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會計職業道德

近年來,商業道德和職業道德問題,愈來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理論界、企業界以及政府的監管部門逐步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要建設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場經濟,必須尊崇誠信原則。缺乏誠信,經濟運行的成本會極其高昂,甚至根本無法運行。在一個欺詐和舞弊盛行的社會裏,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誠者最易受到傷害。因此,建立一個以誠信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是社會公眾的共同願望。在會計行業裏面,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是最備受爭議的,所謂會計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履行職責活動中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它是調整會計人員與國家、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和會計人員相互之間的社會關係及社會道德規範的總和,是基本道德規範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它既是會計工作要遵守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也是衡量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壞的標準。因為會計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凡是有經濟活動的地方,就有會計工作,就有會計人員,就有會計職業,就有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因此,會計職業道德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從而可以看出會計職業道德其實就是一個誠信的體現。本文擬就會計職業道德失範原因及對策問題,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看法。

論會計職業道德

一、會計職業道德失範的表現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從業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道德標準,它體現了會計工作的特點和會計職業責任的要求,規定了會計從業人員在履行公職中應當怎麼樣或不應當怎麼樣。會計職業道德標準是財經法規、財會制度所不能替代的。當前,人們痛恨虛情假義,倡導誠信,呼籲從業人員遵循職業道德,但仍存在會計職業道德失範現象,主要表現在如下諸方面。

1.利益驅動,誠信缺失。計人員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和對現實的妥協,違反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規範。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一些會計人員為了滿足個人私慾,不顧職業操守,利用專業優勢,鋌而走險,大肆造假。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在單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從屬性,其職業道德在單位會計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從屬於所在單位的文化層次及單位負責人的道德水準。當單位負責人授意會計人員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時,會計人員未能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根據有關資料顯示,當單位負責人授意會計人員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時,有相當多的會計人員認為應作好“技術處理”以使單位負責人意見得以“巧妙”實施。有的在面對外部監督時,甚至作好所謂“協調”、“配合”,使監督弱化以至流於形式。另外,在現實生活中,諸多的貪腐、賄賂收人賄賂、大吃大喝、鋪張浪費,都要經過會計人員之手。還有發生在國內的一些大公司財務欺詐案,使會計業面臨着“誠信危機”。在中國證券市場上,銀廣廈、麥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財務造假公司的曝光,牽出了相關的華鵬、華倫等會計師事務所,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額之巨、涉及面之廣令人觸目驚心。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部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不高的現狀,是誠信缺失的表現。

2.會計法制觀念淡薄,監督制約機制乏力。不少會計人員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總認為自己平時工作忙,事情多,不關注、不學習會計法規,更談不上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了。有的會計人員思想上竟然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對職業道德規範和政策法規似懂非懂,十分模糊。這是現實中會計職業道德思想基礎的嚴重缺失。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折射出會計監督機制相當不完備。如單位內部審計作為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國家利益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和控制,保證國家財經法規的貫徹執行,但這種內部審計在有些單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監督的作用。而有關部門每年都要進行税收財務物價檢查,因其經常性、規範性以及廣度、深度、力度不夠,也不能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進而難以形成有效的再監督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漲了單位負責人和會計從業人員弄虛作假之風。

3.財會業務水平偏低,缺乏鑽研業務精神。我國1000多萬財務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員佔20%,其餘大部分都為初級職稱人員,知識結構、學歷水平和業務水平偏低。現實中不少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會計工作頻於應付差事。他們業務知識貧乏或知識老化,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知之甚少,專業技術能力較差,職業勝任能力明顯不夠。業務素質的低下,還表現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記賬不符合規範,賬簿混亂、賬賬不符、報表擠數的現象。實踐中由於會計人員業務不熟,而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也不少見。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會計工作質量,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要求。

二、會計職業道德失範的成因

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題詞、並多次強調"不做假帳”。而在當今的經濟的迅速發展,各企業間的激烈競爭,物質財富充裕令人歡欣鼓舞,人們之間的利益關係、人際社會關係大大的複雜化,從而使不少人在物質財富中失去方向,導致一些貪腐舞弊,濫用權力,賄賂收人賄賂等等行為的泛濫。很多會計人員出現了職業道德失範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下列諸原因造成的:

