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精選17篇)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

把握四辯優勢,觀察場上動態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精選17篇)

作為最後一個發言的辯手,從理論而言,留給他觀察場上形勢的時間也就是最多的。這是四辯的客觀優勢。但是,倘若不具備良好的大局觀,沒有能力對全場比賽或者至少對本方的表現有一個透徹明白的瞭解,也就無從發揮這樣的優勢。大局觀從何而來?訓練的時候,教練可能能夠從一些歸納比賽的技巧方面給你一些提高,但這種技巧型的歸納很多時候卻並不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在瞬息萬變的場上形勢中,要能夠把握住最關鍵的戰場糾葛,最要害的對方弱點,最明顯的我方漏洞,很可能需要依靠一種超然物外的視點和跳出來的思維體系。而這種視點和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達到的。可能更需要你在生活中,對人,對事物都持着這樣一種尺度去衡量,然後把這種尺度內化以後,就成為你真正大局觀的源泉。換言之,也許只有你在生活本身中已經習慣於把一棵樹和整個森林聯繫起來,你才能夠在辯論中自然的把對手的一句話和整個辨題的關係有一個自然而迅速的剖析。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2

總結陳詞

辯論中,總結陳詞一向是不被注重的環節,因為賽果往往在前一階段自由辯論就定型了,所以總結陳詞往往是背稿子,這種總結陳詞的水平很低,聽起來有如雞肋,一份好的總結陳詞,需要有結構和層次,將預先準備好的論點與賽場上的賽況總結綜合起來。

1、總結陳詞的意義。

一場辯論賽,特別是在雙方實力相當時,一份出色的總結陳詞往往能奠定最後的勝利。如果總結陳詞只是在機械複述己方觀點,則會給評委很不好的印象。一般情況下,四辯本身的自由辯論發言機會就不太多,只有把總結陳詞做得靈活,才能充分表現個人能力,不會給人造成團隊能力不均的印象。

2、總結陳詞的目的。

前面説了總結陳詞的意義了,目的自然是針對這個意義而言的。首先,總結陳詞的時間是在辯論賽的尾聲,所以必須概括,不需要套話、廢話連篇,這樣只會讓人想睡覺。總結陳詞應該直入主題,將自己方的觀點概括闡述,最好再加上幽默的方式。同時,總結比賽中敵我雙方的表現也是很重要的。概括來説,目的就是要為自己方打圓場,然後讓對方下不了台。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3

大膽辯論,不提新觀點

四辯是最後發言的人,你之後就沒有人可以反駁你了,你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想説什麼説什麼了。自由辯是四辯出場的開始,一般第一個開始發言的應該是一辯,攻以二三辯為矛,守以一四辯為盾,四辯在自由辯最重要的作用是把觀點明確而且穩定下來,千萬不要被人牽着走要把觀點牽回來。結辯的時候放心的説,不過不要把新的觀點提出來,重要的是要和前面照應起來,如果有新的觀點會打亂整體的效果。最好的位置是正方四辯放心説的同時大家還對你印象最深,要記得最後是自己理論的最好時機,評委對最後的印象最深。反方四辯也可以多用一些時間去攻對方漏洞,最好不要少了再強調自己的觀點。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4

辯論過程認真傾聽,做好總結

關於四辯提前就有自己作為總結的話,主要在辯論過程中根據他們的口誤及説法上的漏洞等等進行總結,其實你只要不緊張好好聽2、3辯是很重要的。四辯重在總結前面發言,闡述我們的觀點,揭發、反駁前面對手的漏洞和失誤以及觀點。這個問題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重在合適的度上,多了容易引起不良情緒,甚至生命危機,少了則表現自大自滿,稱為社會垃圾。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5

