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厲害了我的國,國家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觀後感心得體會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地縮短了三地間的距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xx觀看厲害了我的國,國家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觀後感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觀看厲害了我的國,國家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觀後感心得體會

觀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心得體會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xx、xx習近平出席儀式,宣佈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公里,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橋開通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港珠澳大橋是我國乃至世界道路交通建設史上的又一偉大奇蹟,具有深刻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不僅對兩岸三地人民的出行帶來了更大便利,大大節省了出行時間,提高了生產生活效率,同時也對三地的繁榮穩定起到了促進作用。自20xx年12月開工建設,歷時近九年時間,攻克了很多世界性技術難題,在一些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大橋的成功建成,是所有參與者、建設者辛勤勞動和集體智慧的成果,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具體體現和生動範例。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説明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

近年來,我國堅持自主創新發展,依靠內生動力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在眾多領域方面,我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例如“FAST”天眼,C919大飛機,墨子號量子衞星等等,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競爭力。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是我國在重大工程建設史上的又一偉大壯舉,標誌着我國科技實力和世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高。聽到港珠澳大橋的落成,舉國人民歡騰雀躍,為之振奮,為之自豪,為我們生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度而驕傲,為我們的祖國由衰敗走向富強而欣慰。

靠人不如靠己,我國的發展要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一個一窮二白的舊中國發展到當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是靠別國的施捨和可憐,別國也不可能真心實意幫助你,唯有靠自己。我們在被封鎖、被限制的情況下一步步走來,用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了現在的成果,非常的不容易。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仍要繼續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爭取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超級工程觀後感

四通八達的北京地鐵網絡,高聳入雲的上海中心大廈,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港珠澳大橋,穿梭於澳洲與上海之間運輸天然氣的lng船,巍峨屹立在海上的“巨無霸”風力發電機……這些融匯尖端科技的重大工程,如何從藍圖變為現實,其間有着怎樣起伏跌宕的動人故事?央視紀錄頻道近期推出的五集紀錄片《超級工程》對這些問題給出了答案。

《超級工程》是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今年繼《春晚》和《舌尖上的中國》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創紀錄片,也是該頻道自20xx年1月1日開播以來攝製的第一部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

“在國際紀錄片界,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一直備受矚目。中國的鳥巢、t3航站樓、青藏鐵路、杭州灣跨海大橋等大型工程均被美國探索頻道、國家地理頻道列為重點選題進行攝製,這些紀錄片的播出充分説明了國際主流媒體對中國現實發展題材的高度關注。因此,在央視紀錄頻道開播之初,《超級工程》便成為第一批重點立項的紀錄片項目。目前,它已經成為國際電視市場上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拍攝的工程題材紀錄片。”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説。紀錄片《超級工程》選取了當下中國最具代表性的5個重大工程項目,客觀地記錄了它們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片中每一集講述一個工程,分別為《北京地鐵網絡》、《上海中心大廈》、《港珠澳大橋》、《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這些工程涉及能源、交通、建築各個方面,關係到國計民生,與城市中的人們息息相關,不論是科技含量還是建造水平,它們都體現了國內乃至世界最高標準。“正如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一樣,這些歷史上的偉大工程可以讓今天的我們感受到那個偉大的時代。今天我們用紀錄片呈現的中國超級工程,也將用影像的方式為我們的後人留下今天中國人的創造與智慧。”劉文説。

與此同時,《超級工程》還將更多的鏡頭對準了參與“超級工程”建設的普通人,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情感和夢想,鮮活地呈現了奇蹟背後的艱辛歷程,使這部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情懷。追隨鏡頭,觀眾看到了技術人員駕駛世界上最大盾構機開掘北京地鐵隧道的艱辛,目睹了海上吊裝巨型風力發電機的壯舉,感受到站在上海中心大廈俯瞰浦江兩岸的心曠神怡……

《超級工程》於今年“十一”長假前後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和紀錄頻道面向全球播出,為海內外觀眾帶來了不小的驚喜。而對於劉文和他紀錄頻道的同仁來説,《超級工程》製造的驚喜,早在今年的法國戛納電視節上就已經體驗到了。

“我清楚地記得,在今年4月份舉行的?法國戛納電視節國際紀錄片交易大會上?,在所有參展的中國紀錄片中,《超級工程》的點擊量位列第一,許多國際電視機構當場表達了購買意向。節目播出之前,就已經有幾十家國際機構陸續簽訂了意向性購買協議,這説明這部紀錄片受到了海外市場的高度關注。”

