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寺廟七進及有關建築的講解

佛教於東漢末年由西域傳到中國。當年有20匹白馬馱着經書從上天竺,就是今天的尼泊爾,經過絲綢之路的南線來到洛陽城外。在洛陽城外的東郊建了中國第一座寺廟。因為有白馬馱經,便取名為白馬寺。現在的白馬寺仍然保存了中國古代印度寺廟中最重要的特色。

關於寺廟七進及有關建築的講解

寺廟是供奉釋迦牟尼舍利的地方,所以寺廟的中心建築就是塔。因為是供奉佛祖釋迦牟尼舍利的塔,所以叫佛塔。白馬寺大門一進去就是中心廟塔,沒有其他東西。

佛教在中國經歷了一個被中國人民融會貫通、消化並注入中國本土文化的過程,慢慢變成了中國式的佛教,即漢化佛教,也叫漢傳佛教。使得以佛塔為中心的寺院,簡化成以偶像崇拜為代表的,廟堂建築為中心的寺廟格局。我們中國的寺廟從大門一直到最後的佛堂一共有七進,我們稱之為七堂。七堂代表三門、金剛殿、大雄寶殿(分左、中、右)、經堂、律堂、藏經樓,在兩邊有寥房(是僧侶居住的地方)。

第一進是三門,三門是一組建築,在山門的對面往往有一組照壁。照壁的學名叫做蕭牆,是做為風水當中的“罩”,不使這個建築羣裏的福氣、財氣外露,所以叫“罩”。也保持整個建築羣的封閉,起遮擋的作用。後來發展到門裏要有影壁,門外要有照壁,門兩邊還有八字牆,形成寺廟門前的院落,儘管這個院落是公共的,但它也是寺廟的一個特點。

三門,也叫“山門”。因為過去修行都是在山上,因為山頂是離神靈最近的地方,也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最利於清修。所以自古以來大多寺廟修建在山上。門開了三個洞,所以又叫“三門”。中間的門叫空門,進了空門表示進入了佛國世界中。左門叫無作,右門叫無相,表示世界萬物其實都是人們的感覺,而不是客觀存在的。既“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山門內,就是金剛殿。兩則龕中各塑一尊執金剛杵護持佛法的天神,名叫金剛力士。據《大寶積經》説,金剛力士原為法意太子,他皈依佛法後,成為佛的五百名隨從侍衞的首領,因為他普聞一切諸佛祕要祕跡之事,又稱密跡金剛。中國早期佛教的金剛力士只有一位,為了符合中國人講對稱的習慣,後來添上一位,成了兩位。他們上身赤裸,手持寶杵橫眉瞪眼,怒氣滿面,象兩位忠於職守的衞兵,護衞着寶光寺山門。左邊一位,正張口發梵語開頭的“啊”音;右邊一位,正閉脣發梵語結尾的“哈”首。在《封神演義》中,為使二位金剛進一步漢化,就説他們是哼、哈二將鄭倫、陳奇死後所封的神,並把“啊”、“哈”二音轉變為漢語中富於感情色彩的“哈”、“哼”二音了。

第三進是天王殿。“天王”是疊音字,天就是王,王就是天。按《婆沙論》記載“四天王身長百丈”。 佛教認為,一切有情眾生,都處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二十八天”之中,欲界是三界中最低的一界,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等六天。四天王天在宇宙中心須彌山的山腰,那裏有一座建陀羅山,山有四峯,四天王及其隨從分住其上。四天王的任務是“各護一天下”,即掌握須彌四方人類社會的東勝身、南瞻部、西牛貨、北俱盧四大部洲的山河、森林、地方,所以又稱為“護世四天王”。 四天王的形象,在各個時代,各地寺廟所塑的不完全一致。現在寶光寺所塑四天王形象為:東方持國天王,白臉,抱碧玉琵琶,彈琵琶調絃,職調;南方增長天王,青臉,持青光寶劍,舞劍生風,職風;西方廣目天王,紅臉,握混元珠傘,撐傘避雨,職雨;北方多聞天王,黃臉,託黃金寶塔,塔鎮妖魔,使其歸順,職順。因此,在科技落後,靠天吃飯的封建社會裏,人們祈求“護世四天王“保護世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天王相當於佛祖最重要的四位侍衞軍軍長,即軍級幹部

