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調研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19年會計調研報告會計崗前培訓現狀調研報告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調研報告關於企業財務會計嚴以律己素質建設調研報告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也稱內部控制制度,是指單位為了保證經濟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其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和程序,採取的制度和方法。《會計法》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是各單位的法定義務。

會計調研報告4篇大綱

一、內部會計監督現狀

內部會計監督是單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據各項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通過記錄、計算、分析、檢查等方法,對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使之能夠按既定的目標和要求來進行。從目前單位內部監督的總體情況看,內控制度不嚴、監督職能乏力、守法意識淡薄,不僅導致一些違規、違法問題通過會計工作“合法化”,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也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一是內部控制不嚴。這是一個單位會計機構設置的問題,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嚴密,會計事項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不清,達不到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會計要求,這不僅使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流於形式,也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會計監督乏力。雖然《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監督本單位經濟活動的職權,但由於缺乏會計依法行使職權的保障措施,會計人員往往是“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一些單位的內部會計監督實際上已是徒具虛名。

三是守法意識淡薄。一定時期人們的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直接影響着人們對法律法規的遵守情況。從目前情況來看,無論是單位領導還是會計人員對會計法規、税收法規等政策的“有法必依”意識尚相當薄弱,甚至為了集體利益、團體利益或個人利益,將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置於腦後。

二、內部會計監督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規建設不健全是首要原因。我國會計監督的法律約束機制不建全,使得會計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監督職能,導致企業會計監督不力。比如,新的《會計法》雖已頒佈,但是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卻沒有跟上。

(二)人事管理體制的影響是直接原因。任何信息都來自於人的活動,會計信息也不例外。不同的人事管理體制,對人的意識和行為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其一、一些企業單位領導的人事管理仍然集中在政府部門,有着濃厚的政治色彩,使單位領導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家,更重要的是一個政治家。面對上級下達的“硬指標”,單位領導在這種壓力下,不越過會計監督粉飾報表、編造假數就難過考核關,嚴重的將被“一票否決”,“烏紗帽”難保;而且許多領導在“官出數、數出官”不良風氣的影響下,為迎合領導意志,不得不以虛假報表上報,所謂的“假業績能引金鳳凰”,就是這個道理。其二、由於目前企事業單位掌握着對本單位財會人員的評先、評優、任命、提拔、調動、晉升等職權,會計人員“捧”的是本單位的“飯碗”。儘管國家規定各級財政部門管理本地區會計工作,每一位會計人員也都想堅持“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帳”的從業原則,做一名出色的會計人,但在單位領導為了自己以及小團體利益而不顧國家財會法規和財經紀律的情況下,會計人員不得不違反會計監督的要求而屈從單位領導的意志。

(三)會計人員素養的不高是主要環節。一般而言,會計人員是企業會計監督的直接參與者,一些會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職業道德意識不強,主觀性、隨意性較大,缺乏職業風險意識,職業判斷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惟命是從,在權大於法的思想下支配下,將會計監督置之一旁。如果會計人員具備了較高的業務素質和道德水平,就能夠自覺抵制來自於各方面的誘惑和壓力,嚴格執行會計監督的相關內容,拒絕製造虛假會計信息。但是,治理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存在的一些問題,不能完全依賴於會計人員業務素質、道德素質的提高,更要有良好的法制環境、經濟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共同促進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有序運行。

三、健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控制體系的基本內容

健全單位內部監督控制體系,主要包括“四個性”。一是安全性。通過適當業務權限的設置和合理的授權,保證貨幣資金進出企業的安全性;二是可靠性。通過準確的會計記錄、計量及記載,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三是可操作性。通過確認、核算方式的制度化,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操作性;四是完整性。通過及時的實物盤點,建立定期盤點制度,保障企業各項資產的完整性。

