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講話稿(精選22篇)

家風講話稿 篇1

父親是一名受黨教育、對黨忠誠的老黨員,他的黨齡比我的年齡還長。他總是把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如今的幸福生活歸功於黨的領導。父親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的價值追求和人生航向。回顧自己30多年來走過的人生軌跡,從一名農家子弟考入大學,從部隊軍官轉業到地方機關,除了自身努力外,與父親的“三知”家風密不可分,它總是在我迷茫、困惑、失落時,指引我前進的方向,給予我温暖的力量。

家風講話稿(精選22篇)

知書達理。父親常説讀書使人明智。一個人能夠靜下心來讀書,為人做事不會差到哪兒去。對父親最深的印象便是他求知若渴、手不釋卷。從母親那裏瞭解到,父親從小就愛學習,家裏窮買不起書,他就向別人借。幹完農活之餘,父親見縫插針抄書。父親所抄的書現在還在,我隨手一翻,字跡漂亮工整。堅持學習的他,知識面很廣,對國際國內形勢分析得入木三分,對四大名著裏的人物如數家珍,對“互聯網+”的理念娓娓道來……每次與他聊天都有收穫。如今,父親已年過六十,退休在家。不愛打麻將、不愛吃喝玩樂,每次回家,他總是手捧着書、架着眼睛、看得入神。

知恩圖報。父親時刻告誡我們,喝水不忘挖井人。父親結婚那會兒,要蓋新房,差300元。有個親戚知道後,冒着雨夜,走了好幾里路,把用報紙裹得嚴嚴實實的300元錢塞到父親手中。父親每每講到這眼睛總是紅紅的。“他是把自家辛辛苦苦養的豬賣了換來的錢呀。”父親説,當時接過錢的一剎那,感到300元是如此的沉重,心裏無比的温暖。時過境遷,33年過去了,當初的300元早就還了,可這恩情卻如同酒一樣,越藏越深。今年,那個親戚的小孩要在蘇州買房,那個親戚來我家借錢,父親把所有的積蓄都借給了他。晚上,母親有點不樂意了,説當初也就借了300元,你現在卻借給別人好幾萬。父親説,滴水之恩就要湧泉相報。沒有當初的300元,我們婚都可能結不成!母親不再作聲。父親的知恩圖報給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人生道路上,指點我、幫助我、鼓勵我的人,我都銘記在心。知恩讓我感到生命中充滿了陽光,圖報為我前進注入了強大動力。

知足常樂。父親常説:“愉快的心情是知足換來的,失落的心情則是盲目攀比而來。”爺爺沒有給父親留下什麼家產,母親經常埋怨,父親便説,我們白手起家,不依靠上一代是好事,我們下一代也該這樣。在工作上,父親説,我幹好本職,過好日子就行了。發現無論遇到什麼問題,父親總是能以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去面對。這種知足常樂的家風常常把我從思想的牛角尖裏拔出來,從心理的陰暗面拖到陽光下。

父親是個老實人,與母親恩恩愛愛一輩子,踏踏實實過日子。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每一分錢都掙得硬氣、花得踏實。沒有為我積累多少物質財富,但“三知”家風,已經讓我變成了一個精神富翁,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這是多少物質財富都無法比擬和替代的。

家風講話稿 篇2

父親是老複員軍人,沒有什麼文化,有着軍人的堅毅和任性。打我小的時候,就一直聽父親常説“三句話”:別泄氣,有骨氣,重新來。漸漸地,父親的“三句話”成了傳家寶。在我失落的時候,只要想起父親的“三句話”,就勇氣倍增。

別泄氣。1993年高中畢業後,我迷上了寫作,還自費訂閲了不少報刊。每天忙碌着寫作。但是,整整折騰了一年,一篇稿件也沒有發表,母親抱怨,街坊鄰居説三道四,我的信心也動搖了。這時,父親堅定地説,“別泄氣,想當作家那麼容易呀?繼續努力。”隨後,父親把我引薦給了縣文化館的任永清老師。在任老師的指導下,1994年,我參加了山西大同電台的“94國土杯”徵文,我寫的散文詩《故鄉的春天》獲得優秀獎。至此,從開始步入了文學的大門,也摸着了寫作的門道。

有骨氣。因為我寫作水平不斷提高,鄉政府聘我成了信息員,專門從事新聞信息報道工作。在單位被人冤枉,自己窩火憋氣。可是,父親對我説,要有骨氣,這點委屈算啥。聽了父親的話,我繼續努力寫作,兩年後,我被縣地方誌辦公室抽調編撰《懷安縣誌》。一路走來,只要有骨氣,受點挫折沒事。

重新來。進入銀行工作後,我越發覺得自己文憑只是高中,缺乏金融專業知識,在工作中有些吃力。父親説,重新來,多學習些專業知識。我再次聽了父親的話,加強業務學習,知識增長了一大截,寫作也更加順手啦。

父親沒有長篇大論的説教和訓誡,也沒有循循善誘的旁徵博引,有的只是對生活的總結和感悟。父親的“三句話”就是最好的家訓,作為傳家寶,將這種家風世代傳承下去。

家風講話稿 篇3

爺爺年輕時參軍,參加過抗日戰爭,跟着隊伍南征北走。經過戰友介紹,認識了奶奶,在部隊裏結的婚。爺爺是一個對工作極度認真的人,那時他因為工作原因常年不能回家。家裏只剩下奶奶和孩子們。奶奶獨自一人帶着3個孩子留在了農村老家,就這樣一個人扛着生活的重擔,整整20xx年。

我大姑、父親、二大爺都生了麻疹,沒有親人的幫助,爺爺也不在身邊。麻疹是傳染性疾病,就連鄰居都不敢來幫忙,生怕傳染給自家的孩子。奶奶一個人硬挺着照料3個生病的孩子。説起當時的情況,奶奶眼裏閃着淚光説:“3個孩子一排躺在炕上,自己都不記得吃飯這回事了,只顧着照顧孩子們,這個又拉肚子了,那個又吐了。那時啊,你二大爺病得最嚴重,已經併發了肺炎,小臉憋成了紫色,聽説一旦嚴重了,很少有人能活下來。我照顧不過來,又沒個幫手,還怕孩子們出事,只能咬着牙堅持。大夫讓每四小時打一次針。我就整宿整宿地不睡覺,緊盯着時間,給這個打針給那個喂藥。等你爺爺出差回來了,孩子們病也都好得差不多了,燒也都退了。只有你大姑,突然就不會走路了差點就得了嬰兒癱。你爺爺趕緊把她送到了醫院,連着吊了一個星期的吊瓶才終於好了。”

爺爺的認真,奶奶的堅韌,支撐着這個家。他們的精神也在傳承着。

我師範院校畢業之後分配到一所農村中學,工作勤奮努力,很快就入了黨,提了幹。33歲時,我調到縣城工作,妻子執意把父母接到家裏同住。他們剛來時,母親拄個枴杖,顫巍巍地還能走幾步,沒幾天就一步也不能走了。她的吃喝拉撒,完全要妻子照料。妻子給母親做了三身新衣,單的夾的棉的都有,還做了兩雙布鞋,喜得母親合不攏嘴。

