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我區勞動保障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鎮、街道、工業區的支持和配合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主線,以實現充分就業、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為目標,進一步加大促進就業工作力度,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努力營造規範有序的勞動力市場秩序,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勞動保障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制訂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強化政府促進就業責任

1、積極推進就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今年上半年,我區先後出台和實施了一系列促進就業政策,包括《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區“雙困”人員就業援助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區城鎮失業、協保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等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意見》、《區促進自主創業的若干意見》、《關於推進青年職業見習工作的實施意見》等,通過加強“雙困”人員就業援助、促進自主創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推進青年見習等政策的實施,充分發揮促進就業的政策效應。截至目前,已實現新增本地勞動力力就業崗位20465個,完成區政府實事項目的68.21%;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13484人,控制在市政府下達的14800的指標之內。推進青年職業見習工作,促進青年就業,共建立青年職業見習基地63家,見習人數527人。鼓勵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新增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300 家,新增從業人員750人,受理貸款申請 49 家,貸款金額79.5萬元。

2、加強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在就業援助方面,今年以來,一是積極鼓勵企業吸納本區就業困難人員,倡導全社會關心、支持、幫助就業困難人員的良好氛圍,通過政策宣傳和政策扶持,已有11家企業成為吸納“雙困”人員的就業基地,45名“雙困”人員、200名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援助,實現了上崗就業;二是通過政府購買崗位吸納失業、協保、農村富餘勞動力,今年上半年,“萬、千、百人”就業項目等各類公益性勞動組織從業人員淨增 2502 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比例達到44.5%。在就業服務方面,通過開展一系列專題活動促進就業。組織開展了以“實現就業,穩定就業,我們真情相助”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共幫助105户“零就業家庭”落實了工作崗位;開展了“女性招聘專場”、“青年(見習)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周”、“公共就業服務進高校”等特色招聘活動,進一步拓寬就業服務渠道。今年以來,通過市、區職介網發佈招聘信息2857條,推薦並錄用了3625人;來滬人員就業服務中心受理登記並推薦2326人,850名外地勞動力被正式錄用。

3、推進並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充分發揮職業培訓補貼對就業的促進作用。一方面通過實施政府出資購買培訓成果,對勞動者實施培訓補貼,鼓勵社會培訓機構擴大職業培訓數量,提高培訓質量。今年以來,市、區兩級政府給予培訓補貼320多萬元,實施職業技能社會化培訓11994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29.68%,其中中高級培訓3331人,比上年同期增長64.33%。完成2105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為加強對社會培訓機構的監督管理,推行了政府補貼培訓協議制度,對於合格率低或者存在違法、違紀行為的培訓學校,不予簽訂補貼培訓協議,確保培訓機構規範運作。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校企合作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模式。今年我區已在羣益、西南職業兩所技能培訓學校開展試點,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半工半讀、定向培訓等形式,搭建院校與企業之間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平台。第三,今年以來,為體現政府對外來從業人員的關心和服務,由政府出資對外來從業人員提供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已有25410名外來農民工參加培訓,取得國家職業技能資格證書3840人,圓滿完成區政府“農民工綜合培訓1.5萬人”實事項目。

(二)構建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低保障人羣的社會保障水平和層次。

1、研究制定惠及低收入羣體的社會保障政策。實施徵地養老人員醫療費減負機制,對當年門診大病、住院自負醫療費累計超過其當年養老生活費20%以上的徵地養老人員實施醫療費減負措施。同時,實施70週歲以上高齡徵地養老人員生活費補助政策,70週歲以上徵地養老人員按年齡段分別得到了每月30-100元的生活費補助,切實提高了徵地養老人員生活待遇,13000餘名高齡徵地養老人員享受到了補貼。

2、全面推進“農保”向“鎮保”轉移。為切實提高農民的保障水平和保障層次,我區在落實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開發過程中徵地農民的落實保障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大鎮、村改制企業職工由“農保”向 “鎮保”轉移的推進力度,馬橋、七寶、虹橋、等鎮基本實現“淡出農保”的目標,全區各鎮也正穩步推進此項工作。今年以來,全區新增“鎮保”參保人員6537人,“鎮保”參保總人數累計達到90803人。

3、進一步拓展“綜保卡”服務功能。今年上半年,“綜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參保總人數37.8人,月均參保人數313316人,完成市政府下達指標的110.6%,比去年同期增長118%。同時,為切實提高外來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水平,積極拓展“綜保卡”服務功能,外來從業人員在享受到養老、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障待遇的基礎上還能持卡進行體檢,作為全市率先的有益嘗試,進一步體現了政府對外來從業人員的關愛。

