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緊張為什麼選擇口才培訓

《決策》:無論是在北京還是重慶,越來越多的普通公務員甚至是領導幹部走進口才培訓的課堂,他們參加培訓有哪些需求,想解決工作中哪些難題?

突破緊張為什麼選擇口才培訓

文若河:在培訓過程中我們發現,絕大部分學員非常迫切要解決的是上台演講緊張的問題,其次就是諸如不知道講什麼好,言之無物、言之無序、講話不生動、不具體、不幽默、沒有文采等一系列問題,這些是從公眾演説方面而言的。

在人際溝通方面,我發現為數不少的學員不懂溝通心理學,不知道如何和別人進行有效地溝通交流,特別是一些領導幹部和上級、下級、平級溝通時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難,諸如表揚或批評下級時言語失當,挫傷下級的工作積極性,或有上級領導在場就不敢開口、講話緊張等等,這也是學員比較關心和急待解決的問題。

樊榮強:我輔導過的官員或者普通公務員,他們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面對公眾一大羣人或者職位較高的上級講話時,如何增強自信心。另一個方面是,自己認為寫文章不錯,平時與人進行非正式交流也挺能説,一旦被叫到講台上,思路就開始混亂,變得沒有條理,或者講完之後,發現好多想講的話還沒有講出來。

比如説某位科技部門的副廳級領導,平時講話他的部下都覺得他挺有水平,但最近接待一位國務院領導,彙報情況時他發現自己心慌得厲害,彙報完了之後,自己都感到非常失敗。

《決策》:在培訓需求方面,企業領導和公共部門領導有哪些不同呢?

文若河:企業領導和公眾部門的領導在培訓需求方面既有差別,又有共同點。所謂差別,就是企業領導更多的是面對員工、客户或上級領導發表演説,而政府官員更多的是面對公眾、媒體發表演説,聽眾不同,講話的目的以及講話內容方面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同,這是毫無疑問的。

作為演講教練,我們就要教會他們分析和把握語境、分析聽眾心理,使他們學會運用最有效的表達技巧進行有針對性的演説,以更好地達成演説的目的。當然,在演説的過程中,在語音、語速、語調、態勢語等演説技術層面的把握上,兩者是沒有區別的。

好口才是培訓出來的嗎?

《決策》:可以説,所有走進口才培訓課堂的領導幹部,都是想通過培訓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根據決策雜誌社最近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還有一些官員對口才培訓抱有一種遲疑的態度。好口才能不能通過訓練來實現?

文若河:我一直強調,好口才是練出來的,否則我們也就沒有必要花大力氣進行口才方面的輔導和培訓了。

現在,之所以有很多人,包括我們的領導幹部口才不好,不是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有多差,而是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的訓練。在課堂上,我經常給學員舉這個例子,沒有人天生會開車,必須經過反覆的練習才能掌握駕駛技術。同樣,口才也是一種能力,而我們的學校教育在這方面是缺位的,大家從小都沒有接受過講話方面的系統訓練,這一課我們現在必須要補上。

《決策》:擁有一副好口才需要哪些支撐因素?這些因素中又有哪些是可以通過訓練提升改善的?

樊榮強:口才並不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只是需要在一個好老師的指導下加強練習的技能。這的確有點像駕駛技術一樣,只要你參加培訓,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獲得駕駛執照的。口才培訓也是如此。

演説家也許需要一點天賦,而我們大多數人不需要成為演説家,而是在恰當的場合講出恰當的話來。從這個角度來看,講話我認為首先它只是一種技術,只有你把口才技術掌握之後,才有可能進一步演進昇華為口才藝術。

我認為,自信、表現、知識、經驗、詞彙、思維是當眾講話口才的六大基石。其中除了知識需要持續的積累之外,其餘五項都是可以通過相對較短時間來進行強化練習獲得提升的。

文若河:結合“口才樹”理論來説,我認為口才訓練的基礎是心理素質訓練,這就是“樹根”部分,也就是説首先要克服當眾講話時的緊張恐懼心理,要從不敢上台到敢上台,從上台後哆哆嗦嗦、講不好,到從容應對、侃侃而談,這些經過訓練是可以達到的。

另外,其他環節,包括“樹幹”部分的口才基礎訓練、樹枝部分的口才技巧訓練、樹葉部分的思維素質訓練,都是可以通過有效的引導和恰當的練習得以提升的。

在這裏我想特別説明一點,“口才樹”理論強調要把這棵樹種植在肥沃的土壤上,而所謂肥沃的土壤,指的就是知識的積澱和儲備,大部分人之所以講不好,與缺乏講話素材、詞彙量不豐富是有直接關係的。如果每個人都能日積月累,腦子裏都裝着一百句哲理名言、一百句詩詞佳句、一百句流行語、一百個哲理故事、一百個笑話,那講起話來就不愁沒有素材。

怎樣才算擁有好口才?

