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通用7篇)

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1

桂林市象山景區位於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山相距不過二三千米,瀕臨灕江,半枕陸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華。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開發遊覽,早已成為一方旅遊勝地,遠近文明。

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通用7篇)

早在隋唐時期,桂林城中諸山就留下了古人尋芳覽勝的足跡,吟詠贊美的詩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更是出現過車馬為之堵塞的遊覽盛況,那滿山遍佈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在宋代桂林環城遊覽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節點,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巖水洞,掃葉烹茶,把酒臨風,覽山水之色,探巖洞之奇。時移世易,滄海桑田,許多盛極一時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名山遊覽之勝卻千年不衰。我們是否還記得,在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對桂林山水的集體記憶,或者説高度概括是什麼?回答是“三山兩洞一條江”。與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這樣的歸納或許過於直白,但它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義並主導着桂林的旅遊,其中的“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於桂林城南的灕江西濱,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是桂林城的象徵,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為標誌,也簡稱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億6千萬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巖組成。山形孤拔陡峭,巖石古蒼。在象鼻與象腿之間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輪明月靜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於一體,成為歷代詩人吟詠不絕的千古題材,是遊人至桂的必遊之地。

“三山”中的伏波山位於桂林城中心東北部,孤峯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陸地,半插灕江。山體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臨江一面,給人以壁立千仞之感。灕江流經此地,被山體阻擋,形成巨大的匯流,古人取其“麓遏瀾洄”,制服波濤之意,稱其為伏波山。而民間傳説伏波山的得名則是因為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曾於此山射箭退敵,削石試劍的緣故。

“三山”中的疊彩山位於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億六千七百萬年前沉積的石灰巖和白雲質灰巖組成,石質堅硬,巖層呈薄層、中厚層及厚層狀,一層層堆疊起來,如同堆緞疊錦,唐代文學家元晦因“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因而將其命名為疊彩山。

天生麗質的桂林經過了世紀之交的城市大建設,觸目皆景,一橋一路,一花一樹,一江一湖,皆有可觀。加之桂林旅遊圈的景點開發,桂林的旅遊景觀更是異彩紛呈,早已不是一句話能概括,更不是“三山兩洞一條江”所能涵蓋。但當我們歷數桂林的觀光景緻時,我們發現,桂林的“三山兩洞一條江”仍然是桂林旅遊線路的軸心。備受世人矚目、獨具桂林特色的兩江四湖景區,更是將三座名山納入了它的範圍,灕江從象鼻山到疊彩山段遊程更是兩江四湖遊覽、尤其是夜遊的高潮和重點。

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2

新會會城西北邊緊靠一座小山,以其形而稱“象山”,面積6公頃,是會城市民每年中秋望月的勝地,“象山秋月”成為著名的“新會八景”。象山有不少古蹟,記載着新會僑鄉的歷史文化。

明代初期,象山之麓建有一間書院,是當時的新會知縣謝景暘專為方便張撝講學而建造的。張撝,會城濠橋街人,自幼聰明,師從新會古岡書院教師、詩人羅蒙正,很受羅蒙正器重。後因患腳病,在家專心鑽研學問,知識淵博。知縣謝景暘仰其學問,向他徵詢政事,請他出來做官。張撝以腳有病行走不便為理由推辭。謝知縣無奈,便在象山麓建造一間園林式的書堂,請張撝在那裏講學,專心培育人才。謝知縣為書堂題“象山書院”四字,書軒題“養拙”二字,又在書院旁建一個石池,名曰“洗硯池”。張撝深受感動,便專心在象山書院講學,自號“象山拙叟”。前來求學的學生遍佈四方,數以千計,尊稱張撝為“象山先生”。那時的象山就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有碑文“明初張象山先生講學茲山之麓”見證了當時的盛況。

1919年,岡州中學校長李淡愚倡議建“象山公園”,既為緬懷象山先生,又可供市民遊覽。這一倡議得到港商及邑人的響應,捐資在象山修築了秋月台、海月奇觀亭、榕台、仰湲台、養拙亭、仰山亭、延月亭、半山亭、亦台等,山腳還建有“象山公園”石牌坊。這是會城第一個公園。公園裏的亭台設施,記載了會城數百年曆史文化,可供後輩仔細閲讀,意義重大。

