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新創業實施方案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創新創業能力成為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重要目標和使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校創新創業實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高校創新創業實施方案
高校創新創業實施方案一

為貫徹落實黨的關於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xx‟36號)、《湖南省教育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激勵學生走“自立、自主、自強”的創業之路,特制定20xx-20xx年衡陽技師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方案。

一、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創業基礎教學+創業專業實踐教學+創業校內模擬實訓+創業校外實戰實踐”四部曲的創業教育模式。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學生創業就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二)基本原則

1、立足校情,準確定位

2、以點帶面,分步實施

3、結合專業,強化實踐

4、面向全體,人人蔘與

(三)總體目標

修訂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創新能力訓練,培養學生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改革考試方式和內容,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考核,探索非標準答案考試;健全激勵機制,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建設各類平台,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1、20xx年11月-20xx年12月,召開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簡稱“雙創”教改,下同)的動員大會、編制並討論通過“雙創”教改院級實施方案、組建“雙創”教改領導小組、細化“雙創”教改實施方案,落實部門改革任務,明確改革預期目標以及考核要點。

2、20xx年1月-20xx年12月,在7個重點專業領域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實施“雙創”教改,制定並實施系列“雙創”教育改革制度,修訂7個專業教學標準和7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設7個“雙創”實驗班、編寫14本“雙創”教材(2門/系部)、開發14門“雙創”校級精品網絡課程(2門/系部)和14門(2門/系部)非標準答案考試課程,開發7個校級學生創新創業實驗計劃項目,爭取申報開發2門省級雙創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和1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省級創業孵化項目,建成1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校內專業類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和1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校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

3、20xx年1月-20xx年12月,全面啟動“雙創”教改,一是完善系列配套改革制度,新開設7個“雙創”教育實驗班。二是在七個重點專業領域進一步深化“雙創”教改,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培養短板。新編21本“雙創”教材(3本

/系部)、新開發21門“雙創”校級精品網絡課程(3門/系部)和21門(3門/系部)非標準答案考試課程。新開發14個校級學生創新創業實驗計劃項目,爭取申報開發3門省級雙創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和1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省級創業孵化項目,新建成1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校內專業類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和1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校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三是在有條件的系部啟動其他非重點專業領域 “雙創”教改,總結推廣“雙創”教改經驗。

二、 成立組織機構

(一)組織機構

1、成立“雙創”教改領導小組

組 長:何東球

副組長:王靜 陳幹甲

組 員:鍾震坤、尹南寧、向清然、鄒龍軍、陳社生、

周少良、陽曉禮、陳石義、何遠仁、成朝陽、

廖與飛、周孝漢、肖 芳、張 誠、張 良、

雷國陽、彭玉彬、歐陽智勇 主要職責:

1)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建章立制。制定並討論通過學院“雙創”教改實施方案和系列配套體制機制。

2)宣傳指導。大力宣傳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緊迫性、重要性,使“雙創”教改成為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的理性認知與行動自覺。交流、推廣各地各高校的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雙創”教改的氛圍環境。成立由社會“雙創”模範、行業企業專家、“雙創”優秀畢業學生等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會開展諮詢、指導和服務。

3)經費保障。確保“雙創”教改專項經費籌集和投入及時到位。

4)監督考評。建立並實施系部、相關職能部門“雙創”教學評估與督導指標體系,將“雙創”教改納入學院績效考核,並開展“雙創”優秀指導教師和“自主創業優秀畢業生”的評選表彰活動。

2、成立“雙創”教改專題辦公室

主 任:鍾震坤

副主任:周孝漢、肖 芳

成 員:教務處、學生處、院團委各指定一名幹事 主要職責:

1)協調各職能部門和各系部之間的關係。

2)細化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

3)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上傳下達,提議召集領導小組會議。

4)制定並實施“雙創”教改日常運轉機制。

5)建立“雙創”教改檔案。

(二)健全體制機制

1、完善學校創新創業組織架構。落實創新創業教育主體責任,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改革發展重要議事日程,相關係部和職能部門分別成立相應機構或指定專職負責人員,工作推進實行月報制和月調度制,切實推進學校創新創業工作。

2、制定並實施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相關配套管理制度。出台《畢業生就業供應與合作企業需求年度報告制度》、《專業預警、退出管理辦法》、《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合作育人框架性協議》、《“雙創”教學資源開發與管理辦法》、

