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精選24篇)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

很多經典的書,讀起來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譬如這本。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精選24篇)

受父親的影響,我自問是比較重視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的。到現在我都記得小時候每到星期天(那時候每週只休息一天),父親帶着我們去綠門兒旁邊的新華書店買一本書。日積月累下來,家裏的書越來越多,裝書的箱子也不斷地在變大。到最後是裝在一個大木箱子裏。每到寒假,臨近新年的時候,我和姐姐早晨懶得起牀,就派一個人下地,從牀底下把大木箱子拖出來,兩個人各取所需,選一本愛看的小人兒書看。餓得受不了了,就吃媽媽炸好的排叉兒。常常是我們在被窩裏邊看邊吃,邊吃邊看,一直到中午。那種悠閒自在的日子,何其幸福!現在回想起來,童年時候的閲讀,使我擴展見識,豐富了“閲歷”,增強了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真的是受益匪淺。

和ZTM聊天,她小時候借住在別人家裏,也是通過聽評書、看小説來排遣心中寂寞的。她閲讀的特點是量大、速度快。據説她國小時候就已經讀完了很多本武俠小説,並且一直樂此不疲,印象深刻。至今還經常津津樂道地説起小時候讀書的感覺和對書中描寫情景的.種種想象。我常想,她的那些豐富多彩、捨我其誰的夢境,估計有很多原型都來源於梁羽生先生《七劍下天山》中的描寫。

兒子上學後,語文老師也非常重視閲讀,要求孩子通過指讀的方式,快速地熟悉拼音,擴大識字量。他每天讀得挺痛苦。恰巧這個時候我讀到了這本書,它讓我認識到除了默讀之外,朗讀也是非常重要的。總結一下,朗讀的作用主要有:

1、朗讀能夠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

2、朗讀有助於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

3、朗讀能夠加大孩子的詞彙量;

4、朗讀能夠在無形之中幫助孩子擴大識字量;

5、朗讀有助於孩子養成專心致志的習慣;

6、朗讀能夠豐富孩子的閲歷;

7、朗讀/閲讀能夠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這本書還沒讀完,我開始實踐,每天和兒子抽出一點時間來,我讀故事給他聽,故事由他任選。很快,我倆都開始期盼並且享受每天讀故事的時間。我常想,即便朗讀沒有任何其他的作用,就像這樣一家人在一起讀一本書,也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這是一種享受,享受朗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2

看了《朗讀手冊》這本書後,我覺得應該埋怨自己,我除了給學生和家長提要求以外自己又做了什麼呢?我每天拿出時間為孩子們大聲朗讀了故事沒有呢?每天留足時間給學生閲讀了沒有呢?沒有為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故事,又如何能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呢?沒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閲讀,學生又怎能愛上閲讀呢?

以前我沒勇氣放手讓學生閲讀,更沒做到每天堅持為學生朗讀,我只看重的是孩子的分數。其實,仔細想想這種靠訓練得出的分數能代表孩子什麼呢?我覺得多數情況代表的是老師為了自己的一時英名而自私的程度。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侷限於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麼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這句話彷彿就是針對我這種人説的,我為了自己的名譽,而讓孩子們得了芝麻丟了西瓜,在這樣下去不是葬送了孩子的前程嗎?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讀了《朗讀手冊》這本書後我立即行動,抓緊時間彌補我的過失,於是我在課堂上擠出一點時間讓孩子們自由閲讀,利用午自習的時間為他們大聲朗讀,減少作業量留出充裕的時間給他們閲讀,總之相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們愛上閲讀、迷上閲讀,讓他們在更浩瀚的知識海洋裏去歷練、成長、遨遊……力爭“使每一個孩子在書籍的世界裏有自己的生活”。

在今後,我更要堅持在上課期間每天給孩子們大聲朗讀故事,引導更多的孩子愛上讀書。為孩子們推薦更多更好的書籍供他們閲讀,讓他們盡情地暢遊在書海之中,讓書籍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

讀了這本書,使我更堅信:堅持為孩子大聲朗讀,能使孩子愛上閲讀,而閲讀能給人帶來終身發展的幸福,一個人知識的豐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啟迪無不來源於閲讀。所以,我更堅定地説:堅持為孩子大聲朗讀吧,讓他們也成為幸運的人!

現在讓我們共同努力,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老師。

《朗讀手冊》是我人生幸運的起點,也是我們人生幸運的起點!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3

隨手一抽,翻閲開來,拍案叫絕。這本書有愛心樹童書館引進、加印,新星出版社出版。

寧靜的主題藍色封面,月亮星空下,一個爸爸坐在炊煙裊裊的屋頂上,捧着書給家人孩子朗讀,房屋邊綠樹成蔭,鬱鬱葱葱,整個畫面靜謐、祥和。我很喜歡。初讀不過寥寥20頁,不禁拍案叫絕。

本書做了非常多的調查統計,也有很多真實的案例,論證閲讀的重要性。邏輯也非常通順。特別是第20頁提到,閲讀的人壽命長。不閲讀的人入獄概率大。博學多才,風度翩翩的男性更吸引優雅貌美、學識淵博的女性。

繼而培養健康優秀的孩子。良性循環。傻叉男人吸引傻叉女人,生出孩子不懂教養,變成熊孩子,熊孩子長大娶惡老婆,惡性循環,直至找不到老婆。惡性循環。

生物進化、優勝劣汰。想到就嚇到渾身發抖。假如通過閲讀學習,知道這樣的邏輯,我好好學習,我孩子以我為榜樣熱愛閲讀,儘管我很有限,但是他可以通過閲讀書籍,學習先賢聖哲的智慧,瞭解浩瀚宇宙,人情世故,那麼他青出於藍,再勝於藍一點,他的孩子再往前推送一點,積硅步,至千里,這個家庭就有了希望呢。

基於這樣理解,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很多的父母朋友,希望讓他們認識這本神奇的書,作為父母不能不看的書,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人通過不同的平台買回來,在不同的城市閲讀着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越來越多人通過閲讀這本書收穫成長,讓我體會到分享的價值,閲讀的意義!

為了孩子的閲讀。請你一定要捧起這本書,我相信,細心品位,你也會愛上這本書。最後,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4

提起朗讀,我們首先想起的是怎樣朗讀,朗讀什麼,有些什麼技巧呢?還會聯想到朗讀能帶來什麼樣的效果,能夠有助於學習、考試?拿到這本書,本會以為是一本如何提高朗讀技巧,提高朗讀水平的書。但是,令我興奮的是,這本書是教會孩子如何去渴望朗讀的書,朗讀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才能讓孩子自己渴望閲讀,有興趣聽大人朗讀,進而有興趣自己朗讀、閲讀。這才是最重要的。《朗讀手冊》這本書恰恰就是這樣一本教會我們如何培養孩子對讀書的渴望,是他們熱愛讀書,樂於讀書,迷戀讀書的指導手冊。

讀書給孩子聽,大聲的為孩子讀書吧。《朗讀手冊》首先告訴我的就是為什麼要朗讀,為什麼在當今社會為孩子讀書如此重要?為什麼朗讀如此有效?正如書中所講,你讀的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的越多。你讀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聰明。其實,一起都是相輔相成的。這也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當為孩子閲讀時,你也許不知道給他帶來了什麼,但是,不經意間他提出的驚奇的問題,亦或偶爾給出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再或路邊行走時不經意間的對話,都能體現出閲讀後的孩子的不同,帶給我們的是驚喜,是不可思議的變化。這就是閲讀帶來的好處。讀書給孩子聽就像和孩子説話一樣,能夠樹立孩子的信心,帶來歡笑,拉近彼此的距離;還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勵孩子,提高閲讀水平和詞彙量的增加。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朗讀手冊》我還了解了何時開始朗讀的問題。何時開始朗讀,本書告訴我們的是,越早越好,什麼時間都不晚。從你拿起一本書,並且開始讀這本書的那天起,你已經在教孩子讀書了。通過《朗讀手冊》,我們還知道,幫助孩子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的最好方式是與他一對一的相處。我們讀書給孩子聽,聽力進步的同時也有助於他們閲讀理解的進步,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的聽到的詞彙,當他被使用到有意義的詞句中時,他就能夠輕而易舉的理解這句話甚至這段話的意義。另外,書中關於聽故事和閲讀故事的程度差異的問題也非常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閲讀和朗讀的區別對待,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而言,他才剛要學習自己閲讀,這時孩子認識的詞雖然有限,但在聽故事方面,他可不是個新手,他已經聽了六年,可以説有很豐富的聽故事經驗了,這就提醒我們要選擇詞彙量更豐富的書來給孩子朗讀,才能更加的吸引住他;而閲讀則要選擇相對簡單的繪本,圖文並茂,增加他的閲讀興趣,從而提高他的閲讀水平。