鞏固自身觀點,不拘泥於小錯誤

是要根據對方的表現來總結的,如果賽況於我方不利,或者説對方的防守地線比較堅硬,那麼我們最後的陳詞還是鞏固自己的觀點,另外再把己方在比賽中出現的漏洞補一遍,如果對方比較菜,那就全面出擊,然後小小應用一下一辯的活就行了,作為4辨,首先要有力挽狂瀾的氣勢和信心,我們是本隊最後一個發言的人了,在一定程度上是讓評委作最後評判時最深刻的印象者。拘泥於一些小小的錯誤,一些小小的難堪,只能失去大將之風。我認為,攻擊對手整個框架,整個體系,才是王道。總結,對手整個思路,告訴評委和觀眾,這樣的思路是錯誤的,不能成立的。而對於我方的觀點,也需要適當提點,昇華,以達致完美。但別抓口誤這種太低級的錯誤,因為那對你沒有任何用。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6

有位民政局退休局長,家人想競爭某單位的領導崗位,而負責這場公開招聘恰好是他昔日的下屬。這天,他找到下屬,希望對方能幫幫忙。下屬一向正直,但考慮對方是自己的老領導,直言相拒必定破壞彼此的感情,於是説: 我現在能夠走上領導崗位,多虧您當年的教育和提攜。 老局長謙虛地説: 哪裏,你有能力,有魄力,應當的。

下屬接着説: 我的成長離不開您的教育呀。記得您當年在民政局工作時,總不忘告誡我們 如果不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還叫什麼民政幹部呢 ?特別是那次水災,在暴雨中您不顧危險,親臨第一線,至今都讓我難忘。 老局長高興地説: 我們當幹部的不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會戳我們脊樑骨的。在其位,要謀其政嘛。

下屬贊同地説: 是啊,一直以來我都牢記您當年的告誡,不管在哪裏工作,我都會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平做事、公正待人,就是希望不被老百姓戳脊梁骨呀!

老局長只好點頭稱是,原本設計好的説辭再也説不出口了。

囿於老領導的情面,身為負責人的下屬自然不便大擺道理。他以 謝恩 為話題,讓急於拉籠感情的領導和他聊起了往事,誘得巧。然後,再大談當年老領導的正直與負責是如何影響自己做人處事的態度,讓興奮的局長説出 不為老百姓着想,就會被百姓戳脊梁骨 ,不知不覺自戴枷鎖:這 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 可是自己剛説的,總不能馬上出爾反爾?牢固的圈套,束縛住他的手腳,使其張不開説情的口。

技巧一:魚鈎太小,上鈎的魚兒也會掙脱;陷阱太淺,掉下的野獸就會躍出。要想封實對方的口,讓他無法辯解,我們還要把圈套設好、設牢。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7

中散大夫嵇康對趙景真説:“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將軍白起那樣的風度。遺憾的是眼睛狹小了些。”

趙景真説:“一尺長的表尺就能審定渾天儀的度數,一寸長的竹管就能測量出樂音的高低。何必在乎大不大呢?你只問見識怎麼樣就行了。”

[解析]:嵇康説趙景真眼睛黑白分明,是表面的奉承話,他的真實意圖是説對方眼睛很小,譏諷對方視野狹窄、目光短淺。趙景真是聰明人,聽出了對方的弦外之音。但他如果直接反駁,説眼小的好處,那就太直露了。趙景真於是用例證反駁法,用“表尺”“竹管”來回答對方:大有大的盲區,小有小的精明,再另闢蹊徑,提出對方應該注意的是別人的見識如何,巧妙地回擊了對方。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8

在(甲方)維護社會秩序主要靠法律還是(乙方)維護社會秩序主要靠道德的論辯比賽中,雙方展開了這樣一段論辯:

乙方:我方認為社會秩序的維護主要靠道德,因為道德作為行為規範和價值評判的總和,支配着人們最基本的觀念和立場,從而也支配了人類最基本的行為。如果沒有道德的約束,法制再嚴,法律再健全,社會也會陷於混亂。道德直面每個人的內心,訴求人的良知,因此是維護社會秩序最本質的動力。

甲方:我想請教對方辯友一個問題,一天您回家,發現家裏被“樑上君子”光顧了,丟了很多貴重的東西,請問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乙方:我當然是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向公安部門報警了。

甲方:那麼,請問對方辯友,您為什麼不坐下來等着那個小偷良心發現,受到自己道德的約束,主動送回偷盜的東西呢?(笑聲、掌聲)偷盜行為破壞社會秩序,報警就是依靠法律了,所以您的做法恰好驗證了我方的觀點,謝謝!(掌聲)

