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精選7篇)

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 篇1

70多年前,我們輸了,輸給了千年前還是我們學生的的倭國,但為什麼呢?!

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精選7篇)

先來報道一下觀影現場的體驗。

離我好幾排的最後一排坐着一對中年人,帶着個5、6歲的小P孩,P孩不停地在電影關鍵場景時刻大聲地問些弱智問題,或時不時地哭鬧,爸媽則要麼旁若無人地、愚蠢無比地試圖給P孩講解10歲小孩都明白不了的複雜的劇情,要麼只是像在自己家裏似的嘻嘻哈哈地由着P孩哭鬧,引得眾人側目,但都默然而無人制止。我擦,您不知道這是有關國恥的片子,以為這是在看玩具總動員嗎!你難道不知道帶着P孩看這種電影,就算您自己不怕觀影受影響,但會影響別人觀影嗎?!這是怎樣的素質!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

坐在我後排的是一幫男女,一男的在開始放映後,仍不斷洋洋自得地、像在課堂演講一樣地説自己以前在南京上過幾年學、聽着南京話多親切之類,碰到殘忍電影場景,竟也眉飛色舞地拿殘酷開玩笑,以刻意顯擺自己對南京的熟知和自己的超現實的“幽默”,一幫狗男女也迎合嬉笑。我擦,您不知道這是有關國恥的片子,以為這是在參加歡樂PARTY嗎是在相親獻媚嗎!您難道不知道在觀眾應對國之傷痛而抹眼淚時,您竟旁若無人地插科打諢,這不是幽默而是無恥嗎?!這是怎樣的素質!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

突然地起了魯迅的文章,記起中國人像被拎着脖子的鴨子似地歡呼踴躍在中國土地觀賞處決日俄戰爭中被俘的中國同胞!!!!……那是怎樣的素質,那是怎樣的悲哀,那是怎樣的絕望!

國家的競爭是國力的競爭,更是人的素質的競爭。

70年前,日本已經實現工業化,全民普及教育,中國仍是落後農業國,文盲遍地,素質之別,戰事未開,勝負已定!

70年後,當你看到日本孩子都能羣眾自覺將個人垃圾從公共場所帶走,都能自覺地將盤中餐吃盡,而中國孩子,凡是玩過的地方都是垃圾一片,都不當回事地把自助餐中吃不完的美食倒掉時,……。。更當你突然意識到這一切發生在日本人均收入遠高於中國的背景下時,你不禁得汗毛倒豎我知道,我們輸了,我們又輸了,我們必然會輸了,正因我們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很想扇那對中年人,很想給那個以在南京上過學而自居的SB一記響亮的耳光!真想把他們都送回到37年的南京遭倭寇蹂躪呵呵,倭寇呀,拜託了,把他們殺了吧,他們本來就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中國人!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這一刻,我不想輸!

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 篇2

新春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着每個中國人的心。無論是勇赴一線的“戰士”,還是宅家防疫的“後盾”,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考”時,難免出現“考場綜合徵”。有些網友在“無所事事”中衍生出一種“愚樂精神”,以“造謠”博取關注、換得流量,以“傳謠”獲得“樂趣”、徒增恐慌。

疫情的蔓延也讓許多網友浮躁心態加劇,他們將未經理性“加工”的信息“第一時間”轉發給親朋好友。或是想通過“嚴峻形勢”讓大家加強重視、提高警惕,或是想借助“笑點段子”激發大家的樂觀心態。但不負責任地造謠和不加分辨地傳謠就是一種“愚”樂,只會給正在一線辛苦奮戰的無數“逆行者”帶來不必要的干擾,同時增加自己和親朋好友的焦慮情緒,有些“偏方”更可能會誤人害己。

非常時期有非常考驗,非常考驗需要非常智慧。屏幕後的輿情難免“魚龍混雜”,我們只有凝聚信心、把好理性,同心協力拉起信息“過濾網”,才能為抗擊疫情“減負”,為戰疫成績“加分”。

讓信心和信念“過濾”謠言。信任是治“謠”良藥,是謠言最好的“疫苗”。疫情初期,有網友質疑患者人數和醫療物資“不成正比”,質疑幹部管理與羣眾期盼“不成正比”,導致許多“圍觀者”焦慮不安。然而,他們卻未看到,多位確診患者已經治癒出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不斷取得進展,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即將投入使用,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集中精鋭力量馳援武漢,各方物資正源源不斷湧向抗疫“戰場”。其實,春節期間本就屬於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即使沒有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感和普通感冒患者人數也足以讓醫院“手忙腳亂”。面對疫情,我們應有足夠的信心攻堅克難、奪取勝利。因為在我們身後,有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面部署,也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和無私捐贈;有聞令而動、勇挑重擔的人民子弟兵,也有席不暇暖、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的醫護人員。如此實力,何懼困難?只要我們增強信心、堅定信念,全身心投入到“戰鬥”中,定將撥開雲霧,迎來勝利曙光。

