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精選17篇)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

朱有勇沒有躺在功勞簿上,他選擇投身新戰場——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精選17篇)

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20xx年貧困發生率仍然高達41%。這一年,中國工程院結對幫扶瀾滄縣。誰來牽頭挑起重擔呢?時年60歲的朱有勇主動請纓:“我年輕,我來幹!”

説幹就幹,朱有勇把院士專家工作站建在了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組,帶領團隊一竿子插到底,在這個寨子紮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導種冬季土豆,農民剛開始不積極,他跟村組幹部搞起了示範種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車子陷進了泥坑,他第一個下去推車,任憑泥巴濺了一身;尋找水源時,他拄着枴杖穿行在雨後濕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駐村扶貧,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戰服”。他要求參加院士指導班的學員都要穿上迷彩服,因為這樣可以一掃長期貧困滋生的萎靡氣息,激發起奮鬥的姿態來。

種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種出藥企搶着買的“有機三七”,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把“冬閒田”變“致富田”,老百姓的評價,就是朱有勇脱貧戰線上的口碑。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2

今年11月11日,中國工程院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班首屆電商班開班。朱有勇在班上教授農民自己開網店,把大山中的優質農產品直接賣到消費者手中。他還設想引進區塊鏈技術,解決中藥材的全流程追溯問題。

“林下藥材可以做成大產業,不僅是林下三七,還有重樓、黃精、石斛等。我們想摸索一套科學辦法,讓藥材迴歸深山老林。”“我們希望以優質的藥材原料,為中醫藥發展作一份貢獻。”

一顆初心,始終躍動,正如他的入黨誓言——

“團結廣大羣眾,為大多數人謀利益。服從祖國的需要,把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為了這句誓言,1996年,朱有勇在悉尼大學完成了分子植物病理學有關項目研究,回到了雲南農業大學:“賓館再好不是家。我能回到祖國,為自己的家鄉做事,比什麼都有意義。”

為了這句誓言,20xx年,剛剛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向組織提出,希望繼續專心搞科研,不再擔任雲南農業大學校長。

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頭銜眾多,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教學名師等等,但他最喜歡的還是“農民院士”。

“脱貧攻堅帶給鄉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級幹部羣眾才是真正的脱貧主力軍。我是一個教書匠,更準確地説,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有幸參與了這個工作,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

“瀾滄江邊蒿枝壩,林下藥材滿山崖,生態有機三七花,人人見了人人誇……”蒿枝壩的村民,都喜歡唱朱有勇根據山歌編的這首《蒿枝壩的花兒開了》。

蒿枝壩村道路旁,遍佈一種名為三角梅的植物。朱有勇在蒿枝壩紮根後,就引種了這種花。

他有一個想法——等閒下來,把自己和身邊的人們在這場中國反貧困鬥爭偉大決戰中歷練併成長的故事寫成一部小説,書名就叫:蒿枝壩的花兒紅了。

蒿枝壩上,花期正盛。

遠山之外,脱貧傳奇正在續寫……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3

十一年前,一場家庭變故讓張桂梅從大理來到麗江山區;原張桂梅本只想忘卻愛人過世的悲傷,她卻看到了山區貧困孩子一張張渴望知識的純真面龐。愛的本能讓這位女教師在山區紮下了根。為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她節衣縮食,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3元,省下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學生身上。日積月累,張桂梅先後捐出了40多萬元。令她引以為豪的是,她的學生沒有任何一個因貧窮而輟學。20__年,雲南省政府獎勵的30萬元,她全部捐獻給了一座山區國小用來改建校舍。20__年起,她義務擔任麗江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為了孩子們,她全身心投入教學,將病痛置之度外;她把學生送進會考考場後才去醫院--醫生從她腹腔切出一個超過2公斤的腫瘤。她把生命獻給了這片貧瘠的土地,除了孩子們,她別無所求--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感人事蹟記住窮困1975年底,張桂梅國中畢業隨姐姐從東北牡丹江來到雲南中甸林業局支邊。

