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調研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部隊調研報告加強財政幹部隊伍建設調研報告構建以消防部隊為主體應急救援機制調研報告基層村幹部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切實解決建立規範行為的長效機制問題。要把“為民、利民、便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堅決糾正部門本位主義,切實做到發展經濟與善待百姓的統一,權利與責任的統一,部門利益與全局利益的統一。各級幹部要牢記羣眾利益無小事,堅決克服和糾正“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推諉扯皮、效率低下、執法不公、服務不力、自律不嚴的衙門”作風,真心實意為基層和羣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堅持將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能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做到謀劃工作思路力求符合實際,制定政策措施力求可行,落實工作任務力求到位。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防止因主觀臆斷而造成的工作失誤,樹立機關及機關工作人員在人民羣眾中的良好形象。

部隊調研報告4篇大綱

市委在廣泛聽取各個層面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制定下發了關於規範領導幹部從政行為提高工作效能的若干規定》這是市深入學習實踐、紮實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的鮮明指針和重要舉措,對進一步規範我市機關幹部的從政行為,切實提高機關效能,優化我市發展環境,實現趕超發發爭得在全省應有地位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認真學習。結合實際,筆者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規範從政行為迫在眉睫

必須激發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創業熱情,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營造良好創業環境迫切需要規範從政行為。要爭得在全省的應有地位。千方百計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發展需要環境,創業要有氛圍。這幾年,道路、城市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使我市的發展硬環境得到較大改觀。但是與硬環境的巨大變化相比,市發展的軟環境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而行政機關作風是發展軟環境中最重要的一環。一些不良現象的存在使的對外形象受到嚴重損害,而且很大程度上使我硬環境建設上取得的積極成效大打折扣。如果機關作風不能得到有效轉變,市的發展環境就不會得到投資創業者的認同,就會阻礙的發展大局。只有通過深入學習貫徹活動,全市行政機關中再來一次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才能使全體機關幹部更加牢固地樹立大局意識、效率意識、法制意識和創新意識,推動機關作風的大改進和機關效能的大提高,為實現奮鬥目標創造更加寬鬆、高效的創業環境。

最終要體現在發展的實效當中、基層的評判當中、羣眾的口碑當中。只有做到人民滿意,堅持從嚴治政、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機關迫切需要規範從政行為。機關工作的好壞。機關工作才算得上真正有成效。近兩年來,全市廣泛開展了政風行風評議活動,這是市委、市政府從嚴治政的一項重要舉措,使機關各部門和全體機關幹部真正感受到人民滿意”這個標準的沉重份量。有些部門在評議中卻總是得不到基層和羣眾的理解、認可和支持,認真反思這種現象,原因就在於這些部門的一些同志在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工作實效上確實還存在諸多問題,沒有真正做到讓人民滿意。因此,從嚴治政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鬆弛。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要在機關和全體機關幹部中樹立一種導向,促使大家進一步確立更規範的從政意識、更強的服務意識,按照基層羣眾要求,以人民滿意為最高標準,紮紮實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之所以能在困難重重中穩步前進,堅持執政為民、密切黨和人民羣眾血肉聯繫迫切需要規範從政行為。近年來。於我始終堅持相信羣眾、發動羣眾、依靠羣眾,始終堅持和人民羣眾一道攻堅克難,爭取勝利。但是也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部門的幹部思想出現了滑坡,觀念發生了改變,擺不正同羣眾的關係;虛心向羣眾學習的意識淡薄了主動為羣眾謀利的觀念淡化了設身處地為羣眾着想的自覺性下降了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想和行為傾向。機關的同志如果不持之以恆、深入紮實地加強自身修養,注重行為規範,久而久之就會嚴重脱離羣眾、脱離實際。規範從政行為,就要樹立正確的執政觀念、羣眾觀念,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樹立更加良好的機關形象,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

二、當前部分機關幹部從政行為中存在問題

幹部就是決定因素”從總體上看,毛澤東同志説: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市絕大多數機關幹部精神狀態是好的工作作風是實的服務意識是強的思想境界是高的自律意識是嚴的幹部隊伍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對照“xxxx”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照所處新階段、新發展和所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幹部隊伍作風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有些問題還相當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不顧全大局,一是政治觀念淡化。有的同志不講政治、不講原則;有的只追求局部和眼前利益。不聽從統一指揮;有的自身要求不嚴,工作標準不高,表率作用差,把自己等同於一般的羣眾;有的執行紀律不嚴、以權謀私、貪污腐化,工作中存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等歪風邪氣。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損害了市委、市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影響了工作的推進,如果任其發展,就會使正氣失去市場,歪風得以抬頭,使一些幹部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方向,嚴峻考驗面前不堪一擊,貽誤的事業發展。

重檢查輕指導,二是責任意識不強。有的職能部門重管理輕服務。重處罰輕規範,擺不正履行職能與服務經濟發展的關係;一些行政監督部門對許可審批的事項服務、指導和規範管理跟不上;一些機關幹部甚至是一些領導幹部,總是以管理者、監督者自居,奉行局部利益和小團體利益至上,勢必造成與民爭利;有的為基層服務不願挑擔,執

辦事效率低下,法過程中行為粗暴簡單。見好處就上沒好處就讓。這些行為背離了機關職能,削弱了發展合力,傷害了基層工作的積極性,破壞了市的投資創業發展環境。

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的高高在上,三是工作作風不實。有些機關幹部不能做到從實際出發。脱離羣眾、脱離實際;有的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抓工作浮在表面,抓落實虎頭蛇尾,以