讓理性和耐心“過濾”謠言。“免疫力”是病毒的大敵,也是謠言的大敵。每個人都增強對謠言的“免疫力”,就能為抗擊疫情築牢強大的精神壁壘。近期,我們看到仍有許多網友“高呼”患者無法收治、寵物攜帶病毒、某藥可防可治……面對輿情,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曲解事實,否則可能造成許多人心理防線崩潰、衝動遺棄寵物、盲目跟風買藥……疫情突如其來,情況複雜多變,讓防控工作千頭萬緒,前方工作人員在全力以赴中也難免有疏漏之處。對這些疏漏過度職責並不能解決問題,關鍵是要進行建設性溝通,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議,將線上“速度”轉化為線下整改的“催化劑”。同時,疫情突發,對新病毒的認識需要過程,有效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需要時間,這是疫情發生的階段性規律。我們的耐心等待是給前線醫護人員和科研專家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

抗擊疫情與把控輿情是緊密聯繫、相輔相成的,而“愚”樂是它們之間的“絕緣體”。疫情當下,我們需要尊重規律、科學研判;面對輿情,我們需要提高認識、理性應對。只要全民樹立信心,用理性築牢輿論防線,定能在這場戰“疫”中見證不凡、創造佳績。

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 篇3

有人説,這是一個悲劇。而我卻以為,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

如果1900下了船,不外乎兩種結局。一是徹底地被這個骯髒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摯愛的方面、鬱鬱而終。而無論是哪一種,遠沒有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這般廣大的胸懷方可容得下他驚世絕豔的才華。即使陸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錢,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燈紅酒綠的生活,1900卻不屬於那裏。不屬於一個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裏,這才是個悲劇。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沒有人可以説水裏和地上哪個更好,魚屬於水,人屬於地,只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與MAX道別的時候,1900説:“原諒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該如何活下去。記得他決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後把帽子扔進大海,人卻很堅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沒嘗試過,終不能戰勝他的內心,只因那裏太純淨。他説他看到無數條街道,卻不知道路該往哪裏走。

看到這裏,應無人再指責他的懦弱了。所謂“不懦弱”的人們會在這個骯髒的世界上很圓滑地活着,他們或是有錢,或是有權,或是兩者兼而有之。然而他們終究無法純粹地活,因為愛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顆完整而乾淨的心,令他的音樂永遠流淌着純淨的氣息。

影片的末尾,1900對MAX説:“兩條右臂能彈出什麼音樂,希望天堂有鋼琴。”我想,1900終是不屬於人間,即使在這裏,他獲得過無數掌聲。然而,他需要的不是這些。如果可以的話,他寧願一個人,一架鋼琴,就這樣一直彈下去。

天使不應在人間。正如1900最終選擇與船一起炸燬,如此,海上會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説:曾經有個天才的鋼琴師,他的音樂令所有人為之折服,他始終沒有離開過大海,然而他的心卻已到達了世界的每個角落。

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 篇4

生於船,死於船, 1900 是他獨有的名字,鋼琴是他終生的伴侶,大海是他靈感的源泉,寬廣的大海賦予了他活力、 生命,以及如同海一般透徹的心靈,他的手隨着波濤的搖曳盡情演奏,心卻神遊大地,無所不往,他便是這樣一位特殊而又神祕的海上鋼琴師。 1997 年導演 朱塞佩 · 多納託雷將這位賦予傳奇色彩的鋼琴師的一生搬上了電影熒幕,也造就了一段電影史上的經典,傳奇的海上鋼琴師有太多的別於常人的地方,這也讓觀者能夠無限的思索 、探尋,以至於反思人生應該如何生活。

