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分析報告彙編(精選3篇)

質量分析報告彙編 篇1

一、從卷面分析學生,詳細表現如下:

質量分析報告彙編(精選3篇)

1、綜合運用學問的實力較弱,主要表現在學生填空題、選擇題、解決問題。主要緣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新的學問體驗不深,頭腦中建立不清楚、不紮實。

2、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表現在有點困難的.數據和文字都對一些實力較弱或較差的學生造成肯定的影響。

二、存在的問題

1、基礎概念的理解不夠透徹,造成對基礎概念不能敏捷運用。

2、計算作為一個基礎學問和基礎技能,還需加強訓練。

3、解決問題時對條件問題的分析綜合實力還遠遠不夠。解決問題策略有待提高。

三、改進措施

1、必需劣實數學基礎。肯定要重視學問的獲得過程。

2、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看法和學習策略的培育。要重視培育學生審題意識,培育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3、老師要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羣體。要堅持做好以下工作;堅持“補心”與“補課”相結合。消退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後進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後進生,從最基礎的學問抓起,依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原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質量分析報告彙編 篇2

1、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現狀研究

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是師生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將課程標準中所應體現的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策略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轉化為實際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這是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教學建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擺在不同的位置上來進行課堂教學,把傳統的教師中心讓位於學生中心,傳統的知識中心讓位於問題中心,傳統的知識技能中心讓位於分析問題—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獲得發展的中心,這是新課程課堂教學實施中教學程序上最明顯的一個變化,也是新課程課堂教學最顯著的特點。

2、新課改下的課堂學習學生評價方式的實踐研究

評價不是以目標的實現為依據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知識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過程原則為依據的。因此不僅要重視課程教學的累積性結果,而且更應重視課程教學過程的形成性結果。教師在評定學生作業時,應是“評論家”,而不是“評分者”。評價的目的是根據教師的評論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評價有意不預先闡述目標,而是用一種與教育過程的評價和判斷比較接近的方式來描述具體的活動,意在向課程決策者提供關於教育過程的信息,也為學生提供有關他們學習的信息,而不是測量他們學習結果的好與壞、課程實施的成功與否。

3、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教師評價方式的實踐研究

建立促進數學教學師生互動、協調發展、真正實現學生自我價值的評價模式。確立課堂教學綜合評價集合的主要變量及實現這些變量的表現形式與方法,設計整理信息的可操作的方案,構建最簡便有效刻劃這些變量所反映的事實的方法和手段,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奠定重要的基礎。全面應用動態評價和個性評價的基本理論,將課堂教學評價與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融為一體,使評價成為促進教學發展、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4、新課程實施中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評價意味着必須評估學生的行為,因為教育所追求的正是學生的行為變化;在任何時候評價都必須包含一次以上的評估,在最後階段進行多次評估,以確認行為是否真的發生變化。把評價與目標結合起來,評價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用評價觀代替了傳統的測驗觀。

基於上述基本理論,我們積極探究構建課堂教學綜合評價的科學方法和實現方法的策略,建立健全評價體系,在制定評價體系過程中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評價結合起來,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起來,將個人評價與他人評價結合起來,使綜合多元評價實現課堂教學價值取向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適合我校目前與未來課堂教學綜合評價的基本實施策略。

質量分析報告彙編 篇3

一、答題總體情況

本次化學科的期末考試,我校學生在答題方面的總體表現如下:

1、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紮實。表現在對化學式的意義表述不清;對化學反應的量的關係不能正確理解;對物質的分類混淆不清;計算能力非常薄弱;對化學用語的表達含義不能準確理解;不會書寫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等等。

2、實驗基本技能差。不會組合正確的實驗裝置和排列合適的實驗操作順序等。

3、能力與方法問題。閲讀理解、綜合分析與歸納、語言表達、科學探究等能力較差,對化學學科中常用的科學方法不熟悉。表現在不會進行探究性學習;根據現象總結結論的能力較差。

4、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表現在不能根據所設計的問題情境,結合自身體驗來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語言表述不清楚,邏輯性較差,缺乏條理性。表現在不能用精練的、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具體的反應現象,或對反應現象敍述不清;回答問題不能抓住重點問題去闡述,不能答出關鍵點。