《“雙創”教育管理辦法》、《“雙創”學分認定管理辦法》、《彈性學制試點管理辦法》《學生“雙創”基金管理辦法》、《“雙創”教育研究與指導教研室工作條例》、《跨系、跨專業交叉培養“雙創”人才管理辦法》、《“雙創”指導教師工作條例》、《“雙創”教改督導考核辦法》、《“雙創”優秀指導教師與畢業生表彰辦法》等管理制度,確保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運行。

三、 主要任務、措施和分工

(一)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1、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制定並實施包含“雙創”教育的專業教學質量標準。

2、結合我院辦學定位、服務面向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修訂並實施包含“雙創”教改的人才培養方案。

責任部門:電氣系、數控系、模具系、汽車系、物流系、信息系、經貿系等七個系

(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1、制定並實施學院畢業生就業供應與合作企業需求年度報告制度。責任部門:就業處

2、制定並實施專業預警、退出管理辦法,建立需求導向的專業結構和創業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類型結構調整新機制。責任部門:教務處

3、分兩批開設14個“雙創”教育實驗班。責任部門:七個系

4、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責任部門:就業處

5、建立跨系、跨專業交叉培養“雙創”人才的新機制。

責任部門:教務處

(三)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1、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業準備》《創業融資》《創業企業財務管理》《創業企業市場營銷》《創業企業註冊登記和開業》《技術創業管理》《創業風險管理》和《創業政策指南》《大學生成功創業案例》等創業基礎課程。責任部門:基礎課部

2、調整專業課程設置,開發“雙創”教育專門課程羣。責任部門:七個系

3、開發35門(每個系部5門)慕課、視頻公開課等校級優質在線開放課程,爭取申報開發5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責任部門:七個系、基礎課部

4、制定並實施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責任部門:教務處

5、開發35本(每個系部5本)“雙創”教育校本重點教材。責任部門:七個系

(四)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1、改革教學方法,強化“雙創”能力培養,擴大小班教學覆蓋面。責任部門:七個系

2、開發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庫。責任部門:七個系、基礎課部

3、改革考核方式,強化“雙創”能力考核,開發35門非標準答案考試的專業課程(每個系部5門)。責任部門:七個系

(五)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1、建設7個校內專業“雙創”實驗、實訓室,爭取申

報建設2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校內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責任部門:七個系、實訓中心

2、制定並實施專業實驗實訓室開放共享制度。責任部門:實訓中心

3、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建設。開發21個校級學生創新創業實驗計劃項目,爭取申報2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省級創業孵化項目。責任部門:培訓中心

4、校外實訓實習以及“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爭取申報2個受省級財政支助的校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責任部門:就業處

5、制定並完善實訓教學體系,實施“雙創”訓練計劃。責任部門:七個系

6、制定並實施校級“雙創”專題競賽和選拔制度。責任部門:教務處

7、成立7個“雙創”社團、7個“雙創”論壇以及7個“雙創”活動中心。責任部門:院團委

(六)改革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

1、制定並實施學分制以及“雙創”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責任部門:教務處

2、制定“雙創”能力培養計劃,建立“雙創”檔案和成績單。責任部門:七個系、學生處

3、制定並實施彈性學制,支持休學創業。責任部門:學生處

4、制定並實施“雙創”優秀畢業生評選表彰與獎勵制度。責任部門:學生處

(七)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建設

1、制定並完善包含“雙創”教育水平考核的職務評聘與績效考核標準。

2、配齊配備“雙創”教育專職教師隊伍。

3、制定並實施“雙創”教育專職教師隊伍定期考核、淘汰和定期到行業、企業掛職鍛鍊以及“雙創”激勵表彰制度。

4、制定並實施聘請“雙創”教育校外兼職教師管理規範。責任部門:人事處

(八)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

1、建立健全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專門機構。責任部門:就業處

2、建立健全持續化信息服務制度和信息化服務平台以及網絡培訓平台。責任部門:就業處、七個系

3、編制“雙創”能力專項培訓計劃,開發創業培訓項目。責任部門:七個系

(九)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

1、學校自籌安排“雙創”專項經費投入。

2、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投入。

3、吸納社會資金支持。

責任部門:財務處

四、 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關乎學院的生存與發展,學院黨委和全體師生都要充分認識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此項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凝聚共識,整合資源,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二)認真實施。準確把握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精髓,立足校情,全體參與,切實將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學校綜合改革的突破口。

(三)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合理設置,有計劃、有步驟的穩步推進,不搞形式主義,一刀切。

(四)及時反饋。堅持問題導向,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到月月有總結有經驗交流。

高校創新創業實施方案二

為改革人才培養機制,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xx‟36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一項重要緊迫任務來抓