以文件落實文件,會議落實會議。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實效;有的遇到矛盾,能躲則躲、能避則避,只報喜不報憂,擅長弄虛作假。這些不求真、不務實、不落實的表現,不適應當前加快發展的形勢,制約了基層羣眾的創造實踐,影響了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

出工不出力;有的單位幹部不多,四是自身要求不嚴。有的機關紀律鬆弛、秩序混亂、人心渙散。有的幹部整天無所事事。歪風不少,搞團團夥夥,拉幫結派,明爭暗鬥,相互攻擊;有的幹部好搓麻將,玩風盛行;有的執法幹部工作隨意性非常大,甚至執法犯法,嚴重影響了市的投資創業環境,以至有的客商反映,政策是上面很好,下面好狠”中梗阻”現象嚴重。

三、規範機關幹部從政行為的努力方向

關鍵是要杜懈怠、戒奢華、拒貪慾、遠嬉樂。要真正做到三個進一步轉變”切實解決三大方面的問題:

切實解決一切不利於加快改革和發展的思想障礙問題。行政機關人員中存在從政行為不規範的問題,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首先是思想不端正、思想解放不夠、觀念轉變滯後造成的要把思想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機關形成新一輪解放思想的高潮。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亂想,要使主觀願望符合客觀實際。解放思想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思想轉化為實際成果,直至形成政策、方針和操作規範,並確保依法實施。不能一講解放思想就認為什麼事都可以辦,盲幹亂幹。因此,既要解放思想,又要依法行政,切實規範從政行為,為社會創造公平發展的環境。要緊密結合我市改革和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引導機關幹部針對自身思想和工作作風中存在突出問題,重新審視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想方法,重新審視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角色定位,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規範,徹底衝破不合時宜的思想框框,堅決糾正各種陳規陋習,切實解決不作為、亂作為、難作為的問題。

切實解決一切不利於加快改革和發展的行為障礙問題。要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和市委《關於規範領導幹部從政行為提高工作效能的若干規定》要求,二要進一步轉變作風。堅持依法行政,規範從政行為;抓住“依法治官、依法治權”這個核心,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克服行使權力的隨意性,提高政府及機關的公信力;突出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移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

加強財政幹部隊伍建設調研報告部隊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堅持科學發展、發揮財政職能、構建和諧財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推進富庶魅力和諧新徽縣建設步伐,對財政幹部隊伍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對複雜多變的發展形勢,日益繁重的財政任務,如何以發展的觀點、創新的思維、務實的舉措,破解財政幹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難題,激發幹部隊伍活力,增強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幹部隊伍的創新力和執行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財政幹部隊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當前徽縣財政幹部隊伍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財政局黨支部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推進財政改革、強化財政管理的同時,把全面提升財政人員素質作為財政事業科學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全方位、分層次、多舉措加強財政幹部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的財政幹部隊伍,為圓滿完成各項財政任務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通過深入調研,我認為主要呈現出三個亮點:

一是幹部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明顯加強。全縣財政系統始終堅持把加強幹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通過開展團結幹事、黨內兩個《條例》、兩個“務必”、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解放思想大討論以及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各項教育活動,堅持“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使“為公理財、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紮根於每個財政幹部的頭腦,廣大財政幹部職工普遍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利益觀、榮辱觀。主要體現在日常財政管理服務之中,良好的思想意識基礎,引導財政幹部為社會各界提供了優良的服務,使財政幹部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感更加強烈。

二是幹部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學歷水平明顯提升。近年來,全縣財政系統重點組織開展了“爭先創優”、“五講五個一”和“五型機關”創建等各項活動,有效地提高了財政幹部隊伍的崗位技能和綜合素質,推動了學習型財政機關建設,為我們應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的挑戰打下了堅實基礎。從縣局到局屬各部門及鄉鎮財政所,高度重視財政幹部學歷教育的問題,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加大了財政幹部的學歷教育力度,取得了較好效果。目前,全縣財政系統大專以上學歷的幹部佔幹部總數76%,與XX年的48.7%相比,增加了27.3個百分點。主要體現在財政幹部的依法理財水平更高,執行財政政策剛性更強,各項財政財務管理更加精細化。

三是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明顯推進。從XX年以來,在基層財政所和縣局各股室推行雙向選擇和異地交流制度。通過開展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工作,進一步整合了人力資源,逐步優化了中層管理幹部隊伍的年齡、知識和專業結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論資排輩、能上不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讓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台、幹成事的人有地位,增強了財政幹部職工的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分析

雖然我縣財政系統幹部隊伍建設的總體形勢喜人,但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財政幹部交流難、職務晉升難,人才流動和激勵機制有待加強。近年來,由於財政部門注重業務工作的因素較重,黨委、政府選拔使用幹部時,很少考慮財政幹部,加之財政系統領導職數有限,部分所長和股長長期擔任同一職務,據統計,當前財政系統股所級幹部的平均年齡45歲,科級幹部的平均年齡47歲,中層以上幹部年齡偏大,許多懂經濟、善管理、有經驗的優秀年輕幹部不能得到選拔任用。隨着幹部任用年輕化和時間的推移,這一矛盾越來越明顯,相當一部分任職時間較長的幹部由於職數限制職務得不到晉升。財政內部幹部輪崗交流少,有的幹部長期在一個崗位上工作沒有動過,容易出現工作上沒有新動力、按老經驗辦事、坐等提拔、不思進取的現象;部分財政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忙閒不均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的現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受人事體制的制約,人才流動在客觀上受到較大限制,在觀念上也存在不願意到事業單位的想法;對輪崗工作的作用認識不夠,輪崗沒有形成制度化,還存在輪崗多了影響工作的擔心;人才激勵和獎懲機制還不夠有效,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不夠完善,幹部“下”與“出”的通道還不夠通暢。