6、計算能力薄弱。表現在根據化學式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和元素的質量比,以及化學反應中有關量的計算。

二、各題答題常見錯誤、出現此類錯誤的比率、錯誤成因分析及其對策

第一大題選擇題14題,全部答對的只有1人,主要答錯的題目有第7題、第10題、第11題和第14題。學生對上述題目的理解不好,基礎知識沒有得到落實,尤其是第11題,錯誤率達50%以上,要根據化學方程式來找物質A的化學式,其依據是質量守恆定律,不少學生對這類型的題目做不好,這可能與學生的思考力有關,也與教師平時對這類型的題目訓練不夠,第14題有一定的難度,錯誤率達80%以上,要有想象力並要基礎紮實的學生才能做得好。

第二大題填空題,考核的是學生對化學符號、物質微觀結構圖等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很多學生在第15題失分嚴重,如氖氣的化學式很多學生寫不出來,有的寫成Ne2,答案是Ne,2Al不少學生理解成2個鋁分子,答案是兩個鋁原子。第17題的某微觀結構示意圖:當x=8,氧離子結構圖應是,離子符號為O2-,C60是原子還是分子,不少學生理解不清,不少人認為這小題是表示一個碳60分子由60個碳原子組成,其實,這裏指的是C60這種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第三大題主要由推理題組成,其中第20題,學生要對氫氣、氧氣、氮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這6種氣體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有較清楚的認識。理解好才能做好,寫出相關的反應方程式又考出了學生的真正實力,我校的學生很少能夠做出正確的答案,看來這類題型在下一階段要加強訓練。

第四大題與實驗有關的題型,歷來都是常識題與操作題的必考題型,要求學生寫出典型的氣體制取的化學方程式,如氧氣、二氧化碳的製取的化學方程式、所用的實驗儀器的名稱、發生裝置、收集裝置以及有關的實驗現象等,我們的學生對這種題目理解不好,很多學生都一知半解,答對的學生較少。

第五大題的計算類型題,其中24題,不少學生能夠做出來,正確率不高,這題主要考學生對相對分子質量、某些元素的質量比之類,通過前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對這種基礎計算題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計算能力提高不夠,最後一題的計算題,全校學生只有5名學生做對,説明我們的學生對有難度的題目欠缺深入的理解、訓練,思維能力還不夠強,這類要利用化學方程式、質量分數之類的題目。在我們學校只有較尖的學生才能答對,因此,此次考試,我們學校的學生的成績總體上不算高。

三、教學建議

1、增強質量意識

要抓住期中調研測試這一契機,認真進行總結,反思教學效果,全面、客觀地分析教學中的得與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思考對策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實,跟蹤督促,直至問題真正解決。要針對答卷中的典型問題,分析錯誤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補救工作的同時加強學法指導。要根據學情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實效,提高教學質量。

2、抓基礎、重應用

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對重要的化學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學用語(如:化合價、化學式、離子符號等)和基本的化學思想方法(如:組成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等)要加強理解,對記憶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實際運用的基礎上加強記憶。要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率,課堂教學要實在、有效。要加大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要能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有關的化學問題。

3、加強實驗教學、重視活動與探究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對學生實驗設計、評價和在新情境中應用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這裏的提高,主要並不是難度的提高,而是實驗涉及面的擴大,是對思維廣闊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對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對實驗技能在實際應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開放性試題強調實驗、觀察、實踐過程的討論和遷移,從答案唯一向開放性轉化。要注意培養表達能力,要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正確分析、準確表達。

4、課堂教學要體現新理念

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自己歸納、自己表達,體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訓練表達能力,在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品質。

5、注意規範答題的訓練

答卷中反映出學生不會審題、字跡潦草、寫錯別字、化學式書寫錯誤、相對分子質量算錯、隱含在圖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會引用、語言表達不規範等,這説明在規範答題訓練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時的作業訓練及測試評講中加強答題規範的訓練,注意科學性和規範化,以減少答題的失誤,並形成良好的做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