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調研報告範文4篇

本文目錄專業調研報告範文全國專業劇場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農村專業技協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有着重大意義。“十五”期未,xx市編制了《xx市人事人才“xxx”計劃和發展規劃》,確定了全市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資源開發的發展目標。截止到XX年底,xx市人才總量目標達到了37.5萬人,增長約9.37%。各類型單位人才隊伍的發展呈現不同趨勢:國有企業人才總量逐年遞減,黨政人才和事業單位人才總量基本保持穩定,鄉土人才開發步入正規,非公經濟領域人才總量較快增長,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發展較快,對推動全市科技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快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成為xx市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重要舉措。

專業調研報告範文4篇

一、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特徵

近年來,xx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素質不斷提高,專業技術職務結構逐步優化,到XX年底,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19.77萬人,佔全市人才總量的52.75%,成為xx市人才隊伍的主要力量。

1、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逐年遞增

自XX年底至XX年底,xx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由15.22萬增長到19.77萬人,總量增長3.98萬人,年均增長約為8.7%。其中,非公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由6.7萬人增長到11.08萬人,在全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中佔有主體地位。

圖1 xx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增長圖(單位:萬人)

2、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學歷逐年提升

在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中,全市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數比例逐年遞增,從XX年佔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的17.37%增長到XX年的29.11%。其中,研究生學歷人數從1103人增加到1717人,佔總數的0.87%。

圖二 專業技術人才學歷增長圖

3、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成為主力軍

在全市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中,45歲以下的中青年人才佔71.46%,已經成為該市專業技術隊伍的主力軍。

4、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專業技術能級結構不斷優化

xx市不斷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專業技術人才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擔任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數逐年遞增,專業技術職務能級結構不斷優化,XX年初,xx市聘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有6847人,佔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4.5%,聘任中級職務的有42945人,佔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28.22%,高、中專業技術職務的能級比例是1 : 6.3。到XX年底,全市聘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有12090人,增長了76.6%,佔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6.12%,聘任中級職務的有63352人,增長了47.5%,佔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32.1%,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能級比例調整到1:5.2。

圖三 高級職務人數增長圖

5、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鞏固和加強

xx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先後出台了多項政策,極大地推進了全市“雙高”(高職稱、高學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

到XX年底,除了執行國家的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制度,百千萬人才工程,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選拔培養制度外,xx市還先後啟動了人才強市百千萬人才引進集聚行動計劃和人才強市百千萬人才能力提升行動計劃。經過多年建設,目前全市已擁有6名國家級高層次專家,73名省級高層次專家和315名市級高層次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0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03人,優秀青年科技人才477人,高級職稱人才1.2萬人。另外,我市國有事業單位有博士學位人才59人,碩士學位人才613人。

6、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立

專業技校人才的培養對於增強人才隊伍的創新能力,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XX年底,xx市事業單位有34505人蔘加了各種培訓,佔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55.75%,國有企業有2178人蔘加了培訓,佔國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39.1%,通過多年的教育培訓,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學歷得到明顯提升,人才素質不斷提高。

7、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

事業單位是專業技術人才最為密集的地方。XX年底,xx市事業單位有專業技術人才67467人,佔全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的34.13%,如何盤活和用好這些人才,很大程度上決定全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成效。xx市從XX年開始,逐步啟動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聘用製作為基本用人制度,用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逐步建立有利於專業技術人才合理使用和科學評價的管理制度。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激發了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熱情,自我提高的個人投入不斷增加,促進人才之間的競爭步入良性軌道。

8、非公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快速發展

非公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xx市非公有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非公領域人才數量也快速增長。XX年初,全市非公經濟領域有專業技術人才28180人,到XX年底發展到110814人,增長了393%,佔全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總量的56.06,已成為全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主力軍。

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xx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整體實力與蘇南地區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總量不足,人才密度低