我和妻子照顧好兩個孩子上學讀書之餘,每天還要照顧母親的起居飲食。輪流扶着她在家裏走動,還想辦法把小米加工成最細的米粉,做成麪糊糊給她吃。5年後,母親竟然又能拄着枴杖出門了。

現在父母能自己種菜做飯洗衣,閒時和鄰居打打小牌,不亦樂乎。

家風講話稿 篇4

光陰倏忽,母親轉眼已經離我遠行兩年多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她的殷切教誨猶在耳邊,我越來越覺得一生清貧的母親那“本分做人”的好家風是她老人家留給兒孫們的最大財富。

母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老太太,但沒有文化的母親對社會、人生、為人、處事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母親為人性情耿直,實在厚道,她要求我們也要做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守住本分。記得在我幼年時,母親常引用既簡練又有哲理性的民間諺語教導我説:“人生三條路,要走正當中。”當時因為年齡小,我對母親的“三條路”理論並不十分理解:為啥“三條路”不能任意走?為什麼只能走在正當中?如果不走正當中又能怎麼樣?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通過讀書明理,我才真正明白了母親的意思,那就是不能走岔道,不能走歪道,更不能走邪道;只能走正道,只能走直道,只能走光明大道。如果走了歪門邪道、旁門左道,不僅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還有可能身敗名裂、毀掉一生。母親的這句話一直成為我的人生指南,使我受益至今。

回首往事,我才發現母親的好家風就像空氣一般無所不在,時時處處都在影響着我們做人的航向。記得在灶下燒火之時,母親會觸景生情地説:“人性實,火性虛。做人要實實在在,不能欺騙瞞哄,實誠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句句是瞎話的人誰敢跟他交往啊?這火就不一樣了,火性虛,柴火虛膨着才能燒得旺。你把灶膛塞得密不透風,它還能着嗎?”

真的感謝母親這些耳提面命的“本分經”,它成了深刻影響我們弟兄姐妹做人品格的好家風。我從上學到參加工作,幾十年一步步走來,時刻牢記母親的叮囑,本本分分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乾乾淨淨履職,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守好母親的“本分經”是母親生前的願望,也是我一生最大的福分。今後,我還要把母親留給我的“本分經”作為彌足珍貴的傳家之寶,世世代代傳下去。

家風講話稿 篇5

河的對岸傳來一聲聲“啪嗒啪嗒”的聲音,那是父親打稻穀的勞苦與收穫聲。父親操作着打穀機,穿着解放鞋的雙腳迅速輪換地踩着打穀機踏板,暴起青筋的粗糙的雙手接連拿起一把又一把割下來的帶葉稻穀在進行脱粒,動作靈敏、嫻熟,不停息。父親額上的汗珠嘩嘩流下來,在陽光的照耀下,匯成了一條細細的閃亮河流。

父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跟田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一茬又一茬。從我兒時的記憶到現在,父親一直在種稻穀。從選種、播種、出苗、澆水、施肥、滅蟲、鋤草、抽穗、灌漿到收穫的過程中,便是父親最忙、最勞累的時候。他春耕秋收的四季勞作的情景永遠在我心間抹不去。而看着自己親自收割的稻米供全家品嚐並維持着一家的生活時,便是父親最興奮的時候。如今,父親還會説,我們吃了一輩子的“綠色食品”。

種田,也很講究,需要一絲不苟。在村裏,大夥兒都誇讚父親,説我們家的田埂子最方正,也沒有雜草。確實是這樣的,在種田的每一個環節,父親都是最認真的。很小的時候,父親還把這種勞動的精神教我們姊妹,教我們學插秧。

天矇矇亮,父親便領着我和姐姐出門了。到了地裏,父親便教我和姐姐用繩子從地的前頭拉到尾,保證第一株是整齊的,大概一人橫排插九株,第二個人接着第一個人繼續插九株順下來。父親教我們上身弓起,雙腳立在泥巴里大概快到膝蓋,左手拿秧,大拇指與食指要分秧,右手大指迅速從左手分下來的秧,捏秧後中指插,保證插下去的秧是立着的。在左右看齊時,人按照三三三的角度依次往後退,保證插的秧橫對齊、豎對齊。父親説,做事要做漂亮。

普師畢業後,我從湖南老家來到了新疆喀什工作,眨眼近20xx年了,在離開父母的時間裏,已年邁近70的父親一直在種稻子。

作為兒女的我們,特別地心疼,一直勸父親不要太勞累。父親每次都説,不種了,不種了,到後面還是誰也阻止不了。還安慰我們説:“我種的少,夠吃就行了,不賣了。”在和父親通電話的時候,父親興奮地告訴我,現在黨的政策好了,你要安心工作,你在新疆工作領工資,我在家種地還可以領到直補金。

我知道,父親是在種田的勞苦與收成中找到了生活的甜蜜。父親用種地這種方式,支撐了一個大家庭的生活,蓋上了新房,送了幾個子女都上了學。這是他一生的樸素希望,和純淨夢想。種地是一門哲學。父親便是那個在土地上給我們傳授哲學的人。

家風講話稿 篇6

對家風認識,原來停留在家庭教育層面。學習了《準則》,有了新的認識,家風是作風反映,連着黨風政風。當前,絕大多數黨員幹部的家風是好的,但也有個別黨員幹部治家不嚴,濫用權力為親屬謀利,甚至縱容家人違法亂紀。黨員幹部的家風不正,已經成為作風問題滋生、腐敗現象蔓延的重要根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黨員幹部要重視“治家”,在“修教、嚴己、防小”上下功夫。

治家首先“修教”,要在愛而有度、教之有道上下功夫。關愛家人,這是人之常情。但以什麼理念、態度、方式關愛,卻大有學問。放眼古今,大凡留下美名的清官正吏,其家教家風也讓後人“仰之彌高”。諸葛亮教誨兒子修身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祖孫三代被譽為“三世忠貞”;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國藩教育子女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子女中不少成為著名專家學者。良好的家教家風,既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本質的體現,也是對子女真正關愛、培樹成才的保證。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用“正能量”培養教育孩子好學上進、自尊自立;用嚴格的家規管理教育親屬子女應該倡導什麼、反對什麼,從骨子裏去掉傲氣、戾氣、霸氣,低調做人,踏實做事,遵規守紀;用違法案件的慘痛教訓給親屬子女常敲警鐘,讓他們知道滿足,懂得珍惜,當好“賢內助”,做好“官後代”。

