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調研報告範文4篇

本文目錄國小調研報告範文農村國小實行寄宿制調研報告小學生學習習慣的調研報告農村國小錄像教材使用情況的調研報告

國小科學實驗教學調研報告

國小調研報告範文4篇

一、調研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國小實驗教學,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辦學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根據縣局的指示和部署,特成立了鎮寧自治縣教育和科技局XX年實驗教學工作檢查小組,於XX年11月15~18日,對江龍、本寨、沙子、募役、丁旗和大山六個鄉鎮中心國小的實驗教學工作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

二、調研方法

對抽到的鄉鎮採用調查實驗開出率、抽查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抽查教師實驗操作技能及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進行調研。

(一)調查實驗開出率

深入班級與學生談話、檢查各班實驗目錄及進度調查實際實驗開出情況。

(二)抽查學生實驗操作技能

根據該校三至六年級班級數或學生人數確定被抽學生實驗的組數,一般每年級2—4組,每組5人,被檢查到的學生當場操作所指定的實驗內容,後由檢查小組按相關要求進行評分。

(三)抽查教師實驗操作技能

凡擔任實驗教學的教師都是此次檢查的對象,具體形式是每年級抽取一名實驗教師(擔任科學課的行政領導必做)當場操作所指定的實驗內容,後由檢查小組按相關要求進行評分。

(四)召開座談會

實驗結束,分別組織全校實驗教師和相關領導進行座談,反饋實驗教學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談自己的認識和建議。

三、結果與分析

(一)總體情況

1、實驗開出率:各校均能按課程計劃開設科學課,但實驗開出率較低,從擬定的實驗目錄來看,部分學校嚴重壓縮學生分組實驗,用演示實驗代替或純粹無實驗。

2、實驗完成情況:本次調研活動,共抽查學生 人,能獨立完成實驗的佔 ,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的佔 ,完全不會做的佔 ;共抽查教師 人,能按要求完成實驗的佔 ,不能完成實驗的佔 。

3、操作技能情況:教師自身的實驗操作水平嚴重影響學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學校教師相關學科的知識面窄,儲備不足,極需提高。具體體現在:

(1)器材選用不當、不足

a、《拓印樹皮》實驗,學生選用鉛筆及油性筆效果不佳,換為蠟筆效果會更好。

b、《食鹽、麪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實驗,三個燒杯大小不一,食鹽、麪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實驗無法對比。

c、《觀察螞蟻的身體》實驗,無器材控制螞蟻的活動範圍,造成螞蟻到處亂跑,不便觀察。

d、《光的直線傳播》實驗,不能合理利用實驗室資源“光學實驗盒”,自制教具不規範造成實驗失敗。

e、《陽光下影子的變化》實驗,沒準備投影繪圖紙,直接在課桌上投影繪圖,造成環境污染。

(2)操作不規範

a、使用攪拌棒時,嚴重碰撞燒杯杯壁及杯底,並在沒清洗的情況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亂使用。

b、使用温度計時,不注意液柱是否斷開,手心接觸紅色液泡造成讀數不準確。

c、使用測力計時,對測力計上出現的兩類刻度分辨不清,讀數方法不正確(俯視或仰視)。

d、使用酒精燈時,用火機點燃。

e、《溶解的快慢》實驗,用凳子腳壓碎糖果,不規範。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重主輕副”思想的影響,多數領導和教師對本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很好地意識到科學課對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作用。

2、師資隊伍極不穩定,沒有專職的科學教師,往往是兼職的,教師工作量重,並且更換頻繁,每一年對科學學科來説,新教師是難以把握學科教學理念的。

3、教學儀器閒置,教師很少用或不用。

農村國小實行寄宿制調研報告國小調研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xx縣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據統計,xx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約xx萬人,佔全縣農村人口的xx%,即平均一户農户近一人在外務工、經商或常駐城市,大部分的農村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不到位,加之人口居住比較分散,給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國小教育帶來了難題,直接影響到農村未成年人素質的提高,影響到素質教育的進程。面對困惑與挑戰,xx鎮中心校提出了拆並薄弱村小、組建寄宿制,實施規模辦學、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文江教育迅速崛起的辦學思路。於xxxx年xx月,xx鎮xx國小率先實施了農村國小寄宿制,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基本上解決了農村雙親或單親外出務工,學生由祖父母或親戚看管、甚至無人看管,導致學生厭學、逃學、失學的問題,實現了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農村教育新格局。

