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頌反思總結(精選15篇)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1

在“熱情的説”“盡情地讀”“深情的品”的幾個環節上,同學們表現比較踴躍,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在課堂上展示的一覽無餘。

黃河頌反思總結(精選15篇)

在觀看完有關黃河的影像資料,學生有的説:“我看到了波瀾壯闊的黃河。”有的説:“我看到了黃河金濤澎湃,我聽到了黃河的咆哮聲。”……課堂上,學生們聽到了粗獷雄渾的音樂,看到了引人入勝的材料,談論着自己的收穫。這時的語文課已經不僅僅是語文課了,它將欣賞課、音樂課、等綜合在了一起,體現了大語文觀綜合學習的思想,小小的課堂有效地拓寬了、延伸了。加之先進手段的運用,學生進入了情境,熱情高漲。師生放聲聯讀課文,更是將教學推向了高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得以充分體現。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2

教師指導朗讀技巧之後,自己進行範讀,再由學生誦讀。可以讓學生集體朗讀,也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誦讀。在朗讀中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也能發現學生朗讀存在的問題。只有朗讀,才能讓學生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詩歌的審美情趣。當然,出現以上問題不能全怪教師。其一,由於本校學生生源素質較差,學生大多對學習缺乏興趣,對詩歌知識的瞭解知之甚少,平時很少看課文,在課堂上未能很好的與教師呼應。其二,教師是即將畢業的實習生,對課堂的教學不夠熟悉,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所難免。

看來,今後的語文教學,還得繼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

範例五《黃河頌》是一首抒情性很強的詩歌,因此本課教學以誦讀為

主,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薰陶,有所啟迪,以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讀出感情

詩歌朗讀時應充分發揮想象,“將心比心”,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讀出感情更能讀出深遠的意味,這對學生來説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注意節奏,語調的高低起伏及關鍵詞的把握,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與味。

二、讀出語氣

言為心聲,一樣的句子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來,表達的意思就不相同。詩歌的朗讀語氣得揣摩準確。《黃河頌》句式整齊,相同句式重複多處,但所表達的意思卻是有所不同的。比如連用了三個“啊,黃河!”,但三處所表達的語氣是有所不同的:豪邁—讚美—激昂。|

三、讀出體會

詩歌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得到一種藝術的薰陶與享受,更要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在一小節這一環節中可讓學生選取最喜歡的章節或句子説説理由,或就詩的意境、思想、情感、寫法等談談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讓學生根據本課所學內容,自己嘗試寫寫詩。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3

剎那的猶豫矛盾之後,還是決定按預設的走,至少在我的掌控範圍內。可越往下,越覺得兇險茫然。這個詞語賞析已經在朗讀指導時淺嘗輒止了,關鍵是學生再怎麼找詞語替換其實質都差不多。“奔”、“掀”、“劈”、“滾滾”、“狂瀾”等等都展現黃河的氣勢力量之美。這一賞析環節實質上進入了無聊重複階段。馬老師的點評一針見血,我方才悟得缺乏實質品析的朗讀指導如空中樓閣,“品”與“讀”本就是可以自然融合的。因為我的人為割裂,浪費很多課堂時間,而這些本可以用來聯繫現實,拓展深度。我已經設計了在結尾階段引入正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的“名古屋市長關於否定南京大屠殺”事件,我想學生的愛國熱情一定會在詩人的點燃下,在現實的衝突中熊熊燃燒,那麼這節課的思想魅力也不言而喻了。只是,還是我這個教者缺乏應變的智慧,文本解讀的深度吧。

一節遺憾的課!但,誰又能説教學不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呢?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在這一節課中,更清醒地反思教學,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4

縱觀我此次教學,有如下幾點不如人意:

1、課堂限制過多,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第一次在八班教學時,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展示,不限內容,不限形式,結果亂哄哄一片,展示內容毫無章程,不過十五分鐘左右,學生已無話可説(當時本是下午上課,學生也昏昏欲睡,課堂也受一些影響)。第二次上課,根據課堂情況,我將展示內容調整為分版塊展示,我拋出問題,由學生解答,提問中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結果課堂上卻呈現出沉悶的狀況,完全成了老師主導的一場戲,過多的框架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活動,問答式讓學生放不開手腳,如同一個個提線木偶一般進行着拙笨的演出。反思我的教學中,課堂限制過多,似乎仍沿襲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師問生答,由師主導了整個課堂,做一些重複勞動,毫無效率,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2、展示形式單一,教學設計不夠合理。