她先後在林場、黨校任團支部書記、政治教員,又到局機關當文書、團支書、婦女主任。1983年調到子弟學校當中學教師後,她就深深地愛上了"釋道、解惑"這一神聖的工作。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自己的學問與當好一名稱職教師距離不小。1988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麗江教育學院中文系。三年緊張、快樂的學生生活,不僅使她在學識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位英俊的白族小夥子。1990年,一對戀人在大理市喜洲一中喜結良緣,開始了美滿的婚後生活。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幸福屬於張桂梅的時間卻是那麼的短暫!丈夫患上了癌症。她為了給丈夫治病,不僅花光了自己的積蓄,能借錢的地方她都去借了,在這段日子裏,張桂梅深深地體會了借錢的艱難、領會了沒錢的困難,也嚐盡了求醫的艱辛!深深懂得了,一個人困難的時候,是多麼地需要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1995年2月24日,是張桂梅悲痛欲絕的日子──中年喪夫!隨後的一年多,她觸景生情,見物思人,精神晃忽,幾乎崩潰。為了解脱,她終於做出了離開喜洲的決定。她選擇了無親無故,比喜洲邊遠偏僻的華坪,去踐行自己的諾言:"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4

為大力宣傳學習孫景坤同志的先進事蹟,弘揚孫景坤同志的崇高精神,近日,振興分局永昌派出所開展向孫景坤同志學習的主題會議活動,全體民警向孫景坤老英雄致敬,學習他“堅持初心,無私奉獻”的英雄事蹟。

活動上,全體民警、輔警深刻學習孫景坤同志的英雄事蹟,並充分認識此次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公安機關的決策部署上來,積極學習借鑑孫景坤同志的優秀做法,努力探索適合本轄區的工作模式,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着力解決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治安問題。以此開展自查自糾,撰寫個人心得體會,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切實將工作落到實處,嚴格遵守各項紀律,增強規矩意識和責任擔當,全面提升業務工作能力,學習孫景坤老英雄同志甘於奉獻的精神品質,學習他甘於清貧、艱苦奮鬥的高尚情操,在任何時候都不居功自傲,不向組織提要求,有再多的困難也都要自己克服,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

會後,全體民警、輔警紛紛表示,要以此次學習孫景坤同志活動主題為契機,堅決貫徹“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不斷堅定信心,不斷強化履職盡責能力,紮實做好本職工作,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確保轄區治安秩序和諧穩定。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5

深海大洋,是最佳的課堂。從入列的那一天開始,和平方舟多次開展全員額、全要素、全流程衞勤演練,刷新一個又一個紀錄——

20__年,和平方舟完成新型海上醫療救護平台能力演練,標誌着岸海銜接、海空立體和遠海保障的體系基本形成;

20__年,和平方舟在亞丁灣開展海軍首次遠海衞勤演練,帶動了我海軍遠海醫療救護能力的全面提升;

20__年7月,和平方舟艦載救護直升機在外國島礁巡診,標誌着我國在世界範圍內海上立體救護能力已經形成;

20__年9月,和平方舟艦載救護直升機首次在地中海進行跨晝夜飛行和搜救演練,鍛鍊全天候全地域應急醫療救治能力;

……

走出國門,從海上立體救援實兵演練到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救援聯合演練,從單船訓練到與外軍聯演聯訓,對於和平方舟來説,已成為常態。

20__年10月24日,和平方舟結束對法屬波利尼西亞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後,在帕皮提港附近海域與法軍舉行融空中搜救、直升機索降、甲板傷員轉運、聯合醫療救治和傷員快速後送5個課目為一體的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救援海上聯合演練。

“那時,和平方舟剛剛離港,誰也沒想到這是一場演練。”衞生員張慄淮説,部署鈴響後,大家撒腿就往戰位跑。事後官兵才得知,這次演練,從演習背景想定到傷員傷情設置,再到傷員換乘的時間、海域和方式,都沒有事先溝通,完全按實戰要求展開。

練兵千日,用兵一時。20__年11月19日,颱風“海燕”重創菲律賓,和平方舟臨危受命,48小時內完成人員集結和物資裝載,千里馳援災區。

11月25日凌晨,剛剛趕到菲律賓災區,和平方舟便迎來第一批重症病人,有的患糖尿病併發下肢感染,有的患急性闌尾炎已有數天,有的粉碎性骨折……醫護人員立即行動,連夜救治傷病員。

