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題目: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

物理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一、課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一)課題的提出背景:

全國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方案,重慶於XX年秋季全面啟動。重慶新課改教學實施兩年來,我們絕大多數教師注意力都投注到新課程理念如何在學科教學中實施的問題上,往往會忽略學科本質特徵教學特色,也就是忽略新課程理念如何與注重學科本質特徵有機結合這個問題。本課題組認為,教師如果在教學實踐中能夠科學有效處理好這個問題,就會成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科特色老師。高中新課程改革方案的中心點是新課程、新理念、新大學聯考,作為面對新課改的我們一線教師,首先要學習好、研究透新課程和新課程標準理念,我們作為物理學科教師,認為物理教學應該注重物理學科本質與特徵,要彰顯出物理學科教學特色。如何把《課程標準》的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兩全齊美,本課題組提出了“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課題。

(二)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重點和難點

1.研究目標

(1)通過對本課題的實踐研究,欲在高中新課改背景下,儘快形成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特色,從而打造禮嘉中學特色學科教研組。

(2)通過對本課題的實踐研究,欲大力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從而增強禮嘉中學高中物理教研組實力。

2.研究的基本內容

(1)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研究。

(2)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的研究。

(3)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研究。

3.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1)新課程標準理念中“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方面的研究。

(2)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研究。

難點: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研究。

(三)本課題的價值和意義

1.創新程度:本課題是在重慶市於XX年秋季全面實施全國新一輪高中課改方案的背景下,結合學校“內涵發展”與“讓課堂更富生命力”發展主題以及對全體教師個體發展規劃的要求和學校市級規劃課題《培養現代城市人學科教學模式研究》應運而生,本課題不屬於自上而下的課題研究,而是基於實踐的高中新課改實施下如何形成學科教學特色的策略方面的研究。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很具有現實性和可持續發展性。

2.理論意義:本課題的研究對於大力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具有較強的理論指導意義,而且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3.實踐意義: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擬實現以下應用價值:

(1)大力推進高中新課改的實施進程;

(2)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對教師的教學方式起到很大的轉變作用;

(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養成。

二、選題依據

(一)校情依據

禮嘉中學正處於重慶北部新區城市化進程加快發展時期,隨之帶來的對教育的高標準和高要求,給禮嘉中學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XX年1月學校成功創建市級重點中學,未來禮嘉中學在市級重點中學行列中的走向又如何,很大程度取決於學校目前對“內涵發展”、“讓課堂更富生命力”與“高效課堂建設”等增強軟實力方面的發展主題的落實程度。高效課堂建設,構建禮嘉中學特色教學結構,系學校發展主題的主攻目標。學校市級課題“培養現代城市人學科教學模式研究”,就是要求各學科教研組以課題研究帶動教師,儘快提升教育科研能力,走科研興校之路,讓更多教師成長為研究型教師。

(二)新課改依據

XX年秋季重慶市全面實施高中新課改方案。高中新課改方案的中心點是新課程、新理念、新大學聯考。作為面對新課改的我們一線教師,首先應該學習、研究新《課程標準》理念,以高效落實新課程標準理念對以前教學觀念和教學習慣挑戰。

(三)學科教學特色依據

物理教學,尤其應該注重物理學科本質與特徵,要彰顯出學科教學特色。

(四)理論依據

1.心理學基礎:多元智力學説

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dner)在眾多心理學家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成為9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結構是多元的,各種智能只有領域的不同,而沒有優劣之分。

2.學習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徵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輔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和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

(3)教學方法論基礎:“做中學”。

美國心理學家杜威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連續的整體,心理學的真正對象是研究在環境中發生作用的整個機體,心理學家所關心的應是有機體的整個協調作用。所以,在教學方法方面,他強調“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從活動中學”。這種學習方法能夠產生良好的思維,有利於學習者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所以這種教學方法論,越來越多地被廣大師生所接受和傳播。

三.本課題重要概念界定

(一)新課程標準理念。本課題專指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關於“課程基本理念”五條中的第一條“在課程目標上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與第四條“在課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

