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考研近代史筆記

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歷史學考研近代史筆記

第一章

一、名詞解釋

1.洋行

中國近代廣州經清政府批准而設立的經營對外貿易的行商。也叫公行、洋行、洋貨行、外洋行。十三行是行商的通稱,起於明代,非固定為13家。1720xx年,廣州16家洋行成立公行,遭到外國商人反對。次年被廢止。1782年,公行制度確立。行商是壟斷對外貿易的商人,多捐有官職,屬半官半商性質。外商的進口貨物由其承銷,內地的出口貨物由其代辦。行商間實行互相監督。道光年間,經過裁撤重組,剩下13家最有勢力的洋行,後來這“十三行”變成洋行的代名詞。《南京條約》規定開放五口通商,廢止十三行獨攬中國對外貿易特權,有利於西方國家在中國的侵略。以後,十三行日趨沒落。

2.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主持的一次偉大的禁煙運動。1839年3月10日,欽差大臣林則徐抵達廣州,他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合作,積極整頓海防,嚴禁國人販賣、吸食鴉片。16日,他曉諭外國煙販限期呈繳鴉片,並出具甘結,保證嗣後永不夾帶鴉片。英美煙販被迫繳出鴉片19187多箱,共計237萬餘斤。1839年6月3日起,林則徐在虎門將鴉片銷燬。虎門銷煙打擊了侵略者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鬥志和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

3.龔自珍

龔自珍(1792~1841年)字援人,號定庵,又名鞏柞,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他博學多識,但不屑為章句之儒,而與林則徐、魏源等同倡經世致用之學。他的經世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揭露社會和政治的黑暗,呼籲“更法”和倡言改革等方面。他痛斥專制主義的封建王朝是“霸天下”,實行的是愚民政策。他痛感清朝統治所造成的嚴重社會危機,預感到舊王朝即將覆滅。他認為必須“更法”,必須改革,以挽救統治危機。龔自珍要求改革的內容,不外是用人不論資格、廢除科舉、設置新疆行省、禁止鴉片等等。這些主張對社會的進步,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他還提出要大大增加高級官僚的俸祿和權力,甚至要求加強封建宗法制度等等。顯然,這些都是元益於國計民生的壞主張。

因此,不管他對時弊批判得多麼激烈,他的思想的實質不外是“補天”。龔自珍雖力主禁煙,抵抗侵略,但他抵抗的方法仍舊是照搬傳統的“閉關絕市”的老辦法,把洋人洋貨統統拒之於國門之外。顯然這種主張是不能、也不可能阻擋西方資本主義開闢世界市場和掠奪殖民地的浪潮。況且這種論調是同頑固派盲目排外的論調不謀而合。龔自珍只是一個主張改革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沒有正確回答時代所提出的“向西方學習”的課題,但他猛烈抨擊時政,倡言“更法”和改革,這在這萬馬齊喑的思想界來説,猶如一聲響徹夜空的春雷,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4.鴉片三角貿易

18世紀初,英國商人開始向中國輸入鴉片,成了最大的鴉片販子。1773年,英印政府決定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並給東印度公司製造和專賣特權。19世紀初,英國煙販以廣州黃埔為中心,大肆進行鴉片走私。範圍從珠江口外擴大到東南沿海,甚至北及直隸和奉天海岸。

由於鴉片輸入激增,英國由入超變為出超,而且差額越來越大。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鴉片走私犯。鴉片貿易的擴展,形成了英-印-中三角貿易關係。英國在印度銷售棉紡品,購買印度的鴉片,再將鴉片輸入中國換取中國的茶葉、生絲,運銷英國及世界各地。在棉紡織品-鴉片-茶、絲三角貿易中,鴉片起重要作用。鴉片貿易成了英國對華貿易的生命線。

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巨大災難。達官貴族、紳商、百姓及軍隊官兵,都吸食成風。鴉片使中國人在心靈和肢體方面受到危害。同時阻礙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中國的長期優勢,白銀大量外流,造成銀貴錢賤。按清政府規定,完糧納税須用白銀,直接加重了人民負擔,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

5.義律

義律(Charles Elliot 1801—1875),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軍代表。出身英國貴族。1830—1834 年在英國殖民地圭亞那任高級官員,管理奴隸。1834年(道光十四年),隨英國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來中國。自稱是英國資本家的“東方代理人”,屢次要求英國從印度派艦隊到中國炫耀武力。1836 年12月,接任英國駐華商務監督。1839 年,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時,他多方阻撓破壞,並慫恿英外交大臣巴麥尊對華使用武力。10 月,英國決定發動侵華戰爭。次年2 月,義律和他被任命為正副全權代表。6 月封鎖廣州海面,挑起鴉片戰爭。7 月率艦隊攻佔定海,並北犯大沽,遞交巴麥尊給清政府的照會,提出賠款、割地、鴉片貿易合法化等無理要求。1841 年1 月在廣州和琦善會談中,提出《穿鼻草約》,並於20 日單方面公佈,同時派兵強佔香港。1841年1月26日英國海軍在西營盤登陸香港島, 他代表英國在2月2日向香港居民頒發兩條法律:中國人繼續使用中國律法及習慣,惟一切酷刑應予廢除;非中國人則以英國法律審判。5 月又率軍攻廣州,迫使清將奕山訂立《廣州和約》。後被調任駐北美洲得克薩斯代辦、百慕大總督等職。

