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人類在幾千年經濟活動中,天生俱來式地經歷了漫長的農業經濟文明,18世紀工業革命後,技術發明領引人類渡過了色彩斑瀾數百年工業經濟文明。上一世紀初,一場新的產業變革悄悄興起,在北美與歐洲大陸漫延。20世紀30年代在新西蘭任教的英國經濟學家費希爾(A·G·B·Fisher)首次提出三次產業的劃分理論,並用Tertiary Industry(第三次產業)範疇概括一種新的產業。[②] 這種以財富價值開發與增值層次區分的產業劃分,後來被經濟學吸收並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廣泛運用。第三次產業迅猛發展期最初在服務行業,以至於當時絕大多數經濟學家都以“服務經濟學”來概括新的產業。上世紀後半葉,計算機、信息工程、網絡通訊技術大發展,第三次產業終於找到了產業支撐的科技基礎。一時間,紛紛紜紜的“後工業社會”、“第三次浪潮”、“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等等説法,都漸漸融歸為一種現代概念:網絡經濟(或曰互聯網經濟)。[③]

21世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近20年以來,基於計算機技術發展起來的國際互聯網,經過一次次技術創新積累之後在全球的迅猛展開。全世界億萬個終端同在一個互聯網上傳遞交流信息、運作種種事務,煞時間,前所未有的網絡企業、電子商務、網上銷售、網絡教育、電子貨幣、網上資訊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聯網上展現,形成一種基於國際互聯網的壯觀經濟現象,真可謂石破天驚。由於計算機網絡、光纜通訊多種技術的不斷創新,一切變得日新月異。毫不誇張地説,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沒有料到,它的出現使得世界經濟發展如此快捷提速。[④] 在15世紀,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長僅0.1%,在此後5個世紀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紀下半葉接近3%,而去年在美國一年就上升22%。事後美國經濟學家才恍然大悟,所謂“克林頓時代”的經濟輝煌,就是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的輝煌,就是計算機網絡時代的輝煌!戴爾(Dell,硬件商代表)、微軟(Microsoft,軟件商代表)、思科(Cisco,網絡商代表)與雅虎(Yahoo,運營商代表)幾乎都是在幾年中就成百億地累積。事實上,世界正在進行一場計算機網絡經濟革命,這場革命給予了每個國家、每個區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一個千載適逢的挑戰與機會。

然而,人們震驚地看到:科學家在短短的年代中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上給予了世界一個互聯網絡,給予了經濟運行的電子商務平台,網絡經濟基此迅猛在全球展開,並且日新月異地、持續地更新着其技術基礎,然而經濟學家幾乎還沒有來得及對其進行那怕是粗淺地研討!

我們這樣講似乎有些言重,因為人們或許還能夠通過世界著名搜索引擎雅虎(yahoo!)、google、excite,以及國內知名搜索引擎搜孤(sohu)、網易(163)、新浪(sina)等搜索到大量的有關文論,也有一些以網絡經濟研討與介紹為重點的的個人主頁與經濟類網站。然而,如果細究這些文論與網站的內容,從總體上説多屬於對網絡經濟進行一般性介紹,研究水平目前僅限現象描述、一般介紹與個別探討。

目前面臨的最大弊端在於:計算機網絡專家大多從技術角度、從信息傳遞與實現角度對網絡經濟其進行探討;而經濟理論工作者多因不熟悉互聯網技術,不熟悉網絡運行的內在機理,諸多思考與論述遠離互聯網經濟運行的實際。對網絡經濟的系統深入研究,呼喚具備上述這兩方面的知識、素養與實踐的專家介入、參與。

§1.3 深入研討網絡經濟,在理論上與實踐上都具有價值

對網絡經濟的研究,在理論上具有開拓價值:其一,我們知道,基於計算機、互聯網基礎上的經濟新機制,是一片在互聯網技術與經濟理念之間的“空白”地帶,從經濟理論上進行系統研究與深入探討,在中國學術界幾乎還沒有展開,在世界學術範圍也應屬啟步階段。對一個人類未知知識領域進行探討,其成果創新價值不言而喻。其二,進一步講,對於迅速來到的網絡經濟現象進行理論分析與抽象,必將為這一發展提供理性指導思維,同時,對網絡經濟新現象進行系統分析,由此在理論上提出一整套範疇體系,也將為他人研究與探討提供一個理論參照系。其三,對網絡經濟的理論探討,還有一箇中國特色問題,儘管網絡無疆界、無差別,但不同管理體制下,不同文化背景下,其網絡經濟必然具有自身特色。我們深信,深入研討網絡經濟現象,不僅會為經濟學理論增添時代新內容,而且可能會引起經濟學研究方法上、經濟基本理論上的重大變革。

在實踐上,其一,不僅為中國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為“經濟發展新引擎”提供理論指導,而且特別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一種嶄新的戰略新思路;其二,這一研究特別為中國西部大發展、中西部戰略發展,對如何在與世界同步的同一技術平台上,利用互聯網這一豐富資源的“信息礦”,提供可操作性方案;其三,這一探討的理論成果,必然會引出政策建議成果,必然會為管理網絡經濟的法規制訂提供依據;其四,從根本上説,最終會使得經濟學更具有“經世致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