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鄉的回憶散文:俱樂部溝,我的家

編者按:俱樂部溝是作者的家鄉,隨着時代的發展,這裏也有了巨大的變化,下面我們來看看《俱樂部溝我的家》這篇文章吧!

思念家鄉的回憶散文:俱樂部溝,我的家

還是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就隨大人一起定居在了白山水電站的俱樂部溝。

這個溝座落在當地著名的老式建築土建樓的西側。土建樓呈正東、正南、和正西三個方向相連的拐角形,老式木製結構,三層樓高,是上世紀中葉的產物。沿着土建樓向西走,能看到與土建樓相鄰的一個高大寬敞的建築物,這就是當時白山水電一局的職工俱樂部。因此,這個溝就被命名為俱樂部溝。

這個溝不算太大,呈扇子形,民房環山而建,層層遞增,幾十户人家,都是水電職工的家屬。另外在一進溝口的地方,曾經有幾棟農民工集體宿舍,後來也被改建為家屬住宅。

農民工集體宿舍是一棟棟排列着的平房,但不像個人家那樣有籬笆有院落。宿舍的房頂是瀝青油粘紙的,房子與房子之間很寬敞、四通八達的。每棟房前的空地上都栽着很多花草,我知道這是在這裏居住的女姓農民工的功勞。花草的各種顏色及美麗花姿我很喜歡。掃帚梅、薺薺草、高粱菊、餑餑團、美人蕉……等等,就是在那時候我才認識的。

女孩子喜歡花是天份,我這樣認為。既然喜歡,那就少不了把自己家的院子也變換一番。有時候,農民工在蒔弄花草時,要扔下一些不好的多餘的花苗,我就偷偷地把它們撿回家找地方栽上。在花籽成熟時,又惦記着到那裏去揪一些花籽帶回家曬乾了、用紙包好來年備用。

掃帚梅的花籽很有意思,纖細的黑紫色針狀物,一公分左右長、聚集成朵、安插在柔而不弱的掃帚梅的枝葉間。用手一捏或者一扒拉,那種子就唰唰的掉落……

薺薺草的花籽更有趣,絨乎乎的橄欖狀的小球球、落花有序的夾雜在一叢叢的薺薺草花的莖葉間。伸出小手尋到了隱藏在葉下的小球球,用大拇指和二拇指向那小球球一捏,小球球的外殼瞬間就炸開、形成了一瓣瓣的小卷兒,露出一粒粒高粱米大小的種子……

我的家在俱樂部溝中部偏西處,三間大瓦房。位置不算太高,但很敞亮,站在院子裏就能看到大半個白山鎮。比如車隊溝、車庫溝、東昇路、南山、中學後、黃土場、平頂山……其中對面的南山,我早已經熟悉得能記住那裏因隨着山形而建起的層層遞增的房子。

每逢春節的夜晚,白山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家家户户挑起的大紅燈籠像樓房的玻璃窗一樣層層高懸。溝溝岔岔間,紅燈錯落有致,遠的似星,近的如火。

我家的院子很寬,被哥哥們收拾得很平坦。夏天天熱,有時候爸爸就號召我們全家老小把飯桌搬到院子裏的陰涼處就餐。然後又操起滿口的山東話像是對自己説、又像是對我們説:關裏家就這樣、夏天熱的時候、人們都在外面吃飯、有的蹲着、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捧着碗、拿着饃……

我們家的伙食很簡單,媽媽不會做什麼七個碟八個碗的菜餚,桌子上擺放的都是些隨隨便便的大餅子、窩窩頭、楂子粥、燉豆角、煳包米、煳毛豆……這些真的堪稱是綠色食品、盛滿着親切的濃情蜜意啊!

我家院子裏有個轉椅,一米多高。轉椅的座位是由拇指粗的鋼筋焊接而成的,間距相等、邊角圓滑、形狀就像我們常見的椅子一樣、有靠背、有把手。轉椅的底座較重,是由實心的寸鋼焊接的、呈圓圈狀。圓圈上還有三根寸鋼向上呈三角形的相交於底座中心,然後由中心處再支起一根巴掌長的鋼管,鋼管正好能套住轉椅座下的那根支撐杆。這個轉椅可以説是我家的傳家寶,是從泡子沿搬家時帶來的。我和哥哥弟弟們從小就坐在轉椅上玩兒,在上面你轉我、我轉你的、玩兒得天旋地轉、踉踉蹌蹌、有時候還眼冒金星……我們稱這是“轉迷糊”,很是開心。

我小時候有個最好的同學加閨密,她叫宏波。她家在俱樂部溝偏東處,我家在俱樂部溝偏西處。説來可笑,這一東一西,中間偏低點的地方有兩三棟房子,常常她在那邊喊我,我在這邊應聲……現在想來,那時候真是單純,扯着嗓子喊還不覺得那就是噪音!

我還有個夥伴叫小三,我倆是同學年的,但不是同班的。她家在我家房後、隔兩棟房。我清楚的記得,高中畢業那年的夏天,我倆沒考上技校,成了無業遊民。坐在我家倉房的側面,我倆抱頭痛哭——哭自己無能、哭自己不努力、哭自己成了待業青年……

白山水電站建成發電後,職工家屬便陸續外遷,這裏就儼然成了撤點基地。

如今再次光臨,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存在,昔日的繁榮也無處可尋。曾經的轟轟烈烈,曾經的熱火朝天,曾經的感天動地……曾經的一切的一切……都因白山水電站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電工程而得名而自豪!

電站發電三十多年了,隨着撤點撤點再撤點,白山的變化翻天覆地,很多民房倒塌,很多建築損毀,很多設施廢棄……曾經“水大頭”的綽號——哪去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偌大的和土建樓同期建築的職工醫院已成一片狼藉。我那熱衷的水電子弟中學,原來是個擁有三座樓房的大型校園,現在也已成為人家成塊成片的莊稼地。在莊稼地的邊邊角角,只能尋到昔日校址的地基,還有那些殘缺不全的步步上升的石頭台階……

我的家,俱樂部溝也不例外,顯著的職工俱樂部,現在也只有破損的台階可尋,其整體建築已蕩然無存,磚頭瓦礫散落成堆,乾枯雜草佈滿廢墟……俱樂部溝啊,我曾經的家園!我小時候長大的地方!你和整個的白山一道,變了,徹底的變了!變得叫人心酸!叫人感到荒涼!就像經歷了某個戰爭而被洗禮的一樣!

在這裏,似乎那句:“人走茶涼,物是人非”更加得以體現,更加顯得貼切!

作者|小草青青

公眾號|咱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