如何以形式多樣的展示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一超四有效模式成敗的關鍵,而本節課中依然存在展示形式單一的問題。整堂課基本就是每組一個代表回答問題,其他人只是充當觀眾看客的角色,思想遊離於教學之外。究其原因還在於沒有提高學生展示的積極性,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激勵過少,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同時教學環節設置不夠科學合理,沒有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內涵。今後自己在設計教學時還得更多的精研教材,琢磨教法,完善教學環節。

3、課堂缺失了語文味,教師語言不簡潔。

本節課中我只抓住人物的精神分析,沒有深入地品讀語句,且課堂讀得很少,缺少語文味。語文課的中的是語言文字的欣賞和學習,我應就文本細讀,抓住關鍵詞和嘗試朗讀使學生仔細領會言語內在精細之處,細細品味積累文學作品的語言。同時課堂上老師説的太多,囉嗦的言語令課堂失色,語言太隨意,這些本就是一個語文老師最大的忌諱,必須重視,平時多錘鍊語言。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5

中外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故事語言生動,情節奇異。它按人物形象,通常見的有:常人體童話、擬人體童話和超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人物都是人,但這些人的性格、行為等特別離奇誇張,比如《皇帝的新裝》。擬人體童話,是通過擬人的手法使非人類的事物具有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為,如《木偶奇遇記》。超人體童話主要描寫自然的人物和他們的活動。藉助超常人和自然的妖或寶來展開情節,如《神筆馬良》。

《去年的樹》這篇童話內容很簡單,但其中藴涵着豐富的內涵,因此必須讓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處於這樣的思考,第一課時,我確立了兩個教學目標:一是瞭解課文內容。二是初步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深厚的友誼,並有感情地朗讀。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第二點教學目標比較切實地完成了。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課文中的詞句,並感受到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種種情感。很不足的就是對了解課文內容這一塊的設計不到位。剛開始,我認為要概括這篇課文的內容非常簡單,一上課,才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課後,我仔細想了想,認為今後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重視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

平時,我們常常以自己的思維來考慮學生的問題,以自己的思考方法、能力來要求學生,所以常會深感受困惑,覺得學生連這樣的題目都不會做,很不可思議。其實不要説學生和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同,就是學生自己也存在着差異性。這就要求我 一定要關注全體學生,瞭解不同層次學生間的差異,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結構,根據他們的知識基礎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並且儘量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

二、 重視板書的設計和應用

國小中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沒有高段那麼好,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客觀、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接受。而恰當的板書設計能把抽象的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起到了枴杖的扶助作用。因此,對於比較難理解的課文,最好藉助一下板書的妙手。而且板書也能使學生更好地 看清文章的結構,對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像這次,如果我能把小鳥和樹的關係,以及大樹由樹到燈火的變化過程用圖示表現出來,這樣既降低了難度,使結構明朗化,也可以刺激學生的視神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肯定會好一點。

三、 把握放的度,妥善處理放與抓

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其獨特的見解。針對新課標的這一要求,老師的角色也開始轉變,由起先的保姆型轉化為現在的引導 。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放開手,把權利還給學生。這原本也是正確的,問題就出在,我太以學生為本了,也就是放得過度了,學生跑得太遠了。像分段這一部分,如果那時我提醒學生根據不同時間所發生的事情把它分成兩部分,學生肯定能很快地劃分出來。這樣也沒有違背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吧。

四、重視整體把握和時間的安排

對要進行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先進行估計,想想這一個步驟可能會用去多長時間,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會有意識的,有序地進行教學,保證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6

新課程改革和實施以來,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遠遠落後於現有的教材和學生。傳授式的教學越來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和發展。因此,在國小中年段的教學中,以導學式的教學方式來代替傳授式的傳統教育,以教師的教授為主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語文學習潛在的巨大動力。因此,在教學《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時,我就注意了教學中的幾點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把握好教學的時機。

