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統籌協調着力點 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的體現。統籌發展是以加快發展為基礎,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前提,以全面協調發展為中心,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統籌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相輔相成,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統籌協調為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可持續為協調發展提供保障。我們要突出工作重點,推進統籌協調,進一步增強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堅持以經濟發展帶動全面發展 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發展的第一要務,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經濟實力日漸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總量小、競爭力弱、財力不足狀況尚未根本轉變。在新階段增強縣域經濟社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更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統籌協調不是沒有重點,要圍繞建設生態經濟強縣,立足比較優勢,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税源經濟,為社會事業發展提供財力支持。要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優農業、強工業、興三產,不斷壯大經濟總量。農業方面在繼續發展壯大烤煙、豆腐皮、水果“三蜜”、畜牧水產等重點產業的同時,要突出做特做強以苗木花卉為主導的綠色生態農業。堅持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用工業化的方式組織農業生產經營。以三明景秀園林公司、永明育苗中心、元生花卉公司為龍頭,把苗木花卉產業做為調整結構、培育特色、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做強,以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業經濟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工業方面突出做大做強以氟化工為主導的工業經濟,繼續扶持壯大東瑩化工公司、華騰礦業公司、金山礦業公司等螢石礦精選深加工企業,加快建設永福化工有限公司,不斷拓展延伸下游系列產品,形成產業集聚,同時大力發展林產工業、礦產工業、機械加工、農產品加工、建材工業、水電、服飾加工等重點產業,做大工業經濟總量。三產方面突出做旺做強以原生態旅遊為主導的第三產業。落實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加快北斗山、九龍湖景區和温泉休閒度假區等重點景區建設步伐,抓好景秀園林公司苗木基地、裏田花卉基地等生態農業觀光園區建設,進一步優化整合旅遊資源,加強“吃、住、行、遊、購、娛”等六要素配套設施建設,主動融入全省、全市旅遊的大盤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二、堅持速度與效益並舉,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着力推進產業集聚。工業是增加税收的可靠保障,是安置社會就業的穩定主體。園區是產業集聚和工業發展的重要平台。要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做好城北龍翔工業園區水、電、路、溝等配套設施掃尾工作,做好大路口——嵩溪化工工業小區規劃建設,為企業入園創造良好的基礎環境。要加大項目入園的引進力度。加強園區優惠政策宣傳,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引導企業、項目重點向龍翔工業園區、大路口——嵩溪化工工業小區集聚,形成產業鏈和集聚效應。在引進項目時,要圍繞產業集羣、把延伸產業鏈作為主脈,多吸引具有高新技術含量的企業落户。要加大對入園項目的服務力度。認真落實工業園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幫助入園項目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行“保姆”式服務。 加大技改,盤活存量,注重內涵速度與效益的發展。國家對土地等資源實行嚴格的保護,我們要積極適應國家宏觀政策,加大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積極盤活現有資產,把外延擴張和內涵提速增效結合起來。要加快氨盛公司、東瑩化工、明孚硅業、水泥、林產工業、機械加工等立足##資源初加工行業的企業技術改造,着重圍繞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主動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篩選確定技改項目,廣泛開展外引內聯解決技術、資金不足問題,做大做強資源型工業。要充分利用原鄉鎮企業、軍工企業閒置資產,採取靈活的政策措施,吸引各種所有制新上項目,解決工業用地不足,為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創造發展空間。 積極探索循環經濟。循環經濟對單個企業來説主要是清潔生產,減少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對工業園區主要是企業間副產品和廢物的交換,其他資源的共享。農業方面主要是發展生態農業。在我縣應積極探索林產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礦產加工的產業集羣。要大力發展集造林與木材加工於一體的林產工業循環經濟。加快集體林權體制改革,鼓勵和扶持集體林規模化、專業化經營,調整林分結構,提高林分質量,提高林地出材率,為林產工業提供足夠的資源保障;引進和新上一批木製品深加工項目和林產化工深加工項目,不斷提高木材資源利用率和貢獻率。在農產品加工方面要重點發展豆腐皮、茶籽油、魚乾等產品的加工。大力發展集黃豆種植、豆腐皮加工、豆腐渣養殖、沼氣利用於一體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加大黃豆優良品種的引進和推廣,不斷擴大種植面積;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發展,以福來香農產品公司和嵩溪農副產品公司為龍頭,改進豆腐皮生產工藝,促進規模化生產,加大開發和包裝力度,不斷豐富具有##特色的豆腐皮品種。要以培育規模養殖場為重點,全面推廣優質雜交品種,完善配套技術服務進一步提高養豬經濟效益。 三、加強“三農”工作,推進城鄉共同繁榮 加強“三農”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強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客觀要求。