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精選20篇)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

開題報告結構和內容: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精選20篇)

1.選題的目的及研究意義

2. 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3. 工作進度及具體安排

4. 預期結果

5.參考文獻

一、選題的目的及研究意義

選題目的:

近年來,廣場舞成為普通人羣最喜愛的健身運動方式之一大受歡迎。廣場舞作為一種十分經濟的健康行為不僅對大眾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效應,也是特別重要的提高普通人羣健康狀態和生存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廣場舞對於普通人羣健身活動具有哪些積極的影響是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探討。

研究意義: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健身、休閒、娛樂等正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需要,廣場舞以其動感的音樂、豐富的內容、簡單易學的動作得到民眾的喜愛。廣場舞作為民眾強身健體、預防眾多疾病的有效途徑之一。推廣廣場舞能夠促進參與民眾的身體健康,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對民眾的健身活動產生了眾多的積極影響。

二、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1.主要研究內容

1.1成都市城區居民廣場舞參與者基本情況調查

1.2成都市城區居民參與廣場舞帶來的有利影響

1.3成都市城區居民廣場舞參與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

1.4成都市城區居民廣場舞長遠發展提供合理的發展規劃、建議

2. 研究思路、方案

本課題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和訪談法蒐集所需資料。對論文的框架結構、試驗指標的選取、研究方法等問題嚮導師進行諮詢,瞭解導師對此論文的看法及建議,並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實施。接着根據確定下來的論文方向和題目,撰寫文獻綜述、選題思路、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及方案。再接着收集整理數據。最後撰寫論文初稿。同時,藉助於體育學、舞蹈學和體育生理學所提供的研究結果,對廣場舞的開展進行理論分析、現實分析。本課題主要以成都市城區居民參與廣場舞的現狀作為主要研究內容。從四個方面探討成都市城區居民參與廣場舞的現狀;第一部分分析我國廣場舞的發展現狀、特徵,對我國廣場舞的發展做出初步瞭解;第二部分分析廣場舞對成都市城區居民的作用與意義;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成都市廣場舞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第四部分對成都市城市居民參與廣場舞未來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工作進度及具體安排

1.20xx年9月20日-9月28日選好導師、確定研究課

2.20xx年9月29日-11月25日查閲文獻資料

3.20xx年11月26日整理資料

4.20xx年11月27日-11月30日確定選題依據、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5.20xx年12月1日設計問卷調查

6.20xx年12月2日書寫文獻綜述參考文獻

7.20xx年12月22日-20xx年2月22日走訪了相關廣場進行問卷調查

8.20xx年3月1日-3月15日整理資料,撰寫並提交中期報告

9.20xx年3月16日-3月29日完成論文

10.20xx年4月1日-4月15日論文定稿

11.20xx年4月16日-4月30日完成準備畢業論文答辯

四、預期結果

個人就對影響全民健身廣場舞推廣的因素進行響應的分析和論述,通過調查問卷建設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通過相關的數據研究將問題的原因進行充分的論述過程,在此之中將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有關的專家以及學者朋友們進行分享,是本文的創作更加具有邏輯性。本文的研究和論述我個人的觀點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大家能夠多提自身的寶貴意見與建議,對我們全民健身廣場舞的推廣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在進行推廣全民健身廣場舞的過程中我個人認為社會,組織,領導等自身的認識過程進行不斷地優化才是我們推廣過程的關鍵所在,對於這一點我們還應該進行充分的認識。並且人力投入應該進行進一步的加大,使羣眾之間能夠形成一種相互帶動的良性循環過程,這樣推廣範圍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擴大。

五、參考文獻

1.譚白英.體育旅遊在中國的發展[J].體育學刊,20xx

2.中國羣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中國羣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xx

3.彭文革.廣場舞蹈的現狀、特徵、價值與推廣對策探析[J].體育人文社會學, 20xx,(02):2.

4.王美存.衡陽市區廣場健身舞對女性中老年人健身實效研究[J]. 科技信息, 20xx,(21).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2

一、教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

一個完美的課題開題報告,一般應包括以下9個部分:

(1)課題名稱。

(2)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3)國內外研究現狀。

(4)課題研究的實際意義及理論價值。

(5)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課題界定及支撐性理論。

(7)研究目標、內容、過程、方法設計。

(8)完成本課題研究的保障性措施。

(9)預期研究成果。

二、教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撰寫技巧

1. 如何確定課題名稱?

(1)名稱要準確、規範。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2.如何界定核心概念?

課題界定,即對課題的詮釋,對課題的核心概念進行説明。一要對課題主要涉及到的一些較為陌生的術語,或者某些容易引起歧義的概念,説明其涵義及來源;二要對研究範圍與內容進行界定,主要是將原來過大的研究範圍適當縮小,對原來不明確的研究範圍進行界定。

3. 如何確定課題研究依據?

課題研究的依據主要是闡明解決問題的理論、政策和實踐基礎。在陳述課題的研究依據時,要具體説明這些依據與本課題的聯繫,在哪些方面支撐該課題的研究。研究依據通常包含理論依據、政策依據和實踐依據。

教育課題研究中常用的理論依據主要有:哲學依據、心理學依據、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建模理念、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等。

4.如何確定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課題研究的意義有現實意義、歷史意義、實踐意義和方法論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空喊“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

5.如何確定課題研究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就是通過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研究目標必須明確、具體,不能籠統地講。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其研究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幹擾。在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又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6.如何確定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該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更明確。

7.如何確定課題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通過什麼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以及要“做什麼”、“怎麼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只用某一種方法,但也要適當運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每一具體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

8.如何確定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課題研究的步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係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性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明確規定。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題管理者也可據此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

9.如何確定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

課題研究成果預測,即課題研究可能會帶來什麼成果。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專著、研究報告、教育論文、軟件、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是什麼形式,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在開題報告中設計出的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研究開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同時也有利於課題管理者據此對課題進行檢查驗收。

10.如何確定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開題報告中,要對課題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要確定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學科權威人士)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的人能使課題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的人能提高課題的質量和水平,有志的人能使課題踏踏實實去做。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明確合理,讓每個人瞭解自己的工作和責任。當然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同時,還要注意課題組成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如果課題組成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就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難以得到批准立項。

11.如何填寫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經費和設備條件,教科研課題研究也不例外。課題研究工作所需要的經費、材料及設備條件,必須寫清。但要實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寫亂要。同時要加強對經費的管理和監督,使經費的使用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3

課題名稱:

國小低年級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選題緣由: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突出語言的實踐性特徵,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國小階段是一個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國小英語教學中使我們的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這不僅是國小英語教學的要求之一,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必備條件。運用英語的能力需要在交際的環境下逐步形成,國小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很少有羞怯感,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這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非常有利的條件。

目前,國小學生的英語的學習缺乏針對學生習慣的培養,要開始培養英語紮實的聽、説、讀、寫基本功必須從低年級抓起。在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能讓學生感到英語學了就能用,從而能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英語學習習慣對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時此項課題作為校本課題《國小生自主管理的理論與規範指導體系研究》下的子課題已經運行了一段時間,並取得了預期效果。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研究設想:

本課題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在從課堂內外各個環節。有效性的角度探索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問題及其策略建議。從分析國小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規律、分析國小現用英語教材特點及其教法、分析國小英語教師自身特點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找出國小英語學科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方法。

1、準備階段(XX年1月—XX年2月)

為響應大學區工作,共同提高學區國小生英語學生學習能力,本次課題通鐵五第二國小共同研究。

(1)對目前國小生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存在問題,使研究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

(2)對現有的經驗及理論進行綜合的比較研究,供本課題借鑑,提出實驗假設,完成實驗的總體設計。

2、實施階段(XX年2月—XX年10月)

(1)按實施方案進行實施,實驗中對學生學習習慣進行跟蹤調查,做好數據的統計、分析、整理工作。

(2)定期組織課題研究活動,並不斷調整操作方式。

(3)定期做好工作總結,實驗效果作出評價,不斷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並作出分析調整,進一步完善操作體系。

3、總結階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修正、調整研究目標、方法等,並初步形成國小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培養的策略;

(2)全面反思、總結,撰寫研究報告。

(3)總結上報,做好結題工作,形成一批有價值論文。

課題其他成員:

李永東、黃家樂、林葉達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4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農村語文教育問題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關注的問題,他們對農村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特色、今後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語文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高度,分析了發展中國家語文教育的現狀,提出瞭如何使語文教育適應當地經濟條件,促進學校教育與生產過程結合,增強學校教育對社會的貢獻。指出要“把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語文教育活動與生產、健康、營養相關的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把以學校為中心的語文教育活動與科學技術的實際作用和生活發展,特別是農村的生活發展結合起來”。但是,這些實踐與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農村經濟不發達的,貧窮落後這一層面上進行的。作為21世紀逐步邁向小康社會的新農村,它的教育又將怎樣更好地培養適應新農村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的人才,使我們的教育更好地服務於新農村的建設,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課題。

2、調查分析農村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施情況,總結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難,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中學課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過對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不斷轉變和昇華農村教育教學理念,抬高教育目標,豐富教育內容,優化教育手段,完善有關學生和教師的評價體系,促進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提升農村教育質量,發展農村教育。

通過對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調查分析,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

3、從20xx年5月份起,我們學校着手進行課堂改革,從學習昌樂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起步,發展到現在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打算把這種模式推廣到全縣的各個中國小,進行農村學校高效課堂改革,期間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同時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怎樣走出一條適合農村中學的高效課堂改革的路子,是農村學校教研的重要課題。

4、通過課題研究,進一步發揮學生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下,參與語文課堂教學

的積極性,優化學生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5、通過課題研究,進一步探索語文高效課堂的途徑與方法。

6、通過課題研究,促進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提高和完善,優化師生關係,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課題界定

“語文”,《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語言和文字”。我們這裏談的“語文”主要是指語文這門學科,“高中語文”即指高中語文這門課程,它包括課文的教與學、試題研究、寫作實踐、作家作品研究等等。

“高效”是在現有課堂時間和課堂資源的情況下,教師最大限度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探索”是指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結合農村發展的要求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對語文課堂和課外教學進行的有價值的研究與探索。其核心就是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用現代的對話式、交流式的教學組織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學習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理論依據

(1)黨的__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農業和農村的經濟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2)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態度”。這就要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優化學生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的思維習慣。”

(4)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張。

(5)建構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本質是主體“構建”過程,即主體藉助自己的認識結構去主動構建知識;人們的認識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構活動是具有社會性,強調生生互動,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知識,增長能力 。

(6)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傑羅姆·S·布魯納認為:發現法作為一種教學方式,無論是教學過程,還是教學目標,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學,這種意義下的“發現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為主要特徵,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其元認知、動機、行為都能得到積極有效的參與。

三、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以周至中學高效課堂模式——“三步五環”為窗口,通過對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調查分析農村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施情況,總結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難,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中學課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過對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不斷轉變和昇華教學理念,抬高教育目標,豐富教育內容,優化教育手段,完善有關學生和教師的評價體系,促進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形成互動的語文課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轉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提升農村教育質量,發展農村教育。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調查、分析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現狀。