(一)重要意義。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實施科教與人才強省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內在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取得了積極進展,在實現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推動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有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後,與人才培養和專業教育脱節,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欠缺,實踐平台建設和指導幫扶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亟待健全。江蘇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和教育現代化建設試驗區,必須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突破口、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以教育理念的深刻變革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為“邁上新台階、

建設新江蘇”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

(二)總體要求。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集聚要素與資源推進教學、科研、實踐協同育人,突破人才培養薄弱環節,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高等教育與科技、經濟、社會緊密結合,加快培養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於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不斷提高高等教育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貢獻度。20xx年左右,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知與行相輔相成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形成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強化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顯著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二、完善以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

(三)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打通一級學科或專業類下相近學科專業的基礎課程,開設跨學科專業的交叉課程,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把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結合起來,促進人才培養由學科專業單一型向多學科融合

型轉變,逐步確立科學先進、廣泛認同、具有江蘇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四)突出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根據相關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修訂高校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增加實習實訓比重,確保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不少於總學分(學時)的15%、理工農醫類本科專業不少於25%、高職高專類專業不少於50%;改進教師教育,師範類學生教育實踐不少於1個學期;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實踐不少於半年。

三、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新機制

(五)密切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其他高校院所的協同。有效整合集聚政府和社會資源,強化高校與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和社會機構的對接。建立江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支持高校與國內外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專項合作,加快蘇南高校將優質資源向蘇中、蘇北轉移輻射步伐。鼓勵各地、各類行業協會和企業定期發佈創新創業項目指南,推動形成高校、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良性互動的創新創業教育協同機制。

(六)促進高校內部無縫對接。推進學科專業與人才培養協同,探索建立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創業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類型結構調整機制。有條件的高校可以成立創新創業學院等校內綜合協調機構,負責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建立教務部門為主導、創新創業學院和其他院系為主體

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構建教務、學工、團委等職能部門和院系協同的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體系,健全學工部門、就業創業中心等單位協同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完善學工部門、科研部門、就業創業中心、大學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等單位協同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

四、健全與專業培養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七)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理論、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建設理念先進、體系完整、動態優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通識課程羣。開發開設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思想觀念、原則方法和精神指向,建設選修必修、理論實踐、課內課外、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相結合,與專業培養相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八)整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資源。遵循創新創業教育基本規律和特點,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信息化建設,建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台,推行在線開放課程和跨校學習的認證、學分認定製度。鼓勵創新創業教育專家、知名企業家進課堂,推動高水平創新創業講座、高品位創新創業活動進課程。到20xx年,省立項建設10門“團隊+教材+慕課”的創新創業教育通識共享課程、100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基礎示範課程。支持高校與出版機構合作組建優勢互補的創新創業

教育課程建設團隊,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優秀課程和教材建設,編寫出版100本不同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重點教材。

五、構建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相適應的教育模式

(九)改革教學方法。推進研究性教學,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和項目化教學,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支持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創新性實驗、創業計劃和創業模擬活動,真正把學術前沿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創新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把創新創業觀念、原則和方法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發揮創新創業導師“傳、幫、帶”的作用,以“師傅授徒”方式指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採取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創新創業靈感。

(十)改進學生學業評價辦法。改革考核內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創新創業能力,探索靈活多樣的開放考核方式,促進結果考核向過程考核、知識考核向能力考核、單一考核方式向多種考核方式的轉變。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專業創新課程學分和創新創業實踐拓展學分積累轉換制度。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對創新創業實踐成果顯著、經認定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學生,可授予相應學位。

六、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實踐

(十一)共建共享創新創業實踐平台。加強專業實驗室、

虛擬仿真實驗室、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建設,支持高校在開發區、城市配套商業設施、科技企業孵化器中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園、眾創空間、科技園等創新創業實踐平台。切實加強新一輪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和省級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建設,組織遴選一批校內校外聯動的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推動創新創業理論教學、學科競賽、項目實踐、基地建設一體化。力爭到20xx年,全省每所公辦本科高校自主使用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面積不少於4000平方米,其他本專科院校自主使用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面積不少於20xx平方米。

(十二)健全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體系。繼續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和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形成國家、省、校、院(系)四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體系。省每年立項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力爭使每一名大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參與一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依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平台,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暨創新創業教育論壇,努力將其打造成為集創新創業項目展示、成果轉化、校企對接等功能為一體的交流平台。各高校要普遍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校級網絡管理平台,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過程的管理,為大學生及時瞭解政策和行業信息、學習積累行業經驗、尋找合作伙伴和創業投資人創造良好條件。鼓勵高校開辦具有校本特色的創新創業實驗班。支持學

