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的美文欣賞:校園裏的兩棵枇杷樹

本站:生活是美麗的,一個細微的變化説不定就可以讓我們發現一個新的世界,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校園裏的兩棵枇杷樹》。

關於生活的美文欣賞:校園裏的兩棵枇杷樹

那一年,我擔任高三畢業班班主任,我們班級的教室在學校3號教學樓的一樓。我站在教室外,或者在教室內透過窗户,就可以清楚的看到2號教學樓後的那兩棵枇杷樹。這兩棵枇杷樹,不是原來就生長在這裏的,而是因為校園改建後,為了校園綠化從外地移植來的。這兩棵枇杷樹移植來的時候,已經很粗壯了,如果不是移植到校園,我想它們早已是枝繁葉茂果實滿枝了。

我一向不喜歡移植大樹,我認為移植大樹,那是對大樹的摧殘,每一次的移植對大樹來講,那就是要過生命的鬼門關。我們知道,所謂根深葉茂,就是每一棵大樹都有發達的根系,它們有許多粗大的根深入地下,還有密密麻麻的根系佈滿周圍的土中,這樣它們才可以在無人照料的時候,吸取營養、吸取水分,讓自己的生命得以昌盛。作為一個從鄉村走來的人,我知道,不是每一棵樹都能成為大樹的。我一直認為,每一棵大樹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它們的生命力強的讓人驚歎。移植大樹,儘管人們為了增加大樹成活的機會,要保留一部分樹根,甚至保留樹根周圍的土壤,用草繩團團包裹好樹根和泥土,但還是要斬斷大樹很多的根,至於大樹的密密麻麻的根系則很少保留。為了減少大樹水分的蒸發,需要去掉大樹的很多枝丫,去掉大樹的樹冠。

由於根系被破壞,減少了大樹吸收營養的能力,去掉的樹冠減少了大樹的光合作用,因而對大樹來講,每一次的移植都是生死的考驗。這兩棵枇杷樹移植來的時候,我很擔心它們能不能過了這一關。

雖然兩棵枇杷樹根的底部培了很多的土,樹幹上還掛着好幾個營養液瓶,不停的給它們增加營養,但兩棵大樹還是有氣無力的生長着,讓我感到大樹的無奈與悲傷。我想,如果大樹能夠説話,一定會極力反對把自己移植到校園,它們一定不願意離開故土,離開養育自己的地方,大樹如果能夠動手,一定會攻擊那些移植它們的人。可惜的是,大樹沒有辦法,它們來到了校園。對它們來講,到了新的環境,要麼活,要麼死。

我一直關注着大樹的生長。春天到了,我發現兩棵枇杷樹都長出了新葉,但我知道,這並不表明兩棵枇杷樹就活了,那要看樹的新芽是不是能夠繼續生長,能不能儘快長出如扇的樹冠。第一年兩棵枇杷樹沒有什麼差異,第二年東側的枇杷樹新葉明顯比西側的多了許多,到了第三年,東側的枇杷樹已經是新葉滿枝,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知道東側的大樹走過生命的關口,在新的地方成活了。而西側的那棵枇杷樹雖然也有一些新葉出現,但一直是稀稀落落的,我很擔心它能不能過生命的關口。幾年過去了,兩棵枇杷樹慢慢顯示了明顯的差異,東側的枇杷樹已經變得枝繁葉茂,還結了滿樹的枇杷,而西側的枇杷樹則一直沒有什麼好轉。最終西側的枇杷樹,由於影響綠化美觀,加上看不到成活的希望,被挖掉再重新補栽了一棵新的枇杷樹。當我看到新的枇杷樹的時候,心中真的有一點傷感。我想,如果沒有那一次的移植,被挖掉的這棵枇杷樹一定早已綠陰如蓋,碩果滿枝了。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和這兩棵枇杷樹一樣,我們為了生活,離開家鄉,離開親人,離開熟悉的地方,不得不面對困難,面對許多難以越過的坎。我們面對突然的變故,面對別人的責難,無論我們心中怎麼不捨,我們的壓力多麼大,生活的車輪依然向前走。如果我們能夠坦然面對,慢慢適應,就會成為生活列車的乘客。如果我們心中一直戀戀不捨,那就會被生活的列車丟下,成為一名生活的棄客,留下難以承擔的遺憾。

生活是美麗的,變化雖然讓人不適,但變化説不定可以讓我們發現一個新的世界。就像那棵成活的枇杷樹,可以見證校園內孩子郎朗的讀書聲,可以感受孩子們的青春活力,它的果實可以為孩子帶來快樂,這也是它來到校園的收穫吧!

公眾號:洪澤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