治家重在“嚴己”,要在勤儉自律、以身作則上下功夫。前段時間,看到一篇關於羅榮桓元帥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典範的文章。1947年7月,羅榮桓從莫斯科治病回到哈爾濱,全家被安排住在市區一處很寬敞的獨立庭院裏。他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將這處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處房子住。後來,羅榮桓搬到與時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譚政一起住。譚政住二樓,他住一樓。羅帥對家人説:“住的房子大小,看來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們是黨的幹部,要時時想到生活在基層的人民大眾,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樓越來越高。”羅榮桓還説:“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適的生活,講究吃穿,貪圖享受,就要變壞的。”就是像羅榮桓、周恩來、焦裕祿等黨的先鋒模範一生清正廉潔,嚴管家人,鑄就了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行和廉潔操守,培育了好家風,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以身作則”是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是最形象具體的傳達與詮釋。作為黨員幹部,如果因為當了領導,心氣就高了,説話就橫了,生活就享受了。這樣,子女就會效仿,家風就難以樹正,也就遲早會發生問題,把自己送上“不歸路”。要管好親人,黨員首先要管好自己,加強自律。在己身正的前提下,劃清公私角色的界限,保持職業身份與家庭角色的距離,加強對家屬親人的教育、提醒、約束,使他們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家風和清廉的作風。

治家必須“防小”,要在防微杜漸、堅守底線上下功夫。從大量揭露出來的違紀違法案件看,腐敗分子並非一開始便是腐化墮落之人,他們剛開始從政為官時,也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慎言慎行,卻在面對金錢、美色、人情時,失去了防微杜漸的自覺意識,未能經受住考驗,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有的是家屬親人收受別人一件衣服、一瓶化粧品、一點特產等,或者睜隻眼閉隻眼,或者輕描淡寫説説,無形中縱容了家屬親人,給人留下了縫隙,腐敗打開了缺口。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貪“小”多了,就想貪大,就會上癮,最終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家人。治家、防腐須從源頭做起,從小處抓起。黨員幹部要時刻謹記“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等至理名言,面對誘惑謹小慎微,只有慎始,才能善終。要經常和親人交流溝通,準確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對苗頭性問題,及時制止、嚴肅批評,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家風講話稿 篇7

最近,在翻看人教版高一美術教材時,無意中竟看到“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方增先1955年的成名作《粒粒皆辛苦》。畫中近景為一老農形象,頭帶白色包頭,身着青白色棉布襖。右手伸向斜前方,正欲撿起一棵麥穗;左手拿着一支旱煙袋和幾棵剛撿起的麥穗。一張黑紅的臉龐,低垂的目光凝視着地上的麥穗。其身後遠景隱約可見兩輛裝滿穀物的馬車,施以淡墨淺色,成功地拉伸了畫面的空間縱深感。車與麥穗,遠景和近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喻示的精神表現得更為明確。

看着這幅圖畫,我的內心感慨萬千。我們一家四口,父親和母親都是兵團農場的職工。這在當時,家庭條件已經算是很寬裕的了。但母親卻是當地出了名的“勤儉節約”的代表。那時,心靈手巧的母親不但能給我們一家人縫製衣褲,編織毛衣,製作布鞋、書包、坐墊、鞋墊等,而且還能用玉米麪做出多種飯食。

父母親對子女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特別在飯食方面,決不允許有絲毫浪費。小時候吃飯,飯粒掉在桌子上,是一定要撿起來吃掉的。以至到現在,不管是在家裏吃飯,還是在飯店,我都養成了碗裏不留剩飯的良好習慣。那時,連隊大田裏的小麥全部收割完後才讓小家小户進地撿麥穗。記得一年夏天,母親帶我去撿麥穗,她跟我説,“想吃白麪饃嗎?”我説:“白麪饃好吃,當然頓頓想吃呢!”母親對我説:“那就加油撿麥穗吧!”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和母親,冒着酷暑頂着烈日,中午也不捨得休息片刻。有一天,母親流起了鼻血,我嚇壞了,她説,“沒事,就是熱的。”然後拿出隨身攜帶的水壺打濕手絹敷在額頭、脖頸上,等鼻血止住後,她又繼續尋找收割後遺留下的麥穗。我跟在她身後,想讓她多休息一會,而母親卻説,“收穫的日子一年就這幾天,這幾天懶惰了,就等於浪費了一年時間。”聽了母親的話,我彎腰苦幹,一天下來,累得頭暈眼花。這時,母親總是過來提一提我撿的麥穗,誇獎地説,“不錯呀,夠蒸幾頓白麪饃的了,明天繼續加油哦!”就這樣,在母親的帶領下,我在麥田裏度過了那個終生難忘的夏天。

後來才知道,家裏分的口糧白麪少,玉米麪多。為改善家裏的伙食,母親就將玉米麪過篩過籮,篩細後和白麪混合搭配好蒸饃、擀麪條,剩餘的粗麪就用來燒湯熬粥。到了夏天小麥收穫的季節,她再抓緊時間撿拾一些麥穗換成白麪,這樣下來,一家人的生活在母親節儉合理的安排下過得井井有條。

那個夏天拾麥穗,母親一方面是要鍛鍊我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就是要讓我明白勤勞是人的本分,只有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會珍惜收穫的果實,也才有資格享用勞動的成果。

如今,我早已為人妻為人母,也早已離開了當年那個鍛鍊我成長的兵團農場,我們家的生活水平和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家的生活也在響應着黨的號召,已開始由解決温飽問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但是,越過越紅火的日子,卻讓我在每次反思中也越來越感到繼承優良家風的重要性。感謝母親,感謝勤儉節約的家風。不管社會怎樣變化,怎樣發展,不管生活水平怎樣提高,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都需要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家風講話稿 篇8

祖父年近90歲,生在舊社會,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在戰爭歲月中,經歷過生存的艱難;作為炊事班的一名普通戰士,他對食物有着特殊的感情。

有一年端午節在祖父家吃飯,四個菜,看到有好吃的我就管不住自己,一下子往碗裏夾了好些菜,可是吃起來就費勁了,最後還是剩下了,我特別擔心祖父會訓斥。祖父看到後,眉頭略為一皺,問道:“又吃不下了,怎麼每次都剩飯,這都是爺爺園子裏種的,都好吃着哩!”祖父不會像從前那樣給我講以前吃頓飽飯有多難,但是他眼中充滿了對來之不易的一粥一飯的心疼。

祖父很珍惜今天的生活,對衣食無憂的日子倍感滿足,從不會浪費一丁點東西。他的小院子裏有一個單人沙發,是那種人造革材質的,這個沙發是當年單位搬家時準備扔掉的,包的那層革已經破爛,爺爺把它撿回來放在院子裏。每到夏天,祖父吃完飯喜歡坐在沙發上,然後閉目小憩片刻。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祖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也身體力行地詮釋着這句話。耄耋之年的老人,把小院前後種滿蔬菜花卉,鋤地、施肥樣樣不落,“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精心侍弄着菜園。每年春天到來之時,我都會問他:“爺爺,今年你還種園子嗎?要是累就別種了!”不過每年爺爺都堅持種植。每逢八九月份,小園子裏的蔬菜豐收之時,祖父就會挨家送菜,他説這是自家菜園種的,新鮮、放心。