近百年來,古老的象山公園經過戰亂,過去的亭台設施也被破壞了,現在只留下一些殘跡。但是這些殘跡卻引發人們許多回憶和聯想。象山既是一個風景秀麗的自然生態公園,又記載着會城的歷史文化,它的古蹟是不容忽視的。近十多年來,有關部門對象山公園作了大規模的修建擴建,修山路,種樹木,設石凳,裝路燈,增建涼亭、登山亭和觀月台,擴寬登山路,還修建了小廣場、鵝卵石健身徑等,為市民晨運健身提供了很好的場地。象山公園恢復了青春。

從象山南面沿着新鋪設的山路上山,可見路旁一塊小石碑,記載了民國廿年新會縣長吳鳳謦應市民要求,集資修築象山路的經過。環山而上,迎面是一座飛檐六角涼亭,名曰“鬆心亭”,六條圓柱支撐傘頂,其中兩石柱刻着一副對聯:“蒼蓋擎天,三分秋色二分月;綠蔭如畫,一角斜陽六角亭。”鬆心亭後面,接近山頂的路邊有仰山亭,亭下有碑文,其書法文章令人駐足。

再拾級而上,可見綠蔭叢中有榕台、黎壁湲先生紀念華表、靈巖磨崖石刻、養拙亭遺址等。黎壁湲先生紀念華表是他的學生趙公漠所設。黎壁湲(1855—1920)晚清廩生,科舉廢后改教中學,當時的文化名人何琴礁、李香介、李卓生等均是他的學生,發動養拙亭遺址(現養拙台)後邊有塊石碑,刻着《養拙亭記》,碑文清晰可見:“明初,張象山先生講學茲山之麓,謝邑侯景暘築養拙軒以居之,圮毀久矣。今秋與馮君錫蕃訪洗硯池,予謂宣特建一亭以資景仰。錫蕃函告乃兄平山君。許之,逐建此亭,仍楬曰養拙。既成,得沒字碑于山下,移置亭後記其事如此。

民國八年後學李春華並書”(碑文標點是編者所加,下同)養拙亭遺址右邊數步有“亦台”,台後也有石碑沒入山邊,得以保存。其碑文是:“民國戊辰孟夏之初,仰張象山之高風,共遊覽於此。見夫沒硯池上,養拙有亭,望池有台,餘如可軒榕台於諸亭台羅列左右,誠樂地也。同人亦築此台,以供遊人憩息,故名之曰亦台,並列敍時永留紀念。”碑文正文後列出16人名參與修築亦台。從上面兩篇碑文可見,張象山先生確實是當時會城人所景仰之先賢。這些殘留下來的勝蹟,也銘刻着當年的華僑、港澳同胞深深的愛鄉情懷,更使人想起僑鄉新會的會城確實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再往上登上山脊,就是新建在西端的一座半圓形的觀月台。觀月台曲徑迴廊,林木深深,中間一塊綠蔭小廣場,總面積600平方米,可容納數百人觀景。台旁有一塊“秋月台”殘碑,記述建築“秋月台”的經過和過去賞月的勝蹟。

站在觀月台上,憑欄觀景,涼風陣陣,鳥語花香。這情景令人想起明代詩人許炯的《象山秋月》詩:“碧落雲飛宿霧收,夜深攜酒上丹丘。誰磨天上無塵鏡,照破人間萬頃秋。”從觀月台往北走,是一個建在樹蔭下的長方形小廣場,地面鋪設紅色廣場磚,鄰近是鵝卵石健身徑。小廣場中豎有“吳鐵梅夫子紀念”華表,是李淡愚為紀念他的老師而設。這裏是市民晨運的好地方,每天早晨或傍晚,廣場上音樂四起,練劍的婦女,練拳的男士,做各種健身操的退休老人,吸着新鮮的空氣翩翩起舞,全情投入,一片熱鬧景象。廣場北邊並排放着兩門黑沉沉的古炮,山邊隱隱約約露出明代古城牆的磚石。這使人想起這裏原是防衞會城的要塞。

再往北行,走下山坡,越過一段寬闊的水泥路,就到矗立在象山北角的仲儀樓。這座樓是香港同胞楊仲儀捐資興建的,佔地數百平方,高兩層。登上仲儀樓可眺望會城新貌,綠樹瓊樓,田園秀色盡收眼底。樓兩側有寬闊平坦的水泥場地,可供晨運健身。這裏空氣極之清新,居高四望,令人心曠神怡。每天早晚,有不少市民到此健身或遊覽。

