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中國航天集團(原航空航天部066基地)是曾駐的中央直屬大型軍工企業,從1969年開始籌建至今,歷時38年。自1994年以來,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的影響和企業自身發展需要,集團及下屬各單位陸續外遷至孝感、武漢和廈門等地,實現戰略性轉移,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存量資產。依託這些寶貴的存量資產,我縣堅持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四大產業為發展方向,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工作成效。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資產,加快工業園的建設步伐,是當前我們在實現“園區突破”目標上的一個重要課題。

產業園區建設現狀調研報告

一、當前我縣利用存量資產概況

(一)資產移交情況

集團在建設過程中採用典型的企業辦社會模式,下屬集團機關1個、科研機構1個、9個分廠以及建築、學校、醫院、水廠等一系列配套功能齊全的分支機構,總佔地面積13131.11畝,總建築面積90.2萬平方米,除9個分廠中的紅陽、集團機關和後勤保障機構在縣城邊外,其餘8個分廠均分佈在我縣不同鄉鎮的山溝之中,水、電、訊等設施齊全,工作區、生活區、娛樂區建設規劃有序,每個廠都有數量不等的標準化車間和良好的植被環境。

隨着集團各分廠的陸續搬遷,年9月縣政府與集團共同商定,集團將搬遷後留下的閒置資產委託縣政府管理,並原則上按30年期限分別簽訂了委託管理協議,並由縣國資公司牽頭接管這些資產。 年5月開始,縣政府陸續接管了集團16家企業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接管土地面積5170.26畝、佔總土地的39.37%,有地上建築物房屋400餘棟、建築面積70多萬平米,標準化建設廠房、車間230多棟,其中1000平米以上的標準化廠房70餘棟,資產範圍內的水、電、訊等設施同時移交。

(二)我縣利用存量資產情況

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集團閒置資產的管護、開發和利用。我縣於年5月向市人民政府提交《關於設立工業園的請示》(政文[]35號),市人民政府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工業園為市級開發區的批覆》(宜府文[]51號),賦予工業園以市級開發區的權限,經審核後的工業園批准總面積為400公頃。XX年3月省政府又在清理整頓和檢查驗收的基礎上,發佈了保留工業園等開發區的公告。年4月,工業園通過上級國土部門審核,原規劃面積由400公頃核准確定為280公頃。年4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年第23號公告,工業園正式被國家發改委確立為省級開發區。此次公告,標誌着自年國家對全國各開發區開展的以土地市場治理整頓、以開發區規劃審核和設立審核、落實開發區四至範圍等階段清理整頓工作的結束,為工業園區規範管理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我縣在加大對集團存量資產開發利用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四年多來,工業園在由市級開發區晉升為省級開發區的同時,縣委、縣政府為加快園區建設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園區經濟也取得了快速發展。年,縣委以發[]14號文印發了《關於加快工業園規範建設和健康發展的意見》;年縣委又以發[]5號下發《關於加快工業園建設步伐的意見》。根據集團閒置資產的分佈和我縣產業發展情況,我縣將包括集團閒置資產在內的工業園劃分為四大產業帶和7個功能小區,採取“政府引導、分類入園、業主開發、引資建設”的工作措施,加快了園區資產的利用速度。目前實際利用集團搬遷後的閒置土地面積4188.38畝,閒置土地上的固定資產同時得到有效利用,江蘇綠陵、湖北祥雲、湖北稻花香、遼寧盼盼、萬山輕客等國內一批知名的企業或企業集團相繼落户園區,形成了以利用原集團江北廠為主的磷化工產業區、以萬山廠閒置資為依託的機械加工工業集聚區、以集團萬里廠和長征廠以及紅峯廠閒置資產為依託的新型建材工業區、以集團機關閒置資產為依託的農副產品加工工業聚集區。園區內現有企業18家,其中規模內企業13家,佔全縣規模內企業總數的45%,產值過億元的工業企業3家;引進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6個,引進內資額1.1億元,其中利用存量資產的企業8家;園區銷售收入、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税收收入逐年增長。年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78億元,三年內年均增長28%;完成工業增加值2.99億元,三年內年均增長19.78%;實現銷售收入4.3億元,三年內年均增長9.76%;實現税收0.32億元,三年內年均增長16.72%。可以説,工業園的發展壯大,對我縣工業立縣戰略的順利實施起到了十分關鍵的推動作用,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政府高瞻矚、果斷決策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共同奮鬥的結果,表現出人非凡的智慧和勇氣。