每餐飯都飽含着汗水,所以一粒米、一根菜葉都格外珍貴和珍惜。在祖父的影響下,勤儉持家、自食其力也成為了我的生活態度。

家風講話稿 篇9

請朋友寫了一副對聯:“處世無他莫若為善,傳家有道還是讀書”,掛在我的書房裏。之所以喜歡這兩句話,是因為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我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他的命很苦,一歲零一個月時,爺爺就病逝了。父親在村裏僅僅讀過幾年私塾,就不得不輟學務農。或許是因為自己未竟的夢想,在子女讀書的問題上,父親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偏執和果斷。他希望我們自己爭氣,把書讀好。

那時候,我們家真的很窮,窮得有時連吃穿都顧不住。但為了給我們交學費,父親想盡了辦法。他上山挖過藥材,抓過蠍子,農閒時下過煤窯,後來不知從哪裏賒來兩隻奶羊。父親是村裏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靠養奶羊供子女讀書的莊稼人。因為這個,父親經常受到村裏一些人的嘲笑,他們説父親是十足的傻子,不知道給地裏上化肥,卻把錢扔給學校。父親聽到這些“風涼話”,只是笑笑,並不放在心上。隔些時日,父親就會到學校去,給我們送些乾糧或衣服,順便問問我們的學習情況。

父親常説:“讀書和種地一樣,不能懶,一懶百事不成。”有時,他也拿小時候背過的句子激勵我們:“好讀書,家貧不能常得。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放假的時候,父親也會讓我們幹些輕微的農活。他喜歡歷史故事,有時翻開我們的歷史課本,讀得津津有味。就這樣,父親用他的遠見和執着,供出了兩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兩個國中生。讓讀書的家風在我們這一枝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母親也是一個苦命人,不識字,一輩子不曾出過遠門。但母親心很善,見不得人遭災受苦,寧願自己忙一些,能幫別人時從不忍拒絕。母親是做鞋能手,村裏的年輕媳婦裁不成鞋樣兒納不成鞋底,都會找母親請教,母親總是笑臉相迎,手把手地指導,掏心掏肺地把她們當成自家的媳婦。母親奶水旺,村裏有些人家的嬰兒常來借乳。有這樣一件事:我三個月大時,鄰居從外地抱回一個剛出生的男嬰。母親看到這個可憐的孩子,立刻動了心,就答應給這個孩子餵奶。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母親還得從事繁重的勞動,飲食又差,奶水本來就不多,哺乳兩個孩子實在勉強。但母親依然堅持下來了。村裏人和家人都説母親傻,但母親自有她樸實的道理。母親沒上過學,不懂得什麼高深的學問,但她知道只要施以援手就能救人一命。

讀書是人生的跋涉,行善是人生的境界。這些樸素的家風,不僅成為父母一生的寫照,也成就了我的今天。

家風講話稿 篇10

説來好笑,已年屆不惑的我居然不會玩,不會打麻將、不會打撲克、不會“鬥地主”……幾乎所有娛樂活動都與我無緣,顯得有些木訥,更有人跟我開玩笑説:“啥也不會玩兒,簡直白活了!”我有時也着急,“三缺一”的時候上不了場,別人眉飛色舞談論打牌時,自己不知所云。

我的父親就“不會玩”。父親生前是一名山村國小教師,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從我記事起,父親幾乎每天都在備課、批改作業,從來沒見他“玩過”。父親不會騎自行車,每天要步行往返6公里山路到村國小上班,經常起早貪黑。有一次,父親到一個輟學的學生家中做家訪,近夜間12點時,才一瘸一拐地回到家。原來,天黑路陡,一不小心崴了腳,可父親卻不以為然,一邊吃飯一邊興奮地講着做家訪的過程:“沒白去,這孩子明天上學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父親所教的班級連年在同類別考試中名列前茅,父親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母親是農民,父親忙完工作後自然幫助母親做農活。我們兄弟倆寫完作業後也跟着父母去勞動,撿柴、割草、種地……

父親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一進臘月,鄰居們便陸續把紅紙拿來找父親寫春聯。父親專門買來筆墨和《春聯大全》,根據各家不同情況書寫春聯,有時還先念給鄰居們聽,鄰居們都很滿意。由於工作量大,經常要熬夜書寫,我便在一旁“打下手”,裁紙、研墨、唸對聯,那淡淡的墨香至今令人回味。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人勸父親寫對聯時應收費,可父親卻一笑了之。

父親當時月工資幾十元,養家餬口顯得緊巴巴。一次支工資後,父親一數錢發現多出來一個月的工資,全家人高興得不得了。可父親卻冷靜地説:“很可能發錯了。”他步行3公里到會計家核對,確實是多發了,便把多支的錢退了回去。

父親的言行潛移默化影響着我。1992年,我在師範上學時曾撿到60元錢,當時夠我兩個月的生活費。可我還是上交到學生科,為此學校還發通報表揚了我。師範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國中當老師,在學校住宿,業餘時間都用在讀書寫作上,不斷有稿件見諸報端。後來調入縣委宣傳部工作。

父親寫對聯也薰陶了我。我的楹聯作品曾在中宣部《黨建》雜誌等單位主辦的“把楹聯寫在黨旗上”活動中獲優秀獎,在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舉辦的20xx豬年春節春聯徵集活動中獲獎。

自己這麼喜歡“玩文字”,可能真應了那句老話“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吧。

家風講話稿 篇11

我的老家在豫東項城一偏僻鄉村,家鄉一帶稱父母為爹孃。前不久回老家,不經意間看到爹在世時使牲口用的鞭子,使我想起過去他老人家教育我和姐姐哥哥時常講的那句話——做人要守信譽。

爹1940年生於農民家庭,大名叫張義堂,小時候只念過半年私塾,十一二歲時喪父,二十三歲時喪母。上世紀60年代,為了能在大集體拿工分,爹十多歲時就開始學習使牲口,十六七歲就給生產隊趕車,二十來歲成了生產隊裏最年輕的老把式,趕車、犁地、耙地等農活樣樣精通。爹使牲口時雖然經常揚着鞭,卻很少抽打牲口。他常講,牲口通人性,就像人一樣,只要咱們人跟它守信譽,牲口就不會虧待咱。所以,每次出工前爹給牲口上套時,總是逐一拍着它們的脖子,俯身貼近牲口耳邊像許願似的輕聲説,老夥計今個兒好好幹,咱早幹完早收工,多歇一個時辰。經他調教的牲口一下地,個個賣力地把牲口套拉得繃直。爹每次都能像他承諾的一樣提前收工後,讓牲口原地轉三圈打滾休息,再牽到坑塘邊水面潔淨處飲水。這些事辦完後,爹把牲口拴到乾淨通風的樹蔭下,自己在附近背靠着樹蹲下,點上煙慢慢抽起來。