通過《朗讀手冊》,我們知道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給孩子朗讀,因為你的朗讀情緒影響着孩子。在讀完一個故事後,要勻出時間和孩子討論,要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參與討論,讓孩子去探索,幫助他通過口頭表達、寫作或其他藝術表達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樂於參與討論的孩子,説明他對書中的內容有興趣,這樣也無形中增加了他的語文能力。書中還提到獎勵措施,我們可以通過獎勵或者制度來規定孩子刷牙,洗臉,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為什麼不可以通過獎勵和制度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呢?對於比較頑劣、不怎麼愛靜以及對閲讀一開始沒有很高興趣的男孩子來説,這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和效仿。

書中也用了大篇幅來討論看電視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應不應該看電視,怎麼把握好這個度呢,我也曾經猶豫過,因為孩子看電視的興趣遠遠大於閲讀的興趣,通過看電視他竟然也學到了很多的漢字和詞語,瞭解了很多的知識。上了國小 ,我在想,究竟我是選擇徹底杜絕他看電視呢,還是給他適當的時間來看?看了《朗讀手冊》,我豁然開朗,首先我知道了電視和閲讀的根本區別,閲讀對於電視來講,更能培養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閲讀能夠有效的互動;通過閲讀能夠有機會參與一個最重要的學習工具——提問;電視機剝奪了孩子學習語言最重要的課程——與家人的對話,另外那種誇張化的電視廣告可能會造成孩子觀念上的誤解。但是,現在電視已經充斥着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層出不窮的各種吸引孩子的動畫片,更是讓孩子沉迷。我們要做到的就是要合理的控制,再控制。提供多一點,再多一點的閲讀時間給孩子們。

總之,從現在開始,確切的説,從進入一五班開始,在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已經開始實施了,每天晚上爸爸的朗朗讀書聲,孩子抑揚頓挫背誦青青苗圃的詩歌聲,一家人卧在牀上湊在一起看書的歡笑聲,隨時充斥着我們的房間。雖然暫時沒有看到什麼顯著的成效,但在生活中,不經意間,孩子語言中點燃的火花,生活中出現的某個細節,無不體現出朗讀後的微妙變化,於是,我在《朗讀手冊》的扉頁上寫到,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朗讀,大聲的為孩子讀書吧。在陳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朗讀的世界,並且保持着這種奇妙美好的習慣,直至一生。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5

假期裏,我讀了美國著名閲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的名作《朗讀手冊》,真是收穫頗多,使我對閲讀的重要性有了深刻地認識。雖然這本書名叫《朗讀手冊》,但是並非一本傳授朗讀技巧的教科書,而是一本通過給孩子讀書培養孩子閲讀興趣,促進孩子學習能力的書。

我首先就被書的封面上的這段話所吸引: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便是朗讀的重要性。艾林出生第一天起,她媽媽就開始給她讀書。15個月時,艾林閲讀量達到30本書左右,21個月時,艾林就可以説出完整的句子,24個月時,艾林已經知道1000個詞。羅伯特艾倫6歲時就成為孤兒。7歲時,他的姑婆開始讀書給他聽。後來,他讀一切他能獲得的書。他從未上過一天學。直到32歲進入一所小型學院就讀。3年後,他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接着,他獲得了凡德比大學的英文碩士與博士學位,如今在田那西馬丁大學任教。

通過這次閲讀,我不斷地反省自己,自己作為老師,也儘可能的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跟上,而不僅僅是認真和敬業。讓我的更多的學生因為我的教學喜歡上閲讀,這是我的目標。

阿爾菲。寇恩有關教育的金玉良言:“身為一位教師,當他坐下來安排一堂課或考慮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之前,他應該先問自己這樣的問題:‘當學生10年後回憶這堂課時,我希望他們能記起什麼?’”大部分老師在提問之後通常只等1秒或更短的時間就叫學生回答。然而如果老師們能多等3------5秒鐘,學生將會更踴躍地回答問題,而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複雜問題的思考能力也會有明顯的改善。這對我今後的教學是一個啟示。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不愛看書也沒關係,很可能是他還沒遇到能打動他心靈的那本書,那本書可以叫做閲讀的啟蒙書,也可能是環境還沒影響到他。如果你的孩子只喜歡看漫畫書也沒關係,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各年級裏幾乎所有優等生看的漫畫書都比成績差的學生多。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回然越早越好,但不是説晚了就沒希望了,蘇荀27歲開始讀書,不也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嗎?

兒童心理學專家俞國良説過:

如果您為人父母,每天拿出一刻鐘,與孩子共讀,孩子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如果您身為師長,能給予孩子的除了良師、書籍與教室之外,還有什麼比創造出愛讀書的校園環境更讓人倍感自豪的?從現在開始,與孩子一起分享朗讀的樂趣吧!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6

最近在認真的拜讀《朗讀手冊》這本書,這本書和其他的書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以生動的事例引人入勝,用最通俗的語言知道我們怎樣帶領孩子閲讀,讓我們知道這些做法為什麼對孩子的閲讀有幫助。看完整本書,受益匪淺。

首先,讓我知道閲讀能帶給孩子很多好處。高爾基説:“一個人想聰明,得多唸書。”書中是這樣概括閲讀的好處:一切都可歸納為一則簡單的兩個層次的公式:

⑴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⑵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其次,《朗讀手冊》裏面很多小故事是發生在實際生活當中的。一個只上過國小三年級的住在貧窮、治安很差、教學水平落後的社區的單親媽媽因為限制了兩個學習很糟糕的兒子看電視的時間,而且想辦法填補孩子因為不能看電視而空出來的時間,讓他們每週讀兩本書,並向她彙報書的內容。長此以往,她培養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小兒腦部外科醫生。一個從小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女孩卻在入學年齡的時候智商高達111分,一個被醫生判定將終身智力高度殘障的男孩,最後卻從常春藤聯盟的優秀大學畢業,一個父親早喪母親離異、從未上過學的、跟着年老的親人生活的孩子最後成了大學教授……這些奇蹟竟然都是因為持續的朗讀的力量!

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聰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覺得要永遠做一個真正的讀者,做一個學生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學生的閲讀。希望一本本好書吸引着孩子們一頁一頁讀下去。讓這些愛啃書的毛毛蟲,吃飽長大後就變成美麗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對美麗的翅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7

上個月,我一直在讀《朗讀手冊》,下面把我認為的別好的幾段文字拿來與大家分享。

一、“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你讀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聰明。”

這個道理,其實我也是知道的,只是沒有總結出這麼簡練的、具備鮮明層次的精闢話語。《朗讀手冊》上説:“你讀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聰明。”不僅如此,你讀的越多,越愛思考,對世界的認識也越多,越深刻,你得到的快樂也越多,越持久。讓閲讀成為孩子的快樂吧,當你在牀邊為他讀植物的生長和森林、大海的景象時,他或許正為大自然的奇妙而驚歎呢,當他沉醉於《哈里波特》的魔法世界時,或許正為書中主人公的命運而揪心。

二、每當我們給孩子朗讀時,我們就像在為閲讀的樂趣做廣告。研究兒童聽力的專家表示,孩子的閲讀能力和聽力在八年級時才會達到相同的程度,在此之前,通常聽力比閲讀能力強。所以為孩子讀書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不多,藉助拼音讀對他們來説比較費力,獨立閲讀對不少低年級孩子來説簡直是苦差事。所以,大聲地給孩子們朗讀,要成為我經常做的事,讓孩子在書的浸潤下,愛學習,求上進,獲提高。

