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精選11篇)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1

許光,男,中共黨員,河南省新縣人,是一代名將許世友的長子,青年時期在北海艦隊服役,曾任北海艦隊艦艇長。__年回新縣投身家鄉建設,先後在縣人武部、縣人大工作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精選11篇)

許光同志是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原型之一。他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在各個時期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守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和崇高信念,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譜寫了一曲壯美的人生讚歌。

他甘於奉獻。作為名將之後,又是新中國首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可謂前程似錦。但為了解除父親的後顧之憂,他毅然回到家鄉新縣照顧祖母,支援地方建設。在這裏,他先後送走多名親人,併為9名老紅軍和遺孀養老送終。作為將門之後,他一生中三次放棄改變人生的機會。在他看來,共產黨員不一定非要當將軍、扛將星,才算有光明的前程,紮根農村,同樣無上光榮。

他勇於擔當。選擇留下就是誓願為老區奉獻與付出,在縣人武部任職的20年間,他走村串户,密切聯繫羣眾,立下了下鄉不喝酒、不抽煙、不吃肉的“三不”規定。他主動請纓,與民兵一起肩挑背扛,奮戰300多個晝夜,終於改變了新縣無微波通訊的歷史。28年間,他在家鄉平凡的崗位上總是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他情懷為民。他是將軍的後代,更是老區人民的兒子。在他看來,羣眾的事再小也比家裏的事重要,他下鄉支農,雖然離家很近,但經常一個多月不回家。他沒有利用父親的影響為自己和家人謀取一丁點好處,兩個兒子入伍從未找關係提幹,全部復員回鄉,目前都是普通幹部、職員。但為了家鄉基礎設施建設,他多方爭取,解決鋼筋、水泥等物資緊缺問題。為了讓老百姓住上樓房,他主動放棄自己的院落,直到去世還用着上世紀70年代的大立櫃、80年代的沙發、90年代的老式電視。他收入不高,卻向親友化緣,先後捐款捐物10多萬元,資助130多名困難羣眾,自己生前卻一直抽着廉價的“散花”煙,住着擁擠的小房子。病重治療期間,他還不忘對來探望的縣領導説:“地方財政困難,用錢的地方很多,我的病情我知道,不要用進口藥、不做過度治療。”

許光同志是河南省第__屆人大代表,20__年獲第__屆河南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2

韋正雄,男,47歲,布依族,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教育輔導站教師。

韋正雄的家在平卜河邊,附近的平卜國小宿舍較少,他主動把自家一樓騰出來讓32名學生寄宿。20__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水很快淹沒了房屋。從睡夢中驚醒的韋正雄一家,趕緊搶救困在一樓的學生。女兒海豐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兩個嬸子和弟妹們肯定也在水裏,“他們也很危險呀1聽到此話韋正雄頓時淚如泉湧。但情勢已十分危急!

他吩咐女兒:“快!快到後牆處喊叔娘和弟妹們,我去救學生1説完就衝到樓梯口處下了水,摸黑向樓下幾個房間游去。兩個女生最先摸到門口出來了,有5個學生在水中掙扎着,由於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韋正雄急忙用嘴含着手電筒,往水裏趟去,把這5個學生一個一個拉到樓梯口。之後他又撬開一間被泥沙堵住門的房間,把6個男生拉出來。

洪水還在暴漲,上氣不接下氣的韋老師不顧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間快被洪水淹沒的女生寢室裏,兩次拉出來4個學生並把她們送上樓。還有15個學生被圍在洪水裏。幸好韋正雄家樓房牆縫都用水泥和石灰糊過,大水來勢太猛,裏面的空氣被擠壓在天花板下構成了約20公分的空間,學生們站在牀架上能夠勉強呼吸。

此時進去救人,會捲走空氣,學生反而會被憋死,韋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勵孩子們堅持祝到13日凌晨1時許,洪水從二樓屋面消退,一樓大半截還浸在水中。韋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長竹竿游下樓去,將孩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只有一名學生不幸遇難。

隨後,筋疲力盡的韋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牆之隔的弟弟家。然而,兩個弟弟的家已經被洪水沖毀,兩家7口人全部遇難。如果韋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許能救出一個、兩個或者更多,但是身邊學生的急切呼救聲容不得韋正雄有過多思考和猶豫,在痛苦的抉擇中,他捨棄了親人選取了學生。

