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分析(上)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時代內涵

新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分析(上)

在學習和理解現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時,有一個怎樣看待和把握它的時代性的問題。新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頒佈,在其內容中體現了一定的時代內涵。對它加以認識和理解,有助於理解有些道德規範的時代必要性。2019年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1997年頒佈的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雖然有一定變化,但基本內容還是相同的。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2019年頒佈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它提出了終身學習的問題。1997年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主要有八個方面:依法從教、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再就是為人師表。新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也就是2019年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確定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第一是愛國守法,97年提到的依法執教這樣的內容就涵蓋在這個裏面了。第二是愛崗敬業,第三個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實際上是教師的根本使命,這次也作為規範提出來,它實際上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教師工作的一個宗旨。第五就是為人師表,第六就是終身學習。

新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從時代的角度去看、去思考,有兩個方面比較突出。第一個就是,現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具有對時代現實的針對性。除了講一般的要求之外,還特意提到了比如説關愛學生生命,關愛學生安全的問題,這實質顯現了關愛學生生命這一時代主題,不僅如此,還提到了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的問題。針對性特別明顯的就是對當今時代教育中一些不良現象的關注與解決要求,比如強調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等,還有依法執教的要求等,這都是改革開放以來,現實教育中極為關注的問題。第二個方面,就是時代觀念的引領性。新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提到了教師要自我更新,教師的終身學習,教師的依法執教,還提到不以分數來評價學生等等,這都是時代性很強的內容。實際上,也正是當今時代教育所注意強化的觀念。還比如提到了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等,對這些問題的提及與強調,會對現實的教育確立時代精神,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

二、師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在新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和貫徹中,非常強調加強修養,重視教師職業道德自我修養的途徑和方法問題。途徑方法對於每個老師來説不陌生,因為在實際工作中,一是教育行政部門經常提,還有就是教師有時候也很注重這方面。

實際上,面向自我修養的途徑是比較多的。但總的來看,我認為還是三個基本的方面,一個就是學習,自我學習,學習是一個基本途徑,這種學習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相關經驗的學習,有關道德方面的學習,也包括向人學習等。還有一個途徑,就是交流和探討,與他人進行交流。與他人進行交流這種方式是很重要的。因為交流中不斷髮生着人們之間相互對話,就某一個問題,都在談自己的感受。這會無形擴大自身在教育教學中多樣化的考慮和選擇,所以交流這種方式在教師職業道德自我修養當中不可忽視。第三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實踐,就是我們所説的在實踐當中去體會,良好教師職業道德在實踐中生成、鞏固和發展。實踐過程能使我們從中感悟到那些是我們應該堅持操守的,哪些是我們需要加以調整的。自我修養的途徑,總體上可劃分為這樣三種,具體的在現實休養中還會有很多,就靠我們自己去把握了。

談到方法問題,從自我修養這個角度來看,自省、自訟、慎獨、自警、自立方法都屬於自我修養方面的。這是從我國傳統道德修養中產生的。現行教師職業道德自我修養,很多人又談到感悟、體驗、反思、審視。這些方法也是很可貴的,特別是體驗、反思,我覺得對老師自我道德修養來説尤為重要。當然在現實中具體方式可各有不同,有的體驗反思,往往習慣自我日記;有的在自身的活動中,一天或者一段時間對自身的教學活動、自我修養進行反思;有的可能從中意識到什麼問題,下次避免。體驗和反思較為重要,因為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優秀的實踐工作者,都很注重去體驗、去反思。經常進行體驗反思,會把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引向深處,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口號性的,或者是官樣文章上,就不是停留在要進行素質教育,要以新的觀念統領課程改革,要新思想新思路,它不是這種的。它往往都非常具體,這種反思的出來的結論往往都非常有實際意義,能有力促進和提升教師的實際素養和能力。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是最關注和思考教育問題的,所以他關於教育的著述特別多,他的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對教育的思考,對教育的反思,包括對自我的反思之上的,因此他有時講出的話在我看來就是教育真諦。比如他講過: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難的障礙之一,就是我們的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而青少年就本性來説,是不願意被別人來“教育”的。這個教育是打引號的。這樣的道理,如果沒有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和體驗,是得不出這樣結論的。很令人深思,使人產生新的教育意識。以往造成教育最大困難的障礙是什麼?也可能有家庭的,也可能有社會的,也可能有學生老師本身方面的,但是他悟到了一種:造成教育最大困難的障礙是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什麼是赤裸裸的教育方式呢?我們通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可能就屬於赤裸裸的教育:學校計劃要搞教育活動,先在學生中進行宣傳、進行動員,講明活動的意義目的,現行學校的教育活動常常愛這樣做。這樣的活動有的給學生一種感覺:學校進行這方面的活動是為了解決我們當中什麼問題,為了克服什麼問題而進行的。此外,還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教育者常常是以一貫正確的、以上對下的口氣在進行實際教育,話題説着説着就暗含着對學生某些行為的不滿,對學生某些行為的指責,對學生某些行為的批判,甚至表現出來對他們的未來擔憂。作為受教育者的學生,一旦覺得教育者是把他們當成“有問題者”來看待時候,他們接受教育的大門一點點就在關閉,甚至會油然生出反彈。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底下聽着會感覺到:在教育者的眼中,好像我們什麼都不是,我們有那麼多的缺點毛病,甚至未來我們是不是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都不好説。這樣的教育就叫做赤裸裸的教育。所以蘇霍姆林斯基説青少年就他們的本性來説是不願意被教育的。這句話並不是實實在在的説青少年不願意接受教育,而是在説青少年反感什麼樣的教育。這種赤裸裸的教育就是公開指責,以學生的種種不是為前提的教育,所以學生煩感。從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問題可以看出,這與他的體驗反思是密不可分的。蘇霍姆林斯基的書裏講過很多這樣的問題:教育的奧妙就在於,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能夠及時的出現在他面前;他還講過,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老師要走近他,幫助他進行分析,給他創造條件,努力使他成功,並且使他產生成功感。我記得國內教師魏書生也曾經談過類似的問題,他很注重學生的體驗,認為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的使學生產生積極的體驗,避免他產生消極的體驗。這些話實際上體會到了教育工作的精微,懂得教育精微的人往往能夠在一些細小的問題上,非常準確的加以把握,進行引導,細細想起來真是這樣。如果都説教育學生教育學生,挺宏觀的這麼想,這些細節問題沒解決好,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所以反思、感悟非常重要。

