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民閲讀調查報告:數字閲讀首超紙書閲讀

“微信讀者”人均每天超過40分鐘

全國國民閲讀調查報告:數字閲讀首超紙書閲讀

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閲讀調查於昨日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首次調查的微信閲讀指標顯示,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微信閲讀時長為14.11分鐘,其中,成年微信閲讀接觸羣體人均每天微信閲讀時長超過40分鐘。此外,數字閲讀率首次超過傳統閲讀率。

數字化閲讀接觸率達58.1%

據瞭解,全國國民閲讀調查已持續開展了十二次。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閲讀調查從XX年9月開始全面啟動。XX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閲讀率為58.0%,較XX年的57.8%上升了0.2個百分點;報紙閲讀率為55.1%,較XX年的52.7%上升了2.4個百分點;期刊閲讀率為40.3%,較XX年的38.3%上升了2.0個百分點;受數字媒介迅猛發展的影響,數字化閲讀方式(網絡在線閲讀、手機閲讀、電子閲讀器閲讀、光盤閲讀、pad閲讀等)的接觸率為58.1%,較XX年的50.1%上升了8.0個百分點。綜合以上各媒介,XX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閲讀率為78.6%,較XX年的76.7%上升了1.9個百分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和國民閲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均表示,相關統計顯示數字閲讀率首次超過傳統閲讀率。

人均紙質圖書閲讀量為本4.56

此外,XX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閲讀量為4.56本,報紙和期刊閲讀量分別為65.03期(份)和6.07期(份),電子書閲讀量為3.22本。與XX年相比,期刊和電子書的閲讀量均有所提升,紙質圖書和報紙的閲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從成年國民對各類出版物閲讀量的考察看,XX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閲讀量為4.56本,與XX年的4.77本相比,減少了0.21本。人均閲讀報紙和期刊分別為65.03期(份)和6.07期(份)。與XX年相比,人均報紙閲讀量下降了5.82期(份),期刊的人均閲讀量增加了0.56期(份)。魏玉山表示,這與數字出版、數字閲讀的發展相關。

手機閲讀

成年國民接觸率

首次超過50%

調查顯示,XX年成年國民手機閲讀接觸率首次超過50%,達到51.8%,較XX年的41.9%上升了9.9個百分點。近年來,我國成年國民手機閲讀時長穩步增長,在XX年首次超過了半個小時,達33.82分鐘。XX年成年國民選擇通過手機上網的比例為56.2%,與通過電腦上網的比例(56.9%)基本持平。

聽音樂、用微信、手機qq等是我國成年國民中手機閲讀接觸羣體的重點消費內容。

微信閲讀

聊天、看朋友圈

比例均超80%

數據顯示,我國成年手機閲讀羣體的微信閲讀使用頻率為每天2次,成年微信閲讀接觸羣體人均每天微信閲讀時長超過40分鐘。據調查,有34.4%的成年國民在XX年進行過微信閲讀;而在成年手機閲讀接觸者中,超過六成的人(66.4%)進行過微信閲讀。成年手機閲讀羣體的微信使用頻率為每天2次。從微信閲讀時長來看,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微信閲讀時長為14.11分鐘,其中,手機閲讀接觸羣體人均每天微信閲讀時長為27.22分鐘,微信閲讀接觸羣體人均每天微信閲讀時長為40.98分鐘。

聊天、查看朋友圈這兩項活動是成年微信閲讀接觸者的主要選擇,選擇比例均超過80%。而與閲讀相關的活動也是很多微信閲讀接觸者的主要選擇,看新聞、閲讀朋友圈中分享文章、閲讀公眾訂閲號發佈文章的選擇比例分別為72.9%、67.1%和20.9%。徐升國認為,社交閲讀是推動全民閲讀的有利推手,同時,內容上以碎片化、淺閲讀為主,不能取代傳統紙書閲讀在內容上深刻和系統性的需求,淺閲讀與深閲讀,碎片化閲讀與系統化閲讀協調發展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延伸解析

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人均閲讀量

不同國家“人均每年讀幾本書”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對此,昨天徐升國也表示,對於此前媒體上盛行的以色列人均每年讀60多本書的説法並不準確。當然經瞭解,以色列的閲讀量確實比較高,圖書館分佈、借閲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但經過他們的調查並沒有看到以色列人均閲讀量調查的有關數據。在國際上人均閲讀數量是一個比較通約的指標,就其收集到的其他國家的數據來看,美國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韓國是11本左右。XX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閲讀量為4.56本,從總體上看,我們國家閲讀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