二、當前在利用存量資產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

集團整體搬遷後留下的大量資產,對我縣經濟發展而言,既是財富,是機遇,但同時也是挑戰,目前工業園在利用存量資產方面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存量資產的利用效率仍然不高。除紅陽、江河兩個保留的軍工企業外,因種種原因,集團所屬紅峯廠、萬山和集團機關在遷走多年後一直未能移交給我縣託管。其中紅峯廠交由旅遊公司代管,但旅遊公司沒有對其進行任何實質性的利用;萬山廠雖説與目前的萬山輕客簽訂了合作協議,但除460畝土地被利用外,還有4300餘畝的土地及其資產閒置;集團機關目前由紅陽廠接管。另一方面,在接管的5170.26畝土地面積上,目前也還有未利用面積981.88畝,其中標準化車間1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江北、萬里、紅林、計量站的部分區域。

二是入園企業未能形成有效的產業集羣。按照我縣對園區劃分的四大產業帶,機械加工業的現有企業有萬山和永安車橋,磷化產業有綠陵、東聖和楚原化工,新型建材有宏業陶瓷、盼盼門、星球和武星公司,農副產業深加工有森源集團。這些企業多為我縣的支柱企業,也是支撐園區發展的優勢企業,雖然近幾年來這些企業取得了較快發展,但不同程度地表現也後勁不足的問題。萬山輕客一季度生產客車96台,比去年呈下降趨勢,產品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市場價格偏低;宏業陶瓷長期受招工不足的影響,自建廠以來後期投資一直未能跟上,產品市場佔有率不高;盼盼門同樣遭受員工不穩定的影響,加上原材料需要從外省購進,產品運輸成本高,利潤率僅能維持在2%左右;綠陵、楚原化工、東聖這些磷化工企業當前或今後可能面臨市場衝擊的壓力較大,星球和武星面臨資源短缺的難題。核心企業發展不夠,也就形成不了有效的產業集羣,影響了園區工業企業下游產品市場的培育、人才和勞動力的富集和整個產業鏈的形成。

三是存量資產上的基礎設施功能不完善。勿容置疑,招商引資是實現園區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外地很多開發區在招商引資的措施上往往是先完成“四通一平”,再引進企業。而我們所接管的存量資產所面臨的情況是:原有電力供應系統年久失修,集團撤走後,電力供應系統基本無法使用;原有供、排水系統建於60~70年代,考慮的供水量及排水量根本滿足不了整個園區的要求,且使用年限較長,破壞程度較大,管網系統現基本不能使用,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園區內也缺少污水處理系統;無與城市主幹道相連的標準級公路,園區內道路也因年久失修,破壞嚴重,無法正常使用,僅有少部分道路經過維修改造後可投入使用;無通訊服務設施,無燃氣系統,沒有配套的辦公及服務設施,基本上就是一個“空殼”。而原有的大多數分廠又都散落在不同的山頭和山溝。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對我縣是一個工業基礎差、底子相對薄弱的山區小縣面言,改造起來難度大,投入太,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存量資產的開發利用和招商引資工作。

三、創新思維,加快對存量資產的利用步伐

對存量資產的利用程度,關係我縣工業立縣戰略的實施,關係縣域經濟發展的未來,也是開發現有資源、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是一項舉足輕重、關係全局的創新工程,需要創新思維,創新實踐。根據當前我縣利用存量資產的現狀,我提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供領導決策參考:

1、加強與集團的協調。集團在存續的三十多年,與之間建立了一種難於割捨的情感,尤其是對很多的中老年同志而言,曾是他們奉獻青春的地方。基於這種獨特的情感文化,我們可以多方面加強與集團之間的聯繫和協調,爭取更大程度的支持。一是想辦法打破資產的移交方式,變“託管”為“交付”。集團遷走後,之所以將資產交由“託管”,多半是出於對上要有個説法的緣故。這種所謂“説法”的存在,對來説是不公平的,在的三十多年,是人民奉獻國防事業的三十多年,既然遷走又抱着不放,不把本屬於的土地歸還給,致使經濟發展始終處於不利的位置。我們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奔走呼籲,爭取理解,改變目前這種在資產移交方式對己不利的局面。而在移交方式沒有突破之前,可以靈活利用這些土地和資產。二是對已經遷走而沒有移交的集團分廠,包括紅峯廠的665.82畝、萬山廠的4763.42畝和基礎水廠的83.92畝土地和資產,需要進一步做工作,爭取能夠儘快移交給我縣。三是加強與集團之間在技術、資金、人才之間的合作。集團作為國家大型軍工企業,技術和資金雄厚,人才濟濟,而這三個方面又恰恰是我縣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怎樣利用這些資源,我認為可以借鑑縣內各部門與農村和企業掛點幫扶的形式,通過做工作,讓集團各分廠與縣內重點企業定點對接,並將這種機制固定下來,使縣內企業逐步建立起與集團在技術、資金和人才,甚至於包括市場等方面的密切聯繫,取得各方面支持。

2、建立科學的投入機制。園區要發展,投入是關鍵。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政府在園區的投入能力上有所增強。去年政府出資100多萬元為綠陵化工解決進廠道路問題,今年又出資幾百萬元解決石頭店建材小區的供水問題,這些事情在過去是沒有能力辦到的。但政府投資畢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解決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條件方面,我們還沒有那樣的財力,所以要尋求多種投入的途徑。大致上講,是要堅持“四條腿”走路。一是政府的引導性投資。對關係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政府可以在解決發展環境和公用設施上投入適量的資金,促使項目建設。日前,市發改委下發《關於促進開發區創新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從XX年起,市(縣)政府每年從市級科技三項經費工業部分中,按不低於50%的額度用於開發區內企業的科技項目。支持開發區自主發展,開發區內的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收益,除按規定上繳中央和省外,全部返還給開發區用於滾動自主發展。我縣在科技項目上可以參照上述作法,逐步提高用於科技項目的資金扶持。在土地出讓金方面,如果能在集團資產移交的方式上取得突破,那麼我們在土地出讓金上取得的收益將極大地推動園區各方面的建設和發展。二是繼續加大對上爭取工作力度。隨着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國債發行將逐步淡化,專項資金和補助資金髮放的方向性將更強,但對我縣而言,對上爭取項目資金扶持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特別是中部崛起政策出台後將對我縣爭取項目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工業園規劃評審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可研評審完成後,我們將全力以赴地抓好對上爭取工作。同時,我們將根據國家投資導向,積極主動地與園區內有關企業聯繫,策劃好、包裝好項目,千方百計對上爭取項目,努力為企業服務。三是企業自主投資。企業自主投資,站在政府層面説,就是招商引資。作為一種高層次、多方位的經濟交流和社會交流,使投資者和招商引資方都能從中獲益,是其最終目的。在目前招商引資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我們要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大力宣傳發達地區所沒有的環境和生態優勢,以大企業、科技含量高的項目為主攻方向,把招商引資與盤活資產存量結合起來,與改造傳統優勢產業結合起來,與發展高新技術結合起來,爭取在建設支撐和拉動全縣經濟發展的大項目和税源型項目上實現新突破。四是銀行貸款。除爭取的政策性貸款外,目前我縣的商業銀行貸款在授信額度上還不夠,需要儘快加強與上級銀行部門的協調,爭取支持,改變目前貸款扶持乏力的現狀。