上世紀80年代末,國家實行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家鄉一帶按照政策把責任田分包到户。那個時代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靠牲口種莊稼成了鄉親們的首選,生產隊解散後家家户户都需要添牲口。為方便農户買牲口,大隊集體從青海購買一批野馬,用火車運到了距離我們村百公里之外的漯河火車站。這是村裏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大事,上上下下對這件事都很重視,大隊書記派爹帶着其他人去接這批野馬。聽娘説當時爹勇敢地答應了這項任務,還拍着胸脯給領導保證沒問題。我當時年齡很小,只知道爹要去很遠的地方給村裏辦一件大事。大概三四天之後的一個夜裏,睡夢中的我被娘叫醒後,説爹回來了,同時聽到我家衚衕裏好一陣熱鬧,馬蹄聲、馬叫聲打破了鄉村夜晚的寧靜,後來才知道那是爹帶的馬羣路過我家門前。緊接着,爹又幫村裏給每匹馬編了號、估了價。那一段時間爹一直在忙着馬的事,甚至吃飯睡覺也不回家,生怕出了任何差錯。結果爹帶回來的上千匹馬一匹不少,評的價錢個個公道,辛苦忙碌的成果不但受到大隊書記的表揚,還受到鄰里鄉親的稱讚。整個事情忙完後,村裏分給我家一匹小馬駒,以示對爹的犒勞。從那個時候,我懵懵懂懂地知道了爹在村上是個有分量的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家鄉一帶牲口數量增長得很快,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個牲口,馬、驢、騾、牛等等。我家養着一頭小牛犢,在爹的馴養下差不多能夠配着其他大牲口拉犁拉耙。那一年臨近收秋前,爹又買了一匹雖然瞎一隻眼,但看上去身體很壯、力氣很大的騾子,我家勉強能夠獨自犁地耙地,成了村裏少有的不需“擱犋”的農户,就是不用跟別人搭幫。農曆八月十五前後,田野裏的玉米、大豆、芝麻、紅薯等莊稼次第收割,家家户户開始騰茬犁地、準備種麥。農諺説,種麥的時機把握,“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爹計劃着用這倆牲口輕鬆地把地整好,趕在寒露時把麥種上。可是,一個困難鄰居的求助打亂了爹的計劃。這鄰居喊爹二爺,他是個倒插門的女婿,是為了照顧精神不正常的岳母來到我們村的,家裏很窮,買不起牲口。看着鄰居求助的眼神,爹當即就應允了他的請求,答應幫他家整地種麥。那年由於天氣不太正常,加上小牛犢第一次乾重活,爹又安排先收拾鄰居家的地,儘管起早貪黑抓得很緊,最後還是在霜降前落下自家的一塊地沒種上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一季麥種不上,全家就得少收多少糧食。當時,全家人都覺得爹太傻。每當娘埋怨這件事,爹就撂下那句話“做人要守信譽,吐了吐沫不能再舔起來”。前年我回家時偶遇這個鄰居,他仍豎起大拇指對我説:“三叔啊,俺二爺一輩子大好人!”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養家餬口和供孩子上學,爹加入了鄰村集上的牛行(其實是交易各種牲口的場所),從養牲口轉身賣牲口。他的主要工作是撮合買家和賣家成交,從中收取一點交易費用,當地人稱之為“説牲口”。依靠誠信仗義的秉性和熟悉牲口的特長,爹很快成為十里八村有名的説牲口行家。

我在家排行老小,從小就比較受爹的寵愛。上國小時逢星期天,總是頭天晚上就寫完作業,第二天再跟着爹趕集上會。因為我知道到了集上不光有好吃的,還常有古裝大戲看。爹經常騎着那輛老式永久牌自行車帶上我。我坐在自行車的前樑上,屁股下的前樑拴着爹的生意道具——皮鞭。爹用力地蹬着自行車腳蹬子,兩個車輪子飛快地在沙土路上奔跑着。就這樣,我跟着爹認識了他的很多朋友,也學會了很多大戲台詞,還了解了他在生意界守信譽的口碑。

隨着爹守信譽口碑的傳開,其客户也越來越多,就連遠在四五百里外的大別山區紅安、光山、羅山的客户也紛紛找上門來,但爹絲毫沒放鬆對自己信守承諾的要求。記得有一年農曆臘月二十左右,大雪紛紛揚揚一直下個不停,臨近年關賣牛户急着要錢過年。爹説成的牲口交易中,離我家20公里以外的一個客户還欠一萬多元。爹不懼天寒路滑騎車一天,冒雪趕到客户家去拿錢。第二天冒雪趕回家時,爹的黃色軍大衣被雪水浸透,並且沾了不少泥巴,他沒換衣服就忙着挨家挨户去送錢。

雖然爹離開我們已經多年,但他用言行為我們樹立了守信譽的家風。

家風講話稿 篇12

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父親早年在廣東汕頭當兵,轉業後在一家國企做採購工作,從企業辭職回家後自己做裝飾生意。與人相處或者處理問題,他總是堅持內心的“理兒”。

父親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生活簡單,淡泊名利。父親的一個戰友在縣土地局工作,有一階段農村徵地用地吃緊,不論是開工廠用地,還是蓋房用地用土,都管得嚴,很多人想通過父親疏通關係,父親板着臉,來者一概拒之,父親説“人家是公家的幹部,不是為我當的官。我不圖啥好處,也不管這些事。”日常裏,父親與朋友聚會,只喝小酒,有誰膽敢勸他多喝,越了線,他就生氣。不貪名利,心寬體胖,這是父親的養生“理兒”。

父親常念責任“理兒”。父親是一個具有強烈家國情懷的人,在參軍期間,多次參加救災,曾在勞動生產中差點喪命,算是有過貢獻,即使這樣,父親也從不因為沒有得到應該的回報而抱怨,他自己説男人為國為家都是本分,不要計較。父親大概是方圓數十里內,唯一一個自己掏錢訂報紙的農民,讀報學習數十年不間斷。20世紀90年代,農村電視尚未普及,父親用省吃儉用下來的錢,購買了一台14寸黑白電視機,而且添置了充電瓶,每天夜幕降臨,準時把電視機擺放在正房門口、朝着院子,為街坊鄰里播放電視節目。父親常説,儘管咱們是農民,但不能當睜眼瞎子,跟着黨的政策和時代潮流,才不會被淘汰。

父親還有一個為孝的“理兒”。父親在本家年齡最長,在母親家也排行老大,孝敬老人且能一碗水端平。我爺爺在1981年秋天被檢查出患肝癌,為了方便照顧爺爺,父親決然從工廠辭職,帶着爺爺四處求醫問藥,同時也讓爺爺放鬆心情,減輕病痛。那時候肝癌是絕症,父親最終沒能挽回爺爺的生命,但盡到了一個子女的責任。爺爺走後,留下奶奶一個人,父親改變了盡孝的做法,他克服種種困難,帶奶奶出去旅遊,讓奶奶最高興的是,自己在有生之年去了天安門和故宮。我姥姥患的是甲狀腺癌,是父親帶着姥姥在醫院做的手術,而且隔一段時間父親還要騎自行帶着姥姥去醫院化療,那時候交通條件落後,我兩個舅舅都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數很少,照料病重的姥姥全靠父親一個人。姥爺待我父親如兒子,後來姥爺居家養老,只有父親經常陪伴,姥爺的吃喝拉撒父親樣樣照顧周到。