在這一回合的論辯中,甲方就使用了“圍魏救趙”的論辯術。當乙方闡明自己的觀點時,甲方沒有直接辯駁,而是提出問題,問對方如果發現家裏被盜,第一反應是什麼,這一問是“圍魏”。對方按照常規思維回答“報警”,甲方立即指出,按照對方的觀點,應該是坐下來等待小偷良心發現,而報警的做法實際上是驗證了“維護社會秩序主要靠法律”的觀點,這一擊則是“救趙”,從而獲得論辯的勝利。

“圍魏救趙”的論辯術,其關鍵在於先隱藏或擱置自己要達到的論辯目標,向另一個目標展開攻擊,誘使對方接招應對,露出破綻,然後再對其破綻展開攻擊,最終使對方低頭認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9

文竹隨着一個旅遊團到韓國旅遊。但是韓國崔導遊總是將他們領到免税商店去,動員他們購物,文竹他們發現,這些商品,一點也不便宜,所以大多數人都只看不買。

幾次三番後,崔導很不高興地對他們説:“你們如果真的喜愛韓國、尊重韓國的話,就應多買韓國貨回去送給朋友,如果只看不買,喜愛韓國又何從説起呢?”

文竹立刻反駁道:“崔導,話不是這麼説!我們國家領導人來訪問,學術團體來學術交流,運動員來友好比賽,難道不算是喜愛韓國嗎?我作為外國人,來到陌生的國度瞭解這個國家的歷史,感受這個國家的文化,體驗這個國家的風俗人情,這才是喜愛吧!購物,只是喜愛這個國家的商品,是淺層次的喜愛。我們是從深層次喜愛。再説,如果你隨時隨地都慫恿我們購物,我們的朋友怎麼敢再到韓國來旅遊呢?”

文竹的一席話,説得這位導遊連連稱是,再也不敢慫恿遊客購物了。

[解析]:文竹先用例證反駁法,列舉國家領導人的訪問、學術交流等事例,否定了只有多購物才是喜愛韓國這一謬論。然後,老樹新花,從新的角度靈活地解析學術交流、解韓國曆史、認識韓國文化、體驗韓國風俗人情等才是深層次喜愛韓國的表現。從而使論證更有深度,反駁也更有強度!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0

蔡洪到洛陽後,洛陽人問他:“官府設置不久,眾公卿徵召人才,需要在平民百姓中尋求才華出眾的人才,在山林隱逸中尋訪才德高深之士。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國逸民,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敢來接受這一選拔?”

蔡洪回答:“夜光之珠不一定都出自孟津一帶的河谷之中,拱手的璧玉不一定都從崑崙山開採出來。大禹出生在東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聖賢出生地為什麼非要在某個固定的地方呢?從前周武王打敗了殷紂王,把殷代的頑民遷移到洛邑,莫非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後代嗎?”

[解析]:洛陽人因為蔡洪是“南方人士,亡國逸民”,就認為他沒有“特殊的才能”。蔡洪舉出實證——所有的夜光珠不都是產自孟津,所有的美璧不都是產自崑崙山,進而由物由人:大禹生東夷,周文王生西羌,釜底抽薪,從根本上駁倒對方的論據,闡明瞭地域不是出產人才的唯一標準的觀點。然後他又反脣相譏,諷刺説話者是敗者殷紂王的後代,以彼之道還制彼身,讓人無法反駁。

例證反駁是在辯論中常用的方法,本文僅是拋磚引玉,希望廣大讀者能夠舉一反三,在論辯中取得勝利。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1

律師張豐接手了一個案子:蔡某多次盜竊電動車,一次,在他騎贓車逛街時被失主發現,將其告上法庭,但蔡某卻堅持説電動車是自己購買的二手車。法院經過對案情的瞭解,發現蔡某所説的購買時間與事實不符。張豐想,如果直接予以揭露,蔡某可能會辯解是記憶錯誤,這樣就無法認定他是盜竊,至多是購買贓物。為揭開蔡某的面紗,張豐和蔡某在法庭上展開了辯論——

張豐:原告控告你所騎的電動車是盜竊他的,你是否承認?

