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調查報告範文(通用7篇)

社區調查報告範文 篇1

“社區”無論是作為一個學術概念理解,還是作為一個區劃來解釋,都有其道理。目前全國上下都在就如何搞好社區建設進行積極的嘗試和有益的探索。那麼我區的社區建設情況如何呢?帶着這樣的問題我們桃源政協地區組組織了張建德、張佔明、於海濤、杜建4名委員對桃源街道的長源社區、濱河社區進行了調查,並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社區調查報告範文(通用7篇)

一、被調查社區的基本情況

1、自然情況:被調查社區共有71棟居民樓,5047户居民17875人,其中有困難户262户,158名在籍黨員,兩個社區20xx年經濟總收入為5萬元,20xx年為1.4萬元,20xx年為0。呈遞減趨勢,兩社區共發生治安案件20xx年為33起,20xx年28起,呈下降趨勢。

2、社區組織建設情況:按照20xx年3月13日中共南關區委、南關區政府關於《南關區社區居委會組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分別在兩個社區成立了社區組織,分別設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工資統一由街道辦事處發放。

3、現階段社區服務網點分佈情況。至20xx年共有各類便民服務網點91處,主要類型:食雜店、小吃部、超市、美髮店、自行車修理、糧油經營、藥店、衞生所、養老院、自行車停車場、農貿市場、網吧等。

二、調查結果反映的基本問題

以兩個社區調查數據看,反映的情況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較好的方面

1、經過幾年來的工作,全社會上下特別是各級政府部門對搞好社區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上有了進一步提高,可以看出在搞好社區建設上達成了共識,同時,增強了抓好社區建設的緊迫感。

2、自96年總書記提出搞好社區建設以來,特別是市區兩級政府出台有關政策(制定工作方案)以來,社區組織載體得到了落實,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相對穩定,同時穩定了隊伍。

3、吸收了一部分新人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中,社區幹部的年齡結構得到了改善,文化程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因此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社區中各類設施和場所仍處於初級化、簡單化階段,且數量少、種類少,缺項較多,尤其是缺少羣眾歡迎的文化活動設施和場所。

2、社區主任缺少社區工作實踐經驗,各類組織載體缺乏,作用發揮較差,就如何開展社區工作缺乏理論上的指導。

3、功能弱化,依附性強:從目前社區居委會工作上看依舊沿襲老的傳統,承擔着區街各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社區居委會很大程度上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承受層、落實層,理論上社區自治功能很難體現。

4、目前社區組織載體模式仍舊沿襲自上而下的方式。仿政府機構設置,很難適應社區功能的實際需要。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主要工作集中在承擔政府指派任務;二是社區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能力不足;三是上情下達容易,下情上達意圖無法實現;四是目前社區工作者承擔的工作任務和所得報酬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

(三)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

1、在社區建設的方向問題上仍然存在着認識偏差一些部門同志不能把握社區建設的實際內容,存在社區建設就是加強硬件投入,沒有認識到體制創新的問題。

2、責、權、利不統一。目前按照長南辦發[20xx]5號文件規定各社區居民委員會主要職責有九項,包括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社區文化、教育、體育事業,搞好社區環境衞生,搞好綜合治理,發展社區服務,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等。可是明確社區的權力範圍確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定,更無從談起利益問題,這種責、權、利不統一導致社區工作走入誤區,成為各級部門工作的落實者。

3、社區資源問題:由於地域不同導致社區在經濟、人文、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是必導致社區可利用資源的差異,相應增加資源少社區工作的難度工作的難度。

4、發展社區的政策明顯滯後,目前如何發展,給社區以什麼樣的政策,社區發展的方向許多問題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上由於各種權力機構的設置及認識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區的自我壯大。

三、幾點建議

建議市區政府儘快了台政策,

主要內容

1、明確社區建設的方向。

2、明確社區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地位,比如杭州等地明確社區服務中心就是一個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社區各類服務中介實體。

3、明確社區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關係,包括水、電、氣、物業等管理部門及駐區單位等,特別是監督及制約機制的建立。

4、加大對社區扶持力度,一是費隨事轉,增加時社區組織的經濟投入;二是權隨責走,各級行政部門(工商、税務、城管等)加大對社區的政策扶持力度。

社區調查報告範文 篇2

一、題目

關於城市居民鄰里關係現狀

二、目的

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然而現今的鄰里關係下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為了瞭解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特做一次關於城市居民鄰里關係的問卷調查。

三、調查方式

採用隨機抽樣問卷調查

四、調查對象及地點

年滿16週歲的人為調查對象,地點為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的地方(北大街、中心廣場、濱江路)。

五、調查結果

1、城市居民鄰里關係現狀

現在的城市建房都採用修建單元樓,獨門獨户。相比農村建造庭院式住房來説,城市居民鄰里之間的串門越來越少,鄰里關係越來越生疏。甚至出現過這種情況:在同一個單元樓裏住了幾年還不知道樓上樓下鄰居叫什麼名。隨着社會的進步,物質水平的提高,鄰里之間的需求互助自然減少,這種客觀的現象勢必會拉遠鄰里之間的關係。鄰居間關係生疏,人情冷淡這是如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2、城市鄰里之間發生矛盾的主要類型

本次調查問卷給出的幾種矛盾中第一、第三和第五個類型是主要導致鄰里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分別是生活作息規律和習慣不和、裝修問題、個人觀念不和。每個人的生活規律不同勢必會產生作息時間上的差異進而產生矛盾,由於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鄰里之間的需求互助越來越少這導致鄰里之間交往減少,鄰居之間的關係拉遠,瞭解減少,我們都説誤會矛盾就是產生於疏遠之中,這就必然會促進矛盾的發生。