6.閉關政策

18世紀中葉,英國已在西方各國的對華貿易中居首位。但是,在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壁壘面前,西方的工業品很難找到市場,屢屢虧損。同時,昧於世界大勢的清政府在對外關係方面採取“閉關”政策,使中國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清政府把對海外的貿易嚴格限制在廣州一口,規定外國商人銷售商品和購買土貨都必須通過少數特許的“行商”(即“十三行”)之手,進行嚴格控制。這種外貿政策也嚴重阻礙了西方工業品在中國的銷售。

7.林維喜事件

1839年7月7(清道光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一批英國水手在九龍尖沙呢行兇,毆打當地居民,其中林維喜因傷重於次日身死。案發後,林則徐嚴令義律交出兇犯抵罪。義律拒交兇手,企圖以1500銀元購買死者家屬私了,並且,公然無視中國法律主權,在一艘英國船上自行開庭“審訊”,以“該犯罪不發覺”為詞,對5名兇手僅處以3-6個月的監禁與60-80元的罰金。8月15日,林則徐下令停止供應英船柴米食物,佈告澳門人民三日內撤回為英商僱傭的中國買辦與工役,向英國侵略者作了堅決的鬥爭。

8.租界

租界是帝國主義強迫我國劃出作為外僑居留和經商的定區域。《虎門條約》規定英人可在中國通商口岸租地建屋。1845年上海領事巴富爾強迫地方官議定土地章程,在上海劃定區域作為英國人居留地。這是侵略者在中國設立租界的開端。以後的租界多以此為藍本。租界在名義上其領土仍屬出租國,並且自身不具備治外法權的屬性。但歷史上租界使用國均是藉由本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取得公民領事裁判權。租界的行政自治權限制了租讓國在其區域內行使行政權,部分租界甚至還有立法權限。租界是外國侵略者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的據點,被稱為“國中之國”。

歷史上中國租界內的商業活動對拉動通商口岸城市經濟發展,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傳播近代民主、科學文化,提供宗教信仰和政治宣傳起到了很大作用,部分租界內公共設施完善,治安相對平穩,為部分政治流亡者提供庇護。二戰期間,帝國主義宣佈放棄租界特權,但實際上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被取消。

9.工部局

根據《上海租地章程》租界基本上還是外國居留地的性質,其主權屬於中國,而由英、美、法三國駐滬領事管理。1853年小刀會起義者佔領上海城,大批難民湧入租界,形成華洋雜居的局面。從此租界不再是一個外國居留地性質的僑民區,而是由中國人佔多數、各國僑民摻雜其間的“特區”。因此三國領事急於建立一個完全由外國人組成和控制的市政機構,以確保外國人的利益。1854年7月,三國領事擅自修改《上海土地章程》,將其中不利於外國人“自治”的條文刪除,並依據已修改了的新章程規定,由外國租地人選舉出7名董事組成董事會,由他們建立名為“市政委員會”,中文譯為工部局,亦有“工部局董事會”之稱。實際上工部局和董事會為一體,且有明確的分工:董事會主管諮詢和決策,工部局負責執行,主要行使“自治”和徵收捐税等權力,以保障外僑的利益,遂使工部局成為專由外國人掌管的市政機關,並以西方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的政權組織模式對租界實行全面統治。租界內的納税外國人組成的“納税外人會議”,握有重權,相當於西方國家的議會,主要職責是:審核通過財政預、決算;通過待徵捐税;選舉工部局董事會;討論批准工部局所制訂的各種“法律”和租界內的重大問題等。可見它具有根本性的權力。隨着租界的發展,工部局下還相繼建立一些委員會,如財政、税務和上訴委員會等。

1863年九月,英美兩國租界正式合併為公共租界,由工部局管理。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都是在領事們一手扶持下產生的。英、美、法三國在租界內建立了一套殖民地的管理制度,成立管理機構,設立巡捕,此外還向中國居民徵税,行使司法權等,嚴然成為“國中之國”。這種殖民制度相繼在其他通商口岸推廣和建立。

10.買辦

買辦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在本國市場服務的中間人,亦稱康白度,原指葡萄牙人在印度僱用的當地人。“買辦”在中國明代指供應宮廷用品的商人,清代兼指官宦的採購人員。鴉片戰爭後,出現一些商人為外國商行推銷商品和收購土貨。由於他們與外國有密切聯繫,受到地方大吏器重。買辦於抗日戰爭時期開始消失,特別是太平洋戰爭後歐美外商相繼歇業,日商不再用買辦。

11.《穿鼻條約》

鴉片戰爭時期琦善祕密與義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1841年1月,英軍襲佔大角、沙角炮台。25日,琦善與義律簽訂《穿鼻條約》。規定割讓香港;開放廣州;賠款600萬元,英軍撤出沙角、大角炮台。英軍單方面公佈《穿鼻條約》,並強佔香港。廣東巡撫怡良揭發琦善賣國行為,清政府不承認此約,並將琦善撤職。

