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一年級第一單元學習總結

導語:新學期第一單元的教學距離現在時間較長,孩子回生現象一般都比較嚴重。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第一單元學習總結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第一單元總結1】

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奮戰”,學生終於學完拼音,開始接觸漢字了。第一篇識字是古詩《一去二三裏》,讀來琅琅上口,富有兒童情趣,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課文,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台、桃花……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着幾户人家。山裏的幾座亭台錯落有致地排列着,樹上、路邊盛開着各種美麗的花。一幅幽靜美麗的山村田野畫面,這首詩巧妙地把一到十10個數字隱藏其中。

在教學古詩時,我運用課文的插圖和視頻,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和看視頻的方法瞭解古詩所寫的小山村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其中“煙村”、“亭台”這些詞語學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煙村”是什麼,“亭台”是什麼,使學生理解詩句變得簡單化了。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使我們大家和詩人一起都置身於這美麗的小山村中,從而體會詩人的感受,最後通過朗讀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在朗讀古詩時指導學生學習古詩的朗誦方法。學生們一個個都讀得搖頭晃腦,興致勃勃,激發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我接着讓孩子們在音樂中試着朗讀鄭板橋的《詠雪詩》,加強數字概念體味詩的意境。

由於這篇課文的教學是識字教學的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重要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因此,我從田字格的結構教起,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各方位小格。寫字時,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字形引入筆畫:(橫)“一”。板書示範(橫)“—”在田字格當中的位置,引導學生自主觀察並指導書寫。再引入“二”的書寫,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而“三”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上台演示,教師相機板書,讓學生體會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漢字的形體美,並瞭解“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

從開始學習漢字,從簡單的筆順開始,還需要進一步規範和強化。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第一單元總結2】

本單元包括四部分:六個單韻母、十個整體認讀音節和所有聲母的教學,並在此過程中,教學生認讀部分生字。

1、拼音教學:新課程十分注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每節課的設計思路大體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創造性地使用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獲取知識,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我設計三大教學環節:一發音認形,二拼讀,三着重探究個別規律,如j、q、x與ü相拼的規律。發音認形環節先看圖,練習發音,師範讀,生跟讀、個別讀、抽讀、開火車讀等形式記住發音,編兒歌、順口溜,結合兒歌記形或音,交流,彙報,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充分調動學的慾望,使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然後再以多種形式練習拼讀,在拼讀時着重教學兩拼和三拼的聯繫和區別,另外注意加聲調的規律教學。在剛開始時,學生不明白什麼是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我覺得這是正常的,只要每次都有強調,經過一段時間,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記住。

2、生字認讀教學:在拼音教學後,每課都有生詞及兒歌的學習,孩子們都喜歡兒歌,因此背誦下來已不是問題。關鍵是在背誦的同時如何讓孩子們認識其中的生字,我開始時採取辦法只是讓他們一邊讀一邊認,可是效果一點也不好,學生只是背,卻不喜歡認字,因此,我採用別的方法教學,如看圖識字、遊戲識字、識字卡等,效果有些好轉,可仍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這也將是以後一段時間內我努力的方向。

通過第一單元的教學和測驗來看,發現孩子們還沒有適應一年級的生活,在課堂紀律和學習習慣上還沒有形成,更重要的是還不適應考試的氛圍,主要原因是平時的練習少,這些問題亟待在以後的教學中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