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調研報告(通用3篇)

不作為調研報告 篇1

不作為,是指行為人員負有實施某種特定義務,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當前,農村信用社部分幹職員工不作為的表現形式大致分為不願為、不敢為、不能為、亂作為四種情況。筆者試圖通過對不作為現象的表現形式及形成原因予以分析,探索一條整治和根除不作為行為的有效措施,促進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的向前發展。

不作為調研報告(通用3篇)

(一)農村信用社部分幹職員工不作為的表現形式

一是部分員工思想消極、工作被動應付,作風飄浮不願作為。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不辦,不好收的貸款不收,沒有績效的工作不做。

二是部分幹職員工抱着“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心態,熬年頭、混日子,等着退休,不想作為。或是幹到了一定位置,感到心滿意足,覺得升遷無望,幹事的熱情和幹勁衰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走一步算一步。

三是怕擔責任不敢作為。部分幹職員工遇到事情推三阻四,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對待工作。可受理的貸款不受理,可管的事不管,可處理的事情不處理。

四是部分幹部的能力、眼光、魅力和水平確實有限,幹事唯唯諾諾,只能被推着幹,而無主觀能動性,不是不為,而是不能為。像煤油燈盞,撥一下亮一下。

五是有部分幹部習慣於坐在辦公室裏,擬計劃、訂方法、談打算,聽起來思路開闊,措施眾多,但只有唱功,沒有做功,説得多做得少,不當運動員,別人在前邊幹,他在旁邊看。

六是有的幹職員工嚴謹不足,原則不強,統籌不夠,為了片面追求業務指標搞短效作為。突擊放貸,臨時存款,不計效益,實際上是亂作為。

部分員工的不願為、不敢為、不能為、亂作為的情況導致信用社部分幹職員工工作不積極,作風不務實,措施不到位,業務發展滯後,嚴重影響了信用社經營管理的快速發展,

(二)、部分幹職員工不作為的原因探析

不作為現象的產生,有行為人主觀上的原因,也有農村信用社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部分員工對信用社當前嚴峻的工作形勢、改革的前景認識不足,對待工作無思路、無舉措,思想消極,信心低迷,不願作為。

二、業務水平不高。部分員工對新業務、新系統學習不夠,掌握不透,推介業務,發展客户措施乏力無作為;部分信貸員對嚴密的信貸管理制度領會執行不全面,導致信貸人員出現懼貸、惜貸心理,對於發展信貸業務怕作為,不敢作為。

三、考核機制有待完善。縣級聯社的考核機制一般是按照省、市聯社的考核辦法,再結合縣級聯社實際情況將薪酬與績效進行掛鈎考核。掛鈎的比例、考核的內容不盡相同,考核方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與漏洞。

不作為調研報告 篇2

當前,對一些幹部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等問題議論較多。最近,我就這一問題做了些調研。從調研情況看,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在一些幹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其中既有一些由來已久的老問題,也有一些現階段出現的新問題。老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幹部思想認識不高、能力素質不強、問責力度不夠、基層幹部提拔晉升存在“天花板”現象等。現在之所以議論的多了,一方面是因為社會對幹部要求更高了,另一方面是隨着反“四風”、反腐敗力度不斷加大,這一問題又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主要表現在行政審批、招商引資、爭取項目資金等方面。