12.《虎門條約》

1843年7月英國強迫清政府補籤《五口通商章程》。10月,雙方在虎門簽訂《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又稱《虎門條約》,《五口通商章程》是此約的一部分。英國取得了一些特權:①領事裁判權。英國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時,“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這破壞了中國司法權,開了外國人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的範例;②片面最惠國待遇。中國給予他國任何權利時,“英人一體均沾”。這使英國和他國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互相援引,共享侵略權益;③居住及租地權。英國人可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建房居住。外國侵略者利用這項特權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逐漸發展為脱離中國管轄的“國中之國”。

《虎門條約》中附有《海關税則》。規定進出口税率都比鴉片戰爭前降低50%左右,有的降低了90%。税則規定:凡未列入本税則的進出口貨物,按5%或10%徵税。這使中國海關失去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發展的作用。

13.《望廈條約》

中國近代史上美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4年7月3日,耆英與顧盛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簽訂《望廈條約》。規定:①擴大領事裁判權。美國人與中國人或他國人在中國發生的訴訟,由美國領事審理,中國不能過問;②加強協定關税權。中國日後更變税例“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③美國兵船可在中國港口“巡查貿易”;④美國可在通商口岸建教堂、醫院等;⑤各項條款如有變通,20xx年後,公平酌辦。美國取得除割地、賠款外的英國在《南京條約》中所取得的特權,同時還增了新的侵略權益。

14.《南京條約》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與璞鼎查在南京簽訂了中英《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主要內容要:

(一)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

(二)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

(三)賠款2100萬元。

(四)英國商人“應納進口出口貨税、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

(五)廢除“公行”制度。

《南京條約》簽訂後,1843年7月22日,英國強迫清政府補訂了《五口通附粘善後條款》即《虎門條約》。通過《虎門條約》,英國又取得了一些重要特權。《南京條約》及《虎門條約》簽訂後,西方資本主義和國對英國所獲取的侵略利益十分眼紅,紛紛接踵而至,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是歐美資產階級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鎖鏈。從此,中國在西方資本主義的強力驅使下,被捲進了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

15.圓明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郊區,海淀區東部。是一座舉世文明的皇家園林。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佈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圓明園彙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餘地區則分佈着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儘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藉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1920xx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圓明園遺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開。現被闢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16.劉永福

劉永福(1837-1920xx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抗法民族英雄。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1851年,參加天地會起義。1864年,在廣西安德同吳亞忠的義軍合作,以七星黑旗為軍旗,號黑旗軍。次年,赴越南。1873年,法軍侵佔河內,受越南邀請率軍抗法,擊斃法軍指揮官安鄴,後被越南授為三宣副提督。1883年5月,在河內城西紙橋擊斃法軍司令李維業,升為三宣正提督。中法戰爭爆發,率部在山西等地作戰。1884年,受清政府收編,被授予記名提督銜。中日戰爭爆發,調赴台灣。台灣成立“民主國”,舉為抗日領袖。後來,乘英輪內渡。1920xx年,廣東獨立,推為廣東民團總長。1920xx年,聞《二十一條》,表示願再上陣。

17.日俄戰爭

《辛丑條約》訂立後,帝國主義各國軍隊陸續從華北撤走,但沙俄的十幾萬大軍仍然盤踞在我國東北,直到1920xx年10月,俄軍非但不遵循《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的規定按期從東北撤軍,而且重新佔據瀋陽,妄想實現把我國東北變為“黃俄羅斯”的野心。沙俄的“黃俄羅斯”計劃和日本奪取我國東北的侵略政策發生了嚴重衝突。1920xx年2月,日本對旅順口的俄國艦隊發動突然襲擊,日俄戰爭爆發。這是為爭奪中國領土並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一次帝國主義戰爭。日、俄雙方海、陸軍全力進行廝殺,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1920xx年,在美國的調停下,雙方議和,並於同年9月在美國簽訂《朴茨茅斯條約》,規定俄國勢力退出南滿,其所有在南滿權益全部轉讓給日本,日俄戰爭結束。

18.《中俄密約》

中日甲午戰爭後沙俄與清政府祕密簽訂的同盟條約,亦稱《禦敵互相援助條約》。1896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典禮。李鴻章被任為“欽差頭等出使大臣”。6月3日,雙方簽訂《中俄密約》。規定:日本如侵佔俄國遠東或中朝領土,中、俄應以全部海、陸軍互相援助;戰爭期間,中國口岸均對俄國軍艦開放;中國允許俄國通過黑龍江、吉林兩省修造一條鐵路以達海參威;無論何時,俄國可在該鐵路運送軍隊和軍需物品。密約是中、俄共同防禦日本的軍事同盟,但俄國是想通過修築中東鐵路把勢力伸入我國東北。

19.《辛丑條約》

1920xx年9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奧、西、比、荷十一個國家同清政府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除正約外,還有19個附件。規定:①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關税、鹽税和常關税作擔保,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這使帝國主義控制了中國的關税和鹽税;②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區。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列強可駐兵。這使館區成了“國中之國”,各國公使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③削平大沽炮台及從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允許各國駐守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12個戰略要地。這使列強可隨時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控制;④懲辦在義和團運動中反對帝國主義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這是帝國主義利用清政府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⑤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列六部之首,辦理對外交涉。

