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減薪是否不可能?

本地經濟情況依然不明朗,凍薪減薪的消息此起彼落。大部分機構面對經濟危機時都會想到向員工“開刀”。無疑,減薪似是最直截了當的辦法,然而處理不當,卻可導致異常嚴重的後果。大家耳聞目睹的皆是一片反對減薪的聲音,這是否意味著順利推行減薪是天方夜譚呢?筆者認為情況並非如此悲觀,倘若管理層可以顧及公司的工作氣氛及明白上下溝通的重要性,減薪並非全不可能。

順利減薪是否不可能?

關於公司工作氣氛方面,可大略分為階級差距及互相信任兩大因素。美國著名心理學家Edwin A. Locke指出,金錢並非工作滿足感的主要來源,非物質的原因如工作挑戰性等,更能影響員工投入工作的程度。另一著名組織心理學家Jeffrey Pfeffer研究指出,一間好機構,各階級的差距不會太大(包括衣著、溝通方式、辦公室間格安排及薪酬上的差距)。若一間公司藉經濟不景而減薪,而機構內高層員工仍支取高薪,試問如何説服員工接受減薪呢?John Lewis Partnership是一間在英國相當成功的企業,其負責人稱,若公司給高層人士龐大酬金,公司亦會同樣給各階級員工合理的獎賞,以表揚及確認他們對公司的貢獻。反觀香港電訊的高層人員支取150萬至1000萬的年薪,但其中下層員工在支取微薄薪金下仍受減薪威脅,員工的反抗是可以理解的。除了關乎實際生活問題外,心理上亦絕不好受。員工或會認為資方這樣做,是隻知高層對公司有貢獻,而自己卻毫不重要。

此外,內部互相信任亦是機構成功的主要原因。若員工對公司,或員工與員工之間存在著猜疑和不信任,這將會嚴重影響工作效率。相反,若員工相信公司是公平地對待他們的話,他們必會盡力工作,甚至可以為達公司的目標而作出有限度的犧牲。就像Body Shop的管理層,面對公司業績下降時主動提出減薪方案;Body Shop負責人稱,他們在經濟蓬勃時提供最好的待遇給員工,到了危機出現時,員工都願意為公司犧牲,因為員工相信,待經濟好轉,公司不會待薄他們。這是一個正面成功的例子。

另一個導致減薪方案失敗的主因是溝通問題及推行辦法,資方是否有誠意與員工溝通極具決定性。就如港機工潮初期,資方堅拒與勞方溝通,態度強硬,甚至有管理層説出“不復工即炒魷”的言論,引致勞方極度不滿。若非後來資方態度軟化,事件可能發展至不可收拾。香港電訊推行減薪初期,也是在未諮詢員工意見下推出方案,引致社會上極大迴響。這些強硬的態度會令員工感到自己的地位不受重視,資方猶如否定了他們對公司的貢獻一樣,自然感到極度不滿。因此,溝通除可令勞資雙方更快達成共識外,也可令員工感到受尊重。

除在推行新政策時要有足夠溝通外,平日的溝通亦相當重要。Jeffrey Pfeffer曾指出,消息流通是許多成功組織的特徵之一。無論在業務上或人事調動上,讓員工清楚公司狀況可令他們更投入工作,減少猜疑,並可令他們明白公司面對的問題,正要他們的支持共同度過難關。可惜,大部分公司並不習慣將消息公佈,員工都是從流言中得悉公司的政策,導致很多無謂猜度;試問這樣如何能令員工投入工作?更莫説同舟共濟了。

減薪安排不當會導致很多有形及無形的不良後果。有形的是金錢上的損失,就像國泰機師罷工令它損失了5億元。但金錢始終還可賺回來,無形的損失往往更慘重,如對公司聲譽的損害、公司內員工的信心與士氣,以及優秀員工的流失等,這些都是長時間也難以彌補的。所謂“知易行難”,以上觀點皆非甚堋艱深的理論,但環顧四周,卻只有少數機構可以辦到。或者處於順境太久,令管理層在面對逆境時都陣腳大亂,把這些最基本的都忘記了。僱主必須緊記,員工並非無血無肉無感情的機器;在物質供應之外,更要顧及心理上的需要,才可同舟共濟,一起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