近年來,xx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保持了較快增長。XX年底,全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為19.77萬人,人口總量為459.25萬人,每萬人口專業技術人才的比重是430人。蘇南地區的專業技術人才密度為838人每萬人口,蘇北地區的專業技術人才密度為261人每萬人口,從數對比,可以看出,xx市專業技術人才處於江蘇中等水平,遠低於蘇南地區。

2、高層次人才隊伍中缺乏領軍人物,難以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

xx市按人才規劃綱要,培養、聚集和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僅有6名,XX年底,全市“雙高”人才總共有1.2萬人,僅有二名“兩院院士”,博士學位人員也只有59人,缺乏科技領軍人物,難以提升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

3、專業技術人才的區域結構,產業結構和專業分佈結構不盡合理,影響區域和行業經濟的發展

專業技術人才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撐,要有較合理的結構和分佈,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推動區域和行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從區域結構看,xx市專業技術人才主要集中在縣以上中心城市,鄉鎮及以下人才量很低,且近90%為中國小教師和衞生人才,與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人才則少之又少,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從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總量處於低量,第三產業內部的行業分佈也不均衡,其中科學研究、金融管理等行業的人才偏低。從專業分佈看,教育、衞生、會計、行政管理等類人才佔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的九層左右。而研究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的比例不到10%,影響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創新能力。

4、人才管理和評價機制不活,制約人才作用的發揮

雖然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但人才活動和人才作用的發揮仍然受諸多因素制約,由單位人走向社會人還需要一個過程,人才就業渠道難以拓寬特別是人才評價激勵機制不活,創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專業技術人才的隱性流動和能力的充分發揮。

三、“xxx”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展望

“xxx”是加快小康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關鍵時期。xx市將抓住和充分利用這個戰略機遇,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1、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

把人才建設提高到關係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高度來認識,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堅持走人才強市道路,真正把xx變成人才的磁場,形成以人才推動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提升人才的良性循環,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

2、加快發展人才總量和專業技術人員總量

“xxx”是xx經濟社會穩步快速的發展時期,能否實現xx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才是關鍵。針對人才總量小,發展速度較緩的現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人才工作重點應加快發展人才總量,尤其是專業技術人才總量。一是加強基礎教育,努力實現教育公平,確保接受高等教育人數逐年增多,加快人才成長速度。二是抓好人才儲備工作,減少人才浪費和防止人才流失。三是不斷完善人才引進制度,繼續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引進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以滿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四是繼續加強人才培養工作,不斷深化職稱改革,不斷推進各類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梯次發展,進一步提升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比例。繼續開展專家選拔工作,不斷壯大專家隊伍,努力建設一支以高級專家為骨幹的素質較高、總量適度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3、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展望

xx市“xxx”人才開發規劃已經制定,現正在啟動實施。“xxx”期間,xx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高層次培養為重點,以市場配置人才為基礎,在重點產業和行業需要的人才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發展非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盤活國有單位的專業技術人才,大力開發農村專業技術人才,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提供人才保證。面向未來,還必須努力實施“xxx”人才規劃項目,進一步加大人才開發投入的力度,努力提高人才資本的使用效率,力爭使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全國專業劇場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專業調研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近日,文化部財務司發佈《全國專業劇場發展情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在數據統計、實地調研和專家研討的基礎上,對全國專業劇場的基本情況、專業劇場建設和運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專業劇場突出問題的原因分析、促進專業劇場繁榮發展的政策建議進行了詳細論述。《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專業劇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推動藝術市場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總體上看,專業劇場的總量還明顯不足,運行管理機制仍不健全。應進一步明確專業劇場的性質,制定相關標準規範,培育健康市場環境,加大專業劇場的建設力度,引導專業劇場健康穩定發展。