(二)高素質人才總量不足,複合型人才緊缺。近年來,隨着財政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入,財政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對財政幹部的業務水平和計算機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儘管財政部門都有針對性地加大了幹部教育培訓力度,確保了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但仍有部分幹部特別是年齡偏大的幹部感到工作很吃力、壓力很大,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仍需加強。從全系統看,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幹部僅有1人,佔幹部總數的0.08%,還沒有一個博士生;僅有助理會計師或同等職稱36人,佔幹部總數的25.7%;僅有會計師3人,佔幹部總數的2.1%;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高學歷人員總量偏少。財政部門缺少既精通財政業務知識,又具備宏觀經濟研究能力的創新型、複合型的高素質人才;缺乏策劃能力強、能深入研究、提出好思路,善於把領導意圖轉化成實施方案的謀劃人才;缺乏有管理專長,綜合能力強,素質全面的綜合人才,高層次、專業化、複合型人才需要加快培養。

(三)財政隊伍新生力量較為缺乏。機構改革以來,雖然財政系統對財經、計算機等各類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但由於編制和經費等問題,每年從應屆大學畢業生或社會上錄用的專業人才很少,人才隊伍缺乏新生力量補充。特別是全縣財政系統公務員隊伍中新生力量更為缺乏,如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財政系統將面臨公務員隊伍老化、產生斷層的問題。主要原因是:2000年機構改革以來,省、地、縣、鄉四級財政的編制都有不同程度精簡,特別是在市、縣一級財政部門由於供養人員多,為減輕財政負擔,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實行“零增長”。

(四)少數財政幹部的創新意識不強,工作缺乏主動性。無論從形勢發展的要求,還是從財政改革的需要,尤其是從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看,財政系統作風建設仍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有的幹部宗旨觀念淡漠,為領導、為部門、為基層、為羣眾服務的意識還不夠強,水平還不夠高,“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有的思想還不夠解放,仍被一些保守的意識、陳舊的觀念束縛着手腳,沒有根據市場經濟要求和財政職能轉變的需要及時調整工作方式和方法,還習慣於分資金、管項目、搞審批,忙於應付;有的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和敢闖敢試意識;有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作風飄浮,忙於應酬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少;有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動性不夠,對業務缺乏鑽勁,對宏觀經濟和社會情況瞭解掌握不多,影響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及財政職能作用的發揮。主要原因是:執行制度時緊時鬆,教育管理嚴寬失當。在幹部隊伍的管理教育上,我們缺的不是制度,而是缺乏執行制度持之以恆的韌勁。對幹部的教育管理失之於軟、失之於寬的現象普遍存在,往往是上級強調了就站出來説一説、管一管,風平浪靜的時候就放鬆了要求。部門領導在抓幹部教育管理中有“老好人”思想,不敢也不願意較真碰硬,面對錯誤的思想行為缺乏正氣,即使有了問題,往往也寬容有加,甚至聽之任之。還有的執行條例、規章制度不嚴格,雷聲大雨點小,説到做不到,喜歡搞“下不為例”,不敢搞“以此為例”。

(五)財政幹部壓力過大,培養機制有待更新和完善。最近,我們對部分財政幹部的學習、工作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題調查,從中發現大多數幹部自主支配的時間少,工作任務重、節奏快、負荷滿,導致幹部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較大,加之責任上的壓力、職業上的敏感,使許多幹部長期處於緊張、快乾、戒備的工作態勢之下。而我們的幹部又缺乏自主調控適應能力,在心理疏導教育方面還比較滯後,沒有尋求出幫助幹部解壓、泄壓的更好更有效的辦法,往往以“堵”代“疏”,習慣於通過定規章、定製度、定規範、定獎懲來約束幹部的言行,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缺乏真摯的溝通、細心的疏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以“高壓”促“穩定”產生短期效應,從而不利於從根本上解決幹部職工的心理疏導教育問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工學矛盾突出。片面上強調人手少、工作任務重,難以安排本人員進行脱產學習和培訓,特別是難以安排領導和業務骨幹參加脱產學習和培訓。二是幹部參加在職學歷教育的個人負擔較重。根據目前在職學歷教育的收費標準,幹部參加在職研究生教育的學費大約在3萬元至7萬元之間,按照單位報銷不超過1萬元的標準,個人大約要負擔2萬元至6萬元,這對參加學歷教育的幹部而言是一個較大的開支。三是對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不夠重視。培訓時只注重業務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的提高,忽視了對幹部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與財政工作對幹部思想政治素質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財政幹部隊伍建設面臨的形勢

(一)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才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全球範圍內的經濟結構調整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綜合國力的競爭更加倚重於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面臨的人才問題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和地區利用各種手段吸引我國人才,人才競爭日益激烈。黨中央十分重視人事人才工作,xx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幹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務員制度,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努力形成廣納羣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xx總理也多次強調,做好未來五年的政府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兩條:一是抓住和用好機遇,積極推進改革和發展;二是培養和用好人才,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指出要把大力加

構建以消防部隊為主體應急救援機制調研報告部隊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各類火災事故和搶險救援任務伴隨着也日益增多,特別是今年以來諸如地震、洪澇災害、雨雪冰凍等重特大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中,消防部隊充分發揮了專業性強、業務精湛的優勢,起到了突擊隊和生力軍的作用,為最大限度地搶救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新的歷史時期,構建以消防部隊為主體,以靈活、高效、統一的政府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是當前急需着手解決的工作,是積極應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保障社會和諧安全的一條良策。筆者結合消防部隊的一些實際情況簡要地談談自身的看法和觀點。