要想真正的調動學生沉睡的潛能,我們必須把握好教學的良好的時機,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比如説,恰巧,在一夜之間美伊的戰爭再一次打響了。在關注伊拉克戰事情況的同時,我們就可以關注到《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美伊戰爭不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嗎?學生一定會查閲到很多資料,也能更直觀的感受戰爭,理解課文的內容。

課上,正如我想象的那樣,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對文中感情的體會超出了我的預想。因此,我也更清楚地認識到,我們不能為教教材而教教材,應該更靈活的運用教材,為教學所用,適當安排。

2、確立適合於學生的導學思想

要調動學生的潛能,還要確立正確的導學思路,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為此這節課我確定了這樣的指導思想: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讀,通過讀中感悟、讀中體會,來理解課文的內容,進而達到感情的昇華。圍繞這一主題,我精心設計瞭如下教學步驟:(l)自讀,初步體會文中的情感;(2)再讀,感知課文內容,在讀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以讀促感,以感促讀,達到與小作者情感的共鳴;(3)讓學生抓重點詞句讀,讀的同時聯繫具體實例理解課文內容;(4)多種形式比賽讀,激發學生讀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就是説,讓讀貫穿本節課的始終,體現讀中感悟,讀有所思,讀有所得的思想。不僅學生不感到乏味,樂“讀”不疲,而且,課文的內容在讀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的理解了。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7

關於“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早已熟悉。而曹衝稱象的具體做法就是通過創造性思維來解決的。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如,“司馬光破缸救人”、“牛頓發明萬引力定律”……那麼,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呢?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指有創見的思維,也可以叫做創造性的問題解決。即通過思維不僅能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及其內存聯繫,而且產生新的思維成果的活動。它是在文藝創作、科學發明或技術革新等創造性活動中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既有一般思維的特點,又不同於一般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點是:

1、創造性思維突出標誌是新穎性、首創性和獨特性。創造性思維也有高低之分,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層次或水平的高低,取決於社會性價值或社會意義的大小。科學家的發明創造是創造思維過程,而學齡前兒童能續編故事結尾也是創造過程。只是創造程度不同、所產生的社會價值不同而已。

2、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想象密不可分。如,建築師以創造性的構思設計新大樓時,首創性、新穎性和獨特性等思維活動和創造性想象揉合在一起。

3、執着和目標明確是創造性思維的又一特點。當所要解決的創造性的問題象磁石對鐵一般地吸引着人,使人着迷,使人忘掉周圍的一切,那麼,對於這樣一個着了迷的人,創造就成為其生活的目的。如果創造的成果得到了整個社會的承認,反過來又會使其迷戀的程度更深刻。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8

《祖國山川頌》是必修三的第一篇課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其途徑是通過對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的鑑賞,感受作者的情感。

朗讀永遠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讀幾遍,就能夠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對於寫景遊記類的散文。但對於當前普通班的學生來説,朗讀是讓他們很厭煩的。如何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如何使他們的朗讀從被動變為主動,是當前讓我考慮很多的問題。也擔心如果不使用好一點的勉勵措施,僅憑苦口婆心的勸説,那今後語文學習的效果會是很不好。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9

課文語言淺顯易懂,描寫形象生動。通過介紹大熊貓的可愛外形,小的時候和長大後的不同生活習性,最愛吃什麼,以及大熊貓的珍貴和受歡迎,一隻可愛的大熊貓形象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至高追求。 同時, 通過對話,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正確情感和態度。我的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展開的。

備課時,我覺得有這麼幾點必須落實:首先讓學生學會積累,如AAB重疊詞,“胖胖的、短短的等,還知道ABAC詞在課文中的意思,並學會運用,如:‘跑來跑去’,於是,我設計了“1、小魚在水裏—來—去,可開心了。2、小鳥在……等句子,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一邊運用,一邊積累。其次,讓學生學會介紹一種動物,應從那幾個方面去着手,讓文本充分當好範本,抓住重點詞句,仔細品味,知道怎麼抓住特點來寫動物外貌、生活習性,飲食等。第三學習仿照課文寫一段話。當然,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費點勁,好在平時就是這麼訓練的,教學進行的很順利,效果挺好的。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10