3、矛盾產生的原因

在本次調查試卷中很多人認為造成鄰里之間矛盾的原因是因為人們疲於工作,無暇與鄰里來往。這也是因為鄰里之間的需求互助越來越少,人們減少了溝通次數。見個面無非就是互相打個招呼簡單的聊幾句。社會壓力越來越大,這減少了鄰居間的聚會時間,以前經常有每週末鄰里之間會帶着家人一起聚餐,這次在你家下次在我家。那個時候的鄰里之間關係很是融洽。鄰里關係冷漠的原因還在於社會的活動少,鄰里之間的交流就更少。

4、如何改善鄰里關係現狀

我們應該追究其根源,首先,社區在這方面應該負起責任,應該組織活動讓更多的人蔘與進來,增進鄰里之間的關係。這個可以從老人和小孩下手,年輕人都忙着工作沒有時間,而老人小孩有空餘的時間,可以把這一類人組織起來,以他們為紐帶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活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文藝演出、社區居民體育比賽、社區居民聚餐,餐點由居民自己烹飪……這些都是這次調查問卷中大多數人人們所贊成的方法。其次,人們也應該主動與他人交往,除了工作應該抽出時間參加由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主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促進鄰里和睦相處。

社區調查報告範文 篇3

加強社區建設是新形勢下,堅持黨的羣眾路線,做好羣眾工作和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加強社區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和羣眾的力量,不斷提高為羣眾服務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社區居民素質和文明程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證羣眾安居樂業,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當前,社區建設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規和完善,並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為摸清富陽市社區建設工作的現狀,提出加強社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我局對富陽市社區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先後召開了有分管局長,社會事務科、富春街道和社區居委會幹部等參加的座談會三次,到部分社區進行實地調查,並赴蕭山、桐廬等縣(區)考察學習。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富陽市社區建設概況

我市社區建設實行體制改革以後,社區建設和管理工作得了規範發展和完善,組織機構、管理人員、基本設施已逐步到位。據統計,全市共有社區23個,其中:富春街道19個,新登鎮4個;社區轄區總人員146529人,總户數52111户;社區轄區地域總面積:12.9平方公里;社區專職工作人員151人,其中政府機關、街道下派專職幹部19名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面積4589平方米,其中自有辦公用房的社區13個,面積2879平方米,辦公用房租賃的社區10個,租用面積1710平方米。全市23個社區全部成立了社區黨總支,加強了黨在社區建設工作中的領導。

二、富陽市社區建設的成效

隨着社區建設工作的逐步推進,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已經被廣大市民所認識,支持和參與社區建設工作的氛圍已逐步形成,通過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社區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

1、確立社區的定位,合理調整劃分社區

XX年秋月居民區為富陽市社區建設試點單位以後,我市的社區建設工作已逐步走上規範發展軌道。XX年開始,我市全面推開社區體制調整工作,按照管轄區域與户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封閉,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科學合理調整居民區,調整後的居民區名稱改為社區,居委會改稱社區居委會。富春街道撤銷了原18個居民區,調整和新組建19個社區居委會,新登鎮撤銷了原8個居民區,調整組建為4個社區居委會。目前全市共有23個社區居委會。

2、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社區體制調整後,根據社區工作者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要求,對社區工作者實行公開招聘。堅持“公開、公正、公平、擇優”原則,面向社會開展招聘社區工作者活動,科學合理設計筆試,面試,考察,體檢等工作步驟。富春街道分三次從報名的近1200名應試者中招聘74名,向春江街道臨江村,富源村,東洲街道江嶺村,場口鎮聯羣村定向招聘3名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新登鎮從報名的近80餘名應試者中招聘15名。使我市社區工作者平均年齡,文化結構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社區工作者除招聘外還通過原居委會留用部分和職能部門、街道機關下派部分的途徑,增強社區隊伍質量,全市專職社區工作者隊伍人數達到151名。市民政局組織社區工作者參加省市黨校業務培訓,落實社區老同志開展傳,幫,帶活動,促進社區工作者儘快提高素質,進入角色。在新招聘的社區工作者中通過選舉進入社區班子100餘名,其中有14人當選主任,24人當選副主任。富春街道專門成立力量強大的社區建設服務中心科室,專職承辦社區建設工作。今年初,街道辦為進一步加強社區工作,在其內部新設立了7個科室,強化其工作職能。新登鎮也專門成立了街道社區工作站,壯大了我市社區建設組織力量。

3、建立社區黨建組織。

根據當前社區黨建工作要求,提升社區黨組織設置標準,全市23個社區全部設立了社區黨總支,以黨員居住區域或行業等為特徵設立黨支部和黨小組,分層開展活動,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發揮黨建在社區建設中的龍頭作用。在市委支持下,由職能部門,街道機關下派18名經驗豐富,工作能力較強的業務骨幹到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並依照規範程序和法律要求,召開社區黨員大會,依法選舉產生黨總支。配優配強了社區的領導力量。為全面推進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強的組織基礎。

4、建立了社區建設的財力保證機制。

近幾年來,我市社區建設工作正在不斷完善和加強,各項工作已全面走上正規。市委市政府對社區建設財力上給予了大力投入,富委[]18號《中共富陽市委、富陽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了社區年工作經費,每百户不少於6500元,並逐年遞增定額撥付,社區工作者月工資不低於500元。去年社區工作經費按每百户6500元實際撥付260萬元,今年遞增到按每百户7000元,實際撥付280萬元。基本保證了社區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5、建立社區共建機制,推動社區建設工作發展。