施行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個案研究。對本校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進行研究,調查分析高效課堂開展以來的教學實效、學生評價、教師感想以及社會上的要求和建議。探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和方法。總結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難。

2、新教學管理模式下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基本策略研究,探索高效課堂的基本課型及教學模式。

3、研究高效課堂語文教學方式對農村中學學生創新意識、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課題研究過程及方法

研究過程:

1、參與對象:陝西省周至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

2、 研究步驟(20xx。4—20xx。12)

(1) 準備階段:(20xx。4-20xx。5)深入學習新課改的理念,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佈置落實課題實施細則。學習《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教育改革文件,學習語文科的《課程標準》,學習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心理學理論,學習合作教育、創新教育、研究性學習等現代教育專著。

(2) 實施階段:(20xx。5-20xx。6)

A、 (20xx。5—20xx。6)調查研究,明確要求。通過對自身及教研組成員的教學行為研究、問卷調查、個案訪談、參觀瞭解縣內其它學校課堂教學等方法,分析周至縣課堂教學現狀,社會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具體要求、學生學習現狀、現行教材及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農村中學教育資源情況等等。

B、 (20xx。9—20xx。10)設計案例,具體實施。根據第一階段的調查,開展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並在研究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整改和提高。

C、 (20xx。11—20xx。12)小結規律,進一步實施。小結一年來課題開展情況,總結並探索出有關規律及體系,根據這些規律、體系及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嘗試實踐。完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初步探索和相關案例的搜索整理。

(3) 總結階段:(20xx。11-20xx。12) 彙總研究資料,統計相關數據,分析綜合,撰寫課題報告。邀請上級領導、專家進行結題評鑑。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5

一、課題名稱

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我校提出“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這一課題是基於校本化研究的需要,是一線語文教師們結合當前課改形勢和本校實際情況,通過研討、論證後提出的。

我國正在實施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未來的社會是合作的社會,合作離不開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語交際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因此,正確面對我校學生的表達交流的差異,探索既面向全體、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是十分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

1、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來看:《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社會交往和人際交流,發展合作精神。”顯然,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既能從語言文字方面訓練學生認字識字、用詞造句、佈局謀篇、潤飾成文,又能從思想認識方面訓練學生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感受,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個性品質,為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際基礎。隨着世界逐步走向國際化、全球化,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能言善辯、善於與另人交往與動型轉變。

語言表達、交際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語言表達、交際能力的培養,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於增強學生之間的交往,消除學生交際時的羞怯心理。使學生無論在社會的大環境中或者班級的小環境中,都能達到敢説,大大方方地説;有利於感受到別人的關愛,同時也學會了去關愛別人。這樣的交流,孩子們收穫的不但是知識,是表達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口語交際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課標指出“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有助於促進學生智力的思維的發展,有助於他們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

如何使教學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最大限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已成功成為教育界日益關注的問題,因此,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將成為必然,其重要性、迫切性已成共識。

2、從口語交際教學現狀來看:認識片面,把口語交際訓練定位於口語交際課的事,導致訓練不足,訓練的內容狹窄,時間少;沒有把握“口語交際”的特點,缺少開放式情境的創設,沒有實現從“聽話、説話”到“交際”的轉軌,導致學生沒有由單向個體靜態式活動轉化為不同的雙向組合動態的口語交際活動;缺乏趣味性、實踐性,學生自主性不夠,常常是無話可説或有話不想説不敢説。以上問題的存在妨礙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3、從學生髮展的現實需要來看: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羞於開口,上課僅充當聽眾,對別人的發言不敢提出質疑。在口語交際訓練果上,只有少數優生參與交流,大部分學生保持沉默。課間交流時,有些學生不敢主動向老師反應情況,甚至有些學生連請假也要家長代勞。如何讓每位學生都能大膽地開口説話,主動地與人交流,成了我們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正是適應時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產生,它的活動化、實踐化趨勢已日益成為我們研究的主導地位,我們將以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徵為基點,進一步探討如何在活動與實踐中、在怎樣的活動與實踐中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培養提高的方法和途徑

2、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培養提高的理論依據

3、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培養提高實驗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基本內容:

1、探索我校學生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的有效途徑,從而提高我校學生的口頭及書面語言表達交流的技巧。

2、如何激發學生進行語言表達交流的意識和願望。在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加學生的參與表達交流的機會。

3、如何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增大勇氣形成良好的心理大膽交流表達。

4、如何引導學生多讀、多看、多背,增加知識儲備的量,豐富學生底藴,適時靈活運用。

研究重點:重視有效教育的策略,包括課內外訓練的步驟和組織,書面語口頭訓練的方式方法,解決“樂説”“善説”的問題,達到提高表達與交流的成效。

難點:家庭、學校、社會營造和諧的氛圍,創設語言發展的良好環境,使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

五、課題研究的的方法

1、實驗、觀察法

2、統計、類比法

3、分析、歸納法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1、選題、論證、申請、審批、開題

2、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確定實驗研究對象(國中、國小各兩個對比實驗班)、選擇課題研究方法、準備測量工具

3、前期實驗觀察、中期成果總結、提出理論假設

4、後期實驗觀察、測量統計分析、實驗驗證

5、理論總結、結題

七、課題研究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

(一)行為方面的成果

1、學生的書面和口語交際綜合素質有明顯提高

2、促進語文教學質量提高

3、促進教師語言變、表達與交流素質的提高

(二)文本成果

1、形成《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結題報告

2、形成《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論文集

3、建成《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數據庫

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1、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劉川

常務副組長:龔映輝

副組長:朱生寧、舒興

組員:姜麗君、漆傑、賀彥

2、課題研究組人員及分工

負責人:龔映輝(統籌課題研究)

實驗研究、驗證人員:漆傑、王春梅(國中)李小燕、吳梓靜(國小)

觀察、測量、統計人員:姜麗君、賀彥

實驗分析、提出假設、結論分析:龔映輝、李小燕

結題報告撰寫:龔映輝

九、課題研究的經費

學校公業務費撥款4.5萬元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6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現行的科學課堂教學,雖有改進,但還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方法 , 成為教與學最突出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要系統地研究科學課課堂教學原理;努力形成科學課堂教學策略體系;不斷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最終達到科學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本課題的研究,將運用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強調師生角色的轉變,把課堂還給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同時,不斷改進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走向自然,勇於探索,大膽實驗,真正體會到科學課堂的樂趣,形成一個具有特色的科學課堂教學模式,這些新模式的行動研究對提高科學課堂教學具有極為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課題研究內容:

1、國小科學課堂教師觀念的轉變及學生學習方式改進的分析與研究。

2、國小科學課堂教師觀念的轉變及學生學習方式改進的基本途徑。

(1)、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的。通過引導需求、激發興趣、設計活動、圖像呈示、任務驅動、體驗成功等手段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並獲得發展。

(2)、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形式的多式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課堂強化技術等輔助手段,可以突破認知障礙,排除學習干擾,提高課堂教學。

(3)、讓學生走向自然,敢於探索,大膽實驗,這就要求教師要提高隨機應變的能力,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去充實和提高相應的新的教育教學技能

三、課題研究方法及計劃:

1、確定科學課教學的目標

(1)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社會事物的強烈好奇心;知道收集信息的基本方法;養成愛觀察、愛動腦的習慣。讓學生體會同學間合作的必要性;學會提問,啟發探究願望;養成開放性和多維性的思維習慣;根據給予的問題,進行信息收集;根據給予的信息進行分析綜合。

(2)讓學生體會合作的有效價值;能圍繞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並能把問題轉化為研究的課題;能按研究的課題,具備較獨立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信息的能力,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優化科學課教學的組織形式

(1) 小組化原則。

(2) 自主化原則。

(3) 民主化原則。

(4) 指導性原則。

3、科學課教學中的學習方式

(1)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人。

(2)讓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

(3)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

(4)幫助學生構建以“自我”為中心的絡。

(5)讓學生合理利用互聯網學習。

4、科學課教學中的評價手段

四、課題需要的資源:

有關改進科學課教學的指導性書籍.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7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份國家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大家可以閲讀了解一下。

《數學、語文、英語、體育學科優質課堂中教學技藝運用的實驗研究》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課題《優質課堂與現代教學技藝運用的研究》子課題,它將系統、全面地研究優質課堂,研究優質課堂的範式、優質課堂中各要素、各成份之間的關係及其實施措施、評價策略,以及現代教學技藝運用的問題。沒有優質課堂就沒有優質教育。優質課堂的構建和普及是實現擴大優質教育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推進和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優質課堂的建構順應了新時代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的潮流,有利於克服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內容方法、技藝比較陳舊,中國小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的弊端,對優質課堂和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也是對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紮根”研究。對優質課堂和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是提高教師教學素質、教學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它將對傳統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策略等的繼承和發展。

現代教學技藝作為教師與學生對話、溝通的有效載體,是教師思想、語言、情感、智慧的延伸,同時又是一種靈活的、親善的、交融的肢體語言,是一種直觀的、簡潔的、適宜的媒介。它能直接有效地傳遞信息,能含蓄地、豐富地表達情感,能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對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也是對新時代背景下“人”的研究,不光是對教師自身,也是對學生的研究,同時也是對師生關係、對相互主體間性,對課堂生態環境等的研究。它的研究要立足於前人研究基礎上的反思與總結,又要創新和發展,是當代教育研究的方向和目標之一。優質課堂與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技巧、教學藝術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説,教師高超的教學技藝是促成和實現優質課堂的關鍵。沒有教師教學技藝的提高,優質課堂的建構就是“無枝之木、無水之源”,終會流於空談。所以,對教學技藝的研究便是從教師自身出發,挖掘流淌在教師心間的生命之泉,從教育智慧到教學機智,從教學方法到教學手段,從教學策略到教學技巧,無不是技術和藝術的融合。也正是通過“優質課堂”和“教學技藝”這個研究平台,搭建一座通往優秀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質量普遍提高的橋樑。

本課題的研究可以深入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從師生外顯的行為出發,從教師外在的經驗和技巧入手,結合教師內隱的教學思想、教學策略,探索優秀教師成長的一般規律和教學風格形成的經驗歷程。本課題研究,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成優質教育任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課題的提出正如國家開題報告中指明的那樣,它是在國家教育“九五”、“十五”和科研基礎上提出來的:從“九五”重點課題《國小數學學具的實驗研究》的開展,到“十五”課題《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多種教學媒體綜合運用實驗研究》的實施,進入《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研究》課題之後,我們更明確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還是在於教師素質的提高,而教師素質提高的場所在於課堂,回到課堂原點,着力提高教師最基本的教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上來,努力解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手段以及評價方式和策略等問題。國外關於優質課堂的研究主要側重於對優質教學的研究。