三、故事本身並不能教會學生閲讀的技巧,而是一種讓世界變得有意義的工具。

記得小時候,我和弟弟總是每天纏着爸爸給我們講故事,可以説,我們的童年是在故事的陪伴下快樂地度過的。現在從事教學工作,我還是無時無刻感受着故事的巨大魅力:課堂上穿插跟課文內容相關的故事,這可以讓我們的課堂錦上添花;課後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那些小小的故事可以替代枯燥的説教,讓我不動肝火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説,故事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

四、規定孩子讀書,不讓“規定”令人排斥的方法,是把規定變得美好而吸引人,使它成為一種樂趣——這時朗讀便發生作用了。

我覺得這裏的“規定”一詞用得比較人性化。作者認為讓孩子閲讀也可以像我們規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樣,時間長了,習慣了,孩子就會樂堅持下來。當然,這個規定的`最初制訂也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書中作者舉了不少讓規定變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這裏,我對“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樣”頗有感觸。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有家長跟我説自己的孩子不願看書,家長苦口婆心強迫孩子看,結果往往令人失望。我給家長的建議是,請家長先陪着孩子一起看書,可以同看一本,看完後一起討論書中的問題。因為爸爸媽媽和自己讀一樣的書,孩子們會覺得有意思。在隨後與家長的交流中,我知道,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書的效果非常好。可見,大人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

五、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變成閲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提到漫畫,我們總感覺很困惑,總認為漫畫害了孩子,因為孩子們是那麼的着迷。其實,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必然性,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一項研究表明,各年級裏幾乎所有的優等生看的漫畫書比成績差的學生多。在我班裏,我也發現,很多愛讀漫畫的學生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都相對較強,思維十分活躍,語言十分幽默。那麼,對於閲讀能力差的學生更應該多讀漫畫書,因為只有他理解了,才會感興趣,感興趣才會去更多地閲讀,才能提高閲讀能力,進而慢慢地提高閲讀的興趣。試想,當你對一本書讀來讀去,一頭霧水的時候,你還有興趣讀下去嗎?所以,放心地讓孩子們看吧,只要不是暴力的、低級的漫畫,孩子們都可以看。

六、父母的角色對孩子的閲讀習慣有巨大影響。老師的影響雖不如父母那樣大,但也應該作為學生閲讀的楷模。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要永遠做一個真正的讀者,做一個學生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學生的閲讀。高爾基説:“一個人想聰明,得多唸書,正派的書好,壞的魔道書也好,唸的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書都念過,才能找到好書。”一些學生愛看的動漫故事、網絡小説等,我們統統拿來讀一讀,找到學生入迷的原因,才能為學生找到真正的好書,指導學生的閲讀才能居高臨下,遊刃有餘,令學生心服口服。教師的知識不是一桶死水,應該是一條河,引導學生流向大海,延伸着澎湃的人生。

孩子愛讀書,我們才有未來;老師愛讀書,教育之樹才會常青。老師能夠不斷地從讀書中獲得教育家的智慧;孩子們也能不斷地從讀書中汲取成長的力量。我深信,孩子的希望在讀書,老師的希望在讀書,教育的希望在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説:“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讀書會引領我們登臨泰山極頂,閲盡人間春色。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8

終於把《朗讀手冊》看完了,內心中有一分竊喜,因為書中提到的內容有些我曾經做過,而且在書中也同樣找到了感覺;心中還有一絲後悔,因為我曾經做過又中斷了,沒有好好地延續下去,這樣與經驗失之交臂。而此刻更多的是欣喜,因為我還有更多的時間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去做,所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讀着書,想到我扮演的兩個角色,一個是母親,我曾經也帶着女兒每天堅持讀着書,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現在想來當然一切只是藉口),中斷了朗讀,當一面讀着《朗讀手冊》的時候,一面就又繼續做同樣的事情,每天陪着女兒讀書。我發現,女兒閲讀的興趣沒有以前高漲了,她總會以各種理由推搪,當然面對母親的威嚇最終只能就範,此時我想,如果當初我一直堅持帶着女兒讀書,也許此刻她已經形成一種良好的傾聽習慣,閲讀習慣。作為母親,我很慚愧,但所幸,起步可能已經晚些,但路還很長。當然,我得時刻提醒自己,帶着女兒堅持朗讀,直到她能真正獨立閲讀,因為我也相信,閲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

我的另一個角色當然是老師。很久以來,在語文教學中,常覺得孩子們閲讀的習慣不是很好,曾經一度苦無良策。今天讀着《朗讀手冊》,豁然開朗,原來朗讀可以這樣進行,閲讀的興趣可以這樣培養。曾經我也帶着孩子們一起朗讀,可是想到要考試,想到有些作業還沒有讓孩子們做,朗讀中斷了,只是提醒孩子們課後抽時間朗讀,殊不知沒有良好的閲讀習慣,有多少孩子會自覺地沉浸在書中,體會書的奧妙?此刻不需要我想以前我錯失了什麼,而更多的是思考在今後的教學中,怎樣真正培養孩子們閲讀的好習慣,因為《朗讀手冊》再次讓我確信,閲讀可以成就人生。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9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這是《朗讀手冊》下面的一行小字,我卻感到了這話的分量,因此喜歡上了這本《朗讀手冊》。

這本書是美國的吉姆·崔利斯寫的,他是美國著名的閲讀研究專家。《朗讀手冊》是他數十年兒童閲讀指導研究與實踐之總結,書中通過眾多具體、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閲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闡明瞭朗讀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它幫無數的家長、老師解決了棘手的教育難題,讓無數孩子成為終身的愛書人。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一個媽媽,平時也在思考怎樣讓孩子能愛上讀書,把閲讀作為一種終身的習慣、一種酷愛的嗜好。

這樣的思考沒有系統性,做法也是七零八落的。想想自己曾經給讀四年級的女兒讀《封神榜》,當時也沒有想到這樣會讓孩子愛上讀書,只是感覺死馬當成活馬醫,怪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多給孩子讀書,以為孩子認字之後可以自己讀書了,四年級了還讓我讀,那是不想讀書的表現,把讀書當成一種負擔,當成一種任務來完成,孩子經常要求我她看一部分,我給她讀一部分,我可是耐着性子跟她讀了一段時間,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女兒真的愛上閲讀了。

在《朗讀手冊》中説到,朗讀有許多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激發孩子以自行閲讀為樂的動機。研究兒童聽力的專家表示,孩子的.閲讀能力和聽力在八年級時會達到相同的程度,在這之前,通常聽力比閲讀能力強。因此,孩子能夠聽懂並理解那些複雜、有趣的故事,卻無法自己看懂故事書。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孩子聽故事的理解能力和閲讀能力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孩子大一點仍應該繼續讀故事給他們聽。聽故事時,除了家長和孩子(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之外,你同時也將較高程度的詞灌輸到他們的耳朵裏,最後,他們會把這些詞傳輸到大腦,並記憶下來,進而增強他們的閲讀能力。

有了這本書中就有了給孩子多讀書,讀好書的理論依據。我在低年級的教學中,一定要多給孩子讀書,多給他們時間讀書,多和他們一起讀書。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0

寒假讀書,我選了一本《朗讀手冊》。封面左下角上有一段不起眼的話卻牢牢地吸引住我,“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我以為是指導閲讀技巧的,我們這兩年正在搞閲讀教研,認為他是一本有關閲讀技巧的書。看了幾頁才明白:這是一本指導家長、老師們如何培養孩子閲讀興趣的好書。我是家長,又是教師,我的責任重大。我期望孩子們能健康快樂的生活,我也希望他們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讓他們愛上閲讀,是我的希望。

工作中經常發現,很多父母總以為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那就是愛孩子。可對於孩子學習上,卻不捨的做出犧牲,這就是我們孩子的悲哀。而《朗讀手冊》卻恰恰交給我們方法,教我們如何激起孩子興趣?如何引導孩子?如何大聲為孩子閲讀。下學期,我想在家長會上建議:愛孩子的父母都看看這本書。

這本書和其他的書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每一張解釋有關閲讀中的一方面的各種問題,則是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這本書沒有高深的理論,他用最通俗的語言知道我們怎樣帶領孩子閲讀。他有很多的研究數據,讓我們知道這些做法為什麼對孩子的閲讀有幫助。看完整本書,收穫很多:

收穫一:看書與閲讀的效果不同。長看電視的孩子會影響學習、影響情感的發展、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1、電視打斷了人們的注意力。

