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民情調研報告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快轉變幹羣觀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村情民情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村情民情調研報告

一、歷史沿革

據該村張氏宗祠家譜考證,明朝時期,官府授該村為武官百户營,設有公堂衙門,有判刑殺人之權,因當時該村家户很少,百户營所管轄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一個鄉之多,遂改此村為,民國期間叫鄉,後又叫,解放後因村小人少,羣眾慣稱至今。一xx八年公社化後叫大隊,一九八三年建立鄉政府後叫村。

二、基本情況

(一)基本概貌

1、區位優勢。村地處縣西南10公里處,距鎮區1公里,地域面積12萬平方米,鎮新的總體規劃將村規劃為鎮區,中州路貼村而過,交通便利,城鎮化優勢明顯。

2、人口概況。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共398户1280口人,全村18-45週歲之間人均教育水平在國中以上。全村在外工作人員約160人,其中經商20人。全村有低保31户,五保户3户,均為散養老人。

3、土地利用。全村有耕地1200畝,其中流轉518畝,已種植樹莓105畝,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近年來積極申報一事一議、千億斤、土地整理等項目,截止目前,全村共有配套機30眼,排河1000多米,基本保證了旱能澆澇能排。

4、基層組織。黨總支共有黨員44人,村兩委幹部6人,其中女委員1人。現任班子自2019年組建以來,在村黨 書記張百有帶領下,精誠團結,務實重幹,連選連任,羣眾對幹部作風滿意度98%以上。特別是近年來,村兩委成員切實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撲下身子,找準定位,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以村容村貌集中整治為突破口,切實改善村生產生活條件,帶領廣大羣眾發家致富,使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2019年被中共市委評為五好農村黨支部。

(二)經濟狀況

村主導農業產業為小麥和玉米。全村勞動力農閒時主要以外出打工為主,外出務工比例佔全村人口的60%,其中夫妻聯手粘地板磚又成為近年來村羣眾務工收入的主要部分,目前全村共有此類夫妻搭檔20多對,年收入達10多萬元。全村共有養殖户35户,其中養雞場20個,養豬場15個,另有特色養殖,其中養鴿3户(500隊),觀賞鳥3户(4000只),有農民專業合作社2家,其中養殖1家,種植1家。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在5600元左右。

民俗文化

獨腳舞,俗名獨腿猴,是民間一種融雜技、高蹺舞蹈為一體的獨特藝術形式,是鎮春節文藝匯演的保留節目,目前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19年成功申報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申報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農村建設

2019來,實施了安全飲水工程,整修村內道路1000多米。投資12萬元建設老年活動中心1所,有籃球場和乒乓球枱,村委會大院建有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計生工作室等。重視生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全村共爭取沼氣項目117户。拆除原橡膠廠(8.7畝)並進行了復墾、承包。新修村外農田道路833米,總投資25萬元。爭取千億斤項目,新打機井17眼,配套老機井17眼,地埋管道6710米,地埋線8000米,修成橋涵一座,整修村南道路550米。村內水泥路率90%以上,移動、聯通通信設施全覆蓋,固定電話、手機、摩托車入户率98%以上,全村有家庭轎車50多輛。建立了垃圾清理長效機制,保證村內環境整潔衞生。

三、民情民意反映

1、黨的惠農政策好。政府關心農民,農民得到實惠,安居樂業。走訪中許多羣眾説:“現在政策十分好,孤老有五保,貧困有低保,患病有醫保,大病有救助,讀書免學費,種田不交税,糧補到帳户,家電有補助,農資農機有補貼,我們農民受益真不少”!走訪的絕大部分農户都誇黨和政府的惠農政策比任何時候都要好,從內心裏擁護黨的領導。

2、“三農”發展形勢好。從走訪的情況看,共同點是變化大,勢頭好,而變化最大的集中體現在農民的醫、食、住、行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實行,鎮、村醫療衞生條件的改觀,村幹部素質的提高,使廣大農民病有所醫、病能所醫。大部分農民利用農閒或土地流轉的機遇外出務工,收入不斷增加,生活行條件大為改善,代步工具正在由摩托車上升為家用轎車,大多數農户有固定電話、手機、彩色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太陽能熱水器等家電用品。村裏的農業產業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今年有望建成千畝樹莓基地。