一、當前應急救援機制存在的問題。

1、應急救援聯動力量的薄弱。一是救援力量少,難於處置重、特大事故。目前,各地專業性質的應急救援聯動力量相對比較薄弱,尤其是中小城市,真正專業性救援力量除消防、公安、武警外,只能依靠省會或較大城市以及國家專業的搶險救援隊伍進行支援,不能第一時間及時有效地處置和救助。二是專業性不強。大多數救援隊伍沒有經過系統地、專業性的訓練,接觸重特大救援事故較少,使之一旦遇到實際情況不能很好地處置。

2、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存在着問題。一是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內容制定不細。主要表現在對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內容模糊、混亂不清,在救援力量進退路線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線、無退防路線,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務分工,卻忽視了相互間的救援協同;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隻選定了救援方式,卻沒有對救援現場進行估算。二是事故應急救援步驟制定格式化。應急救援中心在制定市級預案時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在制定救援對策時,往往把各救援力量在現場的救援行動交代得過細,如救援中心的力量什麼時候到達現場、現場救人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救援時哪些人利用哪個救援工具等像這樣的問題佈置得太具體,看起來就像是在演戲,從而忽略了事故現場瞬息萬變的發展規律和計劃指揮與臨場指揮的關係,反而失去了實際意義。三是事故現場設定過於簡單。事故設定是預案制定的關鍵環節之一,對救援力量部署、施救對策等內容起着決定的作用。如果事故設定過於簡單,如只確定一個事故點或是不設置事故發展變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災害(如危化品的燃燒、壓力容器的爆炸、建築物的倒塌、人員連續傷亡、被困情況變化等),整個預案就顯得過於簡單,沒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惡仗的準備作用,對平時的應急救援訓練工作的指導意義也就不強。4、應急救援中心與單位和各地制定的預案脱節。對於一些較大規模、較大影響的事故,應急救援中心和轄區單位和地區都會制定同一地點的應急救援預案,但是如果應急救援中心與單位和各地在製作過程中沒有做好統一、銜接工作,往往就會造成力量部署如停車位置、事故現場設置、救援和退防路線的設置甚至任務分工不協調。一旦出現應急救援中心調動多種力量作戰時,就很可能造成作戰任務重疊或者應急救援中心制定的預案失去作用。

二、消防部隊在應急救援機制中的優勢和重要性。

1、性質和任務優勢。消防部隊是一支實行軍事化管理的紀律部隊,人員集中、思想穩定、紀律嚴明、行動迅速、作風果敢、搶險技能全面。

2、全天候備勤和快速出動優勢。消防部隊實行24小時晝夜值班,人員、裝備隨時保證在崗在位,接警後,1分鐘之內就能攜帶所有裝備出動,迅速地趕赴災害事故現場,實施救援。按照國家頒佈的消防隊站建設規範,城市消防隊要能在接警後5分鐘趕到事故地點,故災害事故地轄區消防隊能在最快時間內,就能趕到災害事故現場實施救援,這是其他單位和部門的隊伍都無法達到。

3、具有救援應急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優勢。消防部隊實行科技強警,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消防官兵長期經受滅火戰鬥、搶險救援考驗和血與火的洗禮,頻繁參與災害事故處置,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救援方法,掌握了較強救援專業理論知識,養成頑強的作風,練就了官兵不怕流血犧牲的頑強意志。 

4、先進的器材裝備優勢。消防部隊專業的車輛器材裝備和特勤器材,為應對各種災害事故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消防指戰員在長期與火災等災害事故作鬥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投入下,開發和引進了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各種常規裝備和特勤裝備。如防化車、化學洗消車、多功能救援車、登高車、移動式生物快速檢測儀、化學毒氣偵檢儀、生命探測儀、破拆、登高、照明器材及設備,形成種類多,功能全的救援器材裝備體系。

三、加強完善消防部隊各項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在應急救援機制中的作用。

1、進一步建立完善滅火搶險救援指揮體系。建立政府領導、部門參與的滅火搶險救援指揮部,加強統一指揮調度,明確相關部門和參戰力量的職能定位和責權範圍,提高協同作戰能力。根據國家、省內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制定縣(市、區)特大火災及其它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總體預案和災害事故類型應急搶險救援預案,加強區域性和跨地區滅火救援實戰演練。建立市級滅火救援專家組,積極參與複雜疑難滅火搶險救援現場的作戰決策,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提高組織指揮專業化水平。

2、解決消防部隊編制體制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有效地解決消防部隊編制體制薄弱的問題,進一步加大對消防部隊的建設力度,大力加強器材裝備的投入和購置,重點加強特勤隊伍的建設工作,積極參加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危險化學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及次生災害、建築坍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空難、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羣眾遇險事件的救援工作,並參與配合處置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礦山、重大環境污染、輻射事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3、科學制定和實施應急預案。一是要準確細緻地制定預案,保證質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要嚴格按照預案的六個基本內容(對緊急情況或事故災害及其後果的預測、辯識、評價;應急各方的職責分配;應急救援行動的指揮與協調;應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員、設備、設施、物資、經費保障和其他資源,包括社會和外部援助資源等;在緊急情況或事故災害發生時保護生命財產和環境安全的措施;現場恢復。)進行制定,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有針對性、預見性設置事故大小。二是要簡要明確地制定預案,便於使用。要結合各地和單位實際情況,應急救援中心、縣(市)和協同單位在救援力量部署方面多做文章,把各參戰救援力量的任務分工與協同作戰交代清楚是最重要的,而單位級預案應在上級預案的基礎上,把側重點放在各自具體的救援行動上,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才對實戰和平時的應急救援訓練工作更有指導意義。三是要建立應急預案管理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的最大價值在於在實戰中發揮最大作用,很多應用中出現的問題實際上是對預案的管理問題。以應急救援中心為例,應急救援中心在對全市(包括縣和單位)的預案進行管理時,一定要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做到信息情況有人收集,勤務保障有人協調,基層預案有人指導,預案效果有人評估。