2、電視沒法讓孩子與成人互動。沒法提問、與家長對話。

3、沒有困難,造成孩子觀念上的誤解。

使用簡單句或不完整句式,使用的詞語很少。

孩子們都喜愛看電視。看電視佔去孩子太多的時間,才是引起問題的主要原因。當他們看電視時,就不能和父母一同説話、整理自己的玩具、也沒有時間遊戲或畫畫。而這些活動能夠幫助孩子轉變成具有判斷和思考能力的成人。父母應該對看電視定下規矩。最好是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怎樣讓孩子們離開電視呢?只有書的內容非常有趣,孩子們才會捨棄電視,把時間用來閲讀。孩子和大人一樣,都喜歡那些可以吸引他們一頁一頁看下去的小説。所以要選擇一些孩子愛看的書。在書中有很多好熟的介紹,及各年齡段適合的書。

收穫二:每天為孩子讀書。

書中説:研究兒童聽力的專家表示,孩子的閲讀能力和聽力在八年級時才會達到相同的程度,在此之前,通常聽力比閲讀能力強。所以為孩子讀書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識字量不多。所以,大聲地給孩子們朗讀,要成為我經常做的事,讓孩子在書的浸潤下,愛學習,愛讀書。

收穫三:規定孩子讀書,讓“規定”變得美好而吸引人,使它成為一種樂趣——這時閲讀便發生作用了。

我覺得這裏的“規定”一詞用得比較人性化。作者認為讓孩子閲讀也可以像我們規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樣,時間長了,習慣了,孩子就會樂堅持下來。當然,這個規定的最初制訂也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書中作者舉了不少讓規定變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這裏,我對“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樣”頗有感觸。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會有家長跟我説自己的孩子不願看書,家長苦口婆心強迫孩子看,結果往往令人失望。我給家長的建議是,請家長先陪着孩子一起看書,可以同看一本,看完後一起討論書中的問題。因為爸爸媽媽和自己讀一樣的書,孩子們會覺得有意思。在隨後與家長的交流中,我知道,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書的效果非常好。可見,大人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

收穫四:讓孩子看各種各樣的書。

提到漫畫,我們總感覺很困惑,總認為多看這些書會害了孩子,因為孩子們是那麼的着迷。但一項研究表明,各年級裏幾乎所有的優等生看的漫畫書比成績差的學生多。書中説,年齡小的孩子應多讀漫畫書,因為只有他理解了,才會感興趣,感興趣才會去更多地閲讀,才能提高閲讀能力,進而慢慢地提高閲讀的興趣。試想,當你對一本書讀來讀去,一頭霧水的時候,你還有興趣讀下去嗎?所以,放心地讓孩子們看吧,讓他們看各種各樣的書。高爾基説:“一個人想聰明,得多唸書,正派的書固然好,壞的魔道書也好,唸的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書都念過,才能找到好書……”一些孩子們愛看的動漫故事,我們也要拿來讀一讀,找到他們入迷的原因,才能幫孩子們找到真正的好書,指導閲讀才能居高臨下,遊刃有餘。

收穫五:父母的角色對孩子的閲讀習慣有巨大影響。老師的影響雖不如父母那樣大,但也應該作為學生閲讀的楷模。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要永遠做一個真正的讀者,做一個學生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學生的閲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1

初次看到《朗讀手冊》這本書,是在一位老師的手中,心想那應該是一本介紹朗讀技巧的書吧。再次看到《朗讀手冊》,還是在一位老師的手中,心想:就算學校營造書香校園,怎麼就都去讀它了呢?第三次看到《朗讀手冊》,就在同辦公室的老師手裏了,出於好奇,順手翻了一下目錄:怪不得那麼多人喜歡它呀,我看到它太晚了:它是一本提高下一代文化底藴的書,我錯過了它。

因為沒在學校的圖書室裏找到它,就在土豆網上看視頻、聽閲讀,很愜意。呵呵,因為胳膊受傷了,不能打字,就天天看、天天聽,不過還是有點囫圇吞棗的感覺。

那句話太吸引人了(僅限於我的感受,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呵呵)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書中大量生動的故事讓我看到了這本書與其他書的不同;那些確鑿的數據讓我們感到朗讀如此重要;那些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法足以指導我們做一名稱職的家長。我想我不是這樣的媽媽,我沒有讓我的孩子在幼兒園裏聽過幾十本小説、那麼多繪本故事。

《朗讀手冊》共有八章,用一個個問題引出切中要害的論述、有效的建議和生動的案例,語言輕鬆活潑,語氣誠摯懇切。聽着音頻裏那娓娓道來的聲音,一切都覺着那麼清晰、那麼美好,世間諸多的不如意也都煙消雲散:原來,聆聽朗讀真的可以盪滌人的情操,何況那些嬰兒耳邊響起的是媽媽(爸爸)充滿愛意的聲音。

你聽:在我的《夏洛的網》這本書中,夾着一張短箋與一張小男孩在蛋糕旁的照片……

這是朗讀的作者吉姆·崔利斯的的話,如數家常。

3歲的德瑞克開始聽完了《夏洛的網》;艾琳21月時,就能説出完整的句子,到了24個月時,她已經知道1000個詞;聰明的小羅伯特因為姑婆給他讀書而喜歡上閲讀,改變了自己的未來人生……

這本書《緒論》中説“閲讀是今日美國生活中最重要的社會要素。”“如果老師能找到方法讓孩子享受閲讀的樂趣,養成終身閲讀的習慣,那麼孩子就有較大的機會健康成長,並能用正確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這樣也就為未來的老師減輕了負擔。”“閲讀是教育的核心,學校中幾乎每一科的知識都是通過閲讀來學的。我們必須先會讀文字敍述的數學題,才能瞭解題意;如果我們不會讀社會學科或自然學科的課文,就無法回答每個章節後的問題;複雜的計算機手冊對操作非常重要,但我們必須先讀懂其內容。”

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沙翁有一句名言: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所幸,校訊通為我們開展了閲讀交流的平台。所幸,我們的很多家庭和學校已經在進行閲讀

在我們學校,每個班裏都有了小小閲讀角。那裏存放着孩子們捐贈的或者學校配備的各類書籍,孩子們可以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一本或者幾本帶回家和家長交流,也可以在課間隨意和同學進行探討。讀書成了學生的樂趣。

在課堂上,我們聽到老師們有感情的朗讀,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而我,因為孩子們特別喜歡看電視的緣故,就着重看了第八章裏《看電視與閲讀的效果有什麼不一樣嗎?》。這當然有許多明顯的差異了

長期看電視的孩子會影響學習、影響情感的發展、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看電視和閲讀完全相反。

在親子共讀的閲讀過程中,讓孩子參與得越多,他就理解得越多。有句話怎麼説來着: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參與其中我會了解。而電視是無法讓孩子與成人互動的,孩子通常就是一個人在看電視,沒法子和家長提問、和家長對話。

《朗讀手冊》那個單親媽媽。每週都想辦法讓孩子們讀兩本書,並向他彙報讀書的內容。她的付出是有顯著的成效的,因為她培養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小兒腦部外科醫生。

還有一個被醫生判定將終身智力高度殘障的男孩,最後卻成了常春藤聯盟的優秀大學畢業;一個父親早喪、母親離異、從未上過學的、跟着年老的親人生活的孩子最後成了大學教授……

所以,就讓孩子們去讀吧,去讀各種各樣的書。高爾基説:“正派的書固然很好,壞的魔導書也好,念得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書都念過,才能找到好書……”就是現在,只要孩子們愛看的書,哪怕是動漫,我也會拿來看看,為的是要了解他們的世界,幫他們分析其中的利和弊、是與非。

我不禁慶幸自己熱愛讀書,雖然錯過了孩子很小的時候讀給他們聽,但也慶幸自己的孩子喜歡讀書。雖然在課堂上沒有每天朗讀給孩子們聽,但是每次朗讀我都曾那麼用心去讀,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有板有眼,努力像竇桂梅老師那樣讓自己的聲音充滿“魔力”,令孩子們充滿期待和滿足。

這是一本不一般的“朗讀技巧手冊”。書裏説來自32個國家的20餘萬名兒童參加IEA評估考試,結果芬蘭兒童的閲讀分數最高。那是因為他們人手一本漫畫書,享受其中、其樂盎然!