在市四套班子領導牽頭下,我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為富春街道19個社區建立了社區共建常年結對機制,為社區建設共同出謀策劃,取得了較大成效。為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加大對社區建設投入力度,爭取共建單位出資,轄區單位籌資,社會捐資等方法,興辦了一大批社會公益性設施,形成社區建設多元投入的格局。今年各社區共募集非建設性資金72萬元,建設性共建資金130萬元,創辦了許多社區公益事業,也彌補了社區建設經費的不足。後周社區募集資金23萬元,牽頭改造了興達路一段多年來未解決的道路,方便學生,居民出行。金橋鹿山等社區一年來募集共建資金20餘萬元,集中用於環境改造,配置文體設施。莧浦社區自籌資金20多萬元。在居委會原址上建造了一幢240平方米的辦公服務用房,各社區還綜合利用社區內各種資源,實行設施共建,資源共享。富陽市電信局,富春街道金橋村分別被評為杭州市級社區共建先進單位,秋月社區、春暉社區被授予省級示範社區,鸛山社區、秋月社區被評為杭州市級特色社區。

三、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我們在總結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成績的同時,必須清楚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有待完善的地方,以更好地指導和推進今後的社區建設工作。

1、社區硬件設施有待進一步改善。

硬件設施主要是指辦公用房和服務活動用房。我市現有23個社區(包括新登鎮4個),其中:基本符合辦公服務用房標準的只有2個社區(秋月社區、虎山社區);雖自有辦公服務用房但達不到標準用房的有11個社區;無辦公服務用房(臨時租用)的有10個社區。原老居民區合併組建的社區用房存在以下幾點不良特點,一是辦公用房面積小;二是分佈在多處不集中;三是部分社區辦公地點環境差;四是部分社區辦公用房屬臨時建築。新登鎮東安社區和惠來社區辦公地點還租用在異地,對社區的管理和居民辦事帶來很大難度。對新建社區配套用房,富委[]18號《富陽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已明確新建居民區的社區用房由開發商建設,按每百户30平方米的標準配備或按相應市場價貨幣補償。但到現在還沒有具體落實到位。

2、社區費隨事轉問題有待於解決。

社區成立以來,社區居委會在面向社區服務的同時有關職能部門把大量的工作任務下到社區,實行了重心下移職能下延,而部門工作任務進社區後,卻沒有按“費隨事轉、權隨責走”原則來開展工作,把工作或活動所需經費轉移到社區,給社區帶來很多困難和矛盾,如有的部門搞一些調查工作只發一張表,要社區按户數複印分發;有的部門下達工作任務時,還需社區製作畫版、台帳、購置服裝等;有的部門利用行政壓力迫使社區訂閲部門發行的報刊,最多的社區每年要花3000餘元訂閲費。上述問題的存在,促使社區幹部應付事務,設法開闢籌集財源,對真正應承擔的社區建設等工作卻無法投入精力,財力。

3、社區工作者待遇有待提高。

日前,我市社區工作者(委員)月工資為520元,加上平時發放各種福利,補貼,年收入在11000元左右,周邊縣(市區)社區工作者工資福利待遇近況是,蕭山區社區工作者月基本工資775元,加上平時計發的社利補貼等,年收入在17000元以上;餘杭區社區工作者月基本工資700元,加上平時計發的福利補貼等年收入在16000元以上,臨安市社區工作者月工資700元年均收入18000元左右;桐廬縣社區工作者月工資700元,年均收入在11000元以上。根據富陽市職工年均收入情況和周邊縣的情況參考對比,我市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福利待遇確實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市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應需適當提高其待遇。

4、“城中村”與社區建設和管理已不相適應。

我市城區19個社區轄區內有8個行政村(城東、城西、虎山、後周、金橋、東山、巨利、鹿山),這些村的部分土地已被國家所徵用,村民已基本無土地可耕作,成為城市村民。行政村的管理政策和村民的生活有別於社區的管理和社區居民,使城市社區建設與“城中村”在管理上即無法分割又無法銜接的狀態。如城東村村民居住極為分散,現分佈在盤龍山,鑊子山,城東,鸛山,後亭子,虎山等六個社區,他們的衞生環境治安、教育、物業等工作社區無從管理,影響城市社區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根據上述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我市社區建設工作起步較慢,還是處在初級階段,社區建設和管理工作都在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有待於進一步在探索中實踐,實踐中發展,發展中完善。二是有關職能部門對社區建設工作支持和配合力度不大。三是社區工作經費明顯短缺,政府在財力上支持社區建設工作力度不大。四是社區居委會職責不夠明確,導致有些社區工作不明,任務不清,打混仗。

四、進一步加強社區建設的建議。

1、加強社區設施建設,構建社區建設網絡體系。

社區設施是社區建設的重要陣地和物質保證。社區設施要立足於挖潛力和新建,雙管齊下,注重網絡體系建設。社區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服務設施和項目,有條件的都要逐步免費或低償向社區開放,提高社區資源的共享利用率。要逐步創造條件在社區建立有一定檔次特色的社區建設中心,並利用現代科技和通訊手段聯網運作,構建社區建設網絡體系。

要逐步解決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首先要根據社區劃分的情況,按照浙委[]80號和富委[]18文件精神,制訂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通過置換、調劑、購買興建等方式)解決方案,報市委,市政府批准後予以實施。其次,建議成立市委辦市政府辦牽頭由建設局、民政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富春街道、新登鎮等單位組成的工作組,根據具體實施方案,結合社區實際和配備標準,逐一落實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對新建小區配套用房要按照富委[]18號文件規定,“新建居民區的社區用房由開發商建設,按每百户30平方米的標準配置或按相應市場價貨幣補償”,並且要與新建小區開發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確立街道或社區建設職能部門參與規劃初審,竣工驗收的方式給予真正落實到位。