“三農”問題關鍵在農民,農民問題關鍵在增收,從我縣實際看,“三農”工作必須堅持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三化”並舉,以“三化”帶“三農”。要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優”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我縣的傳統產業優勢,以俊年飼料公司、嵩溪農副產品公司、福來香農副產品公司、恆利茶油公司、九龍湖漁業公司等企業為龍頭,通過民營、股份制,引進外資等途徑,增加對豆腐皮、茶籽油、畜牧水產等特色系列產品的開發投入,拉長農業深加工產業鏈,變農產品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優勢。同時,不斷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户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引導龍頭企業不斷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使企業與農户結成穩定的產銷關係和合理的利益關係,讓農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環節的利潤,促進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抓住統籌協調着力點 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加快小城鎮建設。認真落實《##縣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加強小城鎮建設的規劃與管理工作,落實好小城鎮建設的各項政策。在做強做優縣城,增強縣城中心的集聚、輻射效應的同時,穩步推進撤鄉並鎮工作,加大推進嵩溪、嵩口、靈地縣域次中心發展的扶持力度,使小城鎮建設同經濟建設、市場建設相結合,基礎設施建設同文體工程建設協調配套發展,增強小城鎮的綜合功能。 四、落實三大基本國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增強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和諧統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好三大基本國策。要強化環保目標責任制,落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繼續抓好企業污染治理、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城區飲食業的污染整治工作,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全面推行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制度,抓好生態示範區建設,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推進生態縣建設。突出抓好全縣生態環境功能區劃工作,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深化龍津河等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大礦業整治、水土流失治理污染物排放的力度,保持水源安全。以爭創國家、省級計生優質服務縣為目標,創新計生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創建計生優質服務鄉(鎮)、計生合格村和合格村協會活動,繼續深化“三結合”工作,鞏固和擴大“三為主”成果,有效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認真貫徹落實《xx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在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保護好基本農田,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加強土地規劃管理和用途管制的基礎上,加強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盤活土地資產,強化土地後備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確保耕地佔補平衡。同時,積極培育礦業市場,規範礦業權招投標和拍賣行為,促進土地礦產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 五、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提升城鄉文明程度 增強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必須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科學知識、移風易俗和市場經濟觀念教育,大力倡導愛國奉獻、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大力開展創建文明縣城、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户活動。重點抓好“一城”縣城區、“兩帶”即林畲至長校省道線上5個鄉鎮和大路口至李家縣道上5個鄉鎮兩條文明帶、“四鄉”即温郊、餘朋、沙蕪、賴坊綠色生態文明城鎮創建,形成由點到面、連線成片、三個層面梯次推進的發展格局,實現城鎮面貌美化、居民素質優化、管理服務規範化、基礎設施配套化的目標。實施科教興縣戰略,高度重視教育、科技文化和人才工作。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村中國小布局、優化教育資源。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老師職稱評聘制度,積極穩妥地推行教師全員聘任制,提高教師待遇,關心教師生活。加強科普宣傳,強化科技服務,以科技項目為切入點,引進推廣一批易於嫁接、符合我縣實際的科研成果和技術項目,提高先進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發展和繁榮文化、廣播電視、體育等事業,為全縣人民提供豐富精神食糧。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培養、吸引和用好各類人才,以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為主體,多層次、多渠道開展人才培訓,建立一支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轉變政府職能,增強服務經濟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以政務服務中心為載體,進一步規範管理,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切實把維護社會穩定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社會矛盾的排查調處工作,及時化解和消除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因素,全力維護社會持續穩定。 作者為##縣人民政府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