(三)加大勞動力市場監管力度,協調處置勞動關係,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1、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機制。為使企業違法違規情況早發現、早處置,一方面,努力推進監察重心下移,充分發揮基層勞動監察協管員的作用,使簡單案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理。另一方面,完善“兩網聯動”,建立區、鎮(街道)勞動監察網絡,按地區實施網格化監督,加強對企業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控,動態掌握企業的用工狀態,從而有效規範企業用工行為。今年上半年,共對1729户用人單位實施了勞動監察,比去年同期上升63%,為47403名勞動者挽回拖欠工資、社會保險費等各類經濟損失達1337.64萬元。

2、進一步拓展勞動爭議處理調解網絡,將勞動爭議解決在萌芽狀態。為把勞動關係的矛盾和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強化基層的基礎性作用,一方面,我區不斷健全區、鎮(街道)、村(居委)三級勞動爭議處理調解網絡,各鎮(街道、工業區)已全部建立村(居委)基層調解組織,將勞動關係矛盾和勞動爭議及時化解在萌芽狀態,同時探索建立第四級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將調解網絡進一步向用工單位延伸。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勞動爭議仲裁機制,努力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上半年,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554件,比去年同期上升32.7%,結案1256件,累計支持勞動者各類經濟損失2050萬元。

3、進一步規範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程序,提高認定鑑定工作質量。為規範相關工程程序,我局制訂規範了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工作規則,依法規範操作程序,嚴把工作質量。同時,針對我區工傷易發的重點地域、企業、行業、人羣等進行了統計分析,加大工傷保險辦法的宣傳,探求工傷預防及善後的策略。上半年,共受理工傷認定1881件,比去年同期上升3.6%,作出工傷認定2101件,比去年同期上升27%,作出勞動能力鑑定1239件,比去年同期上升58.5%。

4、進一步完善信訪工作機制,協調解決人民羣眾的民生問題。今年,信訪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規範,明確了“分級管理、歸口辦理”的工作原則,對重大案件實行領導幹部“包案”的制度。截至目前,共受理羣眾來訪4386人次,其中集體上訪69批1037人次,處理來信109件,“民生熱線”轉辦件63件。為了及時、準確傳達信訪動態,局信訪辦還建立了信訪情況通報制度,及時研究和分析信訪動態,加強對基層勞動保障事務所、農保所的溝通與指導。

(四)深化政風行風、行政效能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羣眾滿意度,推動勞動保障事業健康發展

1、完善內部監管機制。一方面,局政風行風、行政效能辦公室進一步暢通投訴渠道,對人們羣眾反映或區糾風辦、市局政風督查室轉發的投訴案件實行“一件一查”,切實解決當事人反應的問題,並及時向轉發部門反饋處理結果;另一方面着重加強內部自查自糾,整理歸納了XX年行政效能公眾滿意度測評報告中羣眾反映的意見和建議,要求各部門、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對照進行檢查,提出相應措施,認真落實整改。

2、認真做好迎評工作。今年勞動保障系統被列為市政風建設情況的重點測評部門。為此,一方面制訂下發了《關於加強區勞動保障系統年政風行風和行政效能建設的意見》、《年度區勞動保障系統接受市政風行風重點測評工作的實施意見》;另一方面,多次召開政風監督員會議、動員會議進行迎評部署,並組織人員對局機關科室、事業單位的迎評工作進行檢查,安排了基層所與局有關部門的互查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6月7日、6月12日,市糾風辦、市政風行風監督員第五組和區糾風辦、政風行風監督員小組先後來我局調研測評政風行風建設工作,對局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3、以文明行業創建促政風行風建設。今年,局黨委提出了局系統創建區文明行業的工作目標,制訂了創建文明行業指標體系,進一步明確局系統今後的奮鬥目標,以創建文明行業促政風行風建設,有效杜絕了“管理服務不到位”、“辦事推諉拖拉”、“態度冷淡”等現象,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人民羣眾的滿意度。

(五)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樹立“好學、團結、敬業、親和”的隊伍形象

1、認真選拔培養青年幹部。今年局黨委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建立了局處級後備幹部隊伍,選派了處級後備幹部參加區第二期優秀青年幹部管理能力高級研修班。在區委黨校的支持下,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局系統科級幹部培訓班,共有43名科級幹部(包括後備幹部)參加了培訓。同時,為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培養工作,局黨委組織召開了黨外後備幹部座談會,探索建立黨外幹部培養的有效機制。

2、營造良好的學習工作氛圍。為營造“人人學習、處處學習、時時學習”的良好氛圍,局系統繼續把作風教育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夯實作風建設的思想基礎,加強了對幹部職工的思想教育;為激發幹部職工的熱情與活力,局系統多次組織開展了全員參與、展示本系統風采的活動,今年還將舉辦職工文化藝術周活動,凝聚行業精神,提高團隊戰鬥力。