近年,有關部門又在象山西南麓新建一座三層高的登山亭,一道銀色瀑布從二層亭邊飛瀉而下,頗具氣勢。下面是半月池,裝有射燈和噴水管。亭邊的石壁上,刻着明代詩人許炯的《象山秋月》詩。登山亭後新闢了登山路,可到達觀月台。

會城人登象山望秋月有悠久的歷史,南宋寧宗年間(1195—1200年)署新會知事方信儒已於象山建海月奇觀亭,以觀雲山海月之勝景。每逢中秋節,登象山望秋月的市民成羣結隊,熙熙攘攘,熱鬧非常。這已成為一種風俗習慣,年年如此,從未間斷。

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3

新會會城西北邊緊靠一座小山,以其形而稱“象山”,面積6公頃,是會城市民每年中秋望月的勝地,“象山秋月”成為著名的“新會八景”。象山有不少古蹟,記載着新會僑鄉的歷史文化。

明代初期,象山之麓建有一間書院,是當時的新會知縣謝景暘專為方便張撝講學而建造的。張撝,會城濠橋街人,自幼聰明,師從新會古岡書院教師、詩人羅蒙正,很受羅蒙正器重。後因患腳病,在家專心鑽研學問,知識淵博。知縣謝景暘仰其學問,向他徵詢政事,請他出來做官。張撝以腳有病行走不便為理由推辭。謝知縣無奈,便在象山麓建造一間園林式的書堂,請張撝在那裏講學,專心培育人才。謝知縣為書堂題“象山書院”四字,書軒題“養拙”二字,又在書院旁建一個石池,名曰“洗硯池”。張撝深受感動,便專心在象山書院講學,自號“象山拙叟”。前來求學的學生遍佈四方,數以千計,尊稱張撝為“象山先生”。那時的象山就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有碑文“明初張象山先生講學茲山之麓”見證了當時的盛況。

,岡州中學校長李淡愚倡議建“象山公園”,既為緬懷象山先生,又可供市民遊覽。這一倡議得到港商及邑人的響應,捐資在象山修築了秋月台、海月奇觀亭、榕台、仰湲台、養拙亭、仰山亭、延月亭、半山亭、亦台等,山腳還建有“象山公園”石牌坊。這是會城第一個公園。公園裏的亭台設施,記載了會城數百年曆史文化,可供後輩仔細閲讀,意義重大。

近百年來,古老的象山公園經過戰亂,過去的亭台設施也被破壞了,現在只留下一些殘跡。但是這些殘跡卻引發人們許多回憶和聯想。象山既是一個風景秀麗的自然生態公園,又記載着會城的歷史文化,它的古蹟是不容忽視的。近十多年來,有關部門對象山公園作了大規模的修建擴建,修山路,種樹木,設石凳,裝路燈,增建涼亭、登山亭和觀月台,擴寬登山路,還修建了小廣場、鵝卵石健身徑等,為市民晨運健身提供了很好的場地。象山公園恢復了青春。

從象山南面沿着新鋪設的山路上山,可見路旁一塊小石碑,記載了民國廿年新會縣長吳鳳謦應市民要求,集資修築象山路的經過。環山而上,迎面是一座飛檐六角涼亭,名曰“鬆心亭”,六條圓柱支撐傘頂,其中兩石柱刻着一副對聯:“蒼蓋擎天,三分秋色二分月;綠蔭如畫,一角斜陽六角亭。”鬆心亭後面,接近山頂的路邊有仰山亭,亭下有碑文,其書法文章令人駐足。

再拾級而上,可見綠蔭叢中有榕台、黎壁湲先生紀念華表、靈巖磨崖石刻、養拙亭遺址等。黎壁湲先生紀念華表是他的學生趙公漠所設。黎壁湲(1855-1920)晚清廩生,科舉廢后改教中學,當時的文化名人何琴礁、李香介、李卓生等均是他的學生,發動養拙亭遺址(現養拙台)後邊有塊石碑,刻着《養拙亭記》,碑文清晰可見:“明初,張象山先生講學茲山之麓,謝邑侯景暘築養拙軒以居之,圮毀久矣。今秋與馮君錫蕃訪洗硯池,予謂宣特建一亭以資景仰。錫蕃函告乃兄平山君。許之,逐建此亭,仍楬曰養拙。既成,得沒字碑于山下,移置亭後記其事如此。