它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早在20世紀30年代,西方對優質教學的相關研究已經興起,研究者的視野主要放在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研究上。最具代表性的是1965年美國心理學家加涅出版的著作《學習的條件》,不僅提出了“有效學習”的策略,還闡述了課堂學習的學習論體系思想,這也是優質教學研究的起步階段。隨後,優質教學的研究轉移到教師課堂行為以及教學過程的研究上來。1972年原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育過程最優化”理論,“克服了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片面性”,教學活動已經“不單純是提高效率,而是要達到最優,即對該條件來説是最佳的結果。”進入90年代以後,優質教學研究開始走向繁榮,研究者的視角主要集中在教師品質形成的研究上,其中“富有熱情,教學清楚明瞭,關心、熱愛、尊重學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教學過程關注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為基本特徵。這些研究分別從不同側面對“優質課堂”所具備的某些要素和條件作了分析,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也進行了探討,但是很少有專門從教學技藝這個角度着手去研究的。國內的研究也同樣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國初期全國就有部分大中城市開始組織上“公開課”、“觀摩課”,這些課本身就是“好課”,它的研究有很重的“優質”成份,這應該是“優質課堂”的前身。

第二階段:90年代中後期,國家提出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方針,隨後興起了課程與教學改革,“課堂教學”的變革已刻不容緩。1997年葉瀾教授提出“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國內掀起“課堂優質化”的熱潮,“優質課堂”的研究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近年來,國內學者對優質課堂的理解也是眾説紛紜。從教學各環節的“優化”説;優質課堂的高質、高效、高水平、高境界“四高説”;再到優質課堂就是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的“好課”説,這些研究分別從不同層面對課堂教學環節的配置和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探討。除此之外,有從教學媒體的運用和網絡資源的開發方面對優質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的,還有從師生關係角度探討優質課堂教學標準的。這些研究大多都是側重於理論研究,而對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操作,對密切聯繫教師自身實際,靈活運用教學資源、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結合現代教育特點,對教學技能、教學技巧、教學藝術改進和運用的研究還很稀缺。關於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國內外的學者也都有各種不同的爭論——“教育是一門科學還是藝術”中開始。

17世紀捷克教育學家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發表以後,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認為,教學研究和探討的重點應該是揭示一般的教學科學原理,所以科學性的研究一直占主導地位。也有一些思想家認識到,教育還應該是一門藝術。法國思想家盧梭就認為教育作為一門藝術就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關於激勵、喚醒、鼓舞。”他們的研究大都還停留在經驗描述的水平上,很少有從具體操作的路徑去深入探討的。

進入20世紀以後,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十年代美國的學者,以及五六十年代英國的學者爭論,他們分別從“人”的角度和教學規律探索的角度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這也為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隨後,美國學愛因斯坦等學者和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等對兩者的辯證關係進行了研究和探討,認為它是實踐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也就是説,教學既是一門探索規律、講求技術的科學,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問題,講究技巧的藝術,現代教學技藝研究的雛形已基本形成。其後,便有一些學者開始針對性地對某一個領域進行專門的研究,他們更傾向於研究其中的某些環節,而不是一個整體。

國內的學者也很早就認識到了國外“爭論”的問題,有的就認為,“教學法一方面要把科學做基礎,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藝術做方法。”其後的一些學者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達成了共識。其間,也有老師側重於對“教學藝術”進行研究的,如李如密老師出版的《教學藝術論》,直接從教學藝術的角度對教學技藝進行了研究。也有老師直接融合了教學技術和教學藝術的特點,提出課堂教學技藝概念的,如,徐高厚等編著的《課堂教學技藝》,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都做了一些大膽的探索和嘗試,但他們的研究更偏向於技術、技巧層面,側重於對技術的迴歸及靈活運用,而對教學藝術的理解和領悟還不是很深刻。數學、語文、英語、體育學科優質課堂中教學技藝運用的實驗研究,不僅具有其實踐意義,更重要在於更具有其現實意義。

首先有助於提高此課題研究參與者的科學研究水平,更是對所有參與者的一次歷練和提升。第二它是提高教師教學素質、教學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使教師從傳統的教育桎梏中解脱出來,創新自己,發展自己。

第三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優質課堂也正是此項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和落腳點,實現了這一點也就達到了最主要的目的。第四它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課業壓力的一種有效措施。

我校現有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佔全校教師的三分之一強,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近十年來,我校承擔的國家、省、市多項研究課題均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課題主要負責人出版專著8本。我校的語音室、多媒體備課室、天文館、信息技術中心、科普園地和各個教師的多媒體展示平台以及良好的師德素養、教學水平為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課題組由起始年級的語文、數學、外語、體育四大學科組成,根據學科又分為四個研究小組,每一個小組均由高級教師、中級教師和青年教師三結合,優勢互補,為課題研究提供各層次的切入點。以上這些從實踐到理論保證課題研究的連續性和實效性。學校領導十分重視並親自參與課題研究,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專門研究課題實驗方案,併為課題研究提供一切時間和財務等等方面的便利條件。為此我校有能力做好此項課題研究工作,並保證課題研究的圓滿完成。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8

英語是我們高中很重要的一門學科,因為它在大學聯考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不過,高中的英語學習壓力是很重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一樣。英語的課題研究是英語老師很重要的一個工作。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篇高中英語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大家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

一、本課題選題的依據

(一)課題的研究是時代的`需要

本世紀是高科技、高競爭的時代,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廣闊的胸懷、豐富的知識、聰敏的智慧、開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具有不斷獲取與創新的能力。新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正是新的人才觀的科學反映。它改變了以往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課程任務或教學目的的首位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對青年、對人才的要求。為適應這種轉變,我們要樹立以培養品質、發展能力為目標,重在交流、背靠社會的大英語教學思想。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盡力創造生動的語言環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使英語教學與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造就學生的獨立人格有機結合起來。

圍繞新課程標準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全國的英語教育工作者對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不斷產生質疑,提出英語教學改革並不斷進行研究和討論。而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的應用為英語教學改革所提供的嶄新的、先進的教學手段對傳統的教學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也為我們開拓了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有力地促進了英語教學及教學改革的進程。

多媒體技術是當今信息技術領域發展最快、最活躍的技術,是新一代電子技術發展和競爭的焦點。多媒體技術融計算機、聲音、文本、圖像、動畫、視頻和通信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藉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網,可實現大範圍的信息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育資源整合,並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的生動和高效,這是中學英語教學理念、方法、手段上的重大創新,也是教學實踐上的重大創新,它必將對教學的內涵產生根本的變革。認真研究多媒體下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使我們的教學站到時代前沿,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有着極深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課題的研究是我校教學發展的需要

上學期,在上級的支持和校行政的努力下,我校實現了多媒體進教室這教學手段的重大突破,為我校的教學發展創造了新的有利條件,為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創造了新的契機。然而,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用創新的精神探究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在我們這樣欠發達的農村中學,研究剛剛起步,只能是在探索中發展,我們不但要認真借鑑別人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論上和實踐中對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所產生的不同效果進行分析,不斷努力摸索、研究、總結,在課堂教學理念、方法,結構等多方面得出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結論,並用於指導今後的教學,使新的設備轉化成戰鬥力,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功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我校的教學發展。

根據以上兩點,我們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國內外同行在中學英語教學法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英特爾未來教育》、《計算機輔助教學》、《中學英語課程理念與實施》(何安平主編)、《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案例精選集》(高樹忠、劉鳳玲主編)、《引領新課程叢書》(陳X遠主編)是較典型的著作,如果仔細研究,會發現它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未來教育的一個方向,但是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結合與優化方面的研究不多。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基本內容、重點、難點、擬創新點、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尋找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各種功能,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及兩者的最佳結合與優化方式,形成具有現代特徵的科學、良好的課堂結構,使我組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課堂駕馭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從而提高我校的英語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1、在多媒體條件下,遵循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結合交際法、折衷法及張思忠16字教學法等主流教學方法及其他教學方法,進行“階梯式”、“合作—探究式”、“創新課堂”及其他教學模式的構建嘗試。

2、探究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換,把學科教學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實現課堂教學在理念、方法、結構上的協調與創新。

3、研究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方式的形成,以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並形成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4、結合我校實際,把適合信息技術環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推向課堂。

(三)課題研究的重點

如何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各種功能,使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得到最好的結合。

(四)課題研究的難點

如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方式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五)課題研究的擬創新點優化課堂結構。

(六)課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課題在對教學法理論的學習、分析基礎上,以繼承與批判相結合的態度,結合多媒體下的教學實踐,進行個案研究、實驗研究和歸納,從中尋找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結合點和課堂結構的優化方法。

四、核心概念

結合與優化:使教學的一般方法、教學模式在多媒體條件下實現高度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使課堂教學結構得到最好的優化,從而獲得最大的課堂效益。

五、課題研究的條件

(一)我組已為研究做了前期準備

我組於20xx年1月以“農村中學多媒體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探討”為課題,進行了至今已一年的校本教學研究,實驗經過了第一、二階段—學習階段和探索階段,課題組成員有二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一篇獲廣西教育學會第十一次優秀科研成果獎,學校科研處對這兩個階段進行了評估,充分肯定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研究對學校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二)課題組成員具有研究所需的能力

主要參加者鄭瓊蘭、唐裏、李春蘭、羅榮臏、秦玉秀、周元成、黃旭波、黃克江、羅建芳、劉登萍、韋運三、許柳青都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教學經驗豐富,成績優秀,教學論文獲國家、區、市級獎,具備對課題的研究能力。唐榮、趙婷國中英語青年教師,馬羚、莊良菊、呂錫青、龔春榮,學士,高中英語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熱情高,思維靈活。

整個課題組是一個老中青三結合的結構合理的研究小組。

(三)學校具備研究必須的領導支持和物質條件

校長韋潔華、主管科研的副校長林建連、科研主任李志君指導研究並進行科研管理。我校於三年前已建成了一個多媒體語言實驗室,通過學習和應用實踐,我組大部分教師能夠較熟練地利用網絡語言學習系統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對使用多媒體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上學期,我校在所有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使我校的教學條件上了一個新台階,學校對科研組的研究活動給予了技術指導和資金扶持等大力支持,這些,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了切實的各方面保證。

六、課題研究的進程規劃及具體要求

第一階段——學習

20xx年4月至20xx年5月,通過組織學習和自學的方式學習教師培訓教材《中學英語課程理念與實施》(何安平主編)P94—123及P170—206、《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案例精選集》(高樹忠、劉鳳玲主編)P126—141、《引領新課程叢書》(陳x遠主編)P8—40及P129—142《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P89--115和多媒體使用的有關知識,更新教學理念,加深對教學法的理解,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多媒體應用能力。

本階段的要求:

1、理解新課程下中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任務。理解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的內涵、意義,對任務驅動型學習活動的設計有初步認識。

2、對多媒體下“階梯式”、“合作——探究式”、“創新課堂”等教學模式有初步認識。

3、學習領會交際法、折衷法及張思忠16字教學法等主流教學方法。

4、寫一篇涵蓋以上三點內容的500字以上的學習小結(5月15日前上交教研組)

第二階段——研究探索

20xx年5月至20xx年12月,對利用多媒體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1、遵循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結合交際法、折衷法及張思忠16字教學法等主流教學方法及其他教學方法,在多媒體下進行“階梯式”、“合作——探究式”、“創新課堂”及其他教學模式的構建嘗試。

2、探究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換,把學科教學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使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高度融合。

3、研究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方式的形成,以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並形成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通過教學和研究,取得對多媒體下構建各種教學模式的體會,對多媒體的各種教學功能和各種教學模式在多媒體下的表現形式加深理解,熟悉教材內容的信息化過程,同時,通過研究,加深教師在改革教學理念、方法上的體會,提高教師素養,增強教師把握課堂的能力,為下一步對多媒體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結合進行優化,構建多媒體下的高效課堂作準備。

本階段的要求:

1、每位成員要按自己設計的研究方向和課題組的研究要求精心完成研究課。

2、按統一要求備課,認真填寫教案表。

3、認真上課,課後將課件上交存檔。

4、做好課後學生反饋調查。

5、對照課堂設計要求,認真組織評課,寫好評課記錄。

6、每位成員完成一篇與課題研究相關的市級以上(含市級)的教學論文。

第三階段——研究、優化課堂結構,

建多媒體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最佳結合的中學英語高效課堂,結題20xx年1月至20xx年10月,根據第一、二階段的研究成果和體會,對多媒體下的中學英語高效課堂作實質性的構建。本階段除按第二階段的要求外,要做好課堂教學對比和綜合研究,要在構建過程中研究和解決下列問題:

1、如何使學生在多媒體下充分展示自我,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

2、如何設計學生在多媒體下的教學過程參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發展的能力?