3、農村社會治安較好。村民風淳樸,無明顯突出的治安問題,無明顯治安混亂現象,偷盜搶刑事案件較少,村兩委竭力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將民事糾紛、生活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了社會穩定,一方平安,人民羣眾安全感普遍增強。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民致富難。沒有獲得系統性政策信息的平台,相當一部分村民因為缺乏資金和技術特長,缺乏適用的農業生產及養殖業科學技術,只是靠祖祖輩輩的生產經驗,或是因為不懂政策,不清楚農業發展方向、不懂市場需求,不能從政策中抓機遇,只能是望富興歎,一些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羣眾沒有好的投資項目或是雖然考察了前景廣闊的項目,但資金缺口較大,不知道該往何單位爭取項目資金,甚至不知道投資的項目還有資金扶持,導致項目發展緩慢或半途而廢,不僅沒有致富反而欠下累累外債。

2、部分農户因病致窮,生活困難。全村共有五保3户,低保38户。因病致貧的特困户2户,雖然農民享受到了“新農合”“大病救助”等醫療救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負擔,但遇到尿毒症、白血病等重症病患,不僅能耗去多年的積蓄,還會欠下累累外債,這樣就會造成正常的家庭逐步貧困,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員中有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經濟來源的殘疾人也是導致家庭貧困的原因之一。

3、政策性信息掌握不深不透,發展農業的信心不足。一是土地流轉速度慢,主要原因是農户惜地心理和純農户思想觀念保守,導致特色農業規模不大,土地經濟效益提升不明顯;二是現有的合作社和種植大户的輻射帶動效應差,產業化農業發展緩慢。

4、集體經濟實力薄弱,沒有村集體企業作為支撐,直接導致精神文明建設質量不高,文化娛樂設施單一。

五、關於村建設發展的幾點思考

1、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快轉變幹羣觀念。以推動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改善民生為目的,積極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項制度”活動,大力推廣正能量工作機制,深入學習瞭解並大力宣講各項惠農政策各項政策,讓農民清楚認識到當前農村發展正面臨城市支持鄉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大好時期,全面瞭解今後農村面臨的新一輪改革趨勢和發展方向,最大限度地發揮“五好黨支部”推動發展、服務羣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示範帶動作用。

2、嚴格執行全面控建辦法,創新舊城改造途徑。村在全鎮的總體規劃中屬舊城改造區和拆舊區,今後一段時期的緊要工作就是全面控建,大力宣傳引導羣眾入住新鎮區,同時引進開發商實施舊城改造工程,建設基礎設施齊全、佈局合理、環境優美的現代化老年村,創新舊城改造的發展空間,提高現有資源利用率。

3、加速土地流轉,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一是立足於農業辦工業,強化市場意識,明確市場導向,實行市場化運作,以土地流轉為載體發展特色產業。全村有流轉意向的農户佔50%以上,今年要選擇連片效應大、有發展潛力的地塊先行流轉,力爭新增流轉土地1000畝以上,發展生態觀光,做大做強樹莓產業,傾力打造縣千畝樹莓基地和樹莓深加工基地。二是加強養殖小區的規劃改造,建設標準化養殖場和無公害養殖基地。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把村培育成優勢明顯、特色顯著的產業村,真正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發揮農業產業化對城鎮化的基礎作用。

4、調整農業結構,提升村級經濟實力。“春江水暖鴨先知”,招商引資的對象是企業,如果説市場是汪洋大海,那麼最熟悉"水性"的,無疑還是企業,以商招商,藉助企業的信息渠道、商務渠道、人脈資源,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更大的效應,比傳統的政府招商甚至中介招商更符合市場規律。村黨總支副書記張世合創辦的安達電氣有限公司,2019年實現總產值3383萬元,實繳税金89萬元,下一步,村將圍繞安達電氣發展電器配套產品項目,切實做好以商招商,充分發揮工業化對城鎮化的支撐作用。

5、主動做好與上級職能部門的對接工作。積極爭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農田水利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6、妥善解決土地流轉工作中凸現的矛盾。我們認為,土地仍是大多數農民特別是純農户最基本的收入和社會保障,是農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應做到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協調處理好各種潛在的矛盾和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7、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密切黨羣幹羣關係。轉變作風,求真務實,盡心竭力為羣眾辦實事,盡職盡責為羣眾解難題,傳達落實好羣眾反映的諸如規劃、水利、修路、個人補助等各方面困難,讓老百姓和羣眾真切感受到我們的黨政部門不是“衙門”,能從我們政府和工作人員的高效服務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

8、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創造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人文環境,為農民生活質量提供製度和輿論保障。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雖然村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