20__年,韋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評為道德模範榮譽稱號。;20__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3

黃久生,男,漢族,__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

黃久生是700位鰥寡孤獨老人們共同的兒子。那些得到他照顧的老人們,一提起他的名字,都會眼含熱淚。他給老人們帶來的温暖不僅僅來自物質,更來自他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黃久生是個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6歲時母親去世,留下黃久生和4歲的妹妹、2歲的弟弟。父親走街串巷修鍋補盆,十天半月難得回家一次,是鄉親們東家一碗飯、西家一件衣把他們養大的。

為了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13歲的小久生曾在一個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鄰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滿水。18歲出門打工,從建築工地小工幹起,靠踏實肯幹逐漸致富的黃久生,內心時刻激盪着報恩的情懷。

__年起,每逢年節,家鄉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傷殘老人都會收到黃久生送來的衣被、米麪、肉油還有現金,_年從未間斷過,黃久生為此累計出資230多萬元。20__年,黃久生投資45萬元在家鄉雙柳樹鎮建設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國家發給的補貼外,其他費用全部由他個人承擔,包括養老送終。多年受黃久生資助的李鴻金老人臨終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聲:“活着你養我,病了你花那麼多錢為我治病,我死前能見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他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萬元、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萬元。一位素不相識的'女青年打電話給黃久生,説家裏三口人患了癌症,黃久生當晚就籌集3萬餘元現金送了過去。這樣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鄭州打工多年的黃久生,看到老家來鄭打工的人雖多,但比較分散,作為弱勢羣體的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等權益被侵害的事時有發生。在黃久生的推薦下,“中共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成立,他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散居在鄭州市的56名農民工黨員有了“孃家”。農民工黨支部用心為農民工解決難題,僅討薪一項,就為農民工討回兩千多萬元。透過這個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農民工達一萬多人,每年還為家鄉帶回1.5億元的勞務收入。

黃久生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入尋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4

吳斌,男,漢族,1965年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長運運輸集團公司駕駛員。

短短76秒,吳斌突遭重創時臨危不亂,強忍劇痛將車停穩,以極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規範的操作,用生命踐行了“一切為了顧客”、“誠信、愛崗、敬業”和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觀,他被人們譽為“最美司機”。

20__年5月29日中午,吳斌駕駛着載有乘客的大客車行駛於滬宜高速上,被迎面飛來的制動轂殘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腹部致肝臟破裂,但他仍強忍疼痛將車停穩,並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報警,後吳斌被送往解放軍無錫101醫院搶救。_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吳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年僅48歲。

76秒,面對突發事件,吳斌沉着冷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準確完成一整套安全規範的操作。這些背後,離不開他過硬的駕駛技術,離不開他十年積澱的高超職業技能,更離不開他崇高的職業道德。正是平時積澱的過硬操作技能,保證了他在遭受重創的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有效、規範的處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時,不管是坐姿,還是停車措施,都是完美無瑕的。”事後,通過反覆查看監控錄像,吳斌生前的同事們一致認為。

平時,吳斌立足平凡崗位,兢兢業業,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鑄就了瞬間的偉大。吳斌自_年進入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擔任班車駕駛員起,就視手中的方向盤為生命線。從業十年來,他安全行駛10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一次違章記錄,沒有一起旅客投訴。20__年春運期間,杭州遭遇連日大雪冰凍天氣,出行非常困難,成千上萬的旅客都在等着回家,吳斌第一個報名參加抗雪救災。艱難的道路,他第一個出發,與同事們一起搶在春節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吳斌在車內一直放着一本安全手冊,得空時,他會拿出來翻看。他認為,只有對車子有了相當的瞭解,面對各種情況,才能從容應對。雖然從業多年,但他始終把自己當作新手,堅持規範操作一絲不苟,將“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財產第一”時刻放在心裏。

吳斌生活節儉,在同事眼裏,他除了買過幾件喜歡的運動服,平時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卻很大方,當春風行動、5?12汶川地震捐款時,他捐得比別人都多。

吳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杭州市道德模範。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5

羅陽,男,漢族,_年6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__年11月25日,羅陽為航空工業發展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在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完成訓練任務時,突發心臟病不幸以身殉職,用生命踐行“航空報國”的錚錚誓言和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理想信念。