3、如何設計多媒體下的教學內容擴充和改編,使內容的表現形式更加生動、豐富、自然,更有時代氣息,更易被學生接受。

4、各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怎樣有機結合,揚長避短,在多媒體下形成互補優勢?

5、怎樣對教學中的各個環節用時進行恰當劃分和安排,使課堂教學更加和諧和高效?

通過本階段的研究,使本組成員能對多媒體下的中學英語高效課堂作出有序構建。使多媒體真正成為我校英語教學質量的倍增器。

七、課題預期研究成果

主要階段性成果

第二階段結束時,課題組寫出小結報告,每個成員寫出一篇與課題研究相關論文送市級以上教育科研部門評獎。

第三階段結束時,課題組寫出結題報告,爭取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論多媒體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結合與優化》,每個成員寫出與課題研究相關論文一篇送市級以上教育科研部門評獎或者在適當刊物上發表。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9

李德煌1,阮秀華2

摘要: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要提高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水平,就必須瞭解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做好撰寫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掌握開題報告的結構與寫法。

關鍵詞:課題;開題報告;撰寫

隨着新1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1項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築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於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以及在小教專科自考實踐性環節考核過程中指導教師撰寫教育科研課題報告的1些體會,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範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教師提供1點啟示。

1、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説過,提出1個問題比解決1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准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説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説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是創新新知,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學者文翁説過,“搞好開題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計”。制定開題研究的行動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科研課題開報告,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着關鍵的作用。對於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1個好的方案,可以使他們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避免發生進行1段時間後不知道下1步幹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説,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1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範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2、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1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複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紮實,研究工作才能有1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1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3、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瞭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怎麼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後覺得不現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開題報告的寫作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1般地説,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説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1、名稱要準確、規範。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國小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裏研究對象就是國小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對象是國小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説得很清楚,別人1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得不是很準確。如,“集中識字,口語突破”這個名稱,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象是語文,又象是英語,是中學或是國小,是國小高年級還是國小低年級更沒辦法看出來。若改為“集中識字,口語突破1國小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這樣就1目瞭然了。總之,課題的名稱1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1致,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範、科學。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1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1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儘量不用,1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儘可能表明3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2)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1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第3,要認真、仔細查閲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瞭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範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1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1般性的口號。有位老師在課題申請表中對它的課題意義是這樣説的:“大學聯考實施310x方案後,化學學科作為1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1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1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1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10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XX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10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1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3)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就是通過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幹擾。下面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0

課題名稱:引導學生走進名著,豐富學養,完善品格的研究

開題報告主要內容(研究與實施方案的陳述,重點從課題的研究背景、目的意義、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實施過程設計和主要措施、課題研究分工和預期研究目標及課題研究保障條件等進行深入細緻的介紹)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事實依據

語文學科是一門極利於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學科。但是語文學科的現狀卻不盡如人意:由於應試教育,不少語文老師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棄課外閲讀,農村國中學生的閲讀大多侷限於語文課本;由於應試教育,不少家長認為看課外書是不務正業,學生因為看課外書經常受到父母責備。因此,新課改前農村國中的課外閲讀天地幾乎是一塊處女地,函待老師、家長與社會去共同開發建設。語文老師有責任幫助青少年拓寬語文學習的視野,讓語文學習“給孩子以夢”,讓語文學習園地成為培養孩子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天地,成為開拓視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康人格的樂園。可喜的是,新課改出台,會考語文隨之改革,將名著閲讀與語文綜合實踐納入語文會考,這便給農村國中荒寒的課外閲讀天地帶來了春天的信息。

2、理論依據

(1)現代語文課程觀,現代語文教學論

“課外閲讀” 、“語文實踐活動”是《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的“教學內容”.這一規定實現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統一,這是現代語文課程觀的體現。“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已是語文教育界普遍認同的現代語文教育思想。語文教育、語文學習都必須樹立大語文觀。封閉的教育、封閉的課堂培養不出開放的人才,培養不出創新能力。只有打破“三中心”(書本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習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語文教育才有生氣,才有活力。

(2)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閲讀、閲讀、再閲讀。”

--蘇霍姆林斯基

“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蘇霍姆林斯基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葉聖陶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國民的閲讀水平,一個沒有閲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朱永新

説得多好啊!閲讀,是繼承人類一切優秀文化的主要途徑;是豐富個人情感的重要途徑;更是脱離低級趣味、完善品格、昇華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徑;是每個人終生必修的功課!

二、研究內容

(一)變量研究

1、自變量界定

學生閲讀名著的時間、數量、種類的多少,學生參與名著閲讀的比例,家長對子女閲讀名著的支持程度為其自變量。通過對自變量的研究,瞭解班級與學校的現狀,針對現狀進行多種方法、途徑的研究。

2、因變量界定

學生養成課外閲讀的習慣,閲讀興趣得以激發,閲讀能力穩步提高,學養日漸豐富,品格日趨完善,人生境界得到昇華,此為因變量。通過名著閲讀實踐活動的研究,在自變量變化的基礎上,促使其因變量的形成。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1、研究對象

全校七至九年級全體學生,全校語文教師

2、研究內容

①通過調查分析,摸清當代農村國中學生課外閲讀的基本現狀,及其他們在閲讀過程中的心理特徵,研究相應的閲讀心理指導對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閲讀理想與閲讀目的,培養健康的閲讀興趣與閲讀習慣,掌握閲讀方法,重視讀書筆記,提高閲讀效果。

②研究名著閲讀健康有效的激勵手段,構建適合我校實際的激勵體系,通過優秀筆記展覽,名著知識競賽,課前一分鐘演講,名著沙龍,名著閲讀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展示學生名著薰陶的過程,讓學生在成就感和榮譽感的激勵下,自覺養成終生閲讀的優良習慣。

③研究切合農村國中實際的名著推薦書目,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優秀讀物;研究名著閲讀指導方法,以幫助學生切實提高名著鑑賞水準,達到“豐富學養,完善品格,昇華人生境界”的根本目的。

三、課題的界定

三、實驗目標

(一)研究假設

1、如果語文教學能真正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加強學生名著閲讀實踐活動,將會推動語文教學改革,語文教學質量將會大大提高。

2、如果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拓寬學習渠道,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科學地、有計劃地開展課外名著閲讀,國中三年閲讀量達到800萬字以上,讀書筆記達到20萬字以上,不僅學生的語文素質將會迅速提高,而且其學養也會日漸豐富,品格也將日趨完善,甚至學生的人生境界也會得到昇華。

(二)研究目標

①探索農村國中學生課外名著閲讀的實施途徑及策略。

②構建科學、規範、有效的農村國中課外名著閲讀模式。

③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學生和教師特點的課外名著閲讀實踐活動指導體系。

④通過三年的名著閲讀豐富師生的學養,完善師生的品格,昇華師生的人生境界。

⑤幫助師生養成終生閲讀的習慣,推動我校書香校園建設,促進我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⑥為農村國中名著閲讀活動提供有價值的個案研究範例。

四、實驗途徑及措施

首先開好動員大會,明確名著閲讀的意義,名著閲讀的內容、方法和要求。每學期各班應舉行兩次以上讀書報告會,每學期各班要在兩次教學常規前進行讀書筆記評比,對能持之以恆堅持天天閲讀,有自己的思考與感悟,日均閲讀量達到一萬字以上,筆記優秀的同學要大力張揚,並儘可能給予獎勵。每學年教導處要組織一次“名著知識競賽”或名著閲讀演講比賽,對獲獎者要隆重頒獎,並把競賽成績納入文明班考核與語文教師業績考核。教導處還應力爭每學年召開一次全校性的“名著閲讀交流大會”.語文科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讓語文教師交流活動開展的成功經驗,把活動開展的情況作為常規教學檢查的主要內容之一與重要的“評優”標準。語文教師要把“名著閲讀指導”列為“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自己要帶頭閲讀,及時給學生以科學有效的閲讀指導。08年春季學期開始,七八年級每週要開設兩節閲讀課,九年級要開設一節閲讀課從課程上向名著閲讀傾斜。要逐步完善圖書館的管理,建設好班組圖書角,定期安排圖書展銷活動,確保學生有好書可讀。

協調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形成理想的名著閲讀實踐活動的大環境。要通過家長委員會向學生提供閲讀活動的物質基礎;要教給家長指導孩子閲讀實踐活動的方法,鼓勵家長參與“與子女共讀一本好書”活動,充分利用社會的各種力量積極開展名著閲讀實踐活動。

擬在綜合樓大廳開闢大型名著閲讀宣傳欄,在校刊《小天鵝》上開設“名著論壇”欄目,為名著閲讀成果交流創設種種平台,推動實驗活動的開展。

五、方法指導與考評措施

(一)怎樣讀書

讀書的目的決定讀書方法我們開展名著閲讀的目的主要有:增養語感,豐富想象,積累語彙,提高素養;增廣見聞,豐富知識,陶冶情操,充實人生。有鑑於此,我們讀書應精讀與略讀相結合,博覽與感悟相結合。

有時應“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好讀書,不求甚解”,博覽羣書,增廣見聞,像孫仲謀,像陶淵明;有時應反覆品讀,細心推敲,圈點批註,去粗取精,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像毛澤東。

最要緊的是:融會貫通,活學活用。

要重視做讀書筆記,做到不動筆頭不讀書。

讀書筆記的一般原則與方法:

分析事件,品評人物;記錄精華,重在感悟;及時翻閲,活學活用。

為了便於檢查評比,也為了永久保存,建議採用下列方式:

1、筆與顏色:用鋼筆撰寫,以黑色、深藍、藍黑為主,輔以藍色或紅色。

2、每本筆記的前兩頁作目錄,記錄所讀書目、時間與字數。

3、筆記為日記,要逐日撰寫。

第一行:日期、星期、天氣;