蔡某:不可能!這車是我購買的,只是口頭交易,沒有發票。

張豐:你是什麼時候從什麼人手裏購買的?

蔡某:三個月前,人我不認識。

張豐:你對購車時間確定嗎?

蔡某:確定,大約三個月前。

張豐:為什麼這麼確定?

蔡某:因為3月13日是我姑姑的生日,我買電動車就是為了去城裏給姑姑過生日方便。電動車就是在姑姑生日前兩天買的,所以記得清楚。

張豐:但請你看看,這是這輛電動車的銷售發票,原告是4月23日才購買的新車,你怎麼可能3月11日就買了呢?

蔡某:啊?這­……

蔡某在鐵證面前,不能自圓其説,只好乖乖承認了盜竊的罪行。

在這場法庭論辯中,律師張豐詢問確定蔡某的“購車時間”是“圍魏”,而用發票證明其所説是謊言,車是盜竊所得是“救趙”。這樣一來,蔡某為救“購車時間”之急,忽略了偷車的真正時間,情急之下露出破綻,只得承認了盜竊的罪行。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2

一位國王想要刁難一位大臣,問他: 王宮前面的水池裏共有幾杯水?

要看是怎樣的杯子? 大臣不假思索地回答, 如果杯子和水池一般大,那就是一杯;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就是兩杯;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就是三杯,如果....

國王聽後,挑不出毛病,只得承認大臣的話是正確的。

國王突然心血來潮,要大臣猜測偌大的水池中有幾杯水,實在是荒唐透頂。面對這一難題,大臣沒有直接作答,而是先設定條件 杯子與水池的大小關係,再由此得出答案。這一回答,推理嚴密,讓國王只得承認他的話是正確的。

上例中,大臣的回答就使用了巧設條件法。這個方法也可以應用在論辯中 當對方提出一些難以用 是 或者 否 直接回答的問題時,我們就可以使用巧設條件法,通過設定某種條件,對對方的觀點作出限定,最終化害為利,取得論辯勝利。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3

庭審辯論時間是十分寶貴的。當相互辯論接近尾聲時,律師作為辯論一方必須具有控制收場的能力。通常做法是:

1.提出問題。以提出問題為結尾,進一步深化自己的辯論主題,讓審判人員去甄別和思考。

2.概括主題。用簡潔明瞭的語氣將自己辯論的全部內容概括成幾句話,易加深審判人員對自方辯論觀點的印象。

3.提出要求。當對方在整個辯論中已受到了辯論的影響,此時提出合理的要求,對方容易接受,也易為法庭認可,以促成雙方和解結案。

當然,在法庭辯論最後階段,如發現對方糾纏不休、死不認賬等情況,律師作為一方辯者還應掌握善於拒絕無味辯論的技巧。所謂拒絕無味的辯論,一是不重複説;二是當對方抓住一些無礙案件處理的枝節問題不放時,則應採取“對這個問題不予辯論”或“發言到此結束”的辦法。這種近似於沉默不辯,不僅在一定時機和法庭上有着巨大的震動力,而且在辯論技巧上嘎然而止,乾脆有力,聽上去似乎退了一步,實質上卻是進了兩步。

庭審辯論技巧,不僅是一門口才辯論藝術,更是律師參與訴訟活動的基本技能之一。人們在訴訟活動中期望能請到一位高明的律師作為自己的代理人,律師的辯論技巧應成為其高明之處的一個重要表現。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4

從前,有位叫拉比的伊斯蘭教徒與妻子去麥加朝聖,便把家裏值錢的東西,放進了一個鐵盒裏,在一棵樹下遞給好友恰魯,託他保管。半年後夫妻回來討要鐵盒,恰魯竟翻臉不認賬,於是兩人鬧到了法庭。法官説: 你們倆在樹下説話,旁證也沒有,那就請樹作證吧。 於是便派人去請樹。

等了好半天,法官不耐煩了: 樹大,難挖。你去幫幫忙吧。 恰魯飢餓難忍,不想動彈,他説: 樹小,主要路程太遠。 於是法官道: 只好再等一陣子了。我們先來看看這份錢財清單。嗯,金幣36,銀幣125 他隨口亂報,故意添加了許多財寶進去。恰魯忍不住插嘴道: 老爺,一隻小小的盒子,怎能裝得下這麼多?這下你該相信了吧:明擺是誣陷我呀!