紀錄頻道開播之初,劉文曾多次強調頻道開播的兩個重要意義:一是試圖用國際通用的方式,在國際主流電視頻道展現中國形象;二是通過台內改編、版權購買、委託製作、聯合攝製等方式,建立中國紀錄片的行業標準,並通過國際合作,縮短中國紀錄片行業與國外的差距。今天,不論是《頤和園》、《故宮》,還是《春晚》、《舌尖上的中國》,以及剛剛播出的這部《超級工程》,紀錄頻道的初衷正在通過它推出的作品和不斷獲得的社會影響中得到實現。

“紀錄頻道開播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現實類題材的紀錄片創作。《超級工程》的成功,證明了央視紀錄頻道堅持推動?國際化的表達?和?市場化的路徑?的策略,正在讓中國紀錄片在國際電視市場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劉文説。

觀《港珠澳大橋》有感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取得的成就可謂碩果累累,國力也是日漸強盛。其中,最能證明中國成就的當屬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被公認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跨海橋樑工程,它於20xx年12月開始興建,全長55千米,包括22.9千米主體橋樑,4個人工島和6.7千米的世界最長最深海底沉管隧道,連接着珠三角、澳門和香港三地。

宋朝詩人文天祥有云:“惶恐灘頭説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伶仃洋,位於我國廣東珠江口外,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灣,在其周邊有許多經濟發達的城市,也曾是中國的南大門的一道防線,説中國近代史從這裏開始也不為過,地理位置重要性可見一斑。早在1983年就有過在伶仃洋上修建一座跨海大橋的討論,直到20xx年,港珠澳大橋才開始修建。跨度之大,難度之高,令人望而卻步。然而中國工程師們卻迎難直上,完成了前人們的構想,實在是讓人驚歎!

大橋修建難度之大,不僅僅在於它的跨度大,更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大橋所跨的伶仃洋,經常遭受颱風和地震,為此,大橋必須能抵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其次,大橋所在的水域過往船隻很多,水域上空也經常有航班,因此大橋的修建既不能阻斷航運,也不能干擾航空;再者,大橋所跨水域有很多海洋動物,其中不乏一些珍稀動物,比如紀錄片中提到的中華白海豚,因此,大橋的修建也不能影響當地水域的生態環境……況且在當時,這麼大跨度的大橋,前人沒有修建過,沒有經驗可循,只能自己設計方案。為了能使大橋抵抗颱風和地震,他們必須使大橋足夠穩固,這就要求材料不能使一般材料。為此工程師們想到了雙相不鏽鋼,讓不鏽鋼廠大量生產。這種材料之前都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且從來沒有在國內大規模批量化生產過,這對不鏽鋼廠也是挑戰,但不鏽鋼廠不僅完成了挑戰並且還獲得了專利;為了不影響航運航空,工程師首開先河,設計了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併為此建造了專門安裝沉管的船,在橋樑人工島隧道獲得的專利超過1000項,達到世界級水平;為了不影響當地水域的生態環境,成立了專門的安全環保團隊,觀察海洋動物習性並及時報告,制定出計劃將對海洋動物的影響降到最低……除了這些以外,橋樑的在美觀上和內涵上也有了很大飛躍,橋樑與水流方向垂直,增加了美觀性,大橋與人工島就像一串珠子,寓意“珠聯璧合”,象徵着香港和澳門與中國內地跨越伶仃洋緊緊連在一起。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xx年,不僅如此,這座大橋還將成為中國“一國兩制”下三地緊密聯繫的象徵。中國工程師敢想敢幹,用自己的智慧經驗和實踐完成了前人所念,也創造了一項奇蹟。他們在這項工程中的嚴謹認真(在進行海底沉管隧道時對數據進行反覆的測量、計算和調配,幾天幾夜不睡覺,生怕出一點差錯)、細緻精密(用泡在氯鹽裏20多年的金屬做實驗)、通力合作(設計師的設計、原料廠的配合、施工工人的出力等)以及對前人經驗的發展和傳承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作為新時代接班人,要接過接力棒,在日常生活中敢於挑戰不可能,傳承和發展這些精神。如今,外國的許多橋樑建設都向中國借鑑經驗,中國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相信不久之後,中國能為世界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