第二行:書名、章節或頁碼,當天閲讀字數;

第三行起次:A、內容概括,B、錦言妙語,C、閲讀感悟。

4、每次評比前自我統計:

A、閲讀內容(列出書目與字數);

B、閲讀起止時間、總閲讀量與日均閲讀量;

C、兩名核對者核對後簽名。

(二)“名著知識競賽”方案

一個沒有閲讀的學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朱永新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班級主任、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因此名著閲讀的開展與成效應作為衡量教育管理者、班級主任、以及語文教師工作業績的標準之一,納入教育管理考評、文明班評比及語文教師業務考核。

具體實施方案

“名著知識競賽”每年舉行一次,時間是每年五月中下旬。由教導處組織語文科組有關成員,完成初賽與複試的命題與閲卷工作。

全校同學都必須參加“名著閲讀知識競賽”的初賽,少一人將在文明班評比中扣除一分。初賽在各班課室舉行,複賽集中在綜合樓六樓教師會議室和兩間電教室舉行。初賽試卷由該班語文科任批閲,將複賽名單報教導處。複賽試卷由教導處組織人員集中閲卷。

複賽名額分配:實驗班每班8人,常態班每班4人。

獲獎人數視各級參賽人數按比例確定,一等獎1%,二等獎2%,三等獎3%

競賽成績納入文明班考評,一等獎加3分,二等獎加2分,三等獎加1分。

獎品:一等獎獎名著一部,價值20元以上,二等獎獎時尚作品一部,價值10元以上,三等獎獎精裝筆記本一本,價值5元以上。

“名著閲讀演講比賽”活動參照此方案實施。

開展競賽活動的目的:激勵全體師生紮紮實實地開展名著閲讀活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種良好的讀書習慣一旦養成,園洲中學的教學質量與辦學水平必將發生質變。

六、實驗研究過程設計

第一階段(20xx、9--20xx、2)準備階段。

制定研究方案,培訓研究人員,召開動員大會,明確名著閲讀的意義、內容和方法要求,激發閲讀興趣,整理申報資料,完成課題申報。

第二階段(20xx、3--20xx、3)實驗階段。

深入實踐研究,開展各項名著閲讀活動,收集優秀讀書心得,完成階段研究報告。

第三階段(20xx、4--20xx、9)總結驗收階段。

總結實驗成果,編輯《名著閲讀作品選集》,完成綜合評估,撰寫結題報告。

七、研究方法與保障措施

(一)具體研究方法:

①文獻研究法: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研讀《語文課程標準》,積極蒐集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信息,使課題實驗建立在紮實的理論支撐的基礎上。

②跟蹤調查法:密切關注學生開展名著閲讀活動情況,定期分析其學養與品格方面的變化。

③行動研究法:積極開展名著閲讀實驗研究,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個性化名著閲讀有效途徑,搭建各種閲讀平台,不斷交流閲讀體會,及時展示名著閲讀成果。

④個案分析法:收集典型個案,開展研討展示活動,推動名著閲讀活動的開展。

⑤歸納統計法:運用歸納統計方法進行成果分析形成資料。

(二)實驗保障措施

①資料保障:學校圖書館與班級圖書角有足夠的書籍滿足師生各方面的閲讀要求;

②課程傾斜:每週七八年級開設兩堂、九年級開設一堂名著閲讀課。

③環境保障:建設好閲覽室、讀書園地、名著沙龍,讓校園瀰漫書香。

④政策保障:將名著閲讀納入教育教學管理業績考評、文明班評比與語文教師業績考核。

八、預期成果

(一)理論成果

1、形成師生名著閲讀作品集,閲讀篇目推薦與活動方案集。

2、構建農村國中名著閲讀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3、撰寫並努力發表有一定理論深度的科研論文與研究報告。

(二)技術成果

1、探索出激發閲讀興趣、培養閲讀習慣、提高閲讀理解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2、構建農村國中名著閲讀實踐活動的內容體系。

3、形成農村國中名著閲讀實踐活動的評價體系與指導體系。

九、課題組織機構及職責

課題負責人:教導處顏進棠主任

職責:撰寫課題實驗方案,定期組織實驗教師進行理論學習,開展名著閲讀和閲讀交流活動,為實驗教師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收集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做好階段性小結和終結性總結,撰寫結題報告。

小組負責人:07級鍾小澤、08級陳劍新、09級程興龍

職責:協助主持人搞好本級組名著閲讀活動的日常管理,定期彙報本級組名著閲讀活動的開展情況,對活動開展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做好本級組階段性小結。

課題組成員:顏聚棠、樂曉勤、曾國華、陳劍新、黃惠卿、鍾小澤、陳茹潔、楊旭冠、樑樹基、羅澤高、張友興、李金梅、劉功賦、程興龍、黃豔玲、魏媛媛、陳會秋。

職責:積極參加名著閲讀活動,以自身學養與境界不斷提升的事實來感召學生;積極組織本班學生開展名著閲讀活動,每學期對學生的讀書筆記至少評比檢查兩次,獎掖先進;對學生的名著閲讀活動及時加以指導;創設種種成果交流的平台,充分調動學生名著閲讀的積極性;致力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每個學期收集10-20篇優秀的讀書筆記;每個學年撰寫出一篇有質量的名著閲讀科研論文或研究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1

反思是學校教育科研的基礎,改變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環節

1.教學反思的內容

(1)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學科思想方法、歷史、文化、方法論、教材。

(2)站在學生學的角度進行反思:個性差異、學習基礎、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學習活動過程、學習失敗的原因、學習結果評價方式。

(3)站在教師教的角度反思:教學決策、教學行為過程、教學結果、教學技能與現代化教育技術有效性。

想到也做到的事情;想到沒做到的事情;

沒想到但做到的事情;沒想到也沒有做到的事情。

2.教學反思的方法與途徑

自我經歷、學生角度、與同事交流、參考資料。

把想的事做出來,把做的事説出來,把説的事寫出來

一、文獻研究法

蒐集、鑑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已發表過的、或雖未發表但已被整理、報導過的那些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

過程:提出課題或假設、研究設計、蒐集文獻、整理文獻和進行文獻綜述。

文獻蒐集的主要渠道:

文獻的整理與積累:(1)分類(2)排序(3)編目

二、觀察法

研究者通過感覺器官或藉助儀器,對研究對象進行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連續系統的觀察,並作出具體和詳細的記錄,進而獲取正確而全面的資料的方法。這是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教育觀察的實施步驟

(1)觀察準備

①觀察目的。②觀察對象,明確觀察的重點和範圍。②觀察提綱,列出所需材料的綱目。④觀察方法和步驟,選擇觀察的方法、途徑,安排觀察的時間、次數、位置與進程等。⑤設計觀察的記錄表格。⑥確定觀察儀器。⑦觀察人員的組織分工。⑧觀察的注意事項,根據觀察的特點

常用研究方法

(2)實際觀察

①聽課。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觀察形式。②參觀。這也是一種較常用的觀察形式。③參加活動。包括各種內容、各種層次、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這是最豐富、最廣泛的觀察形式。④個別談話、召開座談會、列席會議等其他方式進行的觀察。

(3)記錄整理觀察材料

等級法 頻率法 連續記錄法

三、案例研究法

一個教學的故事加上一些精彩點評

1、教學案例的類型

①單一片斷型:一個具體生動的教學片斷與評析,反映一個新的教學理念。

②對比片斷型:一般是同一個教學內容,兩種不同教法的教學片斷與評析組成,在比較中倡導新理念、新策略。

③課時綜合型:一般是由一節課中各具特點的幾個教學亮點與評析組成,反映了一節課教學進程中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策略。

④專題解讀型:一般是圍繞一個專題,由三四個不同的教學策略的案例與評析組成,對某一新理念較為全面地解讀。

2、教學案例的要素

(1)主題:核心思想、理念。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為主題。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要問題析離出來。

(2)引言:開場白。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場景, 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問題。

(3)背景: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説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4)細節:一定程度上,這部分內容是整個案例的主體。但要圍繞主題,忌有聞必錄。

(5)結果:不僅要説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過程,還要交代結果,括學生反應和教師的感受等。

(6)點評:對於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內容,包括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觀點和分析。

3、教學案例研究的幾個特殊方法

(1)追蹤法: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連續跟蹤研究單個的人或事,收集各種資料,揭示其發展變化的情況和趨勢的研究方法。

(2)追因法:先見結果,然後根據發現的結果去追究其發生的原因。

(3)臨牀法:記錄治療、轉變的方法和過程。這一方法既適用於陷入困境兒童的研究,也適用於正常兒童的研究。

(4)產品分析法:又稱活動產品分析通過分析學生的活動產品,如日記、作文、書信、自傳、繪畫、工藝作品等,以瞭解學生的能力、傾向、技能、熟練程度、情感狀態和知識範圍。

四、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根據調查研究的目的,擬定一些問題或分發印好的問題表格,讓被調查對象書面回答,然後回收整理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一)問卷結構

1.標題 2.前言 3.指導語 4.個人基本資料 5.問題與選擇答案:6.編碼 7.結束語

(二)問題的產生:

1.明確課題 2.提出假設 3.界定概念 4.篩選變量 5.確定指標 6.產生問題(責任編輯:Lw54點Com)

(三)問題的設計

1.提出問題應注意的方面:選擇正確的回答類型 問題切合目的和假設 表達陳述清晰無誤 避免問題涉及社會禁忌 問題符合被調查者的水平

2.提出問題應把握的原則:主題明確 通俗易懂 便於處理

(四)答案的設計

1.答案設計的原則:與問題匹配 語言簡單易懂 答案無交叉 答案無遺漏

2.答案的類型:開放式答案 半封閉式答案 封閉式答案

(五)問卷的試用與修改

1.問卷的試用:經過反覆多次的修改。(1)30份至100份試測;(2)10份左右專家和典型被調查者徵求意見。

2.問卷的修改

(六)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1.問卷的發放:儘可能親自到場發放問卷並指導問卷的填寫;委託負責的組織或個人;徵得有關組織同意

2.問卷的回收:問卷回收率應達到70%以上,50%是最低要求,低於50%,調查失敗

(七)剔除無效問卷

五、訪談調查法

訪談調查法是指通過與研究對象交談收集所需資料的調查方法,又稱訪談法、談話法或訪問法。

訪談一般以面對面的個別訪談為主,也可採用小型座談會、調查會的形式進行團體訪談,還有通過電話進行的電話訪談。

訪談調查法常用於教育調查、心理諮詢等領域,適用於向被訪者瞭解心理體驗、情感,以及對某一事物的意見、態度、評價等方面的信息。

六、行動研究法

行動中研究,研究中行動。是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七、實驗研究法

運用科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論及假設為指導,有目的地操縱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條件,觀察教育措施與教育效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從中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三要素:自變量 因變量 無關變量