“信念堅定,忠誠報國”是他一生堅持的信念。參加工作以來,羅陽前20年設計研發飛機,後10年指揮製造生產飛機,以畢生的智慧和心血,一次次託舉共和國戰鷹完美升空,用生命圓了中國人心中的航空強國夢。他常説:“沈飛的責任不僅關係企業生存,更關係國家利益。”沈飛不能忘了這八個字,那就是恪盡職守,不負重託。從一名普通的飛機設計員到軍工大型企業主要負責人,他用堅守30年的航空報國理念,組織完成了多項國家重點航空裝備研製和生產任務,實踐了對黨忠誠的一生,對祖國忠誠的一生,對航空事業忠誠的一生。

幹驚天動地之事,做默默無聞之人。羅陽上任幾年來,正值航空武器裝備高速發展時期,也是沈飛公司任務最為艱鉅的幾年。他把項目研製作為最大的政治使命。簽發總經理令,成立現場工作組,強化生產計劃嚴肅性和執行力;親自簽訂“責任狀”,組織部裝、總裝和試飛“三大戰役”,集中力量開展重點項目攻堅決戰,成功克服資源不足、成品供應不及時等一個個難關,完成多個重點項目任務,為航空武器裝備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在產品研製過程中,他帶領沈飛公司不斷創新項目管理模式,縮短了項目研製週期,產品研發能力和製造能力實現重大突破,生產能力實現躍升。他把“恪盡職守,不負重託”作為沈飛公司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思想意識、工作作風、組織紀律“三項整治”工作,大力推進實施“嚴格化、精細化、規範化、標準化”管理,極大提升了效率和效益。在生命最後一個月,羅陽勞心勞力,沒有一刻休息,用全部精力帶領着‘沈飛’衝上事業巔峯。

羅陽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革命烈士、遼寧省第_屆道德模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特等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國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4

刁娜,女,25歲,山東省煙台市南山國際旅行社龍口分社業務部副經理。20__年“山東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第_屆山東省道德模範。

20__年10月23日傍晚5點多,天色陰暗,空中飄着小雨。刁娜和愛人下班開車回家途中,突然發現前方路中有一個模糊的東西,像是一個人。車子小心繞過時,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刁娜才看清是一名女子倒在地上,滿身是血。此時正是下班高峯期,車流如梭。“天這麼暗,她會不會被車軋到?”刁娜腦中閃過一絲擔心。“停車!”夫妻倆幾乎同時作出決定,將車倒了回去,二人下車仔細查看女子受傷情況。因為不懂急救知識,不敢輕易移動傷者,兩人就站在受傷女子前方,迎着駛來的車輛,用自己的身體為她築起一道防護牆。他們不停地打手勢、喊話,指揮過往車輛繞行,並迅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120還沒有來,天卻徹底黑了,過往的汽車都開啟了車燈。為了給過往車輛更明顯的提醒,刁娜的愛人回到車裏拿警示牌,刁娜一人站在雨中指揮過往的車輛。這時,一輛轎車徑直衝了過來。雖然在司機看清刁娜的一瞬間,猛打了一把方向盤,但還是晚了一步,刁娜被掛倒在地。“當時天已經很黑了,又下着雨,可能司機視線不好,直接就衝這邊過來了,因為怕傷者被第二次碾軋,我當時本能得就擋在前面,啥都沒想”刁娜後來講述道。

救護車趕來了,將受傷女子和刁娜一起送往醫院。拍片後發現,刁娜右腿嚴重骨折,需要立即手術。被救女子受傷更為嚴重,車禍造成她十根肋骨骨折並顱內出血,幸虧發現搶救及時,脱離了生命危險。做完手術後,刁娜連續發燒好幾天,每天都得依靠大量止痛片來緩解術後劇烈的疼痛。但她説對救人這件事,從不後悔。刁娜説,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些温暖,一條腿能換回一條命,值!