生參加各類志願服務。

(十三)辦好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建立國家、省、校三級競賽管理體系,形成政府指導、高校為主體的各類競賽項目動態評價和認定機制。辦好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大賽、職業技能大賽及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鼓勵高校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活動,自主創辦符合學科專業特點的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各高校要依據專業培養要求,完善競賽項目與課程互認、學分互換辦法,將創新創業競賽納入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七、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十四)配齊配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按照專任為主、專兼結合的原則,優化高校教師隊伍結構,鼓勵高校聘請各行業優秀人才擔任專業課、創新創業課的授課或指導老師,吸引有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和技術人才到高校兼職。健全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制度,搭建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平台,造就一支能夠將創新創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專業教育緊密融合的師資隊伍。建好20個省級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重點建設5個創新創業師資培訓基地。建設江蘇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加強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

(十五)完善相關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標準。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標準和績效考核指標

體系,支持教師以對外轉讓、合作轉化、作價入股、自主創業等形式將科技成果產業化,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建立健全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企業和鄉鎮掛職鍛鍊制度,鼓勵專業教師參與社會創新創業實踐,引導專業教師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理論和案例研究。

八、注重對師生創新創業及其教育教學的激勵支持 (十六)鼓勵全體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定期遴選創新創業優秀教學團隊、創新創業教學名師、優秀青年導師,同時把創新創業教學成果作為高等教育教學成果評選表彰的重要內容。到20xx年,評選100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優秀教學團隊、100名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名師、100名創新創業優秀青年導師。

(十七)激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有條件的高校要資助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科研工作,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並在現有相關評先評優項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於表彰創新創業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探索將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自20xx年開始,省每年評選150名創新創業標兵,省級創新創業標兵可直接推薦免試研究生或專升本;評選100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優秀俱樂部(協會)。

九、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組織領導和保障服務 (十八)落實高校主體責任。各高校要把深化創新創業

教育改革作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戰略任務,納入學校綜合改革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教務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蔘加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精心制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並將實施方案報省教育行政部門和主管單位備案,備案後向社會公佈。省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保障體系,幫助符合條件的創業大學生獲得相應政策扶持;成立由各行業專家、企業家、金融界人士組成的創新創業教育諮詢委員會,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決策諮詢和指導服務。

(十九)統籌各類資金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各高校每年要多渠道統籌安排資金,用於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創業示範基地、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建設,支持課程教材建設、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創業項目孵化等工作,並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經費穩定增長機制。省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鼓勵企事業單位參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措施,指導落實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的税收政策。大力發展“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促進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進一步降低大學生創新創業門檻和成本。鼓勵社會組織、公益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設立大學生創業風險基金,以多種形式向自主創業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

(二十)加大督導落實和宣傳引導力度。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和高校教育教學

評估指標體系、學科評估指標體系,作為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績效評價的重要方面,在高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高校年度數據報表中增設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實施以創新創業教育為觀測點的個性化、多元化評價,分層次對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情況進行系統評價。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各高校的好經驗好做法,選樹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典型,弘揚當代大學生積極投身實踐、勇於創新創業的正能量,培育創客文化,努力營造敢為人先、敢冒風險、寬容失敗的氛圍環境。

高校創新創業實施方案三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關於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部署,加強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xx〕36號)、《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xx〕64號)、《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教高廳〔20xx〕4號)、《內江師範學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實施意見》 (內師院發〔20xx〕11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轉型發展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指導思想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是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學校將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推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突破口,樹立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以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為目標,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大力推進我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我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第二條總體目標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立課堂教學、俱樂部、創新創業訓練、創新創業競賽、創業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努力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向有機融合的轉變,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轉變,由單純面向有創新創業意願的學生向全體學生的轉變。立足地方,輻射全省,力爭把我校建設成為區域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三條成立“內江師範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分管教學副校長擔任副組長,組員由教務處、人事處、學工部、校團委、招生就業處、科技處等主要部門以及各二級學院負責人組成。教務處主要負責涉及的課程體系改革、學籍管理、實踐基地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實施等相關工作;人事處主要負責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及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團委、學工部主要負責宣傳和社團、創新創業競賽工作;招就處主要負責創業實踐活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園運營和俱樂部建設;科技處主要負責教師科研項目的申請及成果轉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教務處,負責相關日常事務。

第四條各教學單位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小組,負責本單位相關工作的具體實施。

第三章實施路徑

第五條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以學校轉型發展為契機,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第六條加大資金支持