一、農村國小建立寄宿制的思考

隨着農村學齡兒童逐漸減少留守兒童增多,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的學校佈局分散、平均辦學規模小、國小在校生班額過小、教育資源利用率低、教學質量不高、教師隊伍不穩、優秀教師外流、教學質量呈下降的態勢等問題日益突出,要解決這些矛盾問題,在農村實施寄宿制學校是邊緣山區地方未來農村教育的有益嘗試。

(一)農村教師數量與質量的客觀現實 農村師資匱乏是不容迴避的現實。首先是教師嚴重缺編,xx鎮的村小,除城郊的兩三所以外,幾乎都是一班一師,其中代課教師xx名,佔x %,具有中師學歷以上教師xxx,佔xx %,其次,師資不穩定,偏遠村小由於生活條件、工作條件較差,村小教師待遇也差,造成教師不能安心工作。第三是師資結構不合理,村小均沒有圖、音、體、外語等必要的專業學科教師,無法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二)農村教育基礎設施與管理的客觀現實 其一, 村小投入不足,設備設施落後,辦學條件差。村小點多面寬,無法保證一一投入。薄弱村小的校舍簡陋、設備設施不足(xx所村小的學生都沒有條件學習計算機),活動場地狹窄,許多必要的活動無法開展。村小生源逐年下降,盲目投入也將造成很大財力浪費。其二、村小管理相對薄弱。由於村小規模小,不能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缺乏規範管理。同時,村小得到上級直接管理的機會又相對較少,因此,村小的整體管理水平低下。

(三)農村學生流動與留守兒童的客觀現實 讓農村學生如何能享受城市學生同等教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現實性問題。一方面,農村學生流動問題普遍存在,村小向村完小流動,村完小向中心校流動,中心校向縣城重點國小校流動,也給城市教育教學帶來難度。另一方面,家庭條件較差、問題學生、留守學生則成為農村教育最大的難題,不僅影響到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到農村人口素質,影響到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國策,是一個值得思考和關注的社會問題。

二、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具體實踐

xx鎮中心校通過深入調查,廣泛宣傳,本着“調整佈局、方便入學、改善條件、確保質量、穩步發展”的原則,首先在偏遠的濫田國小率先實施寄宿制,把離校太遠、年齡偏小、家庭困難的留守學生集中起來進行統一吃、住、學習和管理,經過教師廣泛宣傳動員、家訪、調查核實,本着家長同意,學生自願的原則,最終有27名學生參加了寄宿制,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名。

(一)提供實施“寄宿制”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基本保障 。 一是硬件設施方面,經過認真思考、精心測算、反覆研究,結合該校實際,多方籌資xx萬元,改善必備基礎實施。主要是利用原來的兩間教師辦公室改建男女生宿舍,新建學生食堂和教師辦公室,學生浴室,改建廁所;新添電視接收設備,男女生牀位各xx張,安通無線接入電話等,確保了在xxxx年秋期開學前全部投入使用。二是軟件建設方面。首先是制度建設,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成立了住校生管理小組,各類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建立健全了住校生的規章制度:如《住校生行為規範》、《住校生內務管理條例》、《住校生管組職責》、《住校生管理實施細則》、《住校生安全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學生一住進學校,就進行制度教育,凡事做到有章可循。

(二)築牢實施“寄宿制”學校的規範管理“四個統一”機制

一是統一作息:全體住校學生統一按照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按時作息,努力讓學生養成自覺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二是統一食宿:學校安排專門負責學生食宿的生活教師,監督學生吃飯、睡覺,讓學生逐步養成生活有規律,勤儉節約、不挑吃穿的好習慣。

三是統一活動:全體住校學生按時出早操和參加體育鍛煉,統一收看《新聞聯播》、少兒節目。

四是統一輔導:教師進行統一輔導,學生有問題可及時問老師,老師也對這部分學生的作業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

(三)強化實施“寄宿制”學校的後勤管理體系建設。一是學生生活安全方面:生活上,採取教師採購,工友做飯,合理搭配,按需供應,按實結算,不讓學生交一分錢的水電費以及燃料費,平均每週生活費不到xx元,每月生活費不超過xx餘元。多數學生家長每月都能按時寄生活費到學校,大部分家庭對於此項支出完全能夠承受。安全上,堅持每天學生睡覺前進行寢室檢查,夜間至少查鋪兩次,如果遇到學生生病,值班教師及時送醫院,並及時與家長聯繫。二是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由於留守學生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多,缺少情感與心理關懷,親情缺失,個性孤僻和膽小,甚至表現出偏執、冷漠和自私。為此,學校開通了親情電話,讓學生家長通過電話與自己的孩子説説心裏話,使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時也可以向教師瞭解學生的在校情況。三是值班教師的管理方面。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以全校教職工為成員的學生管理小組,每晚安排男女教師各一名進行值班,做到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按照值班考勤打分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管理。值班考勤內容包括:按時清理學生人數,按時按實填寫好相關表冊,準時到崗,督促學生參加晨操,查鋪工作,登記表現異常的學生情況,以及週五下午清校工作,早晚自習輔導,就餐管理記載等。