此次救援行動中,和平方舟共接診傷病員2208人,實施手術44例,住院治療113人,救生艇前出139艇次,直升機轉運718人次。這是我國首次派出艦艇赴海外災區執行人道主義醫療救助。

“感謝中國政府,派來‘生命之舟’。”菲律賓軍政官員給予高度評價,稱和平方舟無私的醫療援助點燃了災區民眾對未來的希望。世界衞生組織官員更是讚譽和平方舟在救災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歷了大風大浪的歷練,一茬茬水兵在和平方舟成長成才:防化班長黃芳燁由於軍政素質過硬,經考核提幹赴軍校深造;電航班長兼技師郭豐濤,由於完成任務出色,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1次、榮立三等功2次;信號班長韓大林,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6

12月2日,朱有勇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多年來,他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已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這是堅守初心的科研示範。

30多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不斷創新突破,從利用物種多樣性創建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體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樣性研究應用在三七、冬季馬鈴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檸檬等特色產業,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讓農民得到實惠。

有人説,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總是難以割捨對土地的感情與牽掛。正如他所説:“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7

盧永根自小家境優渥,隨着戰爭的到來,面對國家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19歲的盧永根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盧永根來到了廣州,跟隨丁穎院士從事稻作的科學研究,他用雙腳丈量大地,保存了7000餘份稻種和科研數據。盧永根從事華南農學院院長以來,鞠躬盡瘁,一直為學校的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光和熱,培養了一批學術骨幹和青年人才。盧永根自始至終堅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勤儉節約,蠟炬成灰淚始幹,為熱愛的祖國奉獻了一生。黨員幹部應該學習盧永根院士身上這股頑強不屈,腳踏實地的苦幹精神,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盧永根院士上高山、下峽谷、披荊棘、踏草叢,為老百姓解決温飽問題,是共產黨員的楷模。黨員幹部要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踏實肯幹,不畏艱難困苦,不搞形式主義,堅持羣眾路線,一步一個腳印地深入到老百姓家中,深入他們的心中,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着想,解決與落實他們的難題與訴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盧永根院士將自己的畢生積蓄都捐贈給了華南農業大學,他沒有選擇用這筆錢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切從簡的他反而將自己的積蓄都貢獻給了教育事業。黨員幹部要嚴格執行中央的八項規定,不利用職務之便大吃大喝,收受高檔禮品,要做到兩袖清風,不向老百姓吃拿卡要,杜絕沒有好處就不辦事的陋習,不在老百姓面前端架子,作威作福,向老百姓展現一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奉獻精神。盧永根院士不僅將自己畢生的積蓄都捐贈給了教育事業,還決定將自己去世後的遺體捐獻給醫學科研與醫學教育事業,他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黨員幹部要堅守自己作為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腳踏實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職,以集體利益為重,做好犧牲個人利益的思想覺悟,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8

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時光,盧永根不得不長期住院。“我倆大半輩子都沒有離開過黨。這個時候,也不能沒有組織生活。他要繼續堅持下去。”他的夫人徐雪賓説。住院後,87歲的盧永根主動向華農農學院黨委申請成立病房臨時黨支部。20__年3月,“盧永根院士病房臨時黨支部”成立。(來源:光明網)

20__“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上給盧永根的頒獎詞是: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您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盧永根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學家,一輩子為各項事業發展鞠躬盡瘁,甚至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捐獻用來扶持農業教育事業,他不忘初心,把一生都獻給黨和祖國!

