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豆補貼細則

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依然呈現縮減,很大一部分和大豆補貼減少有關係。黑龍江大豆補貼標準是多少呢?下文是小編收集的黑龍江大豆補貼細則,歡迎閲讀!

黑龍江大豆補貼細則
黑龍江大豆補貼細則:改革

黑龍江大豆目標價格直補標準已經正式公佈,為60.5元/畝。若按照大豆平均單產250斤/畝來算,相當於每噸大豆補貼約480元。按4800元/噸的大豆目標價格計算,除去480元/噸的補貼,大豆現貨價格應為4320元/噸。但據瞭解,大多數農民出售大豆賣不到這個價格,即使能達到,大豆種植純收益也不如玉米。因此,目前來看,剛剛開始執行的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對於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並沒有明顯效果,大豆種植面積依然呈現縮減的趨勢。

李志強還告訴記者,嫩江地區今年大豆每畝補貼60.5元,規定是補給土地所有者,而不是租户。

佳木斯市吉慶豆業負責人認為,今年黑龍江大豆的補貼標準遠遠低於農民和大豆行業預期的120—150元/畝的水平。“相關部門確定的大豆銷售價格預估偏高,去年秋收後大豆市場價格在2.05元/斤,但後來大幅走低,最低達到1.7元/斤。選擇了較高的銷售價格作為補貼基準,導致補貼過低。”該負責人説。

考察中發現,去年黑龍江剛開始向政府申報的大豆種植面積偏少,後來出現補報或虛報的數據,共同分享了已經下發的大豆直補款。這使得實際種植大豆的農民獲得的補貼減少,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鶴崗市一位農民告訴,在落實補貼金額的時候就存在不公平現象,有的虛報種植面積,導致部分農户所得部分減少。再者就是放款慢,進入今年5月份,農户都開始新一年的生產了,而補貼款項尚未發放,這對生產資金的籌備造成了一定影響。

事實上,即使有直補政策扶持,大豆的種植效益仍遠低於玉米。今年東北地區繼續實行大豆直補政策,但對農民的激勵作用有限,農民還是願意種植玉米和水稻。

黑龍江大豆補貼細則:"保險補貼"有待改善升級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南華期貨副總經理唐啟軍認為,由於一些農户已經購買了種植災害險,現在若是再購買價格險,則又增添了農民的資金負擔。依託我國農業的補貼政策,建議仍是採用農業部、地方政府等多方配合來保護農民基本收益的方法,採用險種合併、降低費用的常規化補貼機制;或是針對不同農户的需求,給予階梯式價格保險更為合理。

唐啟軍表示,伴隨着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我國農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農產品價格風險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大問題。對於大宗農產品的代表性品種大豆來説,儘管在20xx年繼續執行4800元/噸的目標價格政策,但整體上仍將受到進口大豆8000多萬噸的衝擊。尤其近年來俄羅斯大豆進口對黑龍江大豆價格的衝擊更加明顯,加上國儲已兩年沒有拍賣,現有600多萬噸庫存的壓力有待釋放。依據農業部《關於“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的要求,黑龍江省力爭調減玉米麪積1000萬畝,同時將大力發展大豆、馬鈴薯和雜糧等作物,因此國內大豆麪臨着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

在此背景下,20xx年,南華期貨聯合陽光保險,選擇在農墾總局北安農墾管理局趙光農場開展“保險+期貨”試點,這極具代表性和示範效應,併為後期模式的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黑龍江大豆補貼細則:趙光農場項目具備示範效應

農墾總局在我國農業的地位舉足輕重,而趙光農場更是國內第一個機械化農場,是農墾總局下轄最重要的農場之一。唐啟軍認為,本次試點選擇在農墾總局北安農墾管理局趙光農場開展,具備代表性和示範效應,將為後期推廣“保險+期貨”模式奠定堅實基礎。

他認為,首先,南華期貨品牌助力服務“三農”項目順利運作。雖然國內的場外衍生品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是本項目的主要參與單位陽光農險和趙光農場均對南華期貨的實力給予高度認可。尤其是,南華期貨在開展場外複製期權項目中優勢突出,相信會在我國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過程中,承接並推進更多的服務“三農”金融模式的創新項目。

其次,“保險+期貨”獲得良好社會反響。“保險+期貨”項目試點開展以來,相關部門都認真組織學習試點模式,媒體也給予大量報道。尤其在東北黑龍江地區,很多合作社、涉農企業、農場獲悉後都積極諮詢南華期貨關於本試點的業務模式,並且紛紛表示參與意願。從影響力度來看,“保險+期貨”的項目確實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尤其是在農產品集中上市階段,運用場外衍生品工具將會給種植户帶來額外的利益補償,該模式發揮巨大作用,更具推廣價值。

再次,“保險+期貨”有利於保護種植者收益。目前正在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工作,將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户承包權、土地經營權實行“三權分置”,而“保險+期貨”模式主要的受益羣體就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該模式將有效保證種植收益、提高種植積極性、實現規模擴大化生產,有利於促進土地經營權在更大範圍內的優化配置,提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

最後,“保險+期貨”提升對期貨市場的認知度。項目運行過程中,參與保險的農户更加關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聯動性,保險到期後,有些農户已經按照保險理賠約定方式計算出了到期的期貨價格。隨着“保險+期貨”項目的深入推廣,許多涉農企業也提出避險需求和對項目運作方式的學習熱情,這有利於相關企業更加了解期貨市場、認識到通過複製期權方式來規避價格風險的作用,以“期貨市場”為紐帶,將涉農企業的需求與場外金融衍生品的優勢進行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