了漳河危害。特別是在全國解放以後,黨和政府為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安居樂業,以圖根治河水災難,修建了漳澤,嶽城水庫,紅旗渠,漳南渠,漳河大堤等工程。才使桀驁不馴的漳河變害為利。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在我小時候,嶽城水庫還沒有建成,漳河裏常年有水。遇到了雨季河水暴漲。兩岸的村莊,儘管目所能及,近在眼前,也要轉很遠的路通過渡船才能過去。當時就因為有一水相隔,流傳着“隔山不算遠,隔水不算近,姑娘要成家,不嫁對岸人”的傳説。兩岸結親的很少。

我們油房渡口在漳河一線還是很有名氣的。曾經在一九四七年六月份劉鄧大軍南下時,就擺渡過不少我軍將士。留有很好的口碑。

每逢汛期漲水的時候,我村渡口就是一派繁忙景象。面對滔滔河水,過客望而興歎。再着急的事也得耐心等待渡船才能成行。為了安全,每船隻能載二十五個人左右。要求在行船的時候,不能隨便講話,以免説了不吉利的話,惹怒河神。這當然是迷信話。但在船上不能亂動,這就是為了確保船體平衡。

河面很寬,水大浪急。這時候的船工就到賣力氣的時候了。一杆對把粗的舵鎬足有七八米長,兩個撐大鎬的師傅年輕力壯,很有撐船經驗。他們前後擺動舵鎬,船就開始向前遊動了。等到了河浪中間的時候,他們用盡全身力量,使出渾身解數。才能使船乘風破浪,平穩前行。就是累的滿身大汗,也不敢有絲毫懈怠。有時他們還被舵鎬拋起,雖然他們習以為常,可讓船客驚心動魄。深知沒有相當撐船經驗是絕對不行的。撐小鎬的師傅專門調整行船的方向。到緊要關頭喊着號子,三個人配合密切才能渡過驚濤駭浪,最後艱難到達彼岸。

回程的時候,還要靠船工師傅把船拉到渡口水的上游,這樣才能回到原來渡口位置。就這樣往返在兩岸之間。有時候一晌午只能渡一兩個來回。這就是“過河難,過河難,過河難於上青天”的真實寫照。

等雨季過後,河道就沒有那麼寬了。會露出過水後的沙灘。這可是我們玩耍的好去處。我們在沙裏找膠鈕(一種粘泥和沙粘結的石化硬塊)。有各種形狀。有的像小孩,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馬等等。每天都是口袋鼓鼓,滿載而歸。

到了八九月份,河道兩岸水草豐盛,秋天開的野花兒滿灘遍野。把個漳河兩岸裝點的非常好看。各種草蟲鳴叫,鳥兒嘰嘰喳喳,那聲音真像一部大合唱。野稗子長得很稠密。特別是那些蒲草長的特別秀美,光光滑滑整整齊齊的,足有一個人那麼高。結出的蒲棒有半尺來長,我們就特別願意在裏邊捉迷藏。有時候鑽進去還會迷路。玩夠了還要採一把蒲棒回去。

有趣的是跑到河裏洗澡,汛期後河裏的水沒有了以前的混濁,深一些的地方清清的。就連水裏的游魚也能看得見。父親領着我到河邊,就把我故意推進深水區,任由我在水裏撲騰。免不了多喝幾口水,這樣也就本能的手腳配合,拍打水面。我們叫這個為”狗刨”。幾天下來慢慢的使我有了飄浮感覺,也就學會了游泳,不過父親的大手是在我們身下保護着,有驚無險。

父親説:“在河邊長大的孩子,不會游泳就等於不會走路。怕你淹死不如教會你游泳。”所以我們這些小夥伴兒多數會游泳。即便玩水,大人也有些放心。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草叢裏有各種水鳥,會在那裏下蛋哺小鳥。我們就在草叢裏找鳥蛋,在生活因難的時候,各種草籽都被掠光了,如果能找到幾枚鳥蛋,那可是非常珍貴的美味佳倄。

那時候,人們就在河灘裏尋找着可吃的食物。像草籽,蒲草根,矛草根,各種無毒的野菜都幫人們度過了那段苦難歲月。所以對小時候的河灘充滿了留戀。

一xx八年,黨和政府制定了修築嶽城水庫的規劃,五九年三十萬大軍進駐嶽城地區,開始築壩大會戰,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親自過問和關心水庫大壩建設進程。全體幹部民工吃住在工地,靠着極原始的推車抬筐加快大壩的進度。創造了水利建設的奇蹟。

在文化大革命的動亂歲月裏,黨和政府克服重重干擾和困難。一九七零年終於把水庫大壩建成。把嶽城水庫的防洪標準提高在千年一遇。並且在下游河道的各個危險段,進行了護坡,建築攬河大壩。徹底告別了漳河狂野歷史,讓滾動的河道乖乖聽從人民的安排。同時在漳南,漳北修建了縱橫交錯的渠道,澆灌着肥沃的土地。兩岸的大堤上綠樹成蔭。使這天然水患為人民創造着幸福。

雖然每年在汛期也發過大水,但那都是在國家的計劃和可控範圍之內。現在因為華北地區處於嚴重缺水地帶,嶽城水庫的水都被國家有計劃控制。以便在非常時期發揮作用。河道里基本上已經斷流。但滿河套綠油油的莊稼也是廣大農民的一筆可觀收入。

公眾號:鄴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