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族貧困山區發展旅遊業的思考

我國大陸的旅遊教育,經過十六年的努力,現已大體形成了一個包括職業中學、中等專科學校以及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內的金字塔式的比較完整的體系。迄今為止,我國中等旅遊教育機構已多達近兩百所。

關於民族貧困山區發展旅遊業的思考

旅遊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發展十分迅猛,並展現出廣闊的前景。民族貧困山區如何以發展旅遊業為契機,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步伐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大課題,永順縣是一個典型的“老、少,邊、窮”山區農業縣,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立足本地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取得了明顯成效。1995年,全縣接待國內外遊客27萬人次,旅遊收入2750萬元。

一、要進一步加深發展旅遊業的認識。實踐證明,旅遊業是一項投入少、見效快的產業,且旅遊資源可永續利用。因此,只要具有旅遊資源的地區,特別是民族貧困山區,必須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旅遊業。一是發展旅遊業能夠富縣富民。永順縣自1985年開始開發利用旅遊資源,10餘年來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00多萬人次,旅遊忘收入近2億元,其中直接旅遊收入3000多萬元,累計為財政提供税收近200萬元,同時,一部分農户依靠旅遊服務擺脱了貧困,如王村鎮私營企業主向隆生積極開發旅遊商品,創辦了土家織錦廠,培養出土家織女120多名,年收入1O多萬元。二是發展旅遊業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入,而且會加大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從而促進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建築、商貿、金融等產業的快速崛起。1995年,永順縣交通運輸業實現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3%,郵電通信業務總量比上年增長46%。三是發展旅遊業能夠促進對外開放。民族貧困山區要擴大開放的制約條件很多,但通過發展旅遊業,同樣能夠加快對外開放步戊。永順縣“以旅遊促開放,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的發展路子已初見成效,如在1995年舉辦第四屆猛洞河國際旅遊漂流月期間,藉助旅遊戲台,高奏經貿笙歌,共與慕名而來的國內外廠商簽訂合同6個,引進資金350萬元,項目實施後每年可新增產值2450萬元,創利税570萬元。同時,還簽訂了產品銷售合同1850萬元。四是發展旅遊業能夠緩解就業壓力。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都將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特別是民族貧困山區的工業和農業都不發達,吸納旁動力十分有限,就業壓力會更大。旅遊業是勞動集型產業,能促進勞動就業。近幾年來,永順縣通過發展旅遊業,共新安置勞動就業人數達4000餘人。綜上所跡,具有旅遊資源的民族貧困山區應該而且必須把旅遊業作為一項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進一步加強旅遊特色的宣傳。民族貧困山區一般都有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但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的限制,“養在深閨人未識”。因此,要大力發展旅遊業,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永順縣有着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猛洞河漂流被譽為“天下第一漂”,不二門公園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司,土司王故都老司城、芙蓉鎮王村、中華蘇維埃湘鄂川黔邊省政府舊址塔卧聲名遠播。此外,永順縣古稱溪州,至會仍保留着土家族的許多民族習俗和傳統文化,特別是茅古斯、擺手舞、板凳龍、打溜子等新奇別緻。為了把永順縣的旅遊資源推介出去,縣委、縣政府在長沙、深圳等地設立了辦事處,特別是從1992年開始連續舉辦了四屬猛洞河國際遊漂流月活動,大大提高了永順縣的知名度,旅遊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95年8月永順縣在舉辦第四屬猛洞河國際旅遊漂流月活動期間,先後在廣州、深圳、長沙、吉首等地舉行了新聞發市會,並多次派出宣傳小組到省內外部分大中城市的一些機關、廠礦、學校上門進行宣傳,反響很大。如1995年7月15日,永順縣在上海舉行了第四屬猛洞河國際旅遊漂流月活動的新聞發佈會,參加會議的有上海市委宣傳部、市體改委、市旅遊局等10多個部門的領導,《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市電視台、東方電視台等10餘家新聞單位的記者,市中旅社、市國旅社等30多家旅行社的負責人以及上海貝爾電話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的代表。新聞發佈會後,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市前來永順縣考察的各級領導和觀光旅遊的市民達1萬多人次。僅漂流月期間,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萬人次,旅遊收入達600多萬元。為此,永順縣將繼續把旅遊貿源的宣傳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並爭取猛洞河風景區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區,以此吸引更多的遊客到該縣旅遊觀光。

三、要進一步加快旅遊設施的建設。民族貧困山區由於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給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重重困難。因此,民族貧困山區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加快旅遊設施建設,從而為施行者提供便利條件。近幾年來,永順縣投入1000餘萬修建了西哈、撫哈、永哈等3條41公里的旅遊公路,投資40萬元對縣城至老司城的公路進行了改造,預算投資2100萬元的旅遊主幹線王石公路的改造項目正在加緊實施,可望1996年全線拉通,猛洞河風景區的行路問題將迎刃而解。同時,新建了一棟二星級的賓館,購置了10餘艘中檔豪華遊船和160多艘橡皮漂流舟,修建了30間高檔浴池,整修了1座碼頭,興建了1處接待站。丹通了和控電話、無線尋呼和移動電話,增闢了30多個旅遊新景點。此外,預算投資853萬元的猛洞河漂流水源調節壩正在加緊施工,該工程完工後,可使猛洞河漂流由季節性漂流變為常年性漂流,並可開通哈妮宮至老司的黃金水道。

四、要進一步加速旅遊商品的開發。旅遊是一項綜合消費過程,只有努力建立和完善吃、住、遊、娛、購的配套服務體系,才能提高旅遊業的綜合效益。在旅遊商品的開發上,永順縣制定了優惠政策,出現了國有、集體、個人競相開發旅遊商品的勢頭。目前,“不二門”優質天然美容礦泉水、土家織錦“西三卡普”、土家族臘染服裝和摺疊太陽帽等旅遊商品走悄市場。同時,自產自給的板栗、酸菜等土特產品也搖身一變,成了暢銷商品。永順縣旅遊商品開發取得了一定成績,今後在系列開發和規模開發方面還將繼續研究和努力。

總之,民族貧困山區發展旅遊業雖然有許多不利因素,但只要立足自身優勢,在改善旅遊環境和提高旅遊品位上下功夫,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切合實際的旅遊發展路子,早日實現脱貧致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