《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套上了深重的枷鎖。列強確立了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充當在華代理人。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從此,中國完全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民主革命合二為一。オ

20.邊疆危機

19世紀70年代以後,西方列強加緊爭奪市場、原料產地和殖民地,地處遠東的中國及其鄰邦,則成了列強爭奪的主要目標。它們從中國的鄰國到本土,實行逐漸的蠶食和鯨吞。70年代後,中國的鄰邦逐漸淪亡,西北和西南、東南、東北邊疆危機幾乎同時出現,標誌着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美、日勾結侵略台灣和朝鮮。70年代初期,美國開始支持和唆使日本侵略台灣。鴉片戰爭後,英、法加緊侵略我國西南邊疆。19世紀50年代,英國侵佔了緬甸後,一直想侵略中國的大西南,企圖打通從緬甸經雲南到四川的路線。法國也想侵佔雲南。19世紀後期,英、俄在新疆激烈爭奪。面對新疆的危機,加上東南沿海接連遭到美日等國的侵略,清政府內部在東南“海防”和西北“塞防”的問題上,展開了一場大爭論。清政府終於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事務,以武力收復新疆,維護國家的統一。

21.中英煙台條約

中國和英國為解決馬嘉裏事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英國利用滇案向清政府提出要求。1876年9月,李鴻章威妥瑪在山東煙台與簽訂中英《煙台條約》和《入藏探路專條》。規定“撫卹”、“賠款”、“懲兇”、“道歉”;允許英人前往西藏、雲南等遊歷;開放宜昌、蕪湖、温州、北海為通商口岸;外貿免納內地税;擴大領事裁判權等。條約擴大了英國在中國的侵略權益。

22.中日《台事專條》

1871年11月,琉球船“太平山號”因遇颶風飄流至台,被高山族人誤殺50餘人,12名生存者由中國送回。日本以此為藉口,對中國進行要挾。琉球與中國有520xx年的“宗藩關係”,日本卻於1872年突然宣佈琉球為其藩屬。1874年5月,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兵侵犯台灣。10月,清政府與日本訂立《台事專條》,又稱《北京專約》。規定承認日本是“保民義舉”;日軍限期從台灣撤退;中國償還日本軍費50萬兩。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改稱為沖繩縣。

23.《伊犁條約》

1881年2月曾紀澤赴彼得堡談判與俄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又稱《改訂條約》,亦稱《聖彼得堡條約》。當時雙方還簽訂《改訂陸路通商章程》。規定:中國收回伊犁地區,取消《崇約》中割讓特克斯河流域的條款,但霍爾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兩岸的中國領土歸俄國;俄商只能到嘉峪關;俄商在新疆貿易由“均不納税”改為“暫不納税”;齋桑湖通東一帶中俄邊界要兩國“勘改”;所有未安設界牌的各段邊界都要勘定;賠款增至900萬盧布(合白銀500萬兩)。條約雖是不平等條約,但中國在界務和商務方面收回部分主權。

這次和平解決通常被説成中國外交的勝利,它有兩大影響。首先,中國從西方強國那裏贏得第一回合的勝利,激發了中國的自信心。其次是新疆的地位發生變化。新疆歷來被看成西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當中國盛時領有它,衰落時喪失它。此後清政府採納左宗棠建議,將新疆改行省。這成了中國邊疆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24.鎮南關大捷

中法戰爭中,清軍在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大敗法國侵略者的戰役。清光緒十一年(1885)初,法軍侵佔鎮南關,後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而退至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伺機再犯。時老將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二月初,馮子材得悉法軍將犯鎮南關,便於初五派兵夜襲文淵,打亂了法軍部署,促使法軍在援軍未到之前即倉卒發動進攻。初八晨,法軍在炮火掩護下,沿東嶺、西嶺、中路谷地進攻關前隘,馮子材一面令各部迎戰,一面通告扣波、幕府各軍前來策應。當敵逼近長牆時,年已70的馮子材持矛大呼,衝入敵陣,全軍感奮,一齊湧出,與敵白刃格鬥,戰至中午,終將法軍擊退。馮子材指揮清軍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重傷法軍指揮官尼格里,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鎮南關大捷使清軍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振奮了民族精神。法軍戰敗的消息傳至巴黎後,導致茹費理內閣倒台。

25.甲申易樞之變

中法戰爭時期清王朝內部發生的一次重大人事調整,又稱“甲申易樞之變”。隨着慈禧地位的鞏固,與奕矛盾日益尖鋭。光緒十年(1884),法國侵略越南。奕䜣及其主持下的軍機處不想輕易開啟戰端,引起朝臣交章彈劾。適值清軍在前線潰敗,慈禧太后同醇親王奕譞合作,以“委靡因循”的罪名,將以奕䜣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停奕䜣親王雙俸,命他“家居養疾”。又命禮親王世鐸主持軍機處,慶郡王奕劻主持總理衙門。軍機處實權操在奕譞及心腹孫毓汶手中。“甲申易樞”後,太后的權勢進一步擴大,實際標誌着她專權統治的確立。然而,在中法戰爭的關鍵時刻,新軍機處並沒有積極備戰。