4、加強和改進執勤訓練工作。消防部隊要按照勤務實戰化的要求,加快推進滅火救援勤務改革,加強執勤備戰,提高快速反應和實戰能力。要深化滅火救援指揮體系改革,建立全勤滅火救援指揮部和以信息數據庫為支撐的數化指揮平台,強化各級指揮員技戰術和指揮能力培養,提高滅火救援指揮水平。要從實戰出發,改革創新訓練工作,深入開展執勤崗位練兵活動,強化體能、心理、技術、戰術、合成訓練和實戰演練,提高部隊在各種複雜危險情況下的滅火救援能力。利用模擬訓練設施,開展以中隊指揮、專勤搶險指揮、重大搶險救援事故指揮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演練,豐富逐級指揮的形式和方法;着眼戰訓基礎工作,研究、制定、完善了大型市場商場以及高速公路搶險救援、反恐怖、防生化等特殊條件下的作戰預案,為應對突發情況下的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積累指揮經驗;採用多種訓練模式,加快裝備技術訓練單一型向裝備技術訓練複合型、操場示教訓練向實戰模擬訓練、單一兵種訓練向多兵種合成訓練轉變的進程,縮短了操場訓練與戰場實戰的距離。

5、大力提高滅火搶險救援綜合能力。全面開展地下、高層建築、油氣儲罐火災模擬和道路交通、建築倒塌事故模擬訓練操法,開展高温、有毒、缺氧、濃煙等複雜危險情況下的實戰演練。要建立適宜發展需要的消防模擬訓練中心。加快滅火救援數據庫、重大危險源、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及重點部位情況、各類災害事故處置對策、危險化學品輔助決策等滅火搶險救援信息系統建設,提高滅火搶險救援作戰能力。

6、加快“三台合一”建設的步伐。隨着社會應急救援體系的不斷完善,社會特服號碼越設越多。火情需撥119,警情撥打110,路情撥打122,還有其他為數不少的急救號碼,這固然反映了專業分工趨於細化的特徵,但也出現了許多弊端。一方面由於號碼過多,難以記憶,不便於老百姓報警,也容易出現誤報、錯報現象;另一方面,各“中心”的許多設備和系統相同或相近,職能交叉,造成了資源、經費和人員上的嚴重浪費。更重要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社會應急救援情況錯綜複雜,需要統一協調指揮,卻常因分屬不同部門,而無法得到及時高效處理。“三台合一”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財力、物力和警力,降低了警務運行成本,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多方重複建設造成的浪費。110、119、122“三台合一”後,將有助於建立一個集中、統一、高效的指揮系統,形成統一指揮、信息共享、分類處置、快速反應的工作機制,從而消除各台之間忙閒不均、信息不暢、層層轉警、多頭請示等諸多弊端,提高警方在面臨突發事件和危急情況時的快速反應能力、協同作戰能力和防控處置能力,促進急救指揮的制度化和規範化,構建和完善社會應急救援體系,真正擔當起市民的“保護神”角色。無論是國內頻發的重大事故,還是震驚世人的東南亞海嘯災難,都警示我們構建完善的社會應急救援體系和救援機制已迫在眉睫。然而,由於許多地方對突發緊急事件和重大事故缺乏明確的統一指揮機構,加之應急救援力量分散於多個部門,一旦出事往往臨時組織,難以協同作戰。因此,改變有悖於現代社會公共服務最優化趨勢的做法,建構完善的社會應急救援機制,加強資源的有效整合,更好地發揮其在危機處理中的公共協調權,是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提高危機管理能力,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

7、整合資源,完善保障體系。構建強有力的保障體系是城市應急救援聯動機制順利有效運行,及時處置各類災害事故,迅速恢復社會穩定的堅強後盾。各級政府應充分提高各部門和社會組織參與應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從而對資源的配置、儲備、佈局、優化、調用等方面形成具體規劃、措施和辦法,充分做好人力資源、資金資源、物資資源、設施資源、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和特殊資源等保障工作,這是應急救援聯動機制的動力源。

基層村幹部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部隊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廣大村幹部,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員會主任是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骨幹,是團結帶領農村廣大羣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這支隊伍建設得如何,直接關係到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今年5月10日至20日,我們對全縣26個鄉鎮1005個村(居、社區)委會(下簡稱村)幹部隊伍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就下一步如何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當前村幹部隊伍基本情況

目前,在我縣1005個村(居、社區)委會中,村固補幹部3439人,其中男2699人,女740人;35歲以下的479人,36歲至45歲的1438人,46歲至60歲的1430人,60歲以上的92人;國小及以下文化的291人,國中文化的1613人,高中文化的1388人,中專及以上文化的147人;村黨支部核心作用發揮好的村492個,一般的480個,差的33個。村級後備幹部總共1547人,其中35歲以下的881人,36歲至45歲的538人;具有中專及以上文化的254人,高中文化的882人,國中文化的287人;具有一技之長的867人。

總的來説,我縣村幹部整體素質較高,是一支戰鬥力強的隊伍。大部分村支“兩委”能認真實踐“三個代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開展農村工作,完成各項任務,主動為人民羣眾脱貧致富出謀劃策,嚴格依法辦事,公道正派,在羣眾中威信高,羣眾反映好的約佔75%。工作能力和責任性一般,但能開展上級佈置的各項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羣眾反映一般的約佔20%。政治覺悟不高,工作責任性不強,工作方法簡單,各項任務完不好,羣眾反映較差的約佔5%。