民國八年後學李春華並書”(碑文標點是編者所加,下同)養拙亭遺址右邊數步有“亦台”,台後也有石碑沒入山邊,得以保存。其碑文是:“民國戊辰孟夏之初,仰張象山之高風,共遊覽於此。見夫沒硯池上,養拙有亭,望池有台,餘如可軒榕台於諸亭台羅列左右,誠樂地也。同人亦築此台,以供遊人憩息,故名之曰亦台,並列敍時永留紀念。”碑文正文後列出16人名參與修築亦台。從上面兩篇碑文可見,張象山先生確實是當時會城人所景仰之先賢。這些殘留下來的勝蹟,也銘刻着當年的華僑、港澳同胞深深的愛鄉情懷,更使人想起僑鄉新會的會城確實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再往上登上山脊,就是新建在西端的一座半圓形的觀月台。觀月台曲徑迴廊,林木深深,中間一塊綠蔭小廣場,總面積600平方米,可容納數百人觀景。台旁有一塊“秋月台”殘碑,記述建築“秋月台”的經過和過去賞月的勝蹟。

站在觀月台上,憑欄觀景,涼風陣陣,鳥語花香。這情景令人想起明代詩人許炯的《象山秋月》詩:“碧落雲飛宿霧收,夜深攜酒上丹丘。誰磨天上無塵鏡,照破人間萬頃秋。”從觀月台往北走,是一個建在樹蔭下的長方形小廣場,地面鋪設紅色廣場磚,鄰近是鵝卵石健身徑。小廣場中豎有“吳鐵梅夫子紀念”華表,是李淡愚為紀念他的老師而設。這裏是市民晨運的好地方,每天早晨或傍晚,廣場上音樂四起,練劍的婦女,練拳的男士,做各種健身操的退休老人,吸着新鮮的空氣翩翩起舞,全情投入,一片熱鬧景象。廣場北邊並排放着兩門黑沉沉的古炮,山邊隱隱約約露出明代古城牆的磚石。這使人想起這裏原是防衞會城的要塞。

再往北行,走下山坡,越過一段寬闊的水泥路,就到矗立在象山北角的仲儀樓。這座樓是香港同胞楊仲儀捐資興建的,佔地數百平方,高兩層。登上仲儀樓可眺望會城新貌,綠樹瓊樓,田園秀色盡收眼底。樓兩側有寬闊平坦的水泥場地,可供晨運健身。這裏空氣極之清新,居高四望,令人心曠神怡。每天早晚,有不少市民到此健身或遊覽。

近年,有關部門又在象山西南麓新建一座三層高的登山亭,一道銀色瀑布從二層亭邊飛瀉而下,頗具氣勢。下面是半月池,裝有射燈和噴水管。亭邊的石壁上,刻着明代詩人許炯的《象山秋月》詩。登山亭後新闢了登山路,可到達觀月台。

會城人登象山望秋月有悠久的歷史,南宋寧宗年間(1195-1220xx年)署新會知事方信儒已於象山建海月奇觀亭,以觀雲山海月之勝景。每逢中秋節,登象山望秋月的市民成羣結隊,熙熙攘攘,熱鬧非常。這已成為一種風俗習慣,年年如此,從未間斷。

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4

象山公園地處廣西桂林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佔地面積11.88公頃,山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山、水、洞、島、亭、台、坪、徑、文物、古蹟相映成畫,美不勝收,令人心馳神往。

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園的主要景點,其山形酷似一頭駐足灕江邊臨流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 勝,被人們美譽為桂林市的城徽。山體前部的水月洞,彎如滿月,穿透山體,清碧的江水從洞中穿鼻而過,洞影倒映江面,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觀,“象山水月”因之成為桂林山水一絕。

水月洞的幽奇迷紀令古往今來的墨客騷人文思泉湧,洞內外石壁上留下了歷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為宋代鐫刻。象山南麓,有始建於唐代的雲峯寺,象山的東、西麓,艾有石級曲折百上。山頂平展,樹木成蔭,小徑通幽;明代建築普賢塔聳立於此,塔高10餘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賢菩薩像而得名,普賢塔形似劍柄,又似寶瓶,古樸凝重;遊人立於山頂,神清氣爽,極目遠眺,桂林山城美景盡收眼底。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使得古老而年輕的象山魅力獨具。象山公園常舉辦各類花展,遊人徜徉其中,但見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嬌媚,幾疑身處仙境,流連忘返。桂林之旅,從象山公園開始。