“很多人不知道,在盧老慷慨捐贈的背後是近乎苛刻的節約。”盧永根的學生、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劉桂富説,盧永根夫婦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傢俱,幾乎沒有值錢的電器,還在用老式收音機、枱燈。盧永根不單純地追求所謂的舒服,更注重建立一種好的生活方式,平時他幾乎每天都到辦公室,忙碌地回覆郵件,拿起放大鏡讀書、看論文,他將畢生心血傾注於農學研究事業,長期奮鬥在科學研究和高等農業教育第一線。

捐贈時慷慨,生活中節儉。他在擔任校長期間,不搞特殊化,乾乾淨淨做人,清清白白從政,這樣一位自小接受英式教育的人成為了最年輕的革命者,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還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我們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的“布衣院士”!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9

1936年12月,劉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個書香門第。1937年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出生剛剛一年的劉永坦就隨家人開始了十餘年的逃難生涯。 “永坦”不僅是家人對他人生平安順遂最好的祝願,更是對國家命運最深的企盼。1953年,劉永坦懷着投身祖國工業化事業的決心,考入哈工大。劉永坦靠着一種遠超常人的求知、求真精神和努力,在讀書期間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58年,回到哈工大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這年夏天,他走上大學講台,正式成為哈工大的青年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成為了哈工大“八百壯士”羣體的一員。1965年春,參加了科技攻關第一戰。遺憾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完成人生第一項研製任務,就於1970年插隊落户到黑龍江省五常縣。1973年,他重回學校。1979年,他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被派往英國深造,也正是在這裏,劉永坦的心中萌生出這樣的宏願——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0

中國人能不能拯救世界?當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引發的爭論在網上持續升温,中國人自行設計製造的和平方舟醫院船已經入列10年,讓3大洋6大洲的人們記住了中國“紅十字”的身影。

比“行星發動機”更有力量的,是守護和平與希望的價值觀。和平方舟的遠航,當然不可能像“流浪地球”一樣充滿扣人心絃的科幻色彩。但它的每一次遠航無疑都在宣告,人類不是隻有在世界末日才能夠攜起手來。決定人類前途和命運的,不是推動地球“流浪”的發動機,而是對生命的關愛,對和平的守護。

20__年底,中國剛剛從汶川地震的悲愴中恢復過來,這艘沒有大炮、導彈和魚雷的海軍醫院船入列服役。在山高霧繞的汶川,中國人感受到了來自世界的温暖。閃耀在震區廢墟上的各國“紅十字”讓我們相信,世界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雖然仍有戰火和災難,但更充滿着對和平的渴望。10年來,和平方舟滿載着和平的善意一次次鳴笛起航,奔赴遠方,在那些需要醫療援助的港口和國度播撒中國軍人的大愛。

和平方舟的航跡,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一些國家的疑慮:日益強大的中國會帶給世界什麼?戰爭還是和平?威脅還是關愛?

翻開和平方舟停靠過的港口清單,大多是亞非拉國家。數百年前,來自西方列強的大炮鉅艦,打破了這些地方的寧靜,一艘艘掠奪奴隸和原材料的船隻帶來痛苦的記憶。近代以來國門洞開、飽受列強欺凌的中國對這樣的痛苦感同身受。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中國人民對戰爭和動盪帶來的苦難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將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

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邏輯。有着五千年曆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和睦、和諧的生存狀態,“以和為貴”“睦鄰友邦”“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軍隊的腳步向外延伸,並沒有給世界帶來戰火,卻成為維護和平與安寧的堅強力量。

這些年,在和平方舟的無影燈與手術刀下,中國軍醫生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正如這艘醫院船的名字——和平方舟,中國軍人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蔚藍的大洋承載的應該是希望與善意,而不是衝突與戰爭。中國願意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無論那裏是遙遠還是貧窮。

和平方舟的航跡仍將延續,中國軍人對世界和平的守護也絕不會停止。正如不久前國防部發布的宣傳片《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軍隊》所説:面對紛飛戰火,中國軍隊給世界一份安寧……面對災難疾病,中國軍隊呵護每一個生命。這是和平方舟的偉大使命,也是中國軍人的鄭重承諾。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1

盧永根,華南農業大學的校長,中科院院士,在20__年3月,這位被病魔纏身的老教授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户,夫婦兩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於獎勵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教師。盧老説:“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

