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管理疲軟”

警惕“管理疲軟”
前兩年,在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中,一些經理人利用“管理層收購”(MBO),在“國退民進”中大肆攫取國有資產,有學者把這稱之為“盛宴的狂歡”,這固然令“憤青”們憤然;但是,一些經理人在“規範”的力度加大之後,對產權改革消積應對,放慢節奏,使國有企業怠速、帶病運轉,由此造成的國有資產有形或無形的損耗,同樣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

隨着企業體制改革各項規範措施的逐步到位,一些企業的“老總”們創業熱情反而在逐漸消失。過去的老總們到處“跑部攻關”,大談包括產權在內的各種改革的好處,向人們描繪着企業改革的美好前景,科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規模經濟、集團運作、名牌戰略不離口,大有“捨我其誰”的氣度。可在不經意中,老總們的態度有了微妙的變化,處處給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今官不問前朝事”,對歷史債務抱着事不關己的態度,或者拿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眼下的日子得過且過,採取收縮退卻的經營方針,或者將現有資產修修補補、變現出租,或者化整為零、各奔前程,為了維持當前的運營,頗有“醫得眼前瘡,捥卻心頭肉”的氣氛。相對於企業的“願景”,這就是管理的疲軟。
管理的疲軟如果是一種務實的低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至少包含有對盲目攀比鋪攤子、上項目、瞎折騰、搞重複建設的冷思考。更為嚴格或自覺的接受市場規律的規制,而非譁眾取寵、好大喜功,可以減少新的重大決策失誤,減少對資源的濫用,預示着宏觀經濟結構漸趨合理。這對於瀕臨破產、倒閉的企業減少損失,減緩社會摩擦,直至“安樂死”,或許也是有益的。

但是,企業管理的疲軟與深化體制改革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企業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不能不使人憂慮。具體分析一下管理疲軟的的背景,不難看出,這並非全然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全面衰退,不可救藥。而是在於管理階層自身,他們因為不能順利參加瓜分的“盛宴”,失去了政策“執行”權上的優惠,熱情使一落千丈,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樣的管理疲軟與“MBO”的熱情相比,所產生的結果並無實質上的不同。當然,隨着市場經濟“規範”作用的顯現,企業自身資金緊張,失去了可用做抵押、擔保,爭取銀行貸款的實力或資信;同時隨着經濟結構調整,壓縮在建項目,人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向政府和上級要撥款、報項目,企業失去了政策上的優惠和保護,確實提升了經營管理上的難度。但是,如果經理人從反向汲取近年改革的經驗教訓,認為自己付出不少而又不可能得到足夠的多,或者認為個人資本己積攢的差不多,可以養精蓄鋭,或者認為培育企業新的競爭力風險太大,而以企業的餘力尚能維持到自己任期結束,那麼他們這種“現實”的選擇實際上是對“規範”力度的一種軟對抗,只要他們感到不如意,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或者面對承擔社會責任的壓力,他們就會“疲軟”開來。

應當看到,國有資產確實不容在產權改革“盛宴的狂歡”中流失,而國有資產在管理疲軟中所造成的流失同樣是令人痛心的。無論是崇尚自由貿易或者貿易保護,企業運作要與世界接軌,雖然不能都到國外做生意,但是面對着外資咄咄逼人,“狼來了”的態勢,我們必須具備更為嚴謹而強烈的進取意識,必須刻不容緩的促使自己的產品升級換代,提高服務水平,與巨人同行,與“狼”共舞。而與此相反的管理疲軟,會白白浪費掉艱難的“入世”談判所爭取到的過渡時間,會加大保護的成本,也將使部分國有企業僅成的成果消耗殆盡,那就不僅僅是“國退”的問題,也會使民族工業的生存空間萎縮。另外,企業被管理疲軟的陰影籠罩,使職工羣眾看不到明朗的前景,心理預期平淡,將會造成更大的消極影響,會產生一種人心的流失。

管理疲軟與企業正常的緊縮不同,因為在管理疲軟中管理者的職務消費絲毫不會有所收斂和減損,勢頭可能更強。管理疲軟是以管理者責任心的下降和逍遙自在為特徵的。無論是盛宴的狂歡還是管理的疲軟,很難説哪一種危害更小,後者也不是前者的必然結果,我們不能因為後者而要求重開盛宴的狂歡或者把它變成快餐。而兩者共同的病灶卻是我們必須找到的,我以為那就是管理者使命感的喪失和監督的乏力。管理者像一個被寄與厚望而又被放縱着的長子,從左右兩個方面在威逼和要挾着這個家庭。對此,難道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了嗎?

答案應當是否定的,至少我們可以從找回管理者的使命感和加大督導力度這兩方面做起。找回管理者的使命感或者建設具有使命感的管理者隊伍,與精巧的制度設計同樣重要,大家總不能在錙銖必較中進行無窮無盡的博弈。在繼續依靠主要經理人這個“長子”的同時,需要考慮依靠企業中其它更多的相關“家庭成員”,不要把其中的弱者視為“負擔”或者犧牲品。(張華強)

來源:博鋭管理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