《報告》顯示,截至XX年底,我國有專業劇場873家,佔全國演出場所的30.7%。全年專業劇場演出4.05萬場,觀眾總人數3229萬人次。這些劇場從區域分佈看,呈現東多西少的特徵;從行政層級看,呈現上重下輕的結構;從劇場規模看,以大中型劇場為主;從建成年代看,本世紀以來建成的專業劇場最多。它們的經營模式呈現多樣化,大體可分為自主經營、託管經營、院線式經營和場團合一四種模式。相較演出收入和配套設施及其他服務收入,政府補貼仍是專業劇場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專業劇場建設和運營管理中,當前存在較為突出的主要問題有四點:一是總量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的現象同時並存;二是分佈不均和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同時並存;三是快速發展和管理運營相對滯後的現象同時並存;四是演藝市場潛在需求旺盛和實質消費不足的現象同時並存。

針對專業劇場一系列發展中的問題,《報告》對問題的成因進行了解讀剖析,並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報告》認為,我國專業劇場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機制、消費習慣等方面的客觀因素,也有人才、經費等方面的現實原因。專業劇場定性定位模糊、建設管理和服務標準欠缺、管理和運營人才匱乏、我國居民文化消費習慣尚未形成、引導激勵社會資本進入劇場的渠道政策仍不完善等一系列難題亟待破解。

《報告》指出,專業劇場的繁榮發展是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需要進一步發揮專業劇場的服務效能,統籌規劃,多方協作,合力推進。對此,《報告》建議,應明確專業劇場性質和定位,加強相關配套政策及資金的支持。借鑑發達國家的公共劇場經費模式,建立政府補貼、社會基金(贊助)、演出收入三者結合的多元化劇場經費保障體系,並以税費優惠政策降低專業劇場的運營成本。制定相關標準規範,對專業劇院的建設和運營管理給予必要的規範、指導。制定專業劇場建設標準,杜絕新劇場盲目立項;制定劇場建設規範,建立全國統一的專家論證機制;改善劇場分佈結構,對老劇場、小劇場與縣級劇場的建設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和引導;建立專業劇場管理的質量體系,提升運營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健全系統化的劇場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考核、認證制度。積極構建劇場從業人員認證制度,通過培訓考核和繼續教育等多種方式培養劇場專業人才。從宏觀層面上引導培育健康的演藝市場環境。一方面規範惠民演出,提高劇目創作質量;另一方面着力擴大文化消費市場,重視羣眾文化消費觀念的培育。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專業調研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一、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

1、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把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服務“三農”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截至目前止,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97個,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69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28個。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市級試點的有3個、縣級試點的有5個,共涉及果業、蔬菜、生豬、水產、農業機械和糧食等6個產業,共有農户3500户,佔全縣總農户的5%。

通過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了全縣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一是提升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二是增強了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三是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四是解決了農村部分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五是實現了農民增收。

2、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類型

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五種:一是能人或專業大户牽頭興辦,如新大地專業合作社等;二是依託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牽頭興辦合作經濟組織,如生豬產業類合作社;三是依託農業技術服務組織,與農民聯合創辦合作經濟組織,如農業機械服務類的合作社;四是農村經濟組織或村委會根據本地產業情況牽頭興辦,如蔬菜(香菇)專業合作社;五是農產品加工企業聯合創建合作經濟組織,如糧食專業合作社。

3、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特點

一是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縣所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都是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聯合組建的。農户加入合作經濟組織後仍然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營主體,家庭承包責任制沒有變,土地承包關係沒有變,個人財產所有權、處置權沒有變。農民興辦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但沒有削弱家庭承包經營,而且進一步發揮了家庭承包經營的潛力。

二是堅持自願參加、自主興辦。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都是農民自願聯合興辦的,農民自願參加、自由退出、自主經營、自我服務、民主管理。有的是農户與農户之間聯合辦,有的是農户與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業技術服務組織聯合辦。社員民主選舉管理機構,民主制訂規章制度,凡是涉及社員切身利益的大事,都由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社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社員民主選舉的理事會、監事會處理日常事務,充分體現了"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