父親愛念“老理兒”。他説“這是老百姓的規矩,啥都不講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幹啥就幹啥,是要遭老天報應的”。

家風講話稿 篇13

常言道:懷善心,做善事,一生無愧;懷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寧;不忘人恩,不念人過,不思人非,不計人怨;心寬一分,則雲消霧散;讓人一步,則晴空萬里。

我爺爺在世時,曾多次提起這樣一件事。他説,當年家裏很窮,自己在一家旅店當夥計,日子還過得去。一年大災荒,住店的人很少,爺爺的工錢自然也被大幅減少,家中生活勉強維持生計。一天早晨,爺爺發現一位年輕人暈倒在自家門口,奶奶望着爺爺,等着爺爺發話。爺爺二話沒説,攙扶起年輕人就往屋裏走,奶奶立馬去廚房拿出一家人的口糧——三個窩頭,掰成小塊一口一口往他嘴裏送,他興許是聞到了窩頭的香味,一口氣吃下了所有窩頭。接下來的幾天,奶奶把三個人的伙食分成了四份,爺爺每天去後山採摘野菜維持生活,就這樣年輕人漸漸恢復了體能。年輕人走的時候,爺爺塞給了他好幾個窩頭,讓他留在路上充飢,年輕人跪在我家門口磕了三個響頭才含淚離開。爺爺説自己餓一點、累一點沒關係,能做善事總是好的,善心、善行能救人命。

父親時時刻刻踐行着爺爺“常懷善心”的家風。我家鄰居家有四兄弟,老大仗着自家人多勢眾,每年春種時藉機侵佔我家田地,雖説每年佔的不多,但年復一年,我家的田地明顯減少。母親自然是氣不過的,父親寬慰母親想開些,他説咱家人少不愁吃,鄰家人口多,就讓他多種點吧。事件就這樣被父親平息下去。沒過多久,鄰家老大的老婆早產大出血被送進了重症室監護,一天上千的費用讓老大急得似熱鍋上的螞蟻。父親知道這件事後,便商量着母親要將壓箱底的1萬多元給鄰居送去,母親邊拿錢邊説:“你忘了前些日子怎麼對你的嗎?”鄰居老大接過錢的那一刻哭成了淚人,在父親的資助下,老大妻子順利出院,母子平安。父親常説:“人這輩子不容易,仇恨帶不進棺材,常懷善心才能化解恩怨,才能解開心結。”

到了我們這一代,父親也教育我們要心懷善心,與善相違的事不可為。小時候交通不方便,我每天步行上學,一路全是別家高粱地。有一次前晚下了大雨,父親擔心我摔跤便送我上學,一路上高粱苗被風吹倒在路上擋住去路。我沒多想就踩着高粱苗踏過去,哪知還未走幾步,父親的巴掌就落在我的屁股上。“高粱倒了你不扶已是大錯,還踩踏過去,大錯特錯!你踩壞莊稼,人家秋天靠什麼生活?別人踩我們家的莊稼你不心疼嗎?”我第一次見父親發這麼大脾氣,我趕忙扶起了高粱苗。

正是有了這次捱打的經歷,我再也不敢踩踏莊稼,也讓我深刻理解了什麼是心懷善心。心懷善心就是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吃虧。好家風是當今社會正需要的正能量,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家風講話稿 篇1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風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來,卻又隱隱想起什麼,也許是看到的一部電視劇,也許是讀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是要堅持的一種品質,也許就是一句掛在耳邊的不經意的教導。

每個行業都有行風行規,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也有着歷久傳承的家風。家風是什麼呢?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規範,也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文化滋養,或者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或者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這是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有形的傳承。家風一般通過家規、家訓等有形的行為遵守,形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無形的道德精神氛圍。自古以來,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傳承,很多歷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泱泱華夏文明中,很多經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風傳承的影子,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如《國語》、《論語》等許多典籍中都藴含家風家教精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更是成為家教典範。

不同的家庭氛圍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處事之道。有的家訓處事公道,積德行善;有的則自私自利,背信忘義。因此,家風的純正與否直接影響着整個社會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家風對後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後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後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裏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但隨着時代的進步,家風傳承內容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補充外延,做到與時代同歌,與發展共舞。特別是要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順接,要延伸至我們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去,使得諸如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等要素增添到家風家教中,為這些好的倡導增添一份遵守與執行力,同時也使美好家風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千載傳承。

家風講話稿 篇15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很小的時候就聽過這樣的話。

那時候,家中的晚飯是一天中最為重要的時候:外出勞動的爺爺、媽媽、上學的孩子都會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吃飯。儘管端上來的也只是一盤子菜園子裏的炒大蒜、菊葉湯,但是,操持家務的奶奶總是讓我們必須等到爺爺坐到桌子的最上方動筷子之後,才允許我們姊妹五個端碗吃飯。而且吃飯也有規矩:一不許説話,説是會吐沫星子亂飛不衞生;二不許晃腿;三不許剩飯,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用爺爺奶奶的話説,剩飯是糟蹋糧食。

在爺爺奶奶的薰陶下,我們姊妹幾個在各自長大成人之後,也都是這樣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的。

“笑髒不笑破”,這是媽媽的規矩。小時候,家裏孩子多,媽媽在社辦企業上班,總是早起晚睡為一家老少漿洗。記憶中的媽媽,都是晚上在燈下為我們縫補衣裳,即便是在物質貧瘠的年代裏,我們家姊妹5個都穿得乾乾淨淨。

爸爸一直在外工作,總是那麼忙碌。小的時候,我很少見到爸爸,直到我上了國中之後,才知道爸爸是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的一名採購科長。在計劃經濟時代還是很有實權的,可是我們家,大姐、二姐的學費永遠都是拖欠,以至於懂事的二姐為了讓弟弟、妹妹夠繼續升學而不拖欠學費,任憑老師上門做工作也不肯繼續上學,16歲就開始上班掙錢幫助家裏分憂解。媽媽既生氣又心疼,衝着難得回家的爸爸發火:人家都説你在外幹部,孩子都沒錢上學。

“工作就要好好幹,不能讓人戳脊梁骨”,這是爸爸的規矩。爸爸在供銷社工作,因為爸爸勤勞、認真,工作踏實,被組織任命為供銷社書記。當了書記之後,爸爸工作依然忙碌而且更加辛苦,總是騎着“二八”自行車披星戴月,家裏的晚飯也總是熱了又熱。

因為爸爸的執拗,還與他唯一的大姐夫(我的大姑父)發生了很大的爭執。當時,大姑父開了個小店,進貨都是從供銷社批發部批發,大姑父想讓爸爸幫他批張條子,想多拿幾條暢銷的計劃外大前門香煙,不想被爸爸一口拒絕之外,還再三叮囑批發部經理,沒有他的允許,不允許任何人私下做主批給大姑父,氣得大姑父當着很多人的面指着我爸爸的鼻子罵:“我看你當一輩子書記!”