行政審批方面:大家普遍反映,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總體上作風有所轉變,確實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辦事仍然難,某些方面甚至比過去更難了。在一家企業調研時,負責人抱怨現在審批時間仍然較長,雖然有政務大廳,但還得挨個部門跑,有時一件事要跑七八個部門,有的部門要蓋十幾個章。有個企業聽説我們調研,專門準備材料,反映有關部門對運送風力發電機設備等事項審批速度慢,護送費收取不合理。有的企業反映,一些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較差,對需要提交什麼材料不一次性告知,導致企業反覆跑腿。有的企業反映,過去正常辦理的事項,現在一些幹部怕擔責、不敢辦,層層請示彙報,坐等上級指示。還有的企業雖然話沒説透,但聽話聽音,從中還是可以感覺到對現在的行政審批有怨言。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我們分析在於:一是辦事的制度、程序更嚴格更規範了,過去很多環節能繞就繞過去了、手續能省就省了,現在該走的程序必須走、該辦的手續必須辦,無疑增加了辦理環節,延長了辦理時間。二是有的幹部覺得管得嚴、風險大,幹得不好要被問責處理,於是要麼循規蹈矩,不敢創新、不敢突破,要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三是過去有的幹部辦事時得了“好處”就辦得快,規定七八天應辦完的事三四天就能辦好,現在管得嚴了,辦事就沒動力,往往是按部就班、拖到最後。四是個別幹部本來就“不乾淨”,心裏有鬼,怕被舉報,不敢擔當。

招商引資方面:大家普遍反映,現在各級對招商工作都很重視、抓得很緊,但確實越來越難幹了領導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調研報告領導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調研報告。這既有經濟大環境不好,企業新增投資動力不足等客觀因素,也與一些幹部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有關。客觀條件不好是事實,但主觀努力的程度不同,結果差異很大。比如××市在“轉作風、抓發展”活動中,針對上半年招商引資降幅較大的實際,成立了由市領導帶隊的6個招商團隊,每名領導都明確任務、明確方向,主動到、等地上門對接,有的市領導平時正常幹工作,週末外出招商,取得了積極效果;如果不主動努力,一味怨天尤人或坐等機遇,勢必會雪上加霜,比如有的縣1-7月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同比下降超過三成,且仍未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大家覺得,當前影響幹部外出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性的原因主要有五條:一是現在一些企業已過了粗放增長階段,投資時不只看資源,還要看環境;地方招商的門檻也高了,不再是撿到籃子都是菜,而是有挑有選,要符合本地整體產業佈局。二是過去有的地方只要是能招來商、引來資,什麼條件都敢開、什麼優惠都敢給,現在各方面管得嚴了,不敢輕易許諾了。三是覺得“八項規定”抓得太緊,招客商跑項目時請吃送禮管得嚴了,工作不好開展。四是隨着“三公”經費不斷壓縮,外出招商時交通、住宿、伙食標準比過去有所下降,工作積極性下降了。五是一些幹部和企業老闆打交道時心存顧慮,怕被別人説成“傍大款”,影響不好,給自己惹麻煩。

爭取項目資金方面:有些幹部反映,現在爭取項目資金時不得不“跑”,但又很難“跑”領導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調研報告文章領導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得不“跑”的原因是,一些上級部門在分配項目資金時,不是看實際情況、客觀需要,而是看誰“跑”得多“跑”得勤,逼得下面多“跑”勤“跑”。很難“跑”的原因是,過去在“跑”的過程中覺得請吃頓飯、送點特產都是正常現象,容易拉近感情,現在都不合規了,而且八項規定出台後,也請不出來、送不出去,還得頂着壓力、硬着頭皮繼續“跑”,左右為難。還有一些地方只注重爭取、不注重使用,調研中瞭解到,有的.縣上級撥付的資金已經到位,但前期準備工作仍未做好,導致錢趴在賬上花不出去。

對以上現象,要深入分析,辯證看待。一方面,要看到其中的積極變化。比如,服務意識有所增強,一些幹部過去習慣被圍着、捧着,現在低調了許多,對上門辦事的羣眾,服務態度也好多了;程序意識有所增強,過去一些地方工作時片面追求速度、忽視程序,常是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現在都得按規定程序辦,速度可能沒以前快,但風險降低了、質量提升了;紀律意識有所增強,過去有的幹部把敢踩紅線、打擦邊球,甚至頂風違紀當成有魄力、敢擔當,現在對權力和法紀多了一些敬畏,不敢為所欲為了。對這些變化,不能認為是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而應正面評價,加以鼓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確實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等消極現象,但這不是反“四風”、反腐敗造成的。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有的是認識上有偏差,一些幹部把違規視為敢擔當,認為只要是為了發展,怎麼幹都不會錯;有的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不早做、做不好,到了適宜季節“硬上弓”;有的是因為不習慣,不適應當前的高標準嚴要求,一些企業把認真審核把關視為故意找茬刁難,一些幹部把從嚴管理當做束縛了手腳,整日感歎“官不聊生”;有的是因為怕犯錯,面對反“四風”、反腐敗的高壓態勢,不是在嚴格自律的基礎上積極有為,而是把不幹事作為不出事的應對之道,消極被動適應;有的是因為找託辭,一些幹部本身就不願幹不會幹,就以執行制度為藉口,以嚴格程序為幌子,想方設法為自己開脱。