三是經營形式靈活多樣。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分佈廣泛,形式多樣,各具特色。在合作形式上,既有勞動、產品聯合型,又有資本入股和土地經營權入股型;在合作領域上,涵蓋了農林牧漁各業和生產加工及農業的開發建設;在合作內容上,既有側重於技術服務型,又有側重於產品營銷型,還有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型;在利益關係上,既有實行服務讓利型,又有以最低保護價保利型,還有按交易量返利型和按股分紅的。

四是以主導產業和產品為依託。圍繞主導產業和產品進行聯合與合作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一個突出特點。從調查的情況看,凡是農業結構調整搞得好,主導產品和產業突出的地方,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就發展得快;凡是專業化、市場化程度高的產業,如糧食、蔬菜、水果、畜牧、水產等,依託這些產業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就多。許多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名稱都體現了所從事的主導產業或生產的主要產品,通過專業化分工、社會化服務,將不同經營主體結合起來,促進銷售公司與農户、農户與基地及市場的緊密聯繫。

五是促進社員綜合效益大幅度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把農民聯合起來,統一進行購買生產資料、統一進行生產技術服務、統一進行產品銷售,降低了生產成本、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了抗禦自然風險、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使農民的效益大幅度提高。據統計,縣各類合作社生產總量達82351噸,總收入達44147.83萬元,其中大多數是通過合作社作為載體,開拓市場、銷網全國各地。

4、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户的覆蓋率低,帶動能力不強。根據這次調查的結果,縣已有正式註冊的合作社69個,共有社員3500户,佔總農户的5%;帶動相關農户7600户,佔總農户的11%。。而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絕大多數農户都是合作經濟組織成員,美國合作經濟組織對於農場主的覆蓋率在80%以上。

二是經濟實力薄弱,缺乏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目前,縣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經營規模小,缺乏資金、資產,綜合實力不強,自我發展後勁不足,甚至有一部分合作經濟組織僅有一塊牌子、一個章程、一個印章,而沒有辦公經費和固定的辦公場所。

三是合作水平低,運行機制不健全,經營管理不規範。①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不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很多是在“能人效應”下成長起來的,缺少完善的、可操作的章程,生產經營和內部管理隨意性大;②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合作經濟組織與會員的利益聯結主要體現在產權制度和盈餘分配上尚末真正結成緊密型的“利益共同體”,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③風險保障機制不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多數沒有建立起類似風險基金的風險保障機制,一旦農產品的價格、銷路出現問題,合作經濟組織自身無力抵禦,其風險有可能轉嫁給農户,給農民利益帶來損失;④人才激勵機制不健全。目前協會成員大多是普通農民,在組織管理、市場營銷、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不足。

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意義

1、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健全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把小、散、弱的農户組織起來,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的系列化服務,解決了政府包不了、村裏辦不了、農民又迫切需要的社會化服務問題,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家庭承包經營後集體經濟薄弱、統一經營服務功能弱化的不足,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農業經營方式,既是對家庭承包經營的鞏固、完善和發展,又是農村經營體制創新。

二是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合作社圍繞當地的特色產業和優勢產品,組織農民從事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湧現出許多的專業村、專業鄉(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帶、產業羣,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區域化佈局。如縣出現的香菇專業村、葡萄專業村等。

三是促進了標準化生產,推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標準化生產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徵,加入wto後,國際市場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縣無公害柑桔和蔬菜生產基地是目前一家一户難以做到的。

四是改善了農户與企業的利益關係,使農民分享到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全體成員共同利益的代表,具備了與龍頭企業(如糧食加工)對等合作和談判的地位,有效地調節農户與龍頭企業的利益關係。合作組織通過談判,促使龍頭企業除按合同收購農產品外,還按交易量向合作組織返還部分利潤。

2、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期盼

一盼政府引導。抵禦市場風險,己經成為廣大農民的願望,而要實現這個願望,就需要政府及時引導農民建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二盼政策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與完善,既有賴於內部運行機制的健全,更要靠外部政策體制的有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之所以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扶持政策不足、不到位的原因,從而影晌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