26.劉銘傳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號大潛山人。清咸豐四年(1854),接受官府招安,在鄉興辦團練。時太平天國運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劉銘傳率團練與太平軍對抗。1859年率團勇攻陷六安、馳援壽州,因功升千總。1862年,率練勇編入李鴻章的淮軍,號稱“銘字營”。在追隨李鴻章、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的過程中,劉銘傳因兇悍善戰,戰功顯赫,很快由千總、都司、參將、副將提升為記名總兵,成為李鴻章麾下的一員大將。1865年因在山東鎮壓捻軍而提升為直隸總督,並獲得清廷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及一等男爵的封賞。1868年,奉旨督辦陝西軍務,旋因積勞成疾,辭官回鄉。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政府任命他為督辦台灣事務大臣,籌備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撫,加兵部尚書銜。劉銘傳於1884年7月16日抵達基隆,第二天即巡視要塞炮台,檢查軍事設施,並增築炮台、護營,加強台北防務。戰爭就爆發後, 劉銘傳領導台灣軍民頑強堅持戰鬥,苦戰數月,為中法戰爭最終取得勝利作出了極大貢獻。中法戰爭,台灣成為一個重要的戰場,戰爭暴露了清政府在軍事上的突出弱點,尤其是海防的薄弱,這在戰後成為清廷內部討論的主要議題。在幾經討論後,1885年,清政府決定台灣正式建省,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任命抗法有功的原福建巡撫劉銘傳為第一任台灣巡撫。

在他任職巡撫的六年(1885-1890)中,對台灣的國防、行政、財政、生產、交通、教育,進行了廣泛而大膽的改革,全面推進台灣的近代化進程,使台灣的面貌煥然一新。這次自強新政是清朝統治台灣220xx年中最重要、也是最後的一次改革。

劉銘傳的改革涉及軍事、行政、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範圍相當廣泛。因為當時台灣正面臨着帝國主義侵略的嚴重威脅,一切措施不得不首先從鞏固國防出發,並始終以鞏固國防為中心。然而,劉銘傳的改革是在當時已經腐爛透頂的清政府支配下進行的。在其推行過程中,他遇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種種阻力。因此,儘管他很想有所作為,也做出了巨大的成績,但還是有不少人對他進行掣肘、攻擊與誣衊,迫使他不得不於1891年告病辭官而去。1896年,劉銘傳在家病逝,清追封太子太保,諡壯肅,準建專祠。

27.黃海海戰

中日甲午戰爭中發生在黃海的一場海戰。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軍統帥丁汝昌率10餘艘艦艇護送援軍至大東溝。當準備返航時,在大東溝南的黃海海面上,遭遇日本艦隊的襲擊。激戰中,丁汝昌受傷,右翼總兵、“定遠”艦管帶劉步贍代丁汝昌督戰。在黃昏時,日艦首先退出黃海。黃海之戰中,中日參戰軍艦數目相等,力量相當。日本有五艦受重創,北洋海軍有五艦沉沒,損失較大。李鴻章以“保船制敵”為由,令北洋艦隊躲到威海衞軍港,日本控制了黃海制海權。

28.光緒皇帝

清同治皇帝死後沒有兒子,慈禧為了能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親自指定醇親王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親生子,年僅4歲的載湉繼承皇位,於公元1874年12月乙亥日立載湉為皇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光緒”。光緒繼位後,由慈禧專權。至光緒16歲,慈禧"歸政",但仍實掌大權。年輕的光緒皇帝眼見甲午戰爭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恥辱,“不甘作亡國之君”,一心想有所作為。他接受康有為、梁啟超提出的變法,準備進行資本主義改革,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一度成為維新派心中的“救世主”。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光緒皇帝下詔變法,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推行新政,變法圖強。光緒發佈了一些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詔令,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為主的清室貴族的阻撓。被迫寫了退位詔書,將政權全部交給了慈禧,然後被關進了南海中的瀛台,也就是荷花池中央一座四開間的平房中,斷絕了和外邊的一切接觸。

光緒二十六年(1920xx年),中國北方爆發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引起英、俄、法、德、美、日、意、奧匈等八國聯軍入侵。在八國聯軍逼近北京時,光緒被慈禧帶着逃亡西安。光緒二十八年(1920xx年)一月,光緒又被慈禧帶回北京,仍然被囚禁在瀛台。光緒帝沒有勇氣衝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

29.《馬關條約》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戰爭時李鴻章和日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規定中國承認朝鮮“獨立自主”;割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軍費2億兩白銀;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設立工廠,產品運銷內地只納進口税;為保證中國履行條款,日軍暫佔威海衞。

馬關條約的影響:①《馬關條約》是《南京條約》以來嚴重的喪權辱國條約,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面臨嚴重民族危機;②承認朝鮮“獨立自主”,解除了中朝“宗藩關係”,為日本吞併朝鮮進攻中國提供了條件;③鉅額賠款接近清政府全年總收入的3倍,超過了中國財政承受能力,使清政府只得借外債;④允許日本在中國設廠,適應了帝國主義的資本輸出需要,給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帶來不利;⑤四個通商口岸的開闢,使富庶的長江流域向帝國主義開放,便利了它們的入侵;⑥中國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等,掀起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⑦條約改變了東北亞國際局勢,日本很快實現了“脱亞入歐”戰略,走上了侵略亞洲的道路。