那就讓朗讀成為我們大人、兒童的習慣吧!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2

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這本書是我以前就聽説過的,前幾年在書店裏發現這本書,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來了。打開後,便愛不釋手,書中有很多地方引起我的共鳴,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推廣閲讀的信念。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一直把推廣閲讀作為一件大事和最重要事來做,期間開展過親子閲讀,讀書筆記展覽,“經味添海”等活動,帶領了一批批4家長和學生加入到讀書的隊伍中。每接一個班級,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家長和我達成共識,認識到閲讀的重要性。可有些時候,也會面臨很大的困難,比如有的家長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喜歡上讀書,有的家長把讀書的任務放手交給學校,更多的.家長覺得自己沒有時間陪孩子讀,問題多多,推廣家庭閲讀的路道阻且長,有時我也覺得會束手無策,苦於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提供給家長,讀了《朗讀手冊》後,我知道了一種好的引導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那就是——為孩子朗讀。

為孩子朗讀,可以培養孩子對於閲讀的興趣,讓孩子不自覺地愛上書籍,愛上閲讀,並會成為終身閲讀者,而不僅僅是學校閲讀者。

為孩子朗讀,可以豐富孩子的聽力理解,學會很多詞彙,吸收大量課堂上沒有的信息。

為孩子朗讀,會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縝密性,因為知道的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強。

為孩子朗讀,會讓孩子身心愉悦,促進家庭和諧。在朗讀中,孩子感悟美好,心靈變得更純淨,同時,父母的陪伴,讓親子間感情更加融洽,試想,柔和的燈光下,爸爸媽媽偎依在孩子身邊,充滿愛的聲音在故事情節中流連,一家其樂融融,孩子長大後,也許不記得講的什麼故事,但一定會記得父母為他講故事的夜晚和感受,這樣的感受會温暖孩子的記憶,還會把這種閲讀精神延續給下一代。

朗讀,解決了很多家長尋不到讀書方法的問題,那時間從哪裏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即使最忙的人,也會為他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擠出時間。”那作為家長,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呢?當然是關於孩子成長的事情。而在孩子的成長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沒有閲讀重要,所以,為孩子朗讀,讓孩子喜歡上閲讀,是家長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同時,我作為一名家長,在朗讀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還能經常讀故事給他聽,可自從他能獨立閲讀了,就不再給他讀,以為沒有朗讀的必要了。看了這本書後,才知道原來是我想錯了,美國國家閲讀委員會把朗讀描述為“孩子中學畢業前都應該保持的一種習慣”,不給孩子朗讀,或提早結束為孩子朗讀,都是大錯特錯的事情,在孩子國小畢業之前,我們都不應該停止為孩子朗讀。

《朗讀手冊》上就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愛孩子,就為他朗讀吧,為了孩子成為一個富有的人,就堅持為他朗讀吧!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3

寒假最後幾天。週末的早上,泓傑的老爸還在酣睡中(PS:泓傑媽媽已經起牀買菜了),我們可愛的張老師電話就打過來了,仔細詢問了泓傑寒假的閲讀及作業情況後,開始問起了我們作為家長,老師給佈置的作業有沒有帶頭完成。説實話,作為家長,確實沒有給孩子起到帶頭作用,由於放假期間,部分時間都在外面旅遊,高興之餘,也確實疏忽了老師給家長佈置的作業。是的,作為家長都沒有以身作則,也沒有給孩子做出榜樣,又怎麼能更好地去教育孩子呢?在這裏要先做一個深刻地檢討。

張老也特別提到了《朗讀手冊》對家長的重要性,它將會幫助家長怎樣引導孩子更好地讀書,愛書,讓孩子成為終身愛書的人。讓我們作為家長務必要好好地讀一下,這也是孩子督促家長寒假要完成的作業之一。

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此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吉姆·崔利斯,媒體對他的評論很高,基本上是他出的每本書都沒有讓大家失望過,全文共分為八章。此書的開頭就非常地吸引我,也讓我感觸很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説的多麼好!同時也強調了愛讀書給孩子聽的媽媽在孩子心目中多麼神聖和偉大!

一步步地看下去,很多案例都非常實際,也非常吸引我,是的,你為孩子讀的書越多,他就具有更強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後也就會有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以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書裏的實際案例非常令人感動,如珍妮弗出生時即患有唐氏綜合症,但她的父母始終堅持,不放棄,抓住所有的機會讀書給她聽,讓她有堅強的意志和決心。珍妮弗4歲時接受智商測驗,智商高達111分;艾琳出生第一天起,她的媽媽就開始給她讀書。15個月時,艾琳每天的閲讀量已達到30《朗讀手冊》左右;21個月時,艾琳就可以説出完整的句子:24個月時,艾琳已經知道1000個詞。這些都是堅持讀書的神奇功效,可見閲讀對孩子的重要性,類似的例子很多,都是堅持閲讀帶來的很多寶貴財富。

《朗讀手冊》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是此書很注意引導,循序漸進,以很多實際的案例,解答了很多家長和老師都關心的問題:如:什麼樣的書才是好的朗讀教材,如何處理看電視的問題?

説實在的,我一直都糾結是否該給泓傑看電視,害怕他上癮。電視上也有好的頻道值得孩子一看,如科教頻道等,但也有很多垃圾的東西充斥着孩子的眼睛和大腦,所以我們要更有選擇地看,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看了《朗讀手冊》,還是給我很大的啟發。

我相信很多家長也會和我一樣,讀了《朗讀手冊》,就會明白朗讀對孩子的意義,我們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愛上閲讀,這是筆無形的財富,希望我們每位家長都能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閲讀並愛上閲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4

這學期在吳老師的倡導下,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很認真地讀了《朗讀手冊》,真是受益匪淺。雖然這本書名叫《朗讀手冊》,但是並非一本傳授朗讀技巧的教科書,而是一本推崇通過孩子讀書培養孩子閲讀興趣,促進學習能力的書。剛看這本書緒論的這段話深深吸引我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這句話便足於看出朗讀的重要性,而其中朗讀者—媽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艾琳出生第一天起,她媽媽就開始給她讀書。15個月時,艾琳閲讀量達到30本書左右,21個月時,艾琳就可以説出完整的句子,24個月時,艾琳已經知道1000個詞。女孩珍妮弗出生時即患有唐氏綜合症,但她的父母並沒有放棄,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給她讀故事聽。珍妮弗4歲時接受智商測驗,智商達111分。書中舉例了各種不同的事例,以確切的數據佐證事實,充分展示了朗讀的意義、階段、要領與禁忌、持續默讀等等,看了以後深受啟發。

既然朗讀那麼重要,作為媽媽每天保證孩子朗讀15分鐘是義不容辭的事,而平時因種種理由:工作忙,沒時間等而忽略了15分鐘的朗讀,這是很不應該的。讀了《朗讀手冊》才真正意識到朗讀給孩子的好處真的很多: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刺激孩子對識字的興趣,豐富孩子的思維和視野,更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擴大孩子的知識面,使孩子變得更聰明。所以作為父母用實際行動帶領孩子朗讀和閲讀是非常必需的,而平時父母以身作則的態度對孩子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以前一直以為孩子喜歡閲讀,她自己讀就行了,不需要父母讀書給她聽,讀了《朗讀手冊》才發現以前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朗讀是培養閲讀習慣的重要因素,所以讀這本書時決定給孩子朗讀還不算晚,所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你越聰明;你越聰明,在學校的時間越長。給孩子讀書,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孩子會越來越聰明。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父母堅持給孩子朗讀是勢在必行。

書中還舉例了讀書與電視的關係,也受到啟發,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因目前科技發達,不讓孩子接觸電視、電腦等科技產品是不可能的,但如何限制孩子,書中也有詳解,我也會好好吸取書中的經驗,付之實踐。

《朗讀手冊》是良師益友,教我如何給孩子朗讀,朗讀什麼樣的書。現在開始,與孩子一起分享朗讀的樂趣,大聲為孩子讀書,我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堅持朗讀,孩子一定會喜歡閲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5

觀點一、我兒子愛看漫畫,這樣好還是不好?

