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驗收自查報告集錦(精選3篇)

藥店驗收自查報告集錦 篇1

XX市康健藥店按照市醫保年度檢查的要求,積極開展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藥店驗收自查報告集錦(精選3篇)

一、基本概況:

XX市藥店是小型單體法人零售企業,藥店共四人組成,經理院會彩(高中畢業,經平頂山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培訓合格)為企業法人,負責藥店的全面工作。副經理郭聚利(中專學歷,主管藥師,經平頂山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培訓合格)負責藥店的質量管理、驗收、養護、倉庫管理、處方審核、中藥飲片調配指導。柴桂花,負責藥品養護、驗收、藥品信息、服務質量。劉豔麗,負責各項藥品質量記錄,管理售藥,藥品保管。

二、營業場所、倉庫的佈置及主要設施

三、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

根據市醫保中心制定的管理制度,本店認真制定有關藥品管理制度,嚴格按照細則運行,建立健全各項藥品質量管理記錄,同時建立各項藥品質量管理檔案,確保經營的藥品質量,店堂明示處懸掛《服務公約》,公佈監督電話,設顧客意見薄,保證服務質量。

通過自查我店基本符合驗收細則所規定的定點藥店的各項條件,特申請檢查驗收。

藥店驗收自查報告集錦 篇2

xx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藥店已經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建立(魯(寧)號)。為使藥店管理不斷向規範化方向發展,在籌建過程中,嚴格按照《藥品管理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及xx省《開辦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驗收標準》的有關規定進行運作,並展開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質量管理工作,完善各項制度。有具有藥學及相關專業的人員擔任藥店質量負責人,全面負責藥店藥品的質量工作。同時,根據驗收標準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況,藥店制訂了包括崗位職責、藥品購進、陳列、養護、銷售等環節的有關藥品質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和程序,使藥店各項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使經營質量管理工作不斷規範化、制度化。

(二)加大門店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門店人員的綜合素質,各門店人員進行了崗位培訓,主要包括藥品驗收、養護、調配處方等,營業人員積極參加崗位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水平。

(三)完善了各項硬件措施。營業場所寬敞明亮、整潔,內設有空調、乾濕温度計、冷藏箱、滅火器、蚊蟲撲殺燈、粘鼠板等。新增了櫃枱、貨架,銷售櫃組標誌醒目,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牌一目瞭然。設有符合標準的拆零專櫃,拆零工具清潔衞生,更有效確保藥品的質量安全。

(四)健全了各項服務及售後服務措施。為提高服務質量,門店內設有顧客意見簿、總部監督電話、便民服務枱。使顧客有一個比較舒適的購藥環境。健全了藥品銷售退回制度,確保顧客的合法權益。

通過以上自查整改,我們認為藥店已具備開辦藥品零售的條件,由於水平有限和理解上的差異,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敬請驗收組對我們不足提出指正,我們將認真聽取領導的批評和建議,認真完善和整改,提高藥品經營質量和管理規範,為廣大羣眾提供更好、更優質、更滿意的服務,切實維護廣大羣眾的用藥安全。

申請單位

xx年x月x日

藥店驗收自查報告集錦 篇3

根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下達20xx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的通知》37號文件,下達我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項目建設於20xx年5月啟動建設,總投入322.5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投入100萬元,整合資金投入93.35萬元,農民自籌資金投入129.2萬元。在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的精心指導和鄉、村、組的共同努力下,村扶貧整村推進項目建設工作已於20xx年4月完成,現將項目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完成情況

(一)特色產業發展:

1.種植特色優質水稻,在全村1一6組,規模規範計劃發展川優6203新品種面積1100畝,完成發展1100畝。(含計劃招投標採購46%氮、磷、鉀複合肥28噸,完成招投標採購28噸)。

2.發展稻田養魚;在1.2.3組計劃發展稻田養魚100畝,整治田坎2200米,按磚砌體,高0.8一1.5米,厚0.24米要求,完成2546.3米。

(二)基礎設施配套:

1.溝渠整治:在5組叢木林計劃新建溝渠250米,按照溝寬0.4米,高0.2米磚砌體要求,完成250米。

2.山坪塘整治:在4、5組計劃整治山坪塘3口,完成2口。

3.公路整治:計劃在1一6組整治泥潔石公路5.4公里,完成5.4公里(其中配套農綜項目硬化2.68公里)。

4.建設生產便道:在1、2、4、5組計劃硬化田間生產便道5.4公里,按寬0.8一1米,厚0.08一0.09米要求,完成5.991公里。

(三)生活基礎改善:

1.危房改造:在2、3、4、5、6組計劃貧困户新建住房9户,完成9户。

2.計劃完成9户貧困户進行小庭院建設,實際完成1户。

3.農户三改:對9户貧困户進行改廚,完成9户;對9户廁所改造,完成5户;對9户進行圈舍改造,完成0户。

4.建田間蓄水池:在果園區計劃新建20立方米蓄水池4口,按長4米、寬2米、高2.5米的要求,完成4口。

(四)農户技能提升:為進一步提高農户生產技術水平和自身素質,在20xx年2一4月完成500人次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二、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情況