是的,爸爸沒有當一輩子書記,但他當了一輩子的老實人,實在做事,實在為人。

良好的家風是心中有規矩,守住小規矩才能守住大規矩。

家風講話稿 篇16

我父親是志願軍人,在部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轉業後在縣城當幹部。父親特別重視家風建設。

在我讀國中的時候,他給了我一則祖訓。祖訓在一個手抄本上,是父親親手抄的,我一直珍藏着。其內容為:“餘家素忠厚,庶無玷家門,願以垂永世,纘我祖攸行,攄中所欲言,聊以告後人,告爾以居心,居心宜誠正,告爾以立身,立身宜端整,告爾以出言,出言宜審慎,告爾以行己,行己宜謹凜,告爾以食味,食味貴菜根,告爾以衣服,衣服貴粗陳,有子所當教,教之當恭温,有侄當善待,待之貴厚情,有族須知睦,睦族尚和平,有客須知待,待之尚殷情,有家如何處,處家要嚴明,有業如何務,務業要專勤,不可為奢靡,不可忘艱辛,不可好懶惰,不可薄天倫,不可私妻子,不可欺兄弟,切莫使己詐,切莫構人傾,切莫弄愚懦,切莫自驕矜,切莫侮長者,切莫噬孤貧,毋為逞忿怒,毋為好逢迎,毋為奪人產,毋為壓人墳,毋為貪飲酒,毋為狎惡羣,當戒罔人利,當戒污人名,當戒指人短,當戒間人情,當戒唆人訟,當戒激人嗔,豈容損己德,豈容忘人恩,豈容越本分,豈容昧本心,自慮惟肅肅,於人爾彬彬,行止多坦坦,心地時惺惺,辭氣必懇懇,臨事務兢兢,念念對天地,事事長子孫,雍雍雅氣象,油油泰天君,青青楹柏壽,綿綿祖武繩,勉勉惟德行,諄諄告後人。”

我的家在農村,媽媽一生務農。我國中畢業後,跟媽媽在生產隊裏勞動。一次,父親回到家裏,我要求父親利用自己的關係給我在縣城找份工作,遭到父親拒絕。他要我拿來“祖訓”,繼而邊讀邊給我講解。他説:“你要求我找關係,是‘損紀德’、‘越本分’、‘昧本心’。”從此,我不再要求父親給我找工作,我就老老實實在生產隊幹活。

1997年,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時,父親已經逝世多年。面對上學要求人、找工作要求人、升職要求人、評職稱要求人、看病要求人、遷户口要求人的風氣,對父親的為人肅然起敬。“不求人”,靠自己的努力,成為我的行為準則。

當資源的配置的權力落到具體的官員或工作人員身上,容易埋下以權謀私的隱患,民眾找政府部門辦事,有時不留下“買路錢”就辦不順暢。讓權力真正運行在為民造福的軌道上,每一位公民,特別是每位共產黨員,都要抵制“求人”思維,增強法治意識。從這個角度看,共產黨員帶頭踐行家訓,建設良好家風,很有必要,且意義重大。

家風講話稿 篇17

30多年來,媽媽一直不忘“教子不貪”,值得我們在抓廉政中加以思考借鑑。

像母親關愛孩子以情抓廉政。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母親説“人窮不能志短”。如今,在機關任職,母親説“做人不能忘本”,這體現了母親重視道德教育的一片苦心,源於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作為領導幹部,抓廉政就要像母親那樣,教育機關幹部怎樣做人、怎樣做官,引導幹部走好人生每一步;像母親瞭解孩子那樣,掌握幹部思想動態,針對性地教育提醒,讓幹部感受到組織培養、領導關心,自覺形成“只能為組織添彩,不能為組織抹黑”的責任感,自覺增強“幸福來之不易,不能因小失大”的畏懼感,自覺遵規守紀。

學母親以小見大敏感抓廉政。“做賊偷瓜起”、“咬掉母親乳頭”的故事,母親是從一根針、一個瓜、一分錢等小事説起,教育孩子不要貪。貪“小”多了,就想貪大;時間長了,就會上癮。抓廉政,就要像母親那樣“抓小”,有病馬上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要“抓早”,重要時段和敏感時期,提前打“預防針”,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預防違紀現象的發生。

如母親以身作則帶頭抓廉政。小的時候,有親戚在外任職,時不時有人提瓶酒上門來,請母親給親戚説情求關照。母親總是説:“東西拿回去,要不我就不説了。”那時候覺得母親不近人情,後來才明白母親也是怕“做賊偷瓜起”。工作生活中,一瓶酒、一包煙、一頓飯的情況,經常遇到,如果不警醒,第一次拿一瓶酒、收一包煙、吃一頓飯,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地就會發展到收紅包、收房子,一步步走上深淵。領導幹部就是要像母親那樣,拒絕小恩小惠,不搞下不為例,經得起誘惑和考驗,對得起良心和職業道德。

機關單位就像一個家庭,單位主要領導就要充當好“父母親”的角色,發揮處科室領導的作用,經常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增強他們抓廉政的意識;發揮機關幹部監督作用,經常進行表揚、獎勵,使他們自覺參與抓廉政。

家風講話稿 篇18

“再窮莫偷”,這是母親常掛嘴邊的一句話。母親曾經是村裏的婦女幹部。母親在教育子女方面很嚴厲。從小到大,她絕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拿別人家一針一線,“別人家的東西再好,莫伸手”。

上國小三年級時,有次同桌不小心踩斷了我掉在地下的鉛筆。我很生氣,要他賠。他理直氣壯地説,能怪我呀,你的東西落在我腳下。雖然他不是有意的損壞我的筆,但我心裏咽不下這口氣。放學時,趁他不注意,我偷偷地把他的鉛筆藏進我的書包。晚上寫作業時,細心的母親很快發現了異常。在母親嚴厲的眼神中,我如實交代了“問題”。第二天,母親陪着我將筆還給了同學。

去年,時值八歲的兒子臨近暑假。晚上睡覺前兒子告訴我,學校要求學生自己購買《暑假生活》作業。我將10元錢交給了兒子。第二天,兒子上學後,我發現他居然將買作業的錢忘記在枕頭上了。中午,我們正吃飯時,兒子同學的奶奶來我家串門,説她孫子上學時把錢弄丟了,不等放學就哭着跑回來了。正説着,兒子興沖沖地放學了,手裏揚着本嶄新的《暑假生活》。不等我開口,母親已變了臉色,放下碗就往學校去了。母親剛走,兒子的同學過來找奶奶,一邊擤鼻涕一邊笑着告訴奶奶説他在房間裏把錢找回來了。母親回來時,笑呵呵地。瞅見飯桌上狼吞虎嚥的孫子,母親不動聲色地悄悄地附在我耳邊告訴我,兒子買作業的錢是老師墊付的,她已經把錢還給老師了。