健全內部監督控制體系主要應從以下七個方面入手:一是配備可靠職員。對關鍵會計崗位人員要由單位領導集體討論任命,並對關健會計崗位人員的行為進行追蹤,打消其投機取巧的企圖;二是實行職責分離。包括經營與會計、財產保管與會計、交易權與財產保管,會計人員之間的職責分離,形成相互牽制;三是給予恰當授權。可按公司章程、規章制度、企業經營計劃等進行一般授權;四是建立檔案制度。會計檔案、文書檔案要及時、完整地建立,防止篡改,以保持對當事人的責任追究的壓力;五是制定合理程序。會計工作程序要符合專業化分工的要求,有規範的操作標準,能準確劃分責任,並形成必要的牽制;六是實行職責輪換。對關健會計崗位人員建立職責輪換措施,及時發現各崗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七是建立檢查制度。對控制系統的運轉情況,定期安排外部人員或內部審計人員檢查,以保證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

四、保證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執行的主要措施

(一)依法執政是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執行的保障。《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單位領導在建立和執行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控制環境中起着關鍵性作用。單位領導應當嚴格執行《會計法》的相關規定,依法行政,保障各項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執行。

(二)人員選用是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執行的基礎。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完善這是前提,但是沒有相關具體的工作人員來運作,也不能充分發揮其相應的作用。單位的擇人、選人、用人政策直接關係着企業的人員配備,直接影響着是否有較高能力的人員來執行內部控制制度。要杜絕賬户設置不合理、記錄不真實的情況,充分發揮會計監督制度的職能作用,就必須重視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人員的培訓與再培訓,定期進行考評,獎優罰劣。

(三)嚴格內審是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執行的保證。內部審計機構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項基本措施,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不僅包括審核會計賬目、會計核算及遵守法律法規情況,還包括稽查、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業內各組織機構執行指定職能的效率,並向企業最高管理部門提出報告,從而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嚴密。

(四)提高素質是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執行的保證。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不斷髮展,對財務人員的需求不斷增加,一大批人員加入到會計隊伍中來,使會計隊伍迅速發展壯大,但就其個人素質,業技水平來講參差不齊;另外,新的經濟現象不斷湧現,會計方面所涉及的學科和內容不斷增加,新的情況也不斷在出現,需要進行研究,因此,有必要進行培訓,以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水平。使會計人員樹立起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忠於職守,嚴格監督,實事求是,搞好核算,精心理財,優質服務的良好職業道德。要不斷進行觀念更新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對新問題的判斷力,在思想上把會計監督從單純的“檢查、督促”觀念中糾正過來,克服那種一講監督就是“管、卡”的陳腐觀點,樹立起會計監督是為發展生產經營服務的指導思想。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有責任有義務通曉財經法規,宣傳國家有關財經方面的法律法規,嚴格把關,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出謀劃策,當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當與領導在財經方面發生不同意見時,如果不涉及原則問題,除了詳實向領導做好解釋外,應無條件地服從領導的決定;在涉及原則問題時,要依法行使會計的監督職能進行堅決的抵制,確保國有資產不受損失,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監督作用。

(五)強化地位是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執行的環境。要使會計人員安心工作,正確行使會計監督職能,必須提高會計人員的社會地位和知名度,為會計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要搞好會計監督僅僅依靠會計人員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社會各階層都來關心和支持,最大限度地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共同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會計崗前培訓現狀調研報告2019年會計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進入21世紀,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作用不單純是事後記賬、算賬,而是通過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積極參與經濟管理,為宏觀決策和微觀管理服務。會計信息也不是單純反映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因此,會計職業要實現其自身價值,增強與從業崗位的適應度,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會計的崗前培訓和各種形式的實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通過對市本級會計人員的現狀調查,對崗前培訓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並提出相應對策。

一、市會計隊伍現狀

目前,市共有持證會計人員1179人。從會計人員學歷層次看,持證會計人員中,具備中專及以下學歷335人,佔28.3%,具備大專學歷512人,佔43.4%,具有大學本科學歷328人,佔28%,具備研究生學歷的只有4人,佔0.3%。從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看,具有高級會計師職稱的有5人,佔0.3%;具有中級會計師職稱的有59人,佔5%,具有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有709人,佔59.7%,無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有401人,佔35%。會計人員中,在崗註冊的會計人員1102人,佔持證人員93.4%;不在崗註冊的77人,佔持證人員6.6%。在新任會計中,最近三年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有154人,佔持證人員13%。