刁娜以及家人以為這件事就此過去了,也從不曾想過要對外人提及。3天后,一名當地記者到醫院體驗生活,在與救護車司機聊天時偶然得知了刁娜救人的事蹟,立即進行了報道。隨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紛紛跟進報道,刁娜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事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共鳴,成為“小悦悦”事件導致的“道德寒冬”裏一股最為温暖的正能量,廣大網友盛讚刁娜“不但人長的美,心靈更美”,並親切地稱她為“最美女孩”。

11月11日,刁娜在出院前做的最後的一件事情,就是坐着輪椅,去看望她救下的王園園,把社會各界捐給她的1萬元善款轉贈給了王園園。

20__年11月13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以“女孩車流中捨身救人”為題對刁娜的`見義勇為進行了報道。12月4日晚,由中央電視台和全國普法辦聯合舉辦的“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盛典”在北京揭曉,刁娜獲得“20__最美中國人”稱號。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6

沈星,男,_年6月出生,生前系第_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副營職參謀、上尉軍銜,第_屆山東省道德模範。

20__年5月11日,沈星請假回山東青州,為準備畢業論文收集相關材料。20__年5月13日10時許,青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生王鴻昊在青州市南陽河不慎落水。途經此地的沈星聽到呼救聲後,奮不顧身立即跳入水中實施營救。他一次次將王鴻昊推向岸邊,由於水流湍急、河堤坡陡濕滑,王鴻昊一次次從河堤滑下來,經過沈星數次奮力推舉,在聞訊趕來的一名婦女和中年男子協助下,終將落水學生營救上岸,但沈星因體力透支沉入水中。在軍地共同搜救下,沈星被救撈上岸,但因溺水時間過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當沈星被打撈上岸時,在場的人們都驚呆了,他仍然舉着雙手保持着向上託舉的姿勢。他用生命踐行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莊嚴承諾。

沈星同志是一個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掛在他宿舍枱燈上的小卡片,寫着這樣一段話:“共產黨員的稱號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感召,藴含着把優秀的人、高尚的人引領凝聚到一起的無窮力量!”。沈星同志是一個奮發有為、恪盡職守的人。每次崗位調整都能很快進入角色、勝任本職。先後參與編寫了6項教學規範和教材,2套教材分獲二炮一、二等獎,發表多篇教學理論研究文章。沈星同志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根植頭腦、融入血脈。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就對人民羣眾懷有深厚的感情,經常幫助村裏的孤寡老人洗衣服挑水打掃屋子。沈星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曾組織策劃同學“保衞母親黃河”活動,自行車騎行1000多公里,力所能及開展社會調查和宣傳活動。

沈星的英雄壯舉,感動了古城青州,感動了齊魯三秦,感動了神州大地。駐地數萬羣眾自發到英雄犧牲的地方點亮燭光、敬獻花圈、譜寫詩歌,通過各種方式沉痛哀悼英雄、追憶英雄。追悼會那天,200多家黨政、企事業單位敬獻花圈,近10萬羣眾自發沿途送別。

英雄逝去,精神長存。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等10多家主流媒體深入報道沈星事蹟,新聞聯播節目以3分鐘時長在提要和頭條中播出,網絡點擊量超1000萬,跟帖評論達10餘萬人次。_年3月,沈星的英雄事蹟被西安電影集團拍攝成專題片《一道星光化彩虹》並進入院線公映,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教材。

為弘揚英雄壯舉,二炮黨委和山東省濰坊市委分別作出向他學習的決定。沈星先後被軍隊系統追授“第_炮兵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模範”、“熱愛人民好軍官”榮譽稱號;山東省、陝西省分別追授他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見義勇為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團中央追授他“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7

孔凡成,男,漢族,_年5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四川錦屏二級水電站項目經理。

作為一位資深隧道工程施工專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奮戰在施工生產第一線,先後參與16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他帶領的團隊攻克高埋深、高地應力、高壓湧水和高水頭等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為我國超長隧洞建設和國家水電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_年6月,孔凡成臨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錦屏電站交通公路犛牛山隧道工程。從簽下“軍令狀”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巖爆和大涌水等各種危險,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頓飯也在隧道里吃,實在太累了就在車上睡會兒。在他的帶動下,項目部奇蹟般地創造了月開挖288米的記錄,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業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項目經理”和專家型人才。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是水電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應力高,巖爆強,湧水多”等特點。施工現場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滔滔江水,在這樣的環境下采用TBM挖掘機作業被美國專家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關小組經反覆論證,硬是在大山裏開鑿出一個組裝洞,經過149天的安裝調試,TBM挖掘機成功掘進。美國監理豎起大拇指説:“中國人,真了不起!”8年來,孔凡成率領團隊,在錦屏水電站中標工程14項,中標額從最初的1700多萬元增加到30多億元。他屢創紀錄,為企業和個人樹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説:“有他在,多難的隧道都能成。”業主單位領導説:“這裏沒有他,我們不放心。”