1.屈從領導的壓力,職業道德被迫失範。受單位負責人的不良道德影響。在目前的經濟社會中,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在地位上屬從屬關係,也就是説單位負責人對他們的工作完全擁有領導權和管理權。有了這種天然的從屬關係,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在單位會計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和發揮作用的大小,關係在於單位負責人的從屬關係。而這種從屬性又與所在單位的文化層次,及其單位負責人的道德水準密切相關。單位負責人為了達到一些經濟利益往往會向會計人員施壓,致使會計人員違背現有會計法規,在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因而會計人員在領導的指使,強令下被動的做假帳,否則會使會計人員的個人利益受到很嚴重的損害甚至丟了飯碗,所以,要恪守職業道德,不少會計人員是很難做到的。雖然也有些會計人員因缺欠職業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還是手握大權的幕後指使人所造成的。

2.會計法制觀念淡薄,監督機制乏力,導致職業道德失範。不少會計人員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總認為自己平時工作忙,事情多,不關注、不學習會計法規,更談不上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了。有的會計人員思想上竟然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對職業道德規範和政策法規似懂非懂,十分模糊。這是現實中會計職業道德思想基礎的嚴重缺失。對當前普遍發生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會計人員所起的作用、責任方面,主動出謀劃策的佔11.2%;配合單位負責人作假的佔26.8%;被近操作的點44.7%;因業務水平低而出錯的佔17.3%.情況表明,佔38%的會計人員的主動出謀劃策、配合作假的行為,主觀動機雖有不同,多少都是一種故意作假行為,而其中主動出謀劃策的更是一種通同作弊的行為了。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折射出會計監督機制相當不完備。如單位內部審計作為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國家利益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和控制,保證國家財經法規的貫徹執行,但這種內部審計在有些單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監督的作用。而有關部門每年都要進行税收財務物價檢查,因其經常性、規範性以及廣度、深度、力度不夠,也不能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進而難以形成有效的再監督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漲了單位負責人和會計從業人員弄虛作假之風。

3.業務水平偏低,缺乏鑽研業務精神,導致職業道德失範。據統計,我國1000多萬財務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員佔20%,其餘大部分都為初級職稱人員,知識結構、學歷水平和業務水平偏低。現實中不少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會計工作頻於應付差事。他們業務知識貧乏或知識老化,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知之甚少,專業技術能力較差,職業勝任能力明顯不夠。業務素質的低下,還表現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記賬不符合規範,賬簿混亂、賬賬不符、報表擠數的現象。實踐中由於會計人員業務不熟,而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也不少見。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會計工作質量,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要求。

4.利益驅動,會計職業道德失範。會計人員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和對現實的妥協,違反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規範。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一些會計人員為了滿足個人私慾,不顧職業操守,利用專業優勢,鋌而走險,大肆造假。由於會計人員個人利益膨脹,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監守自盜,利用職務之便貪腐、挪用公款、以身試法。某事業單位女會計許某,在其擔任會計兼出納的2019年中,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貪腐公款7272萬元,是建國以來某省最大的一宗經濟案件,媒體報導時冠以“驚天大案”,許某已被判處了死刑。某房地產公司會計黎某,中專畢業,參加工作僅三年,利用單位財務制度不嚴密,貪腐公款200多萬元。這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雖然是少數會計人員所為,但也的確反映出在改革開放後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會計隊伍中確有一些人職業道德論喪,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解決會計職業道德失範的對策

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類型多樣化。財會人員所維護的不僅僅是企業和國家的利益,還涉及到委託人與受委託人的多方利益。因此,在新形勢下,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失範的解決應該要遵循以下對策。

1.加強政治學習,提高職業道德水準。努力學習政治,提高思想覺悟,這是財務人員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組織財會人員認真學習江書記同志關於講政治的重要講話,學習時事政治,教育廣大財會人員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同時還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財會人員不能只埋頭於繁雜的日常事務中,要掌握時代的脈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覺融人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要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遵循會計職業道德規範,自覺提高專業品德修養,增強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講求對事業的獻身精神,維護會計職業的尊嚴,保持良好的社會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制定的財會法規,一絲不苟地按財務制度辦事,認真進行核算和管理,忠實履行財務監督職能,在抵制和糾正當前不正之風中發揮積極作用;才能在工作中堅持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認真貫徹執行《會計法》和國家有關的財經法規,依法辦事,依法理財。