盧永根祖籍廣東花都,1930年生於香港,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受派遣回到廣州。從此,他在教育領域開始了一輩子的堅守。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放棄安逸的生活回到內地呢?盧永根的回答簡單而真摯,“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我要為祖國復興效力。”正是帶着這份愛國的赤子之心,盧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僅為科研奉獻了一切,也為廣大學子點燃了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這份真摯的愛國熱情不僅值得我們尊敬,更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他不忘初心、忠誠如山的政治品格。盧永根同志有着70年黨齡,一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對黨對國忠誠,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他於1949年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放棄在港舒適的生活,在黨組織安排下回廣州讀書並積極領導地下學聯工作。他始終保持崇高信仰,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是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矢志報國,在美國留學時,美國的親人曾竭力説服他留下,但他毅然選擇學成歸來報效祖國。面對眾人的疑惑,他堅定地説,“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以盧永根同志為榜樣,對黨忠誠、堅守初心,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終身作為最高目標,以黨和國家需要為使命,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厚植家國情懷,始終篤定信念、胸懷祖國、胸懷人民,矢志不渝地奮鬥終身、許黨報國。

學習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盧永根同志在生活中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節儉樸素的優良作風,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範。他的辦公室設施簡單,家中仍在使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舊沙發、舊鐵架牀、舊電視。從一線崗位退下來後,他還一直堅持科研工作,每天和學生一起在飯堂排隊打飯。他對自己近乎苛刻地節儉,卻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無私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教育基金;將廣州花都祖傳的兩家商鋪贈與當地羅洞國小作為永久校產,商鋪租金收入全部用於學校獎教獎學;還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以盧永根同志為榜樣,修身立德、甘於奉獻,勤勉儉樸、淡泊名利,發揚傳承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和一心為公、不謀私利的奉獻精神,用模範行動展示共產黨員的人格力量,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着力解決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為民謀利、為民盡責。

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就是正能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學習,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學習他的坦蕩胸懷,我們要向這位中華民族的楷模學習,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國熱情的中國人!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2

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幹部羣眾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向他學習。“時代楷模”節目播出後,在基層廣大幹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

盧永根一生從事稻種.種質資源收集、保護與創新利用以及水稻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基礎性研究工作,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協助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穎開展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温生態研究,丁穎去世後,盧永根主持總結該項工作並參加撰寫《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温生態》,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他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榜樣是無聲的力量。盧先生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我們看在眼裏、刻在心裏。在工作中,我們不再怕辛苦,不再區分分內分外工作,不再糾結於個人得失,不再看重個人榮譽,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於學院發展、有利於學科發展、有利於人才培養的事情,我們總是會想盡辦法完成,想盡辦法做好。我們不再追求物質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們遇到困難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們取得成績,不再飄然自得,而是淡然處之。

安於清貧,是盧院士一生的寫照;不忘初心,是盧院士終生的信仰。回望盧永根的奮鬥歷程,他愛國、愛校、愛民,堅定地繼承和發揚了“丁穎精神”,一心追求和實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科學家的崇高境界和遠大理想。他早已把科教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傾注了全部熱情和心血,勇攀高峯而不慕虛名。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學習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需要聯繫在一起,學習他始終不忘初心,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3

“劉永坦院士心懷‘國之大者’,數十年如一日進行科技探索與攻關,為祖國海防事業保駕護航,他的事蹟和精神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學習、傳承!”

“劉永坦院士用一生詮釋了一名紅色戰略科學家的初心和堅守,是全體哈工大人做人的標杆、學習的楷模、奮鬥的航標,同時也充分證明,中國大地上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培養出大師。”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皓表示,面向新百年,哈工大建校100週年賀信精神為引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繼承和發揚以劉永坦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哈工大人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加快推進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內部治理四項重點領域改革,堅持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為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台,培育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4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的先進事蹟在師生朋友圈“刷屏”。“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動力,能讓劉永坦院士櫛風沐雨地堅守在雷達試驗站?學習完劉永坦院士事蹟後,我得到答案,那便是黨和國家的需要。我已通過研究生支教團的面試,明年將踏上西部支教之旅,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我想這是學習劉永坦院士精神的最好詮釋吧。”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曲佳璐寫下感悟。