三盼提高農業商品化、專業化發展水平。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業生產專業化、集約化、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的產物,只有農户專業化生產達到一定程度,在獨立進入市場需要支付較高交易成本時,農民才可能產生對組織的需求。

四盼新型人才。合作經濟組織需要好的帶頭人和組織領導者。但現階段我國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農村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凝聚和帶領農民共同闖市場的企業家人才稀少。因此,培養具有合作精神的企業家人才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環節。

3、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意義

一是有利於農民增收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合作組織通過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的社會化服務,延長和鞏固了農業產業鏈,實現了農業產供銷一體化經營。這樣保護了農民利益,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同時,依託自身的組織優勢,在龍頭企業和農民之間發揮紐帶作用,有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二是有利於整合農民和農業生產要素的組織化程度。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可以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品或產業,開展多形式多內容的聯合和合作,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產業競爭力。同時,也為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培養經營大户和吸收工商企業投資效益農業創造了條件,促進農業生產要素集中度的提高和農業的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發展。

三是有利於新形勢下政府對農業管理指導。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合作組織這個平台來指導或引導農民把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措施落實到實處,減少農民生產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另一方面,農民通過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可以把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及時反映給政府,並及時得到由政府發佈的真實可靠的農業產銷、科技和政策等信息。

四是有利於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合作組織培養了農民參與管理經濟的民主意識,提高了農民的政治文化素質。農民通過加入合作組織得到了實惠,提高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有利於促進農村的民主化進程,推動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五是有利於推動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創新。隨着農業市場化、產業化發展以及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迫切需要培育新型農村市場主體,而為農民提供統一的生產經營各環節服務是合作組織所發揮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組織功能。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不僅完善農村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而且順應現代農業經營制度的發展潮流,代表着末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創新的一個方向。

三、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方式

1、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原則

一是突出重點。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主要是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根據產業發展情況,農業綜合開發在土地治理和產業化經營項目方面,突出糧食專業合作社、果蔬專業合作社給予重點扶持。

二是擇優扶持。在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方面,根據合作社發展情況、運行狀態、產業優勢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對縣域經濟發展和惠農影響大的給予擇優扶持。

三是典型示範。在典型示範方面,支持以糧食、果蔬專業合作社,通過典型示範,摸索出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驗,為今後農業綜合開發起到借鑑作用。

四是平等競爭。在項目扶持的具體措施上,引入競爭機制,確立扶持對象。

2、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範圍和重點

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必須在農業產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等方面加以重點扶持,積極支持合作組織發展,把符合財政支農的合作組織納入政府扶持範圍,優先納入農業綜合開發專項扶持。

3、扶持主體的立項條件

一是糧食方面合作組織成員農户須達到30户以上、耕地面積達到1000畝以上,果樹方面的合作組織成員農户須達到20户以上、果園面積達到XX畝以上,蔬菜方面的合作組織成員農户須達到50户以上、蔬菜面積達到500畝以上;二是合作組織運行狀況良好,管理規範;三是產品商品率高,或具備一定的加工附加值,對當地農民增收作用明顯的合作組織。

4、扶持的重點產業及其關鍵環節

一是糧食產業。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是國家農業政策傾斜的方向;二是水果產業。縣是全國著名的果樹(柑桔)產區,面積、產值和帶動農民在縣域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三是蔬菜產業。縣菜藍子工程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政府“以人為本”和“三保一弘揚”(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和弘揚井岡山精神)執政理念的突出體現。

扶持的關鍵環節: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和推廣示範、技術培訓、信息平台等軟件設施建設。