(一)提出實驗假設:實驗假設的陳述是:如果A,則B

(二)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1.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一、實驗操作部分。自變量的操作方法與程序;實驗對象的選擇原則、和程序;無關變量控制的方法與程序;階段和終級目標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實驗資料的積累要求、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第二、實驗管理部分。制訂以上述內容為核心的實驗工作計劃,包括組織保證、規章制度、設備籌劃、經費使用、時間進程的安排等具體方案 。

2.實驗方案的實施

(1)實驗組織,實驗學校、班級與實驗教師,保證其代表性。(2)加強實驗進程的控制。(3)有目的、有計劃地觀測實驗效果,經常不斷地收集實驗資料、數據。(調查 測查 收集現成資料 實驗日記 個案資料)(4)階段性小結,不斷進行形成性評

(三)實驗成果總結

1.將原始資料、數據歸納整理成易於處理和能夠理解的統計圖表,並在這基礎上進行必要的統計檢驗與統計控制。

2. 對取得實驗結果的原因進行解釋,從理論上回答“為何如此”的問題,做出因果關係的結論。

3.將實驗的過程與結果反映出來,形成實驗報告和學術論文。

(四)無關變量的控制

1.對主試的控制;2.對被試的控制;3.對環境的控制;4.對時間的控制

(五)注意事項

1.實驗設計要符合基本的道德準則;2.必須提出實驗的假設;3.明確評價因變量的指標;4.教育實驗需要反覆進行;5.實驗研究與其他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

八、比較研究法

現象在不同時期、地點及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或異類教育現象某種品質、狀況的比較分析,以揭示教育現象的特殊性,並從中把握教育發展一般規律的研究方法。

1.縱向比較:同一對象,不同時期。如教師成長、學校、學生髮展等

2.橫向比較:不同對象,同一標準。如不同學校、教師的教學、管理

3.同類比較:同類事物,觸類旁通。如教學經驗、同類課、同類學校等

4.相異比較:兩類事物,正反對比。如男女生、優差生等

5.定性比較:屬性、本質的比較。如某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否,各種模式之間的根本區別等。

6.定量比較:數量的比較,用數據説話。如:教育投資問題、學生考試成績、教育內部結構等問題等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2

一、開題報告的結構與寫法

第一,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名稱

2、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3、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4、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5、課題主要研究內容、方法

6、研究工作的步驟

7、課題參加人員的組成和專長

8、現有基礎

9、經費估算

第二,課題名稱要規範。

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範、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課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定好了課題名稱,下一步就是行動,行動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課題的開題報告。

二、撰寫開題報告有什麼意義?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瞭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怎麼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後覺得不能,則可以馬上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做”。更重要的是,這其中的工作計劃可以成為我們日後開展研究工作的準繩,“言而無文,其行不遠”,有了開題報告,它可以作為課題研究工作展開時的一種暫時性指導,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時間後,覺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為課題修正時的重要依據。所以説開題報告對一個科研課題能否順利立題與開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一個完美的課題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課題名稱

2、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3、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本課題與之聯繫及區別

4、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5、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課題界定及支撐性理論

7、研究目標、內容、過程、方法設計

8、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障措施

9、預期研究成果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3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國小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明確提出了中國小創辦特色學校的要求。

創辦特色學校是學校管理應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同區域文化資源結合,是將理論化的建設賦予了活色的靈魂,使特色學校更能凸顯其獨特的風格。特色學校是區域文化資源傳承和發展的特殊載體,特色學校也可以使區域文化資源在教育領域凝聚和創新;同時在特色學校的創辦過程中又體現着區域文化資源的潛移默化,可以利用區域文化資源優勢辦出真正具有獨特風格的特色學校。因此,以區域文化資源為突破口進行特色學校建設,立足於學校實際,加強各方面建設,是尋求突破發展的全新探索。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及內容

本課題以進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觀念為前提,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價值取向,以全面提高學校育人質量為宗旨,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內化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踐行幸福教育的辦學行為,打造學校的幸福教育辦學特色。

結合學校“內涵發展,特色強校”的辦學思路,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面向全體、發展個性、發揮優勢的原則,既努力辦出特色,又堅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從教育教學本身的客觀規律出發、找準突破口、制定配套措施抓具體,逐步實現辦學特色。

三、課題的研究對象和範圍

本課題的研究屬於綜合性研究,周邊學校的教學工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周邊學校發展出了特色或沒有特色的數量對比,再以我們學校“以幸福的教育培養幸福的人”的辦學理念為核心,以校訓“益物、益人、益己”的三個維度為經,以“幸福文化、幸福校園、幸福課堂、幸福教師、幸福學生、幸福體藝”六個方面為緯,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內涵,並使之內化為師生自覺的行為和追求,從而打造學校幸福教育辦學特色。

四、課題的意義

學校的發展也存在許多困惑。一方面,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過重;部分老師對學生管理手段跟不上孩子的發展,造成師生關係緊張;一些學生的個性在校得不到張揚,一些學生的自尊心得不到保護。同時由於家庭、社會風氣、網絡的影響,使孩子們感受不到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另一方面,對教師而言,由於激烈的升學競爭而感到壓力重重;由於長期單調的教學工作而感到職業卷怠;由於收入的清貧而感到生活的拮据。這些因素使部分老師厭倦教師這個職業,感受不到作為教師的快樂和幸福。另外開展課題研究有利於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推進。

綜上所述,20xx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全體教師將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學,努力做一名“科研型”教師。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4

論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詳細內容請看下文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畢業論文選題一般要求滿足以下原則:

①開拓性:前人沒有專門研究過或雖已研究但尚無理想的結果,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或是學術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

②先進性:碩士畢業論文要有新的見解,博士畢業論文要做出創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選課題應有需要背景,針對實際的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即應有實際效益或學術價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課題的內容要有科學性,難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適當,充分考慮到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説明,畢業論文題目不是給定的,而是研究出來的,只有在對所研究領域的過去、現在的研究資料等信息進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夠確立滿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選題,從而為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奠定堅實的基礎,開題報告《研究生開題報告的寫法與技巧》。無論是結合導師已有科研任務的選題,還是自選課題,選題之前的“信息積累”與“發現問題”均是研究生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儘管導師已完成了以上過程,但導師並不能替代研究生,這就是研究生學習、研究的獨立性要求。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5

教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數學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人的發展方向有極其中要的作用。在中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的教學,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概括、和應用是順理成章的。而化歸思想又是數學思想的一大主樑,也是必須要受到重視的數學思想。

在教學中到處藴涵着化歸思想,教師要很好地挖掘教材中藴涵的轉化因素,讓學生體驗運用化歸思想能夠使問題簡單化。培養學生的轉化意識,使學生初步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既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也可以為以後的學生的中學數學打下基礎。

本課題的基本內容、重點及難點

本課題的基本內容是要了解什麼是化歸思想?及化歸有哪些具體的思想方法?結合具體的數學內容及問題來進一步的探討、分析及運用化歸思想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瞭解掌握化歸思想方法.

化歸思想作為數學思想的一大 主樑 體現在整個數學的教學及學習中,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來選擇合適的化歸思想方法是本課題的重點內容.但是如何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來選擇正確的化歸思想方法則就是一個難點問題.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

論文提綱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科技及經濟發展成熟的標誌是數學化,因為時代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數學思想和方法的運用。所以在現代進行的數學教學中加入數學思想的教育是急迫的,更是必須的。

數學教學中要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已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化歸思想是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因而我的論文會繞着下面的幾點來展開對化歸思想的探究:

(1) 先介紹化歸思想的概念,並進一步的討論其實質及轉化過程.

(2) 討論運用化歸思想的意義及其作用

(3) 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來探討分析及運用化歸思想,

(4) 通過對化歸思想的探討研究進一步運用到具體的實際問題中.

[1]張奠宙 過伯祥 《數學方法論稿》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O.2

[2]曾崢 楊之 《 化歸 芻論》 數學教育學報20xx.10(4)

[3]楊世明 《轉化與化歸》 鄭州 大象出版社2OOO

[4]G.波利亞 《數學與猜想 》 科學出版社1984

[5]M.克萊因 《古今數學思想 》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

[6]沈文選 《中學數學思想方法》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7]謝廷楨.國中效學應滲透的效學思想和方法[j].山東教育(中學版).1996.(2~4) 49 50.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6

一、選題意義和背景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數學,各種其他學科的研究也離不開數學。就人類生活來説,我們的衣食住行、經濟生活、休閒娛樂等活動中充滿着數學的味道。就學科研究而言,以經濟學為例,微觀經濟學通過數學的應用為個人和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數學在宏觀經濟學中的應用涉及到國計民生、政府宏觀管理等方面,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運用數學建立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模型,既可以解釋社會中的很多問題,也可以為人們的決策提供參考。同時,政治經濟學、財政學、經濟史等學科的研究也在很多地方用到數學。因此,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課程的實施,應社會的需要、個人發展的需要,人們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的數學教學往往侷限在數學知識方面,數學的學習通過解決結構良好的、有固定答案的數學題來展開,教學方式也往往以灌輸為主,數學學習結果也以解題的分數作為評判標準。誠然,數學知識是數學學習的基石,但是如果僅僅將數學學習理解為數學知識的學習,未免對數學的理解狹溢化。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的能力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近年來,人們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研究性學習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以數學建模、數學探究、數學實驗、數學主題閲讀等為主要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也應運而生。

二、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對學生髮展有重要促進作用。筆者結合課標、教材的內容以及自身的體會,在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髙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進行研宄的問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説、反思性學習理論、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成為數學課題學習的重要理論基礎。

三、參考文獻

[1]張思明。張思明與數學課題學習[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2,4-5,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2-4,8,98.

[4]霍益萍。研究性學習:實驗與探索[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xx:10.

[5]張思明,王尚志。課題學習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案例[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6]盧萬兵。國內外數學課題學習研究綜述[J].數學教學研究,20xx(8):2-4.

[7]王愛芬。國外及我國開展研宄性學習的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4):49-50.

[8]馬復。國中數學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229.

[9]仇金家。中學數學課題學習指導:數學探究、數學建模與數學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7-10.

[10]劉來福,李延林。提倡數學實踐激發學生創造[J]數學通報,1998(12):24.