法官哈哈大笑道: 我要的正是你這句話。你知道樹的大小和遠近,可見拉比在樹下將鐵盒交給你確有其事;你知道盒子的大小,説明你是見過這隻盒子的。現在你還想抵賴嗎? 恰魯羞愧不已,只好低頭認罪。

沒有旁證,自然空口無憑。面對一心抵賴的恰魯,法官想正面突破實屬不易。為了引對方上鈎,法官先和他耗起時間,待到恰魯飢餓難耐時讓他前去幫忙,誘使他説出 樹小、路遠 作推諉;然後煞有介事信口胡説,讓滿心歡喜的恰魯自以為抓住對方小辮子説出 盒小 的實情。巧妙地引誘,不知不覺把恰魯堅持的 不認賬 否定掉了,待到法官給他定罪時,已入彀中的他無法再作狡辯。

技巧二:魚餌對不上口味,魚兒就不會往鈎上咬;獵人驅趕的方向不對,野獸也不會徑奔陷阱。要想對方落入圈套,首先,我們引誘要巧妙。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5

從前,有位叫拉比的伊斯蘭教徒與妻子去麥加朝聖,便把家裏值錢的東西,放進了一個鐵盒裏,在一棵樹下遞給好友恰魯,託他保管。半年後夫妻回來討要鐵盒,恰魯竟翻臉不認賬,於是兩人鬧到了法庭。法官説: 你們倆在樹下説話,旁證也沒有,那就請樹作證吧。 於是便派人去請樹。

等了好半天,法官不耐煩了: 樹大,難挖。你去幫幫忙吧。 恰魯飢餓難忍,不想動彈,他説: 樹小,主要路程太遠。 於是法官道: 只好再等一陣子了。我們先來看看這份錢財清單。嗯,金幣36,銀幣125 他隨口亂報,故意添加了許多財寶進去。恰魯忍不住插嘴道: 老爺,一隻小小的盒子,怎能裝得下這麼多?這下你該相信了吧:明擺是誣陷我呀!

法官哈哈大笑道: 我要的正是你這句話。你知道樹的大小和遠近,可見拉比在樹下將鐵盒交給你確有其事;你知道盒子的大小,説明你是見過這隻盒子的。現在你還想抵賴嗎? 恰魯羞愧不已,只好低頭認罪。

沒有旁證,自然空口無憑。面對一心抵賴的恰魯,法官想正面突破實屬不易。為了引對方上鈎,法官先和他耗起時間,待到恰魯飢餓難耐時讓他前去幫忙,誘使他説出 樹小、路遠 作推諉;然後煞有介事信口胡説,讓滿心歡喜的恰魯自以為抓住對方小辮子説出 盒小 的實情。巧妙地引誘,不知不覺把恰魯堅持的 不認賬 否定掉了,待到法官給他定罪時,已入彀中的他無法再作狡辯。

技巧三:魚餌對不上口味,魚兒就不會往鈎上咬;獵人驅趕的方向不對,野獸也不會徑奔陷阱。要想對方落入圈套,首先,我們引誘要巧妙。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6

法庭辯論可能會出現不可預測的變化,有時會發生猝不及防的情況。這種情況一旦出現,首先要冷靜待之,進而對策攻之。總的對策是:原則問題據理力爭,枝節問題不予糾纏,無理則不強辯。

具體對策大體有如下幾種

1、控訴失實的以所獲之實對辯。

不可否認,某些辦案人員由於業務素質差異或缺乏職業道德,案件辦得粗糙,有些案件摻雜了個人成分因素,因此失實的情況時有出現。對於這類案件,律師為了發揮制約作用,一定要有實辯之,不能有任何遷就的表現。要充分引用可靠有力證據,當庭公佈事實真相,以客觀事實反駁其不實之詞。