本單元以“友情”為學習內容。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力圖充分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手段來營造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啟發學生的思維,學會與人相處。

一、一點遺憾:

1.學生在用“wu”模唱《友誼地久天長》時,聲音很美,但學生沒有把模唱時的感覺貫穿到演唱中去,聲音的位置偏低,顯得聲音不柔和。

2. 學生在唱譜時,把歌曲第二、三、四樂句完成的較好,但在帶入歌詞演唱時完成的不是特別好,我覺得在帶入歌詞演唱過程中,也應把它作為難點來完成。

二、一些閃光點:

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經歷過的難忘的場景,使學生或悲或喜,情感得到釋放,從而營造出氛圍,為直觀感悟音樂創造條件。這時學唱歌曲,就可以使學生的情感抒發與音樂形式、節奏自然產生共鳴,從而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建立情感與音樂形式之間的聯繫。在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觀看心裏話視頻、教師的話視頻,都是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體味友情的珍貴,情境與情感一致,學生在此基礎上產生情感共鳴。在本節課中學生完成了兩種體驗:練習體驗和情感體驗,教學效果良好。

作為一名新老師,尤其是專業不對口的老師,如何上好課是我面臨的最大挑戰。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11

一個善意的謊言,教育孩子們愛上閲讀傳記文學。本篇文章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趁機告訴孩子們這篇文章是選自《胡適自傳》。我想大家推薦這本書的同時,我想告訴同學們作為學者教授的胡適曾經勸説中學生朋友讀書應該多讀一些名人偉人的傳記,因為中學時代正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必須讀一些偉人名人的傳記故事,讓名人偉人的志向、思想、毅力、胸懷等等影響自己一生,化為自己的血液和脊髓。孩子們從學這篇文章就有點欽佩胡適,這樣一個“愛的謊言”孩子們深信不疑,他們都紛紛表示以後買課外書,就買傳記文學。哈哈……真希望我的孩子們愛上閲讀愛上高級閲讀!

借胡適的話,教育孩子們。在這節課快結束時,我拿着我剛剛網購的薛瑞萍老師的書對同學們説:“大家請看一看,這是胡適先生説的一段精彩的話,正好在我剛買的這本書的封面上,我讀給大家聽,大家把他這句名言記在書上更要記在腦海裏。‘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是由於過去的不努力。我們要深信:今天的努力,必將獲得將來的大收成。你要相信,世間沒有白費的努力。——胡適’記下來後,給大家一分鐘時間把這句話背過。”孩子們沒有用上一分鐘就都把手舉起來了。我藉此機會教育大家,反思自己的上學期的期末考試,再想想自己怎樣奮鬥自己的將來。

也許我追求的目標較低,這節課下來,我反思來反思去,還是覺得比較成功,當然是於我昔日的語文課堂相比。我相信自己和孩子們教學相長的。

加油,我的孩子們!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12

這首兒童詩歌,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 ,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除了能從中積累語言外,還能純潔孩子們的心靈.面對這樣一首文字平凡而情感充沛的詩歌,我探索着採取簡潔的線條,走出教師煩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説教式教學的途徑.

1,創設情境,入情入境.

葉聖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親".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因素對人的情感能起感染作用.國小生因生活經驗缺乏,知識水平有限,教學中如果僅靠文字的敍述,很難向學生呈現直觀形象.因此,要善於創設各種直觀情境.這節課我創設多種情境,如在教學第一,二小節時,通過創設"小樹在寒風和大雪中受凍","小鳥在鳥窩裏孤零零地大哭"兩個情境,讓學生仔細看,仔細聽,通過多種感官的感受,引發學生內心體驗,感受到小樹的寒冷,小鳥的孤單,西西的痛苦.這樣,讓學生達到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深刻體驗文中藴含的情感.

2,揣摩文字,誘發情感.