家風是母親的一把戒尺,她時時刻刻鞭策着我、我的孩子,甚至更多的人……

家風講話稿 篇1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法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優良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優良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優良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主動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搞對象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家風講話稿 篇20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家風是文化,滋養後代。家風正,父慈子孝,家庭和睦,鄰里守望,英才輩出。父母言傳身教,家庭教育勿忘優良家風。

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材。養育孩子歷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養育孩子不僅需要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更需要孩子品行端正。

曾看過一則報道,發生在江蘇常州。一對年輕夫婦帶了一名6歲左右的男孩到一家餐廳消費,因為兒子看中了裝飾餐廳用的氣球,父母執意要取走,遭到服務員的拒絕。令人沒想到的是,孩子的母親竟然拿出一萬元要買下氣球。面對兒子的需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理性地面對需求。但遺憾的是,孩子的父母做出了不當的選擇,用鬧事、用萬元賭氣為兒子買氣球。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關鍵要看父母怎麼愛孩子,這不僅是教育方法的問題,更是教育理念的問題,還反映了家風問題。

年幼的孩子,看中了佈置餐廳用的氣球並執意要拿走,尚情有可原,而作為父母,怎能一味為了滿足孩子,而置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於不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很容易受父母言行舉止的影響。如果父母總是以一副有錢人的張狂面目出現,覺得錢多能買來一切,能擺平一切,那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極有可能會種下“金錢是萬能”的罪惡種子。父母以愛孩子之名,公然地破壞公共秩序和正常法理,蠻不講理謾罵服務員,欲強行買走非賣物品,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拳頭就是哥”強盜禍根。

“不就是氣球嘛,有什麼了不起?”霸氣母親拿錢敲打桌面,在孩子面前,在大庭廣眾之下,透出對事態的不屑,無理取鬧,這種缺乏理智的粗暴舉止,更是養成孩子嬌縱任性的不良土壤。孩子的心靈猶如一張白紙,“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如果父母不懂得進行科學的教育,讓所謂的“愛”衝昏頭腦,無疑會將孩子引向歧途。

常言道:“愚人用流血換來教訓,智人用教訓避免流血。”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不斷學習總結、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父母應以自身言行營造良好的家風,以科學的家教還孩子一個燦爛的明天。

家風講話稿 篇2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讓我終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常被媽媽當口頭禪。每次寫完作業拿給父母檢查的時,若是由於自已的粗心做錯了,必定會把我的耳朵聽出老繭來才肯罷休。

一天,表組她們來我家玩,媽媽臨上班時交待我們打掃衞生——拖地和抹灰,一個小時後,幹完了所有的活。我們各自幹自已的事,我寫作業,云云看電視,軒軒上網。下班後,媽媽把我、表姐全都叫到面前,當面檢驗。忽然,媽媽問道:“是誰抹的灰,是誰拖的地?”“是紫怡!”表姐靜軒説道,剎那間,媽媽怒氣沖天,大聲説道:“‘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你這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務,你看看,這就是你抹的灰,為什麼書櫃書下面沒有抹?還有,為什麼地上還有灰塵?”話音剛落,堂姐和表姐就捂住了嘴巴,不笑出聲來,但卻沒有逃過媽媽的眼睛,媽媽不等我回答,又衝着她們使出了獅子吼:“軒軒、云云,你們怎麼回事,妹妹沒幹好活,你們當姐姐的,居然幹得比妹妹還離譜,瞧瞧,這茶几跟沒擦一個樣,軒軒你居然連被子都疊不好,你們還怎麼當紫怡的榜樣?……”唉!可憐我們三的耳朵。

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改正,不能撒謊。

星期五,放學回來的我衝回家,打開書包,拿出筆和作業就努力奮鬥,想快點寫完作業好出去玩。可樓下不時傳來的笑聲使我寫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沒寫完還可以留到明天寫,我還是下去玩吧。”就這樣,我和樓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回來了,看見我在玩,沒寫作業,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媽媽就嚴厲的問我:“紫怡!你的作業寫完了嗎?拿來給我看。”“還……還沒,今天是星期五,我明天寫。”媽媽聽了生氣的説:“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的功課,明天何其多,你這樣的學習態度怎行?現在立馬去寫。”我不敢怠慢,立馬跑進房間……

其實,嚴格只是我們小孩對大人的代名詞,實質上藴含了大人很多心酸。我們不愛學習,大人怎麼辦;我們有了判逆心態,大人怎麼辦……我原本不愛英語,爸爸堅持每天陪我在家早讀,現在我的英語很好,經常在比賽中獲獎。我的作文原先也不好,爸爸總是讓我在作文網或報紙上投搞,開始寫作時,爸幫我寫好提綱,經常要修改好多次,才能過爸爸這關,慢慢地我的作文有質的提高,經常在作文網徵文中獲獎,報紙也多次刊登了我的習作,還有兩篇習作入選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同步作文。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讓我受嚴格的家教,受愛的呵護,受心靈的洗禮。

家風講話稿 篇22

我的父親已年近古稀,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父親在工作中勇於擔當,在奉獻中享受快樂。

1964年,年僅17歲的父親國中畢業後,便滿懷豪情地投入到內蒙古保安沼地區大規模的電力線路建設工程中去。

父親是個工作上不服輸,敢啃硬骨頭的人。當年的施工條件極其艱苦,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是工作的常態。生活狀況難以想象,只能睡倉庫、住菜窖、吃乾糧。經過3年的艱苦奮鬥,父親硬是和同事們一起讓保安沼大地通上了電。

從參加工作之日起,父親就立志成為一名電力技術“達人”。然而,對於只有國中文化的他來説,這談何容易。白天,他泡在車間,檢查設備,研究圖紙,鑽研技術。晚上,他點燈熬夜,攻讀電力專業書籍。功夫不負有心人,父親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了自己的業務技能。

父親有時要爬上電線杆,進行高危的帶電作業。父親怕我們為他擔驚受怕,從來不對我們講工作場景。還是別的同事和母親聊天時,説起了父親長年在“刀尖上跳舞”。帶電作業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慘劇。每次接到帶電作業任務時,父親總是第一個衝上前。

由於變壓器市場供不應求,缺少配電變壓器成為保安沼地區的供電瓶頸。為此,父親從外線班調出,參加了變壓器試製工作。父親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加班加點製造了55台配電變壓器,為保安沼地區的正常供電立下了功勞。

1980年,內蒙古自治區勞改局東部分局水電處在保安沼地區成立了供電所,父親受命為供電所修試室主任。修試室負責保安沼地區供電設備的檢修試驗工作,保障着供電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父親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在他的帶領下,修試室出色完成了一次次檢修任務,攻克了一道道設備改造難題,為保證保安沼地區電力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20xx年,父親從供電所副所長的崗位上退休。因工作需要,他被返聘做供電設備修試管理工作。退休不褪色,父親依然盡心盡責堅守崗位。

勇於擔當傳家久,敢於負責繼世長,這就是父親留給我的無字家風。當我參加工作後,父親的擔當精神更是無時無刻不激勵着我,讓我做事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當我也成為一名黨員後,面對接踵而來的急難險重任務,我更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