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學生友善品質的着力點

尊敬的黨組織:

培育大學生友善品質的着力點

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公民必須遵循的道德規範和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大學生的友善品質,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是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的具體支撐。培育大學生的友善品質,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緊密結合、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對於大學而言,必須着力於友善規範的教育和普及、友善氛圍的營造和養成、友善制度的健全和保障。

着力於教育普及。培養大學生友善品質,教育是基礎。在教育內容上,一是要強化友善的道德意藴。從倫理學意義上講,友善是處理人與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友好、善良是其本質要義。友善是道德規範,也是道德行為和道德情感,更是道德品質。二是傳播中外友善思想精華。在中西方哲學理論和倫理學説中,有着極為豐富的友善觀點和友善思想,既要重視中華民族優秀友善觀的普及,又要吸收借鑑國外優秀的友善思想;既要弘揚歷史上傳統的友善思想精髓,又要凸顯友善道德觀的時代要義。三是灌輸友善品質內容和要求。深刻解讀友善品質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為友善品質養成提供學理支撐,要突出善良善待、和睦和愛、友好友誼、協作協助、平等平易、尊敬尊重等友善內容的教育。在教育載體上,發揮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創新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進大學生頭腦作為關鍵環節,始終把友善價值觀、友善道德觀的教育和普及貫穿教學主要環節和教學全過程。在教育形式上,堅持做到課堂內友善專題教學與課堂外友善輔助教育相結合、友善理論教學與友善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師友善的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學生友善的自我教育和學校教育管理相結合。在教育目的上,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這樣的共識:友善是對真善美的追求,是構建和諧人際關係、提升個體文明素養的基礎工程;青年大學生的友善價值取向和友善道德品質,影響並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和道德風尚。

着力於氛圍營造。以校園文化和各類活動為載體的第二課堂發揮着友善教育的重要作用,要積極營造有利於大學生友善品質培養,集輿論導向、道德實踐活動、文化設施為一體的校園文化氛圍。一是堅持正確友善輿論導向。發揮校園廣播、校報、校園網在傳播核心價值觀中的主渠道作用,把友善規範和友善品質內容貫穿到形勢政策教育、改革成就宣傳、主題活動開展、先進典型報道、輿論熱點引導中,弘揚友善主旋律,傳播友善正能量,鞏固擴展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二是深化友善道德實踐活動。深入開展道德實踐、志願服務、文明創建等涵養友善品質的校園文明活動。發揮大學學科專業優勢,組織友善道德論壇、友善道德講堂、友善道德修身等活動,評選表彰友善道德模範,樹立友善道德榜樣,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三是完善校園友善文化設施。在指導思想上,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薰陶作用,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培育,建設體現核心價值觀特點、時代特徵、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設施。在建設理念上,科學編制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注重校園學術文化設施、行為文化設施、環境文化設施、制度文化設施的有機結合,力求實現以文養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營造友善優美的育人環境氛圍。

着力於制度保障。大學生友善品質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規章制度。善於運用各種方式方法,把倡導與反對、引導與約束結合起來,通過嚴格科學的管理,培養友善行為,抵制偽善現象,促進向善揚善校園風氣的形成、

鞏固和發展。為此,必須建立法治思維、政策導向、制度約束有機結合的友善保障體系。一是用法治思維規範校園文明秩序。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是大學內部治理的必然要求,是大學推廣和維護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保證。要把大學生友善品質貫徹到依法辦學、依法治校和依法管理實踐中,以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增強大學生培育和踐行友善品質的自覺性。加強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宣傳、教育和普及,培育理性平和的校園法治文化,創設有利於培養大學生友善品質的良好法治校園環境。二是用政策導向保障校園文明環境。大學發展規劃、綜合改革措施、教學科研活動等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必須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要充分體現大學生友善道德規範、友善道德行為和友善道德品質的基本要義。特別是與大學生日常學習、成長成才、就業創業等密切相關的具體政策措施,更要注重學科專業建設和友善價值導向有機統一、學校教育教學的局部利益與社會核心價值的整體利益有機統一,實現提升大學辦學水平與提高大學生道德水平的良性互動。三是用制度約束提升校園文明水平。要把大學生友善行為作為大學內部治理的重要內容,融入制度建設和日常治理工作中。在建立健全大學內部規章制度時,要充分體現大學生友善品質的要求,把思想引導與利益調節、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統一起來,加強校園文明的考核獎懲,確保大學生道德守則和文明公約在教育管理實踐中得到落實。完善與大學生學習、生活、成長、成才、社會實踐、就業等密切相關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強化規章制度執行力,確保友善行為得到鼓勵、偽善行為受到譴責,形成善人善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為大學生友善品質養成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彙報人:xx

XX.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