近年來,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市在會計人員教育培訓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會計人員素質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保證了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和會計制度改革的順利實施。但會計人員專業素質、知識結構、職業道德等與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會計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1、會計人員知識結構不夠合理。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會計改革的不斷推進,要全方位地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會計人員再也不能侷限於單純的會計核算,而是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較強的職業判斷能力、預測分析能力、縱橫協調能力,會計人員不僅要精通本行,還必須具備網絡信息、法律、金融、管理等知識。但從會計隊伍的實際情況看,大部分會計人員只瞭解簡單的核算知識,會計工作侷限於記賬、算賬、報賬,會計核算只是服從税法的“税務會計”,不是遵循會計準則的“財務會計”,更談不上參與分析決策和管理。

2、會計人員學歷層次和專業技術職稱偏低。由於各種歷史原因,目前在崗的會計人員中,相當一部分是通過“師傅帶徒弟”方式培養起來的,而且許多還是屬於“半路出家”,從別的行業轉行從事會計工作,這部分人員在就業前沒有經過正規的專業培訓,儘管工作後邊學邊幹,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但系統的財會專業知識比較缺欠,會計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也不高。

3、許多會計人員不求進取,職業意識不強。許多會計人員不注意加強學習,缺乏鑽研業務、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默守陳規,業務知識貧乏,對新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不認真學習和鑽研。從每年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情況看,許多會計人員把繼續教育培訓看成是為了應付財政部門從業資格的檢查,這樣的會計人員既不能提供真實可靠的核算資料,更談不上為企業理好財當好家。

因此,加強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特別是重視初涉會計工作的新任人員的崗前培訓和會計實務操作培訓是提高會計隊伍整體素質、加快會計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我們對我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班學員、今年新取得上崗證人員和想取得會計上崗證人員進行了初步統計,在取得會計上崗證後準備從事財會工作的佔72%,不打算立即從事財會工作的佔28%。對於沒有從事財會工作的人員其原因:60%的人考證是為了給自己充電,40%的人是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單位。調查人員中有50%的人從事實際財會工作感覺力不從心。

二、會計培訓現狀的原因分析

針對目前,我市會計培訓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會計事務科走入相關行業羣體部門調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會計隊伍的規模擴大迅速,崗前培訓缺乏。如前所述,僅我市本級,近三年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就有154人,佔持證人員13%。同時,有相當數量的持證會計人員,雖然從業資格證書已取得,有的甚至已從事會計工作多年,但工作仍覺得力不從心,尤其是對會計實務的處理仍顯知識底藴不足,因此有的沒有找到合適的財會崗位,有的雖上了崗但只能勉強應付簡單的會計事務。可見,潛在的會計崗前培訓市場較大,這些人員包括:一是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未上崗的人員,二是輪崗會計人員,三是新任會計,都需要實務技能方面的培訓。

2、會計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夠強,供給較少。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培訓內容的要求方面,一是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務操作知識培訓的人員,佔65%,尤其是對一些剛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雖然他們經過了考前培訓,但對實務操作經驗比較匱乏;二是要求參加外貿企業會計操作培訓的人員,佔15%,因為隨着外貿企業的迅猛發展,在會計實務操作中,要求參加外貿企業會計操作培訓;三是急需瞭解和掌握最新出台的税收法規知識的人員,佔20%,以便在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前提下,進行税收籌劃,合理避税。而目前社會上的各類會計培訓主要是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前培訓、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考前培訓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前兩者是考前培訓,後者,近幾年的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內容主要以會計法、新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新企業會計準則內容為主,對提升財會部門負責人、主管會計的業務水平很有幫助,但對相當部分初涉會計工作的人員幫助不大。對於將要上崗或新任會計人員來説,現在的會計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供給不足,他(她)們需要的是“手把手”的會計實務基本操作技能培訓。

