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勇氣》讀書心得分享

讀《教學勇氣》你會明白一個道理:優秀教學是源自於自己的心靈,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教學勇氣》讀書心得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學勇氣》讀書心得分享
《教學勇氣》讀書心得分享篇一

當我有幸讀了帕克·帕爾默著的《教學勇氣》之後,使我的心靈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對教學、教師認識過於簡單,過於膚淺。《教學勇氣》使我對教學,優秀教學和優秀教師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認識。帕克·帕爾默談到教學中的困惑源自三個方面:學科,學生,還有自己對自我的認識。學科像生命一樣廣泛和複雜;學生遠比生命廣泛、複雜;而更為複雜的是教導自己認識自己。如果僅僅從學科和學生兩個方面去認識教學工作的複雜性,作為一個教師只要精通學科知識,學習足夠的教學技巧,使得自己處於引領學生精神的地位,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去複製這個世界。當我們對學科以及對學生的認識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源自於我們對自我的認識,依賴於關於自我的知識

當我們不瞭解自我的時候,我們就不瞭解我們的學生是誰,也就不能懂得我們所教的學科。然而在我工作的時候,我和同事經常會抱怨現在的學生教起來怎麼越來越難了,越來越多“來自地獄的學生”;課程改革對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巧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從這些抱怨聲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僅僅從學科和學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學,我們也是在這個角度上來進行着我們的教學,很少從認識自我這個角度來理解教學,去理解我所教的學科,去認識我所教的學生。在帕爾默看來我們教學的目的就是去簡單的複製這個世界,而不是在改造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是要不斷向前發展的,我們要想讓我們的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去複製這個世界。作為教師就不能僅僅從學科和學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教學,教師應該去理解自我的知識,認識自我,把自我和學生、學科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體,去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僅是有精深的學科知識,好的教學方法,正如帕爾默所説的真正的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在每一節課裏,教師與學生建立聯繫,進而引導學生與學科建立聯繫,較少依賴於我所採用的方法,而更多的依賴於我瞭解和相信我自己,自我的身份認同,我的自我個性,還有身為人師的“我”的意識。

然而當我回憶我這些年的教學工作時,我發現我和我的同事有很多類似帕爾默所描述的狀態:課堂中的“我”與真實生活中的“我”是分離的,缺少自我身份認同和自我完整,“我”獨立於學生之外,獨立於所教的學科之外。

當我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原因正如帕爾默所説的,在我們這個社會上占主導地位的認識途徑是以“脱離我們的自我”為代價,將我們帶入“真實”世界的“客觀”認識途徑。而懸置於我們教師和學生頭上的大學聯考試卷使我們更加默認了這種認知途徑,我們害怕,恐懼我們介入到我們的學科會受到評判,有可能招來漠視和嘲諷。因此,造成了課堂上的“我”與真實的“我”相分離,與所教的學科相分離。師生有別的思想作怪以及害怕,恐懼與學生髮生衝突,造成了“我”與學生的分離。這種種由於害怕和恐懼所造成的分離更使我缺少了自我身份認同和自我完整。我們在這種分離的狀態下日復一日的重複着相同的事情,造成了我們教師的職業倦怠,缺少了教育的熱情和衝動,本來生機勃勃的教育被我們弄得死氣沉沉。因此為了讓教育事業恢復它應有的活力,發揮它應有的對這個社會的功能,作為我們要尋找自我,尋找自身認同和自我身份完整。

我們應該如何去尋找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呢?帕爾默在這本書裏已經告訴可我們,首先,從心靈導師身上去尋找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們可以把心靈導師理解為引領我們進入教師這個職業的原因,它可以是我們學習生涯中真實的教師,也可以是感動我們的事件,也可以是我們的理想和抱負,這些可以匯聚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也是我們優秀教學的源泉。其次,我們要明白為什麼選擇某個具體學科作為我們所從事的領域,這部分的知識可以激發我們的自我意識,在這之前,自我意識是處於潛伏狀態。當我們尋找到了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們就不需要躲在講台後面,利用我們手中的“權力”去控制學生,與學生造成分離;我們也不需要簡單的模仿其他教師的教學法方,而是去尋找契合自己個性的教學方式,真正好的教學應該是源自教師的心靈。

在用心讀過帕爾默的《教學勇氣》之後,使我明白我們應該從學科,學生以及教師的自我知識三個層面來看待教學,優秀教學是源自於自己的心靈,優秀教師是不把自己的教學簡單的降低在技術層面,而是在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基礎上讓自己的教學源自自己的心靈。因此,正如這本書的名字,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鼓起勇氣,去開放我們的心靈。

《教學勇氣》讀書心得分享篇二

讀了《教學勇氣》第二章《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後,我有三個問題要問自己,我要求自己必須聽到靈魂最深處的回答:

一、作為老師,你的“恐懼”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我沉思,我的靈魂也沉思,然後,我聽到我的靈魂在説話:

我恐懼我不能勝任教學工作。事實上,我對自己的表現嚴重不滿——雖然我因為恐懼同事的鄙視,從未説過這樣的話。首先,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並不是多麼精彩,甚至十分拙劣;教材、《練習冊》中的一些問題,我也不能確切地説出令自己十分滿意的答案,出錯的也有過幾次,我為此不知自責了多少次、慚愧了多少次;第二,學生的考試成績我也不是很滿意,多次考試只居於中流,沒有突破;第三,班主任工作方面,我被繁雜的事務纏身,疲於奔命,僅僅能夠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工作毫無特色,更勿論班主任工作藝術。

我還恐懼學校領導、同事、學生家長對我工作的不認可,如果我無法在他們的眼裏看到肯定的、尊重的眼光,我就會有挫敗感,認為辛勤的付出全是白費。

每到一個開學季,我心中總會開始焦慮,甚至於一想到開學就寢食難安。以前,我總以為這是工作倦怠的表現,讀了《教學勇氣》後,我確認這是一種恐懼心理,對工作、對學生、對社會評價的恐懼。

二、你為什麼會有如此多、如此深的恐懼?