記得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也和我現在的學生一般,愛漫畫,什麼《聖鬥士》、《魔神英雄》、《變形金剛》等等,一直是我們這羣男孩子所鍾愛的漫畫。時至今日,我依然會去翻看。可是一旦我進入課堂,我卻對漫畫有了幾分畏懼,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我的學生。看到他們手上拿着本本漫畫,不悦就會寫在臉上,一再鼓勵他們看好的文學作品,急了,甚至會禁止帶漫畫來學校。但是,我內心非常清楚,正如書中所言,有太多的孩子喜歡漫畫。書中也強調了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變成閲讀能力較強的讀者,並且引用了大量的數據和事例進行證明。其實書中所説的很多和我內心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看來我以後真不必把漫畫看得如洪水猛獸一般了。只要引導孩子恰當選擇,合理安排,漫畫一樣可以給他們帶來好處。

觀點二、老師看了多少書?

是啊,老師看了多少書?有時候,真應該好好地捫心自問一下。講壇上的我幾乎天天對學生嘮叨多看書的好處,可是我自己呢?平時總是覺得工作繁忙,心情浮躁,很少有拿起書本的時候,想來真的是頗為慚愧的。身為“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如果真的遠離書本或者看的書不夠,對於自己的專業成長而言,都是毫無裨益的。為師者,應該終生學習,終生與書為伴。

觀點三、童話故事對孩子有什麼意義?

我一直是非常提倡讓孩子們閲讀童話,因為,我相信這才是最適合他們的書。因為正如書中所言,很多童話故事可以帶領孩子認識這個世界,並給予孩子信心、勇氣,及對未來的希望。即便是故事中有一些比較殘酷的情節,那又何妨?這正體現了世界的真實性,世界本就有可怕的一面。既然童話能用它獨有的特色和魅力引領孩子們認識世界,我們為什麼不支持孩子們多看童話呢?況且,這其中又實在有太多太多的優秀的文學作品。

觀點四、總是以白馬王子為主角的童話,會不會有點過時了?

有那麼多以白馬王子為主角的童話存在,我想應該是和這些童話源於民間故事有很大關係吧。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覺得這些童話是非常經典的。畢竟它們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其實要避免上述這個問題,教師和家長還是要起一定作用的。我們可以盡所能地推薦孩子看一些別的題材的童話。讓孩子吸收接納不同的.童話內容,可以促使孩子更加全面地瞭解這個世界。

觀點五、如果我給孩子的時間都很少,怎麼還會有時間和孩子討論呢?

説的討論這個話題,真有些一言難盡。閲讀之後,交流感受,碰撞思想,激射火花,最需要的就是討論。可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有那麼多的事要做,有那麼多的課還沒上,有那麼多的練習一直還來不及做。種種的那麼多導致了學生在校討論時間其實非常有限。最多的討論形式就是課堂發言。比較正規的專題討論那是非常難得的。如何調整上課、作業和思考討論的關係,還需要不斷實踐和反思。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6

最近學校裏發給每位教師一本《朗讀手冊》讀完後觸動很大,受益匪淺。尤其是看到第八章電視一章時,我感到深深的認同。

電視本身沒有問題,因為從來沒有哪一台電視機發生過損害人類大腦或造成犯罪的事。但長看電視的孩子會影響學習、影響情感的發展、影響孩子的注意力……而長期的閲讀不但能開闊孩子們的視野,還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觀看電視和讀書之間是有着許多差異的,其中包括:

1、看電視和閲讀完全相反。由於廣告的關係電視打斷了人們的注意力。相反,孩子閲讀書籍時,則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2、電視沒法讓孩子與成人互動。研究表明,大部分學生通常都是獨自一個人看電視,所以他們就沒法提問、與家長對話。

3、電視造成孩子觀念上的誤解。有的電視廣告都會影射出一個錯誤的觀念,那就是生活中任何困難都可以很容易地解決。電視無法鼓勵人們從頭到尾去思考問題本身,反而讓人們只願意用最不費力氣的方式解決困難。

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聰明。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家長,我覺得要永遠做一個真正的讀者,做一個學生和孩子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學生的閲讀。希望一本本好書吸引着孩子們一頁一頁讀下去。讓這些愛啃書的毛毛蟲,吃飽長大後就變成美麗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對美麗的翅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7

首先,讓我知道閲讀能帶給孩子很多好處。高爾基説:“一個人想聰明,得多唸書。”書中是這樣概括閲讀的好處:一切都可歸納為一則簡單的兩個層次的公式:⑴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⑵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其次,《朗讀手冊》裏面很多小故事是發生在實際生活當中的。一個只上過國小三年級的住在貧窮、治安很差、教學水平落後的社區的單親媽媽因為限制了兩個學習很糟糕的兒子看電視的時間,而且想辦法填補孩子因為不能看電視而空出來的時間,讓他們每週讀兩本書,並向她彙報書的內容。長此以往,她培養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小兒腦部外科醫生。一個從小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女孩卻在入學年齡的時候智商高達111分,一個被醫生判定將終身智力高度殘障的男孩,最後卻從常春藤聯盟的優秀大學畢業,一個父親早喪母親離異、從未上過學的、跟着年老的親人生活的孩子最後成了大學教授……這些奇蹟竟然都是因為持續的朗讀的`力量!

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聰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覺得要永遠做一個真正的讀者,做一個學生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學生的閲讀。希望一本本好書吸引着孩子們一頁一頁讀下去。讓這些愛啃書的毛毛蟲,吃飽長大後就變成美麗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對美麗的翅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8

我認真閲讀《朗讀手冊》後,覺得這的確是一本值得細讀的指導兒童閲讀的好書。生動的事例引人入勝,確切的數據佐證事實,書中字裏行間溢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和學術功底,處處折射出深思熟慮後的簡潔與深刻,讀起來輕鬆易懂,常有欣喜。可以説,這是一本集指導性、操作性和知識性於一體的科普讀物。

讀了這本書,我最想説的一個詞是“幸運”。

書中的珍妮弗是多麼的幸運,出生時就患有唐氏綜合症的珍妮弗,按照慣例將會成為全盲、耳聾,而且嚴重智障的人,但父母沒有為此放棄她,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朗讀故事給她聽,珍妮弗就是這樣在父母的朗讀聲中一天天成長起來,並且在父母的薰陶下愛上了閲讀,結果珍妮弗4歲時接受智商測驗時,智商竟高達111分。在本書第五版發行時,珍妮弗已完成高中一年級的學習,並獲得了優秀成績獎。

書中像她一樣幸運的還有3歲時,被診斷為“心智及身體生長遲緩”的卡索拉,18個月大時被診斷為“重度智障”的史蒂芬,醫生都建議,將他們送到特殊的收容機構去,但他們的父母都拒絕了醫生的建議,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每天朗讀故事給他們聽,結果這兩個幸運兒,在父母每天的朗讀聲中,戰勝了病魔和厄運,改寫了人生,成長為優秀的人。

是什麼讓這些本屬不幸的孩子,最終有了幸運的人生呢?是朗讀!是父母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為之朗讀!這些家庭都可以克服孩子的障礙而成功地教育他們,那麼正常的家庭如果能儘早開始,並認真地讀書給孩子聽,又會有多麼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書中的艾琳就是這樣的幸運兒,她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媽媽就開始為她讀書。她15個月時每天的閲讀量達到30本書左右;21個月時,艾琳就可以説出完整的.句子;24個月時,艾琳已經知道1000個詞了。三年級即將結束時,艾琳的閲讀、聽力及詞彙成績都名列前茅,但她卻從未花時間去做練習冊。艾琳的例子被紐約奧爾巴尼地區的讀書會引用在他們的讀書宣傳小冊子上,並小結出一段發人深省的話:“所有的嬰兒出生時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會説話、數數、讀書或寫字,但這些孩子在即將上幼兒園時卻是不平等的。差異的原因在於,他們的父母是盡力培養他們,還是僅僅看着他們長大而已。”看到這裏我不禁要問自己:我應該做什麼樣的父親,又應該做什麼樣的老師呢?