三、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基本成效

xx國小在實施寄宿制學校建設過程中,全校師生齊抓共管、同甘共苦,愛教並舉,大膽實踐,取得“五個轉變”和“五個滿意”的成效。

(一)五個轉變。一是思想轉變了。因學生整天住在學校,學生的思想動向教師能及時掌控,通過教師耐心細緻的教育,變得更懂事,變得不再整日思念外出的父母,學習也更用心,對父母外出務工掙錢的艱辛也更加理解。如:三年級的井小剛同學,住校前由奶奶帶養,經常夜不歸宿,奶奶也多次找到學校與教師交換意見,但均不見效,自從住校後,該孩子非常遵守學校作息時間,學習也有了很大進步,就連星期天都不願回家。二是成績提高了。學生住校後,增加了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師生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學生學習習慣明顯好轉,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一期來,住校的xx個學生,有xx個學生成績明顯提高,其中xxx、xxx、xxx、xxx、xxx學生進步特別大,總體來説年級越高進步越明顯。三是興趣廣泛了。學生住校後,課外時間安排恰當,每天除堅持“兩操一活動”外,課餘時間可打籃球、乒乓球、做遊戲……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興趣愛好更加廣泛。四是行為轉變了。學生住校後,由於學校對住校生實施了比較規範的管理,狠抓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四個統一”作保障,學生行為習慣明顯好轉。一位住校生家長是這麼説的:“自從住校後,孩子回家沒以前野了,懂事多了,也比以前聽話了”。五是,能力增強了。學生寄宿後,統一過集體生活,住校同學之間有事互相幫助,感情更加融洽,自主管理能力明顯增強。

(二)“五個滿意” 一是學生滿意。寄宿制學生整天和老師在一起,豐富的校園活動和融洽的集體生活,與住校前的孤獨閒散,枯燥無味,生活無規律,學習上有困難無人幫助的生活相比,滿意率達xx%。二是家長滿意。一方面,寄宿制的實行,對留守學生進行 “監護人――學校――外出家長”雙向互動管理模式,家長可通過學校的“住校生管理電話”與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各方面情況。另一方面,學生的生活有專人管理,學習有老師輔導,外出務工家長可放心出去掙錢,所以學生家長對寄宿制學校管理滿意。三是教師滿意。留守學生往往在家缺乏管教,學習成績不穩定,個人習慣差,好不容易在學校形成的一點好習慣,也因家教工作的缺失勞而無功,實施寄宿制後,留守學生思想動態全在教師的掌握中,師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學校成了温暖的大家庭。四是學校滿意。實施寄宿制,緩解了農村教育發展與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有利於合理調整學校佈局,發揮規模辦學效益,將三年級以上學生逐步向中心校、完小相對集中,有利於師資的整合(如:教學質量薄弱教師可作為生活輔導教師,教師的結構也會得到相應改善),有利於教育資源的整合,教育管理成本相應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將得到保證。五是社會滿意。實施寄宿制,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真正實現農村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載體,是農村教育和經濟發展結合的最佳形式,有助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讓外出務工人員更安心工作,讓留守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長,讓整個社會更和諧發展。

四、加快推進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努力方向

xx鎮xx國小校寄宿制建設揭開了該縣農村國小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序幕,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效,顯現出對學生髮展的諸多優勢,但針對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必須不斷加以克服,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為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全面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不利因素。一是學校管理人力不足。由於農村師資配備不足,沒有專職管理學生生活人員,導致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不到位,疏忽了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部分學生在家很少做家務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現象;二是困難學生寄住難。部分留守學生家庭經濟太困難,住校生活費得不到保障,而這類學生離校太遠、年齡偏小、每天往返學校需幾個小時,造成至今尚未住校。三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配套。由於學生在校時間相對比原來多,與父母或親人接觸太少,缺乏親情溝通,學校沒有專業心理輔導教師和開設心理課程,將會造成留守學生孤癖、古怪、扭曲的個性。