_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強忍淚水對老伴説,他現在還不能趕回來,因為工地上千頭萬緒,他不能摞下攤子不管。_年,他母親病重的時候,他正組織大會戰,等他忙完工作趕回家時,母親已經離開人世,他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處打工,沒有一人從他那得到過任何好處。

孔凡成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天津市廉政勤政優秀黨員幹部”。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8

許張氏,女,漢族,_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西關社區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着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_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奎元,人們就叫她許張氏。_年前,小兒子許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_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張氏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_年,許全意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

此時,許張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張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餵飯、喂藥、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張氏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張氏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裏就難受起來。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牀。兒子的頭髮、鬍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髮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牀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乾乾淨淨,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願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説把二哥接到家裏照顧了。”女兒許長榮説。許張氏説:“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議出資幫忙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張氏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裏親自照顧兒子就應更好些,她不願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張氏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後,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唸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張氏榮獲第_屆安徽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9

羅陽,男,漢族,1961年6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__年11月25日,羅陽為航空工業發展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在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完成訓練任務時,突發心臟病不幸以身殉職,用生命踐行“航空報國”的錚錚誓言和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理想信念。

“信念堅定,忠誠報國”是他一生堅持的信念。參加工作以來,羅陽前20年設計研發飛機,後10年指揮製造生產飛機,以畢生的智慧和心血,一次次託舉共和國戰鷹完美升空,用生命圓了中國人心中的航空強國夢。他常説:“沈飛的責任不僅關係企業生存,更關係國家利益。”沈飛不能忘了這八個字,那就是恪盡職守,不負重託。從一名普通的飛機設計員到軍工大型企業主要負責人,他用堅守30年的航空報國理念,組織完成了多項國家重點航空裝備研製和生產任務,實踐了對黨忠誠的一生,對祖國忠誠的一生,對航空事業忠誠的一生。

幹驚天動地之事,做默默無聞之人。羅陽上任幾年來,正值航空武器裝備高速發展時期,也是沈飛公司任務最為艱鉅的幾年。他把項目研製作為最大的政治使命。簽發總經理令,成立現場工作組,強化生產計劃嚴肅性和執行力;親自簽訂“責任狀”,組織部裝、總裝和試飛“三大戰役”,集中力量開展重點項目攻堅決戰,成功克服資源不足、成品供應不及時等一個個難關,完成多個重點項目任務,為航空武器裝備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在產品研製過程中,他帶領沈飛公司不斷創新項目管理模式,縮短了項目研製週期,產品研發能力和製造能力實現重大突破,生產能力實現躍升。他把“恪盡職守,不負重託”作為沈飛公司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思想意識、工作作風、組織紀律“三項整治”工作,大力推進實施“嚴格化、精細化、規範化、標準化”管理,極大提升了效率和效益。在生命最後一個月,羅陽勞心勞力,沒有一刻休息,用全部精力帶領着‘沈飛’衝上事業巔峯。

羅陽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革命烈士、遼寧省第五屆道德模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特等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10

吳斌,男,漢族,_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長運運輸集團公司駕駛員。

短短76秒,吳斌突遭重創時臨危不亂,強忍劇痛將車停穩,以極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規範的操作,用生命踐行了“一切為了顧客”、“誠信、愛崗、敬業”和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觀,他被人們譽為“最美司機”。

_年5月29日中午,吳斌駕駛着載有乘客的大客車行駛於滬宜高速上,被迎面飛來的制動轂殘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腹部致肝臟破裂,但他仍強忍疼痛將車停穩,並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報警,後吳斌被送往解放軍無錫101醫院搶救。_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吳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年僅48歲。

76秒,面對突發事件,吳斌沉着冷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準確完成一整套安全規範的操作。這些背後,離不開他過硬的駕駛技術,離不開他十年積澱的高超職業技能,更離不開他崇高的職業道德。正是平時積澱的過硬操作技能,保證了他在遭受重創的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有效、規範的處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時,不管是坐姿,還是停車措施,都是完美無瑕的。”事後,通過反覆查看監控錄像,吳斌生前的同事們一致認為。