還好,我也是幸運的,我們大家也都是幸運的,開學伊始就得到了《朗讀手冊》這樣珍貴的禮物,讀完後使我豁然開朗,讓我知道了,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愛上閲讀,我也更加堅定了“將閲讀進行到底”的決心。如果不是這本書,我還在做着鼠目寸光違背教育規律的蠢事,我還在為如何激發孩子們的閲讀興趣而苦惱。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19

在陳老師的推薦下,認真的閲讀了這本書,拿起這本書,最吸引眼球的是書封面上的這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這本書的作者是想告訴我們家長為孩子朗讀的重要性,並介紹了這樣做的神奇效果:艾林出生第一天起,她媽媽就開始給她讀書。15個月時,艾林閲讀量達到30本書左右,21個月時,艾林就可以説出完整的句子,24個月時,艾林已經知道1000個詞。羅伯特艾倫6歲時就成為孤兒。7歲時,他的姑婆開始讀書給他聽。後來,他讀一切他能獲得的書。他從未上過一天學。直到32歲進入一所小型學院就讀。3年後,他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接着,他獲得了凡德比大學的英文碩士與博士學位,如今在田那西馬丁大學任教。

以上看來讓孩子閲讀的益處遠超出我的想象,孩子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懂得也就越多,以前對孩子閲讀這塊沒怎麼上心,也不知從何教起,自從孩子上學後,陳老師讓孩子在家裏閲讀各方面的書籍。每天做完作業後記錄孩子的閲讀與聽讀情況,剛開始孩子也不怎麼感興趣,像應付任務似的,現在讀完一個故事還想讀,被裏面的故事情節吸引了,讀完後問他講述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什麼意思,再給他記錄下來,現在已經成了一種習慣,電視也不怎麼看了,每天晚上還要纏着我給他講個故事才肯睡覺,讓我們大人也從中學到不少知識,陳老師的教育方法和教學理念讓我們家長和孩子也受益非淺,朗讀也激發了對閲讀的興趣,讓我們孩子也愛上了喜歡閲讀的好習慣。孩子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給生活也添加了不少樂趣。那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大聲的朗讀吧。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20

《朗讀手冊》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兒童閲讀指導的好書。生動的事例引人入勝,確切的數據佐證事實,書中字裏行間溢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和學術功底,處處折射出深思熟慮後的簡潔與深刻,讀起來輕鬆易懂,常有欣喜。可以説,這是一本具有指導性、操作性和知識性於一體的科普讀物。

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發現,很多父母總以為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那就是愛孩子。可對於孩子的學習,卻不捨得做出犧牲,這就是我們孩子的悲哀。而《朗讀手冊》卻教給我們方法,教我們如何激起孩子興趣?如何引導孩子?如何大聲為孩子閲讀。現本人就書中的幾個觀點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什麼時候開始朗讀最好?書中講到幼兒六個月左右,父母就可以開始提供簡單的圖畫書給孩子,雖然他不見得會看,但是透過聲音,他會將圖與名稱結合在一起。一歲左右,就可以抱着他坐在膝上,一頁頁地念給他聽。這一點我有很深的體會,我有個侄女她才7個月的時候,家人經常唸詩歌和一些故事短篇給她聽,或者有時候念順口溜給她聽,每次一念到這些熟悉的詩句,她就會發出“啊啊啊”的聲音,活蹦亂跳,好像她自己很想説話的感覺,經常逗得我們都很開心。我們現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希望這樣能夠成為一個習慣。

第二,看書與閲讀的效果不同。例如常看電視的孩子會影響學習、影響情感的發展、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其中講到看電視會打斷人們的注意力,沒法讓孩子與成人互動,沒法提問、與家長對話。可以説現在的孩子們都喜愛看電視,而且看電視會佔去孩子很多的時間,甚至有家長讓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邊做作業邊看電視,這樣使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既不能把作業做好,又影響孩子的智力,導致學習下降。因此我覺得父母應該對孩子看電視定下規矩。

第三,規定孩子讀書,使孩子在讀書中得到樂趣。我覺得這裏的“規定”一詞用得比較人性化。作者認為讓孩子閲讀也可以像我們規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樣,時間長了,習慣了,孩子就會堅持下來。當然,這個規定的最初制訂也需要講究方法,書中作者舉了不少讓規定變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這裏我對“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樣”頗有感觸。在工作中,經常會有家長跟我説自己的孩子不願看書,家長苦口婆心強迫孩子看,或者有的家長根本不捨得花錢給孩子買書,結果往往令人失望。我在開家長會上給家長的建議是,請家長先陪着孩子一起看書,可以同看一本,看完後一起討論書中的問題。爸爸媽媽和自己讀一樣的書,孩子們會覺得有意思。在隨後與家長的交流中,家長們反饋和孩子一起看書的效果非常好。能陪着孩子讀書的大人——她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比較好,平常也比較喜歡看書,特別是考試的閲讀題得分就很高。

由此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巨大,有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做好了榜樣孩子也會跟着父母學,同時我覺得作為教師也應該作為學生閲讀的楷模,做一個學生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學生的閲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21

最近學校裏發給每位教師一本《朗讀手冊》,仔細閲讀發現該書有三大特點:一、事例生動,引人入勝。二、語言通俗,讓我們很容易知道怎樣帶領孩子閲讀。三、事實確鑿,讓我們信服這些做法為什麼對孩子的閲讀有幫助。讀完後,觸動很大,感受頗深,感覺受益匪淺:

首先,讓我知道閲讀能帶給孩子很多好處。用書上女兒都能記住的話説,你為孩子讀的書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強,孩子就越聰明。

其次,我們應創造條件讓孩子看各種各樣的書。書中説,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變成閲讀能力較強的讀者。其實提到漫畫,我總感覺很困惑,總認為多看這些書會害了孩子,因為孩子是那麼的着迷。書中還説,年齡小的孩子應多讀漫畫書,因為只有他理解了,才會感興趣,感興趣才會去更多地閲讀,才能提高閲讀能力,進而慢慢地提高閲讀的興趣。仔細想想還真是那麼回事,當我們對一本書讀來讀去,一頭霧水的'時候,你還有興趣讀下去嗎?何況他們還是一羣孩子,所以,放心地讓孩子們看吧,讓他們看各種各樣的書,讓他們感受讀書即享受的真諦吧!孩子們愛看的動漫故事,不防我們也拿來讀一讀,找到他們入迷的原因,然後幫她找到真正的好書。

第三,我們大人都不寫讀書報告,也不用勉強孩子去做這些事。很贊同《朗讀手冊》中的觀點“你閲讀得越多,寫作也會更好。寫作成績最好的學生,並不是那些每天寫作最多的人,而是那些平時就將閲讀當作消遣,家中有很多讀物,並常寫隨筆的學生。”

最後,讓我瞭解到看電視與閲讀的效果不同。電視本身沒有問題,因為從來沒有哪一台電視機發生過損害人類大腦或造成犯罪的事。但長時間的看電視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情感發展及注意力的培養,特別是過度看電視對女孩子及高智商的學生的負面影響更大……而長期的閲讀不但能開闊孩子們的視野,還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如何妥善處理看電視的問題中的伍德夫婦的作法很是讓我感到慚愧,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我要以身作則,堅決控制孩子和家人在電視前時間。你為孩子讀的書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強,孩子就越聰明。作為孩子的家長,我要做一個真正的讀者,做一個孩子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孩子的閲讀。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22

藏克家説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我有幸拜讀了吉姆崔麗斯的《朗讀手冊》,這是一本培養孩子對讀書的渴望,使他們熱愛讀書,樂於讀書,迷戀讀書的指導手冊。現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朗讀手冊》這本書正如作者吉姆崔利斯在“序”裏説的那樣:“這本書不是教孩子‘如何’閲讀,而是教孩子‘渴望’閲讀的,及閲讀動機。”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具備了強烈的閲讀興趣才會樂於讀書、迷戀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一、教師以身作則,潛移默化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過去我一直認為以身作則,熱愛閲讀就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也確實有一些學生在我的帶動下對閲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數量是有限的。讀了《閲讀手冊》,我看到了一條激發學生閲讀渴望的捷徑,那就是為學生讀書。作者告訴我們,專家研究指出:孩子的閲讀能力和聽力在八年級時會達到相同的程度。在這之前,通常聽力比閲讀能力強。聽故事除了可以增進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你同時也將較高程度的詞灌輸到他們的耳朵裏,他們會把這些詞傳入大腦並記憶下來,進而增強他們的閲讀理解能力。

如果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能做一個真正的讀者,那怎能做一個學生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學生的閲讀。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廣泛的涉獵,開拓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以自己廣博的學識來感染學生,指導學生的閲讀才能居高臨下,遊刃有餘,令學生心服口服。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覺得要永遠做一個真正的讀者,做一個學生閲讀的引領者,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來引領學生的閲讀。希望一本本好書吸引着孩子們一頁一頁讀下去。讓這些愛啃書的毛毛蟲,吃飽長大後就變成美麗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對美麗的翅膀!