(二)今後工作努力方向 一要完善配套設施。寄宿制學校中,應完善學生寢室和食堂,完善體育鍛煉設備設施,購置部分必須的圖書,為學生的校園生活提供硬件保障。二要增加教職工編制。適當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職工編制標準,根據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實際需要,增配學校後勤管理人員、學生生活輔導員、醫務保健人員和安全保衞人員的編制,確保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工作落實到位。三要提高生均公用經費。寄宿制學校建設完成後,學校各方面的運轉成本都明顯增加,必需確保運轉經費正常。四要加大“兩免一補”投入。農村留守孩子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僅靠學校一方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應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生的“兩免一補”。例如有的留守貧困學生,家境貧寒,生活困難,無力負擔每月的生活費。五要規劃科學合理。農村寄宿制學校要建設在跨鄉鎮中心場鎮或人口流向相對集中的地方,建設後能保證辦學規模,以降低投入成本和管理成本,從而產生規模效應。

國小生學習習慣的調研報告國小調研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一、課題的提出:

葉聖陶先生説,教育簡單而言,就是要養成習慣。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説:“我的生活過得像鐘錶的機器那樣有規則,當我的生命告終時,我就會停在一處不動了。”達爾文所説的“規則”,便是指良好的習慣,當然也包括學習習慣。學習習慣這麼重要,那同學們的學習習慣怎樣呢?

二、研究目的:

為了瞭解我們班學生學習習慣的現狀,尋求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特對本班學生進行調查。

三、研究方法:

調查問卷、採訪、上網查找。

四、研究步驟:

先調查我們班同學學習習慣,再去查一下有關資料,然後去採訪老師,聽聽老師的意見或建議。

五、研究的過程:

1、調查階段:

(1)確定活動的主題。

(2)確定活動的方案。

(3)進行調查、採訪、發放問卷、蒐集有關資料。

2、分析階段:

我制定了國小生學習習慣調查問卷,採訪的對象是我們班同學。我共發出42張,收回42張有效問卷。然後我對問卷進行了分析,發現我班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存在的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班同學學習習慣現狀分析:

(1)我們班有68%的同學有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説明我們班有多於一半的同學都是有計劃地學習。

(2)我們班有74%的同學可以做到出聲早讀,這是一個好習慣,可以把文章記得更清楚。出聲早讀的好處:一個人通過一個晚上的休息,大腦完全沒有了疲憊的感覺,早上開始讀書,會激發大腦皮層的興奮,那麼,早上讀書,記憶力比較好,自然就事半功倍啦。

(3)我們班有64%的同學能合理安排假期時間,説明我們班的同學自理能力和安排能力較好。

(4)我們班有58%的同學有偏科現象,原因是老師表揚或批評了他(她),所以導致了偏科現象。偏科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會影響我們部分科目的成績。

(5)認真傾聽的習慣欠缺。許多學生認為認真傾聽就是專心聽老師講課,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在課堂中,許多學生不善於聽取同伴的發言,急着發表自己的見解,往往喊着“老師我”,有搶答現象。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大部分學生喜歡發表各自的見解,不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來修正自己的答案。

(6)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沒有養成。邊讀邊思考是一種良好的閲讀習慣。有24%的學生認為自己很少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從考試看,有一些題目不是不會做,而是缺乏細心,沒有讀懂題目,不知道從何做起,不會審題。

(7)學習缺乏自主性。許多學生都是在家長與教師的督促下進行學習活動。在課堂中,不能自始至終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一旦不在教師的視野範圍之內,就容易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有的學生比較喜歡看電視,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業就看,有的一有機會就看。做完作業主動檢查的學生不多。有34.2%的學生不會勤查工具書。

3、行動階段:

(1)上網查找資料。

(2)制定併發放倡議書。

倡議書

同學們: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使我們終身受益。對於我們學生來説,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將會改變你的學習成績。知道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良好學習習慣的內容以後,就應該自覺地培養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你告別。

那麼,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教你們幾個辦法:

一、長期訓練,持之以恆。

一個良好習慣的形成是不容易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也是如此。它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長期訓練,持之以恆。

二、控制時空,約束自己。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響。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會控制自己,約束自己。

三、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國小生多數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容易出現跟着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自己要嚴格監督自己,發現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願我們人人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倡議人:李雲華