人生應該如何棲居?人應該如何存在呢?亦或是人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影片《海上鋼琴師》沒有給我們最終的答案,儘管如此,它卻指引我們去思考這一切。 1900 的人生是一場喜劇,也是一場悲劇,上帝賜予了他天才的靈感以及一雙無可媲美的靈巧雙手,大海與他融為一體,使得他足以在有限的琴鍵上馳騁,演奏出無限的樂曲,你會認為他是上天的寵兒,但他卻是一名社會的棄兒,從小成長與船上,養父丹尼因他 沒有任何出生證明文件,害怕被人搶走,以至於不允許他離開船半步,他沒有做為社會存在的證明,船上的旅客只是他人生的匆匆過客, 1900 僅是他們記憶中的一瞬,隨着他們的遠行而淡忘, 1900 僅有一位朋友 小號手麥可斯,在船上同甘共苦的歲月使得他們互相依存,但這微薄的依存是無法證明 1900 的存在的,以至於與世界隔閡,這正是他的可悲之。,他曾試圖下船,卻又退卻了,理由很簡單,卻很真實,因為那無限蔓延的城市讓他看不到盡頭,下船之後他不知該走向何方,這種茫然的恐懼圍繞着他,終究釀成與弗吉尼亞號共赴大海的慘劇。

1900 的樂曲不應在凡世,應該留於天堂,他的音樂才華不僅使他的名字流傳於弗吉尼亞號上,也驚動了當時物慾橫流的世界,爵士樂的始祖慕名向他挑戰,在波濤洶湧的郵輪上,一場較量無可避免,這不僅是名利之心與純淨心靈的較量,還是凡世樂音向天堂之聲的衝擊,事實證明,純潔的心靈才能譜寫動人音符,挑戰者在嘲諷聲中狼狽地逃離, 1900 的音樂也因此為世人所追捧,名利、金錢的誘惑也隨之而來,然而正如 1900 能在樂隊演出中喊出的:“ Fuck the regulations! ”,將規定拋之於腦後,面對社會的誘惑,他只回應了一句:“音樂是不能和演奏者分離的”,將已將錄製好的樂曲奪走,選擇了孤獨的音樂,放棄了名利的世界,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回答,他鞭笞了當時的拜金主義思想和對權勢的狂熱,引出了埋藏於人內心深處的吶喊,純淨的心靈容不得玷污!

麥克斯曾試圖用財富以及名利勸説 1900 下船,而 1900 做了真實的回答:“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 — 我並不羨慕”。這是何等淡然的心態,以至於不由得拷問自己,當我面臨如此抉擇之時,是否能這樣取捨,存在於社會聯繫之中的我們有多少不願為而又不得不為之的東西,驅使着這一切的終究是我們內心的觀念,坦然承認,我們無法做到像 1900 那般的豁達,因為我們始終被社會這個大鏈子所牽引着,這是無法迴避的,儘管我們無法拋棄一切的世俗觀念,但我們還是能做到守住內心的那一份淨土的,我認同理解 1900 的人生觀、價值觀,但這一切並不是屬於我的,因為我們在生活之中有着太多的不同點,追求名利而不狂熱,嚮往財富而不痴迷,永遠也不要做權勢的奴僕,我想這樣才會是一個比較現實的觀念吧。

我與 1900 不同,我自小不具備音樂才華,唯有對繪畫情有獨鍾,對藝術的認同感或許是我們的共通之處。我憧憬過用藝術改變我的人生,我知道 1900 不會如此,儘管他的才華足以讓他的人生轉變,在他眼中的人生不過是走一條路,住 一棟房子,一塊地,選擇一道風景欣賞,選擇一種方法死去,然而對我而言,這種觀念過於消極,人生是有所選擇的,也是絢麗多彩的,每一片家園,每一處風景都值得我們寄予感情,有所流連,人生有其理想,儘管來去匆匆,但充滿意義,以至於在我們離開人世時,也能看到那一道道真摯的淚痕。

1900 是社會的棄兒,但他也有過家,弗吉尼亞號就是他温暖的家,而大海,則代表了他的生命的歸屬,他沒有家庭,但不足以讓他失去愛情,丟掉愛的資格,世界不曾證明他來過人世,但這又何妨呢?他只要能活在麥克斯的記憶之中就足夠了,因為友誼是能夠跨越生死的鴻溝的。在火光之中,弗吉尼亞號沉沒於大海,伴隨着 1900 內心深處的琴絃聲,天堂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應該會有琴聲吧。沒關係的,只要有鋼琴就好,一場生離死別,不屬於社會的天堂之聲終究魂歸天堂。

一切都已經結束,但一切又都沒開始過,因為 1900 不曾屬於這個世界,琴聲停止響動,他走得不留痕跡,但“天堂之音”卻曾響徹過。

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 篇5

“我是一名醫生,面對疫情,救治病人是我的職責;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面對困難,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清河縣人民醫院內一科主任張春營堅定地説。連日來,清河縣人民醫院198人響應號召,主動請戰。在他們的“請戰”申請中,總少不了“我是黨員”這一堅定理由。有着近20年黨齡的張春營更是身先士卒,捨棄春節期間與家人的團聚,投入到發熱門診的忙碌工作中。