2、加大投入,確保社區建設健康運轉。

要以改革的思路積極探索,通過財政支持、社會贊助、費隨事轉、有償服務等多元化渠道籌措社區建設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市政府在建立社區建設財力保證機制的基礎上,對社區建設的基礎設施正常工作經費、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等要以政策性指導與實際投入相結合。建議制定出台幾個政策性文件:一是出台一個富陽市組織機構工作任務評比考核進社區申報准入制度意見,明確政府工作早報准入制的宗旨任務以及費隨事轉,權隨責走原則等。二是出台一個關於進一步規範富陽市城市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的文件,可以建立社區工作人員職務等級工資制度,設立崗位津貼執行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獎勵政策等,調動社區工作者工作積極性,促進社區建設順利發展。

3、推進社區體制改革,加大撤村建社區工作力度。

“城中村”的存在就是城市社區建設管理體制沒有理順的一種表現。它影響着社區建設的規範管理和規劃發展的落實,當前我市深化社區體制改革和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開展撤村建社區時機已經成熟,建議對城中村實行撤村建社區的體制改革工作,可以以城東村為試點單位開始展開,通過實踐總結撤村建社區工作的試點經驗,從而在城西村、虎山村、後周村、鹿山村等行政村予以全面展開,要成立市政府牽頭,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指導工作組,具體指導落實,並制定有關優惠政策和落實措施,推進撤村建社區工作的圓滿成功。

社區調查報告範文 篇4

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舉措。為了全面瞭解和掌握我縣農村社區建設情況,加快推進全縣農村社區建設步伐,近日,我們對**縣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

做法與成效

近年來,縣政府堅持把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按照“試點示範、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措施,持續加大投入,積極探索實踐,集中開展了以建陣地、優環境、促服務、惠民生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的“空間距離”和“設施落差”,使農村生活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穩步提升,實現了城鄉和諧發展,建成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單位和全省農村社區建設先進縣,受到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及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1、明確工作思路,科學合理佈局。堅持以農村羣眾需求為導向,把社區理念引入新農村建設,按照“土地節約利用、居住相對集中、便於管理服務”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羣眾意願的基礎上,通盤考慮農村空間佈局、生產力佈局、交通佈局、生態佈局和人口布局,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小區,推進農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平房向樓房轉變、村莊向社區轉變,提出了居住向小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服務向社區集中的農村社區建設思路。按照城區改造型、鎮區聚集型、多村聯建型、園區帶動型、整村搬遷型五種模式,對現有自然村進行整合,把全縣97個行政村規劃為45個農村社區,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促進城鄉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2、突出建設重點,穩步全面推進。堅持高起點規化、高標準建設、統一功能佈局,依託原有的農村服務陣地和活動場所,採取爭取省市補助、縣級財政配套和村組自籌的辦法,按照服務用房不少於20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所不少於1000平方米的標準,投資7000多萬元改擴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萬多平方米。搶抓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機遇,整合扶貧搬遷、生態移民、危房改造等項目,將各項涉農資金進行捆綁,啟動以告別深山區、土坯房、土窯洞、獨居户和加快農民向城區、鎮區、中心村集中為主要內容的“三集中、四告別”工程,建設大社區,從根本上改善山區羣眾的居住和生活環境。近三年累計對7061户2.56萬農村居住羣眾進行搬遷改造,建成農民進城(鎮)居住小區13個、住宅樓65棟3364套,推動了1.35萬人進城、進鎮、進中心村社區居住,探索出了一條山區縣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模式。

3、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根據公益性服務、經營性服務、管理性服務的功能要求,按照“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廣場一隊”(即:公共服務站、農業科技生產服務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站、計生衞生服務站、村“兩委會”辦公室、村民監督委員會辦公室、多功能室、專業經濟組織辦公室、幸福互助院、便民利民服務超市,文體活動廣場、便民服務隊)的建設標準,縣人社、民政、衞生、農業等相關部門對口支持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完善硬件設施,安裝室外健身器材393套,娛樂器材132套,配備辦公桌椅698套,圖書19.7萬冊,養老互助幸福院牀位300多張。所有農村社區都建立健全了公共服務、羣眾調解、治安保衞、公共衞生、羣團組織、養老互助院等機構,部分農村社區(如草碧鎮碧水苑聯合社區、高崖農民進城社區)還設有物業管理等機構,對各類服務設施的建設標準和服務內容都作了明確,為開展社區服務奠定了基礎。

4、樹立民本觀念,構建服務網絡。一是構建便民服務網絡。實行服務代理制、服務制、首問負責制、崗位責任制、辦結制,大力推行“3+x”的便民服務模式,利用便民服務電話、短信羣發系統、親情視頻聊天系統為羣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利用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設施,為羣眾提供產業技術培訓、農副產品銷售、醫療康復、健康娛樂等全方位服務。圍繞民間工藝品、蘋果和蔬菜等主導產業,發展農民專業經濟協會5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97個,新註冊、認定家庭農場32個,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20場次,受訓農民羣眾4.6萬人(次)。二是構建社會保障網絡。全面推進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完善農村低保制度,構建起了以社會養老、社會醫療、社會救助以及社會福利為主要內容、體系完善的農村社區社會保障體系。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平台紮實推行“參保登記、保費繳納、待遇領取、權益查詢、生存認證”五個不出村,各公共服務站普遍設置了養老醫保、農村低保和證卡服務3個便民服務窗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代理”,深受羣眾歡迎。三是構建文化娛樂網絡。利用建成的文體休閒廣場和附屬設施,組建自樂班、秧歌隊等羣眾文化組織32個,舉辦各類文藝演出活動112場次,為農村羣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同時,開展“十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農村人文環境。四是構建社會治安網絡。在農村社區設置社區警務室和法律服務工作室,及時調解處理羣眾矛盾糾紛。截止20xx年底,建成民主法治示範村2個,省級民主法治村4個,市級4個,其餘村全部建成縣級民主法治示範村。