-10-10

六、研究成果:課題報告,倡議書。

農村國小錄像教材使用情況的調研報告國小調研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為了驗證本次拍攝的國小美術錄像教材在缺少美術師資的農村學校使用的有效性,獲取實際應用的第一手資料,總結經驗和不足,為下一階段拍攝做好準備,經研究選擇大通區xx國小進行實地調研。XX年4月2日下午,市電教館xx館長、市教研室xx老師、謝區四小xx老師、淮師附xx老師、九一小xx老師我們一行六人,在大通區電教館xx館長的陪同下來到xx國小。原定聽2節課的,但因車輛半途拋錨,耽誤了近一小時時間,結果就聽了一節課。

xx國小是一所規模不大的村小,共有8位教師,80名學生,實行包班上課,學校每個班級均已安裝交互式多媒體設備,但教室未通互聯網。學校安排了一年級的學生給我們使用,全班20人,在包班的張老師的操作下。應該説,張老師素質很高,利用光盤資源上課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好,雖然事先並沒有看過光盤,不瞭解授課內容,但她根據光盤播放內容,主動對課堂教學進行了組織,適時播放、暫停,對學生進行提示和提醒。近40分鐘光盤播放完成時,全班學生基本都繪出了手型畫,有的學生甚至畫了3張,錄像課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效果較好。

課後我們參與的老師進行了座談,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着重對存在的問題和可以改進的地方進行了探討。

總的來説,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要讓學生覺得是在電視裏的老師是在為他們上課,他們不是在被動的觀看。

剛開始播放錄像片時,學生完全沒有進入角色,都在靜靜的觀看錄像,後來在張老師的提醒下,學生們才開始伸出小手,拿出畫筆,跟着電視上老師模仿。

這説明錄像教材沒有和學生建立有效的直接關聯,在第三方張老師的介入下,學生們才意識到自己要跟着做。

2.教學中所用例子脱離農村學生實際

教學中所用的例子除了大公雞,其他的如水母、熱帶魚等都不是農村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出現這樣的名詞時,沒有具體的形象輔助,造成認知上的障礙,沒有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拓展不了學生思維。

結果學生作業模仿較多,大部分都畫的大公雞,因為大公雞他們最熟悉;創意較少,用色也很單一。

3.未能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錄像片中,沒有設置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內容,學生們被動觀看電視裏小朋友回答問題,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學生無法理解教學內容,領會不了教師授課意圖,造成學習目標模糊。

4.節奏太快,學生缺少思考空間

雖然拍攝時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但實際使用時還是覺得教學環節進行太快,缺少“留白”時間,學生無暇思考,或所有問題錄像片中的小朋友都已回答,他們根本不用思考。

學生無法思考,不知怎樣思考,自然無法產生有創意、個性化的作品。

5.電視機前的學生作業如何評價

一節課完成時,老師對錄像內的小朋友的作品進行了簡單的評價,但電視機前的學生作業該如何評價?不能一節課上完了,學習目標有沒有達到,學生自己不知道。

6.時間過長

實踐證明,如果要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場組織教學的教師有必要進行停頓甚至重複播放;錄像片中學生做作品的時間太長,音樂和現場聲對電視機前學生完成作品是一種干擾。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認為可以從教師備課和拍攝製作兩個角度來進行。

對於授課教師,在備課和上課時要注意:

1.開頭要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片的開頭,要引起學生注意,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清晰知道本節課要做什麼,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例子要符合農村孩子特點

所舉例子應接近農村孩子生活實際,為他們所熟知的事物,不能離他們生活太遠。在舉出事物例子時,課件應同時展現實物,讓學生能進行對比認知。

3.引導電視機前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設置教學活動時,明確告訴他們要做什麼,並給他們留出時間思考,形成虛擬的交互,再通過電視裏小朋友的回答讓電視機前的學生做對比,以加深理解。

4.要始終明確,本教學片拍攝目的是教會電視機前的學生,而不是拍攝現場的學生。

拍攝現場的學生實質是錄像教學用的教具,他們在鏡頭前展現的每一個畫面、所説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傳遞的有用的教學信息,是幫助電視前的學生完成學習的資源。

因此,錄像片中的現場,生成性內容不是必需的,一切必須是授課教師可控的,甚至是預設的。

5.給出評價量規

要給出精簡的、容易操作的評價量規,讓現場組織教學的老師能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或學生能根據評價量規自我評價。

對於拍攝和編輯,要做到:

1.錄像課各個環節要清晰

要和授課教師做好溝通,根據美術課程的特點,明確教學過程的環節框架,在每個環節開始和結束時,要有明確的語音和幕提示。

這樣便於錄像片使用時教師組織教學。

2.畫面要展現有效信息

以電視機前的學生角度,設計屏幕上應該出現的信息。多用特寫、課件內容,完整展現教師示範和學生示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