5、農業綜合開發的扶持方式及投資標準

a、土地治理項目扶持措施。①農業措施。農機具和農業機械項目申報立項,向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傾斜,充分發揮其示範輻射作用,並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承擔實施有關項目。如在農機具購置補貼上,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購置的農業機械,如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耕整機等給予優先安排扶持。投資標準控制在財政資金總額的25%以內。②科技措施。一是優先安排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員接受農機和植保技術等培訓,提高其農機操作、維修、保養和農業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能;二是加大支持力度,一方面引導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推廣農機新技術,特別是水稻插秧技術。另一方面,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植保技術信息扶持,無償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佈各種服務信息,並配置一些必要的機動噴霧器等設備;三是在高標準農田示範工程建設項目區培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較好的項目區建設高標準農田。對優先認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申報的無公害農產品特別是糧油產品,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有關政策給予獎勵。投資標準控制在財政資金總額的10%以內。

b、產業化經營項目扶持措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辦的種植、養殖和加工企業,在項目安排上優先立項扶持。投資標準執行現行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開發政策,按照中央財政貼息和中央財政補貼兩種扶持方式,以中央財政貼息為主。

農村專業技協發展狀況調研報告專業調研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為全面貫徹《中共xx市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施意見》,根據《xx市科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xx市科協在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龍文祥,副主席黃敏的帶領下,分頭深入基層,採取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走訪座談等形式,對全市範圍內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以下簡稱農技協)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農技協的發展現狀

xx市是一個農業大市,轄七縣一市三區,總人口有610多萬,農業人口比例大。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各級科協組織將農村科普工作的重心下移,着力抓好農技協建設,把促進農技協發展作為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深入開展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打造農技協這個科普載體,建立起廣大羣眾參與科普的活力機制,在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服務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農技協這種由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民辦、民管、民受益”的農村專業技術合作組織,正受到越來越多農民的認可和歡迎,業已成為我市農村科普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市已擁有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農技協)2個,省級示範農技協4個,省級優秀農技協1個,市級示範農技協15個。

我市農技協發展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大致經歷了萌芽、發展、鞏固、提高、再發展幾個階段。近幾年來,隨着農村經濟形勢的不斷髮展,農民對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強,在各級科協組織的重視和支持下,我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得到了迅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有各類農技協478個,擁有會員12萬多人,遍佈全市七縣一市三區,涉及種植業(瓜、果、農、林、茶、桑、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養殖業(雞、鴨、豬、鱔、蟹、魚等)、服務業(主要是中介經營公司、農產品加工企業)等方面的二十多個門類。其中縣級農技協169個,鄉鎮級155個,村級154個,跨省的8個,跨市的10個。我市89.1%的農技協都經過了各級有關部門的審批,其中科協審批的139個,農林部門審批的114個,其他部門審批的173個。在這些農技協中經民政部門登記的有273個,工商部門登記的有93個;農民牽頭創辦的有180個,龍頭企業牽頭創辦的94個,科協、涉農部門牽頭創辦的170個;股份制的有49個,合作制的86個,公司+協會的115個,支部+協會、科研單位+協會的共有103個,專業户領辦的98個;開展技術服務的有193個,信息服務的141個,產加銷一體的275個,技術經濟實體的74個;聘請專家1406人,農民技術員4531人。據統計,XX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22120萬元,農技協生產總值607693.2萬元,農技協生產總值佔我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例達31.6%。XX年全市農技協會員人均純收入7109元,高出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502元一倍。有相當部分農技協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開始由最初僅以提供技術服務和銷售渠道的低層次合作形式,發展到現在圍繞某一農業主導產品的開發,創辦一體化經營的高層次複合型實體;由會員最初僅是本村、本鄉農民發展到打破區域界線,會員輻射到周邊鄉鎮和跨省、市、縣農村的大型農技協。有80多個農技協生產規模超過千萬元,19個農技協生產規模超億元,其中桐城市大關蛋鴨協會年銷售收入已達到3億多元。這些農技協都已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產業化和綜合性的發展軌道,成為了一方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為提升農民科學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和推動作用。