從濱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覽象山全景,“象汲長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園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萬年左右,地殼抬升,灕江水面由2千米寬度不斷縮小,江水在山體東麓沖刷溶蝕出一個長17米,寬9.5米,高12米,位於象鼻與象之間通透圓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陽洞。江水穿洞而過,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詩讚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與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樹葱葱,竹籬茅舍掩映其間。若是雨季,雲蒸霧騰,村舍與綠樹皆似披上一襲輕紗,古人稱之為“訾洲煙雨”。將其列為桂林八大勝景之一。此時的巨象彷彿被賦予了生命,在煙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視為桂林的象徵,是中外遊客最為神往的風景點。

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5

象山公園地處廣西桂林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佔地面積11.88公頃,山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山、水、洞、島、亭、台、坪、徑、文物、古蹟相映成畫,美不勝收,令人心馳神往。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園的主要景點,其山形酷似一頭駐足灕江邊臨流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 勝,被人們美譽為桂林市的城徽。山體前部的水月洞,彎如滿月,穿透山體,清碧的江水從洞中穿鼻而過,洞影倒映江面,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觀,“象山水月”因之成為桂林山水一絕。水月洞的幽奇迷紀令古往今來的墨客騷人文思泉湧,洞內外石壁上留下了歷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為宋代鐫刻。象山南麓,有始建於唐代的雲峯寺,象山的東、西麓,艾有石級曲折百上。山頂平展,樹木成蔭,小徑通幽;明代建築普賢塔聳立於此,塔高10餘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賢菩薩象而得名,普賢塔形似劍柄,又似寶瓶,古樸凝重;遊人立於山頂,神清氣爽,極目遠眺,桂林山城美景盡收眼底。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使得古老而年輕的象山魅力獨具。象山公園常舉辦各類花展,遊人徜徉其中,但見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嬌媚,幾疑身處仙境,流連忘返。桂林之旅,從象山公園開始。

從濱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覽象山全景,“象汲長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園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萬年左右,地殼抬升,灕江水面由2千米寬度不斷縮小,江水在山體東麓沖刷溶蝕出一個長17米,寬9.5米,高12米,位於象鼻與象之間通透圓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陽洞。江水穿洞而過,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詩讚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與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樹葱葱,竹籬茅舍掩映其間。若是雨季,雲蒸霧騰,村舍與綠樹皆似披上一襲輕紗,古人稱之為“訾洲煙雨”。將其列為桂林八大勝景之一。此時的巨象彷彿被賦予了生命,在煙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視為桂林的象徵,是中外遊客最為神往的風景點。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約1.2萬年前, 地殼抬升,灕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 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象山記》載,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圓而長,其半入於灕水中,水時高時下,故其穴亦時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陽,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學士屬文賦句,莫不歎為觀止。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有“水底有明月,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之句,細緻刻畫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輝映的奇蹟。象山的水月與南望的穿山月巖相對, 一懸於天, 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宋代在洞中建朝陽亭,清代改稱得月樓,已廢。洞內有張孝祥《朝陽亭詩並序》、范成大《覆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餘件。

朝陽亭

在象鼻山水月洞內,始建於宋,亭已早廢,但遠在800多年前,圍繞水月洞的命名,兩位桂州前後任的地方長官之間展開的一場背靠背的筆墨官司,一直成為到此遊覽的人們永恆的話題。原來,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張孝祥游水月洞留連至晚不歸,不久再度重遊, 一高興題詩作序,因洞口東向,把亭名、洞名、巖名統統已為“朝陽”,並把記述其事的《朝陽亭詩序》該在水月洞北壁。其後,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見,恢復了原名,寫下《覆水月洞銘》,並鐫在洞的南壁。