5、健全完善管理,規範社區運行。農村社區及服務中心受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主任由村支部書記或村主任擔任,副主任由村文書、團支書和婦代會主任擔任,成員由村“兩委會”組成人員和各村民小組長擔任。設置“三大員”:管理員由村羣團組織負責人擔任;監督員由本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幹部擔任;保潔員由熱心公益事業的羣眾或農村公益性崗位符合條件的人員擔任,達到了有組織機構、有管理人員、有管理制度、有活動記載、有經費來源的“五有”標準,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規範化的運行管理機制。同時,建立了社區(村)幹部+信息員+户長的管理運行模式,實行一組一冊(户主基本情況),一户一表(家庭成員詳細信息)的網格化管理辦法,使社區服務中心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羣眾,真正把農村社區建成一個為農民提供生產和生活綜合服務的載體。

困難和問題

我縣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使農村羣眾生活居住條件徹底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穩步提升,特別是在服務羣眾生產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1、認識有待提高,觀念亟待轉變。部分基層幹部對農村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對什麼是農村社區,為什麼要建農村社區、如何建農村社區等缺乏基本認識。有的認為農村社區建設就是蓋幾棟樓、修幾條路、掛幾塊牌子,對有關政策瞭解掌握不夠充分,認識上仍有偏差;有的認為資金少、用地難,存在畏難情緒,工作被動應付。部分農民對農村社區建設的主體概念認識模糊,把農村社區建設當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觀能動性,“等、要、靠”思想嚴重。加之受傳統居住觀念影響,廣大農民習慣了獨門獨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區生活成本較原來要高,且生產設備和勞動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羣眾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安不下心來,所以對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不高。

2、建設資金匱乏,投入嚴重不足。目前,資金短缺是社區建設的制約瓶頸。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務服務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我縣自有財力嚴重不足,縣級財政支持扶持能力有限,農村社區建設上級補助資金又比較少,加之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鎮村集體經濟弱,要想拿出資金髮展公益事業很難。大部分鎮村資金籌措渠道比較單一,僅靠上級補助和借貸建設,融資難度大,致使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設、輕配套設施,重社區建設、輕產業發展的傾向。此外,農村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週期較長,資金到位慢,而鎮村資金壓力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難度。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市場化、多元化投資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也尚未充分調動起來,影響了農村社區建設步伐。

3、工作力量緊缺,服務水平不高。首先,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偏低,在職的社區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年富力強的村民不願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造成社區幹部後繼乏人。據調查,全縣為60個村配備月工資為500元的勞動保障助理員81名,其餘37個村各確定了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每月補助300元,擔任社區工作人員,且對任職年齡作了規定。大多數村由文書或其他村幹部兼任,如文書兼任的每月也最多隻能領取1100元或者900元報酬(文書每月報酬600元),其很難做到脱離農業生產全天侯坐班。其次,現任社區工作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務羣眾能力不強,工作內容僅僅侷限於公共服務,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我服務、互助服務還沒有開展起來。再次,對社區幹部培訓力度不夠。任職前普遍沒有接受培訓,任職後培訓形式化,培訓內容不全面,培訓方式單一,為政府職能部門服務的業務培訓多、為社區村民服務的培訓少。

建議及對策

隨着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社會正在發生着深刻變化。縣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順應農民羣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農民幸福安康、農業持續發展、農村和諧穩定多謀福祉,使農民真正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條件和公共服務。

1、加強宣傳引導,形成農村社區建設強大合力。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廣大羣眾的參與支持。首先,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穩妥推進。要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和相關制度體系,明確責任目標,形成“縣委正確領導、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密切配合、鎮村積極運作、農民參與聯動”的工作機制。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充分認識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努力增強廣大幹部羣眾主動搞好社區建設的信心,切實克服畏難情緒和等待觀望思想,把社區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全速推進。通過典型示範、樣板引路,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羣眾參與社區建設,使羣眾從內心深處認識、認同和接受農村社區,努力營造羣眾踴躍參與、社會各界廣泛支持的良好氛圍,形成農村社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2、堅持規劃先行,確保農村社區建設科學合理。一是堅持城鄉一體,詳細規劃。要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的理念,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聚居人口適度、服務半徑合理、資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對齊全等原則,以鎮村規劃、產業規劃和社會公共事業發展規劃為依據,結合新一輪行政村撤併,加快研究制定全縣農村社區建設的詳細規劃。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充分考慮當地交通條件、資源配置、生態環境等因素,使社區建設既要服務方便羣眾,又與未來區域發展方向相一致。對經濟富裕、村莊規模較大的村,直接建設成為農村社區;對村莊規模小、居住分散和設施滯後的村,通過整體搬遷集中到鎮區,聯村合建社區;對於地處深山區和自然條件差的村,通過移民搬遷,實行聯村共建,在縣城建設中心社區。三是堅持創新模式,量力而行。將農村社區建設與當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打通城鄉之間、農村社區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渠道,加快城鎮基礎設施網絡和服務功能向農村延伸。同時,依據地區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水平等實際,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搞大拆大建。