3、教育培訓缺乏約束激勵機制。我們的會計培訓存在培訓是“硬任務”,但培訓的各項激勵約束機制在目前的會計教育培訓工作中並沒有真正得以落實,再加上培訓考核、評比制度的不完善,自教自學的培訓方法,使教與學兩方面都沒有較大的壓力和動力。會計幹部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內動力不足。部分幹部一天到晚工作生活忙忙碌碌,加班加點,抱怨工作壓力大,家庭事務多,沒有時間“充電”;一些會計幹部認為當前所處崗位對知識、技能的要求不高,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另一些年齡稍大的幹部認為自己“船到碼頭,車到站”,學與不學一個樣;還有些人平時鬆鬆垮垮不學習,考試時手忙腳亂靠作弊;而長期從事行政工作的人員,業務知識培訓的機會少,會計業務知識薄弱,想學業務沒機會,即使學到知識也沒機會實踐,時間一長也容易忘記,因而也缺少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三、拓展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模式,加強會計崗前培訓

1、搭建會計人員信息交流平台。隨着經濟的發展,現機關事業單位要加強內部財務管理,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和管理,由此帶來對高素質財會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但現實情況是,一方面,急需高素質的財會人才,而難於尋找;另一方面,社會上大量閒置的會計人員難以求職。因此搭建會計信息平台,構築會計人才市場,對滿足財會人才的需求,挖掘會計人力資源,發揮牽線搭橋的紐帶作用,有着重大意義。財政局會計事務科可採用在政府信息網站設立“會計人才教育服務專欄”的形式,建立信息庫包括會計人員的基本信息、繼續教育、懲罰記錄、信息變更記錄、就職需求等情況,任何單位都可以隨時查詢會計人員的信息。有需要會計人員的單位可到服務專欄辦理申請,有意謀求會計職位的持證人員經過服務專欄提供個人資料由會計事務科提供培訓以及資格認定後,發給合格證書並推薦工作。搭建會計服務專欄網站,便於會計人員與培訓機構進行信息溝通。培訓機構建立會計信息平台後,可通過舉行聯誼會、成立協會等活動,使會計人員之間、會計人員與培訓機構、會計人員與企業之間加強互動、溝通感情。

2、創新會計培訓模式。一是開辦網上課堂。“會計人才教育服務專欄”網站開辦後,要開發適合會計崗前培訓的教學管理軟件,建成較為完善的信息化教學管理網絡,並製作一批多媒體課件,聲像並茂地實施教學。還可以選擇具備條件的若干市縣聯網,通過遠程教育實施培訓,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果。二是實施課堂實踐性教學。會計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和操作性較強的工作,用人單位往往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能直接上崗承擔會計工作,因此,會計培訓中必須加強課堂實踐性教學。在這次調查中,有70-80%的急需上崗人員希望參加會計實務操作培訓。單一的考證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學院的求知願望,因此會計實務實踐性教學顯得額外重要。課堂實踐性教學可以分出納實務、企業會計實踐教學、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税收申報實務、倉庫管理實務等,手把手地指導學員建賬、日常核算、成本核算、賬項調整、期末結帳和年度決算等業務,形成由簡單到複雜、單項到綜合的實踐性教學體系。三是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隨着各種財務應用軟件在實際工作中的廣泛使用,會計電算化成為代替手工記賬的一種新型手段,因此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取得的考試科目中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既是必須的又是急需的。使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在專業實務操作能力方面,“既能手工記賬,又能適應和使用各種財務應用軟件”的目標。

3、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做到施教與需求有機結合。在對會計人員的需求做充分的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堅持內在需求與現實需求相結合,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着手:一是分層次組織培訓。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參加會計培訓的有不少中小企業業主,隨着經濟的發展,他們也很迫切地要求掌握會計、税收等基本知識,以便於分析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便於理財增效,有些小企業業主自己還兼任出納工作。針對中小企業主這個羣體,希望掌握會計知識的情況,我們可安排會計相關法律法規、會計報表的分析和利用,企業管理等的培訓;對於新上崗或新輪崗的會計人員,則加強會計、税收、成本等實務操作培訓;對於未上崗的會計人員,重點進行課堂實踐性和會計電算化教學,通過系統培訓使學員一上崗就能勝任基本的會計工作。二是分行業組織培訓。不同行業的業務具有其特殊性,培訓內容可結合各行業的實際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如製造業、商品流通業、建築施工業、外貿業等,在師資安排上,適用所有行業會計人員的一般性知識,可由培訓機構選派教師講課,體現行業特點的專業知識,培訓機構應聘請相關行業中經驗豐富的會計人員授課。