3、切實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一方面健全和完善基層黨支部建設責任書,基本完成基層黨支部簽約工作,並開設黨務工作培訓課程,增強了黨務工作者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另一方面,根據市委、區委要求,積極開展貫徹落實“四個長效機制”自查工作,使黨員的組織觀念、工作作風、表率作用、羣眾觀念等方面得到了提高;第三,深入推進“五好”黨組織系列創建工作,經推薦考核,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被評為為區“五好” 黨黨支部;第四,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了“轉變作風促和諧,廉潔勤政創新業”主題教育活動,深化了黨員幹部的廉政意識。

二、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勞動力資源狀況亟待顯性化。由於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企業實行自主用工,勞動者自主擇業,有相當數量的勞動者實際處於就業狀態,但用工單位並未辦理用工登記備案,導致勞動力資源狀況比較模糊,據調查,本區徵地勞動力和農村富餘勞動力中,處於就業狀態但未辦理就業登記人數近5萬人,佔徵地勞動力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總數41.6%。由於勞動力就業狀態的隱性化,將不利於制訂相應的就業政策和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工作。

(二)農民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尚未建立。由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鎮級統籌,養老金標準由各鎮、甚至各村根據經濟狀況自行確定,缺乏正常的增長機制,或者是缺少必要的規劃和資金儲備。

(三)勞動力市場監管壓力日趨加重。由於本區企業總量大、外來從業人員多等情況,近幾年,勞動爭議仲裁、勞動監察舉報、非法職業中介案件始終居高不下,羣體性勞資糾紛,農民工權益的保障與維護,已成為構成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隊伍建設還須創新工作機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勞動保障工作內容和方式都面臨轉變,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勞動保障人要以創新的思維審時度勢,把各項工作做得更為精細、更為科學,要以嶄新的思路完善勞動保障各項政策措施,更好地服務於人民大眾。

三、下階段工作重點與探索

(一)以加強勞動力資源管理為重點,建立勞動力資源動態管理三級網絡。

掌握勞動力資源狀況,是我們開展就業、保障、權益維護等勞動保障工作的基礎,通過建立區、鎮(街道)、村(居)委三級信息網絡,實時掌握本區勞動力資源的就業狀況、保障狀況,可以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服務,進一步瞭解各業勞動者的保障水平,進一步加大對用人單位的監管力度,從而進一步提升本區的勞動保障工作水平。

(二)以提升農民的保障層次為重點,完善農副業從業人員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

隨着鎮村改制企業職工“農保”轉“鎮保”工作的推進,絕大部分的農村勞動力保障層次、保障水平得到了提升。提高農副業從業人員的保障水平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點,下階段,將在市勞動保障局開展“農保”區級統籌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本區特點,研究完善農副業從業人員“農保”辦法,通過加大區、鎮財力的投入力度,合理適度提高農民養老金水平,使退休老年農民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三)以提高勞動爭議處理效能為重點,建立勞動爭議仲裁新機制。

隨着勞動者依法維護自身勞動保障權益意識的增強,面對日趨增長的勞動爭議案件,下半年,設想建立勞動爭議仲裁院,從體制、機制上進行有益的探索,從而解決長期困擾勞動爭議處理工作發展的業務專業化能力不夠、人員職業化程度不足、程序規範化水平不高的突出矛盾,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四)以維護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為重點,建立規範有序的勞動力市場。

由於本區外來從業人員的大量流入,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矛盾相當突出,為一些非法職業中介提供了可乘之機,侵害外來求職人員利益的案件也時有發生。去年我區成立了“來滬人員就業服務中心”,為外來從業人員提供公益性的就業服務,在一定範圍內遏制了非法中介的蔓延,顯示了政府整頓勞動力市場的信心和決心,但面對需求失衡的市場,也只能起到“杯水車薪”的作用。因此,為切實維護外來從業人員的勞動保障權益,設想適度開放民營職業中介機構,作為公益性職業介紹的有益補充,同時加大對非法中介機構的打擊力度,完善企業用工備案制度,從而進一步規範勞動力市場秩序,維護農民工的勞動保障權益。

(五)以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為重點,加強對職業培訓機構的指導和監管。

為了強化職業培訓市場監管,今年市局制定出台了若干意見加大對政府補貼培訓項目的管理力度,下階段我局將制定出台相應的監督管理辦法,通過職業培訓指導和職業鑑定中心的成立運作,從體制機制上保障政府購買培訓真正富有成效,充分發揮補貼培訓對促進就業的政策效應。

(六)以政風行風重點測評和文明行業創建為契機,創新管理、優化服務,提高團隊整體戰鬥力。

針對勞動保障工作面臨的諸多熱點、難點問題,如整頓非法職介市場、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開展主動的勞動監察、建立用人單位的誠信體系和解決社會保障歷年遺留問題等,要深入調查研究,結合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採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決;要建立建全勞動保障部門的長效管理機制,使局系統的每一個工作人員自覺養成按現有制度辦事的習慣,減少工作的隨意性,提高政策執行力,努力打造具有本系統特色的服務管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