我們認為,強力抓作風、鐵腕反腐敗也將成為一種“新常態”,要引導幹部羣眾正確認識、主動適應“新常態”,鞏固支持積極變化,堅決糾正消極現象,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一要持之以恆狠抓作風。

現在出現的一些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實際上是部分幹部面對“新常態”搞出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必須把作風建設持之以恆抓下去。一是深入分析思想原因,解決認識上的偏差以至錯誤,明確敢擔當就是不怕困難,遇到問題不迴避,敢於直面、積極解決;明確規定的辦理時限是最低要求,實際工作中應力求提前,並將提前了多少作為考核獎勵的主要指標。二是對一些具體問題,要列出具體表現,逐條制定措施,作為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回頭看”和第二批活動整改落實的重點,促使幹部積極作為、勇於擔當領導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調研報告工作報告

二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歸根結底要靠改革。

一是自治區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各種收費改革,要儘可能多取消、少下放。二是對項目資金分配中“跑”的問題,要改革分配方式,該給誰的就給誰,而不是多“跑”多得。對支持產業發展的資金,最好不要提前下達指標、分配任務,而是明確扶持什麼、扶持標準,誰幹了就扶持誰,幹多少扶持多少,引導基層把更多精力用在幹事上,而不是到區、市、縣“跑”上。三是對有些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應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如高齡津貼發放可從公安、人社等部門獲取信息後自動甄別確定,辦理婚姻登記所需證明可通過部門間聯網獲取信息,企業一些審批事項也可在網上受理等,讓信息多跑路,努力減少以至不讓法人、自然人因行政審批而跑腿。自治區信息化建設辦公室應列出服務、民生事項清單,依託信息化手段再造流程,實現信息共享,方便辦事。

不作為調研報告 篇3

根據縣委統一部署,由縣紀委牽頭,從縣檢察院、縣政務服務中心抽調相關同志組成調研組,緊緊圍繞“創新機關效能提升機制,突出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這一主題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在明確方案、分工落實的基礎上,先後深入部分鄉鎮和有關單位進行了調研,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效能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機關效能建設,着力在創新機關效能提升機制、優化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上下功夫。我縣先後開展了以“改進機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發展環境”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和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年至今,先後啟動了民主考評縣直單位百名股長、基層站所長和公共服務單位活動,活動中表彰公共服務先進單位19個,優秀股長、滿意站所長151人次,免去39人蔘評崗位職務,免去3名分管領導職務,對25名分管領導誡勉教育,5名主要領導效能告誡,17名主要領導誡勉談話,責令8個末位公共服務單位限時整改。同時以效能暗訪作為推動機關作風轉變的着力點,××年以來,通過暗訪活動,誡勉教育101人次,效能告誡1人,批評教育80人次。通過發揮羣眾參與、監督評議,搭建自下而上的監督評價機制,機關幹部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辦事效率明顯提高,發展環境明顯優化,為加快推進我縣“三個強縣”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政務環境。

二、存在問題和現象

從調研瞭解的情況來看,雖然我縣機關效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行政審批效率不夠高,辦事拖拉現象較為突出。有些機關單位行政審批項目多,程序簡化力度不夠,辦事環節多、關卡多、手續繁雜、辦事拖沓;部分單位工作人員幹事缺乏激情,工作方法簡單,在具體事務處理上,沒能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履職不到位;少數部門幹部對羣眾要求解決的問題漠不關心,懶散懈怠,辦事效率低下。