二、前段取得的主要成績

近年來,我縣始終把村幹部隊伍建設做為農村工作的重點,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在農村深入開展了“三心三為”、“三熱”、“四民”、“三個代表”學教等活動,加強了對村幹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幹部的政治素質,改進了村幹部的工作作風。積極利用農函大、鄉鎮黨校、黨員電教等形式,加強了村幹部的實用技術和工作業務培訓,增強了村幹部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領,村幹部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開展村級財務清理、村務公開活動,實行村帳鄉(鎮)管,加強了對村幹部的監督管理,村幹部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是村幹部思想進一步得到解放。廣大村幹部摒棄了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稻穀加紅薯”的傳統農業意識,樹立了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搞農業開發和“公司加農户”生產模式的新觀念;摒棄了小富知安、小打小鬧的保守意識,樹立了敢創敢幹、辦大事、搞大開發的新觀念;摒棄了計劃經濟時代條件下的舊思維、舊方式,樹立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觀念,特別是一些扶貧村通過扶貧建整及一系列培訓和交流,村幹部認清了形勢,理清了思路,振奮了精神。

二是村幹部管理逐步規範。從1999年起,我縣相繼實施了村幹部述職評議、村級財務清理、村務公開、村委會直選和村幹部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規範的選舉、決策、參與、監督體系,使村幹部管理逐步走向了公開化、科學化、民主化和規範化。通過總結實踐經驗,制定出台了《隆回縣村級組織工作規則》,對農村村級幹部的任職條件、職數配備、選拔任用、教育培訓、獎懲監督等7個方面進行具體規定。縣委組織部、農辦、縣文明辦制訂具體細則,每年對村黨的建設、經濟建設、完成各項任務、精神文明建設和計育綜治工作等五個方面進行考核。村內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人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每年對村幹部進行一次評議。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年內連續外出2個月以上或累計外出3個月,以及受到留黨察看、行政拘留處分,或兩次被羣眾評議為“不滿意村幹部”的村幹部,及時予以調整。

三是村幹部隊伍年齡結構趨於合理。經過近幾年的村幹部建設,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以中青為主,以老帶新的村幹部隊伍。從我們調查統計的數據來看,在3439名村幹部中,45歲以下佔的41.8%,較1999年上升2.3百分點,其中35歲以下佔13.9%,較1999年上升4.1個百分點;46歲至60歲的佔41.5%,較1999年下降2.6個百分點;60歲以上的92人,佔比例很少。從農村的工作實際來看,這種年齡結構還是比較合理的。雖然有部分村幹部年齡偏大,但他們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強,在羣眾中威信高,仍能適應新形勢下農村工作要求。

四是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我縣十分重視對村幹部的文化素質教育,在村幹部的選任時提出了文化要求,同時積極利用農函大、鄉鎮黨校、黨員電教等形式加強對村幹部的培訓,使村幹部的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在全縣3439名農村固補幹部中,高中以上文化的佔44.6%,較1999年上升了11.2個百分點,且中專及其以上文化的147人,佔4.3%,較1999年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國中文化的佔46.9%,較1999年降低了8個百分點;國小文化的291人,大多是工作經驗豐富、威信高,受羣眾擁護。今年起實施“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工程”,投資11萬元在縣委組織部建立了“隆回黨建”網站,在縣委黨校建立了中央黨校衞星教育站,26個鄉鎮建立了電腦網絡,分期分批組織農村黨員和村組幹部接受遠程教育培訓。今年來,已先後舉辦村黨支部書記、村級後備幹部培訓班12期,1000餘名村幹部和後備幹部接受了遠程教育,210名村組幹部(包括後備幹部)通過遠程教育獲得了中專畢業證書。

五是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穩中有進。我縣重視後備幹部對伍建設,後備幹部隊伍在人員類別、年齡和文化結構方面比較合理,且大部分有一技之長。在1547名後備幹部中,80%是科技專業户、致富能手和私營企業主,73%是高中、中專畢業生和復退軍人。其中35歲以下的佔57%,36歲至45歲的佔16.4%。高中以上文化的佔73.4%,國中文化的106人。56%的後備幹部掌握了種養、加工或駕駛等一至兩門實用技術,家庭經濟比較富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縣村幹部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村幹部隊伍建設中,部分村和村幹部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有:

(一)選拔任用的民主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村在村幹部選任方面,仍然存在沿用傳統方式多,新的方式少,村黨支部“兩推一選”等好的做法還沒有全面推行,不能很好地徵求廣大羣眾的意見和要求,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在村委會選舉中,部分村民的參與意識不強,熱情不高。有些村民怕耽誤農活,不願參加投票,在選組長時,則乾脆抽籤了事或輪流擔任。

(二)教育培訓機制有待完善。

一是村幹部教育培訓機會少,制度難健全。對村幹部的培訓極少數鄉鎮沒有形成制度,個別鄉鎮一年到頭難得舉辦1-2期村幹部培訓。二是培訓的內容貧乏,主題不突出。大多是傳達貫徹上級有關會議精神和傳授普通的病蟲害防治知識,對市場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實用技術、特別是新農業技術的內容教少。三是培訓方式簡單,手段不先進。一般是採取訂閲農業報刊雜誌、播放電教片、發送農業科技資料等形式,很少請專技人員授課、實地培訓或外出參觀,效果不理想。