2.加快法制建設步伐,建立和健全會計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法治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保證作用和促進作用。法制就是必須建立健全規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並嚴格執行。新《會計法》已於7月1日正式實施,為了保證《會計法》的有效施行,還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法規、規章,使《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具體化。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國會計法規制度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繼發佈實施《總會計師條例》、《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代理記帳管理暫行辦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企業會計準則》、《事業會計準則》、《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以及一系列的會計核算制度等會計法規、規章、制度,基本保證了會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我國的法規、制度建設與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健全和完善。近年來,會計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亂、信息失真等問題,雖然與法律約束力不夠有一定關係,但執法力度不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須切實貫徹實施《會計法》,加大會計工作執法力度,財政部門要切實履行《會計法》賦予的職責,強化對會計工作的監管,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必須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3.建立會計職業道德監管組織和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追蹤記錄制度。監管組織的建立,根據我國的實際,可以分兩步走,在目前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先在中國會計學會下組建會計職業道德委員會,這一步近期相對容易做到。但權威性稍差,待條件成熟後,建議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單獨組建中國會計協會,權威性較高,負責全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管。此外,建議結合會計證的年度檢查,對全國的持證會計人員進行註冊登記,建立道德行為檔案。對在各種財政、審計、税務檢查中,提供虛假會計人員,進行量化記分,在會計證年檢時根據檔案記錄,採取相應的懲罰措施。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特別是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隨着會計改革不斷深入,會計行業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講求會計誠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尤為重要,因此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富乾,等.淺論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A].高師財務管理研究[C].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2]楊良超.試論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A].高師財務管理研究[C].南京師大出版社,2000.

[3]斯惠文.淺論提高會計人員素質[J].遼寧教育會計通訊,2000,(8-9).

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題詞、並多次強調"不做假帳”。而在當今的經濟的迅速發展,各企業間的激烈競爭,物質財富充裕令人歡欣鼓舞,人們之間的利益關係、人際社會關係大大的複雜化,從而使不少人在物質財富中失去方向,導致一些貪污舞弊,濫用職權,行賄受賄等等行為的泛濫。很多會計人員出現了職業道德失範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下列諸原因造成的:

1.屈從領導的壓力,職業道德被迫失範。受單位負責人的不良道德影響。在目前的經濟社會中,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在地位上屬從屬關係,也就是説單位負責人對他們的工作完全擁有領導權和管理權。有了這種天然的從屬關係,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在單位會計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和發揮作用的大小,關係在於單位負責人的從屬關係。而這種從屬性又與所在單位的文化層次,及其單位負責人的道德水準密切相關。單位負責人為了達到一些經濟利益往往會向會計人員施壓,致使會計人員違背現有會計法規,在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因而會計人員在領導的指使,強令下被動的做假帳,否則會使會計人員的個人利益受到很嚴重的損害甚至丟了飯碗,所以,要恪守職業道德,不少會計人員是很難做到的。雖然也有些會計人員因缺欠職業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還是手握大權的幕後指使人所造成的。

2.會計法制觀念淡薄,監督機制乏力,導致職業道德失範。不少會計人員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總認為自己平時工作忙,事情多,不關注、不學習會計法規,更談不上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了。有的會計人員思想上竟然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對職業道德規範和政策法規似懂非懂,十分模糊。這是現實中會計職業道德思想基礎的嚴重缺失。對當前普遍發生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會計人員所起的作用、責任方面,主動出謀劃策的佔11.2%;配合單位負責人作假的佔26.8%;被近操作的點44.7%;因業務水平低而出錯的佔17.3%.情況表明,佔38%的會計人員的主動出謀劃策、配合作假的行為,主觀動機雖有不同,多少都是一種故意作假行為,而其中主動出謀劃策的更是一種通同作弊的行為了。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折射出會計監督機制相當不完備。如單位內部審計作為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國家利益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和控制,保證國家財經法規的貫徹執行,但這種內部審計在有些單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監督的作用。而有關部門每年都要進行税收財務物價檢查,因其經常性、規範性以及廣度、深度、力度不夠,也不能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進而難以形成有效的再監督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漲了單位負責人和會計從業人員弄虛作假之風。