平時,吳斌立足平凡崗位,兢兢業業,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鑄就了瞬間的偉大。吳斌自_年進入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擔任班車駕駛員起,就視手中的方向盤為生命線。從業十年來,他安全行駛10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一次違章記錄,沒有一起旅客投訴。_年春運期間,杭州遭遇連日大雪冰凍天氣,出行非常困難,成千上萬的旅客都在等着回家,吳斌第一個報名參加抗雪救災。艱難的道路,他第一個出發,與同事們一起搶在春節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吳斌在車內一直放着一本安全手冊,得空時,他會拿出來翻看。他認為,只有對車子有了相當的瞭解,面對各種情況,才能從容應對。雖然從業多年,但他始終把自己當作新手,堅持規範操作一絲不苟,將“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財產第一”時刻放在心裏。

吳斌生活節儉,在同事眼裏,他除了買過幾件喜歡的運動服,平時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卻很大方,當春風行動、5.12汶川地震捐款時,他捐得比別人都多。

吳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杭州市道德模範。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022年全國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3

許張氏,女,漢族,_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西關社區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着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17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奎元,人們就叫她許張氏。_年前,小兒子許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_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張氏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_年,許全意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此時,許張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張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餵飯、喂藥、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張氏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張氏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裏就難受起來。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牀。兒子的頭髮、鬍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髮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牀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乾乾淨淨,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願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説把二哥接到家裏照顧了。”女兒許長榮説。許張氏説:“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議出資幫忙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張氏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裏親自照顧兒子就應更好些,她不願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張氏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後,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唸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張氏榮獲第三屆安徽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主要先進事蹟 篇11

何昌淑,女,四川華鎣人,中共黨員,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參加工作,現於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田壩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僅18歲的何昌淑,懷着滿腔的熱情,走進大山,走進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李子埡村小任教。當時那裏的辦學條件極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環着高山,終年山風呼嘯,周圍雜草叢生,人煙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嶇難行,從山上到山下的鎮上,來回至少也要6個小時;教學環境簡陋不堪:一間破房屋當教室,講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窪窪,早已泛白,加上幾張缺胳膊少腿的桌凳,這便是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對剛步入教壇的何昌淑來説,除了要克服這些困難外,還要面對學生讀書熱情不高、學生家長不願送孩子上學的現實。山裏人不覺得教育很重要。他們認為“讀不讀書都一樣,看着太陽出來,揹着太陽下山,讀書還不如挖山種地”,所以失學兒童很多。這樣的條件,要留住教師,留住教師的心,談何容易!來這裏的老師總是來了即思走,難以安心,呆得最長的不過一年半載,短的只有一兩個月,甚至一個學期會換好幾位老師。缺教師,工作任務當然就重,一個老師常常要教兩三個班——複式教學。

要教書,首先要有學生教。何老師將動員失學兒童復學作為自己的第一項任務,她走社串户,逐個宣傳動員,儘管道理講了一籮筐,山裏人總是陰沉着臉不理不睬,何老師就軟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兩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裏老劉的女兒嬌嬌已經十歲了,早過了入學的年齡,但一直沒有上學。何老師三番五次到她家裏去動員,但老劉始終不鬆口。老劉那“女娃家上不上學無所謂”的觀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窮了,負擔嬌嬌上學的費用很困難,所以何老師總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幾次都無功而返。一個星期天,何老師又翻過兩座山樑,到老劉家去動員,老劉遠遠看到何老師來了,趕緊把門關上。何老師敲門很久,不見開門,乾脆就在門口蹲了下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門終於開了,何老師的誠心終於感動了老劉,答應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學校去。萬事開頭難,在何老師的不懈努力下,村民們陸續將學生送回到學校,空寂的山谷裏又響起了久違的讀書聲。

孩子們返校了,但實際困難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爛不堪,屋頂年久失修,睛天抬頭透過破洞可以看見藍天白雲,雨天水珠穿過漏瓦灑向學生課桌,師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課。一個個斗笠,匯成了山村教育最獨特的風景線,可這風景不但不能令人興奮,卻只有心酸!