象眼巖

象眼巖位於象鼻山山腰南北兩側, 互相貫通,高約2米,寬5~10米,長52.8米,呈扁長形,面積約274平方米。象眼巖原是一段不長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處而得名。從象山南麓南極洞口,沿石級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巖,盤山道可達山頂。北眼懸崖峭壁,導遊知識,無磴可通。象眼巖南北兩洞,是一對眺望風景的絕妙窗口。從左眼張望,高聳的灕江飯店近在咫尺,城區樓宇街市鱗次櫛比,半城山芭歷歷在目;從右眼遠眺,江波帆影, 閃爍隱現於訾洲、塔山、穿山之間。 雲崖軒 宋代園林建築。明張鳴鳳《桂故》載: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軒。軒廢已久。”根據方信孺《題雲崖軒》和邵以仁在方所鐫詩之前便建“古云崖軒”的記述。雲崖軒確建何時無可考。方信孺詩有“不用窮探費杖藜, 隱然林壑挾城陴。曾尊月洞千巖上, 更著雲崖一段奇”之句,説雲崖軒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賢塔

普賢塔遠看象插在象背上的劍柄,又象一隻古雅的寶瓶,因此稱“劍柄塔”,或“寶瓶塔”。 該塔建於明代,塔高13.6米,塔基為雙層八角須彌座,在第二層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淺刻的南天普賢菩薩象。普賢塔位於象山之顛,不僅與桂林山水的傳説相吻合,又印證了普賢菩薩乘大象之説,而大象馱寶瓶,在亞洲各國的許多傳説中,也象徵着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巖與水月洞相鄰,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後處而得名。巖高1.9米,,寬3.3米,長約13.5米, 面積44.5平方米。巖口面江, 東向,呈條形封閉狀態, 是內涼、眺望江景佳處。明代學者毛賓泉曾在此讀《周易》後人在巖口刻“讀書巖”3字,並稱此巖為“點易山窗”。萬曆丁丑(1577)春正月中進行修整, 有“賓泉山人開深此洞”題名石刻。明詩人張襄《訪毛賓泉點易山窗》詩, 有“千頃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靜觀周易”句,詳見水月洞摩崖石刻。

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6

象山景區位於桂林市中心,景區內的象鼻山山形酷似一頭伸着鼻子汲飲灕水的巨象,是桂林最著名的標誌性景觀之一。雖然景區不大,而且門票較貴,但許多遊客仍會衝着象鼻山的名氣而來,只為拍攝這它的全景以作留念。

已故國家的領導人楊同志曾説:“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來過桂林,這是獨一無二的風景。”象鼻山在桂林羣景之中的地位可見一斑。除了象鼻山本身,景區還有水月洞、愛情島、普賢塔、三花酒窖等景點。水月洞位於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身之間,裏面留存摩崖石刻50餘件,唐代詩人韓愈的名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鐫刻洞中。

沿着水月洞登級而上石級,山腰有個20多米長的穿洞,酷似大象的眼睛,故名曰“象眼巖”。象眼巖分南北兩洞,從象山南麓洞口,沿石階可登上南眼。北眼是位於懸崖峭壁之上,無石階可通。

象鼻山山腹內有個三花酒窖,桂林三花酒很有名,這個酒窖至今藏酒千噸。順着象鼻山山巖曲折而上,綠樹叢中聳立着一座建於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實心塔——普賢塔,遠看像大象背上的寶瓶,大象託寶瓶寓意吉祥美好。

而景點愛情島位於象山景區北側,瀕臨灕江,是觀看象鼻山的又一好的觀景點。島上環境優美、樹木很茂盛,是上世紀70年代當地人談戀愛的最佳之處,故稱之為愛情島,如今愛情島是人們婚慶、攝影的外景之地,戀人們在象山水月的見證下,在此許下愛的誓言。

有關廣西象山公園的導遊詞範文 篇7

放假了,我和爸爸媽媽去桂林象山公園玩。

走進象山公園,遠遠看去象鼻山就像一頭大象,它的鼻子在水裏吸水,背上揹着一座寶塔,眼睛正瞪着我們,好像在説:“歡迎你們的到來!”

我們來到第一觀景台,那裏有一隻展翅高飛的金鳳和一隻張牙舞爪的金龍,邊上還有它們的九個兒子,有的騰雲駕霧,有的吐出美麗的水花。真是千奇百怪,形態各異。

我們來到江邊的沙灘上,那裏有七隻頑皮的小象,我覺得很稀奇,摸摸大象的頭、鼻子、耳朵,冰冰涼涼真好玩。這些調皮的大象,有的站着,有的趴着,還有的躺着,真是千姿百態。

最後我們來到第二觀景台,從這裏看象鼻山不像大象,像一隻正在向前爬的大刺蝟,大自然真神奇啊!

我愛桂林,我更愛桂林的象鼻山,象鼻山我會回來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