二、範讀領路,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教師範讀,要知道教師的示範性朗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範讀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其作用有兩個:一是為學生提供朗讀的示範;二是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創設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俗話説,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使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慾望。堅持不懈,為學生朗讀,讓學生插上渴望朗讀的翅膀,讓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愛上閲讀,如飢似渴地讀書,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聰明。

三、推薦讀物,分享愉悦

英國詩人斯蒂文森在《點燈的人》中這樣寫道:“每天太陽落下後,李利扛着梯子,把街燈一一點亮。柔和的光,照亮了大人和孩子們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他們純真的心靈。”那個把街燈點亮的李利,使人們又看見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朧朧中,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我們這些家長、教師的使命,是有些像李利的,也是點燈的人,把一本本有趣而耐人尋味的書,帶到孩子們的面前,讓他們興致勃勃地讀,不知不覺間,竟使他們的一生有了自己的主意。我們點起的是一盞盞閲讀的燈,是一盞盞讓人長大的燈,讓我們的孩子優秀、優雅和完美。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對讀物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教師應適時給他們推薦適合閲讀的書籍,並抽時間和他們一起分享閲讀的成功和喜悦。

讓我們為培養孩子閲讀興趣、學會閲讀、熱愛閲讀、提高閲讀能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而努力吧!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23

對兒童來説,聽故事是他了解世界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所以,大概所有的人都有過聽家長或長輩講故事的經歷。而且,這往往在我們成人之後成為美好的回憶,比如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頗為温馨的回憶兒時聽阿長講故事的情景。我們家也不例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王樂言講故事。當然,我們自己能的故事很有限,於是講故事就變成了朗讀,讀各種各樣的書。她媽媽很喜歡,也很擅長買兒童書。現在王樂言擁有的書大概有100本左右,而且有自己的小書架。她很喜歡聽別人給她講故事,一般睡前是她聽故事的享受時間。以前經常要求一個接一個的聽,後來我們覺得這樣不利於她的睡眠,就規定睡前一般只有兩個故事,可以自己挑選,聽完就睡覺。她聽故事對圖畫很敏感,要求一邊聽一邊看圖,沒有圖畫的書興趣要差一些。除了一般的兒童故事以外,她對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事情也很感興趣。

比如《它們是怎麼來的》,講各種物品如何製造,她就很喜歡,要求我們講了很多次。她曾經到外面的幼兒園上過暑期班,那個幼兒園的理念就是閲讀是一切知識的基礎。所以老師每天給他們講一個故事,還要求他們能自己學會講,還有一些看圖講故事之類的練習。所以,王樂言的閲讀和朗讀,一直都進行的還不錯。讀了《朗讀手冊》以後,思考她以前的經歷,有幾個觀念對我們很有啟發。首先,朗讀是一個持續的、漫長的過程。我們過去把朗讀視為一個短期行為,認為這是兒童在沒有自己閲讀的能力的時候的替代品。一旦她可以自我閲讀,那就可以徹底放手讓她自己閲讀了,讀後感《《朗讀手冊》讀後感(一)》。現在看來,朗讀是一個可以持續終身的事情,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會堅持給她朗讀的。

當然,以後會增加互動朗讀的份量。誰給誰讀可能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讀。其次,朗讀時的狀態應該如何。我們總覺得朗讀是一個認真的事情,應該仔細的傾聽,跟着故事的發展來感受。可是孩子的注意力往往並不按照我們的期望,有時候她會關注到書上畫的某個小動物很可笑的一面,或者和主題無關的小細節,甚至聯想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們以前對此不太滿意,總希望把她的注意力拉回來。看了書以後,特別是第六章,想想我們自己也經常要一邊看書、一邊吃點零食,或者聯想到很遠的地方,然後才回頭看書。現在我們覺得可能放鬆、而不是擺出一個學習的樣子更有利於朗讀的持久。然後,朗讀的效果為何。朗讀是一個長效手段,短期內很難有明顯的成績。這需要有耐心,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些技巧,幫助提高朗讀的效率。《朗讀手冊》介紹了一些技巧,對我們很有幫助。特別是對故事的討論,是我們要改進的。我們的朗讀缺乏互動環節,這可能也導致她在理解內容,以及歸納表述方面的.鍛鍊機會少了很多。最後,關於書的選擇。什麼書是好書?這個有一個大概的標準。可是什麼是適合的書?這個就完全因人而異了。據説比爾·蓋茨小時候,他媽媽給他測試興趣,試了五六十項後才發現他對計算機有濃厚的興趣,然後在這方面努力培養。讀書大概也是這樣,很多書我們覺得她應該認為有意思,可是她卻毫無興趣;我們以為她可能不關心的,她卻興致很高,還要求反覆講。

希望能找到合適的書,並且要不斷嘗試,不要放棄。可是迎合興趣與引導閲讀如何平衡,興趣如何培養,如何建立一個全面的閲讀體系,從而讓她走上受益終生的閲讀之路,這個我們還比較茫然,只能自己慢慢來摸索和思考。總的説來,看了《閲讀手冊》對我們的幫助和啟發很大,以上內容希望與老師和各位家長們交流、分享。

關於《朗讀手冊》讀後感 篇24

在寫這本書的讀後感時我的內心非常高興,這是一本好書,因為我有幸能讀到它,是唐老師強烈推薦給所有家長的。不用多説我們生活在一個重視閲讀熱愛閲讀的大家庭裏。

兒子開學幾天後我買到了這本書,開始我看到這本書時立刻有一種久違的感覺,內容簡單易懂,是一本能夠觸動我們內心的書,書中從側面分析現代社會不同國家的閲讀水平和閲讀欠缺所帶來的問題,我們在這個經濟盛行的時代還能安靜的讀一會書嗎?我們是該永無休止的.去追逐這個社會的節奏,還是該梳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事業的三角關係!書中詳細講述了大量的科學例證,為我們解讀了在教育上的很多謎團和困惑。我個人從小喜歡記錄我看到的所有事物,因為我喜歡用事實去佐證生活,我觀察到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優良教育,他們把生活的耐心和執着全部賦予給了孩子。朗讀手冊就是一本這樣的書,它細緻的提出了幾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怎樣去認識讀書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父母怎樣去配合閲讀。在書中我們看到孩子閲讀活動的主導者正是孩子的父母,也許我們有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但同時我們也有一種緊迫感、孩子在一天天長大,如果不開好這個頭或者不能陪伴孩子去正確閲讀、那我們損失的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財富!

開學兩週孩子的變化不少我也在改正一些錯誤的讀書方法,以前給孩子讀書有些快,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去閲讀,效果不好,孩子表現為對故事細節體會不到,在開學前唐老師將一個簡短的龜兔賽跑講的有聲有色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那種有聲有型的講演太棒了,孩子們也特別的愛聽,回家我在講木偶奇遇記時放慢語速並且模仿各種角色的語氣,我明顯感到昕昕一下就進入到故事裏了,從這件事上我認識到了閲讀方式的重要性!看來講的多不如講的細,提升故事內容的展現才是最重要的。朗讀手冊130頁説道了朗讀禁忌就是太快!孩子大腦圖像勾畫的慢,他需要慢一點體會。從另一個方面講這也是在讓孩子閲讀時不但能夠豐富知識也能增加耐心,因為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節奏和次序,節奏快了會缺乏細節,次序亂了會混亂而沒有章程。

作為孩子的父親我還有很多不足,但我願意去發現不足並去改正和孩子一起去進步。最後在這裏謝謝唐老師以及二班所有老師在教育路上為孩子們的成長點亮一盞明燈,前方有歡樂、也可能有困難,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有富足的勇氣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