3、引導和促進園區產業發展。一是要統一規劃管理。本着“整體接管、分塊盤活、分類處置”的原則和工業園“一主兩翼”的規劃佈局,將存量資產和“一主兩翼”之間空白帶的供水、通信、交通、綠化、房屋建設等基礎設施納入統一管理和建設,完善園區建設性詳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評價和基礎設施規劃,避免出現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真空,防止對集團原有規劃及城鎮基礎設施的破壞。同時對不符合產業佈局的進行調整、調劑或者清除園區。尤其是規劃中的兩翼間空白帶,有必要引導其向物流、中介服務、居民小區開發、專業市場開發等方向發展,採取市場經濟的多種融資模式,激活更多的民間投資參與開發建設。二是要按照重點培育、以主代輔的發展方向,圍繞新型建材、機械加工、綠色食品、磷化工等重點產業,加強政策和市場引導。對磷化工產業,繼續堅持以精深加工為主要方向,採取必要的扶持措施,促使綠陵化工磷銨項目、楚源化工六偏項目、廣原公司選礦項目儘快建成投產,使我縣在磷礦資源“採、選、加”三位一體的道路上搶先一步,使之真正成為我縣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有影響的產業。對機械加工業,在永安車橋生產規模不斷放大的同時,要關注萬山新型客車的研發和審批工作,對其客車市場和新型客車的研發給予一定的科技扶持和政策支持。對綠色食品加工業,要督促森源集團加快其食用菌研發基地的建設,充分利用出口貿易許可的權限,把擴大產品出口份額作為主攻方向。盼盼門作為園區內新型建材的重點企業,原材料和產品兩頭在外,當前需要在培育穩定的勞動力市場方面為企業搞好服務,鼓勵企業組織力量攻關,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份額和利潤率。三是不斷完善現有的產業政策。注重以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為導向,積極引導園區傳統的製造企業進行生態化改造,運用清潔生產的新工藝和新技術,建循環型企業。要建立入園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對引進項目的篩選,大力引進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產業項目。要建立已入園企業的績效考核辦法,改變以往單純依靠經濟指標的考核辦法,在經濟指標、安全和清潔生產、資源和能源消耗、社會效益等方面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使之與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目標相配套。

4、進一步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自從1984年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沿海地區成立至今,已近二十多年的歷史。在這二十多年的實踐過程中,各地開發區的管理體制不盡相同,有區政合一、以區代政、以政代區和獨立區域等多種類型。為充分發揮工業園在全縣工業經濟的陣地作用,發[]5號文件《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建設步伐的意見》中從總體上確立了我縣園區的管理格局,去年6月底順利完成了工業園和招商局的資源整合,並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有效發揮了工業園的項目載體功能。根據目前運行情況,提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儘快確定管委會的內設機構、職能和人員編制。根據園區建設規劃,按照“利於管理,方便辦事”的原則和“決策機構一元化,管理機構行政化,服務機構企業化”的目標,儘早成立“一辦三部”,即辦公室、招商服務部、規劃建設部、資產經營部,核定其職能和人員編制,對工業園區範圍內的經濟、行政、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事務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便於實行“一站式服務”,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不斷探索宏觀管住管好、微觀放開放活的減事放權機制。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不斷探索從以往習慣於管理微觀經濟活動向更多地注重宏觀層面管理的實踐,大幅度地減少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強化政策導向、綜合執法和公共秩序的監督管理,切實轉變管委會工作職能和行政方式,把資源配置的事交給市場,把生產經營權交給企業,把社會服務的事交給事業單位、羣眾組織和中介機構。對一些具體的徵地、拆遷補償工作,也可以通過一定的契約關係進行委託代理,實行政企分開和政事分開的改革。三是推行選優用優、效率優先的激勵約束機制。建設高素質的開發區行政管理人員隊伍,是開發區事業不斷興旺發達的根本所在。在社會大環境難以一時改善的情況下,開發區內要儘可能體現“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的小環境,使開發區既出建設成果,又出人才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