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修志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按照縣委關於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安排部署,在做好第一階段學習宣傳的基礎上,認真開展第二階段對照科學發展觀結合工作實踐的調查研究。結合**縣地方誌工作的實際,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重新認識地方誌工作,查找地方誌工作不適應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和工作差距,並提出相應的發展思路、原則、任務和工作措施,以期為全縣地方誌工作開創新局面提供科學的借鑑。

我縣修志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一、全縣第一輪修志工作回顧

**縣自1983年開展第一輪地方誌編修工作以來,經過全體修志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歷經26個春秋,於1997年編纂出版第一部126萬字的《**縣誌》,並榮獲1999年度雲南縣地方誌優秀成果一等獎後,又相繼出版發行了《**縣地名志》和《**縣普陽煤礦志》、《**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志》等16部志書,從XX年起,編纂地方綜合年鑑--《**年鑑》。在抓好地方誌書編纂的同時,志辦幹部職工撰寫的修志理論、調研文章在先後在國家、縣州方誌刊物上發表46篇。XX年以來,是**縣地方誌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期,全縣先後編纂出版了《**一中五十年》、《**縣外事志》、《**縣國土資源志》、《**縣交通志》、《**縣扶貧志》、《**縣林業志》和《**縣政協志》,整理出版發行了《富州縣誌點注及資料輯錄》,完成了《邊防一團團史》、《**縣軍事志》的初審。可以説**縣地方誌事業由此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XX年11月,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印發《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關於第二輪地方誌書編纂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標誌着全國第二輪修志工作正在全面展開。為全面推進全縣第二輪修志工作步伐,縣委、縣人民政府相繼出台了《**縣誌 (199l—XX)編纂工作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地方誌編纂工作的通知》、《**縣第二輪地方誌書編纂行文規範》和《**縣部門志和鄉鎮志編纂實施方案》等文件,正式啟動全縣第二輪修志工作。XX年6月舉辦了全縣第二輪縣誌續修業務培訓,組織志辦人員參加了縣、州地方誌工作會議和修志業務培訓會,明確了地方誌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工作步驟和工作職責。為整體推進修志進度,促進各方的聯動,縣委、縣政府於今年3月11日召開了有各鄉鎮、各部門主要領導和撰稿人員參加的全縣第二輪修志工作推進會議。在原來的基礎上對縣誌續修又作了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針對業務方面也作了培訓,彙編印發編寫了《**縣第二輪志書編纂工作指導手冊》和《**縣地方誌通訊》等指導性資料。

總的看,全縣第一輪社會主義新方誌的編修工作基本上完成了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第二輪修志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修志事業形勢是好的。

二、當前,全縣第二輪修志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結合全縣第二輪修志工作,經過調研、問卷調查徵求意見和自身查找問題,通過分析總結。當前,全縣第二輪修志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領導重視不夠。第一輪修志工作結束後,縣誌辦機構幾經變更,原從事志書編纂的人員有的調離工作崗位、有的退休,有的調整工作崗位,由於地方誌職能部門無法履職,缺乏對地方誌工作的有力宣傳,加之工作成果少,造成不少鄉鎮、部門和領導對地方誌工作職能不瞭解,對編修地方誌的目的、意義及重要性認識不統一、對編修地方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深,對開展地方誌編修工作佈置不組織實施,不組織落實。宣傳力度不夠,是造成部分領導對地方誌事業的認識不夠到位、重視不夠的根本原因。