三、教師愛心的養成

新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依然談到了教師要關愛學生,而且從整個具體內容上來看,也與以往有所不同,除了關愛學生還提到了要嚴慈相濟,這是有明確所指的,還提到了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提到了這些問題。教育工作為什麼要講究愛心,這個不想多説,實際上有很多老師在討論思考,這裏想説是,有教育愛心符合教育對象的心理需求,愛學生是符合教育對象心理需求的。因為從個人角度來看,人的本質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一個人生活在這樣的被別人尊重和信任當中,他的心裏是充實的,他心理是不恐慌的,他的自信心就能夠表現出來;而一個人在他的生活氛圍中不被人尊重,不被人關注,他的內心是痛苦的,久而久之,他的內心是恐慌的。學生作為教育對象實際他們每天也有這樣一種心理需要,渴望別人理解,渴望得到別人尊重,渴望別人來欣賞自己。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包括老師在內,這個心理也沒有完全排除。假如在教育中,一個孩子不被關注,不被老師理解,長期得不到老師的肯定,他的心理就會發生巨大變化,他覺得周圍人對我不怎麼關注。因此有些這樣的孩子,他往往從反面來表現以便獲得班級關注、讓人關注,這樣的問題經常表現在所謂的一些差生、淘氣的學生、落後的學生身上。有的孩子在班級搗亂,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心理:我不能從正面得到你們的承認,我就以這樣的方式叫你們意識到我的存在,正視我的存在,這是被極度忽略而怨憤性地表現自己存在的極度情緒化行為。如果得不到糾正,發展下去人格可能變得極其消極。幫助教育這樣的孩子,如果對他説:要好好學習,嚴格要求自己,立志成才,當好祖國的接班人等,可能解決不了問題。怎麼才能解決好呢?就是要使他渴望得到人的尊重的需求得到正面的滿足,教育愛在這方面是不可小視的。通過愛使他那種渴望理解,渴望承認,渴望得到關注的心理得到滿足,才能夠發生變化。因此作為教師,要注重愛心的形成。當然注重愛心的形成還有其他一些具體的方面,如激勵學生等等,不再多談。

教師的愛心是個什麼樣的的愛?在教育中常有這樣的説法:要向家長愛孩子那樣愛學生。教師愛心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的?當然不錯了。但要認識到,教育愛與家長對學生的愛是有定區別的,他們的區別從這樣幾個方面能夠看到:一是從愛的產生上來看,父母對子女的愛產生於血緣的親情關係,而教師的愛則是建立在對祖國、對事業高度負責的責任感之上,它是對祖國對事業的責任感之上生髮出來的。二是從愛的經常性表現來看,教師對學生的愛,教育性特點最為明顯,而家長對於子女的愛,養護性比較突出。這不是説家長就沒有對孩子的教育工作,但和老師愛學生相比,總體沒有老師愛的教育性廣泛和集中。這是在生活中也會發現:有一年長春市調查中國小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問卷調查中有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問學生:父母對你最關心的是哪一方面?對中國小生的各種回答進行統計,總體結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這一方面,學生回答的大致情況是:父母最怕我生病,最怕我吃不好,最怕我冷着或熱着等等。這個説明,父母愛孩子往往在養護性上比較突出。三是從愛的廣度上來看,家長對孩子的愛,家庭性比較明顯,而教師對學生的愛,社會性比較突出。家長愛孩子倒不是説沒有考慮到孩子將來為國家而作為,但和老師相比就會發現,家長愛孩子這裏面還帶有家族性的考慮,如:希望孩子能夠成才,光宗耀祖,光耀門庭。有的人祖祖輩輩生活在艱苦而又偏遠的農村,所以他告訴正在上學的孩子:你爸你媽就這樣了,大字認識不多,就希望你將來能夠走出去,給咱們爭光等等,對孩子的成長帶有家庭性的考慮。四是從愛的量上來看,父母的愛往往只是施之於僅有的子女,而教師的愛則是面對全體學生。這倒不是説沒有家長愛別人的孩子的,不僅有,有的還勝過愛自己的孩子,但這不是普遍的。就普遍性而言,家長的愛首先是對自己的孩子。分析和辨別教育愛和家長對子女的愛的區別,對於提升教師愛的理性是有幫助的。剛才説過,老師要像父母愛孩子一樣來愛學生,這話不錯!但教育愛不能停留在這個程度。父母愛孩子,時常有這樣的現象,或者是溺愛,或者是苛刻的愛,如奉行打是疼,罵是愛;寧給好心,不給好臉;恨鐵不成鋼等。提倡老師要向父母那樣愛學生,也會使有的教師真的像有的父母那樣來對待學生。也表現出恨鐵不成鋼;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甚至奉行打是疼罵是愛的方式。所以,教師還是要認識到教育愛與父母對子女的愛不同為好,保持這樣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