二是辦事程序不夠公開透明,服務質量有待於提高。一些部門審批服務事項的規範、標準不清晰,尤其在行政審批環節,沒有進行明確和公示,操作上具有人為彈性;有些單位和部門的政策依據和辦法告知不及時,特別是一些政策、辦法的調整,未能及時公開到位,一些單位服務窗口印製的辦事流程指南不全、不細、不通俗。

三是服務觀念不強,“事難辦”問題依然存在。少數部門和單位服務態度“冷硬”、工作不積極,存在着“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有些單位和部門見困難的工作就讓,該管的事不敢管,不願管,重書面答覆,輕實際處理,對羣眾要求解決的事項敷衍應付;極少數單位和部門的幹部身處重要崗位,存在利用職權“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存在官本位思想。

四是部門職權不清晰,“多頭管理”現象較為明顯。一些單位和部門職能交叉、權限不清、推諉扯皮、互相掣肘,導致羣眾反映事項沒能及時解決。同時,管理缺位、服務“真空”問題較為明顯,一些企業代表和羣眾反映,檢查監管“婆婆”太多,但責任不明確,造成了大家都管,但都管不好、管不到位的問題。只罰不管、以罰代管、趨利執法等現象仍然存在,部分單位藉助發證及證照、設備年檢等工作,搭車收費或只收費不檢測、只謀利不管理。

五是權力“下放”不到位,窗口形式化現象部分存在。儘管我縣着力加強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加大行政審批改革力度,一些單位審批權限明進暗不進、審批效率不高、權力“下放”不到位,窗口並聯審批滯後等現象仍然存在。有些單位的派出機構或窗口只有受理和數據收集的職權,窗口服務能力未能完全體現。

六是工作紀律不嚴,“鬆懶散”現象依然存在。少數單位和部門工作人員執法不規範,講人情關係,行政處罰裁量權使用不規範,行政執法有失公正;有些部門不守工作紀律,幹部在崗不在位,在崗不出力,工作上應付,得過且過,紀律鬆散,同時,監管職責不明確,監督檢查不到位,沒有行成有效的約束機制,不少單位和部門上班時間存在串崗溜號、上網玩遊戲、聊天、購物、看股市行情等違規問題。

三、問題根源及分析

產生上述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上自身修養不足、學習引導不夠,也有客觀上制度不完善、措施執行不力的因素。

一是機關幹部思想認識不深、創新意識不強。一些機關幹部對效能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對自己的工作質量和工作作風要求不嚴,與形勢發展要求脱節,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導致紀律散漫、作風拖沓,工作效率低下。有些部門和幹部以自身和局部利益為重,缺乏主動作為的勇氣,怕擔當,認為幹多了怕出事,幹還不如不幹,多幹還不如少幹。有些部門和幹部觀念保守,思想不夠解放,工作上墨守成規、安於現狀,習慣於按經驗辦事,缺乏創新精神,工作效率上不去。

二是機關效能建設制度不完善。目前,機關效能建設依然停留在治標不治本的工作層面,未能有效深入,不能夠根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層次、分重點根本解決。同時崗位職責、監督管理、保障獎懲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落實,沒有形成體系。

三是效能監管工作力度不大。一些單位及領導幹部對機關效能建設的重視力度不夠大,機關效能建設只是停留在嘴上、會上、紙上,對於一些違反效能規定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日常監管第一道防線失效。多數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對效能監督、暗訪等存在投機僥倖心理,同時對違規人員的處理也只停留在誡勉教育或效能告誡層面上,往往對單位影響大,但沒有真正觸動個人根本利益。

四、改革措施和建議

效能建設貴在謀長遠,求實效,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提高行政效率必須要從創新機制入手,綜合治理,着力在加強監管、落實獎懲等方面下功夫。