第二、修志隊伍不穩。地方誌工作機構是清苦、辛苦、艱苦的無權無勢的部門,修志人員不安心工作,直接影響到工作任務的完成;第一輪修志工作結束後,一批熟悉地方誌業務的老同志相繼離退休,有些年輕同志也想方設法調離,脱離修志部門,致使二輪修志出現了人員不足、青黃不接、人才斷檔的情況。從縣誌辦來看,從1998到XX年縣誌辦一度只有2人辦公,XX至XX年縣誌辦主任一直空缺,致使地方誌工作出現真空和段層,從XX年至XX年縣誌辦換了三任主任。從鄉鎮和部門來看,一些地方的修志機構被撤併、幹部輪崗交流,造成了鄉鎮和部門無修志機構或修志專業人員。第二輪修志工作啟動以來,由於對修志工作任務量估計不足,縣誌辦沒有核定新的編制,鄉鎮和部門建立修志機構,安排專職的修志人員,修志人員極度缺乏;對已安排的修志人員使用得多,培訓得少,素質參差不齊,儘管我辦從XX年和XX年組織修志業務培訓2期,培訓修志業務人員200餘人,但上述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第三,修志經費不足。缺乏經費和無經費保障是地方誌編修工作中遇到做大的難題。經費保障雖然寫進了《地方誌工作條例》,但從中央到地方多沒有建立起地方誌工作財政保障體制,而地方誌書的編修、出版、發行必須有一定經費保證。在第一輪修志中縣誌辦僅有人員工資,無業務經費,致使《**縣誌》1990成稿,1999年才出版發行,且僅僅發行了1000冊,數量少之又少,《**縣地名圖》和《**縣地名志》也因經費延遲出版;因為沒有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第一輪修志編纂的26部部門志至今沒有正式出版。

第四,志書利用不高。地方誌具有“存史、資政、教化”的社會功能,如何加強對新編地方誌資源的開發利用,更好地為全縣經濟社會建設服務,是地方誌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存在重編修、輕利用的傾向,讀志用志活動開展不夠好。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用科學發展觀來全面認識地方誌工作的重要性、規律性,對讀志用志活動不夠重視。二是缺乏必要的條件開展對社會的服務工作。縣地方誌辦公室用房緊張,沒有建立起對外開展服務的借閲室、閲覽室,在地方誌網絡化、數字化的建設上,因為為人員也沒有專項經費無法建立。這兩個問題嚴重地制約着地方誌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為經濟社會服務。地方誌開發利用是地方誌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地方誌存在的價值和生命。因此,作為地方誌主管機構不僅要編修好地方誌,而且還要加強對志書的開發利用。

第五,管理機制不順。《地方誌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了縣級地方誌工作的職能、職責以及經費來源保障,但對縣級以下編纂志沒有明確規定,鄉鎮、部門編不編志、設不設機構或專職人員、經費如何保障等均未做出規定,而我縣第二輪修志啟動以來,至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地方誌工作規程和管理機制,眾所周知,一部志書和資料的形成,是需要各鄉鎮、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眾手成書,這種有頭無尾、有身無腳的管理體制,使基層鄉鎮、部門和社會各界對地方誌工作落實出現多頭領導、相互推諉、以領導意志為主、工作推進困難等問題。同時,由於縣誌辦屬二級局單位,機構規格設置級別偏低,造成綜合組織與協調、行政督促與檢查的行政執行力明顯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也嚴重影響了修志工作的開展。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使縣誌辦不能很好地擔負起《地方誌工作條例》所賦予的職責,不能很好地開展全縣修志工作。

第六,編纂方案定不全。我縣於1983年開始首輪新方誌編纂工作,經過全縣各級部門和廣大修志工作者26多年的努力,現已出版縣誌、部門志等志書16部,**年鑑8卷種和地方資料性以及修志理論文章等著述,成績是顯著的。但是,由於首輪修志沒有經驗,沒有很好地制定編纂工作規劃,使全縣修志工作沒有得到全面徹底完成,部門編纂的志書沒有得到出版,已經出版的志書裝幀版式五花八門,不完全符合志書質量要求,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質量問題。二輪修志工作啟動後,在已經出台的縣誌編纂方案和鄉鎮志與部門志編纂方案中,沒有處理好編纂方案與篇目設計之間的關係,造成編纂方案與篇目設計嚴重脱離,有編纂方案無篇目設計,有無篇目設計無編纂方案,有方案無政策保障措施,編纂工作措施不配套等,嚴重影響了二輪修志工作的開展,制定的編纂方案對指導鄉鎮、部門的編纂作用不大、意義不深。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穩步推進全縣地方誌事業科學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當今階段的最新成果,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行動綱領。今後一段時期,將是全縣地方史志事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階段。面對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好形勢;面對第二輪修志大批出成果的攻堅階段;面對地方誌工作重點由修志向用志進行戰略轉移時期,地方誌工作中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修志方面努力創精品佳志,在用志方面積極創新突破,在理論學術方面進行探索昇華,努力實現地方誌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地方誌事業科學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地方誌工作條例》為依據,以《地方誌書質量規定》為準繩,抓好“志、鑑、報、室、用”四個方面的統籌發展,實施隊伍建設、基本保障、創新成果“三位一體”發展戰略,堅持六項基本原則,協調好十對關係,明確十大任務,開拓進取,穩步推進全縣地方誌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堅持的原則