30.《璦琿條約》

1858年5月28日俄國強迫奕山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主要內容為: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在璦琿對岸精奇里江(今俄國結雅河)以南的小塊地區(後稱江東六十四屯)保留中國永久居住權,歸中國管轄;烏蘇里江以東的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中俄“共管”;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只准中、俄船隻往來。清政府對奕山等作了處分,並沒有批准條約。但沙俄還是把璦琿北岸的海蘭泡改名“報喜城”(布拉戈維申斯克)。

31.子口税

子口税制度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產物。當時以海關所在口岸為“母口”,內地常關、釐卡所在地為“子口”。 19世紀中葉至 20世紀 30 年代進口洋貨運銷中國內地及自內地運送土貨至通商口岸出口時所納的抵代通過税的一種税款。這種抵代税相當於進出口税的一半,故又稱子口半税。早在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已有干預中國內地税的動向。

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第28款規定,英商販運洋貨入內地銷售和自內地運土貨出口,所經內地各卡,倘願一次繳納,以免各卡重徵,土貨可在首經子口上税,洋貨可在海口完納,所徵若干,綜算貨價為率,每百兩徵銀二兩五錢。這就是後來所説的子口税。同年中英《通商章程》第七款又規定:①出口土貨的子口税改在出口海關繳納。②子口税率定為進出口税率之半,稱子口半税。1861年10月清政府和各國公使會商以後,頒佈了一個 《通商各口統共章程》,於是各國商人都得享受英商的同樣特權。子口税制有利於西方侵略者推銷洋貨和搜刮土產,例如1869年(同治八年)福州關領有子口單運經內地的洋標布計2820匹,1871 年增至9.7萬餘匹,又如1866年華商自內地販運生絲到上海,每包負擔內地税30兩以上,在三聯單掩護下的外商,卻只負擔 5 兩,兩者相差六七倍。因此,子口税制度不但破壞中國主權,而且加深了中國經濟的半殖民地化。直到1931年1月1日,南京國民政 府 明令廢 除厘金及由厘金變名之各種税 捐以及常關税等,子口税制度遂失其存在的根據,被同時廢除。

32.《天津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1858年6月13日,俄使普提雅廷扮演“調停人”,逼簽訂中俄《天津條約》,攫取了沿海通商、內地傳教、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權;兩國查勘未訂明邊界。6月18日,美使列衞廉也逼籤中美《天津條約》,取得許多特權。

6月26日中英《天津條約》、6月27日中法《天津條約》分別簽字。規定公使常駐北京;增開牛莊(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灣(後定為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內地遊歷、通商、自由傳教;外國商船在長江口岸往來;賠款英銀400萬兩,賠款法銀200萬兩,等等。11月,桂良等同英、法、美分別簽訂《通商章程善後條約》。規定鴉片貿易合法化;中國海關税務由英國人“幫辦”;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值百抽五;洋貨運銷內地,只納2.5%的子口税,免徵內地税。

33.門户開放政策

19世紀末美國提出並對華採取的侵華政策。19世紀末,美國因為進行與西班牙爭奪菲律賓的戰爭,未能參與對中國海灣港口和“勢力範圍”的爭奪。1899年9月和11月,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向英、德、俄、日、意等各國提出所謂的華“門户開放”、貿易機會均等的照會。各國互不干涉他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或租借地內的任何既得利益;各國運往勢力範圍內各口岸的貨物,一律由中國政府按照現行税率徵收關税;各國在勢力範圍內,不得徵收高於本國船舶的港口税和商品的鐵路運律。此後不久,美再次照會各國,主張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的完整,維所各國在中國各地平等公正貿易的原則,把最初的開放“勢力範圍”和租借地的政策應用到整個中國,形成“門户開放”政策。

“門户開放”標誌着美國不再追隨英國侵略中國的做法,提出獨立的對華政策。其實質是在承認列強在華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使美國得以分享其他列強在華取得的一切侵略特權。

34.《海國圖志》

魏源根據《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獻資料,綜述各國曆史、地理及中國應採取的對外政策而編寫成的重要著作。1842年刻本50卷,1847年刻本增訂為60卷,1852年又擴編為100卷。《海國圖志》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上,是第一部較為詳盡較為系統的世界史地著作。此書系統介紹了外國曆史、地理和科技知識,對外國的沿革地理作了整理和研究。所記各國氣候、交通貿易、民情風俗、文化教育、中外關係、宗教、科學技術等,都超過了前書。該書是中國較早的世界地理志和最早的世界地圖集,對研究中國近代地理學史和地圖學史也有相當參考價值。

該書譴責投降派“夷兵不可敵”的賣國論及頑固派視堅船利炮為“奇技淫巧”的昏憒,對戰和外交策略提出見解,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魏源介紹和評説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認為西方政治制度優點在於:廢除了世襲制和終身制,打破了封建家天下局面;議員和總統皆自下而上地由民眾選舉,議會表達民間的意見

魏源編寫《海國圖志》,對以後的中國思想界產生了較大影響,使中國人跨出了“國界”,認識世界的新鮮事物。《海國圖志》傳入日本後,對日本的學術和政治產生過不小影響。梁啟超讚譽説:“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實為先驅。”