課文的情感總是從字裏行間顯露出來,特定的語言總是表達特定情感,特定的表達方式和文章的情感傾向緊密聯繫在一起.教學中,應在感知課文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文字,強化語感訓練,使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如在教學第一小節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對"縮着身子,輕輕歎息"的理解,讓學生看圖後邊做邊説説小樹在歎息什麼,讓學生邊模仿小樹冷的動作邊學着小樹説説話,讓學生感受到小樹的可憐,通過反覆誦讀,體驗文章的思想情感.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13

本文敍述了薩沙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把爸爸、媽媽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薔薇花上的故事,讚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通過對媽媽兩句話的研讀和對小薩沙保護薔薇花的舉動的體會,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自強、自信的可貴品質。

我在講這節課的時候是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自信、堅強和自豪的語氣説的讀薩沙説的這句話。這句話是文章的題眼。我先從文中描寫的兩處薔薇花入手,讓學生分別體會雨前、雨後的薔薇花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從文中找到答案。雨前的薔薇花特別漂亮,雨後的薔薇花顯的特別嬌嫩。文中這兩處對薔薇花的描寫是為文中薩沙説的話做鋪墊。我就藉此引導孩子在文中找出薩沙所説的話。然後進行指導讀出當時薩沙的心情。最後進行情境的昇華。這節課上完之後,我覺得效果還不錯。特別是孩子們課堂上善於思考的積極性很高。這一點我很為孩子們驕傲。但也有很多瑕疵。比如:課文中的三個問號都是薩沙的問話,要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通過讀薩沙和媽媽的話,明白“應該保護比自己弱小的”這一道理。在生活中我們付諸於我們的實際行動,要在生活中做強者、保護弱者的意識引導的不夠深入。

最後,我告訴孩子們,薩沙的行為看似簡單,卻表達了一個孩子強烈的自尊,而這份自尊也將成為他成長中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做一個強大的人,不一定非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你學會關心弱者,愛護弱小,並能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自己的尊嚴,並努力的維護這種尊嚴,那麼你就是強大的。

講完這節課我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我不是最弱小的。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14

這是我教的第三個一年級了,第一次接觸拼音時覺得沒什麼好教的,孩子們在幼兒園都學過,國小學習只是複習鞏固,教後發現孩子根本一知半解,有的孩子竟掌握了很多錯誤的知識,開始的不重視使得學生習得效果不佳。第二次教學時細而全的過了一邊,浪費時間而且效果亦不佳。迎來了第三次拼音教學,針對上兩屆的經驗,每節課前我都會預設將孩子們普遍掌握和不易接受的分開,確定重難點,努力創造高效課堂。

不足之處:

通過本次教學我雖抓住了大多數同學的心,讓他們對jqx與ü相拼時省寫ü上兩點的規則有了較深的記憶,但不可否認有個別學生因種.種原因可能並不是很清楚,而且在以往教學中發現知道了這一規則,一遇到題就會出錯。所以課上及時練習是至關重要,本堂課的練只是反覆的讀,如果加上寫出些習題讓孩子們當堂練練,相信效果更好。

黃河頌反思總結 篇15

在一次又一次對兩位摯友的友情的感動中,德諾消失了,長眠於長滿青草的地下。在悲痛的背景音樂的渲染下,學生們的情感伐門又一次洶湧起來。在此,我設計了一次“換位説話”,讓學生替德諾對艾迪説一些感激的話,既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又使學生對友情的認識得到了提升。

最後,在悽美的背景音樂中,汩汩地流淌出一首小詩,讓學生拓展閲讀。使學生再次感受到友情雖然無法驅逐死亡,但足以使生命堅強。

閲讀教學中,我抓住教材關鍵處的拓展空間,在已知內容基礎上,對課文做出合理想象,從而開拓學生思維,產生更有新意、更獨特的語言。我在教學中,採用放飛思緒這個環節,讓學生想象,除了文中寫的四件事以外,艾迪還可能為德諾做了什麼事情?使學生設身處地,真正走進了艾迪和德諾的故事,感受到艾迪對德諾不離不棄、真誠感人的友情。

引導學生放飛想象,豐富了學生的體驗,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