1、科學發展原則。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建立起長期的學習機制,不斷學習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科學發展觀融入地方誌的工作之中,用科學發展觀武裝全縣修志工作者的頭腦,使全縣的修志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得到健康發展。這是地方誌志事業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和發展方向,也是指導地方誌志事業改革發展根本原則。堅持好這個原則,才能真正使地方誌事業做到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依法修志原則。《地方誌工作條例》的頒佈施行,標誌着史志事業進入了依法修志的新階段,也為史志事業的正常開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要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地方誌工作條例》,廣泛宣傳地方誌工作,讓全社會都瞭解地方誌,支持地方誌的工作,營造方誌工作法制化的社會氛圍,做到依法修志,以提高修志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3、遵循規律原則。地方誌書是全面系統地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文獻,必須遵循和把握自然、人類社會及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等規律,掌握好修志工作的內在規律和程序,客觀真實,實事求是記述歷史,輯錄資料。

4、質量第一原則。質量是志書的生命和價值所在,質量關乎地方誌事業發展的根本。要嚴格按照《地方誌書質量規定》的標準,抓好志書真實性、準確性和權威性的落實,做到可信、可讀、可用,使之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有機統一。這是不可動搖的原則。只有確保質量,才能真正體現史志工作的價值。

5、以人為本原則。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以人為本,地方誌工作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導向,以人為本,滿足人民羣眾文化生活需要,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切實發揮地方誌“存史、資治、教化”的功能和教育人、鼓舞人、激勵人的積極作用。

6、與時俱進原則。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事業在前進,地方誌體現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改變過去地方誌書官味太重的“官本位”色彩,更多地反映人民羣眾創造歷史的業績,反映老百姓的情況,使“官書”儘量減少官氣、官味,脱離“官本位”,要認真總結第一輪修志工作的經驗教訓和得失,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把握住時代的脈搏,走在時代的前列,努力創新修志理論、修志機制和修志方法、精心組織好第二輪修志的各項工作,永葆地方誌事業的生機和活力。

7、建章立制原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要按照《地方誌工作條例》和《地方誌書質量規定》,建立健全修志工作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制定相關的實施細則、辦法和保障措施,完善各種規章制度,改變一些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做法,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從機制上、程序上、制度上保證地方誌事業得到科學發展。

(二)協調的關係

當前,全縣地方誌事業要抓好“志、鑑、報、室、用”四個方面的統籌協調發展,正確處理好“修志與用志、進度與質量、內部與外部、方法與方式、硬件與軟件、主業與輔業、遠景與近期、繼承與創新、全局與局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十對主要關係的協調,把這些關係轉化為推動地方誌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實現地方誌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明確的任務。

按照隊伍建設、基本保障、創新成果“三位一體”發展戰略的要求。今後,全縣地方誌事業發展要切實抓好以下十項工作任務:

1、抓好各級志書編修。修志工作是地方誌的基礎性工作。當前,第二輪修志是全縣全局性的任務,必須毫不動搖地把編修好第二輪志書作為當前地方誌工作的重點和中心來抓緊抓好,要按照制定的《<**縣誌>(1991~XX編纂工作方案)》和《**縣鄉鎮志和部門志編纂實施工作方案》確定的目標,加快編修工作力度,按時保質完成編修任務。

2、加快地情資料編髮。要繼續編好**年鑑、地情文獻資料和地方誌通訊,積累地方誌史料;要強化地方誌網絡信息化、地方誌室(館)建設等主要日常業務的工作力度,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責任,擴大戰果,延長戰線,切實提高地方誌工作質量和水平。