20__年的春節,似乎註定就是那樣的不平凡。不走親,不聚會,不來往……這別樣的節日氣氛中,我們經歷的其實太多。在這太多的故事、人物中,總有太多的感動,讓人情不自禁地憶起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感慨:“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着。”隨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防控工作越來越艱鉅,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是黨員,我先上”依然是最響亮的口號,最豪邁的誓言。

為什麼該是“我先上”,因為“我是黨員”,這個因果關係顯現出的是黨員的本色。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能否發揮好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羣眾的困難就是試金石。面對無情的“疫情”,從個人而言,誰都希望避而遠之,但是,為了羣眾的平安,為了祖國的明天,黨員幹部們就應當衝鋒在前,甚至將生死置之度外,給羣眾作出表率。就像新聞中講的,全村30名黨員喊出了“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口號,村內126名羣眾被黨員的奉獻精神所感染,主動加入隊伍,分別投入到志願服務崗位。

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我們前行的路上都不會一帆風順,特別是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黨員幹部,更隨時都會面臨千難萬險。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隊伍,正是有了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才能取得前行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不管是個人的人生之路,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之路,都需要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在每一個困難面前,是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我是黨員,我先上”就是人生的高境界。

高爾基説:“感到自己是人們所需要的和親近的人——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這是真理,不要忘記這個真理,它會給你們無限的幸福。”是呀,這些主動“請戰”的黨員幹部,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也許會付出許多意料之外的代價,甚至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他們的內心是幸福的。“每天和數字賽跑、和時間賽跑、和生命賽跑……”這是另一場“飛奪瀘定橋”的戰鬥,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這其中的無限幸福,只有真正的共產黨人,只有心中有他人的勇士,才能體會得到。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儘管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還困難重重,但是,有廣大黨員幹部“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請戰承諾,有一線的科技、醫務“勇士”們的不懈奮鬥,有全體人民羣眾的共同努力,必將迎來“柳暗花明”。“我是黨員,我先上”,是情懷,更是擔當,唯有將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給黨和人民的人,在困難、危險面前才會説得出並做得到。同志們,行動吧!

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 篇6

《海上鋼琴師》是朱佩賽·多納託雷導演《個人回憶三部曲》中的得意之作。影片所講述的是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孤寂的一生。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直到1900死去的那一刻,這個世界也沒有為他留下任何的痕跡,沒有國籍,沒有出生登記,或許令人欣慰的只是那張粘合好的音樂碟。1900從未踏足陸地,相比於那些執着於未知之地,利益之地的維珍尼亞號上的乘客,真正所反映出的是1900所代表的純潔心靈與這個社會的格格不入。

如果説《海上鋼琴師》是朱佩賽·多納託雷導演對與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認知。那麼在影片中,美國便是這種充滿利益與誘惑的混沌社會的具體反映。似乎所有的乘客從歐洲遠到而來,直至為映入他們眼中的自由女神而驚呼,摘下禮帽,大肆的搖臂,只為迎接那充滿可能性的美好未來。影片中的美國承載了大多人的夢想,諸如片中出現的小偷,1900説他總是會第一個發現美國,越是落魄的人越是充滿期待。而1900背道而馳。

而整部影片對於1900的刻畫則大多深入內心,導演將觀眾帶入了一個自我封閉的純潔世界。似乎是對這種心靈的美好希冀,但最後1900的與船共沉,又使人覺得這似乎更像是導演對於這個時代之中純潔與美好的消逝,所表現出的深深的無奈。正如1900的名字,他所處的時代是這個沒落時期的開始。他將自己拘束在這艘船上,其實是對廣闊世界的恐懼。正如他自己所説“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這樣的幾句台詞,發人憐憫。

這是一部蕩氣迴腸的詩意旅程電影,整部影片充滿了極端的浪漫主義色彩。故事的一開始,Max的回憶,便將整部影片的發展套路凌駕於現實之上。現實中絕不會有1900這樣的人物,但1900又是人們心中良知共性的結合,是人們內心深處純潔的寫照。但這種產物卻又與現實社會相牴觸,這樣兩種極端的反差,構造了整部影片藝術基底。