4、加強會計培訓班的管理。應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注重社會效益,把每一期培訓班都當成一次宣傳自我的機會。首先,強化服務意識。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應強化對會計人員的服務意識,樹立“一切為了學員”的辦學理念,以“誠心、愛心、熱心”吸引學員,以細緻周到的服務打動會計人員。平時注意把要求參加培訓的會計人員的相關信息登記下來;在學習階段儘可能地滿足學員的需求,為學員創造温暖舒適的學習環境;培訓結束後,徵求學員對培訓的意見。其次,提高教育質量。在教學方法上改“填鴨”式為啟發式,重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實行課本、案例、實務、模擬相互推進的教學方法;最後通過考試取得從業資格證書,使此證書在社會上具有權威性。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中最能動、最活躍的因素,優化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貫徹落實《會計法》、發揮會計職能作用的重要手段,會計崗前培訓對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尤為重要,對培訓機構來説也是謀求發展的一條市場廣闊的渠道。

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調研報告2019年會計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新會計準則賦予會計職業判斷較大的空間,客觀上需要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從更廣泛和開放的視角思考會計環境,以面對不斷變化、日益增多的具有不確定性的經濟事項。

一、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

1.樹立會計職業判斷意識。在主觀上樹立職業判斷意識,是會計人員提升職業判斷意識並能夠正確運用職業判斷能力的前提條件。會計人員必須從過去只需根據會計制度的明確規定作簡單的是非判斷向職業判斷邁進。更新過去已形成的排斥判斷、崇尚統一的傳統思維方式,改變處理會計事項時只是按圖索驥地照以前的做法或者請示領導遵照執行,缺乏獨立職業判斷意識的模式。

2.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1)會計人員應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如會計理論、會計準則、管理會計、計算機操作及數據庫、網絡技術等知識,應掌握與會計工作相關的財政、税收、貿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識,這是會計人員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必要條件。同時,具備繼續學習新政策、法規、制度和不斷更新知識,獨立自學的能力。(2)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是在不斷訓練、長期實踐中積累形成的。會計人員除了具備一定的專業和相關知識外,還要注重多參與會計實踐,在實踐中學會分析、判斷、總結,從實踐中不斷積累從業經驗,掌握職業判斷的技能和技巧,能夠排除干擾、堅持原則,對現實中不斷出現的複雜且有不確定的經濟業務以及各種影響因素,能夠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優秀的職業判斷能力不僅需要會計人員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質,而且還要求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較強的洞察力。

3.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會計職業判斷的保證,是衡量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一個標準。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強化職業道德意識,提倡和監督會計人員依法核算、實是求是、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是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重要保障。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環境和會計對象日益雜,會計人員應在嚴守職業道德的前提下做出職業判斷,不斷提升職業判斷能力。這樣,會計人員才能做到從原則上把握問題,從實質上認識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會計職業判斷的應用

1.堅持誠信原則和遵守職業道德。誠信原則是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的重要原則,它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客觀公正地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作出合理合法的判斷。會計人員的誠信是經濟實體誠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誠信的會計人員才能客觀、真實地進行會計核算,提供正確的會計信息。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從事職業活動中思想和行為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準則,對正確進行職業判斷十分重要。會計人員作為特殊的行業人員,在作出職業判斷時,應以遵守職業道德為前提,認真貫徹執行《會計法》和國家有關財經法規、依法理財、客觀公正,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

2.堅持獨立原則。獨立原則要求會計人員不要盲目依從管理層的意見而放棄應有的職業判斷原則,應在充分考慮自身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合理借鑑其他單位對同類會計事項的處理,不要把思想限制在過去的判斷方法和結果中,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對待會計職業判斷。