二、農技協在促進我市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農技協工作是農村科普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農技協以農民為主體,以有致富能力的專業户、龍頭企業、鄉土能人為核心,以提升農民科學素質為目標,以產業為依託,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普及農村先進實用技術和帶動農民科技致富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幾年來各級科協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堅持科學發展觀,找準科協組織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的切入點,積極引導和發展農技協組織,充分發揮農技協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農技協已成為我市農業技術推廣的主力軍。農技協利用與農民的親緣、地緣關係,以及技術傳播直接、信息渠道通暢的特點,將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直接有效地傳授給農民,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普及速度與新成果的推廣步伐。到XX年底全市農技協共推廣農業新品種1100多個、推廣新技術600多項、新材料200多項,其中自主研發的就有150多項(個),創建示範基地近900個。我市望江縣網箱養鱔協會以養殖基地為示範,通過常年舉辦培訓班和開通技術服務熱線電話為載體,以免費提供技術服務、深入養殖現場指導和幫助銷售為手段,大力推廣普及網箱養殖技術。目前該協會已有會員1136户,分佈全縣的10個鄉鎮和鄰近縣市,全縣網箱養鱔規模達到13萬隻網箱,成鱔產量達到400多萬公斤,產值可達1.5億元左右,已成為我市特種水產養殖的第一大品牌和安徽省網箱養鱔的第一大縣,XX年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評為“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宿松縣河蟹協會積極壯大協會隊伍。會員由成立之初的82個發展到2168個,其中單位會員22個。聘請專家舉辦河蟹養殖技術培訓班10期,培訓會員1000多人次。同時組織會員赴外地學習精養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河蟹養殖水平。努力做到河蟹苗種生產、供應、品牌、銷售、生產技術標準和生產資料供應的“五統一”。積極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目前該協會“皖江”大閘蟹已銷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常州等大中城市,並打入國際市場。

2、農技協已成為農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徑。引導和幫助農民依靠科技致富是農技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級科協十分注重在農村專業户、科技示範户和科技能人中培育和發展農技協,通過他們因地制宜地推廣適合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在幫助農民依靠科技致富、依靠科技脱貧上取得一定成效。全市農技協共帶動農户27萬多户,培育科技示範户2.3萬户,開展技術培訓近4000次,培訓人數46萬多人次,為帶動本地農民致富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潛山縣是個貧困縣,蠶桑生產是山區農民脱貧致富增加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潛山縣蠶桑技術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為貧困山區蠶農服務,通過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對貧困農户家庭實行一對一幫扶,為蠶農提供種子種苗及蠶需物資供應服務。同時積極探索“公司+協會+農户”模式,開展蠶業產業化經營,本着“技術為依託,以質量為基礎,以服務為重點”的經營原則,力求達到“會員帶動,蠶桑發展,蠶農增收”的目的。目前,在全縣已建立了40個蠶桑示範基地,培育了650多户示範户,帶動全縣4800户蠶農,為振興潛山縣蠶桑事業,促進山區農民脱貧致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3、農技協已成為農村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桐城市大關蛋鴨協會作為XX年中國科協、財政部聯合表彰的“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在帶動一方農民增收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該農技協在為蛋鴨產業提供全程優質服務的同時,着力推進養殖基地的建設,提高單位養殖效益,降低成本。為進一步把協會做大做強,他們與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市畜牧獸醫局聯合,走“市場+企業+農户+科研院校+農技服務組織”的發展模式,帶動當地和鄰近舒城、廬江、樅陽等縣的幾十個鄉鎮,形成了我省較大範圍的農村特色區域經濟。產品除內銷外,部分還進入東南亞國家,XX年實現銷售年收入3.7億元,利税XX萬元,並建立了“大關禽蛋市場”,擁有自己的辦公樓、銷售市場、培訓學校和網站,已實現了“建一個組織,興一個產業,強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的目標,其規模化程度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的影響。

三、當前我市農技協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技協雖然遍佈我市七縣一市三區,涉及行業較多,但各地發展還不平衡,覆蓋面還十分有限,農技協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農技協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新形勢下農技協的重要作用還未被充分認識,有些地方對農技協的性質、地位和潛力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國家和省、市有關扶持農技協發展的優惠政策沒有落實到位;沒有把農技協建設放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看待,缺乏研究,在宏觀上缺少政策法規及組織建設等方面的指導。