(二)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由此可見,物理學本質特徵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研究對象和追求目標上的特徵,以自然界的物質為研究領域,力圖確認自然界最基本的原理和內在的統一的規律,亦即事物的客觀實在性特徵。所以,研究與發展物理學科的手段和方法,應該具有科學性和探究性。二是過程性特徵,即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實驗,這體現了自然科學的共性。可以這樣説,如果與自然界沒有直接的觀察與實驗,就沒有物理學。事實上,物理學的發展依賴於理論與實踐之間持續不斷的相互作用。對於物理學理論與實踐來説,物理量的定義和測量的假設選擇,理論的數學展開,理論與實驗的比較,是與實驗定律一致的,是物理學理論的唯一目標,這實際上是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問題。

(三)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是指對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規律的教學活動設計,應體現出物理學本質及特徵,特別是探究中的思維方法與手段,應體現出物理學科特色。這應該成為物理教師的基本科學素養之一。

(四)新課程基本理念與物理學科本質之關係。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總目標第二條“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能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解決一些問題”。由此可見,科學探究是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總目標的核心內容。科學探究,從物理教育的角度來看,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理解。首先是觀念層面。科學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永無止境的探究過程。科學的知識體系是在探究過程中不斷髮展和變化而形成的。其二是思想方法層面。科學探究是科學家羣體在長期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有效認識和實踐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學思維方式,即我們通常所説的科學思想方法。所以,在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根據這些基本要素提出了對學生理解科學探究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第三是操作技能層面。任何實驗探究過程都需要某些思維和操作技能,如控制變量法、使用儀器、記錄和處理數據等。科學探究體現了物理學的兩大本質特徵,是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科學探究思想把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與物理學科本質有機結合起來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與物理學科本質、科學探究三者之間是協調、統一的關係。

(五)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中學生對物理學的認識和理解是通過親身經歷的學習過程而逐漸形成的。物理課應當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生不斷探究物理現象的本質與內在聯繫的過程,將科學探究作為物理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體現物理學的本質與促進學生科學素養髮展相統一的要求。所以,本課題所説的“有機結合”,是指針對高中物理課程必修1、必修2、選修3-1、3-2、3-3、3-5六本教材中涉及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規律的課文,滲透物理學科本質與課程基本理念五條中的第一條“課程目標”和第四條“課程實施”意見,按照“教材內容結構化,結構問題化,問題系列化”禮嘉中學“高效課堂建設”之要求,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方案。

四.文獻綜述—關於同類課題國內研究現狀

全國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方案於XX年秋季在山東、廣東、寧夏、海南等四個省區率先實施。大量資料和媒體顯示,高中新課改實施八年來,絕大多數物理教師注意力都投注到新課程理念如何在物理學科教學中實施問題上,僅有部分教師對物理學科本質特徵教學問題還能夠引起重視,而把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目前還沒有發現。

五.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1.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重點研究課程基本理念中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部分。

2.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重點在於對其認識與理解上的研究。

3.新《課程標準》理念與注重物理學科本質教學有機結合的實踐策略研究。重點在於結合的策略探究。

(二)研究思路

1.培訓學習階段(XX.11---XX.12)

(1)撰寫培訓學習階段計劃(XX.11)

(2)撰寫、研討開題報告,保證按時開題。(XX.11—XX.12)

(3)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XX.11)

(4)收集整理“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資料,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學習、研究“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資料。(XX.11)

(5)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測試課題培訓內容(閉卷,100分制,40分鐘完成)。(XX.12)

(6)組織課題全體學生學習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與學生相關的內容,以及“物理學科本質及特徵”內容。(XX.12)

(7)組織課題全體學生參加課題培訓內容測試及調查問卷(閉卷,100分制,40分鐘完成)。(XX.12)

(8)培訓及開題總結(XX.01)

2.研究實踐階段(XX.01---XX.06)

(1)撰寫本階段計劃(XX.01)

(2)課題組全體成員分任務書面列舉出符合課題研究要求與研究範圍的全部新課程課目,在課題活動會議上提交併集體確認,形成《課題研究課目確認書》。(XX.01)