36. 三國干涉還遼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俄、德、法三國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聯合干涉日本,要求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的事件。1895年4月17日,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內有日本割佔中國遼東半島的條款。沙俄認為這觸犯了其在華的侵略利益,遂拉攏法國、德國共同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而清政府則須支付3 000萬兩白銀加以“贖回”。此後,三國以干涉還遼邀功索償,強迫清政府給予租借軍港、修築鐵路、開採礦山等特權。沙俄乘機迅速擴大在中國東北的侵略勢力。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也由此而起。オ

二、簡答題

1.片面最惠國待遇

指締約國一方得以均沾對方給予第三國的一切條約權利和待遇,但並不給予對方以對等的利益。1842年簽訂的中英《虎門條約》規定,任何國家和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在中國取得侵略權益時,英國均可分享,此後,各國列強紛紛通過不平等條約取得片面最惠國待遇。

2.不平等條約體系

中國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條約,從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算起,到1943年中美、中英簽訂廢除列強在華特權的新約為止,整整延續了一個世紀。隨着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的領土、海關等等主權不斷喪失,使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主要的條約有《南京條約》、《天津條約》《馬關條約》《中法新約》《辛丑條約》等等,《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着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的走狗。具體內容,參看大綱解析。

3.説出中國近代史上中英有關香港的三個不平等條約及其內容。

1840年發生鴉片戰爭,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856年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龍半島北部以及附近235個大小島嶼(後統稱“新界”),租期99年。

4.左宗棠收復新疆之史事。

左宗棠對列強侵略新疆主張“東則海防,西則塞防,兩者並重”,力主進兵收復新疆,消滅阿古柏政權。左宗棠關於收復新疆的主張,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出兵新疆。左宗棠經過充分準備,於1876年3月分兵三路進疆,在當地人民支持下,僅用半年時間就收復了新疆北部失地。1877年春,左宗棠進兵南疆,一鼓作氣拿下吐魯番等地。阿古柏政權土崩瓦解,他本人服毒自殺。1878年,左宗棠收復阿古柏佔領的新疆全部土地,粉碎了沙俄、英國利用阿古柏政權侵吞新疆的陰謀。

5.《中法新約》有哪幾點主要內容?

1885年6月中法戰爭結束時李鴻章在天津與法國駐華公使巴德諾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全稱《中法會訂越南條約》。規定中法會同勘定中國和越南北圻邊界;中國修建鐵路應向法國“商辦”;在中越邊界開埠通商。法國侵入了雲南、廣西,加深了我國西南邊疆危機。

三、論述題

1.鴉片戰爭後20xx年間中國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

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它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

鴉片戰爭前,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統一的國家;戰後,中國的領土開始被割裂,國家主權(領土主權、海關主權、司法主權等)遭到破壞,中國已經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戰前,中國在經濟上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國家;戰後,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逐漸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中國逐漸被納入世界殖民主義體系,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戰後,在東南沿海出現了最早的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其中以上海發展最快,自50年代起,上海的出口貿易佔全國出口的一半以上,取代廣州而成為全國對外貿易的中心。1845年11月,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強迫清政府地方官吏議定土地章程,在上海劃定一個區域作為英國人居留地,這是外國侵略者在中國設立租界的開端。在租界裏外國侵略者排斥中國的主權,實行獨立於中國的行政系統和法律制度,使租界成為“國中之國”,成為他們進行政治和經濟侵略的基地。

鴉片戰爭後,在通商口岸出現了一批為外國商行推銷商品和收購土貨的買辦商人,他們與外國侵略者有密切的聯繫和共同的利害關係,經濟上又有相當的實力,受到清朝地方大吏的器重,買辦商人開始在政治舞台上顯露頭角。

鴉片戰爭後不久,在五口通商地區的外國資本主義企業中,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一批近代產業工人。其人數雖然不多,但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顯示了中國社會階級關係的新變化。

鴉片戰爭以後,隨着社會經濟的變化,在思想文化領域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在封建士大夫集團中,出現了一批註意研究現實問題,主張向西方學習,倡言改革,以強國禦侮的有識之士,林則徐、魏源等是其主要代表人物。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還在鴉片戰爭前,在主張鴉片,堅持抵抗外國侵略的同時,林則徐就派人積極瞭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情況,蒐集有關資料,翻譯西書,編成《四洲志》。魏源則根據《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獻資料,綜述各國曆史、地理及中國應採取的對外政策,編寫成《海國圖志》一書,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戰後,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從此,中國人民肩負反帝反封建的雙重任務。中國歷史進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時期。

2.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北師大20xx)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與璞鼎查在南京簽訂了中英《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後,1843年7月22日,英國強迫清政府補訂了《五口通附粘善後條款》即《虎門條約》。通過《虎門條約》,英國又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居住及租地權。

《南京條約》及《虎門條約》簽訂後,西方資本主義和國對英國所獲取的侵略利益十分眼紅,紛紛接踵而至,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是歐美資產階級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鎖鏈。從此,中國在西方資本主義的強力驅使下,被捲進了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