3、整合各方資源,實行農村社區建設多元投入。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財政扶持政策,探索市場化融資新路子,多元化籌集資金,為農村社區建設提供持續有力的資金支持。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在積極爭取省市補助的同時,財政部門要列出年度社區建設專項預算,建立社區建設專項資金逐年穩步增長機制,重點對工作進度快、聚集人口多的農村社區進行獎補。二是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投入。按照“用途不變、渠道不亂、捆綁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則,將農村道路、危房改造、移民搬遷等相關涉農資金集中起來捆綁管理和使用,實行綜合配套重點投入,集中用於社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限度地發揮涉農項目和資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區建設。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綜合運用土地、補助、貼息、獎勵和規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各類社會投資主體參與農村社區建設,逐步建立多元投入機制。

4、完善配套建設,拓展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功能。一是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搞好社區道路、水電管網、通訊設施及景觀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達到硬化、亮化、綠化、美化、淨化標準,改善羣眾生產生活條件。二是着力推進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以完善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和就業培訓等事關羣眾日常生活的服務項目為重點,加快提升已建成的集“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廣場一隊”配置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服務水平,使社區服務中心達到內部結構、功能名稱統一規範,尤其是在各項待遇領取、保費繳納等方面確定一家金融機構,靈活運用一卡通服務或者現金繳納保費的方式,方便農村“三留守”人員,從而使各類公共服務真正“落户”農村、“紮根”基層。三是積極完善市場化服務體系。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開展百貨供應、農資供應、餐飲服務、農機維修、郵政通訊、金融保險等服務項目。四是建立健全社區自助互助服務體系。培育和發展農村社區志願者協會、老年協會、殘疾人協會、紅白理事會和文藝宣傳隊等,開展鄰里互助等羣眾性自我服務活動。

5、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農村社區公共服務水平。一是充實壯大社區幹部隊伍。通過派、選、聘、考等途徑充實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工作力量,使社區工作人員在年齡結構、文化程度、素質能力等方面得到優化,同時,探索建立縣鎮機關幹部到社區掛職任職制度,真正實現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有人辦事、高效辦事”。二是建立幹部培訓機制。採取遠程教育、網上培訓和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社區服務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培訓,推動農村社區建設的順利開展。三是逐步提高社區幹部報酬待遇。努力改善基層幹部待遇偏低的現狀,建立健全獎勵激勵機制,逐步提高社區幹部報酬,調動農村社區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基層幹部活力,推動農村社區整體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社區調查報告範文 篇5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作為社區精神文明創建、社區文化建設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陣地之一,在創建和諧文化、共建社區文化、構建學習型社區的進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概況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的社區公共文化館。該館系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集團下屬(原市委宣傳部下屬)的公共文化館,與街道於年初幾乎同步成立後,一直與社區保持着緊密型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的良好關係。年被列入市府實事項目首批20家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改擴建工程並首批通過達標;當年12月28日社區與梅隴文化館雙方正式簽約,掛牌社區文化中心。雙方合作緊密,配合默契,在日常運行管理、開展羣文、創建活動和機制創新架構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設施建設

年改擴建後的社區文化中心面積達8000餘平方米,其中用於文化活動的面積達6000餘平方米,設有圖書館、影劇院、評彈書場、排練廳、教室、老年茶室、乒乓房等20多種功能的活動設施和項目;有面積各為近80平方米的電子閲覽室和200平方米的多媒體教室:前者可讓居民通過數字圖書館、視頻點播等享受科技和文化盛宴,具有強大的信息服務功能,也為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提供綠色通道;後者則配有標準音響燈光電腦和投影儀,適合舉辦各類文化、科普等社教類講座和報告會,也可通過信息化平台實現電子閲覽及教學。而兩個樓面計400餘平方米的展示大廳,是展示各類社區文化藝術作品和成果的平台;另外,年下半年街道又在位於梅隴三村內的街道社區學校內設分中心,建造成使用面積達200平方米的社區信息苑,內設有多功能演播廳、培訓室、電子政務區、遊戲區四大功能區域。

2、經費投入

社區文化中心改擴建投資近450萬元(其中街道斥資95萬元);社區信息苑建設又斥資90萬元(其中市、區、街道各投入30萬元),建設經費投入近550萬元;每年用於社區公益文化的日常運行和管理經費(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近200萬元,其中以梅隴文化館以房養文的經費開支為主,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和羣眾文化活動(包括圖書館購書款等)的開支10餘萬費用由街道支付。

3、人員配置

街道配置了專兼職人員從事社區文化中心工作,由梅隴文化館館長任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名譽主任,由街道社會發展科科長兼任社區文化中心主任,由梅隴文化館羣文部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梅隴文化館羣文部和圖書館的全體管理人員任文化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以後還將成立文化活動中心指導和管理委員會,進一步開放人員構成,強化人員配備,優化人員配置,吸納社會文化指導員、地區單位、居民區、兩新組織和文體團隊代表等人員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和管理。

4、運行管理

(1)日常運作:以梅隴文化館自主自行獨立管理為基本模式。街道除每年給予圖書館固定的購書款外,也在人、財、物上通過共同組織和開展羣文活動、租賃場地設施等方式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該館在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經營模式下,能常年堅持文化館公益性服務方向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動,更顯得殊為難得。他們長期為書畫社、舞蹈隊、健身隊等社區文體團隊和社區學校辦班免費提供教室場地、團隊排練廳和活動室設施和後勤保障。暑期為未成年人提供的免費文化服務項目主要有:打乒乓等體育鍛煉活動、國產優秀影片VCD播放、少兒圖書快餐活動;也培育了滬劇、收藏、攝影三大沙龍,並從中發現了一批羣文骨幹和人才,如收藏有數千種《紅樓夢》藏品並建成家庭紅樓收藏博物館的張道華,多次獲得全國性和市攝影比賽金獎的胡雅君,舉辦個人畫展的周形海以及滬劇個人演唱會的王金秀等優秀羣文骨幹。