(3)課題組全體成員結合物理學科本質與《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五條中的第一條“課程目標”、第四條“課程實施”意見,按照“教材內容結構化,結構問題化,問題系列化”禮嘉中學“高效課堂建設”之要求,把《確認書》中指明的課目,每人設計出1—2個教學案例。(XX.02);

(4)在課題組活動會議上每人提交案例交流並集體確認,初步形成第一本《課題教學案例集》(雛形本)。(XX.03);

(5)課題組全體成員按照初步形成的第一本《課題教學案例集》,由設計者在教室上課題公開課,然後在課題活動會議上評課,完善教學案例,然後在另一個班上同課公開錄像課。(XX.03-04)。

(6)對參與課題實驗的全體學生進行民意測驗,反饋課題實施後的收穫與體會。(XX.05)

(7)課題組全體成員書面總結個人體會,提交課題會議交流,然後裝訂成冊,形成第一本《課題實施個人體會》資料存檔。

(8)撰寫課題研究第一階段總結。(XX.06)

(8)充實、改進、完善以上(2)、(3)、(4)內容,形成第二本《課題教學案例集》(成熟本)和第二本《課題實施個人體會》資料存檔。(XX.06---XX.05)

(9)撰寫課題研究第二階段總結。(XX.12)

(10)撰寫課題研究第三階段計劃與總結。(XX.06)

3.提升總結階段(XX.06---XX.12)

(1)撰寫本階段計劃(XX.04)

(2)課題全體實驗學生民意測驗課題實施收穫與體會,形成課題後測資料存檔。(XX.05)

(3)課題全體成員撰寫並發表課題研究論文成果。(XX.06---XX.09)

(4)課題全體成員分任務整理課題研究成果(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①個人課題經驗總結、②課題論文、③課題教學案例及分析、④優質錄像課評析)。(XX.10)

(5)審編《課題優質課教案集》、《課題獲獎與發表論文集》、《課題個人經驗總結集》。(XX.11)

(6)撰寫課題結題《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 (XX.10---XX.11)

(7)課題活動會議審議、討論結題《研究報告》。(XX.12)

(8)修改、敲定結題《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XX.12)

(9)申請結題。(XX.12)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對課題教師和課題學生參與的行為及效果進行跟蹤分析,及時反思、總結和提升。

六、課題組織與管理

(一)指導機構

1.重慶北部新區教育管理指導中心

2.禮嘉中學校教科室

(二)研究機構

1.課題負責人:劉瓊

2.課題指導專家: 江緒華(重慶市教師教育專家、重慶市教育評估專家、重慶市高中物理骨幹教師、重慶名師提名人選、中學研究員、渝中區青少年創新學院指導專家、渝中區名師、曾主持2個市級課題,主研8個市級以上課題、出版專著3部。)

3.主研人員:劉瓊、肖田平、吳昌其。

4.實驗教師:鄭毅、黃小林、陳朋、鍾紅軍、桂紅亮、曾響。

七、課題組人員分工

姓名職責具體分工

劉 瓊主持主研全面負責課題研究工作。召集課題會議,撰寫課題培訓、前測與後測資料、《開題報告》、結題《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階段性計劃和階段性總結,處理主要實驗數據信息,負責聯繫指導專家。

肖田平主研負責課題經費到位,驗收個人階段性總結與體會、優質課案例,負責優質課錄像落實工作。

吳昌其主研收集、保存實驗材料和數據,共同處理實驗數據,審編《優質課教案集》、《獲獎與發表論文集》。安排課題會議記錄員、負責《課題管理手冊》。

鄭 毅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黃小林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陳 朋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鍾紅軍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桂紅亮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曾 響實驗處理部分實驗數據,課題會議記錄,填寫《課題管理手冊》等。

八、課題預期成果形式

1、結題《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

2、《課題論文集》

3、《優質課教案集》

4、《優質錄像課》光盤

九、課題經費預算

1、資料費:5000元

2、調研費:500元

3、差旅費:4000元

4、會務費:4000元

5、計算機使用費:500元

6、培訓及指導費:5000元

7、錄像及製作費:1000元

以上7個項目預計經費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