3.簡述1858年在上海簽定的《通商章程善後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答案要點:1858年11月,桂良等在上海同英、法、美三國分別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約》,規定:鴉片貿易合法化;中國海關由英國人“幫辦税務”;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照時價值百抽五徵税;洋貨運銷內地,中納按價值2.5%的子口税外,免徵一切內地税。《天津條約》和《通商章程善後條約》的簽訂,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4.論述晚清歷次對外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華中科技大20xx)

答案要點:

(1) 中英鴉片戰爭的影響。

中國獨立自主的地位開始改變,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主權開始失去。領土、領海、司法、關税、貿易等主權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西方列強開始把中國變為它的商品傾銷和原料產地,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中國逐漸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開始淪為半封建社會;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中國人開始開眼看世界;中國社會階層複雜化,在外國人開辦的工廠中出現了無產階級,國內出現了買辦階層;社會矛盾出現變化,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前者的地位逐漸上升。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帝反封建任務。中國歷史進入民族民主革命時期。

(2)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侵略者取得比第一次鴉片戰爭更多的利益,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俄國也趁機蠶食我國東北大片領土。中國半殖民地性質加深,還擴大到政治領域,中央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清政府開始成為外國在中國的統治工具,中外勢力開始聯合起來。同時,面臨外國明顯優勢的科技軍事等力量,許多有識之士開始倡導學習西方,最終開始了一場學習西方的運動即洋務運動。

(3)中法戰爭的影響。

1883-1885年,法國發動了侵略越南和中國的戰爭。中法戰爭是由越法戰爭演變而來的國際爭端,起源於法國覬覦越南北圻。最後,清政府在英、美、俄等國的調停下與法國謀求和談,並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法國實現了打開中國西南大門的侵略目標。

(4)中日甲午戰爭的影響。

1894 -1895年,日本發動了對朝鮮和中國的侵略戰爭。因1894年是農曆甲午年,史稱“甲午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帝國主義列強向中國投放政治貸款,爭奪中國鐵路修築權,爭奪開礦權,爭相在中國辦廠,刺激了各國向中國的資本輸入,同時也刺激了中國民間設廠的熱忱。《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刺激了各帝國主義的貪慾,他們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山東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東北成了沙俄的勢力範圍,廣東、廣西、雲南成為法國的勢力範圍,長江流域成了英國的勢力範圍。

(5)八國聯軍入侵。

慈禧太后支持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引發了外國的不滿,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清政府投靠外國,義和團拼死抵抗,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可輕辱的巨大力量。最終中國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此條約標誌着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也使清朝統治集團喪盡人心,為維護統治,相繼提出新政改革和破天荒的政體改革——預備仿行立憲。同時帝國主義列強在華展開了新的爭奪,重點是掠奪中國的鐵路、礦山,強迫清廷接受其政治性的貸款。20世紀初的新形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開始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鬥爭。

5.論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的不平等條約。(人大1998)

1856至1860年,正當太平軍與清軍在長江中下游激烈爭奪的時候,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了新了侵華戰爭。因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所以被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也稱“英法聯軍之役”。1858年6月26日、27日,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分別簽字。主要內容有:公使常駐北京;增開牛莊(後定為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灣(後定為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英、法等國人可往內地遊歷、通商、自由傳教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修改税則,減輕商船噸税;對英賠款銀400萬兩,對法賠款銀200萬兩。11月,桂良等在上海又同英、法、美三國分別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約》,規定:鴉片貿易合法化;中國海關由英國人“幫辦税務”;海關對進出口貨物照時價值百抽五徵税;洋貨運銷內地,中納按價值2.5%的子口税外,免徵一切內地税。《天津條約》和《通商章程善後條約》的簽訂,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英、法政府遠不滿足從《天津條約》攫取的種種特權,蓄意利用換約之機再次挑起戰爭。1860年春夏,英、法侵略軍再度來華,發動擴大了的侵華戰爭。10月24日、25日分別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不僅承認《天津條約》的完全有效,而且又規定:增開天津為商埠;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歸英屬香港界內”;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堂資產,法方還擅自在中文約本上增加:“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800萬兩,卹金英國50萬兩,法國20萬兩。

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定,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地位進一步加深,中國人民的苦難更加深重了。

1860年11月14日,被迫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北京條約》除迫使清政府確認《璦琿條約》外,還規定:(一)烏蘇里江以東地區40餘萬產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俄國。(二)中俄西部未定邊界,將來還需重新勘定。(三)俄國取得在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張家口、喀什噶爾等地免税貿易、設立領事並享有領事裁判權。通過中俄《北京條約》,沙俄不僅把《璦琿條約》規定劃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強行割佔,而且又為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根據”。沙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大的獲利者,它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和一系列的勘界條約,侵佔了我國1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6.簡述中日甲午戰爭的意義和影響。

答案要點:

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徹底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戰爭失敗宣告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自強”願望的徹底破滅,從而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救中國不能僅僅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更重要的是落後制度的改變,使得救國道路的探索開始向更深方向發展。

帝國主義列強向中國投放政治貸款。爭奪中國鐵路修築權,爭奪開礦權,爭相在中國辦廠,列強在中國的侵略方式變成了以資本輸出為主。

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刺激了各帝國主義的貪慾,他們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德國緊步後塵。它早就看中了膠州灣。從此,山東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東北成了沙俄的勢力範圍。廣東、廣西、雲南成為法國的勢力範圍。長江流域成了英國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