通過自查驗收,村20xx年整村推進項目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為100萬元,完成財政扶貧資金投入100萬元,已申請劃撥資金40萬元,已兑現資金40萬元,驗收未兑現金60萬元,項目節餘資金8.7876萬元。

(一)特色產業發展:

1.種植特色優質水稻,規模規範計劃發展川優6203新品種面積1100畝,(含計劃招投標採購46%氮、磷、鉀複合肥28噸,完成招投標採購28噸)。計劃財政資金18.288萬元,按照招投標政策,集中採購46%氮、磷、鉀複合肥28噸,實際使用資金9.5萬元,結餘項目資金8.788萬元。

2.發展稻田養魚:在1、2、3組計劃發展稻田養魚100畝,整治田坎2200米,按磚砌體,高0.8一1.5米,厚0.24米要求,完成2546.3米。計劃財政扶貧資金22.162萬元,實際使用資金22.4394萬元。

(二)基礎設施配套:

1.新建溝渠:計劃財政扶貧資金0.75萬元,實際使用資金0.75萬元。

2、山坪塘整治:計劃財政扶貧資金3萬元,實際使用資金2萬元。

3、整治公路:計劃財政扶貧資金27萬元,實際使用資金27萬元。

4、建生產便道:計劃財政扶貧資金16.2萬元,實際使用資金17.97萬元。

(三)生活基礎改善:

1.危房改造:計劃財政扶貧資金9萬元,實際使用資金9萬元。

2.建小庭園:計劃財政扶貧資金0.45萬元,實際使用資金0.05萬元。

3.農户三改:計劃財政扶貧資金1.35萬元,實際使用資金0.75萬元。

4.建蓄水池:計劃財政扶貧資金0.8萬元,實際使用資金0.8萬元。

(四)農户技能提升:在全村範圍內開展500人次的水稻、玉米、特色水產養殖、水果種植、田間管理、病蟲防治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財政扶貧資金1萬元,實際使用資金1萬元。

(五)剩餘87876元擬用於4口人飲水池管道購置(涉及2、3、4、5組)。

三、項目整合情況

1.整合農業綜合項目硬化村內道路2.68公里,整合資金50萬元。

2.整合農業項目整治黃金沱提灌站,整合資金30萬元。

3.整合農業綜合項目新建150立方米人飲蓄水池2口,整合資金12萬元。

4.整合農業項目建沼氣池9口,整合資金1.35萬元。

四、項目實施效益

(一)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一是通過整治提灌站,山坪塘,溝渠,及人飲蓄水池,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徹底改善人飲水,農業用水困難的現狀,受益面積1000畝,受益人口1200餘人。二是硬化村組公路和院户路,形成了農村交通網絡格局和特色產業環線,極大地改善當地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了羣眾出行難問題,方便農副產品運銷,推進優質水稻、發展稻田養殖,特色水產和特色林果等農業產業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村民致富增收能力

(二)人居環境逐步完善。通過實施五改三建、院户路、新建微水池和沼氣池等項目,改變了原來髒、亂、差的居住環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明顯變化。現在的村民吃了上安全放心的山泉水或機井水,用上了清潔、乾淨的沼氣能源,摩托車、電瓶車直接開到家門口,呈現出一片幸福、和諧、安康的景象。

(三)致富增收能力大大提高。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餘期,培訓人次500餘人。特別是針對新發展的優質水稻6203新品種和特色水產業,稻田養魚產業,更是邀請農藝專家,將栽培種植,養殖管理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現場示範講解,手把手教學,切實增強了農民的後續管理意識,讓農民真正掌握實用技術。

(四)實現扶貧效益。通過扶貧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一是覆蓋全村6個村民組,302户,1289人,其中:貧困户85户,293人,貧困户100%覆蓋。二是扶貧先扶志。開發智力扶貧,實現貧困人口素質和致富本領大提升,文明村風民風形成。三是實施整村推進增加產業培育,實現經濟社會大發展,助農增收成效明顯,全村貧困人口脱貧致富。到xx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實現貧困村向新農村,小康村轉變丶貧困户向富裕富、小康户轉變。

五、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業生產勞力不足,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未能根本改變。

(二)產業基礎薄弱,農民增收舉步維艱。

(三)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六、下一步打算

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是一項民生工程,關係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工作的好壞也直接關係到困難羣眾脱貧的步伐,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做到:

一是切實利用好項目的節餘資金,將資金用在羣眾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上。

二是繼續抓好特色產業發展的後續管理工作。強化宣傳動員工作,強調農民要科學化管理,認真做好養殖業的飼養管理,種植業的肥水管理、防病殺蟲、除草等工作,確保三年內大面積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

三是抓好固定資產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切實把公路、山坪塘等固定資產移交給村組管理,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村組直接管理維護,鎮上強化監督,讓基礎設施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益。

四是繼續加大培訓力度。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繼續邀請農業站農藝師、等技師專家,不定期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切實讓農户拋棄落後觀念,樹立科技致富,技術增收的理念,真正提高貧困農户致富增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