3.堅持合法原則。會計職業判斷只能在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允許的範圍內作出判斷和選擇,所選擇的會計政策和會計原則必須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精神實質,否則,就是違法行為,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4.堅持謹慎原則。要求會計人員的每一次判斷都有充足的依據為基礎、以免造成判斷失誤。在出現多個備選方案時,應按謹慎原則,對備選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後選擇最優方案。

5.堅持一致性原則。要求職業判斷的依據或方法有一定的穩定性,對於不同時間出現的相同的經濟業務,無論同一個會計人員或不同的會計人員都應運用相同的判斷方法。對於法律法規或準則沒有規定的,在會計處理方法能上能下,也應遵循一致性原則。

6.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相關制度。會計理論、會計準則和制度以及行業財務制度、管理會計和計算機操作技能及數據庫網絡技術等知識,是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最起碼的從業知識,與會計工作有密切關係的財政、税收、金融以及外語等知識是會計人員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必要條件。會計人員不僅要面對實際工作中不斷出現的新的經濟事項,依據有關規定,作出專業判斷,並對這種事項進行記錄的備選方案。優秀的職業判斷能力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質,還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高度敏感性和較強的洞察力,它是會計人員常識、經驗、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綜合反映,要求會計人員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提高職業判斷意識。

關於企業財務會計嚴以律己素質建設調研報告2019年會計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要使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必須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方法和理財手段,達到現代化財務管理的要求,以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新形勢需要。在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方法和理財手段中,財務會計居於至關重要的地位。因為財務會計是企業財務的直接經辦人,根據企業的總體工作部署和目標任務要求管理具體財務工作,企業財務工作的好壞與財務會計的素質有直接的關係。要搞好企業財務工作,必須加強企業財務會計素質建設。本文就此問題對xx市(縣)部分企業財務會計素質建設情況進行調研,有關調研情況具體報告如下:

一、當前企業財務會計素質的基本情況

當前,xx市(縣)企業財務會計素質總體情況較好,無論政治思想覺悟與業務工作技能基本適應企業財務工作需要,能夠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記財務工作宗旨,根據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求,適應新的市場形勢變化,較好地完成財務工作任務,切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能夠做到愛崗敬業、知法守法,正確處理做好財務工作與服務企業經濟發展的關係,既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又促進了企業經濟建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當前企業財務會計素質存在的問題

1、企業部分財務會計政治素質不夠高

要做好企業財務工作,財務會計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正確處理國家與企業的關係,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求,完成財務工作任務。但有的會計人員對企業領導唯命是從,不敢提不同意見,對不符合規章制度的業務不敢拒絕辦理,損害國家利益的事不聞不問,政治素質不夠高。

2、企業部分財務會計業務素質不夠高

少數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核算不夠規範,執行財務制度不夠嚴格;未能正確及時核算企業各項收支和盈虧,會計報表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成果;憑證、賬簿無摘要,賬簿記錄發生錯誤、更正方法不正確,會計憑證制證人、複核人、財會主管人章印不全;資金管理存在漏洞,沒有嚴格按照銀行規定的現金支付範圍使用現金,有大額現金支付的現象;部分企業只有年度財務分析,季度分析、專題分析不夠,財務分析質量不高。

3、企業部分財務會計服務素質不夠高

企業部分財務會計努力奉獻、自覺服務的觀念不強,團隊意識缺乏,協作精神不夠,下車間深入職工少。對部門間配合不主動、不積極。對職工有關財務方面的諮詢懶得回答,不願積極解決職工提出涉及財務方面的問題。

三、解決存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學習鍛鍊,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企業財務會計要通過加強學習鍛鍊,提高四方面素質:一是政治素質。要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維護財經紀律,立志獻身財會事業,為企業經濟發展服務。二是知識素質。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不斷髮展形勢的需要,參與現代化企業管理,要熟悉國家的財政、財務法規,掌握財會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專業知識包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相關專業知識包括財政、税務、法律、金融、市場、外貿、外語等。三是道德素質。要熱愛本職工作,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廉潔奉公、作風正派、嚴守職業道德,不受他人和其他因素的不良影響。要廉潔自律,堅持依法行”事”,依規辦”事”;不受拜金主義影響,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四是心理素質。要具備遇事不驚,沉着冷靜、決策果斷和為完成企業既定的經營目標化解阻力,迎難而上的心理素質。