説到底是因為自己不願做一個得過且過的人,正如帕克·帕爾默博士説的那樣,這種恐懼是我關注自己的教學技藝的一種證據,這種恐懼堅定了我的信心去冒這個凡是出色教學都需要的風險。這也正是帕爾默所説的恐懼的“健康”一面。

但是,要讓恐懼真正發揮出健康的作用,就必就須擺脱其自我封閉、無動於衷的方面。

三、面對恐懼,你該怎麼辦?

以前,我的辦法就是迴避:或者死死地壓抑在心底,或者分散注意力、暫時不去想它。可是,後果很嚴重,心態越來越消極,垂頭散氣、意志消沉;人前強顏歡笑,心中備受摧殘。

現在,我不再這樣做了,因為我已經獲得了那麼一點點的“教學勇氣”。

告訴自己,我不再害怕,我可以同感、誠實我的教學恐懼。我要和我最要好的同事聊聊這個話題:我親愛的朋友,我是如此擔憂,我擔憂新學期我的學生成績沒有提高、我擔憂我的班級積分排名落後、我擔憂我不能很好的和咱們的新同事相處,你説説我該怎麼辦?我相信這番談話會讓我釋放一些壓力,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同樣的感受,或許,他們經過思考,已有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告訴自己,我不再害怕,我可以在好奇和希望中前行。雖然我有各種擔憂,但是我很願意接受新的教學任務,我願意嘗試,也許我的班級就會發生改變,要是沒有了這個嘗試的機會,那不是更加的遺憾嗎?

告訴自己,我不再害怕,去思考突破的方向,針對我的恐懼逐條找到解決的方法。實在解決不掉的,就珍惜自己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慢慢尋找答案吧。

有了解決的途徑,成竹在胸,心中的壓力就會小了很多。

《教學勇氣》讀書心得分享篇三

在歷經了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讓我有豁然開朗,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這本書,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讀着書,就好象在讀自己,真的觸動了自己的內心。因為這麼長時間來,總覺得自己的靈魂是孤獨的。而書中的內容正是把這種教師的內心提到了討論的層面上來。

的確如此,近幾年,隨着年齡、閲歷、經驗的增長,在我們的教學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困惑,就拿我自己來説吧。我經常覺得我在課堂上很多學生一點聽課的心思也沒有,在下面做小動作或者説話,嚴重挫傷了我的教學的積極性。讀了這本書後,我發覺我課堂行為缺乏一些教學機智,我的教學缺少心與心的交流,這是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學生無心聽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教學勇氣》教會了我們如何將自己的心打開,如何用心地去上好每一堂課。

帕爾默在這本書裏已經告訴可我們,首先,從心靈導師身上去尋找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們可以把心靈導師理解為引領我們進入教師這個職業的原因,它可以是我們學習生涯中真實的教師,也可以是感動我們的事件,也可以是我們的理想和抱負,這些可以匯聚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也是我們優秀教學的源泉。其次,我們要明白為什麼選擇某個具體學科作為我們所從事的領域,這部分的知識可以激發我們的自我意識,在這之前,自我意識是處於潛伏狀態。當我們尋找到了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我們就不需要躲在講台後面,利用我們手中的“權力”去控制學生,與學生造成分離;我們也不需要簡單的模仿其他教師的教學法方,而是去尋找契合自己個性的教學方式,真正好的教學應該是源自教師的心靈。

在用心讀過帕爾默的《教學勇氣》之後,使我明白我們應該從學科,學生以及教師的自我知識三個層面來看待教學,優秀教學是源自於自己的心靈,優秀教師是不把自己的教學簡單的降低在技術層面,而是在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基礎上讓自己的教學源自自己的心靈。因此,正如這本書的名字,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鼓起勇氣,去開放我們的心靈。讀了這本書,我真正認識到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成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教學就是人與人的心靈交流,是生命本身的一件快樂的事。

曾經看過台灣作家張曉風的一篇散文《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文章字字句句從作家的心底湧出來,重重地砸在我心上。今天,家長把一個又一個的孩子交給了我,多年以後,我能還他(她)一個怎樣的孩子?在讀了《教學勇氣》之後,我牢牢記住了帕爾默告誡我們的一句話:記住我們是誰,就是把我們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復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重獲我們生活的完整。教育迫切需要找回教師的真心真我,學生迫切需要沐浴教師心靈之陽光,教師也迫切需要透過學生的生命完善自我,重振敞開心靈的教學勇氣。

我要努力朝書中所説的前進,為自己的心靈找到一個釋放和安放的地方,讓自己在享受教學的過程中保持純淨、健康的心靈!我會繼續閲讀,繼續品味,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寶藏,共享這美妙的教育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