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商務禮儀有哪些內容

商務禮儀是人際交往的藝術,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現素質 ,基本的商務禮儀有哪些內容呢?下面是本站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基本的商務禮儀有哪些內容
基本商務中餐​禮​儀

1筷子

中餐最主要的餐具就是筷子,筷子必須成雙使用。筷子是用來夾取食物的。用來撓癢、剔牙或用來夾取食物之外的東西都是失禮的。

與人交談時,要暫時放下筷子,不能一邊説話,一邊像指揮棒似地舞筷子。

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食物,千萬不要去舔。因為用舔過的筷子去夾菜,是不是有點倒人胃口?

另外,不要把筷子豎插放在食物的上面。因為在中國習俗中只在祭奠死者的時候才用這種插法。

2勺子

中餐裏勺子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餚和食物。有時,在用筷子取食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勺子來輔助取食,但是儘量不要單獨使用勺子去取菜。

同時在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舀取過滿,以免溢出弄髒餐桌或衣服。在舀取食物後,可在原處暫停片刻,等湯汁不會再往下流再移過來享用。

用餐間,暫時不用勺子時,應把勺子放在自己身前的碟子上,不要把勺子直接放在餐桌上。

若是取用的食物太燙,則不可用勺子舀來舀去,也不要用嘴對着勺子吹,應把食物先放到自己碗裏等涼了再吃。還有注意不要把勺子塞到嘴裏,或是反覆舔食吮吸。

3碗

中餐的碗可以用來盛飯、盛湯,進餐時,可以手捧飯碗就餐。拿碗時,用左手的四個手指支撐碗的底部,拇指放在碗端。吃飯時,飯碗的高度大致和下巴保持一致。

如果湯是單獨由帶蓋的湯盅盛放的,表示湯已經喝完的方法是將湯勺取出放在墊盤上,把盅蓋反轉平放在湯盅上。

4盤子

中餐的盤子有很多種,稍小點的盤子叫碟子,主要用於盛放食物,使用方面和碗大致相同。用餐時,盤子在餐桌上一般要求保持原位,且不要堆在一起。

需要重點介紹的是一種用途比較特殊的盤子--食碟。在中餐中,大概有一些南北差異;偏南方地域,更偏向用作食物殘渣的存放處;偏北方地域,則更偏向用於暫放從菜盤裏直接取來享用的菜。

較為保守的用法是折中:既可以裝將要吃的食物,也可以裝殘渣,只不過要分開放置。殘渣應輕輕取放在食碟的前端,取放時不要直接從嘴吐到食碟上,而要使用筷子夾放放到碟子前端。如食碟放滿了,可示意讓服務員換食碟。

5湯盅

湯盅是用來盛放湯類食物的。用餐時,使用湯盅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將湯勺取出放在墊盤上並把盅蓋反轉平放在湯盅上就是表示湯已經喝完。

6水杯

中餐的水杯主要用於盛放清水、果汁、汽水等軟飲料。

注意不要用水杯來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需注意喝進嘴裏的東西不能再吐回水杯裏,這樣是十分不雅的。

7牙籤

牙籤也是中餐餐桌上的必備之物。它有兩個作用,一用於扎取食物;二用於剔牙。

但是用餐時儘量不要當眾剔牙,非剔不行時,要用另一隻手掩住口部,剔出來的食物,不要當眾“觀賞”或再次入口,更不要隨手亂彈、隨口亂吐。

剔牙後,不要叼着牙籤,更不要用其來扎取食物。

8餐巾

中餐用餐前,一般會為每位用餐者上一塊濕毛巾。

這塊濕毛巾的作用是擦手,擦手後,應該把它放回盤子裏,由服務員拿走。

宴會結束前,服務員會再上一塊濕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這塊濕毛巾是用於擦嘴的,不能用其擦臉或抹汗。

基本商務談判禮儀

一、知己知彼的原則

“知彼”,就是通過各種方法瞭解談判對手的禮儀習慣、談判風格和談判經歷。不要違犯對方的禁忌。“知己”,則就指要對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非常清楚,知道自己需要準備的資料、數據和要達到的目的以及自己的退路在哪兒。

二、互惠互利的原則

商界人士在準備進行商務談判時,以及在談判過程中,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應當儘可能地替談判對手着想,主動為對方保留一定的利益。

三、平等協商的原則

談判是智慧的較量,談判桌上,唯有確鑿的事實、準確的數據、嚴密的邏輯和藝術的手段,才能將談判引向自己所期望的勝利。以理服人、不盛氣凌人是談判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四、人與事分開的原則

在談判會上,談判者在處理己方與對手之間的相互關係時,必須要做到人與事分別而論。要切記朋友歸朋友、談判歸談判,二者之間的界限不能混淆。

五、求同存異的原則

商務談判要使談判各方面都有收穫,大家都是勝利者,就必須要堅持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就是要注意在各種禮儀細節問題上,要多多包涵對方,一旦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也以寬容之心為宜。

六、禮敬對手的原則

禮敬對手,就是要求談判者在談判會的整個進程中,要排除一切干擾,始終如一地對自己的對手,時時、處處、事事表現出對對方不失真誠的敬意。

基本商務禮儀中拒絕技巧

第一,道歉語應當文明而規範。有愧對他人之處,宜説:“深感歉疚”,“非常慚愧”。渴望見諒,需説:“多多包涵”,“請您原諒”。有勞別人,可説:“打擾了”,“麻煩了”。一般場合,則可以講:“對不起”,“很抱歉”,“失禮了”。

第二,道歉應當及時。知道自己錯了,馬上就要説“對不起”,否則越拖得久,就越會讓人家“窩火”,越容易使人誤解。道歉及時,還有助於當事人“退一步海闊天寬”,避免因小失大。

第三,道歉應當大方。道歉絕非恥辱,故而應當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完全徹底。不要遮遮掩掩,“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不要過分貶低自己,説什麼“我真笨”,“我真不是個東西”,這可能讓人看不起,也有可能被人得寸進尺,欺軟怕硬。

第四,道歉可能借助於“物語”。有些道歉的話當面難以啟齒,寫在信上寄去也成。對西方婦女而言,令其轉怒為喜,既往不咎的最佳道歉方式,無過於送上一束鮮花,婉“言”示錯。這類借物表意的道歉“物語”,會有極好的反饋。

第五,道歉並非萬能。不該向別人道歉的時候,就千萬不要向對方道歉。不然對方肯定不大會領我方的情,搞不好還會因此而得寸進尺,為難我方。即使有必要向他人道歉時,也要切記,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此後的所作所為有所改進,不要言行不一,依然故我。讓道歉僅僅流於形式,只能證明自己待人缺乏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