2、對於片面的指控應以全面對辯。

片面指控有兩種情況:一是認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本身就不全面,沒有把有利於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重要情節反映出來,當然不利於綜合分析案情;二是起訴書中片面強調了從重的一面,而忽略了完全要從輕處理的依據、情節。這兩種情況的出現,律師可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和情節加以辯論。

3、控訴謬誤的應以真理對辯。

謬誤往往產生於無知或偏激。如果公訴人出現了這種情況,律師應以緩解的態度,恰當地不失時機地據理反駁,以澄清是非。但應避免發生感情上的衝突。如果辯方言之謬誤,則應及早修正錯誤,絕不可無理強辯。

4、利用矛盾,借言對辯。

這種應變技巧多用於對共同犯罪案的辯論中,由於共同犯罪有許多被告與律師出庭,而每一個律師都要維護各自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於是就可能形成諸律師對公訴人的共辯,以及形成律師與律師之間的對辯,辯論的內容,大多會形成主犯與從犯、從犯與從犯之間地位與作用上。這時在法庭上往往形成多種矛盾並存的場面。如第三被告辯護人認為第四被告的犯罪作用比第三被告要大,試圖將其犯罪地位提前,此時第四被告的辯護人可採取借言辦法,以公訴人認定的理由辯之,爭取同公訴人“求同辯異”達到辯論的目的。

在許多被告人的共同犯罪中,如果案件定性不準,各被告人辯護律師還可以採取着眼全案、通力合作、分清主次,各盡其責的策略,一致與公訴方對辯,共同分訴案件性質,提出依據,給法庭以全面影響。如果各辯護律師首先就着眼分清各被告人的主從,而忽視全案的事實和性質,則是捨本求未,即使把從犯辯成功,但對全局而言也可能是失敗的。

5 、辯論發言先後有序,留有餘地。

每一律師在法庭辯論中,都可能會遇到許多被告人辯論範圍的問題,這就需要巧妙地加以安排,其原則做法是:把握關鍵,合理安排,使自己辯論永遠處於精神飽滿狀態。為此,要針對公訴方可能提出的問題,作好二、三輪辯論的準備。從技術處理上,可層層展開,道理與依據不可一次説盡,以免二、三輪無言可發,陷入被動。

辯論賽四辯的辯論技巧 篇17

週日,幾位在同一城市工作的同學搞了個小型聚會。酒過三巡後,張森提議: 咱們老同學,雖在一個城市工作,但難得聚在一起,下午找個地方喝喝茶,晚上我請客,大家好好熱鬧一下,盡興而歸。

在民政局上班的楊昆聽後,為難地説: 我恐怕不行,我們局長讓我下午陪他下鄉慰問受災百姓。

張森撇撇嘴説: 做人可不能太唯唯諾諾。你呀,才能不凡,膽量不足。領導叫你幹啥,你就幹啥?今天可是星期天,就這麼害怕領導呀!

楊昆聽了,慢條斯理地反駁道: 你説的不錯。但是如果領導叫我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如果慰問受災百姓不是我分內的工作,如果失信別人還能獲得理解的話,我完全沒必要唯唯諾諾。領導安排我慰問災區百姓是件好事;下鄉扶貧濟困是我的職責;我們和老百姓約好了今天去,不去就是失信。老同學你説説,假如為了原則、責任、誠信,我唯唯諾諾點有什麼不好?

張森聽後,笑着説道: 你啊,就是受累的命,還這麼多理由!好了,去吧!

張森批評楊昆 唯唯諾諾 ,是基於楊昆週日還要聽從領導安排這一事實。這一觀點看似正確,卻忽略了楊昆的職業特點和工作性質。可張森與楊昆是同學,並且此話的也是為了楊昆好,如果楊昆直接反駁,就會傷了同學間的情意。於是,楊昆在為自己辯護時,選擇了巧設條件法,為張森的觀點設置了三個條件 為了原則、責任、誠信 ,讓自己的 唯唯諾諾 在這些條件下變得合理起來,如此一來,既沒有全盤否定張森的話,又為自己的行為正了名。