學校設立內江師範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專項資金和內江師範學院大學生創業基金等,優化支出結構,統籌安排經費支持創新創業教育,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給更多的大學生提供創新訓練、創業實踐、科研訓練機會。

第七條加強基地建設

1. 加強專業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創業實驗室和訓練中心建設。

2. 建立內江師範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內江師範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為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創造良好成長環境。

第四章主要措施

第八條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1. 廣泛開展多種形式、全員參與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題學習和研討活動,在全校師生中牢固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教育思想觀念和“面向全體、人人蔘與”的改革意識,充分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科學把握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科教育、素質教育、就業教育的內在聯繫。

2. 加強國家、省各項創新創業優惠扶持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工作,擴大政策知曉面,引導大學生熟悉並用好政策,營造創業良好氛圍。充分利用網絡、微博、微信、手機客户端等媒體,建立學校創新創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開展創新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

第九條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1.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精簡課堂教學總課時數,適當減少課程門數,增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鼓勵開設獨立實驗實踐課程,注重加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培養的教學改革力度。

2. 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通識教育必修課和綜合素質選修課。創新《大學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將就業觀、創新創業理念貫穿整個學習階段,採用課堂教學和配合相應的實踐訓練等形式開設。

3. 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講座、報告、交流、參觀等各種有針對性的培訓,為學生擴大視野、提升創新創業動力和能力做好推動引導準備工作。

4. 按第二課堂相關激勵措施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競賽、科技創新、創業實踐。

第十條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建設

1. 建設一支具有較高知識和業務水平、校內外結合的專兼職教師隊伍。選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或擁有一定創業經驗的教師擔任創新創業教學任務。各教學單位至少要有一到兩名教師或者輔導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同時,聘請知名科學家、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等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專業課、創新創業課授課或指導教師,充實創新創業教師隊伍。

2.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將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作為崗前培訓、課程輪訓、骨幹研修的重要內容。通過選送外出或邀請創新創業教育專家進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

第十一條打造創新創業實踐平台

1. 通過專家講座、座談、聯繫導師等多種形式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培訓等短期培訓班,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

2. 充分發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和校內創業園的引領示範作用,凝練出好項目,並在條件成熟時,積極嘗試進行由學生直接參與管理的市場化運作,給學生搭建實戰的平台和製作的空間,實現從創新走向創業,從創新教育到創業教育的延伸。

3. 充分利用教學科研實驗室、實踐基地的資源,拓展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支持平台。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科研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充分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同時,利用我校教師科研成果,與相關企業對接、合作,在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指導下轉化為可供實施的創業項目。

4. 成立創新創業協會等各類社團,加快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建設,力爭在20xx年底之前建立以學校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企業、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和創業導師等多方

參與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確保俱樂部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有場地、有制度、有活動。

第十二條改革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

1. 建立學科專業預警、退出管理辦法,探索建立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創業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類型結構調整新機制。

2. 完善創新創業學分的積累轉換認定製度,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可轉換為“創新實踐學分”、”綜合素質選修課程學分”、“創新學分”“或“第二課堂學分”。

3. 探索個性化培養教學管理制度,推行休學創新創業,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根據創新創業興趣、創新創業意願和創新創業需求跨學科門類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創業學生可根據創業需要與高校協商確定休學年限,辦理相關休學手續。

第十三條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

1. 以學生為主體,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和項目化教學,創造條件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鼓勵教師把學術前沿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創新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創新創業靈感。

2. 深入改革考試考核內容和方法,探索非標準答案考試,促進結果考核向過程考核、知識考核向能力考核、單一考核方式向多種考核方式的轉變。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實現考核結果與學生能力相匹配。

第十四條建立創新創業教育激勵機制

1. 完善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激勵措施。將創新創業教育業績納入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內容並在專業技術職務評審中予以傾斜。對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工作,列為教學計劃的課程組成部分,計入教學工作量。鼓勵教師兼職擔任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教師,並給予相應待遇。

2. 完善創新創業獎勵制度。將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績效納入各教學單位考核指標體系,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效果評估。對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按學校相關文件予以獎勵。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並在現有相關評優評先項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用於表彰創新創業的優秀學生、指導教師及先進單位,發揮優秀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營造良好氛圍。

3. 爭取各級政府有關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充分認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社會局面,利用現有資源,積極申報其他科研項目、成果轉化項目、科技支撐項目,爭取更多的經費支持;與地方有關單位開展緊密合作,積極推進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轉化和社會資源配置的有機結合,對我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與外部支持,並逐步形成學校與地方互動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