一、推行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以制度創新促服務、促效率,用制度管人、管事,從而推動服務水平的提高,使機關效能建設更具生命力。要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機關效能建設制度體系,以崗位責任制來明確工作職責,以承諾制來明確服務要求,以公示制來推進政務公開,以限時辦結、超時督辦制提高服務效率,以否定報備制消除不作為,以涉企檢查報備制營造發展環境,以責任追究制來嚴肅工作紀律。同時要加強幹部能力提升工作,着力加強幹部能力素質的培養和鍛鍊,以幹部能力素質的大提升,促進行政效能的大提升。

二是加強依法行政,規範機關行為。堅持按照“重管理、輕處罰”的原則,規範職能部門執法行為。要嚴格管理各類行政處罰,實行企業違法違規告知制度,約束執法自由裁量權,對經督促指導拒不改正的,再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要嚴格管理行政收費,清理整頓現有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嚴查“三亂”現象,對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對保留項目原則上按下限收費;嚴格審核新設立收費項目,嚴厲禁止以各種名義擅自設立收費項目。

三是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明確機關職責。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對各個政府部門所掌握的各項公共權力進行全面統計,並將權力的列表清單公之於眾,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按照“職權法定、程序合法、權責一致”原則,集中梳理審核政府部門職權,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職權一律取消,對涉及多個部門的職權重新加以明晰。除涉及國家祕密、商業祕密和個人隱私的事項,一律向社會公開,有效保障人民羣眾合法權益。通過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能、權限和責任,從體制上杜絕部門之間有利就爭、推諉扯皮、重複管理等現象。

四是強化效能監管,促進政令暢通。要始終將監督管理貫穿於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各個環節,採取隨機抽查、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有效方式,着力整治“慵懶散”、“中梗阻”等的問題,嚴肅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要搭建簡便的信訪舉報平台,縣紀委以及各單位、各鄉鎮設立專門效能舉報投訴電話和郵箱,讓羣眾和服務對象有地方投訴,便於投訴,敢於投訴,對於在監督檢查、信訪投訴、網絡輿情中發現的問題一旦查實,及時在全縣範圍內進行通報。要加大懲處力度,強化效能問責,對於“吃拿卡要”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行為嚴肅追究責任,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並在效能監察中實行“一案雙查”,既查處違規人員的責任,也查處單位相關負責人的監管責任。要發揮各單位機關效能建設主體作用,強化對本單位效能監督職責。要繼續完善和執行以往行之有效的監督措施,如民主考評活動、效能暗訪等,並強化工作力度。同時,要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的監督作用,確保效能建設取得實效。

五是加快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嚴格執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關規定,對各種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再次清理,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下放審批權限,簡化行政審批環節,規範行政審批行為,優化審批程序,壓縮辦理時限,提高審批效率,落實審批責任。推進窗口服務制和並聯審批機制,規定一個部門受理後,相關部門必須同步辦理,形成部門分工、協同聯動的良好工作機制,真正發揮縣政務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平台功能。

六是深化政務公開,促進公平公正。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公開機制,嚴格執行黨務、政務、事務公開的相關規定,圍繞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羣眾關心的重點領域做好公開工作,嚴格規範行政公開行為。要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和規範方便羣眾辦事、便於羣眾知曉、有利於羣眾行政監督權的政務公開形式。要推動電子政務,加強網絡信息公開建設,為羣眾提供公開、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務。同時要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不良信用的披露,鞭撻失信行為,營造誠信理政氛圍。

七是完善考評機制,嚴格責任追究。要進一步完善當前機關效能評價體系,建立機關效能風險金制度,使考核考評能反映出單位及工作人員的工作實績,反映出機關效能建設水平。要細化獎懲措施,每年在考核考評中名列前茅的,較好完成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任務的單位和個人要予以獎勵,對於考核考評不合格或處於全縣末位的單位及個人要加以懲戒,獎懲情況在全縣範圍公開通報。同時,要進一步運用好考評結果,把考核考評結果作為評價部門和單位政績的重要依據,與提拔任用領導幹部、評先評優和落實獎金福利等密切掛鈎,建立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機制,真正做到賞罰分明,激發和調動廣大機關幹部做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改變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