(三)管理監督工作有待加強。

一是村民對村乾的監督流於形式。近幾年,各村進行了村級財務清理,實行了村務公開,設立了村務公開欄,對村幹部的監督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仍有極少部分村財務清理走過場,村務公開內容不及時、不完備、不真實。村幹部的離任審計工作一部分村沒有正常開展。本應由村民大會討論決定的大事,一些村卻由村幹部幾個人説了算,村民一年到頭甚至幾年也沒開一次村民大會。二是鄉鎮對村幹部的監督管理難以到位。就目前的管理體制來説,鄉鎮對村幹部的監督管理還沒有一套全面有效的且操作性較強的制約機制,一般只有鄉鎮農經站每年例行進行一次村級財務審計。

(四)極少數村班子戰鬥力不強。

一是少數村支兩委班子不團結。存在支部書記獨政和村委會攬政、“兩委”爭政或擱政現象,村幹部互相扯皮,互相拆台,工作互相推諉,個別甚至把這種權利之爭作為家族、宗派勢力謀取利益的工具。二是少數村幹部工作不安心。根據統計,在家不安心工作的村主幹89人,佔村主幹總數的近2.6%,這還不包括其他一般村幹部。外出務工半年以上的村幹部188人,其中村支書19人,村主任36人。三是少數村班子駕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在羣眾中沒有威信。

(五)後備幹部隊伍培養難。

一是後備幹部人數較少,全縣1005個村(居、社區)委會,後備幹部只有1547名,平均每村不到2人。二是培養方式滯後。一般村對後備幹部只確定好人就算了事,平時缺少有意識的幫帶和專門的培訓。三是一部分後備幹部外出務工,培養管理難以到位。

四、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針對存在的上述問題,要客觀面對當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現實,既要分析客觀方面的原因,也要尋找主觀方面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當前農村工作任務重,難度大,村幹部難當。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農村基層工作複雜多元化,方方面面的“穿針引線”主要靠村幹部來完成,計劃生育、綜合治理、農業税收各項工作都是硬指標,馬虎不得。特別是近幾年,農村工作的方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何加快發展經濟,如何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農村產業化成為農村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全面完成這些任務,村幹部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現在村級工作難度普遍增大,“糧要户户催,税要家家追”,不少農民對政策和法律“一知半解”、“斷章取義”,使得村幹部常常感到難以適從。

(二)社會環境不好,村幹部待遇差,村幹部不想當。

當前,農村黑惡勢力和民族派別勢力仍然嚴重,各種矛盾糾紛和遺留問題較多。村幹部處於各種矛盾的交織點上,工作中有時不僅得不到理解和支持,而且還會受到人身攻擊和安全威脅。某些輿論導向的偏差,也激發了羣眾對村幹部的不滿情緒。致使不少村幹部產生了“與起得罪人,不如當村民”的想法。如六都寨鎮陽家村支部書記廖昌任,幾年前家中無緣無故起火,房子被燒燬損失2萬多元,今年3月家中的一條牛、兩隻豬、一支狗又無緣無故死亡,經化驗,均系中毒而死。懷疑是工作中“得罪”過的人所為,但又沒證據。同時村幹部待遇差是他們不想當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是經濟待遇低。我縣村幹部的工資為1000到3000元不等,經濟好一點和人口多一點的村能拿到3000元,經濟條件差或人口少的村,有時還拿不到1000元。同時工資一般與工作績效掛鈎,往往不能按時足額領取。工作量大,收入偏低,家庭負擔又重,使一些村幹部難以承受。二是政治待遇差。這幾年截斷了從優秀村幹部中選拔國家幹部這一通道,使村幹部覺得幹好幹壞一個樣,政治上沒奔頭。三是退下後沒想頭。現在村幹部基本上沒有投養老保險,他們退下後,生活上沒有保障,有時還要受些涼言冷語,挨些白眼。這些,嚴重影響了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村級負債嚴重,集體經濟薄弱,村幹部無力當。

現在大部分村都在負債運轉,發展舉步維艱。各項税費尾欠已成為農村工作的最大難題,少的幾千元,多的數萬元。村幹部經濟收入好一點的,用自己的錢墊,村幹部貸款交農業税和其他任務的現象已相當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不少地方村集體經濟發展停滯,除少數村有集體經濟場或農貿市場可為村增點收入外,大部分村幾乎沒有什麼收入,村裏辦任何事情都要向羣眾“伸手”,致使村幹部常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特別是農村税費改革後,一事一議制度難以操作落實,村一級運轉更加困難。目前,村幹部貼錢辦事,工資報酬難到位,災減、軍屬優撫正常的開支難保證,村幹部在羣眾前説不起話等現象很普遍。

(四)個別村幹部素質較低,思想保守。

一是少數村幹部文化水平偏低,政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強。二是極少數村幹部思想保守,佔位思想嚴重,不願發展黨員和後備幹部。三是個別村幹部與村黑惡勢力和宗族派別勢力交織在一起,影響了村幹部和黨組織的形象。四是“等、靠、要”思想嚴重,自我發展意識差。強調客觀情況多,發揮主觀能動性少。如去年一些扶貧村因今年扶貧計劃調整而沒有納入重點扶貧,少數村幹部和羣眾就有想法,説:我們不靠政府,政府也不要靠我們。

(五)對政策法律認識模糊,民主法律意識不強。

《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雖已頒佈實施多年,但相當部分的村幹部和羣眾並沒有進行認真全面的學習,對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鄉鎮政府和村委會、鄉鎮黨委與村黨支部、村民與村委會的關係認識模糊,對村支部領導核心作用、村民自治的內容和含義一知半解。如有些村幹部認為村民自治就是“村官自治”,不願接受鄉鎮的監督和村民的監督。有些村支書認為領導核心作用就是要包攬一切工作;有些村委會主任認為自己是村民選舉產生,不願接受村支部領導和鄉鎮政府的指導。部分村民受封建專制殘餘思想的影響,當家做主意識不強,沒有實行村自治本應有的思想文化基礎,對參與村務管理的自覺性不強,對村幹部的監督不力,使村幹部缺少制約。少數地方的村民甚至對村幹部的換屆選舉漠不關心,致使選出的村幹部素質低,不能完全體現全體村民的意志。

