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放鬆 治不了你的抑鬱症


  現在,經常都能從那些追求時尚情調的年輕白領們口中聽到“我好鬱悶。”之類的話。但除了用這個來顯示自己的時髦與情調外,很多人並不清楚抑鬱症的實際嚴重程度,這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

休假放鬆 治不了你的抑鬱症

據調查,我國目前已經有超過2600萬的人患有抑鬱症,而且這些患者當中有10%~15%的人最終可能死於自殺。

日前,在由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主辦、美國惠氏藥廠獨家贊助的亞洲精神科學高峯會上,來自全球15個國家的200位精神衞生領域的資深學者和專家以及衞生部的有關領導,就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重視抑鬱症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以及提高抑鬱症患者的就醫率等問題展開討論。


抑鬱症治療的4大誤區

選擇綜合醫院就診

有數據顯示,我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還不到20%。相對於綜合醫院低識別率的卻是高就診率。回龍觀醫院張培琰教授提到的一個調查數據表明,正在治療的抑鬱症患者中有30%多的人是在綜合醫院治療,而真正到專科醫院治療的只佔5%~6%左右。不選專科醫院進行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認為這些專科醫院就是精神病醫院。張教授説:“很多人認為只要是去安定醫院或回龍觀醫院這些醫院,就會被別人當成精神病。為了躲避這種誤解,很多人選擇了綜合醫院。”

抑鬱症往往被軀體疾病掩蓋

一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老是覺得背疼,有時疼起來都受不了,他一再跟自己的主治大夫反映,經多種藥物治療無效,又排除了是心臟方面問題引起的疾病以後,最後才發現他得了抑鬱症,於是轉到張教授這治療還不到一個月,背疼的症狀消失了。“這也是抑鬱症未被識別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人軀體上的問題,比如頭痛、心慌和胸悶等,這些都把他們的抑鬱症狀掩蓋了,屬於隱匿性抑鬱症。”張教授説,“實際在門診中,患者中患有抑鬱症的佔9%~20%,住院病人中更是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都患有抑鬱症。”

認為患抑鬱症是種恥辱

“擁有這種觀念的人特別多,即使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和管理人員也不例外,出現抑鬱的早期症狀時,這些人往往甚至還更牴觸,他們總認為只是自己情緒不好而已,根本算不上病,更別説是得了抑鬱症這種要去精神病醫院看的病。”北京大學精神衞生研究所王向羣副所長説,“很多人一想到抑鬱,就會想到是自己的性格不好、沒出息或承受能力太差等,所以他們就回避這個問題。弄得自己既痛苦還難以啟齒,不知道怎麼做。”

牴觸藥物治療

中國有句古話,叫“心病只能心藥”,所以很多人認為抑鬱既然是情緒方面的問題,那自己調節就可以了。王所長説:“很多人在出現抑鬱症症狀的初期,都會認為只是自己最近太緊張,只要放個假,放鬆一下就沒問題了。但他們不知道,這些調節措施實際上根本沒有用,因為抑鬱症就是一種病,會導致身體也發生生物學的改變,所以病情是不會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謂的這種休假放鬆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還會耽誤最好的治療時機。”


有效治療抑鬱症三步曲

有了抑鬱及時説出來

“當自己開始出現抑鬱的症狀後,如果一直選擇忍着不説,那麼除了自己難受以外,這種糟糕的情緒也會導致周圍的親人、朋友和同事的情緒受到影響而變得糟糕。特別是那些處於管理階層的人,下屬會覺得他變得難以忍受而產生牴觸情緒。”王所長強調,“所以當自己有抑鬱這個問題時,首先一定要説出來並及時尋求幫助。要明白所謂的説出去被人嘲笑或看不起,都只是自己的假設而已,事實上,很多選擇説出來的抑鬱症患者,雖然不排除有被嘲笑的可能,但是大多數得到的都是關心和理解。特別是情緒失控時,別人也會因為了解他的病情而諒解,這對患者本身的治療效果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專科醫院有利對症下藥

要尋求到正確的幫助途徑,就要明白就診於綜合醫院的抑鬱症患者往往反覆多次就診且診斷是不明確的。張教授説:“在綜合醫院裏能識別抑鬱症並對診下藥的醫生卻不多。如果達到抑鬱的診斷標準卻得不到有效治療,不但原有的軀體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還會加重病情。要明白抑鬱症是和心臟病、糖尿病或關節炎等一樣的疾病,之所以選擇專科醫院,並不意味就是精神病,只不過是各種疾病的治療渠道不一樣而已。”

張教授還強調:“在綜合醫院就診,醫生往往會問具體哪個部位不舒服,這樣很容易就把抑鬱的症狀忽略了,而醫生也只會按照病人所説的部位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果是在專科醫院,那深入檢查下去就會發現抑鬱症的症狀。特別那些自我感覺很嚴重,而各種化驗檢查結果卻多為正常的人,就更應去專科醫院進行檢查。”

抑鬱症可依靠藥物治療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周東豐教授在會上指出:“治療抑鬱症,必須樹立正確的用藥意識,一些療效很好的抗抑鬱藥物也要在更大程度和範圍內推廣使用。首次治療目標即達到臨牀治癒,可以大大減少復發。”

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常用的抗抑鬱藥物達數十種之多,其中美國惠氏公司研發的鹽酸文拉法緩釋膠囊——怡諾思實現了一天一次服藥,同時副作用也大為減輕,目前已成為全球銷量第一位的抗抑鬱產品。

來源:《青年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