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周文王求才定天下

千百年來,姜子牙的名字一直是家喻户曉,歷代傳誦。《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行年70而幫助周文王平定天下的故事也一直膾炙人口。當然,人們津津樂道的姜子牙的故事已經被神化了,歷代藝人説唱的姜子牙儼然是個能呼風喚雨、法力無邊的神仙,這當然不符合歷史事實。但是,歷史上確有姜太公其人。

管理故事:周文王求才定天下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牙,因為他後來被周文王號為太公望,又叫姜太公,姜望。姜太公的祖先伯夷曾經輔佐大禹治水,因有功封於呂這個地方,故又名呂尚、呂望。“子”是古代男子的尊稱、美稱,民間俗稱姜子牙,而史書文獻多稱姜太公。他生活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之際,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然而在發跡之前,姜太公僅僅是個靠在商朝國都朝歌以宰牛為生的人,過着窮困潦倒、顛沛流離的生活,懷才不遇,默默無聞。真正提供條件使他得以一展身手的,就是那位求賢若渴、欲攬天下英才為己所用的一代明主周文王。

姜子牙年逾古稀仍然未遇明主,後來聽説周文王很重視人才,便拿上釣魚竿到渭水之濱,終日借垂釣來修養心志,磨鍊毅力。他釣魚人來不用魚餌,正所謂“太公釣魚,願者上鈎”,其實他是想看周文王是否識才,能否放下架子求才,進而決定是否為他效力。

古人迷信,凡事總要先佔卜吉兇。周文王要打獵,占卜的結果是:所獲獵物不是虎豹豺狼,而是可以成就霸業的王佐之才。周文王十分驚奇,自然格外留意。出獵時,果然在渭水之濱遇見姜子牙,被他一番富有哲理的話語所折服。姜子牙説:“凡是河流源頭淵遠者,河水必然奔流不息,於是才有魚羣棲息;樹大根深者必定枝繁葉茂,於是才能果實豐碩。周樣的道理,人與人之間唯有相互理解,心靈相通,才有發展偉大事業的前提。比如在溪邊垂釣,小魚總是盯着小餌,若有若無的釣線使它放鬆了警惕;稍大些的魚兒總是看好塊大味香的餌料,即使是釣就在身邊,為求得香甜的美食,它也會忘掉危險而冒險一搏。而要想釣到大魚,就要安上大塊餌料,釣線也要粗壯結實,否則就會失之交臂,魚餌兩空。魚一旦吞下釣鈎,釣線就牢牢地牽住它;用人也是如此,人才一旦接受了相應的待遇,便會為施恩者盡心竭力地服務。用網捕魚,還會有漏網的;可用餌釣魚,卻可以把水中之魚陸續釣盡。同樣的道理,提供相應的待遇,就可以把天下的人才都招攬而來。懸綸垂釣與治國平天下,雖事有大小之別,目標也有高下之分,然而其中的道理卻是相通的。釣魚的三大要領無非是釣點判斷、餌料設計和提竿溜魚,而治國平天下也有三大法寶:提供優厚的待遇是為了讓所用之人貢獻聰明才智,提倡視死如歸的精神是為了讓士兵英勇善戰,設立高官厚祿是為了讓賢臣良將幫助君王成就大業。”

姜子牙這一番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的分析使周文王怦然心動,他從這位頭頂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身上看出了智慧的靈光,意識到這是一位滿腹韜略、高瞻遠矚的棟樑之才。於是躬身而請,竭誠相邀,與之同車回京,委以社稷重任。結果,周文王得以宏圖大展,開創了西周王朝300年的基業。

日月如梭,往事悠悠,三千多年的光陰已經逝去。在當今構建市場經濟大廈的時候,我們備感人才奇缺,而歷史的經驗卻是可以引以為鑑的。姜子牙的“取魚三訣”以及他的精妙比喻,仍然為人們推崇有加,然而慧眼識人的周文王卻往往不為人所重。常言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也就只能駢死於槽櫪之間了。從這個意義上説,周文的留心求才,慧眼辨才,不是更值得我們稱道嗎?

古代晏子曾説過:“國有三不祥: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一個國家有了賢才而不知道,發現不了人才;發現了人才卻又不用;儘管用了人才,卻又不委以重任,當然是“不祥”嘍,國家如此,又怎能會興旺發達,繁榮富強呢?

其實,大的説,在一個國家中是這樣,小一點説,在一個公司,一個企業不也是這樣嗎?這裏面就涉及到領導者如何識人用人的問題。

作為領導者應善於發現千里馬,善於利用千里馬,善為伯樂。

領導者應善於博採眾長。人總有自大的毛病,而且往往表現為對別人的不自覺的貶斥,總喜歡吹毛求疵,不願承認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毛病容易找到,優點同樣容易發現,事物中充滿着矛盾。矛盾的雙方是相反相成,相伴相生的。毛病或缺點與優點或長處作為一對矛盾也是對立存在的,找到缺點的同時也就會發現優點,只不過是有時我們不自覺地否認罷了。領導者卻應該注意克服這種不是習慣的習慣,轉而應該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應當貴人所長,忘人所短。

俗話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總難免有長處也有缺陷,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各有各的長處,又各有各的短處,正如太陽也有黑子,月亮也有圓缺,哪怕再精美的壁玉也會有瑕疵一樣,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當初周文王對話姜子牙時,只看到他出身卑微,而且年事已高的,不可能有精力、有能力來輔佐他完成帝業的話,估計歷史上也不會有強大的周王朝出現了。所以,勿以年紀老,而以人老來看之: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有的人年紀雖然很老,可是他的精神、心力很旺盛,他服務企業的熱忱,他的專業老練的技能和經驗,可能非一般年輕人所能及,所以勿以年齡的大小,來衡量一個人的老邁與否。

三國時魏國人才學家劉邵在《人物誌》中曾這樣描述人物:

厲直剛毅,材在矯正,失在激訐。

柔順安恕,第在寬容,失在少決。

雄悍傑健,任在膽烈,失在多恩。

精良畏那,善在恭謹,失在多疑。

強指堅勁,用在禎幹,失在專固。

論辯理繹,能在釋結,失在流窟。

普博周給,弘在覆裕,失在涸濁。

清介廉潔,節在位固,失在物肩。

休動磊落,業在拳躋,失在疏越。

沉靜機密,精在玄微,失在遲緩。

樸露徑盡,質在中誠,失在不微。

多智韜情,權在譎略,失在依違。

可以説,這段話精闢地指出了人的辯證統一的性格雙重性,道出了人的矛盾對立性,從正反兩方面剖析了十二種不同性格的人物的優缺點。

有平原便有高山,有陸地便有大海,我們不能求全責備,希望找到完美無缺的人。一個人沒有短處也就必然沒有長處。這是符合辯證法的,正如沒有烏雲遮住太陽,也就不會有降水現象的發生,只有有所短,才可能有所長。領導者應當學會看到別人的長處,而忘掉別人的短處,懂得“瑕不掩瑜”的道理。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