……

四、論文提綱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問題的提出

三、相關概念界定

1、學習性研究

2、課題學習與數學課題學習

3、數學建模

4、數學實驗

5、數學探究學習

6、數學主題閲讀

第二章 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綜述

二、國內文獻綜述

1、數學課題學習的意義

2、數學課題學習的實施

3、數學課題學習的幾種主要形式

4、課標中的數學課題學習

5、教材、刊物中的數學課題學習

6、數學課題學習的案例

第三章 數學課題學習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三、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説

四、反思性學習理論

五、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

第四章 高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及其分析

一、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

1、學生參與熱情高,研究問題緊密聯繫實際

2、家長重視程度高

3、競賽開放性強

二、課堂觀察

1、課堂教學的亮點

2、課堂教學的缺陷

三、訪談

1、針對教師(教研員)的訪談結果及分析

2、針對學生的訪談結果及分析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數學課題學習對學生髮展有促進作用,課題學習與常規教學相得益彰

2、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3、對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

4、家長支持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但也受考試成績目標的影響

5、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受時間、師資的影響

6、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形式較為單一

7、交流與合作在數學課題學習中尤為重要

二、建議

1、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提升自身能力,並儘可能充分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

2、學校要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和師資的優化

3、教育部門要督促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與教研

4、積極完善數學課題學習評價體系

5、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

第六章 研究反思

參考文獻

五、論文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的基本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一個人自己決定的;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現實和解釋現實,個人的經驗世界是用自己的頭腦創建的,由於每個人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其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具有差異。”

學生知識的建構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這種建構與學生經驗、信念、問題情境等密切相關。學生不是空着頭腦走進教室的,我們的教學要將學生的學習融入真實情境之中,並使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適應。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利於學生髮展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構建知識,並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進行指導,為學生的發展一步步地鋪好台階。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相當數量的實例,讓學生利用所學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不追求統一的嚴格的標準答案,儘量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己有知識水平,通過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從現實中發現問題、解釋現實,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六、研究方法

觀摩學習、問卷調查、實踐操作。

七、研究內容

結合自己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和課堂觀察、師生訪談的情況,筆者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七條結論:數學課題學習對學生髮展有促進作用,課題學習與常規教學相得益彰;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對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家長支持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但也受考試成績目標的影響;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受時間、師資的影響;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形式較為單一;交流與合作在數學課題學習中尤為重要。

八、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作者從觀摩年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論文答辯的情景體會到學生參與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熱情很高,他們很重視這種活動,研究問題與實際聯繫緊密,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們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對教師的訪談、對學生的訪談和課堂觀察來看,學生有着積極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強烈願望。儘管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經歷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着較強的好奇心和參與意識,例如有的同學因喜歡動手操作而喜歡數學實驗,有的同學喜歡通過主題閲讀了解有趣的數學現象。

儘管高中的學習任務較重,學生課餘時間不多,但他們願意拿出時間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索,並儘可能地利用相關資源解決問題,這些都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這就要求學校、教師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參與機會,給予學生必要的輔導和支持,提供各種可利用的資源,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平台。

九、預期的結果

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課程的實施使得人們的學習方式發生很大變化。筆者聯繫課標、教材的內容以及自身的體會,在對相關文獻進行綜述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高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進行研究的問題,結合自己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和課堂觀察、師生訪談的情況,試圖分析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併為數學課題學習的進一步開展提出可行性建議。通過對來自一線的相關資料的研宄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並結合實際對教師、學校、教育部門等提出了相關建議。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筆者可就此問題收集更為廣泛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使得該研究所得結論更為可靠、更有參考價值。

通過對研宄結論的分析,筆者提出以下觀點: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提升自身能力,並儘可能充分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學校要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和師資的優化;教育部門要督促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與教研;積極完善數學課題學習評價體系;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最後,筆者對此研究進行了反思,認為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筆者可就此問題收集更為廣泛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使得該研宄所得結論更為可靠、更有參考價值。

十、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第7學期第20周1月8日指導教師與學生見面,指導學生選題,初步查找,收集相關資料。

第7學期結束即1月20日前,由指導教師下達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制定畢業論文(設計)相關計劃。

第8學期第2周結束即2月23日前,學生應完成開題報告,並交給指導教師審閲。指導教師將開題報告電子版統一提交至系裏留檔。

第8學期第8周(4月2日-4月6日),我係將組織畢業論文(設計)中間檢查,檢查內容涉及:學生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執行情況;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各環節的跟蹤檢查及改進措施。

學生在第8學期11周結束即4月27日以前完成論文(設計)初稿,並交給指導教師審閲。

學生根據指導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對論文(設計)進行修改,在第8學期14周結束即5月18日以前完成論文的最終定稿,交指導教師和評閲教師評閲,並準備論文(設計)答辯。

初步定在第8學期第15周(5月21日-5月25日)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答辯。

在答辯結束一週內系裏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總結並將相關材料和工作總結報教務部備案。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7

一、基本信息:

項目課題名稱:當代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的傳承研究

內容摘要(不得少於400字)。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國經典文學作為我國文化的載體本應該是每位大學生必須瞭解的。可而今隨着網絡世界的愈發繁華,我們的經典文學正在被慢慢冷落。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發揚中國經典文學是每個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

本課題以安徽科技學院各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訪談等形式,研究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的喜好情況和閲讀動因;分析大學生對經典文學的學習情況及重視程度;探究我國經典文學逐漸被忽視的根本原因、解決辦法以及策略,切實幫助學生提高良好的文學素養,拓展思維方式,使中國經典文學能得到普及併發揚光大。

二、項目論證:

(一)申請理由(包括自身具備的知識、自己的特長、興趣、已有的實踐創新成果等)

1.課題組成員截至目前已學習了計算機基礎,邏輯學等課程,正在學習大學語文、創造力理論與創新、信息檢索等課程,我們想把自己大學所學課程聯繫起來運用到實踐中去,用實踐去檢驗和鍛鍊自己。計算機基礎、信息檢索課程的學習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基礎工具,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也能加強我們對計算機的運用技巧;通過邏輯學的學習,使我們的思維方式更加嚴謹,這為以後課題研究方式、過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證,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設計調查問卷;另外,我們想通過對當代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的傳承研究幫助所有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經典文學觀,這為高校大學語文課程的開展及學生對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習都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更重要的是,我們想為國家盡微薄之力,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本課題四個組員的選擇都很有講究。第一,四個課題組成員都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且對經典文學抱有濃厚的興趣;第二,課題組成員許志剛同學擁有非常好的組織能力,為課題組四個成員今後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課題組成員姜軍同學精通計算機,能高效地使用課題研究所需要的各種軟件;第四,課題組成員周敏同學善於交流,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能順利完成實地採訪工作;第五,課題組成員毛傳瑩同學語文功底紮實,擅長寫作,對以後課題論文的撰寫十分有利。

3.本課題組所有成員都對中國經典文學抱有濃厚興趣,面對身邊同學對自己國家經典文學的漠然,我們想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案。力求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經典文學閲讀觀,切實幫助學生提高良好的文學素養,拓展思維方式,使中國經典文學能得到普及併發揚光大。

4.本課題組成員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1)課題組成員周敏:寒假社會實踐論文被評為20xx、20xx年外國語學院寒假社會實踐優秀論文;暑期社會實踐論文被評為20xx年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優秀論文。

(2)課題組成員毛傳瑩:20xx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移動課堂”課程論文被評為安徽科技學院優秀課程論文 .

(3)課題組成員許志剛被評為安徽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20xx年和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4)課題組成員姜軍:《中國近代史綱要》優秀論文。

(二)立項依據:本課題研究現狀與趨勢,理論意義與應用價值,創新點。(三部分逐項填寫)

1.本課題研究現狀與趨勢:

(1)對於當今人們對傳承經典文學的態度的研究。

眼下讀書界的“經典熱”轟轟烈烈,不少人都主張重讀經典。《文藝報》20xx年4月期指出:“珍視經典,而且正確地面對經典,才能掃除我們土地上太多的塵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協會副會長指出:當代人要擺正對經典文學的態度。

(2)對於經典文學的傳承途徑的研究。

張豈之先生在學術研究的同時,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工作,並且擔任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委員會顧問。他認為:“關於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觀點來梳理寫成普及性的讀物,都可以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歷史,如果對歷史尊重不夠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時間裏引起轟動,引起大家的關注,但是它們的學術壽命是不會長的,隨着讀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學術研究的那些東西倒是永恆的。

湯一介先生説:”國學經典書籍中對現在依然有意義的道理,讓現在的小孩子跟今天的社會生活結合起來,這完全是可以的。特別是我們在比較浮躁的社會,通過一些傳統的東西,告訴小孩子們對於現代的意義是什麼。我想這種普及工作是有意義的,過去我們做過,我想今後我們也會繼續做的。

方克立先生説:“經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別是過去的100多年,我們文化發展中確實有一些問題,我們過去的文化取向太過於向西方傾斜,年輕人感興趣的都是西方的東西,我們傳統的東西、特別是經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別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對廣大羣眾也要進行這方面的普及。

在這個物質社會,我們祖先留下的許多精神財富已被物質財富擊敗,人們深感當代人可貴精神的缺失嚴重,許多大家都開始研究如何能讓經典文學走進當代人的精神世界,助他們找回迷失的自我。

(三)前期準備情況:本單位所具備條件,查閲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1.本單位所具備的條件:課題組四個成員都對中國經典文學抱有濃厚興趣,這為以後課題研究的開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其次,課題組姜軍同學精通計算機,能熟練、高效地通過一些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再次,其他三位課題組成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都多次獲得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2.查閲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1)朱維錚:《”國學“答問》 載《書城》20xx年第9期

(2)張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xx年版。 第108頁

(3)楊義:《重繪中國文學地圖的方法論問題》 載《學術研究》 20xx年第9期

(4)郭紹虞。 中國曆代文論選(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郭紹虞。 中國曆代文論選(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遊國恩。 中國文學史(四)[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7)楊適。 原創文化與經典[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xx.

(8)張傑:《高新技術時代經典文學的命運》,《社會科學期刊》,20xx年第3期

(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與經典的命運》,《蘇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四期

(10)陶東風:《文學經典與文化權利(上)--文化研究視野中的文學經典問題》,《中國比較文學》20xx年第三期

(四)研究內容和提綱

1.研究內容:

首先,調查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的瞭解情況和閲讀情況。

在英語和網絡的強烈衝擊下,經典文學逐漸被大學生冷漠,很多大學生甚至從來沒有閲讀過一本完整的經典著作,我們希望能通過各種調查方式詳細瞭解當今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的瞭解情況和閲讀情況。

其次,實證分析語言學習者與非語言學習者對中國經典文學閲讀情況(包括:閲讀量,閲讀內容、閲讀動機等)的差異性。

通過調查問卷和圖書借閲情況研究不同專業的大學生了解中國經典文學的深度和廣度,分析語言學習者和非語言學習者閲讀文學著作情況,探究二者閲讀文學著作是否具有顯著差異性。對同一階段的愛好經典文學者和非愛好經典文學者的語言學習能力進行對比分析,觀察是否具有明顯差異。

再次,深入探究影響大學生閲讀中國經典文學的因素。

通過問卷調查、採訪等方式深入探究影響當代大學生傳承中國經典文學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漠然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國經典文學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營造良好的文學閲讀氛圍,調動大學生閲讀中國經典文學的積極性。

可以舉辦一些活動激發大學生對經典文學的興趣,如文學知識競賽、書評競賽等;還可以舉辦一些講座,增加他們對經典文學的瞭解;也可以開設選修課,成立社團等引導大學生閲讀經典文學,解決他們閲讀過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難。

2.研究提綱:發現問題(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的傳承遠遠不夠)--找出原因(通過問卷調查、實地採訪、實證分析等方式找出根本原因)--解決問題(找出原因後,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幫當代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經典文學閲讀觀,使我國經典文學發揚光大,從而幫助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五)擬採取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查閲法。查閲相關資料,參考前人對本課題的研究,借鑑他們的可取之處,反思他們的不足之處,為自己的研究汲取經驗。