影片的音樂絕對是一大特色,由埃尼奧·莫里康內大師所譜寫的樂曲,再一次打動了觀眾。與影片基調的完美結合,使得整部影片在藝術表現力上得到了質的飛躍。與其他的電影音樂不同的是,片中的音樂不僅是藝術表現的輔助,更是故事情節的直接參與者。幾次的演奏,從與Max共度的順風鋼琴,到拋開樂隊的個人演奏,再到與爵士樂鼻祖Jelly Roll Morton的飆琴大戰,對於女孩的痴情彈奏,以至於最後炸船時內心模擬的悦耳聲音。每一次彈琴都融入到劇情發展之中,成為一條主線,同時也成為了影片中最為精彩的部分。

在鏡頭的使用上,影片出現了大量的對比蒙太奇鏡頭。比如在到達紐約碼頭時,乘客們的熙熙攘攘與大廳中1900孤寂身影的對比。一個熱鬧,一個安靜,這樣的反差發人深思。在飆琴的一段中,1900的瘋狂的彈奏,觀眾沉迷其中,假髮掉了也不知道,還有煙頭掉在自己褲子上燒起來了也不知道,以至於最後的驚呼,形成了一靜一動的效果。另外,影片通過鏡頭的快速變焦來表現主體的變化,省去了繁瑣的獨白,讓觀眾通過直接的視覺效果更真切的體會當時的場景 ,也是影片的特色所在。

在光線與色彩的使用上,導演在自然光的基礎上加上了一些人工光線來渲染藝術效果,這同時也增添了影片的浪漫主義色彩,與整體風格和諧統一。片中大抵表現的是1900內心的憂鬱,以至於影片從頭到尾都是一股冷色調,顯得凝重而哀傷。

但就影片的細節上來説,個人認為在某些方面的處理上還存在缺陷。片中與爵士樂鼻祖Jelly Roll Morton飆琴的一段無疑是精彩的。1900勝利了,但他的勝利來自與他高超的技巧與手法。我認為,假使1900能通過鍵盤上彈奏的音符來引起眾人內心的反思,來喚醒人們心中沉埋的單純,便會使得這段戲在精彩的同時還能更貼近於影片主題。

這是我對於1900的理解,一個沒有根而終身漂流在海上的男人,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得他處在一個獨立的世界裏。他與這個社會只有一段很短的距離——一塊甲板;他與這個社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一個世界!

他用音樂解讀一生,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金陵十三釵觀看心得體會高中 篇7

似水流年,總是無法挽留那些蒼白又靜美的片段,被光陰掩埋的故事,想用心去珍藏,便偶感瞬間記載下的文字。希望這字裏行間留下的蛛絲馬跡,能讓時間回覆,穿過歲月的斷層,回到過去——曾經感動心靈的瞬間。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意大利小説名家Aless Baricco的獨白劇。

不明身份的孩子,黑人水手的純良,深夜琴聲的美妙,以及遊客們的痴迷,似乎一切的一切的劇情,隨着緘默的大海在潮起潮落的間隙,都充滿的暖色調的悲哀。在海上所發生的一切,用極端浪漫主義手法講述了主角1900傳奇的一生。而主角1900本身有股很特殊的靜態美,好似獨立於喧囂之外的透明體,充滿才華,有顆脆弱又敏感的心,卻怕被人發現。這樣的一個男子,在彈鋼琴時的畫面,竟是如此的賞心悦目:氣質優雅,目光飛揚,雙手如蝶,曼妙飛舞。

這樣的男子,會令人眩暈,接着,便沉醉於他的音樂中。

影片中鋼琴是極佳的音樂背景鋪墊,在《海上鋼琴師》的劇情中更顯現張力。

音樂在節奏的調節、力度的控制、聲部的均衡、音色的運用,都達到了極佳的水平。

劇情中,音樂動靜分明,張馳有致,演奏技巧令人歎為觀止,慢奏時,弱音通透得温馨靜雅,顫音細密得絲絲入扣,細節纖毫無遺,快奏時,韻律綺麗,節奏鮮明,跳躍感極為活潑,彈跳感觸手可及。

翻過樂章的華服,細細的品味這個男子,乾淨,純粹。

他一生看盡海上潮起潮落,透明的寂寞,隱隱的憂鬱,孤獨的浪漫。他可以掌控鋼琴上黑白的琴鍵,卻無法掌控城市裏交錯的街道。他疏離人世,帶着對音樂深深的眷戀與純淨得近乎蒼白的浪漫,活在與世隔絕的輪船裏,滄桑孤獨。

他説,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所以虛度了許多光陰。

1900一個人在船上空彈着鋼琴。

他説,希望天堂也有鋼琴。

然後,那個鮮活的、用音樂築起的生命坍塌了。

最後,古樸的街道,定格了這段故事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