孩子們總不能一直這樣上課吧?何老師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變這個情形。於是,她多方求援,找來材料,請來工匠,發動學生和家長充當幫手,自己也挽上袖子,與大家一起動手修桌凳,上房補屋頂。一個星期後,桌凳修好了,屋頂漏洞補上了,操場平整了,孩子們終於可以正常上課了,何老師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卻開心地笑了。

李子埡村幅員面積廣,學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讀書,大都需要翻過一座座山嶺,淌過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溪河。每當春夏時節,山洪咆哮,河水暴漲。學生的安全揪緊了何昌淑老師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邊,將學生一個一個背過河,背了這個社的學生,又步行很遠去背那個社的,直到把所有學生都背過河,才安心上課。放學後,又將他們背過去。常常累得腰痠背痛,甚至有幾次,她自己差點被急流沖走。但看到孩子們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她打心眼裏覺得高興。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風凜冽,教室四壁透風,孩子們凍得直打哆嗦。何老師看在眼裏、急在心頭,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當時她的工資每月只有幾十元錢),買來比較厚的透明薄膜,將牆壁透風處一一釘上。課餘,她組織孩子們從山裏拾來乾柴,上課前,讓孩子們將柴禾燒一下,待濃煙過後,將火炭放進準備好的爛瓷盅裏,吊在課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埡村小沒有寢室,沒有辦公室,更沒有食堂。孩子們的家離學校遠,為不耽誤上課,只好將午飯帶到學校吃,吃的是冷飯。何老師為了照顧孩子們,也將午飯帶到到學校吃,並動手搭了一個簡易灶台,從自家拿來一口鍋,幫學生蒸飯,孩子們從此吃上了熱騰騰的午飯。可是不久,新的困難又出現了,由於地質方面的原因,學校附近的飲用水源斷了,何老師和學生們的生活用水必須到半山腰的一個積水潭去背,來回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因此,學生們每天放學回家後,她還來不及休息,就又拖着疲憊的身子揹着背蔞,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學校去。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干就是二十餘年。

何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甚至更好。學生病了不能來上課,她就在放學後去學生家中為他們補課,有時來回要一兩個小時,回到家已經很晚了。李子埡村一社的孤兒王勇,父親早逝,母親難耐山裏的貧窮與落後,遠嫁他鄉。孤苦無助的小王勇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家境十分貧寒,學費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學。何老師拿出自己的工資悄悄替他交上。當時,她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不僅如此,何老師還常常幫他買學習用品,將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給他穿。1995年,在何老師的努力下和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懷、幫助下,新學校建成了,何老師從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學校住,從此,她負擔起王勇每天的午飯。何老師在生活上、學習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小王勇,使這個孤兒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天真燦爛的笑容又浮現在她的臉上。看到這些,她倍感欣慰。

1990年的一天,班上學生向劍波放學回家,不慎摔倒在亂石堆裏,下嘴脣被石頭磕穿,血流不止。同行的學生都嚇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何老師得知消息後,急忙趕到出事地點,用手帕替他捂住傷口。山上沒有醫生,她背上向劍波就往二十里外的鎮衞生院跑。不知哪來的力氣,身體瘦弱的何老師,揹着體重好幾十斤的學生,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跑了近兩個小時,沒歇一口氣。由於搶救及時,向劍波同學不久就傷愈出院,回到了同學們中間。在何老師的教學生涯中,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何老師的家,在離學校五公里遠的半山腰,丈夫體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顧。每天,她沿着崎嶇的山路,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家與學校間奔忙。每逢颳風下雨,山路泥濘不堪,上坡時,只能緊貼着巖壁,摸索着石頭奮力向上爬;下坡時,只能屏住呼吸,緊抓着旁邊的茅草往下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谷。為此,何老師常常手上流血,滿身污泥。親朋好友看她那樣辛苦,紛紛勸她放棄那份待遇並不豐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堅定地搖搖頭。

正當何昌淑的工作剛有起色時,厄運突降到她的身上。1989年3月,何老師的丈夫因病癱瘓,繼而醫治無效去世,留下一個剛滿兩歲的兒子和一個僅四個月大的女兒,而且,大兒子是個智力低下的啞巴。何老師強忍住內心極大的悲痛,匆匆辦完丈夫喪事,拉着大兒子,揹着女兒,匆忙趕回學校,又開始上課、批發作業、家訪……

為給丈夫治病和辦喪事,她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失去親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擔,沉重地壓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課,又要操持家務,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還得抽時間去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