3、健全完善管理機制。要建立完善有利於史全縣地方誌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和體制,着重是建立地方誌管理規程、評價體系、財政保障機制、監督機制、激勵機制和開發利用機制,進一步完善現有的規章制度,逐步形成依法修志,以制度管人理事、以制度監督約束、以制度促進改革創新的工作局面。以科學的、健全的工作機制,促進地方誌事業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4、加大修志指導力度。要建立服務鄉鎮和部門的修志工作指導制度,使之制度化、規範化,加強對鄉鎮、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為社會各界修志提供政策服務和工作幫助,不斷指導好鄉鎮志、部門志的編修工作,不斷提高修志質量,使修志工作領域逐步向社會廣泛擴展。

5、夯實基礎設施建設。要多方籌集資金,加強地方誌工作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地方誌事業發展提供物質保障。通過贈閲、交換、購置等途徑收集資料,抓好方誌室(館)和地情網站建設,辦好《地方誌信息》和《**地方誌通訊》,為學術理論研究提高學習交流的平台,充分發揮理論的基礎性指導作用;要配齊、配足電腦、照像、攝影、錄音等辦公設備,進一步改善辦公條件,實現辦公現代化,成果圖文化和音像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使用效率。

6、深化理論學術研究。要充分利用方誌室(館)、信息網絡建設的建設成果,進一步辦好《地方誌信息》和《**地方誌通訊》,加快理論學術研究和理論成果展示和交流。要充分利用和繼承前人總結和積累的理論學術研究成果,進一步加大深層次的、高要求的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使之成為指導全縣加快第二輪修志工作的理論體系。真正實現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理論在實踐中總結歸納,在實踐中完善昇華,又通過實踐檢驗證明的科學論斷。

7、擴大對外交流學習。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外出交流學習制度,與縣內兄弟縣和外縣兄弟開展交流學習,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學習經驗,尋找差距,開拓視野,創新工作方法。同時,加大本縣修志成果、用志成果、科研成果和修志精神的宣傳,擴大社會影響,以有為的姿態樹立地方誌辦的新形象。

8、強化修志隊伍建設。要爭取在各鄉鎮、部門建立修志機構,配備修志人員,保證修志人員的穩定。要制定修志人才培養規劃,把對修志隊伍的教育、培養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和制度建設中,通過有計劃的實踐鍛鍊、業務培訓、輪崗交流、學習考察等途徑,提高修志隊伍素質和工作能力,力爭培養出一支思想好、業務精、作風硬、能夠勝任地方誌工作的專業隊伍;要特別注重培養年輕修志隊伍,解決好後續力量不足或段層的問題,使之成為修志工作的主導者、用志工作的推動者,地方誌事業的開拓者,服務發展的貢獻者;要加強與各鄉鎮、各部門修志機構的溝通聯繫,做到服務基層、服務羣眾,團結帶領全縣修志機構的隊伍,為健康有序地推進修志事業共同作出貢獻。

9、開展讀志用志活動。讀志用志是地方誌工作的不斷延續和深入發展,要積極探索用志新途徑,拓寬用志新領域,營造讀志用志的良好氛圍。要充分利用媒體、影視作品、教材讀本、論壇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志用志活動;要開通地情信息網站,逐步推進讀志用志數據化、網絡化;要開展志書進機關、進軍營、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活動,把志書變成幹部的案頭卷、百姓的家藏書、學校的教科書;要利用已出版的志書和地情資料,編印鄉土教材、地方史話、地情手冊、畫冊和電子音像製品等,擴大讀志用志的範圍和渠道。要多角度、多層次開發地方誌資源、為各級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了智力支持,為愛祖國、愛家鄉教育提供了素材,為招商引資、地方建設提供了諮詢,為尋根問祖、姓氏研究提供了詳實資料,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服務。

10、加強修志工作宣傳。要建立健全地方誌宣傳工作機制,採取多種形式,做好《地方誌工作條例》、《地方誌書質量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和第四次全國地方誌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提高社會各界對地方誌的認知度,吸引社會各界關注地方誌的發展。要利用電視、網絡、報紙、雜誌等新聞媒介宣傳地方誌,要通過舉辦研討會、請名人寫書評、作專題介紹等形式介紹地方誌;要通過舉辦志書發行儀式,邀請各級領導及權威人士參加,擴大地方誌的影響;要利用開展有獎徵文、知識競賽、成果展示等活動廣造社會輿論,提高地方誌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