天王殿是六位男生的集體宿舍。正中一龕塑的是彌勒佛,據《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等佛經記載,彌勒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庭,後來成為釋迦牟尼的弟子。他先於釋迦入來,上升兜率天內庭。準確的講,應是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名契此,又號長汀子,五代樑時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住奉化嶽林寺。傳説他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即乞,出語無定,寢卧隨處,形如瘋癲。他臨死端坐於嶽林寺磐石上,有《辭世偈》説:“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不自識”。世人遂以他為彌勒佛化身,稱為大肚彌勒,併為他造像供奉於寺廟。

為什麼要把大肚彌勒安置在前殿呢?因為,人們一進寺院,首先見到橫眉怒目、凶神惡煞的二金剛和四天王,給人們的心理造成緊張感覺,為了緩解氣氛,特派他作“禮賓官”,在這裏迎侯客人。他手持念珠,翹翹腳而坐,胸腹袒露,笑容滿面,好象一位禮賓官在迎候貴客,給人以和藹親切之感。曾有詩詠道:“寶光照我凡心朗,彌勒迎人笑口開”。韋馱殿:塑頂盔貫甲、威武雄壯的韋馱像的殿堂。

朱仙鎮導遊詞 ·中嶽廟導遊詞 ·岳飛廟導遊詞 ·河南嵩山少林寺導遊詞

彌勒的背後是韋馱,傳説姓韋名琨,又稱韋天將軍,南方增長天王八神將之一,居四大天王所統三十二神將之首。佛教説他生知聰慧,早離欲塵,立下宏願,要終生護持佛法。自唐代他示現人間以來,佛寺多塑其像。

大雄寶殿為全寺的主殿,大雄,梵語摩訶毗羅的意譯,即像大力士一樣,一切無畏。古印度佛教徒用來作為釋迦牟尼的尊稱。大雄寶殿,即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大殿,殿前檐口下,掛着“南無釋迦牟尼佛”的白地蘭色橫匾,傳為濟公和尚所書。台基下,安放了一座造型精巧、焚化紙錢的大鐵鼎。有時掛一副楹聯:“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聯語頗富佛教哲理,具有辯證觀點。殿內寬敞宏闊,蒲團整齊,供具精美,鍾、鼓、魚、罄等法器均按 佛教儀規陳列,四時香煙繚繞,幢幡飄佛,是寺僧早晚上殿 禮佛和日常做法會的莊嚴聖地。

殿中,供奉着釋迦牟尼的誕生像或成道像或説法像。

誕生像作兒童狀,全身裸體,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據《佛傳》説,在西印度迦毗羅衞國(地跨今印度與尼泊爾之間)國王淨飯王的王后摩耶夫人臨產了,按照當時的風俗習慣,摩耶夫人必須回孃家分娩。她在波闍、波提等人陪同下離開王宮,當路過藍毗尼花園時,就感到身子不舒服,她手攀無憂樹枝,悉達多太子便從右脅降生。降生後向東西南北各行七步,步步生蓮花。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説道:“天上天上,唯我獨尊”!這時,天空出現兩條龍,一吐温水,一吐涼水,為悉達多太子洗澡。據《太子成道經》記載,悉達多是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但此像卻相反。這是為了適合中國“以左為大”的習慣,而改成了左手指天,右手指地。

成道像為坐像。據《佛傳》載,釋迦牟尼在成道前,作為王太子,他受到了國內最好的教育,並養尊處優,享盡豪華,十九歲與美麗賢慧的表妹耶輸陀羅結婚,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羅怙羅。他善於思考,當看到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八種苦惱後,為了尋找解脱這“八苦”的方法,追求最高真理而捨棄宮廷的榮華寶貴,到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求得大徹大悟,即成就佛道了。

説法像也是坐像,右手上舉作説法手印。釋迦牟尼住世説法四十五年,講經三百餘會,最早在鹿野苑,後來在祗園精舍、竹林精舍、靈鷲山、那爛陀等處。釋迦牟尼的弟子前後數千人,其中十個人最有名,稱“十大弟子”。説法像左邊立像為“十大弟子”中的摩訶迦葉,俗收老迦葉,他少欲知足,是個苦行僧,稱“頭陀第一”。釋迦牟尼死後,他是佛教第一次結集的召集人。右側為阿難陀,俗叫少阿難,他是釋迦牟尼的堂弟,侍從釋迦二十五年,並長於記憶,稱“多聞第一”,傳説佛教第一次結集,由他誦出經藏,即是最早的佛經。

大雄殿後面是藏經樓。藏經樓是保存佛教經典的地方,也是保存寺廟三寶(佛寶、經寶、僧寶)的地方,所以也稱三寶殿。同時它又是高僧修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