2、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撐,示範帶動面不廣。

由於農技協多數是以各類“土專家”為核心,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員相對缺乏。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广部門和各種專業學會建立合作關係基礎還比較薄弱,沒有形成固定的合作關係,導致一些新技術、新成果無法迅速傳播和推廣。

3、缺少資金支持,發展後勁不足。

缺少活動經費,是各級農技協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協會因缺少經費無法開展活動,發展新產業和擴大規模等許多業務無法有效開展。大多數農技協的主要產品約80%集中在種植、養殖業上,獲利和發展空間小,尚難能建立強有力的經濟實體,可持續發展空間狹小。

4、內部管理和服務質量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我市部分農技協內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組織機構和自律機制不健全。協會與會員之間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良性循環機制,抗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能力較弱。即使有實體的協會,組織仍較鬆散,凝聚力不強。有的產業還沒有建立協會,少數鄉鎮農技協還處於空白,整體運作和產業發展還停留在較低層次的發展階段。一些協會沒有進行社團登記,不具備法人地位,社會信譽度、影響力較低,一旦遇到經濟糾紛,往往束手無策,造成服務質量不高。

四、我市農技協今後發展的工作思路

黨的xx大報告指出:要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這充分説明了黨中央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重視和肯定,同時也為農技協的發展迎來一個新的機遇。xx市農技協要有新的更大的發展,我們認為必須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對農技協工作的認識,市委市政府要組織召開全市農技協工作有關會議,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農技協建設納入地方農村改革和發展的範疇,作為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重要措施和內容。各級領導要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來認識農技協在推動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農技協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和客觀規律性,將農技協的發展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規劃,研究制定出有利於農技協建設與發展的各種配套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農技協自主自願、因地制宜、多層次多類型多元化發展,採取有力措施加以引導、扶持和管理,促進其健康發展。

2、要高度重視農技協的組織建設與發展,充分認識到農技協組織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農技協會員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把農技協的組織建設和發展作為深入開展農村科普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縣(市、區)科協和有關部門要把農技協的建設和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應在各自職責範圍內,給予農技協和其技術經濟服務實體最大限度的優惠,確保農技協權益不受損害。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推廣一批有特色、規範、帶動作用大的典型農技協,擴大農技協的影響力。讓農技協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寬鬆,內部運行機制更加完善,活動動空間更加廣闊,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使其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

3、搭建平台,促進現有的農技協聯合起來做強做大。要加快我市農技協聯合會的建設,成立市級和各縣(市、區)農技協聯合會,使目前以單個專業技術協會形式存在的農技協有一個更加完善的組織體系,以改變農技協由於受到自身條件、地域和規模的限制,在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為農民提供服務以及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等方面受到一定侷限性的狀況。今年市科協將籌備成立xx市農技協聯合會。在目前農技協聯合會組織不健全的情況下,各級科協和相關部門要搭建平台,加強各類農技協的橫向聯繫和協作,加強對農技協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加大對農技協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技術上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技協做強做大。

4、加強農技協的自身建設,實現民主辦會,規範發展。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技協自辦或聯辦經濟實體,建立利益聯接機制,逐步完善服務功能,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對會員的凝聚力、對農民羣眾的吸引力,使農技協的發展不斷趨於完善。各級科協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加強對農技協的管理、服務和指導,引導農技協在組織體系、利益分配、內部管理、激勵和約束機制等方面加以規範,建立科學的組織體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有效的風險保障機制和監督制約機制,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5、繼續開展不同層次的示範農技協申報評比工作,認真組織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市科協繼續深入開展市級示範農技協的創建評比工作,各縣(市、區)科協在抓好本級示範農技協建設的同時,積極做好市級示範農技協的培育和申報工作,要加大對一般農技協的培育、發展、提高力度,要求示範農技協積極發揮示範作用,提供它們成功的經驗,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技協步入快速健康的發展軌道,力爭全市農技協總體邁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