(2)問卷調查法。對我校各院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採訪,瞭解他們對經典文學的瞭解和閲讀情況,找出影響他們傳承經典文學的根本原因,通過深入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3)實地採訪法。在校園內隨地隨時隨機抽取學生進行採訪,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更好地瞭解他們對經典文學的態度,閲讀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過實地採訪,可以幫助被採訪的同學樹立更好的經典文學閲讀態度,同時,也能為我們的研究收集有利的建議。

(4)實證分析法。運用SPSS13.0統計工具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

2.技術路線:

提出問題-實證分析-解決方案

①提出問題:由於當今中國的大學生比較重視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我國經典文學的繼承,這對大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語言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要充分認識到文學對一個不成熟的大學生的重要作用,讓文學活在我們的生活中並指導我們前進,也讓文學得到發揚光大。

②實證分析:利用SPSS13.0統計工具,結合我校各專業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閲讀的差異制定中國經典文學調查問卷表,對我校各專業學社開展問卷調查,在結合我校圖書館的借閲情況及對學生的座談、訪談記錄,統計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的繼承情況,分析造成大學生忽視經典文學的根本原因,探究語言學習者與非語言學習者對文學繼承的差異性。

③解決方案:通過對各專業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的繼承情況的研究,找出大學生忽視中國經典文學的根本原因和閲讀經典文學對語言學習者和非語言學習者的指導意義。以達到大學生重視繼承中國經典文學的目的,並從課內外活動的開展中豐富大學生的文學生活,指導大學生的語言學習和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六)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找出當代大學生經典文學閲讀量少的根本原因。

2.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良好的閲讀習慣,是我國經典文學能被更好地傳承;同時也幫助他們提高自身修養,豐富他們的大學生活和精神世界。

(七)研究進度安排和中期成果(中期研究成果要量化)

(1)20xx年3月~4月:準備階段。召開課題組座談會,確定課題實施方案,明確成員分工,落實任務;研討調查問卷設計,進一步收集文獻資料。

(2)20xx年4月~6月:正式調研階段。課題組對安徽科技學院各學院學生進行實際調研(包括問卷調查,實地採訪等),調查影響他們經典文學閲讀量少的根本因素,收集並整理調研資料。

(3)20xx年7月~10月:實證研究階段。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通過對調查問卷中各問題不同回答所佔的百分比分析,找出原因,再深入探究解決方案。

(4)20xx年10月~11月:分析與撰寫論文階段。整理調查資料和統計分析數據,在實證研究基礎上,撰寫課題相關論文。

(5)20xx年11月:綜合研究階段。在綜合研究基礎上,完成論文發表、撰寫課題結題報告並報送校科研處,接受驗收檢查。

結合問卷調查和實地採訪,預計中期效果:

提交《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新科研基金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至科研處。

(八)項目預期成果形式:

(1)公開發表與項目相關的論文(學生為第一作者,並在文中標明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科研基金課題資助);

(2)提交社會調查報告;

(3)通過專家組答辯。

(九)項目的經濟、社會效益分析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有利於當代大學生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文學素養及語言學習能力,更能拓展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眼界,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及工作都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8

開題報告是在對課題項目進行初步準備與研究以後,對課題管理部門所作的情況彙報,主要表述課題的研究價值、研究方法及論證的基本思路,請有關部門審查有無缺陷或不妥之處。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一般按照“研究目的和意義”、“文獻綜述和理論空間”、“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資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驟”這樣幾個方面展開,其中,“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是重點。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在已經完成收集資料和初步論證思考等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對研究目的和意義做簡練而準確的表述。

二、文獻綜述和理論空間

對研究報告進行綜合性概括描述,確定研究框架,將理論研究的主要問題作簡要表述。

三、基本論點和研究方法

此項要求是,編寫出研究報告提綱,顯示研究的整體性輪廓。提綱用三級標題形式,清楚完整地顯示研究的思路,要充分注意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本站 網整理該文章……

四、資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驟

簡明扼要表述資料收集方法、工作步驟安排及課題組人員分工情況。

以上四項內容,第四項是重點。開題報告以300—500字為宜,格式及字號要符合學院規範要求。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19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國小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明確提出了中國小創辦特色學校的要求。

創辦特色學校是學校管理應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同區域文化資源結合,是將理論化的建設賦予了活色的靈魂,使特色學校更能凸顯其獨特的風格。特色學校是區域文化資源傳承和發展的特殊載體,特色學校也可以使區域文化資源在教育領域凝聚和創新;同時在特色學校的創辦過程中又體現着區域文化資源的潛移默化,可以利用區域文化資源優勢辦出真正具有獨特風格的特色學校。因此,以區域文化資源為突破口進行特色學校建設,立足於學校實際,加強各方面建設,是尋求突破發展的全新探索。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及內容

本課題以進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觀念為前提,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價值取向,以全面提高學校育人質量為宗旨,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內化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踐行幸福教育的辦學行為,打造學校的幸福教育辦學特色。

結合學校“內涵發展,特色強校”的辦學思路,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面向全體、發展個性、發揮優勢的原則,既努力辦出特色,又堅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從教育教學本身的客觀規律出發、找準突破口、制定配套措施抓具體,逐步實現辦學特色。

三、課題的研究對象和範圍

本課題的研究屬於綜合性研究,周邊學校的教學工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周邊學校發展出了特色或沒有特色的數量對比,再以我們學校“以幸福的教育培養幸福的人”的辦學理念為核心,以校訓“益物、益人、益己”的三個維度為經,以“幸福文化、幸福校園、幸福課堂、幸福教師、幸福學生、幸福體藝”六個方面為緯,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內涵,並使之內化為師生自覺的行為和追求,從而打造學校幸福教育辦學特色。

四、課題的意義

學校的發展也存在許多困惑。一方面,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過重;部分老師對學生管理手段跟不上孩子的發展,造成師生關係緊張;一些學生的個性在校得不到張揚,一些學生的自尊心得不到保護。同時由於家庭、社會風氣、網絡的'影響,使孩子們感受不到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另一方面,對教師而言,由於激烈的升學競爭而感到壓力重重;由於長期單調的教學工作而感到職業卷怠;由於收入的清貧而感到生活的拮据。這些因素使部分老師厭倦教師這個職業,感受不到作為教師的快樂和幸福。另外開展課題研究有利於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推進。

綜上所述,20xx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全體教師將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學,努力做一名“科研型”教師。

以上內容就是一祕為您提供的3篇《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秀 篇20

一、 課題的背景

1、隨着經濟的全球化,世界各國加強了溝通與瞭解,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作為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工具,我們迫切地需要學習,而且從語言的最佳學習期---國小階段學起。目前,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陣地在課堂,而國小每週的英語課時很少,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

2、目前我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現狀:單詞對話認讀不到位,文盲較多。有部分學生只會説不會認讀,寫更困難。課堂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很少,有也是單純的操練,缺乏具體的語境。

(2)年級越高英語成績掉隊的越多。學生學習習慣沒有很好的養成,學習內容的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減弱,成績下滑較多,知識遺忘較快。

(3)班級人數多,課時少,學生操練的機會少,導致學生每節課的知識都不能消化,學習自信心受挫。

(4)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多樣,教材鑽研不透,教學手段簡單,對學生了解不夠,教學活動設計不夠合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學生對單詞句型的認讀不到位,自主學習能力極差,學習習慣沒有養成。

二、課題理論依據

課堂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場所,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於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國小英語不同於其他學科,在重視基本的語言知識之外,更要關注語言技能的掌握、運用和實踐。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語言的學習、操練和模擬運用越有效,真正使用語言進行交流也就更容易。課堂教學有效性包括了教師教的有效性、學生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三個方面,我們將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初步的研究。

三 研究目標

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針對我校教學的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研水平,促進國小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使英語學習交際的目標更早實現。

四 課題成員簡介

包賢惠,女,國小高級教師,英語本科學歷,登特科中心校英語教師,曾獲得旗級基本功大賽二等獎,教學論文《國小英語詞彙教學

策略的實踐》獲國家級一等獎,教學論文《淺談國小英語語法教學》獲自治區級二等獎。

敖麗梅,女,小教一級,畢業於通化師範學院,本科學歷。20xx年從事國小英語教學工作,多次參加旗級教育教研活動。在教育論文、教師基本功和英語口語方面的比賽中均獲得較好成績。

金建軍,男,小教高級,畢業於通化師範學院,本科學歷。畢業至今一直從事國小英語教學工作,多次參加培訓教研,教師基本功較紮實。

張愛華,女,小教高級,本科學歷,畢業後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多次外出學習,參加教研教改,教學基本功紮實,成績優異。所著的論文多次在自治區獲獎。

五、研究開發內容和預期成果

本課題主要研究探索一條適合的能提高我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1、提高教師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尤其對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要注意三個方面

①單位時間裏輸出的信息量多少

②單位時間內學生接受的信息量是多少

③單位時間內學生受益面的大小。用盡可能少的時間投入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在課堂上收到儘可能多的實效。

2、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的有效性。通過各種比賽、調查等活動檢測學生一段時間內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掌握運用情況,尤其在單詞對話的認讀,語言的運用方面。

3、 教師課堂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包括教師在備課、鑽研、教案的預設,課堂生成的把握等方面。

4 、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情境的創設,活動的設計,導入、新授、操練、鞏固、應用這幾個環節的有效性。

六、擬採取的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學習和應用情境教學法原理和新課程理論理念指導研究活動,注意積累其他學校及個人的有關外語教學成功經驗的材料,並系統歸類比較,甄選有效教學經驗作為本課題借鑑。

2、調查研究法。瞭解當前國小英語教學的現狀,通過分析找出共性問題,掌握研究的起點和脈搏,使研究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

3、經驗總結法。對研究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及時歸納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撰寫經驗總結及論文、實驗報告。

4、行動研究法。通過研究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舉止,及時發現和記載學生喜愛、學習效果較好的活動方式,以便積累研究實驗的經驗和材料。

七、進度的安排

本課題實施的時間為20xx年12月至20xx年12月,共分三個階段:

1.啟動階段:(20xx.12——20xx.03)全體成員深入調查確定研究課題,對照評審要求填好課題申報表;加強學習,閲讀相關資料,做好理論儲備,培訓課題組教師;集體研討形成研究方法完善試驗方案,展開調查,撰寫有關研究文獻資料,針對學校實際制定好課題研究方案。

2.研究階段:(20xx.03——20xx.10)記好活動案例,積累經驗,關注課前準備,改善學習方式,強化能力培養,促進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課題組教師實踐、交流、分析、評比,做好本階段的階段性課題研究總結。

負責人組織調控研究方向與進程,發現研究中的問題,及時總結研究成果,組織撰寫研究論文、報告。在這一階段,我們從具體內容入手,全面開展研究工作,探索教師的教學準備能力、教學實施能力以及教學評價能力,從而提高國小英語教育教學的質量。

3.總結階段:(20xx.10——20xx.12)全體試驗教師共同研討,提煉研究成果,完成論文,階段總結,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對教師的教學準備、實施評價等方面和學生學習成果開展彙報展示活動,做好結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