3.業務水平偏低,缺乏鑽研業務精神,導致職業道德失範。據統計,我國1000多萬財務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員佔20%,其餘大部分都為初級職稱人員,知識結構、學歷水平和業務水平偏低。現實中不少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會計工作頻於應付差事。他們業務知識貧乏或知識老化,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知之甚少,專業技術能力較差,職業勝任能力明顯不夠。業務素質的低下,還表現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記賬不符合規範,賬簿混亂、賬賬不符、報表擠數的現象。實踐中由於會計人員業務不熟,而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也不少見。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會計工作質量,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要求。

4.利益驅動,會計職業道德失範。會計人員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和對現實的妥協,違反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規範。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一些會計人員為了滿足個人私慾,不顧職業操守,利用專業優勢,鋌而走險,大肆造假。由於會計人員個人利益膨脹,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監守自盜,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以身試法。某事業單位女會計許某,在其擔任會計兼出納的2019年中,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貪污公款7272萬元,是建國以來某省最大的一宗經濟案件,媒體報導時冠以“驚天大案”,許某已被判處死刑。某房地產公司會計黎某,中專畢業,參加工作僅三年,利用單位財務制度不嚴密,貪污公款200多萬元。這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雖然是少數會計人員所為,但也的確反映出在改革開放後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會計隊伍中確有一些人職業道德論喪,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解決會計職業道德失範的對策

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類型多樣化。財會人員所維護的不僅僅是企業和國家的利益,還涉及到委託人與受委託人的多方利益。因此,在新形勢下,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失範的解決應該要遵循以下對策。

1.加強政治學習,提高職業道德水準。努力學習政治,提高思想覺悟,這是財務人員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組織財會人員認真學習xx同志關於講政治的重要講話,學習時事政治,教育廣大財會人員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同時還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財會人員不能只埋頭於繁雜的日常事務中,要掌握時代的脈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覺融人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要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遵循會計職業道德規範,自覺提高專業品德修養,增強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講求對事業的獻身精神,維護會計職業的尊嚴,保持良好的社會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制定的財會法規,一絲不苟地按財務制度辦事,認真進行核算和管理,忠實履行財務監督職能,在抵制和糾正當前不正之風中發揮積極作用;才能在工作中堅持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認真貫徹執行《會計法》和國家有關的財經法規,依法辦事,依法理財。

2.加快法制建設步伐,建立和健全會計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法治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保證作用和促進作用。法制就是必須建立健全規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並嚴格執行。新《會計法》已於7月1日正式實施,為了保證《會計法》的有效施行,還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法規、規章,使《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具體化。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國會計法規制度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繼發佈實施《總會計師條例》、《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代理記帳管理暫行辦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企業會計準則》、《事業會計準則》、《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以及一系列的會計核算制度等會計法規、規章、制度,基本保證了會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我國的法規、制度建設與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健全和完善。近年來,會計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亂、信息失真等問題,雖然與法律約束力不夠有一定關係,但執法力度不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須切實貫徹實施《會計法》,加大會計工作執法力度,財政部門要切實履行《會計法》賦予的職責,強化對會計工作的監管,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必須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3.建立會計職業道德監管組織和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追蹤記錄制度。監管組織的建立,根據我國的實際,可以分兩步走,在目前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先在中國會計學會下組建會計職業道德委員會,這一步近期相對容易做到。但權威性稍差,待條件成熟後,建議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單獨組建中國會計協會,權威性較高,負責全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管。此外,建議結合會計證的年度檢查,對全國的持證會計人員進行註冊登記,建立道德行為檔案。對在各種財政、審計、税務檢查中,提供虛假會計人員,進行量化記分,在會計證年檢時根據檔案記錄,採取相應的懲罰措施。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特別是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隨着會計改革不斷深入,會計行業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講求會計誠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尤為重要,因此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富乾,等.淺論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A].高師財務管理研究[C].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2]楊良超.試論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A].高師財務管理研究[C].南京師大出版社,2000.

[3]斯惠文.淺論提高會計人員素質[J].遼寧教育會計通訊,2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