《決策》:對領導幹部來説,怎樣才算擁有一副好口才,口才好有哪些衡量標準?

文若河:我認為好口才的標準體現在三個方面:善表達、會聆聽、巧應對。這個標準適合於全體社會公眾,當然也適合我們的領導幹部。

領導幹部怎麼就叫善表達了呢?我認為,領導幹部不能為了講話而講話,不能把講話當作完成任務或是走走過場,更不能把講話作為“表演秀”。領導幹部講話應該是有明確的目的性的,概括講就是要使人知、令人信、動人情、促人行。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領導幹部在講話中必須嚴格遵循聽眾本位原則,就是説你講的話,第一大家要聽懂,第二要愛聽,最重要的是聽了以後要有所感悟,你講的話要能走進聽眾的內心,使聽眾產生情感和情緒上的共鳴。

很顯然,官話、套話、大話、空話等等是達不到這一目的的。所以,領導幹部的講話必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趣、言之有文、言之有情,要有感召力和號召力,落腳點是通過講話促進各項工作更好地實施,這才叫善表達。

樊榮強:在我看來,好口才的標準有內容與形式兩方面。內容的標準至少是要講真話,講實話,講跟老百姓貼心的話。

在形式方面,我總結過“四個掌控”:掌控情緒、掌控肢體、掌控聲音和掌控思路。掌控情緒就是指講話人要能夠適應各種場合,不論在什麼情形下講話,都不能亂了方寸,如果方寸大亂,就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與情感自如地表達出來。掌控肢體是要求講話人不僅不能失態和無意識的動作,而且要學會用肢體語言配合講話的內容。掌控聲音是要求講話人要處理好聲音的大小和抑揚頓挫,聲音是講話內容的基本傳播介質,如果像放鞭炮一樣或者總是軟綿綿的,都會令聽眾不舒服甚至反感。至於掌控思路,則是要求講話的條理一定要清楚,東拉西扯、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後語,聽眾感覺雲裏霧裏,不得要領,也是非常糟糕的口才。

《決策》:中國政壇哪些官員的好口才給您留下深刻印象,他們的語言特點是什麼?

樊榮強:中國政壇上口才好的官員不少,只可惜許多官員囿於官場文化而不能有更充分的個性化表現。朱鎔基總理的口才給我的印象特別深,他的口才被公認為幽默、機智、有風度。前不久我還專門買了一本《朱鎔基答記者問》來研讀,他總是能讓你感受到他深厚的學養與作為國家領導人的大智慧;而且,你聽他的講話,總是會被他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沉的愛所感動。

被稱為“詩人外交家”的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的口才也非常好,他回答記者提問,那種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深厚的中西文化功底、靈活應對的思路,令人歎服。

《決策》:我們在採訪中瞭解到,中央黨校開設了“領導幹部公眾演講與高效溝通”高級研修班,上海浦東干部管理學院也正着手開發相關培訓課程。請問這是不是代表一種趨勢,中國的口才培訓需求,越來越來多地從商界轉移到政界?

文若河:領導幹部的口才越好,越有助於其傳播思想、言明思路、講明要求、順暢交流、高效溝通,進而減少工作內耗,提高執行力和工作效率;越容易得到上級的賞識、同級的配合、下屬的追隨、羣眾的擁戴和輿論的好評,越容易提高人格魅力和自身影響力。

相反,如果領導幹部的口才不好,當眾講話説不到點子上、溝通交流不到位,勢必會對工作造成負面的影響。如果再出現失語、説錯話等不良現象,將會直接影響到黨和政府的形象,也會影響個人的仕途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説,當下對領導幹部進行相關培訓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