(2)羣文活動:年底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改建並掛牌後,每年都以社區文化中心和梅隴文化館的名義聯手開展一系列羣眾文化共建共享活動,如抗戰勝利60週年、長征勝利70週年,迎特奧倒計時、迎奧運倒計時等大型系列活動;曉暉與你相遇著名二胡演奏家馬曉暉與社區民樂愛好者見面會暨二胡藝術鑑賞會;連續五年的春色滿園十大書法名家為社區居民寫春聯活動;連續三屆被稱為地區小春晚的共享和諧春節聯歡會;有汪華忠、胡璇等名家參加的戲曲名家進社區戲曲匯演,已成為每年一度居民翹首以待的傳統保留節目;三八、六一、國慶系列活動、社區家庭電腦大賽、暑期靚女孩才藝對決、暑期托兒班等主題活動和項目也連續多年成為社區的特色品牌項目。

二、存在問題

1、資源共享考核標準尚不明晰

目前從市到區,還沒有專門針對資源共享建立起來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相對統一標準的實施管理辦法和考核評估體系,對資源共享雙方評估的獎懲性、制約性和操作性不夠,主要靠共建共享關係的方式來自我調節和潤滑,而並未從制度設計和機制建設上來予以確認和加以保證。

2、經費支撐機制保證存在缺口

街道在財力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儘管近年來每年都加大對社區文化,尤其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經費的投入額度,但是與快速發展的社區文化建設的要求,與居民日益增長和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和滯後。而梅隴文化館作為自收自支、自負盈虧進行獨立市場化運作的單位,在堅持文化館公益性方向的同時,要維繫生存、保持日程運轉有很大難度。因此從經費支撐,尤其是經費增長的支撐上存在不小的缺口。

三、亟待解決的問題

1、建立對資源共享型社區文化中心考評體系並給予機制保證

有關部門應就社區文化資源(尤其是場地設施資源)共建共享,儘快建立相對統一的、明晰的、具備規範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實施細則和考評體系,從機制上對考核評估體系予以落實和保證。

2、加大對資源共享型社區文化中心經費投入及經費機制保證

為保證文化中心的正常運行,有關部門亟待對這些共享單位在政策、資金、物力及人員配備上給予一定經費或有關經費的政策性投入、傾斜、優惠和支持,並從經費的產生和運行機制上給予落實。

社區調查報告範文 篇6

隨着經濟和社會的飛快發展,人民的物質與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小康社會已經到來,中國的社會面貌已經得到了徹底的改變。儘管如此,當今社會中還是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人民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得不到根本的保障,對此,我調查了長沙市xx街道xx社區,對其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法規有了一些瞭解,現對調查結果做一個報告。

在xx社區的大廳裏,掛着一個較大的牌子,上面寫着四個字“社會保障”,在這裏人們可以諮詢一切關於社會保障方面的政策和法規,而xx社區也在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做到了不錯的地步。

社會保障包含很多的方面,比如“殘疾人保障”、“養老保險”“社會福利”等等,而這些又是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有着千絲萬縷關係,可是説如果社會保障沒有了,那人民的生活就沒有了保障。

經過這一段時間在xx社區的掛職鍛鍊,我對xx社區的情況有了一些大概的瞭解,尤其對社會保障這一方面瞭解的偏多,我覺得xx社區真的是在為人民服務,盡了很大的努力在保障人民利益。下面幾個方面就是通過我的調查和觀察總結出來的。

xx社區裏面有個雷鋒超市,裏面裝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物品,他們是為那些家庭條件困難的市民準備的,當有家庭條件困難者來索要生活物品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給予他們的服務,我就看到過幾次,工作人員的態度很好,市民也是樂呵呵的,我詢問了一些市民,他們中幾乎所有人都説xx社區的服務不錯,能為他們的生活着想。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和我們正常人不一樣,他們在身體上和我們相比有缺陷,那就是殘疾人。在xx社區,有很多的殘疾人,有時候我想,殘疾人肯定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和關注,但是在這裏,我發現,他們都很尊重殘疾人,殘疾人也並沒有因為自己身體的問題而感到自卑或抬不起頭,我想這都是社區的功勞吧。xx社區制定了一套關於殘疾人勞動和社會保障的政策,給予了殘疾人特有的關懷和照顧。

幾乎每年,xx社區都會開展一次殘疾人運動會或座談會或其他活動,讓他們享受和我們正常人一樣的生活,讓他們在運動和娛樂中心情和精神得到放鬆。我翻看了關於殘疾人的資料和照片,發現他們真的是融入到了這些活動中去,我想,他們是開心吧;另外,對於殘疾人,還有很多其他的政策,每個月社區都會給予殘疾人一部分的生活補助,有物品和資金,以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在這裏,殘疾人的利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還有一個很大的方面就是老年人社會保障,對於老年人,最重要的就是養老保險,對於每個已達到年齡並辦理了養老保險的市民,每個月都會領取到一筆養老保險金。而對於還沒有退休的市民辦理了養老保險,每年都需要交一次養老保險金,這個事情也需要社區的幫助,有很多人總是忘記要交,或者去哪裏交和交多少等等一些情況都不瞭解,xx社區都會耐心地為他們解答好服務,社區會每家每户地打電話或入户通知他們或解答他們的問題,我是親身經歷這項工作的,我也參與了其中,在這方面,xx社區做得很好。