五、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政策法制教育,進一步理順鄉鎮與村委會的關係,實現以人治村向依法治村的轉變。

1、加強村幹部、村民和鄉鎮幹部政策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政策法制觀念,依法治村。特別是要加強《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黨組織條例》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學習。正確認識和理順鄉鎮政府與村委員會、村黨支部與村委員會、村民與村委員會幾者之間的關係,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2、各村黨支部要健全和嚴格執行各項制度,發揚黨內民主,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村委會要自覺接受村民的監督;村民要增強當家作主和民主法律意識,主動參加對村公共事務的管理和監督;鄉鎮幹部要加強政策法律、市場經濟知識、農業科學技術的學習,提高指導水平。

3、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淨化農村社會風氣,特別是對打擊報復村幹部的不法分子,要依法懲處,確保村幹部人身財產安全,為村幹部開展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

(二)探索村幹部管理新途徑,實現由傳統方式向現代方式轉變。

1、改革村幹部選拔任用方法。一是要大力選拔靠得住、有本事、優秀年輕的村幹部,選準配強村級領導班子。在村支部選舉中全面推行“兩推一選”,在村委會選舉中,嚴格進行直選。在不違反有關法律的前提下,可借鑑國家公務員管理方法,試行村幹部公職化管理。二是加強村級後備幹部的選拔工作。每年要組織一次村級後備幹部推薦工作,採取“二考一公示”的方法,保證每村不少於3人。注重從科技專業户、致富能手和高中、中專畢業生、復退軍人中選拔培養“一把手”後備人選。

2、改進村幹部教育培養方式。一是抓觀念更新,引導村幹部牢固樹立發展和創新的意識,發揚艱苦奮鬥和自力更生的優良傳統。二是抓崗位培訓,增強村幹部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分期分批舉辦培訓班,對村幹部進行崗位素質培訓。對新任職的村幹部,凡年齡在45歲以下的,參加任職資格培訓,考試合格者,取得任職資格。定期舉辦短期培訓班,提高村幹部駕馭市場經濟能力和水平。加強對村級後備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後備幹部的教育培養。三是抓學歷教育,提高村幹部文化水平。每年可挑選部分優秀年輕村幹部到大中專院校短期培訓,或參加黨校、電大學歷進修。支持和鼓勵村幹部參加各類成人學歷教育。四是抓致富技能培訓,發揮村幹部帶頭致富的作用。每年不定期地組織村幹部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力爭使每位村幹部能掌握1—2門實用技術,使60%以上的村幹部成為帶頭致富模範。樹立一批勤勞致富、科技致富的村幹部典型,進行廣泛宣傳。可試行村幹部掛職交流,進行村與村之間交流或上掛鄉鎮農辦、農業站等部門學習鍛鍊。

3、拓寬村幹部管理監督渠道。一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強化村幹部的內部自我監督。建立健全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每月至少召開一次由村黨支部書記主持、村“兩委”班子成員參加的聯席會議,集中研究、民主決策村務中的重大問題。二是實行村務公開,強化羣眾對村幹部的監督。加大村務公開監督工作力度,規範公開辦事的程序,擴大村務公開的範圍,增加工作透明度。實行村幹部向村民述職制度,保證每年至少召開兩次全體村民大會,討論和決定村級事務管理中的重大問題。三是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建立談心談話和誡勉制度,及時瞭解村幹部的思想、學習、工作等全面情況,完善村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建立村級“一把手”重大事項報告檔案。四是探索審計監督新途徑,加強對村級“一把手”的任職審計。對村級“一把手”不定期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對離任的村幹部要進行離任審計,並將結果向羣眾公佈。

4、強化村幹部的考核激勵機制。一是明確責任機制。實行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一把手”負責制,並按照職位分工確定每位村幹部的崗位職責,做到權責一致、責任明確、團結協作、齊抓共管。二是完善目標機制。按照“細化、量化、科學化”的要求,合理確定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目標,推行目標管理。三是強化考核機制。堅持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根據各村實際,對各項工作進行量化,在確定考核指標時,既突出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又對其它方面做好充分考慮,賦予相應的分值,方便具體操作。堅持平時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和鄉鎮考核與羣眾評議相結合,力求考核結果客觀公正。四是嚴格獎懲機制。根據考核結果,積極運用獎懲手段,對一些政治立場堅定、作風正派、富有進取心和奉獻精神的村級班子和村幹部給予表彰和獎勵,表現突出的村幹部,給予提拔使用,吸收到國家幹部隊伍中來。建立末位淘汰制度。對村黨支部,尤其是黨支部書記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處在末位的或有嚴重違法、違紀行為的,給予辭職或免職處置。通過考核和綜合衡量,對不履行職責、沒有實現自己承諾、處在末位的村委會成員進行離崗教育或召開村民大會依法予以罷免。

(三)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切實提高村幹部待遇。

一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組織領導,結合農村税費改革,認真總結經驗,探索新形勢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途徑。二是要面向市場,立足本地資源和條件,圍繞農村產業結構、農業產業化經營,建立和培育農畜產品流通市場,興辦各種經濟實體和服務實體。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級收入的基礎上,要增加村幹部工資,積極創造條件為村幹部實行養老保險及財產保險,使村幹部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解決村幹部的後顧之憂,充分調動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