2、樹立先進思想觀念,當一名合格財務人員

企業財務會計要樹立先進思想觀念。一是市場、競爭、風險觀念。市場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企業的各項理財活動都要圍繞市場開展。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企業要參與競爭就必然會有一定的風險。因此,除了要樹立市場觀念外,還要有競爭意識,同時要高度關注理財領域的財務風險,樹立風險意識,並能有效地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二是政策觀念。要熟悉政策,特別是財經方面的政策,做到一切財務活動的運行都要符合國家政策規定。三是關係觀念。要處理好企業與投資者、企業與被投資單位、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職工等方面的關係。要處理好企業與税務、工商、銀行、財政等部門的關係。只有處理好這些關係,企業財務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進行,取得成績。四是參與觀念。要樹立參與企業經營決策,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管理的思想觀念。既做好本職工作,又有大局和全局觀念,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運籌帷幄。五是信息觀念。要樹立全面的信息觀念,注意收集、整理、把握和正確運用各種財務信息,能為企業領導經營決策提供準確、及時、完整的會計信息。六是決策觀念。要掌握財務預測、經營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財務分析等六種基本方法,樹立決策觀念,不僅要參與企業生財、聚財、用財的研究,還要能提出最佳的可行的決策意見和為完成決策所應採取的措施。七是效益觀念。要樹立效益最大化觀念,這是企業生產經營追求的最終目標,企業收入、成本、費用的高低決定着企業效益高低。樹立效益觀念包括了樹立成本核算觀念、增收節支觀念、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和盈利觀念。財務工作要緊緊圍繞提高效益這個目標通過成本否決,落實消耗定額,通過開源節流、增產增收、節約開支、加速資金週轉等辦法,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八是法律觀念。要樹立法律觀念,充分認識法律的重要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依法理財、依法治企業。不僅要貫徹有關的會計法規,還要了解、貫徹與會計工作有關的其他法規,使會計行為在法律、法規的規範下進行活動。

3、提高工作業務能力,適應全面財務工作的需要

企業財務會計要提高工作業務能力。一是理財能力。要組織編制和執行預算、財務收支和信貸計劃,負責籌措資金,開闢財源,有效地使用資金並將計劃與執行情況報告給企業領導。要進行成本費用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監督,督促企業有關部門降低消耗、節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要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和財務制度,利用財務資料進行經濟活動分析。要協助企業領導對企業經營、投資等問題做出決策,承辦企業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二是創新能力。要具備不斷進取的開拓創新能力,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就不配當一個財務人員,要不斷地開拓,創新,推進財務工作的開展。三是協調能力。要妥善處理與上級、同級之間人際關係的能力。財務人員在處理與上級的關係時,要獲得上級的信任和理解,表現在要“服從”上級,若有疑義,用適當的方式加以説明。在處理與同級的關係時,要互相配合,分清職責,不爭名奪利。要了解上級,就是要把握上級的整體思想;瞭解同級,就是要相互溝通信息,協調一致。對上級應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對同級不相互嫉妒、相互攻擊。

4、樹立服務意識,全面做好財務工作

隨着時代的發展,財務知識已不是財務人員的專門知識,已進入千家萬户,普通職工也要使用到。財務知識的普及,一方面消除了部分職工以前對財務會計的誤解,以為財務會計每天坐辦公室、用電腦,工作很輕鬆!使他們懂得財務工作是非常煩瑣的,必須要認真、細緻、耐心,才能做好;而要做好財務工作,實現零差錯,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決不是輕而易舉可得。另一方面他們碰到財務上的困難,需要向財務會計諮詢,需要得到財務會計的幫助。為此,我們財務會計樹立服務意識,幫助職工掌握基本財務知識,提高職工理財水平。比如:要指導、幫助職工怎麼填支票、怎麼開發票、怎麼識別真假髮票等等。在服務好職工的同時,也要服務好企業內部各部門,促進企業整體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