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打車感悟:慢生活,快"滴滴"

編者按:緩慢的生活提速了,社會也變得多元了。如今的滴滴快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生活打車感悟:慢生活,快"滴滴"

早幾年誰也想不到人人都有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純爺們兒的作派。手指往手機上一戳,家門口,道路邊,最多兩分鐘的功夫,一輛快車"滴滴"着,屁顛顛遠遠駛來,停在你跟前。

"快車"師傅態度尤其是好,比的士司機柔順出一大截。車主與顧客的收費交易都在通信平台上,省去了討價還價的口舌,彼此和和睦睦,感情跟電話約了一位朋友前來接送沒兩樣。

之前很長時間不屑於此,直到得知老岳父玩"滴滴"玩得出神入化,輕車熟路,不由心中生愧。那日,在小城,照着娜娜的電話遠程遙控,如法炮製,一輛"周師傅"的"快車",神不知鬼不覺地停在我跟前,還一邊瞅着我,一邊對着電話聽筒確認他剛剛接到的這位怯生生的訂單顧客。

新鮮之餘,與周師傅一路嗨聊,周師傅也不藏着掖着,問什麼説什麼,當然也沒忽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嫻熟駕駛。一路,掛在方向盤邊上的那部手機不停播報着即時信息,手機畫面是"快車"隨機的語音導航地圖。周師傅駕車技術顯然老辣,另一部手機用免提還沒閒着穿插與"同夥"的神侃。

從"快車"身邊駛過的"的士"司機,透過窗玻璃,狠狠地看過來,個個眼睛瞪的渾圓,那眼神裏射出一道極不友善的光芒:好端端的一個鐵飯碗,突然之間,被那位叫馬雲和馬化騰的兩個外星人攪黃了,豈有此理!

"快車"司機昂起高貴的頭顱,沒事兒人一般照樣與我神侃着。一個電話打來,你來我往,還幾個回合,我能聽出半句門道。是先我一位顧客在車上拉下一隻電腦包,周師傅回頭朝後座上瞥了一眼,乾脆的説:

"是有一隻黑包,這樣吧,這個點兒,我正在跑獎勵,八點之後,你在西門橋等我,我送來給你"。

"何為跑獎勵"?閒着也是閒着,我好奇地問道。

"線上這個時間段多跑有積分獎勵,不跑白不跑,多掙一點是一點兒"。周師傅説這句時,腳下油門不自覺地"轟"了一下。像周師傅這樣又做生意,又不誤捎帶做上一件好人好事的專車車主,讓你沒有理由不信任他。

昨晚一來一回連打了兩輛專車,頭一位是"韓師傅",一輛老款廣本準點駛來,見是一位黑小夥,特地坐在副駕位置上想跟他嘮幾句。小韓師傅健談的可以,一路呵呵樂着,讓我看微信點單頁面上他跑的20xx多個單子,一臉的充實和滿足。説他是專職"快車"司機,一個月跑的好,去掉所有成本,能跑上七八千。他説自己跑的很帶勁,沒覺着什麼累。又不像的士司機還的給公司交份子,每天一睜眼,就得想到要把份子錢給掙回來。我説你年輕,精力充沛,他説,也是,不做這行也沒什麼好做,家裏還有輛商務車,專門接送一些大客户或是跑遠路的客人。

我説,以後是不是可以隨時點到你。坐在後座上的蕾蕾,娜娜爆出一陣帶口水的嗤笑。小韓師傅也笑了:一般不容易再點到我的單了,不過或許也有緣份。下車時,小韓説,跟大叔聊天很搞笑,希望有緣能再見着。

"快車"和的士司機就是不一樣,的士師傅一般都是滿肚子牢騷,滿嘴的粗話髒話,還一臉苦大仇深的模樣。也難怪,一上路,滿腦門的份子錢在眼前晃悠,擱誰誰也鬱悶,再説,跑車的時間又長,沒日沒夜的,除了吃喝拉撒,整天滿城轉悠,看誰都難看順眼。

要説還不光"快車"和"專車"撬了他們的行,公交,地鐵,甚至就連路邊越來越多的綠色環保自行車,也沖淡了他們的生意。真沒見過幾個態度好,情緒好,服務好的的士司機,倒是常見他們氣鼓牢騷,怨天尤人,以至蠻橫無理的言行。你會見着,明明亮着"空車"紅牌的的士旁若無人地從你身邊飛馳而過,你會常常攔下車後,説明方向,反被他棄之門外,揚長而去。你越是着急上火等着打車的高峯時段,的士越是牛氣沖天,不理不睬。

過去電台裏還有一位為他們大口出氣的主持人,成天替他們憤憤不平的質問政府各級官員,為司機們報打不平,四處伸冤。司機們明知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只當他是個"出氣筒",可以隨意向他吐露心聲,解解渾身的惡氣。自從那位爺不知何因消聲藏匿跡之後,的士們的積怨好像更是無處宣泄,大有一觸即發的隱患。

掐指算來,也就二十來年的功夫,城市交通起了翻天覆地的驚人變化,人們從擠公交到招手即停的中巴車,再到長安麪包,奧拓的士,後來到了豪華空調大巴,地鐵,高鐵。如今又到滴滴快車,滴滴專車。想象不出後十年還會鉅變到什麼程度,變出什麼高科技玩意?

"滴滴快車"羨慕"滴滴專車"有着高檔車型,事實上,"專車"也暗自羨慕着"快車"。"專車"收費高,不是一般人坐得起的,生意遠不如"快車"那麼好,為此,好些個"專車"放下身段,做起了"快車"的營生。

現代都市的快節奏,慢生活,可以選擇出行的方式日益增多,愈發便捷,這都是生活質量和所謂幸福指數的明顯標誌。人們的親情或許不如從前那麼近乎了,然而,社會提供的公益和公共服務體系卻近在咫尺,温暖如春。

城市道路兩旁的梧桐樹悄然露出嫩枝,綠芽,都市的四季輪迴着,都市的人們慢生活着,都市的陽光温熱着。

在滾滾車流中,分不清滴滴"快車"和"專車"的身影,它們是城市大潮中一股股優生,自發,活躍的潛能和智能。

此起彼伏的"滴滴"聲迴旋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生活提速了,需求多元了,觀念更新了,日子豐滿了。

作者:張波

公眾號:張波純文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