社會保障的內容多的數不清楚,我也只是選取了其中的幾項來描述xx社區的社會保障情況,總的來説,xx社區做的還是令人滿意的。有一天我在xx社區掛職的時候,趁中午休息的時間,跑到了社區辦公外面的一塊小廣場,那裏有很多的居民聚在一起或聊天或帶小孩,我看得出,生活在這個xx小區他們是開心的。我詢問了6位居民,問了一些關於xx社區社會保障方面的情況,而他們中有5個人對社區的社會保障還是挺滿意的,他們説社區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儘管有一個居民認為社區的社會保障做的還不是很好,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説,社區已經盡了的努力,他們也是理解的。可是我們更近一步想,社會保障是關係到每一個居民的切身利益的,只有讓每一個居民都能做到沒有一絲怨言,那樣的社會保障才是做到了完美的程度。

通過對xx社區的調查和了解,我感受到,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還處於發展過程中,國家的軍事能力提高了,經濟發展了,可人民的生活才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當然,今日的中國,人民的生活和社會保障已經比以前好了不止一百倍,但這項工作是永遠都要堅持做下去的,而且要越做越好。

所以,我希望不管是哪個城市哪個社區或者哪個農村,都能像xx社區一樣,而且要比他們做的更好,真心地為人民的生活着想,消除掉社會中存在的那些對人民的生活構成威脅的各種因素,讓他們處於這個社會中得到的社會保障,這樣才是國家一切政策的根本目的所在。

社區調查報告範文 篇7

近年來,xx社區圍繞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的目標和方向,大力實施黨員“安家工程”,社區黨建有特色;盡力滿足居民羣眾需求,社區服務有亮點;豐富活動載體,社區文化有活力;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社區文明上台階。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廣大居民的認同感極大增強。

同時,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經濟發展“短腿”,二是“同駐共建”氛圍不濃,三是社區“行政化”傾向嚴重,四是社區服務亟需“上檔升級”,五是社區幹部普遍存在着“知識儲備不夠”。“窺一斑知全豹”。xx社區的個性問題折射出當前城市社區的共性差距,反映出建設和諧社區仍然任重道遠。尤其要圍繞構築和諧社區,突出抓好五點。

立足建設實力型社區,大力實施“強居工程”

在發展社區經濟上,社區居委會要跳出自辦經濟的小圈子,確立税源經濟的發展方向,致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各種經濟成分和經濟組織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作為政府來講,當前要加快探索建立一種既有利於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又有利於形成穩定的社區財力來源的新機制。

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豐富社區税源,把來自社區的財政收入“蛋糕”做大,在此基礎上運用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解決社區組織的經費來源,並形成一種良性的基層財力機制。同時,引導街居組織搞好自辦企業改制,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各類社區經濟,不斷夯實社區的財力基礎。

立足建設自治型社區,大力實施“共建工程”

積極適應社會轉型、管理體制變更的新形勢,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社區依法自治”的要求,進一步創新城市社會管理體制,建立社區管理新模式。城市基層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加強和改進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指導,用民主、法治、引導的方式方法取代過去簡單的行政命令。

屬於政府及有關部門自身應完成的行政性任務,不得硬性攤派到社區;不屬於社區任務,但社區做起來有優勢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可採取“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辦法解決。社區居委會要完善自治功能,在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同時,不斷培育壯大各類協會和中介服務組織,承接起大量與居民相關的社會公共管理事務和公益事業。要健全社區成員代表會議制度,完善居務公開的各項制度,暢通居民參與管理的渠道。

立足建設服務型社區,大力實施“便民工程”

要立足於滿足社區居民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尤其要滿足社區居民最為迫切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建立起門類齊全、功能完備的社區服務體系。要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既要注重社區服務的福利性、公益性,又要走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路子,以盈利養福利,以有償補無償,通過多種形式興辦社區服務項目,形成多渠道的社區建設投入機制,在社區內逐漸形成社會福利服務、社會互動服務和市場有償服務相結合的社區服務網絡。

立足建設人文型社區,大力實施“素質工程”

東站社區的實踐證明,社區文化建設開展得紅紅火火,就會形成一種大氛圍,成為一種“文化社區”。要通過挖掘文體骨幹、培育文體團隊、組織文體活動等,在各社區形成有自己特點的文化隊伍和活動項目。要充分發揮社區文化資源和文體人才的優勢,建立社區學校,並可在街道和居民小區建立文化站和文化活動室,為居民羣眾提供陶冶情操、學習知識、人際交往、豐富生活的便利。

要以青少年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為重點,搞好社區教育;進一步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黨組織班子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政治保證。

立足建設安全型社區,大力實施“平安工程”

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確保社區的安全和穩定,是創建和諧社區的前提條件。要結合社區特點,抓好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政法基層單位為骨幹、羣眾自治組織為基礎、羣防羣治為依靠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發揮好社區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要根據新形勢下各類社會矛盾逐漸凸現的實際,建立健全糾紛排查、矛盾調處、突發事件預警、困難羣體幫扶、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努力把矛盾解決在社區、化解在內部、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建立由社區居委會協助公安部門統一管理居民户口的制度,單位管理的居民户口全部移交社區管理;城市社區普遍建立社區警務室,並按照社區地理、人口規模、治安狀況等,靈活實行一居一警、一居兩警、一居多警等多種配置模式,為社區提供安全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