為傳承以劉永坦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精神,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創新思維、領軍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20__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增設“永坦班”,由劉永坦院士領銜並擔任班主任。作為首屆永坦班學生,高若瑜倍感驕傲和自豪:“劉永坦院士在風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學習,科學報國’的樸素理想,在科研與生活條件困難重重之時勇往直前攻克技術難題,為祖國海防裝上‘千里眼’,在成就卓著之時選擇向更高目標砥礪前行,在榮譽加身時捐獻獎金為黨育人。他向我們詮釋,要做仰望星空、理想遠大的追夢者,做無畏困難、追求卓越的奮鬥者。”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5

“劉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達技術帥才,又是善於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四十年如一日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用心凝聚了一支專注海防科技創新的‘雷達鐵軍’,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學、科研一線。”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通信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書記劉愛軍表示,作為一線教師和基層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傳承好劉永坦院士的艱苦奮鬥、家國情懷精神,以“時代楷模”為榜樣,為威海校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信學院電子工程系20__級碩士研究生於川淼認真觀看了央視“時代楷模”發佈儀式,深刻感受到了劉永坦院士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的科學家精神,進一步堅定了將來以所學專業知識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作為哈工大學子,我將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的學習時光,努力練就過硬本領,以奮鬥放飛青春夢想,為建設科技強國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6

8月3日,中宣部在中央電視台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張超和張楠的先進事蹟。

張超生前是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入伍12年來,他始終懷揣“強軍夢”“飛行夢”“艦載夢”,精飛苦練不停歇,履職盡責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參加重大演習演練和軍事行動,磨礪成長為優秀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今年4月在執行任務中,他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9歲,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張楠生前是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他自覺接受沂蒙精神滋養薰陶,始終恪守“當兵就要當好兵”的錚錚誓言,時刻以衝鋒的姿態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先後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去年7月在擔負我駐索馬里大使館安全警衞任務中,他遭遇恐怖襲擊壯烈犧牲,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關於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的心得作文 篇17

有這麼一位黨員,他出生於香港,20歲不到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去美國留過學,放棄原本在美國的大好前途,毅然回國投身於祖國的水稻事業;他積累的財富可以讓他的生活安逸,可他省吃儉用,將積蓄都捐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他就是“時代楷模”,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

盧永根常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掛在嘴邊:“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改革開放後,盧永根以公派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學習。在美國的親朋都勸盧永根留在美國發展,但盧永根沒有被勸服,他堅守着初心,堅定着不曾動搖的信念。“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盧永根這樣回絕親朋的好意。

盧永根始終把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1952年盧永根成為華南農學院的首批學生,師從著名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丁穎先生。他跟隨丁穎先生的步伐,繼承丁老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種,經過不斷的找尋,逐步擴充到1萬多份水稻種質資源,成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寶庫之一。既使70多歲,盧永根依然親自帶着學生穿梭在祖國的崇山峻嶺中,蒐集資料,找尋野生稻種,走不動了就讓學生們抬着去找尋。

盧永根不但投身於水稻的研究,還積極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技術人員。盧永根廣納英才,唯才是用,在華南農業大學校長的任職期間把抓緊人才放在第一要務。在過往人才的選拔中,職稱的評定需要論資排輩,費時費力,年輕人才很難有上升空間。針對這個情況,盧永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破格晉升了一批年富力強,能力突出的年輕人,為華南農業大學儲備了一批中堅力量。他還通過書信方式,聯繫了很多國內外優秀的教授、名家,讓他們投身於祖國的農業事業。他為祖國的農業事業積累了大批人才,成為中華民族復興路上的助推劑。

近年來,年事已高的盧永根長期卧病在牀,無法參加黨支部活動。為了能正常參加黨支部活動,盧永根向黨組織申請,在醫院病房裏成立一個特殊的臨時黨支部。在開展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專題組織生活會上,雖然盧永根身體虛弱,但他依然全程參與學習和討論,更新黨的知識,履行黨員義務。

擁有70年黨齡的盧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典型代表,雖然他已離開了我們,但他一心向黨,一生愛國,一身正氣,一生恭儉的情懷和情操,是我們每位共產黨人需要學習和弘揚的。我們共產黨人要堅守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