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67週年主題徵文:去姥姥家的路

“快起來,快起來,都快九點了,咱們十點能到嗎?”

建國67週年主題徵文:去姥姥家的路

“知道了,再睡一會,來的及。”

十月一開着新車回的老家,本想第二天補補覺的,誰知老媽安排去姥姥家,這不,一會就催了三遍了。

開着車應該很快的,媽媽把我從濟南帶來的榴蓮等水果拿出一部分放進了後備箱裏,好讓姥姥嚐嚐這營養堪比老母雞的水果,不一會再看看後備箱,滿滿的全是送給姥姥家的東西。

等我穿好衣服,洗涮完畢,已經9點40了,父母這時開始埋怨我了,擔心十點到不了姥姥家。我説來到及,他們卻不相信我。

“快起來,快起來,都快九點了,咱們十點能到嗎?”

“知道了,再睡一會,來的及。”

十月一開着新車回的老家,本想第二天補補覺的,誰知老媽安排去姥姥家,這不,一會就催了三遍了。

開着車應該很快的,媽媽把我從濟南帶來的榴蓮等水果拿出一部分放進了後備箱裏,好讓姥姥嚐嚐這營養堪比老母雞的水果,不一會再看看後備箱,滿滿的全是送給姥姥家的東西。

等我穿好衣服,洗涮完畢,已經9點40了,父母這時開始埋怨我了,擔心十點到不了姥姥家。我説來到及,他們卻不相信我。

其實我家離姥姥家有十多公里,都在一個縣裏,並不算遠,在鄉村的柏油路上,我開着車帶着父母,速度有80多邁。柏油路兩旁是大片的耕地,這個時候鄉親們正在忙着種小麥。聞着這土地的清香,吹着田野的小風,聽着車裏的cd,真讓人陶醉。

真快呀,才用了八九分鐘,就到了姥姥家所在的村子,那經歷風霜的老牌坊依然站在村頭,與後面蒸蒸日上的新農村形成強烈的反差,看着這老牌坊,我的思緒彷彿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那個時候我才七八歲,一提到去姥姥家,那簡直就是一段“痛苦”的回憶。

先説交通工具,那個時候我家唯一的交通工具是大金鹿牌自行車,每次去姥姥家,都是父親騎着,母親坐在後面,我坐在前面的大梁上,東西少就母親拿着,多就拴在車後座旁邊。一輛自行車負重400多斤,再加上路是渣土路,又窄,父親騎着特別累,我和母親坐着也累,十多公里地,得騎一個多小時才到,一看到姥姥家村頭的石牌坊,我就會高興的跳下車跑到姥姥家,坐在車大梁上一個多小時太難受了。

上面説的是比較正常的時候,在這十多公里的地上,“痛苦”的回憶太多了。

有一次我的小腿被車前輪夾到了,腫了好幾天;

自行車紮帶推着走一兩個村才找到補帶的那是很正常的事;

走在大壩上,不小心三個人全摔到了,幸好坡度緩,沒滾進河裏;

碰上逆風,車走的特別慢,父親騎着特別累;

冬天去姥姥家,由於天太冷,我不得不坐一會自行車,然後下來跑一會,積攢點熱量;

……

讓我感受最深的時候,是有一次剛下雨之後,我們去姥姥家,騎到半路上,整個自行車的擋泥瓦里全塞滿了泥巴,車輪沒法動了,怎麼辦?我們三個人就在路邊找了些樹枝,前輪後輪一個一個的摳泥巴,好不容易摳乾淨了,沒騎兩步,又塞滿了。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父親乾脆扛起了自行車,母親拎着我,三個人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這泥濘的路上,記得當時我都哭了,為什麼去姥姥家的路這麼難。

“你快點開,在這愣神幹嗎?”父母在車後排座上又催我了。

我鳴了兩聲笛,緩緩地駛過了老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